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理性思考

2022-12-07

责任是伦理学中比较古老的范畴, 也是高校德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与民族振兴的生力军, 他们责任意识如何, 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兴亡。然而, 在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的今天, 我国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却呈现出了弱化倾向:重自我, 轻他人和社会;重索取, 轻奉献;易情绪化而少理性等等。因此, 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

1 责任的来源:责任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每一个社会的人, 都负有这样或那样的道德责任。责任伴随着人的一生, “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 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 不是人而是物。”[1]那么人的责任究竟是从哪里而来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宗教神学和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责任是神的意志或客观精神的产物;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 责任出自人的天性, 生而有之。机械必然论者则完全否定人的自由, 因而直接否定了人的责任。庸俗进化论者和旧唯物主义者用生物进化来比附人的责任, 或是完全从外在的自然环境来解释责任的产生。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开了西方义务伦理学的先河, 他把责任作为道德哲学的核心, 他认为责任就是服从客观普遍规律的行为的必要性, 尽责, 是处于对规律的尊重。尽管康德重视人的责任, 强调行为选择时的主观因素, 但过分夸大了人的意志自由也是不客观的。因此, 康德的责任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善”, 而把这种抽象空洞的“形式”还原为具体历史的内容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责任源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 人在各种关系中活动, 为了协调这些关系, 必然会发生一些共同的要求, 这些要求以各种规则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也必然要求置身于关系中的个人遵守这些规则。道德规则和道德责任便是其中一种。从个人来看, 就是个人应当对他人、集体承担责任。所以说“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2]因此, 责任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大学生必须对他人、对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增强责任意识, 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存的人际和社会关系, 最终实现自身和社会的自由有序发展。

2 承担责任的前提:责任意识培育的可行性

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都要有所承担, 有所负责。但要求人负责是有一定的前提的, 即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我才对“我”的行为负责。这是个关键且实质性的问题。恩格斯说“如果不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3]可以看出对责任的承担是同自由紧密相连的。在伦理学史上对于自由和责任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决定论者, 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动的必然的、规定好的, 他们肯定人的受动性和行为的客观约束性, 却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如果是这样, 人的一切行动都丧失了道德意义, 道德责任也就无从谈起。另一种是绝对自由论者, 他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无限夸大人的选择自由, 认为人的自由就是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任意选择, 从而也无限夸大了人的责任。客观上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是因责任扩散, 人人都要承担责任, 实则是人人都没有任何责任, 二是责任回避, 人人只会逃避自由, 逃避责任。

马克思主义主张自由是客观存在、具体现实的, 而不是绝对的自由。从实质上说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 是人的自觉自愿的活动。道德主体有在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之间进行思考、权衡, 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 只有自由才能使选择者承担责任, 也只有这样选择的行为才具有道德责任属性。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 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所以, 一个人只有在他拥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 他才能对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因此, 主体在自由选择对象的同时, 也自由选择了责任, 自由是责任的基础, 是主体承担责任的前提。

3 高校责任意识培育的途径

高校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意识的社会成员, 它是一个负责的有机系统, 它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施加影响, 其教育手段和教育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为此, 笔者仅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是应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社会的代理人, 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 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 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 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他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建设精神文明、探索教育科学, 他更应该为人师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无及其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 如果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率先垂范, 就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否定和推卸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则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 除了专职辅导员之外, 其他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是极为有限的。大多数教师忙于科研任务, 根本谈不上对学生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的关注, 而且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以学术研究为重点, 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一些教师职业意识淡化和责任心匮乏, 对课堂教学工作失去动力和兴趣。高校必须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使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充分发挥。

二是关于大学德育课的问题。在这里, 我们也把德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显性德育课程, 就是通常说的认知性德育课程, 即是我们熟知的作为公共课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说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对中小学生多少还有一定效果的话, 那么对大学生非但不会产生大的效应, 反而会引起强烈的抵触情绪。因为责任是随主体理性的发展而日生日成的, 不是一个受制于外力被动接受的过程。那种迫于外界压力, 不能进行主动的自由选择, 只能等待他人和社会替你选择的行为, 其本身就不具有道德意义, 无论这种选择本身所指向的现实和未来多么有魅力, 也是非人的。[4]因此,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 必须突破认知性德育课程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传统教育方式, 一方面是要明确责任意识培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 建构科学合理的品德教育体系。应以责任作为核心要素重新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渠道。二是要循序渐进, 坚持责任教育的层次性。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知责任, 提高责任意识, 这是责任教育的基础;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坚定地履行责任的意志和信念, 这是责任教育的中心环节;最后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养成责任习惯, 把外部的责任要求化为自觉履行责任的内在道德情感或自觉冲动, 进而努力实践自己的人生责任。这是责任教育的目的。

其次是隐性德育课程。学生在责任意识的养成过程中, 相对于正式的显性课程, 学生们还体验者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 我们称之为隐性课程。这类课程广泛地渗透在各项有目的的德育活动中, 所以也称为活动性的德育课程。在活动中, 教育目的是内隐的, 学生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 在组织和参与活动中锻炼了能力, 培养对各种社会角色责任的认同感, 德育隐性课程在责任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化育功能。正确责任意识的形成是在群体共同活动中, 社会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内化的结果。因此, 责任意识的培育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校内外活动的机会。校内的集体活动是同辈群体相互交往的重要方式, 只有在这种协作活动中才能够学会关心、理解、重别人, 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意图, 并在相互的行为对照中, 反观自身, 提升自我评价能力和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另外, 集体活动的开展对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也大有裨益。与此同时,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观的最好学校。我们应当在实践中引导他们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远景, 而且他们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只有在承担责任的实践中产生了愉快的体验, 才会在今后更乐于参与类似的实践活动, 进而提高和巩固已形成的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层次。

摘要:责任是伦理学中比较古老的范畴, 也是高校德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出现了弱化的倾向, 本文尝试从责任的来源、承担责任的前提两个方面来探讨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从高校的纬度对大学生展开责任意识的培育。

关键词:责任,责任意识,自由,培育

参考文献

[1] 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学原理代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 钱焕琦.走向自觉——道德心理论[M].人民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浅议新课程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下一篇:强夯加固在山区高速公路半填半挖高填方路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