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会计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责任会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对于明确会计责任,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依然令人忧虑。本文依照会计法,探讨了会计责任主体和会计责任形式,以及企业在执行会计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企业会计责任的若干建议。

第一篇:责任会计论文范文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关系浅析

摘要: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作为会计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经常用到的两个概念。会计与审计责任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具有明显差别,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造成责任厘定不明确。因此,加强对会计与审计责任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二者概念以及明确二者关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阐述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之间的具体联系与区别,从而为公众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提供帮助。

关键词: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关系

前言: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不仅是两个概念,还在对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单位责任划分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影响法律责任的变化。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会计和审计责任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 会计和审计责任概念

(一) 会计责任概念

会计责任主要是指没有遵守会计法律规则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不仅是会计行为主体开展工作的底线,也是法制与道德规范内在联系的共同体,一般是指企业或者个人在会计中的行为。

(二) 审计责任概念

审计责任一般是指针对审计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具体要求,按照必要的审计程序,将审计证据作为基础,判断审计单位编制的报表与我国财务会计相关规定是否一致。

二、 明确二者关系的重要性

(一) 能够规范会计主体行为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一部分企业追求更多利益,致使会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离不开会计主体意识,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缺乏会计信息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市场经济良性循环。因此,明确会计与审计责任关系,能够让企业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明确自身承担的重要责任,促使其自觉遵守法律制度,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 规范审计行为

诚然,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明确规定了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突出了审计意见的合理保障作用,但是,事实上,这些约定并不能够减轻会计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区别开来,能够让审计人员明确对审计结果承担的责任,确保审计人员在工作时,认真履行工作,严格履行职责,有效提高审计水平,从而确保审计信息真实性、合法性[1]。

除此之外,会计和审计责任关系明确,还能够为司法公正提供支持,合理判定会计主体与审计主体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三、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之间的具体联系与区别

(一) 二者联系

1、拥有共同的前提。管理学与现代经济学理论表明,当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独立之后,二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与受托的责任关系,然而,在实际会计报告中体现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真实与否,需要独立第三者进行证实,从而出现了另一种受托关系,也就是审计关系。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人的审计委托之后,需要结合审计准则,对审计对象进行审查,并证实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履行审计责任。由此可见,审计责任是审计责任主体履行会计责任的具体表现[2]。

2、具有广泛的责任对象。会计责任主体在对投资人负责的同时,还需要对其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负责,因此,注册会计师要向社会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促使社会公众对其进行监督至关重要。另外,审计责任对象与会计责任一样,不仅限制于客户,还涉及会计资料等第三方。

(二)二者区别

1、主体方面的不同。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管理者需要负责单位会计工作及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简而言之,单位管理者也就是会计责任主体。我国相关法律指出,审计责任是由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承担,充分说明审计责任主体则是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会计与审计责任主体是不同的。

2、性质方面的不同。会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管理者呈现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整理并分析相关信息,为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因此,会计是企业信息的提供者,主要负责将信息整理并提供给相关人员。审计一般是审核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审查工作,负责信息的审核和检验,两者在工作本质上存在不同。

3、内容方面的不同。会计责任工作内容是真实、客观的反映财务报表,会计主体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且,为了确保财务报表准确性,还需要加大会计报表设计、执行等内部控制力度。审计责任是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真实并报告,会计责任是财务报表提供者,而审计责任则是财务报表审核者,二者在责任内容方面表现迥异。

4、衡量标准不同。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关于会计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是会计责任的衡量标准,而审计会计衡量标准则是《注册时会计法》等与审计相关的法律制度,由于二者在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致使二者的衡量标准截然不同[3]。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会计和审计责任作为会计的一部分,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二者之间不能够互相替代和转嫁。为了确保责任清晰化,维护主体利益,区分会计和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从而避免发生会计与审计责任混淆出现的可能性。(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省审计厅2014年重点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赵金凤,陈玉利.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界定的几点建议[J].会计文苑,2010,18(03):259-261.

[2]张久茹,王笑蕾.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05):12-14.

[3]曾永芳.浅析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1,10(8):158-159.

作者:王水平 徐立敏 赵永刚

第二篇:浅谈企业会计责任主体及其会计责任

【摘 要】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对于明确会计责任,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依然令人忧虑。本文依照会计法,探讨了会计责任主体和会计责任形式,以及企业在执行会计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企业会计责任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会计法;会计责任;会计主体;会计人员

1999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新《会计法》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宗旨,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是,近几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会计责任,特别是领导人的会计责任,把会计法落到实处。

一、会计责任主体及会计责任

(1)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会计法》附则指出:“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对于不同的单位,其单位负责人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概括而言,单位负责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第二种情况是指非法人单位的负责人,在国家机关是指其最高行政官员,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其公司董事长,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负责人,国有企业为厂长。《会计法》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会计产生源于管理者的受托责任,从会计角度看,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建立起了委托代理关系,即所有人与经理人之间的受托关系。所有人的财产投入企业之后,便失去了控制权,只拥有终极所有权,经理人对法人财产负责,以企业的名义开展活动,而产是以股东名义开展活动,会计信息是由经理人员提供而不是股东提供的,会计责任便应当由经理承担。现代证券法要求经理人对股东承担信息披露义务,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和完整性负责,这也是国际上通行做法。根据受托责任观,会计责任是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应尽的义务,会计责任是相对单位外部而言的,是所有者、债权人,潜在所有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2)会计机构和有关会计人员的会计责任。会计人员的责任分两个层次,一是对企业的责任,二是对法律的责任。会计人与经理人之间的受托关系,是经理人与雇员之间的受托关系。在第一层次的受托关系中,会计的行为归属于企业,属于职务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因而会计人员不存在独立的会计责任,不直接对社会负责,或者说是通过单位负责人对社会负责的。但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单位负责人负责,不是股东的委托人。会计主体内部会计人员承担的只是会计岗位责任,如何违约,管理层可以追究会计管理责任。二是会计对法律的责任,因为会计法有明文的要求。这是由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可出,企业会计人员一方面要服从领导的指挥,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还要遵从法律,要有相对独立的人格。作为企业管理层,一是要为股东负责,对会计信息进行真实和完整地披露;另一方面也要对法律负责,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使其遵从法律。因为管理层与会计是一种管理委托关系,管理层要为会计人员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但不需要为会计人员对法律的责任承担责任。

二、会计法律责任形式

(1)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会计法律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我国会计半所规定的会计法律责任也主要以以行政责任为主,《会计法》和《公司法》对会计违法行为都规定有相应的行政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资格证书等处罚。(2)刑事责任。会计造假刑事责任是指实施了刑事法律规范禁止的会计造假行为所必须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会计造假实质上是违反会计契约的行为,理应承担违约责任。我国《刑法》和《会计法》中都对会计造假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条款。(3)民事责任。会计人员的民事责任可以适用侵权责任。会计人员是接受管理当局的委托,向管理当局的委托人提供财务报告。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受雇人按照雇佣人的意志为雇佣人的利益所实施的行为,实际上等于雇佣人自己所实施的行为。

三、会计法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会计法》在第一章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由于其资金来源于国家,或者由国家投资或控股,《会计法》的执行也比较规范。但是对于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个体企业,除了国家税务部门依法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涉税问题进行检查外,很难对其会计核算和执行产生效力,造成很大程度上的会计信息失真。(1)行政责任方面。现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部分主要规定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责任形式。行政责任分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的责任形式有:责令限期改正;通报;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和开除等。行政责任处罚对于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比较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体企业等则缺乏应有的法律效力。(2)刑事责任方面。现行刑法没有把违反会计法的行为方式作为一种犯罪加以规定,没有将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作为一种单独罪刑加以规定,只是将违反会计法的规定作为一种犯罪手段,如偷税罪、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因此,应当在《会计法》中将违反《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作为一种单独的罪刑加以规定。也就是说,机关企业单位只要违反了《会计法》,就可以构成犯罪。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给予《会计法》独立的执法空间。(3)民事责任方面。新《会计法》只规定了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没有民事责任方面的专门规定。不仅如此,从我国现行的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则》中也找会计人员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对于会计职业民事责任的规定主要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由于民事法律责任的缺失,影响了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四、强化企业会计责任的措施

(1)会计责任主体的再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董事长虽然是法定代表人,但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并负责组织编制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告签章的规定,实际上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较为单一的企业组织形式延续下来的,在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将负有责任的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一一列举。现代企业大多采取股份制形式,最高权力机构是企业的股东大会,常设管理机构是董事会。所以,应当按照国际惯例,将单位的会计法律责任承担者确定为企业单位的“管理当局”,负责人是管理当局中最主要的负责人,在会计法律责任的承担中,应该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将“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责任主体明确为“CEO”和“CFO”,说明了公司财务主体并不是一个人。(2)创造会计信息需求,强化非公营企业会计责任。美国会计学家查特菲尔德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其意思是说,会计是环境的产物,会计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环境变化带动财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从而带动会计的发展。如果社会对会计信息没有需求,企业不需要向外部披露会计信息,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会计责任问题。在为内部会计责任,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会计法所规范的。所以,要想扩大会计法的覆盖范围,就应当使企业成为外部信息的供应者。除了税务机关之外,特别是银行将会计信息作为信贷的基础,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可抵押的资产,这样可以建立起银行对企业会计责任的约束机制,从而使《会计法》能够落到实处。

参 考 文 献

[1]朱露林.浅析会计法律责任.中国经贸.2012(16)

[2]杨燕.论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1)

作者:王黎明

第三篇: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界定分析

摘要:会计界和法律界对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界定,造成审计纠纷不断发生。本文通过科学比较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不仅有助于消除有关各方认识误区,而且能增强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意识,规范审计、会计行为,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水平,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审计责任 会计责任 注册会计师 内部控制制度

一、审计责任及其法律性质

审计责任是独立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时应承担的一种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应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要求通过特定的审计程序对审计对象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包括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公正性三个方面。二是对审计报告的合法性负责。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从企业股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之间的关系可以表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实际是在代替股东聘任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他们之间的审计委托是带有法律强制色彩的。通过对《审计业务约定书》考察,审计责任的法律性质表现在:对委托人,基于《审计业务约定书》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按时完成审计任务的约定责任;对利害关系人,基于审计的法定色彩,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提供真实合法审计报告的法定责任,即对内的约定责任和对外的法定责任。

二、会计责任及其法律性质

会计责任是指会计责任的主体对其会计行为和会计活动的后果应该承担的责任,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强化内部制约机制,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并保证会计人员按照经单位负责人认可的程序、要求办理会计事务,保证办理会计事务的规则、程序能够有效防范、控制违法、舞弊等行为的发生。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指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其他资料不相符而无权处理的报告,应及时作出查处决定,从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资料包括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三个方面。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也称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客观性,是指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资料的合法性是指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比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会计资料的完整性是指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资料必须连续、系统、全面,既不会发生疏漏,又不会发生以偏盖全的现象。

从法律性质上来说,会计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性义务。由于会计责任主体能够绝对控制、管理会计信息,并且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重要性都比较明确,法律将会计责任苛以无过错责任,即会计信息失实导致利害关系人损失,无论责任主体主观是否存在过错,均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三、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界定

(一)审计责任的界定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下列行为应界定为审计责任:

1.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没有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仅凭主观臆断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2.注册会计师虽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却没有索取被审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必要的审计证据,遗漏或回避了企业重大问题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虽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也索取了被审计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必要的审计证据,但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与审计工作底稿的证据和结论不符。

3.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业务出具报告时,明知委托人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做不实的报告;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出;明知委托人的财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其他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

4.注册会计师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共同作弊,出具不负责任、虚假、违法的审计报告,应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

5.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审计业务期间存在的其他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等。

(二)会计责任的界定

根据《会计法》和有关制度的规定,企业的下列行为应界定为企业的会计责任:

1.违反《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未依法设置会记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比如,除法定账簿外,又设置一套或多套账簿,导致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及资料,多列、少列或不列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夸大或隐瞒收入,多计或少计费用等,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公允性;不如实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影响有关监督检查部门进行依法监督等。

2.如实向受托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提供会计资料,不得弄虚作假、隐瞒真相,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示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当、虚假的审计报告。

3.通过审计,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合理的审计报告,发表了审计意见,但企业不予采纳,该调的账不调,该披露的信息不披露;或者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和提出的审计意见采取避重就轻的处理方式,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这都应界定为企业的会计责任。

4.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共同作弊,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会计责任。

5.企业违反国家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偷税、漏税或违反其他一些财务会计法律法规。

四、科学界定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现实意义

正确认识和区分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对于消除有关各方认识误区,指导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助于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职业水平,保护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沿着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审计报告,并且要求被审计单位出具声明书以示对会计责任的强调,同时在业务约定书中强调审计的局限性及审计意见的“合理保证”作用。尽管如此,有些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按《独立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法》的要求实施审计,造成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发生纠纷时,这些防范责任风险的措施只能防范注册会计师承担不应承担的审计责任,并不能减轻其应负的审计责任、成为推脱责任的借口。通过科学比较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要规避责任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规范执业行为,谨慎执业,只有正确认识和切实履行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事业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

第二,有助于增强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被审计单位对自身责任认识上的模糊。部分被审计单位认为注册会计师是会计报表的保证人,对会计报表负有完全责任。虽然注册会计师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但他对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却无权修改。如果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选用的会计政策或某一重要项目的表达不能同意,他应首先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商讨,指出他不能同意的理由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若说服不了管理当局采纳其建议,他只能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并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正确区分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使被审计单位明确其责任,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会计造假,规范其行为,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比较、区分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不仅能保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企业自主经营的好坏,必须通过会计报告向企业的所有者如实汇报,同时向企业的一切利害关系人依法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就是从专业角度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以鉴证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告是否真实、合法、完整,以明确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不仅能监督被审计单位履行会计责任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促进被审计单位真实记账,健全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正确区分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一方面要求注册会计师严格执业,规避审计风险;另一方面,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促使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人员增强责任感,自觉接受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的约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见,明确审计与会计责任,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被审计单位的工作质量,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会起到更大更有效的作用。Z

参考文献:

1.徐士敏.证券审计——证券业务培训系列教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耿建新,宋常.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忠民.会计责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张宋兵.论会计责任由于审计责任存在的误区及其产生的原因[J].科技资讯,2006,(23).

作者:许存格

上一篇:促销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妇产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