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基础中的动力

2022-09-11

《论语·卫灵公》有言:“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一套完整锋利的工具。木匠有木匠的工具, 泥水匠要有泥水匠的工具, 画家也需要画笔、调色板、想象力。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 学钢琴的希望自己有一台好的钢琴, 学小提琴的想要一把最好的小提琴。那么学声乐的同学也一定希望自己有一个最好的歌唱乐器。歌唱的乐器在我们身体的内部, 摸不着也看不到, 因此声乐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理常识, 要了解我们身体的肺、胃、气管、呼吸道的位置与作用。

作为乐器来讲, 乐器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动力、振动体与共鸣体。以鼓为例, 鼓槌是动力, 用鼓槌敲击鼓面振动, 鼓面就是振动体, 通过鼓身发出声音, 鼓身即为共鸣体。那么对于歌唱乐器来讲, 动力就是呼吸, 振动体就是声带、喉头, 共鸣体就是歌唱的共鸣腔体, 即胸腔共鸣、头腔共鸣、喉咽腔共鸣、鼻腔共鸣。今天主要是针对声乐学习的动力——呼吸问题来进行论述。

一、歌唱中的呼吸

(一) 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包括口、鼻。“口”在生理学上属于消化器官, 但是在歌唱时的运用是口鼻同时吸气、因此我们将口也算作是呼吸器官。呼吸时, 口鼻同时吸气, 气息经过喉咽腔、气管、然后到达肺部, 进入左右两个支气管。肺的下面是横膈肌, 也叫做横膈膜。

(二) 声乐中的呼吸

在我们的生活中, 呼吸是我们每天都会做的事情,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是歌唱的呼吸与平常说话的呼吸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 我们通过说话来交流感情, 由于距离比较近, 通常以面对面为主, 因此我们讲话的音量会比较小, 气息的运用也会比较少, 当然更加不会涉及到共鸣腔体、力度或者声音传送的问题。但是我们也会发现, 当我们长时间的讲话, 声音就会出现沙哑的问题。

在声乐的学习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歌唱家在舞台上演出, 一场独唱音乐会就会耗时一两个小时, 声音依旧嘹亮动听。歌唱与聊天不同, 面对的是较多人的场合, 要求声音可以传达到每个角度, 这样就会对我们的声音有了力度、穿透力、音量的要求, 这种时候, 我们的歌唱就会需要更多的气息支持。因此也可以发现在生活中的呼吸是不可能运用到声乐学习中的, 这种做法是不明智, 更是不科学的。

歌唱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相比变化很多, 它会随着乐句的长短、速度的变化、情绪情感的表达而运用不同的呼吸。它是有意识的、有目的、具有技巧性的呼吸[1]。

(三) 歌唱呼吸的类型

歌唱的呼吸分为三种类型, 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2]。

A、上胸式呼吸。主要依靠上胸来进行呼吸, 吸气比较浅, 吸气量比较少, 由于吸气的位置较高, 因此横膈膜与腹肌几乎参与不到歌唱的状态中, 唱歌时气息的支点比较高, 声音就会吊起来, 更加容易造成颈部与喉部的僵硬, 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是挤的, 虽然音色上会很亮, 但是声音缺乏弹性。歌唱时间长会造成声带的疲劳[3]。B、腹式呼吸。主要依靠横膈膜下方的软肌来进行呼吸, 这样的呼吸肚子一般都会挺在外面。相比上胸式呼吸而言, 气息会比较深, 但是由于气息吸的过深, 在歌唱时气息流动就不够积极, 音色也会比较沉重、发闷、暗淡, 甚至会出现空洞的声音, 缺乏灵活性。歌唱时间较长后音高就会有所偏低[4]。C、胸腹式联合呼吸。主要依靠胸腔、横膈膜、腹肌来进行呼吸, 是现如今普遍采用并公认的最科学的呼吸方法。吸气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 第一是吸入气息引起肺部的扩张从而带动横膈膜下降, 横膈膜在休止状态就像是一个倒扣着的碗, 在吸入气息后会撑开, 将胸与腹部分开。第二是肋骨下方会在吸气时像两侧扩张。这两个动作一个是垂直的, 一个是水平的, 因此在吸气的过程中, 这两个动作要同时完成。这样也就意味着胸部的容量无论是从高度、还是从深度上都会有所加大。呼气时要保持横膈膜撑开的状态, 也就是吸气的状态, 然后将气息平缓而持续的吐出去, 保证歌曲对气息的要求。从吸气到呼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气息吸下来后在吐出去, 不仅要保证胸廓与腹部的扩张支持, 还是及时吐净多余的气息。因此在呼吸训练时, 一定要将吸气与呼气有机的结合起来, 做到主动吐气被动吸气。

二、呼吸的训练方法

A、快吸慢呼 (比较适用于初学者) 。快吸:可以用表示惊讶或倒吸一口气来做到。。慢呼:在呼气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吸气打开的状态, 让吸气肌肉群有控制的慢慢放松, 让气息均匀的吐出, 直至乐句结束。可以采用吹“肥皂泡”的方法或者“吹纸条”的方法进行训练, 达到均匀呼气的效果。在训练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做到有控制的呼气, 让学生“轻点, 当心把肥皂泡吹破”、“保持纸条吹起的高度与振动的频率”。

B、慢吸慢呼。慢吸:采用“闻花香式”的训练方法, 要求在吸气要像闻花一样, 慢慢的深吸一口气, 嘴巴要自然的张开, 用口鼻同时吸气, 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气息吸的更深, 而且也不会让学生有明显紧张的动作, 很容易让学生掌握与体会。吸气时一定要做到自然、平静、柔和。慢呼:与快吸慢呼中的慢呼相同。

C、快吸快呼。可以模仿狗喘气的感觉, 为以后唱歌中的跳音或花腔做准备。

三、呼吸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气息是声乐学习中最重要的基础, 初学者在发声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百分之八十都是由于不会正确的运用呼吸的原因。主要包括: (1) 吸气时气息吸不下去, 吸的浅。呼气时又不能保持均匀的呼出, 往往一张嘴气息就都泄光了。 (2) 起音问题也是最常见的问题, 一种是声音没有搭到气上, 唱出来的声音是虚的, 不实在。第二种是气息对声带的冲击过大, 容易造成沙哑、不干净的声音, 更有甚者, 一个乐句只能唱出来前半句, 唱到后面就没有气了。 (3) 声音在由下往上进行时, 气息会不自觉提高, 造成上胸部紧张, 喉部肌肉会越来越紧, 气息的拉力越来越弱。由上往下进行时, 气息与位置很容易全部掉下来, 整个声音听起来会非常虚。 (4) 在延长音的保持上, 容易波动过大或者过分用力, 使的声音到最后像是声嘶力竭吼出来的。

四、呼吸练声方法

气息练习方法主要以无声呼吸练习为主, 也就是打嘟噜。

需要注意的是:脸部与颈部要放松, 下巴回收, 双唇要轻轻合拢, 把气息吸到腹部后以均匀平衡的气息振动振动声带并将其吹出唇外, 使的双唇振动, 灵活快速的发出均匀、连贯、持久的“嘟噜”声。要避免出现“捏、挤、卡”的声音。

五、呼吸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声乐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气息的学习, 气息是声乐学习的基础, 也是歌唱的动力所在, 如果唱歌中没有气息, 就如何没有地基的房子一样, 没有根。声乐中的呼吸与生理呼吸不同, 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需要很强的技巧性, 因此必须通过后天的训练才能保持气息稳定持久的循环流动。

但是在声乐学习中, 气息只会流动却是远远不够的, 学会气息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在生理呼吸中, 是主动吸气, 被动呼气, 两者都是无意识的一种交替出现。而歌唱时的呼气与吸气都是主动而有意识的, 也可以说是主动呼气, 被动吸气的过程。歌唱也是在快吸慢呼的状态下形成的。歌唱的呼吸特点是呼气的时间要比吸气的时间长几倍甚至十几倍。如果是在相同的时间内, 歌唱的呼吸次数会比正常生理呼吸的次数少的多, 如果再加上作品情绪的不同、乐句长短的不同、感情风格的不同等等这些方面, 呼吸在时间与运用上就更加需要歌唱者有意识的去进行调节与控制。

六、结语

掌握呼吸就是掌握了声乐的动力, 会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事半功倍。我们一定要了解呼吸的特点、掌握它的方法、使气息可以自如的运用到我们的声乐学习与演唱中。

摘要:声乐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概括性, 无论是在教师教授过程中, 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呼吸是在声乐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种技巧, 因此本文通过歌唱中的呼吸、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呼吸的训练方法、呼吸练声方法、呼吸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五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从根本上去认识声乐学习中的呼吸。

关键词:呼吸,训练,气息

参考文献

[1] 石惟正.声乐教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1.

[2] 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4.

[3] 冯宝福.艺术嗓音医学论文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 1997.8.

[4] 章志光主编.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10.

上一篇: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构建下一篇:把握“主题图”的内涵,焕发课堂新的光彩——开发利用新教材主题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