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责任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自由与责任范文

自由是一种责任

自由主义源于西方十八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的兴起而对贵族的统治权提出挑战,确切地说,自由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运动。自由主义的产生是资产阶级对君权斗争的结果,它的对立面是专制、君权、宗教,这是早期的自由主义,也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古典自由主义,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在西方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它的主旨是人们拥有宗教信仰自由、集会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自由主义主要是强调个人的权利不受侵犯,以个人的财产、权利为重心。这是早期的自由主义,但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自由主义。西方的自由主义实质是一种责任,在行使自由的同时是以不伤害到他人为前提。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要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可这句话传到中国往往变味,就像中国的文学作品被翻释到国外时一样,牛头不对马嘴。伏尔泰说的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实质上是一种批判精神,质疑精神。而传到中国后却成为谩骂、人身攻击的代名词。尤其是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一些国人本身麻痹的批判精神也随着市场化而消逝。许多人在对不同意见的问题进行争论时并不是有根据的批判,而是相互谩骂,转而上升为人身攻击,而这种行为往往被一些不良用心的人利用,给这种行为赋予了自由主义的名义,混淆视听。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也提出,因为纯粹贪欲的冲动只会使人成为一种奴隶,而我们对自己制定的法律的服从才是真正的自由。还有,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先履行公民的义务。同样,我们在追求自由权利的同时也要先履行自由的责任。

正是因为许多人只追求自由的权利而忽视了自由的责任,造成了西方自由的泛滥进而演变成许多不必要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不只是要追求自由的权利,更要担负起自由的责任,自由的责任就是你要承担你享受自由权利时带来的后果。

每一种行业都需要有自由的精神,但同时也需要有自由的责任。新闻行业也是如此,对西方新闻行业的自由,许多国内同行总是羡慕得很,总是不断批评国内的新闻行业。这也是只注重自由的权利忽视自由的责任的看法。很多人只看到西方新闻自由的权利,却忽视了西方新闻自由背后担负的责任。

2010年初,在中国的网络出了一件震惊华人世界的大事,那就是影星陈冠希与几位女明星的艳照被别人公布到网络上。一时舆论哗然,照片在众多网友迅速转帖下传遍了全球。这还不算,许多人不仅不批评那个发布照片的人,反而帮助他传播这些不雅的照片,还要受害者向他们道歉。这种事如果在西方会怎么样呢?据说法国总统萨科奇的夫人也有一些不雅的照片被传到网上,同样是名人,但是并没有像中国的网络那样迅速被传得到处都是。一些网友反而是同情事件的受害者,谴责发布照片的当事人。还有,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的一位黑人牧师是一个黑人反抗运动的领导者。有一个美国白人记者为了打击黑人运动不停跟踪这位牧师,结果调查得知这位牧师有情人(基督教牧师是不允许有情人的)。发现了这个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后,再通过私自偷拍收集一些有效证据,这位白人记者高兴地拿着收集到的证据到当地的报社,结果却被报社拒绝,原因是那位记者的行为违反了新闻行业的执业精神。他们不支持用这种手段来收集新闻情报,即使收集到再有价值的新闻也不能超越新闻行业的执业精神。

这就是西方新闻自由背后的责任。自由如果没有责任的牵制,没有原则性,任何存在的自由都会造成自由的泛滥,危害到他人的自由。从十八世纪末的自由放任主义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从六十年代的“性解放”到现在各地未成年人的早熟现象,就足以证明,单单行使自由的权利并不意味人权的解放,履行自由的责任才是对人权最大的尊重。

(选自“王涛的博客”2010年6月19日,有删节)

[【点读】]

作者从自由主义的起源谈到自由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及其实质,同时指出国人对自由主义的误解和一些用心不良的人利用自由主义混淆事实的现状,引用卢梭的话解释真正的自由,从而明确“我们对自己制定的法律的服从才是真正的自由”,继而明确自己的观点“自由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提出这一观点后,作者列举了一些由于人们对于自由的片面理解造成的社会问题来阐明对自由的误解带来的危害,还结合中外媒体在一些类似事件上截然不同的表现鲜明地指出:自由是一种责任,不承担责任的自由只能带来危害,成为自由的“杀手”,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作者旁征博引,从历史源流谈到网络热点,丰富的事实论据很好地证明了“自由是一种责任”。我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也要学会这点。

第二篇:公民的新闻自由与媒介的新闻自由

国际新闻界通常把新闻自由理解为采访自由 、通讯自由、出版报纸自由和批评自由:并且认为这些就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

权利。在我国,新闻工作者关于自身权利谈论较多的是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等。近年来一些官方文件也适用了这些术语,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称:“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把这些权利定为新闻机构法人权利,通常在理论上认为,新闻工作者的权利来源于《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和进行文化等活动的自由 让新闻自由与遵守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平衡在天平两端新闻自由属于民主和人权范畴,从法理上看,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新闻自由权肩负着社会责任的重担,更富有工具性价值意义,因而已逐渐从一种原始的、天赋的权利转化为一种社会权利。新闻自由权一般涵盖了以下内容:采访权,传播自由权,对政府的监督批评权,知情权。新闻自由除了采访自由一般不由普通公众享有之外,其他权利皆可由普通公民行使,尤其是知情权已经成为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在任何时候不应加以限制。与新闻自由相对应,从法理意义上讲,还涉及对新闻自由权的规制。新闻媒体在实现新闻自由、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当遵循所有权利行使的法定界限,即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还要顾及他人的利益,防止特权思想的产生。从新闻自由权的行使与公民权利的保护角度来看。近年来,有两种社会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一是舆论监督价值的推崇和被广泛认可,另一个是公民权利价值的张扬和重视。随着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程度越来越深,舆论监督在鞭挞社会丑恶、揭露社会腐败方面所起的作用不断扩大,被监督者的私权利与新闻界的公权利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如何进行价值平衡,尤其当新闻自由权的行使危及到私权利时,是加大对新闻媒体的制约,维护“私权利至上”的理念,还是允许新闻监督践踏着私权利走向其维护公权利的终极目标?这些都是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十分敏感而且复杂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舆论监督与公民隐私权利保护不能悖行,应在坚持确保新闻自由和对公众利益的言论加以特殊保护的基础上,把握好新闻自由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平衡,即“公共”二字。对于采访对象是普通个人的情况,应强调其个人权利如隐私权、名誉权高于新闻自由权;但如果其行为涉及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那么他的活动便不再是纯粹的个人隐私,就要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以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如果他们拒绝采访或者弄虚作假应付采访,新闻媒体完全可以采取各种隐蔽的采访手段加以曝光,否则像“黑心棉”、“瘦肉精”这类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丑恶现象就难以披露,将严重危及国家公民的身体健康。而对于公共人物(如政府官员和其他公职人员),由于其言行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必然要放弃个人的一部分隐私权,承担接受媒体监督的义务,公众亦有权通过媒体了解、监督其言行举止。新闻媒体决不能以侵犯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要正确处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确保公民隐私权不受侵犯这两者间的关系。新闻工作者享有采访、报道和评论各种社会现象和政府行为的权利,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及尽到舆论监督的责任。如果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报道和评论权利受到不必要的限制,公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监督功能就会被削弱。然而,新闻从业人员又必须懂得善用自身的权利,不能让公众的隐私权成为牺牲品:个人生活、感情、经济等隐私毫不留情地被剥夺并曝光于人前,更不能对非公众人物的普通民众,在遭逢不幸时,其悲惨、痛苦、尴尬之情也成了公众的展览品,令当事人痛上加痛。新闻媒介与公民自由权有什么样的关系?一言以蔽之,新闻媒介是公民行使自由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公民自由权又反过来无形中赋予了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权。两者之间,唇齿相依。 一.新闻媒介为公民行使自由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1.新闻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它是一种非常锐利的思想武器。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它制约着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各种社会都不能不关心政治,因此,各种社会意识它们的观点异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治动向,左右着一些重大政治决策的决定与实行。舆论又正是这些意识的最终体现方式,故而,新闻事业作为舆论的载体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种非常锐利有效的而思想武器! 2.新闻媒介是公民一种重要的舆论工具,使公民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 新闻媒介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在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其他渠道不可替代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突出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由于经济利益,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文化教养,道德意识,思想情趣等的不同,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有争论的问题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和态度。此时,便需要一个能抒发自己观念的平台,新闻媒介也就应运而生。有时,它还可以使公民对政府机关行使监督的自由权利,发挥政治,法律等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 二.公民自由权无形中赋予新闻媒介新闻自由权。 1.公民的自由言论和出版权使新闻媒介拥有了新闻自由权。 新闻自由权体现在其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不受政府限制,自由接近新闻源,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前检查且对政府部门有监督权等方面。新闻自由中的采访自由,传递与报道自由,出版发行自由,批评自由更得益于公民的自由权。它作为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能很好地体现出公民自由权。 2.公民作为受众和传播者,他们的自由权也在新闻媒介自由上得到体现。 新闻自由还应包括传播者和接受者所享有的"不传播权“和”不接受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强迫他人参与传播过程和接收某一被传播的信息,这也就促成了新闻自由的形成。还有,公民有知的权利,这也就使新闻媒介在为很好地满足公民这一权利时使用了新闻自由权,使得政府和垄断资本集团不敢对新闻媒介加以控制和干预,使得新闻工作者有接近新闻源的自由,有及时赶赴新闻现场采访和传递消息的自由,而这些也都是新闻媒介自由权最好的体现。

第三篇:容忍与自由

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我的母校康耐儿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George Lincolnurr)。

我们谈到英国文学大师阿克顿(Lord 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写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十七岁的时候(一九○八)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

《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排 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 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我在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无神论者,所以发出那种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礼记》的一篇)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我在那时候当然没有梦想到说这话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一九二三)会很热心的给《西游记》作两万字的考证!我在那时候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个小孩子在

二、三十年后还时时留心搜求可以考证《封神榜》的作者的材料!我在那时候也完全没有想想《王制》那句话的历史意义。那一段《王制》的全文是这样的: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那“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梦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以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政”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们。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只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都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但我的无神论与共产党的无神论有一点根本的不同。我能够容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也能够容忍一切诚心信仰宗教的人。共产党自己主张无神论,就要消灭一切有神的信仰,要禁绝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这就是我五十年前幼稚而又狂妄的不容忍的态度了。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也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度量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约翰·高尔文(John Calvin)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Servetus)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的活烧死。这是一五五三年十月二十三日的事。

这个殉道者塞维图斯的惨史,最值得人们的追念和反省。宗教革新运动原来的目标是要争取“基督教的人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何以高尔文和他的信徒们居然会把一位独立思想的新教徒用慢慢的火烧死呢?何以高尔文的门徒(后来继任高尔文为日内瓦的宗教独裁者)柏时(de Beze)竟会宣言“良心的自由是魔鬼的教条”呢?

基本的原因还是那一点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像高尔文那样虔诚的宗教改革家,他自己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那末他的意见还会错吗?他还有错误的可能吗?在塞维图斯被烧死之后,高尔文曾受到不少人的批评。一五五四年,高尔文发表一篇文字为他自己辩护,他毫不迟疑的说:“严厉惩治邪说者的权威是无可疑的,因为这就是上帝自己说话。„„这工作是为上帝的光荣战斗。”上帝自己说话,还会错吗?为上帝的光荣作战,还会错吗?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深信我自己的信念没有错误的可能(infallible),我的意见就是“正义”,反对我的人当然都是“邪说”了。我的意见代表上帝的意旨,反对我的人的意见当然都是“魔鬼的教条”了。

这是宗教自由史给我们的教训: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同样的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而容忍总是很稀有的。我试举一个死了的老朋友的故事作例子。四十多年前,我们在《新青年》杂志上

开始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我曾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我说: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各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独秀在《新青年》上答我道: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于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我当时看了就觉得这是很武断的态度。现在在四十多年之后,我还忘不了独秀这一句话,我还觉得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我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着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八、

三、十二晨

第四篇: 自律与自由

蔡建军

自律与自由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自律,在常人看来是一种约束和限制,而作为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一种素质和本领。

人生在世,欲望与生俱来,挥之难去。合理的欲望,是引人向上的阶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在于,人之为人,不是一个“欲望的洞窟”,有理智、讲理性,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是人的价值所在。

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在形形色色诱惑面前,如果不能保持高度清醒,不具备内省、自警、自律的定力,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包括少数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从忽视对自己的基本约束和严格要求开始,逐步蜕变为贪婪者,落了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就是欲望过度,自律不严结出的恶果。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想问题做事情,把握好度是关键。

权力本身并不会带来觉悟、带来品格,但为谁掌权、如何用权,却反映着一个人的觉悟和品格。给欲望安上闸门、给行为划上边界,方能知足知止、适可而止。任意妄为,必定遭殃。违法乱纪的人,莫不从思想蜕变开始。自律好比“定海神针”,能够让人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站得住脚跟,挺得直腰杆。无数事实证明,在名利面前多一分淡泊、少一分浮躁,多一分从容、少一分冲动,使自己心不动于微利、目不眩于五色,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面前稳住心神,做到防微杜渐,正道直行。

有这样一则寓言:玻璃抱怨窗框的束缚,总想着要挣脱它。有一天,它终于如愿了,但没有想到,玻璃刚离开窗框,就“哗啦”一声摔成了碎片。寓言生动地说明,人生在世,总要受某种社会规范的制约。为官从政一定要有底线思维。这个底线思维就是最基本的原则、最起码的规矩,就是不能突破的最后防线。

唐朝名臣张九龄言:“不能自律,何以正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也不是贪图享受的幌子。廉与贪之间的界线,就是公与私之间的红线。法纪红线既是高压线,更是保护线,不仅能约束人,而且能保护人。拿一分钱财,就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一旦突破了这条红线,往往让人欲罢不能,想回头都不行。守住底线,关键一条就是用好权,强化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奉献的观念,公正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自觉把“权力关进笼子”。要牢记诱惑就在眼前、教训就在身边、陷阱就在脚下、失足就在瞬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警钟常鸣,不越权、不逾矩、不违规,慎微、慎独、慎初,永葆共产党人的坚贞气节和政治本色。

古诗有云:“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饶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自律的保持需要经年累月来修炼,自律的迷失则往往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错。不义之财不拿,不当之利不得,不法之事不为,每一次取舍,每一次选择,其实也在净化心灵、增强免疫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只要能够正确把握欲望之度,就能够在事业上保持进取,在生活上做到知足,就会进入一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理想境界,始终保持内心那份执着和坚定,恪守内心那份从容和淡定。

有堤岸的阻挡,才有河水欢快的流淌;有牵绳的维系,才有风筝自由的翱翔。自律才会自由,才能享受最大的人生快乐,成就伟大而辉煌的事业。

作者:蔡建军 笔名:巴依 、龙之剑、戎旭

@号:419875321 身份证号:23010719630801301x 单位: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监督管理处 处长 地址:( 150001)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山路202号 电话(0451)88628273 87013767(办) 手机:13100870099

第五篇:《容忍与自由》教案

教学要点:

1、了解胡适及写作背景

2、艺术特色

3、学生怎样看待“容忍与自由”

教学重点:体会胡适这篇论文的写作特点,了解胡适的文风

教学方法:采用边读边议的方法进行本课的教学,最后展开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胡适在“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说“文言是半死文学”,“可读而听不懂”。

一生以白话文的布道者自居,始终关注白话文的发展和命运,还特意编著了一部《白话文学史》。

记得1934年秋,胡适在北大讲课时又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颂扬,这时,有些醉心文言文的同学,听不入耳,心中厌烦,不免萌生了抵触情绪。正当胡适讲得得意时,一位姓魏的同学,突然站起来,声色俱厉地提出抗议道:“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没有丝毫的缺点吗?”胡适冲着他微笑着说:“没有的。”那位同学更加激愤地反驳道:“肯定是有的!白话文语言不精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扶扶眼镜透露出沉思的目光,然后柔声细气地解释道:“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 ------ 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件事我复电拒绝。复电是用白话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说完这段话后,只听得课堂内 “嚓、嚓”的取纸声,顿时整个教室呈现出紧张沉寂的气氛,每个同学都在开动脑筋,认真地编写电文。 十五分钟过后,胡适让同学们自动举手,报告用字数目,然后从中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是这样写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简练,仅用了12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胡适又解释说:“干不了”就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之意;“谢谢”既对友人费心介 ------ 绍表示感谢又暗示拒绝之意。由此看来,语言的精练与否,不在白话与文言的差别。客观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恰当地反映,所谓研究,就是细心琢磨问题的中心所在,恰如其分地选用字词,白话文较文言文是更可省字的。

经胡先生这一精辟阐述和热情的鼓励,那些对白话文不感兴趣的同学,连笔者在内都受到了启迪和教育。

2、胡适的三嫂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叫曹声,比胡适的年龄约小十岁。1923年夏天,三十刚出头的胡适到杭州疗养,住在烟霞洞,而曹声当时正在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一个是使君有妇”,一个是“罗敷有夫”,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边,两人相逢,已是恨不相逢未嫁娶之时了。于是,曹声向自己的丈夫提出离婚,并很快办妥了离婚手续,在这种情况下,胡适面临着一个难题。他的妻子江冬秀不是个普通的旧式女子,也不是软弱可欺的妇女,她为此事常同胡适吵闹,有一次竟拿起裁纸刀向胡适脸上掷去,幸未掷中。当时的胡适已是很有名气的了,名气与爱情两者不可兼得。他的恋爱,只有几个至亲好友知道,流传不广。如果事情一闹大,全国皆知,胡适的“圣人”的称号就完结了。最终胡适还是舍爱求名。这样一来,曹声身受的打击可不轻,但她仍在情场失意的情况下发愤读书,后留学美国。胡适与曹声恋爱期间,常凭鱼雁传情。胡适还为曹作了首诗:咬不开,捶不碎的核儿,关不住核儿里的一点生意;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

二、作者简介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为白话文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三、背景简介

胡适的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台湾出版的《自由中国》1959年3月14日第26卷第6期。

《自由中国》鼓吹自由、民主和宪政,批评时政和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在当时思想文化界有重要影响,并成为销量最大的政论刊物。由此引发了执政当局的不满,1960年《自由中国》被查封停刊,主编雷震则被拘捕判刑。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正在美国开会,在答美联社、合众社记者问时表示,雷震案不应由军法审判。胡适回台湾后接见记者,认为《自由中国》为了争取言论自由而停刊也不失为“光荣的下场”,雷震办《自由中国》已成为言论自由的象征,“我曾主张为他造铜像,不料换来的是十年坐监,这是很不公平的!”为表示气愤,胡适说此话时还用力拍了一下桌子。

胡适此文的发表与查封相隔了一年半的时间。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胡适文章的立意显然是针对查封行为的时代背景的。

四、讲述课文

第一部分:以胡适以母校史学大师布尔的一句话,“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重要”为起兴,不仅深表同感,而且认为它“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顺着布尔的思路,胡适进一步发挥并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胡适的话换一种表述即是:因为容忍是自由存在的前提,所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打个比方来说,容忍是“根”,自由是“花朵”。胡适为布尔的那句格言寻找到了立论依据,并赋予了理论色彩。

第二部分:提出自己的第一个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问题:以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著称的胡适,为什么舍近求远,迂回曲折,放下自由的直接张扬,间接地倡导起容忍的精神了呢?

(1)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冲动激进。“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都说明年青人长于积极进取而欠缺冷静反思的思维特点。相对而言,老年人较为心平气和,思考时较客观周详。

(2)青年与老年在知识积累、认识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等例,都说明知识的局限造成认识上偏差。

(3)人生经历对思想的影响。胡适之所以认为“容忍比自由还重要”,是因为“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这是他的社会认知与知恩图报心理。青年时期往往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负面而对现实强烈不满。对于胡适的个人经验之谈,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容忍胡适主要是他的“无神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社会与旧时的中国社会的境遇,胡适的“社会容忍论”就未必能够成立。

第三部分:提出“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的结论。 举例说明:出新教领袖高尔文起初反对罗马旧教的不容忍到执掌大权后自己对异端不容忍的例子证明之。胡适的独到之处是分析不容忍态度背后的群体心理根源。

1、“喜同而恶异的”。

2、“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这是胡适阐释的重点。宗教专制主义信仰一神论,认为自己代表了全知全能、永远正确的上帝的旨意而反对自己就是反对上帝,就成了上帝的敌人——魔鬼了。宗教时代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在政治思想领域的绝对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和一元论依然存在。陈独秀当年的“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就是一例。专制主义、极端主义生长的土壤就是不承认自己的可错性。人不是上帝,任何人都生活在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因而具有认识的局限性和出错的可能性。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可错性,才会有开放的心态、对话的愿望和容忍的态度。胡适对容忍的强调在当下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处的多种文化的世界和多元化的社会要实现和谐与发展,必须做到“和而不同”,必须根除以自己的见解为“绝对之是”的狭隘、极端的认识态度。 第四部分:戒律自己

至于如何达成社会的容忍态度,胡适的应对策略是人人将心比心,从我做起。这道理永远是不错的:人人都有容忍的态度,社会还会不宽容吗?但实际上他却回避了当时台湾国民党维权统治不宽容的尖锐问题。并非胡适对当局的不宽容没有批判之心,事实上这篇文章就是对台湾现状有感而发的,只是胡适为人处世的中庸平和、世故老到,令他只能说到“戒律自己”为止。

五、艺术特色

1.逻辑的清晰明白、论证的充分切实使最重要的。全文支撑核心观点的有三个分论点。其一是“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胡适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体会加以证明,并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其二是“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其三是“戒律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作为行为秩序,它与上段陈独秀的引文相衔接显得自然贴切。 2.本文的另一特色是讲理论命题具体化、个人化。理论是灰色的,而个人的经历与思想总是具体的、独特的和生动的。胡适以个人经历证明“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在如何做到容忍的态度时,他还是提出个人性的“戒律自己”。这似乎是将自己从不容忍到容忍的思想转变来为他人树立一个样板。 3.体现了胡适一贯的文章风格:言之有物,明白清楚。

六、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容忍与自由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胡适所倡导的容忍态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包容精神,在今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处在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有包容的精神,有开放的心态。讲授中结合当今现实效果不错

七、布置作业

思考题:你怎样看待容忍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装修白皮书范文下一篇:真正的爱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