声乐学习中听觉的自我完善

2022-10-28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 以歌声和语言相结合来传达思想感情, 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艺术可分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 就声乐的本质而言, 它是属于听觉艺术的。既然声乐是听觉的艺术, 那么听就成为感受声乐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否具备分辨歌声好与坏、对与错的能力, 是学好声乐的关键。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声乐学习过程中, 必须重视训练自己良好而敏锐的听觉。

1 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对歌唱者而言, 所谓声音观念, 就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对所追求的声音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并以此为参照, 与自己所发出的声音进行对比, 并不断地修正提高, 进而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声音观念决定着声乐学习的成败, 因而, 从某种意义上说, 声乐学习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声乐学习者声音观念的过程。

1.1 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的重要性

雕塑家若想雕刻出一尊形象逼真的雕像, 就必须有一个模特。声乐学习者也一样, 他们也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模特”。有了这样一个“模特”, 声乐学习者就会在心中存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就可以避免在学习过程中无的放矢。

每一种唱法都是有具体的要求的, 但总的来说, 声音的通畅洪亮、松弛圆润、集中明亮、连贯流畅、音色优美和音域宽广等, 都是歌唱的最终目标。每位声乐学习者在思想上对这些基本要求一定要非常明确。不同的人对声音的不同感受决定着他们所追求的声音观念的不同, 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歌唱者发出的声音通过听觉反馈到大脑以后, 本人感觉到的声音与旁观者听到的声音往往是不一致的。所以在声乐学习中要及时调整感觉, 树立起正确的声音观念, 这样歌唱者的音色会越来越漂亮, 艺术生命力也会得以延长。所以说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在声乐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

1.2 如何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声乐学习者要想有一个正确的声音观念, 除了要在课堂上虚心听取声乐教师的指导外, 还要坚持在课外多听、多练。多听一些中外名家的录音资料, 通过多听、多看名家演唱, 不但能扩大视野, 了解更多的作品, 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当声乐学习者的耳朵里有了听觉积累, 有了标准, 就会有一定的声音辨别能力。耳朵的鉴别标准, 是亲耳听来的, 而不是从书本或别人口中得来的。坚持练习可以不断巩固“听”所得来的感觉, 久而久之就会建立起正确的声音观念。

声乐学习是心理活动的过程, 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每一个声乐学习者有一定的“悟性”, 通过感悟声音而判断发声正确与否。这个过程是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升华, 是在多听、多看、多练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悟性”的好坏与自身的素质和文化修养有很大的关系, 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就低, 因而不断提高文化修养也是建立正确声音观念的重要环节。

2 建立正确的主观听觉

主观听觉这一概念, 对于我们声乐学习者来说并不陌生, 它涉及到了心理学的范畴, 是歌唱者演唱时的主观感受, 特指歌唱者演唱时自己在听觉上所获得的一种音响, 也可以称之为自我听觉。

2.1 主观听觉与客观音响之间的差异

主观听觉与客观音响之间是有差异的, 也就是说歌唱者本人所听到的声音与别人所听到的声音不是完全一样的, 许多歌唱家都有过体验, 如:米·康潘纳利说:“有那么多的人对于自己的声音的好坏, 常常受自己耳朵的欺骗。”伊·威廉斯说:“当我的喉咙处于最良好状态时, 可唱片却反映了使我感到羞愧的声音, 它听起来和我歌唱时所得的印象相当不同。”[1]

这种差异致使一些学习声乐的人, 常常在歌唱中把主观听觉所听到的音响作为判断声音正误的标准。所以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歌唱者听见自己唱得声音非常好时, 别人听起来却觉得很一般, 甚至还觉得有很多问题存在。这种歌唱者主观听觉与客观音响不统一的现象, 在声乐学习中很普遍, 而且这种主观听觉上的错觉往往不容易纠正, 长期下去就会严重影响到声乐学习的质量。那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可以从我们的生理方面得到解释, 因为咽部通往耳部有一个名为耳咽管的通道。当歌唱者的声音卡在喉咙和舌根处时, 声音会通过耳咽管直接传到人的内耳, 另一部分从口腔出来的声音又传到人的外耳, 这两种音响加在一起, 自己听起来声音就会又大又响。但是, 当歌唱者打开喉咙歌唱时, 声音就会摆脱喉咙获得头腔共鸣, 听不到了从喉咙和舌根发出的声音, 他会明显地觉得声音小了, 还有些暗了。因此, 在声乐演唱中, 演唱者应该把客观音响作为判断声音好坏的依据, 而不能仅仅以自己的感觉为主。

2.2 取得主观听觉与客观音响的一致

要得到主观听觉与客观音响的一致必须尊重客观反映。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 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听觉为准, 而要把客观音响作为判断声音好坏的依据。那么, 如何才能对声音做出正确判断呢?首先要靠声乐教师的指导, 当他们对学生的声音加以肯定时, 学生应牢牢记住此时自己所听到的音响, 以便在课下练习时, 从听觉上去寻找同样的音响, 进而加以巩固。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录音工具, 把本人练习或演出时的声音录下来, 将录音与自己所要求的声音效果进行比较, 检验是否一致。歌唱者必须服从客观反映, 对演唱做认真地分析和思考, 从中找到不足, 然后再进行改正, 这样才能达到主观听觉与客观音响的一致。

3 提高内心听觉能力

“内心听觉”, 即是指一种能动的, 思考形的听觉感知能力, 是通过长期的听觉巩固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对声音的条件反射能力, “它是长期在有意无意的外部刺激下所形成的内在音乐形象积累, 是通过大脑对旧有的音响形象进行加工改造, 形成新的音响形象的过程, 也就是听觉的积累。”[2]心理学研究认为, 经过专门的训练, 内心听觉能力可以逐步的提高, 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 内心听觉能力的提高, 会使声音的判断能力和音乐的理解能力相对提高。

3.1 良好的记忆力是内心听觉产生的重要保障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通过记忆, 歌唱者可以将已经感知到的东西逐步转化为经验在大脑中储存起来, 这是人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开端。音乐是声音艺术, 所以音乐离不开听觉;而音乐又是时间的艺术, 所以他具有稍纵即逝的特性, 这就使音乐记忆成为音乐表演活动的重要因素。声乐学习中内心听觉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也受到记忆力的影响。例如:人们在声乐学习中, 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今天用这种感觉唱的声音是正确的, 明天再用同样的感觉唱出来的声音又不对了, 而用另一种感觉演唱声音却又对了。这就是歌唱中正确的感觉没有得到巩固, 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感觉的巩固是依靠记忆来完成的。因而声乐学习者要不断地加强练习, 反复记忆, 把临时的记忆变为长期记忆。听是记忆的基础, 而具备良好的记忆力又能提高内心听觉能力。

3.2 想象力是内心听觉产生的重要条件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丰富的想象力可以铸造声音的形象, 声音形象既是活跃的形象、又是发展的形象, 它来源于生活, 与演唱者所表现的声乐作品的音乐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我们在演唱歌曲《大森林的早晨》时, 一看见歌词头脑中就会涌现出晨雾、青山、流水、树木, 又仿佛会听到溪流潺潺、泉水叮咚。想象出这样的音乐画面后, 歌唱者就要靠听觉在内心塑造出特定的声音形象, 即在未演唱时, 就要对音高、感情、音色等有一个预想的效果:该用什么样的音色来表现这首歌曲?歌声要流畅、舒展, 声音位置要高等。在演唱之后, 又靠听觉反馈回大脑, 最后再用内心听觉检验发声是否正确。因此, 我们在声乐学习中不仅要进行发声技巧的训练, 还要注意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4 掌握内心听觉的实践要领, 完善自我听觉

当声乐学习者的内心听觉有了一定的提高后, 就会发现在演唱时, 运用内心听觉所得到的声音可能会出现音质稍闷、稍暗、稍远的现象。这三种现象的程度是很难把握的, 若没到位, 声音将会偏硬、偏尖;若过头了, 将会失去明亮的音色, 声音发闷。那么如何掌握闷、暗、远的准确的分寸感呢?这就需要声乐学习者在平时训练时掌握好内心听觉的实践要领。

声乐学习者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和掌握分寸的界限, 准确判断内心听觉恰到好处的程度。刚开始可能会出现不好的现象, 如声音太挤, 没进入腔体或声音太包等, 但如果有老师的严格把关, 再通过声乐学习者认真的听辨及演唱练习, 便能渐渐地掌握其分寸, 把握住内心听觉的感觉, 并把它变成自己的歌唱习惯。在课下练习发声时, 一定要将带着内心听觉歌唱的声音录下来, 记住每次听觉上的不同感受, 并把录音反复播放, 最后选出其中一次最正确的声音。同时将这种声音与歌唱时的感觉不断磨合, 实现二者的统一。对歌唱者而言, 掌握了内心听觉的规律后, 在演唱实践中会获得许多乐趣, 同时会对声乐学习有更浓厚的兴趣, 并将声乐学习进行到底。

听觉的自我完善在整个声乐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它可以促进声乐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加快声乐学习的步伐, 最终达到运用内心听觉指导自己歌唱发声训练的目的。良好的听觉能力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 能照亮声乐学习之路, 使每一名声乐学习者在有限的专业学习时间里较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摘要:声乐是歌唱者通过主观能动的表演传达思想感情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复杂而抽象的, 需要有良好的听觉辨别能力贯穿始终, 因而听觉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完善在声乐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位歌唱者都要重视这一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在声乐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最终实现运用自己的听觉能力指导歌唱发声的目标。

关键词:声乐,声音观念,主观听觉,内心听觉

参考文献

[1] 盛翠兰.音乐创作中的内心听觉与想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2 (3) .

[2] 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3] 李晋玮,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 2003.

[4] 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输油管道防腐技术研究下一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