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

2022-08-02

第一篇: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

澳大利亚PCIA投资管理公司介绍

PCIA:PCIA全称:澳大利亚PCIA投资管理公司,公司于2007年在西澳洲首府佩斯成立,属于专业的投资管理服务平台,同时PCIA也是作为留学生服务组织”泛澳大利亚亚洲青年联盟组织“的发起公司。是一家从事澳洲移民、澳大利亚移民新政策、澳洲投资移民收集、移民咨询的投资管理公司,在这里您可以详细了解到有关澳洲移民的各种信息,其优于中介公司,在业内数一数二!如需出国移民,请联系我们,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其发展历程如下:

2007年3月 PCIA公司正式成立。

2007年6月初公司旗下第一个大型中式养生按摩品牌THE CHINESE

MASSEUR开出第一家旗舰店。

2008年6月为更好的帮助旅澳留学生能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全公益性组织泛澳大利亚亚洲青年联盟组织成立

2008年6月,公司旗下投资类饰品品牌UHA揭牌营业,因业绩显著,目前已开始扩大经营面积。

2009年2月,公司旗下第一个华人美发品牌QIN’s Retreat Hair Salon在佩斯市中心步行街揭牌。

2009年11月,PCIA因协助留学生快速融入社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受澳大利亚华商会高度表彰。

2009年12月,THE CHINESE MASSEUR年收入过500000,被业内誉为小额投资奇迹。

2010年2月,公司旗下SPA品牌QIN’s Retreat揭牌开张,迄今仍旧是佩斯市顶级SPA店之一。

2010年3月,PCIA公益组织启动“留学生自力自强扶助计划”,预计每年为国内留学生创造200个工作机会。

2010年7月,横跨中国大陆、香港以及澳大利亚本土的物流采购体系完美运行、为投资客户节约成本30%。

2010年7月,PCIA强势介入库管行业,自建及自购仓储基地2处。

2010年12月,PCIA与国内强势品牌传播公司《图腾上海品牌战略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1年2月,公司为应对高速发展,分别在国内和澳洲本土组建专业企

划及设计部门。

2011年3月,公司旗下又一强势美容品牌QIN’s EXPRESS BAR在佩斯市中心开业。

2011年3月,PCIA公司喜获澳大利亚最信任投资管理服务平台荣誉。2011年7月,公司启动投资新项目,成立休闲商业空间《白菜》专项项

目组,预计在2013年,在全澳境内开设30家分店。

2011年8月,公司启动投资新项目,成立亚洲美食餐饮投资项目组,预

计在2012年底,在佩斯市开设5加分店。

2011年8月,公司配套货运系统建立,包括了仓库,货车以及人员。

2011年,PCIA中国大陆分公司筹备小组成立,正式将业务拓展进入中国。2011年9月份,公司旗下潮流饰品品牌UHA JEWELRY新店在佩斯大型购

物中心隆重开业。

2011年9月份,公司旗下日系餐饮铁板烧品牌KAKA HOUSE佩斯市中心商场店开业。

2011年11月,公司旗下休闲餐饮品牌和特色中式快餐品牌筹备期结束,

将同时在唐人街开业。

PCIA极其重视企业文化,将自身的企业文化视为企业的灵魂。是督促公司和推动公司发展的永恒动力。公司一直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一直贯彻公司上上下下的共识— 以人为本的创造力。追寻着以人为本的理念,PCIA不仅仅重视自身企业文化的定位,也非常尊重澳大利亚民族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在澳大利亚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度里,公司意识到包容多种族文化不仅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的尊重,更是让公司能吸收在各个领域有专业知识,实战经验的人才。对于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得公司在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人事管理,市场规划和营销等方面运筹帷幄最终决胜于终端。

我们深刻意识到,企业拥有了文化,就如同人类进化拥有了思想。而”以人为本“的PCIA企业价值观,加上高层管理团队对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深刻见解是构成PCIA企业文化的本位息壤;通过PCIA对文化的独到理解,PCIA吸取现代企业发展及管理科学中更为深奥的哲学思辨,PCIA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及思想体系,培植了PCIA”以人为本“的特有企业理念。

PCIA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公司正不断以专业的团队协作、高质量全方位的投资服务和以丰富、差异化的投资项目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也使得PCIA成为目前澳大利亚最为理想的投资服务平台

之一。通过整合澳洲、国内资源,通过消化吸收式和整合资源的全案服务,PCIA目前旗下各投资产品在回报率和长期稳定收益方面都表现优越,不仅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并树立起新的标杆。依托专业服务团队和强大的保障体制,PCIA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采购、物流、管理、营销与项目售后服务体系和项目运营管理体系。

PCIA充分理解领悟中澳两国文化精神脉髓,秉承规范、诚信、负责的企业经营之道,以投资服务行业的使命感,以创造共赢为目标,以专业实现价值为承诺,为有计划在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的的客户提供全方位权威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们坚信,我们共同的发展以及有序的运行,是必须依靠全体PCIA成员的和谐共存。我们坚信,各个体的有机组成,以及公司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和的合理制定,使得个体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并通力达成公司共同体的长效稳健的发展。PCIA将以专业、专精以及全面的服务,深耕于澳大利亚,在这一片充满机遇、激情和雄心的大陆上,PCIA的愿景是成为澳大利亚投资服务平台的第一品牌。

今天,作为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熏陶的PCIA创立者,在PCIA的取得成功同时,依旧时时刻刻谨记着创业之初的那份热忱和创业梦想,所以PCIA的奠基者以及PCIA成熟的服务团队愿意以成功者的经验为那些在澳学习生活的留学生和创业者们提供在澳洲的就业机会,并且也为他们提供了成熟完整良性的首次创业机会以及能够顺利移民澳大利亚的宝贵机会。

第二篇:美国、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管理工作考察报告

作者:李 勇 文章来源:北斗星社区

一、考察活动的情况

应美国亚洲基金会的邀请,我随民政部考察团1997年11月29日至12月15日赴澳大利亚和美国,对这两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工作进行了考察。在澳大利亚的布鲁斯班和墨尔本,我们访问了澳大利亚证券委员会、昆士兰州税收办公室、昆士兰州司法局、澳大利亚税收办公室、澳大利亚慈善事业办公室、澳大利亚华人健康促进会、合伙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的旧金山和华盛顿,我们访问了美国亚洲基金会、美国亚洲律师联谊会、加利福尼亚州司法局、旧金山东华医院(民办医院)、美国国内税收服务局、非营利研究与咨询机构(独立部门)、国家首都地区联合之路、美国国际非营利法律研究中心、美国国务院法律事务特殊项目办公室和世界银行。期间,我们与两国政府有关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认真的座谈,初步了解并掌握了两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情况。

二、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状况

(一)非营利组织形成庞大的整体规模

美、澳两国将社会组织大致分成三大类,一是政府机构;二是营利机构,包括各类企业、商业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营利性医院、营利性学校等;三是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各类慈善公益组织、非营利性学校、非营利性医院等。目前美国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有100多万个,每年大约新增6万个。澳大利亚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有10万个。此外,这两个国家还有大量的不注册的不具有法人地位的非营利组织,美国估计有100万个,澳大利亚估计有30万个。经过长期的发展,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整体结构比较合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现有私营医院5000个,私营大学2000个,民间基金会45000个。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作量越来越大。美国加州现有公益性非营利组织8万个,总资产达1050亿美元,1996年接受捐款450亿美元。两国非营利组织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正在逐年提高。近几年两国非营利组织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一是国际化。有的非营利组织组建了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或加入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尤其是慈善活动正变成一种国际行为。二是标准化。一些组织已自行制订非营利组织的国际基本标准。三是营利化。两国政府鼓励非营利组织向营利机构转变,据说这是因为营利机构通常提供的服务比政府所办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好,政府又能减少资助,增加税收。

(二)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比较健全

美、澳两国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非营利组织法律体系,有的法律规定可上溯近百年,而且至今还在不断补充完善。两国没有专门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法律,对非营利组织的各种行为的规定均置于相关的法律之中,繁多而细致。大部分人无暇顾及而依靠律师,所以两国有很多法律服务机构。两国适用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有宪法、税法、商法或公司法等。美、澳两国都是联邦制,州有独立的立法权。各州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定略有不同,但都是联邦法律的延伸,切合了本州实际。

(三)非营利组织形成了自律机制

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在自我管理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我约束。自律机制的形成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明晰、具体、可依;二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和舆论的监督带动了非营利组织的自律。三是同业组织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自律。两国有大量的同业组织,把非营利组织组织起来进行行业规范,管理手段十分有效。

(四)非营利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有机整体。二是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服务。美国自七十年代起,非营利组织就承担了大部分社会服务性工作,远远超出政府提供的。这些服务通常带有社会福利性质,深受群众欢迎,满足了社会需求。三是使政府精简了机构,减轻了负担,帮助政府了解民情,管理社会,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咨询服务,顺应了“大社会、小政府”的目标。

访问期间,我们也听到来自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各自不同的声音。政府有关部门认为目前法律尚有漏洞,尤其是税收减免条款界定不严密,指责一些非营利组织钻空子。部分非营利组织则抱怨政府有关部门管得过严,程序复杂。社会各界对非营利组织的免税是否公平至今争论不休。不过政府有关部门与非营利组织对这些问题都很重视,均表示要加强信任与合作,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水平。

三、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管理方法

(一)登记与注销

在澳大利亚,全国性非营利组织注册由联邦财政部下属的证券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在各州设有机构。地方性非营利组织在州司法局注册。注册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商法和税法。成立非营利组织要有名称、章程、办公地点和5个以上的成员,没有注册资金的限制。名称不能含糊不清,章程需3/4以上的成员通过,理事会成员至少3人并由选举产生。秘书长和司库必须专职,秘书长的国籍不限,但需在澳大利亚长期居住。成立非营利医院、学校等机构,事先需报请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同意。非营利组织可以自由选择申请注册全国性或地方性机构。注册全国性机构条件较高,要求较严,费用较大。地方性机构可以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但需在外州注册。非营利组织要在章程中明确规定理事会和全体大会的次数、时间和形式,还要规定选举办法,理事会成员需2至3人提名,理事长要一年一换。全国性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变动要经过批准,办理变动手续,并且收费;地方性非营利组织变更理事会成员,必须在一个月内向州司法局备案。外国非营利组织与本国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基本相同,要求秘书长或司库必须长期在本地居住(即当地人),注册登记一般在联邦证券委员会,不实行国与国对等原则。非营利组织注销或兼并前,由证券委员会指定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审计,剩余财产由法院判决移交同类非营利组织,然后收回法人证书。如资不抵债,由指定注册会计师向法庭起诉,由法庭判处。如果营利机构兼并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财产不得私分,需用于与宗旨相同的事业,或存入银行。

在美国,注册非营利组织是在公司法和税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下进行的,具体方法各州不尽相同。非营利组织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注册,不登记的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享受免税待遇。注册的非营利组织由州税务局审定是否享有免税资格。州务卿办公室(亦称政府办公室)负责批准,然后由司法局进行注册登记,颁发法人证书。非营利医院、学校等机构先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然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领取执业证书。非营利组织如不满意州税务局的审定意见,可以申诉。州税务局和州务卿办公室对非营利组织的章程审定得非常严格,要求章程明确规定:(1)所有经营服务收入全部用于宗旨相关的事业;(2)机构终止时将全部剩余财产转交同类组织;(3)机构董事长、秘书长的产生方式,举行会议的时间、地点及方式。非营利组织可以接受邮寄方式的捐赠,但不能跨州集资。非营利组织如在外州开展活动或在外州设立分支机构,应在外州注册,分支机构名称前要冠以母体全称。外国非营利组织与本国非营利组织在登记管理方面是一样的,不仅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待遇,而且所筹资金可以寄往国外。非营利组织注销时,需在60日内将帐目查清,然后向州务卿办公室报告,如果非营利组织不提供任何材料,司法局将通知税务局取消免税资格,并对其资产进行清理评估,资不抵债将由司法局将现存财产冻结,注销名称。

(二)财政与税务

1、政府财政支持。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只要经注册取得法人地位,就有资格取得政府的资助。由于两国政府均主要不直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而是委托给非营利组织,因此非营利组织可以从政府那里申请得到社会公益事业的项目资金。政府的资助方式不是简单的拨款,而是采取项目招标。非营利组织每年要精心选择项目,做出翔实的项目报告。项目内容符合政府的意愿,方能得到批准。项目确定后,政府要与非营利组织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并随时对其进行监控管理。项目结束后,非营利组织要进行总结,政府验收评估。

2、 税收减免支持。在澳大利亚,联邦税务局负责对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减免。地方税务局负责对非营利组织的土地税、财产税、销售税的减免。从事教育、宗教、公益、福利、慈善、科技类的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非营利组织接受捐款和会费收入免征所得税。一般非营利组织从事一些与宗旨相关的经营服务性活动,如基金会与商店为慈善共同销售某种商品等,收入是免税的。但要求所有免税的收入必须用于与章程所规定的宗旨相符的事业,不能分给任何成员。在美国,联邦税务局负责对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和财产税减免。非营利组织免税必须符合联邦税法的规定,有30种情况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非营利组织主要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公益性机构。在公益性机构条款下,宗教、慈善、文化、科技、环保、保护儿童和动物等机构可以免税;向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捐赠等可免所得税。第二类是互益性机构。在互益性机构条款下,工会、农会、商会、娱乐俱乐部、联谊性社团、殡仪公司、信用合作社、退伍军人协会、农民食品合作社、房产协会等机构,只免一部分税种,但不能免捐赠税。

(三)监督管理

1、政府监督管理

澳大利亚对非营利组织处罚的机构有二个,一是登记机关,二是法院。处罚手段分为罚款、终止活动和判刑等。多数情况下,政府采取终止活动的处罚。登记机关有权撤销非营利组织的理事长,暂停非营利组织的工作。

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主要政府部门有:登记机关、税务机关、审计机关和政府有关主管机关。政府机关的管理人员经常到非营利组织检查,并对非营利组织的有关报告进行审查。有33个州由司法部门负责对非营利组织的财产进行监督管理,他们拥有仲裁权、处罚权和起诉权,以确保非营利组织行为规范。此外,美国政府还委托国家慈善信息局、人类慈善咨询服务组织和宗教财务委员会等机构,制订相应的管理标准,评估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情况,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管理。

美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是多方面的,有许多严格的具体规定和限制。这里仅举几例。

--关于政治限制。慈善机构不可有大量的游说活动,不可为政治竞选而活动。其他非营利组织亦不能将钱直接用于个人参与竞选。向党派或从事政治游说机构捐款,捐款人和被捐款人均不免所得税,受捐机构还应公布捐款人和资金使用情况。

--关于商业限制。非营利组织从事一些经营活动可以免税,但机构本身应具有免税地位。短期活动可以免税,长期活动可能不免;收入用于与宗旨相关的事业可以免,用于无关的不免税。民间基金会不得拥有企业,不得投资与董事会成员有利益关系的项目,对单个企业股权的拥有比例不得超过26%,一般最低要将5%的当年资产(包括基金、不动产、投资收入及利息)用于公益性活动和项目支出。

--关于税务管理。联邦税务局制订了非营利组织的自查标准,先由非营利组织自查,然后联邦税务局通过计算机,每年按1-2%的比例抽查(大约2万个非营利组织),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年度财务报告,重点单位是民间基金会。非营利组织应如实反映活动项目、财务支出以及资产经营损益情况。联邦税务局通过严格审定,认可其下一年度的免税资格,如发现问题,将分别采取罚款、取消免税资格等处罚措施或由登记机关取消设立资格。

--关于财务审计。美国非营利组织虽然是非营利性质的,但其年度财务报告与营利机构一样,要求很严,标准很高,内容涉及现金收支、财产、债务、证券、抵押等,尤其是对集资的财务管理,要求更严。为此,政府专门指定美国注册公共会计事务所和财务标准董事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进行管理。

2、同业组织监督管理

澳、美两国有众多的非营利组织的同业组织,它既帮助非营利组织维护合法权益,为非营利组织服务,同时又帮助政府监督管理非营利组织,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自律。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管理力量的不足,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起桥梁作用。美国华盛顿非营利研究与咨询机构(独立部门)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非营利组织的同业组织。它采取会员制,至今有715个非营利组织成为该组织的成员。该组织热心帮助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加强合作,向政府反映非营利组织的愿望和建议,开展信息交流和社会调查,研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行为规范。每个月,按国家慈善信息局制定的行业标准,在专门刊物上公布会员的评估结果,让社会知晓和监督。这就给所有会员单位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严重违纪,将被开除。

3、社会监督管理

澳大利亚证券委员会将非营利组织的有关材料输入计算机,免费供社会查询。美国政府也向社会公开非营利组织的有关资料档案,尤其公开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税收状况。此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很大,效果很好。两国新闻媒体常有此类报道。五年前美国联合之路总裁由于薪水过高并牵连其他丑闻,被新闻界曝光,最后被判入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一些非营利组织私下抱怨新闻界好事宣传不够,丑事紧抓不放,对新闻界敬而远之。足见新闻舆论监督的威力。

四、我国与美澳登记管理方式的比较

(一)关于分类

美、澳两国将非营利组织按服务对象和利益取向分成公益性和互益性两大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为公益性(其中包括慈善和社会福利),为内部组织成员服务的为互益性。政府的管理主要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如给这两类机构不同的免税待遇等。至于非营利组织的其他多种形态,就连学术界也很少研究。非营利组织分类的简化,带来管理上的便捷高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团蓬勃发展之后,又出现了许多其它形态的民间组织,如“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持股会”、“消费合作社”和农村互助组织(“储粮会”、“储金会”)等。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能包容这些多种组织形态的科学概念。由于未抓住本质特征,使这些组织的分类有越来越细的趋势,如分门别类制订单一的管理法规,势必造成繁乱的局面。

(二)关于法人

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只要注册登记一律为法人,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不需要注册登记,法人与非法人的权利与义务明显不同,如免税待遇就不一样。我国注册登记的社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目前地、县一级许多注册登记的社团为非法人。二是在登记程序上,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先取得法人资格,然后以法人的身份开立帐户、租借房屋,从筹备阶段即开始承担法律责任,最后由登记管理机关批准成立并颁发证书。如已获得法人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未能开业运行,其法人资格也就失去意义。政府认为,取得法人资格而未开业,并未对社会产生危害,因此可以不去理睬。我国社团在成立登记时,应先满足法定条件,如要有资金、场地、一定的组成人员等等,并获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最后才由登记管理机关确认法人资格。

(三)关于预审与追惩

美、澳两国没有过多申请设立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定,政府初期主要审查是否具有非营利性质,他们认为,公民自由设立各类组织,是宪法自由精神的体现,是“人权”的标志。但只要机构一经注册成立,面对的是非常严厉的法律规定。政府有关部门运用最先进的手段进行监督,处罚手段很强硬。相比较,我国目前比较重视设立条件,成立前的审查比较严格,成立后的管理明显薄弱,处罚不力。

(四)关于业务管理部门

与我国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概念对应,美、澳两国“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审查的机构范围和承担的监管责任比较小,仅限于教育、医疗等专业性强并且直接关系民生的非营利组织。此外,美、澳两国成立非营利组织没有担保单位,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机构一样,均自我承担法人所应承担的全部责任。我国有明确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法律概念,业务主管部门除了负责事先审查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申请外,管理的事务比较多。

(五)关于组织章程

美、澳两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设置条件、日常运作、监督管理等具体规定大多不写在法律的明处,而是将其置于规范的章程中,一般在非营利组织的筹备阶段向其提供章程范本,让非营利组织自我约束。比如,要求非营利组织的章程规定领导人不得实行终身制,要进行经常性的选举,年龄超过72岁要经董事会批准;承诺本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机构的领导人年薪不得高于同类机构领导人的年薪水平,等等。这就使章程内容更具体,更有自主意识,把政府的意志变为非营利组织的自我行为。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一条对社团章程仅要求载明“名称、宗旨、经费来源、组织机构、负责人产生的程序和职权范围、章程的修改程序、终止程序”,至于社团对这些事项作怎样的规定,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一部分社团章程随意化,甚至有意埋下不轨行为的伏笔,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六)关于分级管理

美、澳两国实行联邦和州两级负责制,州以下部门不再管理非营利组织。联邦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不作统一规定,各州管理方式不尽相同。我国实行分级管理体制,中央、省、地、县各级均有管理职责,实行统一的管理。

五、 启示和建议

美、澳两国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制订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和改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一) 政府不能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美、澳两国经济比较发达,法律健全,社会行为普遍规范,但其政府半个世纪以来,从未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相反,是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政府职能予以加强。其管理的主要特征如下:

1、政府管理为主,社会监督为辅;

2、政府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建设和行政监控;

3、政府管理的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

4、政府管理由多部门组成,权力合理分配、相互制约;

5、政府管理的各项措施具体,手段先进。两国实践表明,政府强有力的管理,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根本。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管理工作滞后了,与美、澳两国相比,不是严了,而是松了。不久前,中央做出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的决定,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这些决策是及时的,正确的,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很好地理解和贯彻。在1998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上,多吉才让部长指出,对于民间组织要采取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这完全符合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也符合世界各国政府采取的普遍管理原则。我们要按照部党组的要求,把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转变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全面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科学管理,加大立法和执法的力度,维护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威。力争通过几年踏实艰苦的创业,把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把握和处理好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质

对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质的界定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事实上,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并非不营利,这是生存使然。某些商业行为并不影响非营利组织的属性,这也是不争事实。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大致有三个渠道,一是自主经营收入,二是社会捐赠和资助,三是政府的项目资助。其中自主经营收入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而且正成为发展趋势。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平均有50%来自经营收入,剩下的来自社会捐赠(9%)和政府的项目资助(40%),有的非营利组织甚至高额营利。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盈利的资金如何管理。美、澳两国的做法是:

1、明确非营利组织的财产所有权归社会所有,个人不得侵占;

2、非营利组织可以开展与宗旨一致的经营活动,但全部所得必须用于与宗旨相关的事业或捐献给社区慈善事业,任何人不得分红;

3、机构终止后,剩余财产转移给同类机构,个人不得瓜分。我们认为,这些做法较好地规范了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保证了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质,值得借鉴。建议进行我国非营利组织组织体系的研究,争取在名称、性质、范围等方面基本与国际社会接轨。在登记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区别社会服务组织的成立动机。社会组织可以自主选择营利性质和非营利性质。凡欲营利分配的,实行工商登记,并科以税赋。要在政策法规上,规定非营利组织不得开展与宗旨无关的经营活动,经营收入不得私分,剩余资产转移给同类组织。要求非营利组织按政策法规规定,在章程中载明财产的性质、使用原则和范围、注销后的处理方法。

(三)政府应给予非营利组织财政和税收减支持

美、澳两国对非营利组织采取了“放水养鱼”的办法,一方面,给予非营利组织必要的财政资助和税收减免,另一方面,要求非营利组织在享受这些条件的同时,向社会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以此作为报答。如美国旧金山东华医院,1995年州政府为其免了50%的税收,该院则向社会提供了340万美元的免费医疗服务。可谓国家让之以税,社会得之以利,机构得以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整体发育比较晚,资金来源匮乏,运作成本很高。为使非营利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并鉴于我国目前的财政情况,建议进行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及财政拨款方式改革的尝试,将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转给社会中介组织承办。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严格的审查,与选定的社会中介组织直接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将财政款项拨给社会中介组织。通过这一尝试,探索培育社会中介组织、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方式。此外,国家要进一步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减免政策,关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减免规定应更易于操作。

(四)促进非营利组织自律机制的形成

自律管理是非营利组织管理走向成熟的标志。为此,需要我们长期地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借鉴美、澳两国的做法,建议:

1、加快社会团体组织通则、财务制度的研订,规范非营利组织的章程,对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管理制度要具体化、标准化、合法化。对法律上不便明示的有关问题,如最高年龄限制等,通过非营利组织章程进行自我规范。今后不论是非营利组织的成立登记还是日常监督管理,应审查章程为重点。

2、规范法人管理。目前我国社团非法人状况比较混乱。我们认为,公民可以自由选择法人和非法人,只要注册的非营利组织都应是法人。实行法人登记制,将使非营利组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规范自身行为,有利于政府统一管理。

3、培育和建立一批同业组织,形成普遍的行业自律和互律。

4、建立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监督机制。在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对基金会等公益慈善性组织的财务管理要作为重点,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稽核,将其结果向社会公开,允许公众进行检查监督。非营利组织的年检资料和公益慈善机构领导人的收入应公布于众。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5、开展非营利组织管理标准化的研究。完善年度检查的内容,使之简捷、系统,可操作性强。建立一套计算机识别分析的评估指标体系。

(五)大力开展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在美、澳两国,社会上拥有众多的非营利组织研究人员,其中不乏专家、教授,信息交流十分活跃。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薄弱。建议今后条件成熟时,出版非营利组织年鉴,编纂研究书刊,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开展业务知识培训。要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国际学术交流。访问期间,我们一方面深感两国政府、一些国际组织和有关非营利组织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关注。如美国国务院近期已启动根据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会谈议定的中美法律合作项目,他们对我国的行业协会和基金会的立法管理很感兴趣。另一方面,深感我们与美、澳两国在各自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上的相互陌生。建议今后积极稳妥地开展研究合作项目;参加必要的国际会议;选派政治与业务过硬的干部出国考察或作短期培训;在三个条例出台后的适当时候,举办中外非营利组织管理座谈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积极方式,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同时也宣传我们自己。

第三篇: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进展

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 “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

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3、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 Kenneth F. Najjar 在VILLANOVA 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 Kenneth F. 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3.2 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4 结束语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

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左其亭 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冯尚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第四篇: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第一章

绪论

1、水资源的概念(广义水资源和狭义水资源)

2、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我国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及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4、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5、水资源利用的类型

第二章

水资源评价

1、水资源评价的对象、原则及内容

2、地表水资源量一般用什么来表示?河川径流的表示方法?

3、地下水均衡

4、水资源总量估算方法

5、水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分类

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1、地表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2、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那几种类型?各自的适用条件如何?

3、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

4、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和河床式取水构筑的结构

5、常见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哪些?管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大口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第四章

水资源规划

1、水资源规划的类型

2、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实质及模式

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概念、目的及分析方法

4、洪灾的形成及洪灾的类型

5、城镇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6、给水系统的定义、组成、分类、布置形式

7、输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水力计算

8、常规水处理工艺

9、排水系统规划的对象、内容

10、排水体制及其选择

1

11、雨污水管道系统规划布置的要点、水力计算参数

第五章

水资源管理

1、水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原则

2、我国所采取的水资源管理组织体系

3、水资源管理法规的特点

4、简述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构成

5、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措施

6、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措施

第六章

水资源保护

1、水体污染源

2、我国的水功能区划分级体系

3、什么是水环境容量?为什么要计算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4、什么是水环境容量的分配?常用的水环境容量分配方法?

5、水资源保护的工程措施

第七章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包括那些论证项目?

第八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简介

1、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

2、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的内容?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填空、问答

第五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二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逐年加大,污水处理水平低,江湖水质日趋恶化;三是地下水资源量不足;四是局部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五是一直存在着水资源不能统一管理和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以及水价偏低等问题。水资源问题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等多方面技术,将基础信息的管理、区域水资源规划、局部地表与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图形显示等融为一体,集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信息查询、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OA)等。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建成一个适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平台,系统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与先进性并重原则

在适用的前提下力求先进,把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的开发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把科学计算的结构通过三维情景表现和动态显示的形式直观表现。 2.开放性原则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因此,本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在软硬件方面,保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今后系统不断地升级完善。 3.标准化原则

系统的硬件建设、数据库开发、代码编码、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系统集成等均将采用标准化方法。有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的,都将严格执行,没有标准或规范的,采用通用做法。 4.易学易用易维护原则

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系统开发应考虑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使其操作直观、简便,易维护。

二、系统设计与开发

1.系统特色

1.1实用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强。随着规划进程展开新资料的不断补充,系统数据可以逐步的得到充实。

1.2支持图形对象和对象属性的双向查询,支持地图漫游和属性到地图的查询。 1.3根据规划中各专题需要编译生成各专项现状,规划专题图。 1.4根据规划专题需要提供资料查询及报表生成。

1.5系统制图打印灵活方便,可按规范比例尺/标准图幅打印,也可任意图副和可见范围。

1.6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灵活。功能组织条块合理,层次清楚。

2.设计目标

开发水资源管理软件的主要目的是在利用GIS系统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视图通过table和链接的图表等来了解此处的水资源情况,能够将资料的积累、查询自动化。此外, 可以在ArcGIS中venue语言编程对输入的水质检测项进行评价和对输入的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当地水资源量的供需状况。有了此项功能使此软件的功能有了亮点, 不只是一个便于存贮和快速查询的数据库式的软件, 而是可以提供新的数据和对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比较全面的软件。

3.功能模块设计

3.1数据输入。在输入时首先对所需要的主题的图层进行输入, 本软件主要输入图层主要包含有行政区图层、水库图层、岩溶井图层、钻孔图层、长观井分布图层等5个主要图层。在每个的图层的属性表中输入该图层图元的基本数据, 基本数据主要包括地质库、地表水库和地下水文库的基础资料其中在地质库中主要的输入资料有统一地层表, 钻孔的孔径及类型、钻孔水文地质实验、区域水文地质专题图, 在地表水库中主要输入径流及各大、中、小型水库的基本情况及水库分布图, 在地下水文库中主要输入长观井类型、长观井地下水类型、长观井实测资料、长观井使用类型、水井分布专题图等。另外将已收集到的水质情况和评价结果附于上述各个内容框架中, 使用者可以随时了解和查询当地的水质情况。管理者可以采用直接在属性表格(Table) 中输入视图(View) 中所显示的对象的属性, 也可以在Excel等软件中输入, 然后将其转化为本系统支持的表格类型(即DBASE和INFO格式) 然后将表格添加到所需图层。

3.2查询结果显示。可以通过点击地图中任意图元, 实现图元信息查询。

3. 3对现状的判断分析。目前在判断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水质分析的评价和水资源供需量平衡的判断, 在水质分析中主要检测项目有色、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硝酸盐等, 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水质判断按钮输入对新水样进行测定后的各检测项目的值, 进而由系统给出对此水样的评价结果, 判断过程是通过Arcview中的Avenue语言编程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主要是对来用水进行计算的一个功能, 通过输入地表径流、地下水量、三产用水、生态用水等得出当地水资源的平衡情况, 进而对水库蓄水及三产等用水水量的分配提供理论的依据。见下图显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计算流程。

3.4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使用者可以通过视图了解查询区域的大概位置, 点击视图中查询区域, 可以由table显示出此处的详细情况。点击水质评价和供需平衡按钮, 则分别显示出水质评价等级和水资源平衡情况。

4.系统实现

在本系统中数据库的数据格式主要有文本数据,文档资料,excel表格,DWG、mapinfo格式图形数据,相片,影响数据等。根据系统对海量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存贮与管理需求,我们选择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统一存贮,两者通过ID 标识建立连接关系。由于数据来源,形式复杂,格式不一,因此对数据收集与整理入库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对于现有的已电子化的数据优先入库;已整理好的,以硬拷贝的形式存在的,需要以手工方式进行输入的在数据输入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入库;需要进行整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的数据,根据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录入、入库;系统运行急需的数据优先整理、录入、入库。

对于规划成果按照不同数据格式按照不同数据格式的要求入库。将经检查无误的数据按照系统规定的数据组织方式,自动生成专题图库和属性数据库,将图形和属性关联,获得满足需要的数据,进行入库。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4.1 水系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系与水利工程规划是在对现状水系调查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运等方面要求,确定骨干河网布局,进行河道功能划分和断面及两侧控制规划。拟定河道疏浚、河道整治方案。对湖泊提出规划、整治方案。对湖泊提出规划、整治方案,提出镇、村级河道规划原则。水系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到水系现状,规划成果等,还可以查询水利设施分布图,河道水运规划成果图等,河道信息可查询河流的名称,起讫地点,级别,长度,功能定位,断面等,还可以查询水利设施的属性数据。

4.2 水资源信息系统信息显示与查询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可以查询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特殊干旱年、连续枯水年和突发事件应急对策及预防措施等。

水资源信息系统可以查询和显示雨量站,水位站,蒸发站的分布,水功能区划,水利分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水资源总量,用水现状,用水预测等信息。

4.3水环境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环境信息系统可以查询和显示水环境的功能区划、污水处理厂分布、管网分布,生活和农业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水环境监测水位流量、水质数据,还可以查询水质评价成果,河道水环境的容量等。

4.4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信息系统的主要展示了水景观位置、湿地保护区的分布、水旅游线路图、涉水公园规划、水景观带湿地保护区的分布、重要文物古迹的分布等。根据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规划的成果,系统可显示和查询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与目标、水生态系统保护分布与管理措施、水景观规划空间格局和建设方案等。

4.5 防洪排涝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防洪排涝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防洪分区、圩区分布、水闸分布及其功能,防洪治涝标准、现状和不同水平年工况下各防洪分区的防洪排涝能力、骨干河网控制水位表,根据防洪排涝规划成果可以查询和显示防洪排涝工程方案和非工程方案。

三、结语

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和管理系统以先进的 GIS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地区主要环境信息和空间信息为核心,利用 GIS 技术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使得所有查询及分析结果以地图、文本、图表等方式可视化、直观、生动地显示出来,是一个集易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可扩充性、智能化等优点于一身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管理专业支持系统。本系统不仅为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资料整编、各专题交流协调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且为地区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水务一体化科学管理和决策提 供先进的科学手段。

本系统不仅为地区水资源综合规 划的资料整编、各专题交流协调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且为地区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水务一体化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先进的科学手段。运用该软件大大降低了管理者简单的机械似劳动, 并有效地整合了当地的水资源资料, 减少了在收集、整理、查找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对资料造成的损坏, 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提高了查询的精度, 提高了分析、决策等工作的技术水平。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 直观化和系统化。

上一篇:安保部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爱的故事上集怎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