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安《饮食男女》看中国家庭文化

2022-09-19

“一家之亲、亲如一家”是说人的关系就像一家人一样, 这是中国人最为亲近的关系。“家”是每个中国人都有的概念。在影片, 朱老爷子在两个家庭聚会时说“一家人在一个屋檐下, 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顾忌, 才是家之所以为家的意思。”这是影片的主要内容, 影片中的“顾忌”一语说破了家庭矛盾所在。一方面, “顾”是家庭中存在和睦、和谐的一面, 家人之间相互帮助, 彼此牵挂这种状态; 另一方面, “忌”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 受到个人生活习惯不同、文化观念上差异, 家庭成员之间也会产生矛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

一、影片以“家”为视角

影片主要以“家”为角度, 来阐述“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影片中, 朱老爷子的三个女儿想从家庭中出去, 朱老爷子试图想维系家庭和睦关系, 让他们可以住在家里, 可看出朱老爷子传统家庭观念的厚重, 及对子女爱之深。当中国传统家庭模式在遭遇西方现代文化的冲撞时, 传统的家庭模式遭到了解构,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之后, 又重新构筑起一个个新的“家”。同时朱师傅家的概念也是在变化的, 老伴早年去世, 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 维系着一个四口之家。从起初不想让孩子们离开家, 到后来他自己搬离老宅子, 有了自己的小家。他突破了自身传统观念的束缚, 走了出去, 但是他对老宅子、“家”的思念是很深的; 大女儿、小女儿也都结了婚都从这个家里搬出去; 唯有朱家倩没有搬出这个房子, 恰恰在影片的开始就介绍她买了房子, 准备从家里搬出去住。

从逻辑顺序上说, 要深刻了解影片中“家”的变换, 就需要认知东西方文化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碰撞, 就需要明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各自具有的特质与内涵。在世界范围内, 20世纪前, 父辈与子女之间的关于家庭、爱情、性的传统观念差距不大, 代沟也不明显。但是, 进入20世纪以后, 人传统观念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人类文明发展速度加快; 作为个体的人, “三观”也在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父辈与子女之间的观念差异渐渐明显, 代沟呈现, 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在冲突中不断升级。

中国的传统意义上家的概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在中国人看来, 可以什么都没有, 但却不能没有家, 但是这种家的模式发生了微小变化, 从传统核心家庭到现在的小家庭转变。这种经过文化重塑所建构起来的小家庭模式, 既不同于传统家庭模式下, 几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家庭模式, 也差别于西方父辈与子辈互不干涉的完全独立、几乎没有什么来往的家庭模式, 而是确立了一种以小家庭为核心, 但有彼此之间有一种牵挂和思念。

在美国, 两代人是分开住, 彼此是相对独立的, 不同于中国传统核心家庭模式, 所以, 就有了梁伯母 ( 锦荣的母亲) 与女婿矛盾, 最后从美国回到了台湾, 这本身就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 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在中国, 新老两代的代沟,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 就有了朱家倩 ( 二女儿) 觉得“没办法再跟他 ( 指父亲) 住下去了。他最近怎么看我都不顺眼;见了面, 话也说不了两句”。朱家倩试图要搬出去住, 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 两代人在家的概念上产生了一丝丝分歧。当然影片想展现的现代家庭模式既不同于巴金的家庭三部曲 ( 《家》《春》《秋》) 家的延续; 也不像老舍的《四世同堂》中, 把一个家族的命运跟国家的命运衔接在一起; 更不会像曹禺的《雷雨》那样把家庭的矛盾积聚到一个时间点爆发。

影片就将叙事的空间背景放到台湾, 以当下的台湾生活作为叙事背景, 通过摄影机镜头, 从普通中国人饮食、亲情、爱情等方面入手, 对朱老先生一家在台湾的生活进行深入浅出的叙事, 展现出不同人物性格特征及行为模式,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新的特征,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在影片的最后朱老爷子回到朱家倩家 ( 原来的老宅子) , 从他回去的眼神、动作就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怀念这个地方, 同时他又很明白这个家现在已不是以前的家, 现在这个房子也不属于他。最后电影以老爷子握着朱佳倩的双手而结束, 眼神里透露出对家的思恋和父女情深。

二、影片中的“中国式”父亲形象变化

“父亲”这个代表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符号, 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时, 传统的“中国式父亲”的形象遭到了破灭。在传统家庭里, 父亲在家里有着很大的权利, 是一家之主, 家里的人都得听命于他, 事也要听从父亲的安排, 在经历文化自身的洗礼后, 塑造出新的父亲形象, 父亲在家里的权利没有这么大, 有时权利还受到子女的挑战。

影片中摄制的父亲形象已不是令人敬畏、高高在上, 在与他的女儿沟通交流中, 不断妥协的凡夫俗子。中国儒家所提倡的“父为子纲”以及女性“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在影片中被局部性地颠覆了。李安在影片中呈现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矛盾, 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冲突的同时, 也表达了这样的理念: 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变化中, 家庭和睦需要两代人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完成。

影片摄制空间虽然以台湾家庭为背景, 但东西方文化的共存和冲突确是普遍的。片中的朱老先生是烹饪大师;而大女儿信仰基督教, 思想是保守和虔诚的; 二女儿是航空公司的职员, 受中西方文化影响较深; 小女儿在西式快餐店工作, 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影片没有出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至高无上的父权片段, 而是表现了对老父亲深深的关爱和同情, 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中“父权”发生了新的变化。

三、影片中的爱情与性

影片中, 受中国传统爱情观、性观念的约束较轻是朱佳倩, 与情人过着性生活, 还有与同事保持着暧昧关系, 但影片的最后却叙述朱佳倩一直没有结婚, 但对于爱情过于保守的朱家珍, 和还有点懵懂感的小妹朱家宁也结婚了。

影片中的老父亲起初几乎是一个苦行僧, 整天为家人而操劳着。可喜的是, 到了片尾的时候, 他终于从中国封建文化的桎梏中跳了出来, 从“性压抑”的泥潭中走了出来, 彻底觉悟了, 决定要与女儿的朋友锦荣 ( 张艾嘉饰) 结婚。显然, 起初他为三个女儿操劳、照顾家庭而活着, 现在他不仅要为女儿活着, 更要为自己活着。

影片通过最后一组镜头, 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极富意义、耐人寻味的细节: 朱老爷子与年轻的锦荣结婚之后, 再次回到了他原来的那个家、那个宅子, 原来早已经丧失的味觉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 表明对“家的回归”, 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在颠覆传统的婚姻观念的束缚, 回到原来的家品尝到自己女儿亲手做的汤时, 才出现的情景—味觉奇迹般的恢复。影片表达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碰撞、交融之后, 坚持中国传统有价值、优秀的东西, 借鉴西方文化先进部分, 这样人的生活才能焕发出美丽的光彩。

摘要:在东西方文化相互冲突、交融基础上, 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 中国式家庭结构从原来的核心家庭, 逐步向小家庭的模式建构。传统的家庭父亲形象已不在是高高在上和“父权统治”家庭的状态, 而是建构起彼此互相依存、相互独立, 各自均有话语权, 自我决定行为;在经过东方与西方文明交融, 关于爱情、性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不在固守于传统的约束, 追求自己爱情自主、婚姻自由、性解放。

关键词:家庭,亲情,爱情,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晨.<李安电影中的东西方文化观>—解构父亲三部曲[J].华文文学, 2004 (总第61期) .

[2] 陈宝旭.饮食男女——电影剧本与拍摄过程[M].台湾: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994.

[3] 孙慰川.试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叙事主题及美学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上一篇:迎合嘉兴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契机谈职业教育下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