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看中国文化

2024-05-01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精选8篇)

篇1:从书法看中国文化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终于结束了一段时间来的忙忙碌碌,偶得闲,携一本感兴趣的书,沏一杯清清的茶,独享着宁静,一时间全身心彻底的放松,而思想可以任凭自由放纵,这种感觉真是美妙,所以忙碌后读些自已感兴趣的书是极好的一种调节,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从幼小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爱好,不知怎的,可能是受祖父的影响,虽然祖父并没手把手教我练字,但自已也不自觉得自我把玩,这也许是dna的作用吧,今天闲逛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书,突然眼晴一亮,凭着对书法的爱好,对这样的标题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聊中国文化的书籍,所以带回家一气拜读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读后感《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家铲述书法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主要通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佛教大盛,手抄经书需求极旺,促成佛教的快速传播,刻经于石,以防经文被毁,如泰山的水峪金刚经),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个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讲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就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这样也为那些归隐者和不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很多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很多朝代里,甚至出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所以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

读完全书,让人在书法方面的知识面大大拓展,虽然全书对于某些方面并无具体深入的讲解,但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源,为初学者领略书法艺术提供了捷径。

篇2:从书法看中国文化

1、世博会既是各个时期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各国举全国之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国都像奥运会一样争相举办。我国上海市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是159年以来的第一次,是全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可,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是对中国文明进步的认可。举办上海世博会也必将对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筹办期间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每年达0.3%左右,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花费近4000亿元,加快了上海市政建设,建有8条地铁路线,建立了高速公路网,航空交通网,上海将获可观的经济效益。

2、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大盛会。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参展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3、是一曲以“创新”和“交融”为主旋律的交响曲。“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地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世博会的主旨。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弘扬“创新”和“交融”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它用主题模式引发全球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用海纳百川的态度鼓励人们对未来的展望,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如本届展品中有各种低碳产品、万能相机、太阳能飞机、可发电的地板、透明水泥等等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4、是人类文明的精彩展示和全世界人民的大聚会上海世博会将汇集各国人民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的合作与人类未来的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因此它是一个大课堂,是长见识,开眼界的地方。它也是一次海内外人民的大聚会。半年展期将吸引7000万人次游客来参观。将在上海世博园区内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系列的论坛活动,展现地域风情,诠释多元文化,已有近200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城市申报一千多台节目,演出场数达两万多场。参与国都将献出有特色的经典精彩节目进行交流。

篇3:从茶道演变看中国茶文化

关键词:茶道,茶艺,茶文化

我国是茶的故乡,上自帝王,下至百姓,饮茶皆蔚为风气。在饮茶活动中,十分讲究茶艺之趣,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性与饮茶方法的科学性。旧有“酒壮英雄胆,茶引学士文”的诗句,即充分显示了中国茶道的文化特性。

一、中国茶道的发源与发展

1. 茶道的起源

据《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就是说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茶叶了。到西汉时期,饮茶风俗开始形成。三国时,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曾出现以茶代酒的风习。到了两晋、南北朝,饮茶相效成风,茶叶从原来的高档消费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饮料。

2. 茶道的繁荣

在唐代达到“王公朝室无不饮者”的普遍程序。陆羽的《茶经》为茶道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茶经》中不但提出了茗茶的方法,设计了茶具,制定了理式、总结了规律,更赋予了茶一种特殊的内涵——茶道精神。这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首次体现。《茶经》的问世,真正标志着中国茶道文化的开始,它宣告一个新的茶文化历史时代的到来。

3. 茶道的鼎盛

中国茶叶生产的规模和质量,在宋朝时都达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鼎盛时期。因为宋朝的贡茶是以闽北建瓯凤凰山北苑所产的“龙团凤饼”为代表,所以茶叶界人士习惯把盛极一时的宋代茶文化称之为“龙凤盛世”。在大观初年,宋徽宗精心研茶,御笔亲书了一部约3000字的《大观茶论》。该书详述了茶叶的种植,及北宋蒸青团茶的产地、制作、鉴别、烹试、斗茶等内容。发展了中国茶道理论,而且把茶道推上了高尚娱乐的圣坛,使宋代出现了举国上下“倾身事茶不知劳”的局面。宋代的“茗战”从实践上发展了中国茶道。

4. 茶道的继续发展

元代蒙古族人饮茶为解腥去腻助消化,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对于繁琐的茶艺及借助茗茶表现风流倜傥的宋代茶风,蒙古统治者没有多大的兴趣。相反蒙古人简约粗纩的饮茶习俗,对于追求奢华的宋代茶风进行了扬弃和修正,使得中国茶道走上返璞归真的正路。

5. 清末中国茶的衰退

清代以后中国茶道逐渐进入衰弱时期,其主要表现在:首次从精神上看,清代的一些文人已失去了以身许国、积极入世、志图坚挺的雄心,同时也失去了通过品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体真悟道的志趣,走上了片面强调以茶示雅的狭略,呈现出了玩物丧志的倾向。其次从茶道的表现形式上看,清代以后的一些文人不再具有唐宋时代茶人那种崇尚自然、不拘形式、心闲神静、超然洒脱的茶风,而蜕变为在品茶时故作风雅,注重繁文缛理、矫揉造作、格调纤弱的病态茶风。再者随着外患入侵,社会混乱,经济衰退,茶人的思想也逐渐由浪漫转为感伤和批现实。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美学、文艺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中国的茶道精神才又重新绽放光芒。

二、中国茶道的本质

1. 中国茶道的形成

中国茶道的发展与儒道佛教文化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中国茶道精神,“道”一般指事物的来源、本质、规律,中国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的技艺、美学观点以及茶礼仪中的哲理和道理原则,三教合一。以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提携,以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为核心,以佛家的专心静虑、无杂念为茶道精髓。总之,中国茶道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佛三教合一共同影响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所追求的是敬、俭、和、清、静。敬即真诚致敬;俭即廉俭朴实;和即和蔼待人,和睦相处,中庸处事;清即心无杂念,清淡幽雅,心地纯洁,淡泊人生,无所追求;静即安祥静谧,环境寂静,专心静虑。

2. 中国茶文化的“艺”与“道”的完美结合

中国的茶文化,由有形之“艺”与无形之“道”共同组成。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艺,是艺术、技艺,是观其形,察其色,嗅其味,论其质的茶艺过程,其中包括选茶、评水、列具、点煮、品饮的一整套程序。茶“道”是理,是无形的大“道”,是茶事活动的精神所在,以茶养廉、以茶助兴、以茶会友,茶的精神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它提神、解渴的物质作用。茶文化是茶艺和茶道的结合,茶艺是茶道的外在形式,茶道是茶艺的精神内涵。讲茶道,应当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理念与优美艺术形式的和谐一致。

三、时代的变革与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发扬

中国古代的茶道主要注重品茶和茶事本身,由茗饮而发,并以茗饮为中心的品鉴享味、悦志、清心、陶情、内省、洗炼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活动。现今中国茶道的内涵在传统茶道的基础上又有了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

1. 历史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

随着时代快节奏的发展,人们没时间去摆弄茶具,一味儿地“研于”茶艺之中,这就要求茶人品“快餐”式的茶水,以茶舒心,以茶解乏,以茶汇智。

2. 茶艺与茶道精神相结合

随着周末、节假日的来临,在紧张劳累的工作之余,作为一种消遣、养生的工具,去坐一下专业的茶馆,已成为当今时尚。同时饮茶由于重在精神感受,起到一种静心、益智、开悟的作用,因此可用茶事带来各种良好的风气。

总之,当今的中国茶文化,已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茶趣,无论是品茶、辨水、候汤、涤器、吟诗品文与讲究环境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这一特色,将愈来愈显示出它无穷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灿烂的茶文化而增光添彩,在中国科学文化艺术的园地中,必将开出一朵别具色彩的瑰丽之花。

参考文献

[1]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2]胡长春.茶品悠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篇4:从书法看中国文化

关键词:审美格调;丑书;现代派书法;气韵

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也有着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中国的传统审美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书法的载体是汉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从当代书法的审美变化中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的转变。下面笔者从当今流行的“现代派书风”“丑书”等现象来分析当代书法相对传统书法中审美的变化。

1 “丑书”“现代派书法”的出现体现了当代书法的审美追求从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转变成追求个性、强调矛盾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和谐,古人对书法最高的审美理想是达到“同自然之妙有”的和谐境界。孙过庭在《书谱》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合情调于纸上。”[1]主要是说好的书法作品一定要求线条骨肉适中,在结构章法上气势连贯,大小、黑白、疏密、浓淡、虚实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和谐自然的整体。纵观历代书法作品中,凡是被称为“神品”或者“逸品”的往往都是一些平和简约、不激不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作品。像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王珣的《伯远帖》等都体现出这一审美追求。

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30多年来持续的书法热潮,参与人数之多,参与热情之高,创作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文艺术景观。各种书体都有书家涉足,笔法、章法以及书写材料对于传统都有创新和突破之处,甚至出现了结构怪异、章法奇特,有着极强视觉冲击力的“现代派书法”“丑书”等产物。显然这些书法是与中国古典的审美追求背道而驰的。像所谓的“现代派书法”,用图像去描述汉字的含义,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去从新的拆解、拼接汉字,在用笔用墨上大胆地去使用涨墨、飞白。这些作品完全切断了书法的实用性,有着极强的装饰性,并且造成了作品的陌生化效果,显然与传统书法中追求的自然和谐相差甚远。清代大家傅山在《霜红龛集·作字示儿孙》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2]傅山先生提出的宁丑毋媚,意思是指书法宁可看起来显得粗野不工,也不去表现庸俗柔媚之态。这里的“丑”是指一种粗头乱服的古朴之美,然而当今的丑书则是对古典书法的极大的扭曲和背离。丑书与传统书法的审美要求格格不入,但是这些作品却能迎合中国现代的文化,并且有很多追崇者。

“现代派书法”和“丑书”的盛行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的冲击,对中国传统书法审美的巨大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群体的价值,在审美上要符合秩序,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审美上突出自我个性。所以传统的中国文艺作品都是善于去调和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使其变得和谐统一,而西方的文艺作品则是强调刺激极端来去满足人们空虚恐惧的心理。“现代派书法”和“丑书”不符合中国传统书法追求儒家“和”的审美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审美的缺失。

2 在书画市场和书法展览比赛影响下,书法的功利性增大,当代书法与传统书法相比审美品位下降,作品中缺少气韵和意境

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道家在无意中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道家追求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在心灵上与大自然和谐,乃至由忘我而找到真我。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也都不是简单地通过一定的书写技法去书写文字,而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的表达。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1]所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才是书法的本质功能,“笔墨性情,皆以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等这些古代的优秀作品都体现出了书者在书写的时候精神上的超脱,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在当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书画市场也越来越繁荣,与此同时书法展览和比赛也越来越多。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使得书法学习变得极具功利性,所以其作品也不可能去体现出书写者的性情,更谈不上“气韵”和“意境”了。仔细分析在中国书法篆刻展和兰亭奖书法展上获奖的作品,就不难看出,这些书家都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在其用笔技巧上极其丰富,但是在整体的气韵上却完全没有古意。学二王的只是一味地追求流美,完全没有王羲之、王献之的风流韵味;学苏的只是将字写扁写厚重,而没有苏轼的清雄之气;学米的则是更为注重八面出锋的用笔,而缺少米芾恣意的气势。古人学习书法除了日常的实用性,便是为了抒发性情,自身则是主要的审美主体。当代人学习书法除了陶冶性情外,更多的则是为了参展获奖,给自己带来利益,评委和市场才是审美主体,其书写的作品也都是在迎合市场和展览评委的喜好,所以很难写出自己的性情,很难写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作品。

文化修养和品格修养的高低同时也决定着审美格调的高低。现在的书法学习者大多注重对传统技法的学习,把书法当成了单纯的技艺,而忽略了对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甚至忽略了对自身品格修养的提升。所以当代的书法在审美格调上很难提升到传统书法的高度,甚至连民国时期的高度也难以逾越。

中华民族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民族,他能接纳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不会丢掉本民族的精髓。笔者相信,中国书法在当代审美格调的下降只是暂时的,随着社会变革的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会重新回到中国古典书法的审美追求上,并且还有自己特有的时代特色。从第11届中国书法展中的入展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对传统书法的审美格调有回归的趋势,所谓的“丑书”“流行书风”所占比例极大地降低,获奖作品也都是对传统书法的忠实继承者。

3 结语

作为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确实折射出井然、韵律和神采等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我们对传统书法的审美特征发生着转变,也使得现在书法的审美格调与传统书法相差甚远。书法毕竟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文化,只有在中国传统审美观点的指引下,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过庭(唐).书谱[A].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28,130.

[2] 傅山(清).霜红龛集·作字示儿孙[M].

作者简介:徐朋(1987—),男,山东枣庄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国画。

篇5: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

自小我就是一个吃货,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长大了要吃遍世界上的美食,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很是单纯,可爱。上了周老师您的课以后我知道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师的课很生动有趣,我们从不会感到无聊,今天我想用这次期末作业来表达我对饮食的热爱,希望可以用自己浅显的观点来看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饮食文化和中国社会变迁的联系。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是众所周知的。古人也云:民以食为天,所以“吃”真的很重要,我从小就立志于做一个资深的“吃货”。近几年来,有个很火的节目是关于吃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它的节目制作人说:“该节目是美食和历史的交织参拌,《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饮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以《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的,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一个民族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其社会的根源和历史根源。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原料的不同,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这些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饮食文化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中华饮食文化的变迁也可以说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所以,就请跟着我的脚步让我们在饮食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去感受一下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吧。

还记得那是在七十年代,中国人吃的像个人样,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从吃粗粮到吃细粮的变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萝卜、大白菜一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菜,并代替了粮食。家家户户都在腌制咸菜,似乎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几近无限量”地包顿饺子。偶尔有重要的客人,也会安排杀鸡杀鸭招待。一般的家庭中,女性仍然没有习惯上桌同客人一道吃饭。尤其是中小型城市,餐桌上只有家里的长辈和男人们。在二十世纪50年代前,健康的标准是“只要求不生病”。二十年后,这个标准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么多的糖尿病,最甜的烤红薯和爆米花也只是孩子们偶尔才能享受的。这个时代的符号很相似: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的像个人样。

到了八十年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尤其到了中后期,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中,一年四季都可以装满各种各样时令蔬菜水果。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每个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但虽然如此,能够明显提高身体素质的牛奶,依然还是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普及。直到中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把禽、蛋、奶、水果、蔬菜等等包括在菜篮子工程里统筹解决。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才彻底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的局面。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而粗粮成了配角。一些粗粮已经被淘汰,与此同时,野味和海鲜也逐渐开始出现在人们饭桌上。从这些“新鲜”的菜肴中人们依稀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来到了九十年代,从这个时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菜肴的品类和档次也开始步入历史顶峰期。在这个时代的餐桌上,尤以鲍鱼为吸引眼球。自古以来,这道菜就是尊贵生活的象征。在各个朝代,吃鲍鱼往往是豪门贵族、帝王将相才能拥有的幸福享受。尽管它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最齐全的,但它给人的心理满足却非同一般。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但是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就得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如今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是吃并选择着;麻辣小龙虾、香辣蟹、水煮鱼,都是这个时代的餐桌文化。但在二十一世纪初突如其来的一场SARS病毒,以及层出不穷的诸多“黑幕”曝光,让很多都市人群的腹中馋虫都被杀死。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调查显示,当今一半以上的都市人都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大批商家针对市场,及时推出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理由是清新健康。牛奶的发展进入颠峰时期,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应有尽有,数不胜数。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篇6:从企业文化看中国的发展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一个知名企业如果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是不可能聚集社会上优秀人才与其共同奋斗的。

企业文化看得见吗?

凡企业都有文化,有文化必表露无遗。或先进,或落后;或活跃,或僵滞;或新意盎然,或陈词滥调。犹如一切事物都有其特有的规律,文化也不例外。要办好企业,必须研究文化,而认识文化的定则,正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品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将企业比作人,那么所谓“表露无遗”,说的是一个人的内涵,他的角膜、骨髓、血液、内分泌、神经之类的状况,以及他的气质、追求、习惯、情操、意志、能力等,必定会在这个人的谈吐、处事、活动、反应中如实地体现出来,无法做作,无法掩饰。这种内在的物质和精神的外化,就表现为文化。企业也如此。一个企业的文化层次,照样可以从它的外部表现看得清清楚楚。企业文化如何由表及里?

一般说,人们对一个企业内在的文化涵养,是从三个方面加以观察确定的:首先是它的目标定位。那个企业究竟是在从事一番事业,还是只为了捞钱?是在不断提高服务素质中合理地持续赚钱,还是一锤子买卖?在整体上,企业家只有为了事业,才能脚踏实地、眼光远大、摒弃幻想、崇尚诚信,从而也才可能把企业真正办好。反之也是很明显的。

其次是它的跟进措施。定什么制度?用什么人?产权清晰吗?管理科学吗?提倡学习吗?信息畅通吗?变革及时吗?与时俱进吗?

再次是它的员工状况。看叶知树,树干和树根的生命力完全可以从树叶的状况看得一清二楚。员工的工作效率怎么样?精神振作吗?抢着做事吗?多快好省吗?乐于服务吗?居安思危吗?说到做到吗?在差错面前敢于承担责任、检讨自己吗?互相配合和谐吗?勇于创新吗?勤于学习吗?能不断自我超越吗?习惯于只按指示做事吗?热衷于拉关系、吃回扣吗?等等。

企业文化有哪三个定则?

“内决定外,由外可知内”,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第一定则。

这里自然产生一个问题:难道不可以对企业适当打扮包装一下?当然可以。一定的打扮包装会促使内在因素的活化,但打扮包装是需要基础的。很自信的成功企业,它的广告只有标识和非常凝练的语言,决不会成天高喊什么“天下第一”。而有的企业,内部斗争激烈,谈不上有什么活力,但在其宣传画册上却是大量喻意团结拼搏之类的文字和图片。有的企业虚弱得连发工资都困难,却仍在鼓吹如何富有。有的企业专门雇人写文章,经常用很美的词句去掩盖其内部的难堪和糟糕。所有这些常见的事实,说明打扮包装有很大的市场。当然企业的难堪要做两种区别:究竟是由于外来的压力所造成的、但终究能克服的暂时困难,还是由于内在的脆弱所带来的难以解决的本质缺陷?究竟是为了暂时遮人耳目,还是为了自欺欺人?如果是后者,只能说那个企业是在下决心为世人制造笑料。办企业的人若不在内部条理上下功夫,而企图通过涂脂抹粉使自己变得神采奕奕,即使能换来一时的廉价喝彩,早晚也要露马脚的。只有书呆子才会相信那些贴在门上、写在墙上、印在纸上、说在嘴上的豪言壮语都是真的。“企业文化不是贴上去的,也是贴不上去的”,这是第二定则。

人皆尽知,企业文化往往表现为企业员工的素质。但员工的状况,整体上取决于第一把手。什么人喜欢什么人,完全不符合第一把手要求的员工在企业中一般是呆不下去的。实际上,所谓企业文化,指的就是这企业的第一把手按其目标所推崇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用人标准、办事路径、环境设计等要素。第一把手的志趣爱好、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处世原则,对这个企业文化特色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企业中能对企业生活、企业行为、企业形象、企业目标起导向作用的,归根到底,是企业的第一把手。第一把手想得明白或不阻挠的事,往往能得以贯彻;反之,只要第一把手有所抵触,别人再努力也白搭。很多研究企业文化的人,总是从研究第一把手的为人开始,是很有道理的。这样,问题就可以主要归结为第一把手本身的修炼。

而所谓修炼,首先是指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特别是在与同行严峻的竞争中,对形势、对环境、对员工和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总结。第一把手的进步主要依靠自己的学习,在交换中学、在比较中学、反复地学,以求做到知理、知人、知时、知法、知运。要相信,只要耻于落后,不甘心失败,他们总会接受新事物并因此提高文化素质的。因为他们毕竟希望自己的企业向前进。当然,如果他们固步自封、不思进步、刚愎自用、玩世不恭,企业的衰落乃至消亡也就很难避免。企业界大量沉浮之事,最终都可归结为第一把手的文化定位。所以,“企业的文化总是深深打着第一把手的个性烙印”,是为企业文化的第三定则。

企业之间的角逐,当然表现为经济实力之争。但从长远看,是什么力量造成企业的兴衰并促使彼此经济实力发生转化?回答只有一个:文化。在中国做事,无疑要懂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问题是我们正走向世界范围的角逐,一个中国文化,够吗?有人甚至抱着糟粕当经典,什么“照顾哲学”、“面子政策”、“打点”开路、瞒骗之道„„很是可悲。应该说,今天我们之所以还需要津津乐道企业文化,实在是因为人类先进文化在我们的一些企业中,依然相当稀缺。我们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之中,很多企业都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了从不规范的环境中去捞取好处,以“钱化”去取代文化。据媒体报道:九成上市公司老板都不诚实。不少企业家的内心,甚至说不清楚什么叫规范。而在西方企业界,“企业文化”这个词几乎鲜为人知。他们那里当然也常有不规范行为,仍有一个文化定位问题,但普遍意义上的先进文化,在全社会也包括企业界已经渗透得很深很深了。由此,不妨说,今天我们研究“企业文化”正是为了明日淡化乃至消失“企业文化”的提法。因为,它是不言而喻的事。

由海尔文化看企业文化国际化。海尔集团作为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对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使集团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尔文化。海尔自创业初期,就高扬企业文化的大旗,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最大限度地给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创新的空间,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通过树立员工的敬业报国价值观,并将之体现到企业制度中,反映到员工的工作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应付事变的方式等企业作风中。海尔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现代化、市场全球化和经营规模化,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

海尔文化的成功为我国企业文化走向国际化树立了典范,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将如何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缔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使自己的企业文化和我们的国家一起加入 W TO呢?第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动摇。第二,因地制宜地促进企业文化多元发展。第三,企业家的自我升级。第四,提升“以人为

本”的企业文化竞争力。第五,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文化创新。

从富士康跳楼门事件看企业文化深层变革的必要。在当今知名企业中,员工死亡事件非富士康公司独有,只不过富士康集中了“13连跳”,并曝光于世。对于近年来知名企业经常出现类似问题,不可不唤醒人们对企业文化的思考,因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在其文化思维引导下的行为,文化思维出现问题,便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的困惑。

中国工业化经济崛起的速度是世间罕见的,文化的转型也是出乎人们意料的,然而经济与文化的共进并非可以用齿轮来组合,机械的动力代替不了人的动力,强调快速工业化,企业中的人便失去了平衡,企业发展的环境便会在繁荣的金字塔里,从内部坍塌,成为繁荣的悲剧。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不是孤立的,必然与其企业文化出了问题有关。富士康的事件不仅是其自身的问题,也包含着社会性问题,许多企业也面对着与富士康同样的危机,因此企业家们务必要头脑清醒起来,认同文化上的危机存在,并且尽早地将文化危机排解,并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文化,在企业文化变革中寻求灵魂的净化,寻求企业更加纯真的凝聚力。

对于员工来说,要学会在现实与梦想发生巨大差距时调整心理状态,摆正态度,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以踏踏实实的工作来实现心中所愿,不断努力,不断超越,碰到挫折和失败绝不以轻生的方式表达不满和失意。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意志坚强、百折不饶的人才可能成为胜者,逃避的行为只能显示个人的胆怯和懦弱。

对于企业来说,文化管理和制度管理是同等重要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是口号和美丽的辞藻,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关爱员工就是关心企业本身,追逐利润固然重要,但没有忠诚于企业的员工作为支撑,企业的发展也将在竞争中化为泡影。企业文化的落地与否,关系到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强弱。

对于政府来说,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指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主体的调控职能不是一句空话。企业的和谐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因而也是政府应当关注的重要方面,对企业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员工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等的监督都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因此,对于一个走国际化道路的企业来讲,要想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国际上找到市场,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包括技术、人才、品牌知名度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困难,而要让异国他乡的顾客也认可你的品牌,首先你就必须让他们先认可你的企业和品牌文化,所以把以企业和品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企业文化推向国际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篇7:从书法看中国文化

一、《 小苹果》走红解析

年 5 月,由“ 筷子兄弟”创作的《 小苹果》 一经发布,就迅速占据国内各大音乐网站榜首,点击率居高不下。 在2014 年全美音乐大奖( AMA) 上,《 小苹果》 更一举斩获了“ 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 小苹果》 也因此迅速增加了国际影响力。 不可否认,《 小苹果》的国内外走红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其歌词简单,情节搞笑,表演夸张,与中国的众多广场舞“ 神曲 ”一样 ,不符合主流音乐的审美和评判标准 ,恐怕连创作者都未预见之后的走红程度。 然而,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形和其创作背景,《 小苹果》的走红也是必然。 首先,旋律简单,歌词易记,舞蹈简单易学,这些特点恰好具备当下走红“ 神曲”的要求。其次,MV 画面搞笑,色彩艳丽也迎合了下当下年轻人的“ 吐槽”心理。

年 ,“ 鸟叔 ”的《 江南 Style》 横 空出世 ,欢快的韵律 、搞笑的骑马舞,这样一部 MV 短时间内病毒式地走红世界。凭借Twitter 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和宣传,《 江南 Style》 的点击率在三个月内就飙升到 2.5 亿次,成为世界上在线播放次数最多的歌曲。 虽然两首“ 神曲”有众多相似之处,但《 小苹果》尚未达到《 江南 Style》的影响力,也未达到世界风靡地步,然而进一步研究不难发现,《 小苹果》 的创作和走红符合了文化产品国际化的潮流。其 mv 的编舞李朱善,也正是《 江南 style》“ 骑马舞”的编舞,而韩国歌手裴涩琪则在MV 中客串伊甸园里的蛇这一角色 ,可以说《 小苹果》 的在创作之初就瞄准了国际化的定位,《 小苹果》 的走红,是我国文化产品向国外输出的重要代表。

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 一)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作为移民国家,美国的文化逐渐吸收了世界上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也同时显现出其文化的扩张性特点。 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无法撼动的头号文化强国,在音乐、影视、图书报刊业等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

1.坚持自由竞争原则

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秉承以市场为主导的自由竞争原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过多地干预,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美国,文化产业占 GDP 的比重逐年提升,并早已超过计算机、电子产品、汽车等制造业的比重,品牌化、科技化、规模化等特点日趋明显,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坚持国际化扩张的道路

美国不仅是政治、经济大国,文化也越来越显现出较强的扩张性特征。近年,美国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上常取得票房与口碑上获得双赢局面,除了电影的创意新颖、逻辑缜密、技术精湛外,各个导演将美国普世价值观念、自由平等、英雄主义情怀等“ 美国梦”元素融入电影中,并通过好莱坞电影将“ 美国梦”进一步在全世界传播和放大。 而美国文化不仅仅体现在电影院的视觉冲击,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如各国民众已经对随处可见的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文化标志习以为常。

( 二) 英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英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文化产业是英国的战略经济产业之一,并已经成为英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音乐产业的规模仅次于美国,发展速度及经济收益早已超过传统的钢铁等行业。 英国的文化产业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文化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是英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年均产值已超过 600 亿美元。

1“. 一臂间隔”的文化扶持制度

英国政府对文化的管理遵循着“ 一臂间隔”的原则,政府减少直接监管,而在政府和文化企业之间建立非政府的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向政府提供文化政策建议,并负责政府文化资金和文化项目的分配,同时也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在此管理模式下,政府减少了对文化的直接干涉,给予英国的文化机构和创作团体较大的文化自由权利。 这种政府“ 关心但不干预”原则既保证了文化创作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2.注重培育“ 文化名片”

英国注重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英国政府充分发掘文化的商业性,将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本土的“ 文化名片”。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王室文化的旅游价值不断提高。 曾经对民众保持神秘的王室领地逐渐对公众开放,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 而王室的重要活动也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如英国威廉王子大婚,这场婚礼的直播吸引了全球 20 亿观众,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成为促使英国经济复苏的重要的力量。 而尼斯湖水怪、莎士比亚、披头士等“ 文化名片”每年也都为英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

三、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国际化的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扩展到文化等软实力方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持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如美剧、英剧、韩剧的风靡,日本动漫和游戏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等。 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市场,另一方面也显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弊端,如无核心竞争力品牌,无高科技的文化产品等。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理念,成为提升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 一) 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

从日本和韩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模式看,政府的资金投入不仅推动和保障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对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 我国和日、韩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中也存在较多相似的部分,吸收和借鉴邻国的优秀经验,增加政府对文化的资金投入,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要持续增加政府对文化的资金支持,充分满足文化发展的资金需求,促使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 同时,要加强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合作,拓展资金来源,在缓解财政压力的同时,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 二) 积极引导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但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产业发展依旧迟缓。 一方面,我国以农业经济发展起来的文化观念较为保守,更加注重思想教化和艺术修养,尚未重视文化的娱乐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文化的作用依旧停留在宣传教育功能上,尚未意识到文化发展对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 因此,要加大对文化经济性和娱乐性的宣传,积极引导居民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加居民日常生活中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提高居民的文化修养。

( 三)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篇8:从王莽改制看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一、对“黄金时代”的狂热向往与追求

儒家思想里的“黄金时代”是尧舜禹时代 (即“三代”) ,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用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户外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王莽是个地道的理想主义者, 而“黄金时代”的实现的确需要一位非常虔诚的理想主义者, 来给民众以信心。孔老夫子在壮志难伸, 穷困潦倒的晚年曾仰天太息说, “甚也吾衰矣,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在现实中已经幻化成为了一个救世主式的人物。王莽也将自己比作周公, 不仅要革除西汉帝国的积弊, 而且要在自己的永生之年, 在脚下这片倍受苦难煎熬的土地上, 彻底把数千万嗷嗷待哺的民众带到“河水清, 圣人出”的“黄金时代”去。于是, 当时的社会舆论把王莽推到了社会的前沿。

公元8年, 王莽宣布取代汉, 改国号为“新”, 而后分别从“土地国有化”、“解放婢奴”、“币制编改”、“行政改革”等方面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托古改制”运动, 并且“以夏变夷”, 以文化大沙文主义的心态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他尽信中国古典, 真以为金字塔可以倒砌。他满以为自己在西安执行天子之职权, 其圣旨即可以在边区远处全部奉行。等到事与愿违, 他又慌忙全面退却”, “官僚组织的上层经过他成批地更换, 可是基层组织除名号外, 大致如故”。最终, 由于一些改革并没有触及到当时社会的根基之处没有解决问题, 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底层民众的反抗情绪, 加之刘姓贵族集团的起兵抵抗, 最终, 新王朝在公元23年因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而覆灭。

二、“王权社会”与理想国

中国权力私有化的社会对个体性影响也是显著的。韩非子说, “设民所欲, 以求其功, 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 以禁其奸, 故以刑罚以威之”。传统中国社会与古希腊、罗马不同, 如果说, 那里由于商品经济和海上贸易的发达, 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民的出现, 以及特殊的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使财产的个人私有成为社会文明起点的话, 那么在古代中国, 却不是从财产的个人私有开始它自身的文明进程的。我们的文明进程的起点首先是从权力的私有化开始的, 君主对国家权力的排他性占有;各级封君对封地权力的排他性占有;父家长对宗族权力的排他性占有, 在这个前提下, “权力必然成为分割社会财富的惟一依据, 权力必然会成为特权人物满足自身私欲的最有效工具, 社会必然划分成只有权力却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的阶级和只承担义务却毫无权力的阶级”。所以, 公民社会的个人财产观念无法建立起来。在这种权力私有化的社会中, 由于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种私有特权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插手, 必然导致社会经济活动的无序运行。

三、儒家“德位合一”思想的偏执性

儒者以致力于“德”、“位”的重新“合一”为使命, 其努力方向有两个:一是使有位者有德, 此为“王圣”路线;一是有德者有位, 此为“圣王”路线。

儒生们相信他们经由研习经典可把握“天心”、“民意”, 即可与上天相通、与王道同体, 由此所产生的是儒生们“德”通于“天”的受命感以及自愿成为天命工具与民意代表的使命感, 并自觉同“天”、“古”之间的联系, 使其产生的是一种自感“拥有完善的‘主权’, 从而俯视一切”的道德自傲。在此自傲中, 儒生对自身之德的确实性与真理性充满了自信甚至是自负, 他们自感意志自足与认知自足。所以, 政治对于中国的儒生来说, 有一个难以解脱的情结。国内有儒学研究者就主张儒学从政治领域中退出来, 要儒学发挥其价值理性的长处以对治现代性。

复兴儒学中的“安身立命之学”, 可以超越神圣信仰与价值来安顿中国人的生命。王莽改制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主流儒家思想与专制体系结合方式的一个典型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寓于其中形成的主奴综合人格, 君师崇拜等引发的民族整体性癔症在历史上不断上演着。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痕迹于之间可见一斑。

摘要: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奇案。它可以看做是一次儒家理想主义在中国当时社会条件下的第一次彻底的尝试。透过这段历史, 我们可以得窥中国古代思想中王权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相互作用, 使得中国大部分的历史都在王权的社会结构中做螺旋式循环中缓慢行进着。

关键词:王莽改制,黄金时代,理想主义,儒家,王权

参考文献

[1]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三联书店, 2007:60-61。

[2][3]刘泽华:《王权思想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266。

[4]陈少明:《等待刺猬》, 上海三联书店, 2004:167。

[5]李元:《从理想到毁灭——王莽评传》,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278。

[6][德]马克斯·舍勒, 罗悌伦译, 刘小枫校:《德行的复苏》, 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 东方出版社, 2000:155。

上一篇:赣县教师选调下一篇:隔着距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