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责任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道德重构的背景下,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的文化、状态相背离,从而产生了高校德育教育的空洞化、表面化倾向以及对现实社会普遍的无力感状态。笔者以道德责任教育为触点,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以期找到适合当代大学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第一篇:责任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

摘 要:大学生责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干课程,应当充分发挥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大学生责任教育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要整合教学内容,将大学生责任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增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责任教育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责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一方面在不断尝试加强和改革大学德育,另一方面又往往忽略大学生责任教育,没有把大学生责任教育纳入大学德育的视野,摆在大学德育的突出位置,这不能不说是大学德育的一个缺憾[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干课程,对大学生责任教育能起到积极效应。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应当作为责任教育的重点对象。

一、“基础”课实施责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所谓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指以培养大学生责任感、责任意识、责任行为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根本的指引作用。当代中国的发展赋予大学生新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应当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担当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通过责任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大自然负责的责任观念,从而成长为“责任公民”。黑格尔认为道德的根本及存在的依据就在于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2]责任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道德教育,高度的责任意识是对当代人才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以想象,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人,即使其才华出众也不可能有益于社会,这样的人越多可能对社会危害越大,因为他们不是一个“责任公民”,而是一个“危险公民”。大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都必须以责任意识的培养为前提和基础。责任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大学生成长为一个“责任公民”,其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完整人格,即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基础”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法治素养的重要使命,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门重要政治理论课程。“基础”课的育人功能与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具有很大程度的契合性。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贯穿责任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自我责任教育、家庭责任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国家责任教育和大自然责任教育,这些内容和要求在基础课教学内容中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体现。例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大学生国家责任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生观教育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个体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道德观教育则强调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教育。此外,课程内容中也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责任教育的内容。由此可见,“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责任教育的所有领域,在教育内容上与责任教育高度契合,把责任教育作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全可行的。

二、“基础”课实施大学生责任教育的路径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将大学生责任教育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

传统的“基础”课教学主要定位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而对责任教育的功能则认识不足。“基础”课教学主要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但是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中国梦的提出,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和责任教育也就相应地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责任教育与“基础”课的育人功能是高度吻合的。为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强化大学生责任教育,使大学生成长为一个“责任公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这对“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把大学生责任教育作为“基础”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把责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教师自身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学习,要认识到加强大学生“责任公民”教育是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整合教学内容,将大学生责任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模块:一是入学适应教育,要求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确立新目标,塑造新形象。二是思想教育,内容包括了理想与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三是道德教育,内容包括道德理论知识教育、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四是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法制基础知识教育。“基础”课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应当突出责任教育,把责任教育作为一条教学主线,融入课程四大教学模块中。

“基础”课四大教学模块的有关内容均与责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入学适应教育中,要求大学充分认识大学学习与生活的特点,强调大学生自我责任教育,增强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理想,以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以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为引导,了解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结合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从我做起”的国家责任意识;在人生观教育中,要突出价值观教育,明确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强调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做到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自觉为社会服务,在奉献社会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大自然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中,要将“三德”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强化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职业责任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在法治观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念、公平正义观念,强化大学生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意识。此外,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尝试将大学生责任教育整合为一个专题教育,总结责任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内在联系,概括出责任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从而增强“基础”课大学生责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效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输教学内容的途径和形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在大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及大学生认知特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基础”课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法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这在责任教育中仍是十分必要的。注重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灌输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逐步形成责任意识。但是,大学生责任教育仅靠灌输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责任意识教育作为一种对大学生的观念传授,还需要得到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这种价值认同不能仅凭理论上的说教,还必须通过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大学生责任教育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创新,根据责任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方能增强责任教育之实效。这种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可以通过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成共识及价值认同。如教师可以选择社会热点案例,由学生进行分析,再通过讨论、辩论,这样做既深化了学生的认识,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学实效。

责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要植根于社会生活,对大学生责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增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实效还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要使大学生真正理解责任的内涵并形成深刻和稳定的责任意识,需要将责任教育生活化和实践化,不间断地进行长期和反复的责任教育实践,才能使之形成坚定的责任意志,养成良好的责任习惯。”[3]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可安排有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的实践内容。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宣传、送温暖等公益活动,也可通过举办社会公德论坛、诚信论坛、责任论坛等方式来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

三、结语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是当代高校德育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础”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干课程,可以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探讨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期待同行能够对这一问题做出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婷婷.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时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102.

[2][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黄治东.当下大学生责任教育路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2(2):179.

作者:张太保

第二篇:论道德责任教育

[摘要]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道德重构的背景下,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的文化、状态相背离,从而产生了高校德育教育的空洞化、表面化倾向以及对现实社会普遍的无力感状态。笔者以道德责任教育为触点,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以期找到适合当代大学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关键词]道德教育 价值取向 责任教育

一、当代中国价值取向分析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和道德重构的时代,我们提倡道德责任教育正是希望对多元价值取向作尝试性的整合,促使多元基础上的和谐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当前社会总体价值取向的两面性。

一方面,是受传统影响的形而上学的社会终极关怀,以及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国家主义、集体主义、群体主义。我们传统的大一统观念在文化上突现为人的社会价值,儒家对人的终极关怀,本质上是人在“天人合一”及其衍生的社会秩序的作用,所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追求。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关注的不是社会现象本身,而是现象代表的文化意义,正如当年让曾国藩深为忧虑的并不是清王朝的存亡,而是他所信仰的礼教秩序的维持。正因为这个传统,我们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主义、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文化上植根。而公有制对于国家主义、集体主义、群体主义的决定意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是很明确的。

另一方面,上个世纪末西方存在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对个体存在天赋的非社会性的意义、价值的寻求开始突现,换句话说,除去依附于“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这些外在条件来表达,个体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在西方文化的启发下开始寻找本身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同时,随着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村个人私有制”。随后几年我国出现公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到2004年,全国城镇公有制经济单位有从业人员8095.3万人,同比减少379.6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有从业人员2849万人,同比增加416.8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6%,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这个过程正在今天的中国处于逐渐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就是群体的消亡之中,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同时处于衰亡,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显然,这个进程与以财富的追求为整个社会最大诉求的现状是同步的,这些使得个人主义、个体价值诉求在今天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成为一种思潮。

二、当代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这种大一统思维的传统与个人主义的思潮在今天的中国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交织、冲突,造成了一个较为严重的后果:价值追求的紊乱与矛盾。要说明的是,这种交织、冲突与建立在理性意义上的多元化有其本质的区别,因为多元化究其根源是建立在对赋予自由与个体天然最高意义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的现实是不拥有这样一个基础。正是这种冲突,使得今天高校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极为尴尬的矛盾处境,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一方面,为了维护道德的尊严或者为了符合宣传要求,而将道德建立在政治理论上,从而使高校德育教育形式化、空洞化。突出表现为,在学校所进行的德育教育中,愈来愈关注社会所宣传的某种政治性的思想规范和原则,通过以黑格尔辩证法为代表的逻辑体系或者“国家黑格尔主义”的理论基础,以合理化的观点压抑了学生思想的真实性,一味地要求学生应该这样(或应该那样),以“假话、空话、套话”来表达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想法,造成了德育教育和学生真实生活所带来的真实感受、看法的脱节,这种方法是典型为了德育教育而进行德育教育,把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视作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把学生的思想意识、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视作教育目的,从而把德育教育从教育活动和真实的生活中抽取出来“空中活动”。事实上是把思想教育规范化、形式化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恰恰忘了思想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之中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也就是说,并没有独立的思想活动,它包含在人类各种活动体系之中,当我们用那些空洞、苍白的、形式的,从而也没有说服力的理论来说服教育甚至强迫学生去接受的时候,它恰恰向学生提供了一个错误信息:“社会所认可的某种要求是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它是可以被隐蔽修饰并加以美化的,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言行是否合于要求,表现是否符合要求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合乎要求的假象存在”。

这样的教育活动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什么?马克思曾指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那么在这样的德育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会成为怎样的人也是可以想象的。与此同时,针对这种形式化的教育,必然的产生形式化、工具化的高校学生道德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来说,“德育的价值仅仅在于获得所需的学分,或者演变成为走向社会的道德资本”。

另一方面,在现实中,由于对财富与个体价值诉求实际上的认同或者妥协,高校的道德教育逐步失去其对社会道德体系的引领与示范作用,表现为无力感。市场经济的一个根本性的特征是“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市场对所有的人开放,并不按照个体的道德或其他什么标准来区分人,起作用的往往是另外一些标准而非道德标准,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归结为商品货币关系,人的关系通过物的关系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偏重于经济利益。这种情况下,个体所取得的成就与道德规范、思想素质不再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人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并不一定内在或必然的包含着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对知识而言,即使在“道德失范、滑坡”的情况下依然能顺利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三、道德责任教育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意义

道德责任教育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超越这两方面的矛盾,事实上,道德责任可以同时建立在这两者的理论基础上。

中国的儒文化中含着深刻的责任教育思想,我们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当儒家的知识分子将这些格言赋予信仰意义时,很显然,它们内化成了一种历史使命感的人生实践,完成了道德责任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

并且,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有可能成为现时期青年责任教育的有效依托。笔者以“你大学学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题,做了专门的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162名大学中,有121名认为“为了报答父母”或“找一个好工作,让父母的晚年过的好一些”。可见,在道德标准与体系普遍受到质疑的同时,父母的养育之恩仍然镌刻于中国青年人的心中,使得许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目标与动力直指父母和家庭。在这一点上,儒学的复兴也许更多的意味着对一种生活价值与生活意义的追寻。

同时,西方建立在个体的责任与权利辩证统一基础之上的责任意识,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也有其现实意义。

首先,在西方文化中,责任的地位以“人的属性”形式被确立起来。它包含这样一个逻辑过程: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化意味着必然的分工合作——为在社会中生存,个体在分工合作中必须扮演一定角色,承担(对整体或他人的)部分责任,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格局——责任成为人社会化的必须,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必须,成为人的属性。这个逻辑思维如此深刻的存在与西方的观念,以至于成为了西方现代文明(尤其是制度文明)和行为习惯的一个文化根基。

其次,我们看一下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美国在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影响下,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其主要内含是指要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为了促进学校德育的落实,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体育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使学生达到了“使他们自己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的目标。

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

我们再看一下与我们具有相同的儒文化背景的日本。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学校教育法》中还进一步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教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应以教授和研究精深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发展才智、道德及应用能力为目的”。

这个意义上,西方文化关于责任和自由的辩证统一的认识为教育职能的两个方面,即个性发展职能和个体社会化职能是辩证统一提供了一个基础。显然,学校教育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人类生命进化史浓缩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引导受教育者把外在的社会经验转变为主观的个人经验,促使其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的进程。这就帮助我们能在教育理论中确立人的地位,特别是确立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在促进人类个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的新观念。这一新的观念将有助于人们认识“教育过程就是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学校繁荣,教育衰败”的现象。使我们能够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上面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宗海.西方主要国家的高校学生责任教育与启示,高教探索.2002(3):37-39.

[2]李培林.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管理世界.2005(1):19-25.

[3]董彩荣.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99568.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邹农基 杨 亮

第三篇:基础教育改革深化与社会的教育责任

2017,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世界正奔腾而来。

回望2016,2015……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为什么基础教育改革如此活跃,如此努力,而引发的社会热度依然持续飆升?

三个粗略的"比较"值得关注,第一人均GDP7000美元与700美元相比,人的教育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二,城镇化率50%与30%相比,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第三,移动互联网民在达到6亿后,教育获得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会发生哪些变化?

毫无疑问,基础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正面临教育需求的整体提升、社会文明的转型以及新兴技术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变化。这些变化消解了三个传统围墙: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围墙、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围墙以及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围墙。"跨界"一词近年来十分火爆,原因正是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边界在消失。在教育里的表现是,改革越来越艰难,因为新出生的孩子们不仅起点不同,而且成长环境将更加复杂。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问题,已经无法用单一的思維来求解。

敏感的学校在努力向社会打开,但是社会却很少有积极主动的回应。这才是要命的地方。曾经有一个初中生因为偷了超市一块巧克力,被搜身与当众辱骂。这反映出社会"教育素质"的极其不成熟。学校3点半放学,学生却被送进培训机构,学生负担如何减轻?更多的社会机构和人士对教育表现出行动上的"漠不关心",却热衷于舆论上的口水仗,而没有意识到,没有一个良善的社会,何来整体良善的个人?没有整个社会的教育自觉、教育担当,如何能够建构起大家所向往的优质教育?

有学者提出"社会教育力"的概念。这个概念提得敏锐、准确、及时。读懂我们的社会,才能读懂教育规律。当面临新的教育难题时,我们更需要进行思维的转换,跳出教育看教育,用系统思维、社会视角来厘清关系,才可能找到答案,才可能站在未来办教育。

新年伊始,本刊力推这一核心议题,目的就是希望唤醒社会的教育自觉,提升社会教育力。而教育工作者,应当是这一系统思维的倡导者、推动者和构建者。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上一篇:管理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实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