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及管理

2022-07-17

第一篇:水资源规划及管理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期末考卷问答及详情答案

1、什么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资源(可供利用的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称)综合利用的原则是按照国家对环境保护、人水和谐、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以及直接运用防洪工程以外的其它手段来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来满足社会各部门对水的需求,尽可能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有哪几种?有何特点?

答:方式表现为集中落差和引用流量的方式。根据集中落差的方式可分为:坝式(蓄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混合式水电站、潮汐式和抽水蓄能式水电站。坝式水电站的特点是:优点:拦河筑坝,形成水库,抬高上游水位,集中河段落差,能调节水量,提高径流利用率。缺点:基建工程较大,且上游形成淹没区。引水式水电站的特点:优点:不会形成大的水库,淹没损失小,工程量小 缺点是饮水量较小,水量利用率较低。混合式水电站:综合利用水能,比较经济。

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哪些?两者的区别?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河道整治、开辟分洪道和分蓄洪区、水库拦洪、水土保持。

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和洪水警报系统、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防洪调度。

工程措施是指利用水利工程拦蓄调节洪量、削减洪峰或分洪、滞洪等,以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状况,达到控制洪水、减少损失的目的(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以及直接运用防洪工程以外的其它手段来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

什么是径流调节?分哪几类?(P28)

为了消除或减轻洪水灾害或是满足兴利需要,通过采取能够控制和调节径流的天然状态,解决供需矛盾,达到兴利除害目的的措施称为径流调节。

径流调节分为两大类:为兴利而利用水库提高枯水径流的径流调节,兴利调节:为削减洪峰流量而利用水库拦蓄洪水,以消除或减轻下游洪涝灾害的调节,洪水调节。

水库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

水库工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为满足兴利要求和保证防洪安全,需要一些控制性的水位和库容,我们

把这些决定水库调节能力,其限定作用的控制水位和库容,称水库的特征水位、特征库容。它包括:

(1)死水位和死库容:在正常运用情况下,水库都有一个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将其称为死水位。死水位以下的库容成为死库容。

(2)正常蓄水位和兴利库容:水库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为满足兴利部门枯水期的正常用水,水库兴利蓄水的最高水位称为正常蓄水位。正常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是水库实际可用于调节

径流以保证兴利的库容,称为兴利库容。

(3)防洪限制水位和结合库容: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称为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结合库容。

(4)防洪高水位和防洪库容:水库从防洪限制水位起调,坝前达到的最高库水位称为防洪高水位。它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防洪库容。

(5)设计洪水位和拦洪库容:当发生大坝设计标准洪水时,从防洪限制水位经水库调节后所达到的坝前最高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它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拦洪库容。

(6)校核洪水位和调洪库容:当发生大坝校核标准洪水时,从防洪限制水位经水库调节后,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校核洪水位。它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调洪库容

(7)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库容积即为水库的总库容。

什么是水库的调节周期?按调节周期分类,径流调节有几种类型? (P35)

答:水库从死水位开始蓄水一直到正常蓄水位再放水到死水位,经历一个完整的蓄放水过程所需的时间。按调节周期分类,可分为日、周、年、多年调节。

什么是完全年调节、反调节、补偿调节、梯级调节和径流电力补偿调节?(P37)

答:完全年调节:能把年内全部来水量按用水要求重新分配而不发生弃水的年径流调节

按水库作用分类的调节:

补偿调节:根据区间来水量控制水库实行补充放水的调节方式

梯级调节:利用同一条河流上的一系列梯级水库进行水量调节

径流电力补偿调节:通过电力联系调节径流,使系统中水电站群的总保证出力和发电量最大的径流调节 反调节:在水电站下游修建水库再次调节径流满足不同部门用水需求的径流调节。

设计保证率的含义是什么?有哪几种表示方法?(P38)

设计保证率是:因河川径流具有随机性,所以,各用水部门用水得到满足的情况也是随机的,在多年工作期间,用水部门正常工作得到的保证程度称为工作保证率。工作保证率通常有年保证率P年和历时保证率P历时两种表示形式。要求研究各用水部门允许减小供水的可能性及合理范围,即预先选定在多年工作期间用水部门应当达到的工作保证率,并以此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时的重要依据。因这一工作保证率是在规划设计水库时预先选定的,故称之为设计工作保证率,简称设计保证率。

调节流量、兴利库容及设计保证率三者之间的关系?(P53)

当调节流量一定时,提高保证率,则意味着要增加调节库容;

当兴利库容一定时,提高保证率,则调节流量的保证值会减小。

当设计保证率一定时,增大兴利库容,则可增大调节流量。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兴利调节计算是指利用水库的调蓄作用,将河川径流丰水期或丰水年的多于水量蓄存起来,供枯水期或枯水年利用,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兴利部门的用水要求而进行的计算,实质上就是水库蓄水量变化过程的计算。在计算中,把调节周期划分为若干较小的计算时段,逐时段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 兴利调节计算的研究课题和计算方法有哪些?

兴利调节计算的课题有:(1)在来水、用水及设计保证率已定的情况下计算所需要的兴利库容;(2)在来水、兴利库容、设计保证率已知的情况下,核算水库实际供水能力;(3)在来水、兴利库容、供水能力已定的情况下,核算水库供水所能达到的保证率。

兴利调节的计算方法有:时历法,数理统计法,随机模拟法。

水库调洪计算的试算法和辅助线法的基本原理是否相同?它们各自的适用情况如何?

(1)水库调洪计算的试算法和辅助线法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在水量平衡与动力平衡的原理下进行的,从起调开始,逐时段连续求解水库的水量平衡方程和蓄泄方程,即可由入库流量过程Q~t,求得出库流量过程q~t。(2)列表试算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用途较广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针对于无闸控制自由泄流的情况,水库溢洪道由闸门控制(有时是控制泄流,有时是闸门全开自由泄流)的情况均可以使用。辅助线法式可减少试算法的工作量,但其使用范围不如试算法广泛。例如,单辅助线法只适用于自由泄流(无闸或闸门全开)和△t固定的情况。

简述列表试算法解题步骤和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

答:列表试算法主要步骤:(1)根据水库容积曲线V=f(Z)和泄洪建筑物的泄洪能力,应用式(3-2)或(3-3)求出泄流能力与库容的关系曲线,即水库蓄泄曲线q-V;(2)根据水库汛期的控制运用方式,确定调洪计算的起始条件,即确定起调水位和相应的库容、下泄流量;(3)选取合适的计算时段,由入库洪水过程线摘录Q1,Q2…;(4)从第一时段开始,逐时段进行泄流量q的计算;(5)将入库洪水过程线Q-t和

计算所得的泄流过程线q-t绘在同一张纸上,若计算所得的最大泄流量qm正好是两线的交点,说明计算

的qm正确。否则应缩短附近的计算时段,重新进行试算,直至计算的qm正好是两线的交点为止;(6)由

qm查q-V关系线,可得最高洪水位时的库容Vm。由最高洪水位时的库容Vm减去起调水位相应库容即得水

库为调节该次入库洪水所需的调洪库容V洪。再由Vm查水位库容曲线,就可得到最高洪水位Zm。

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水库调洪是在水量平衡和动力平衡的原理下进行的。水量平衡可表示为水库水量平衡方程,动力平衡可由水库蓄泄方程来反映。从起调开始,逐时段连续求解这两个方程即可由入库流量过程Q-t,求得出库流量过程q-t,这就是水库调洪计算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水能计算有哪几种方法?(P92)

时历法和数理统计法两大类;时历法:列表法(按等流量调节的水能计算列表法、按已知出力调节的列表试算法)、图解法、半图解法。

水能计算任务

瓦时作为计算单位。水电站发电量则为一定时段内水电站全部发电机组发出的电量之和,其值等于电站出力与相应时间乘积,一般以千瓦时作为计算单位。

设计水平年:在规划水电站的兴建时间与规模时,应研究起所在电力系统某一远景年份预测的电力负荷平均的要求。这个远景年份就称作水电站设计负荷水平年,简称水电站设计水平年。

典型年:在有实测资料的年份中,选出水情特征具有代表性的某些年作为典型,概括长期的径流变化特征,并以此作为计算的依据。

电力系统装机容量有哪几部分组成?(P105)

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由必需容量和重复容量组成,其中必需容量由 最大工作容量 备用容量组成。 备用容量由负荷备用容量 事故备用容量 检修备用容量 组成。

什么是水电站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

水电站保证出力:指水电站在一定供水时段内所能发出的,相应于设计保证率的时段平均出力,它 确定着水电站能够有保证地承担电力系统负荷的工作容量。

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指水电站在多年工作时期内,平均每年所能生产的电能量。它反映水电站多年平均动能效益,是决定电站效益的重要指标。

年最大负荷图反映出力要求,为系统电力平衡的依据年平均负荷图反映电能要求,为系统电量平衡的依据。 电力系统最大工作容量:为了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要求而设置的容量。

确定水电站动能指标的计算,称为水能计算。

水能计算的目的是:就是确定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指标以及水电站的工作情况。无调节、日调节、年调节水电站保证出力如何计算?

无调节水电站保证出力指符合设计保证率要求的日平均出力。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实测径流资料的日平均流量变动范围,将流量划分为若干个流量等级; 2)统计各级流量出现的次数;)计算各级流量的平均值,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求得相应的下游水位Z下; 4)计算

各级流量相应的水电站净水头H=Z上-Z下-△H;5)计算电站的出力N=KQH。

日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计算方法与无调节水电站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无调节水电站的上游水位固定不变,而日调节水电站的上游水位则在正常蓄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有小幅度变化,计算时采用其平均水位。 年调节水电站保证出力指符合设计保证率要求的供水期平均出力。计算方法有长系列法和设计枯水年法

(1)长系列法:(2)典型年法(3)简化法

①对实测径流资料逐年进行供水期的水能计算,求出各年供水期的平均出力;

②将供水期的平均出力从大到小排列,计算其经验频率,并绘制供水期平均出力保证率曲线;

③根据已知的设计保证率在曲线上查处相应的供水期平均出力即为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

(2)设计枯水年法:

①根据实测年径流系列统计计算成果与年径流频率曲线,按已知的设计保证率求得年径流量;

②选年径流与设计年径流相近,年内分配不利的年份作为典型年;

③用设计年径流量与典型年径流量之比表示的年内分配系数推求设计枯水年的径流年内分配;

④最后根据给定的Z蓄、Z死及相应的兴利库容求出供水期的调节流量,进而求出供水期的平均出力。

长系列法和设计枯水年法都可采用简化等流量法、逐时段等流量法和等出力法计算供水期平均出力。 日负荷图的三个特征值、三个分区分别是什么?

日负荷图:指电力系统负荷在一昼夜24小时的变化情况。三个特征值:最大负荷N〃 、平均负荷N、最小负荷N’;三个区域:峰荷区、腰荷区及基荷区。

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从设计的角度看,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由必须容量和重复容量组成,必须容量包含最大工作容量和备用容量,

备用容量又可分为负荷备用、事故备用和检修备用。

水、火电站工作特性有哪些?

水电站的工作特性:

1)水电站的电力生产情况受河川径流随机性的影响和制约;2)具有综合利用任务的水电站,其工作方式受其它部门用水的影响;3)水能是再生性能源,水电站的年运行费用与所生产的电能量无关,因此在丰水期内应尽可能多发水电,少发火电,以节省系统的燃料消耗,降低电量成本;4)水电站机组开停灵便、迅速,适宜担任系统的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任务;5)水电站的建设地点要受水能资源、地形、地质等条件的限制。

火电站的工作特性:

1)只要保证燃料供应,火电站就可以全年按额定出力工作,不像水电站那样受天然来水的制约;2)火电站启动慢;3)火电站高温高压机组的技术最小出力约为额定出力的75%,如果连续不断地在接近满负荷的情况下运行,则可以获得最高的热效率和最小的煤耗。中温中压机组可以担任变动负荷,即可以在系统负荷图上的腰荷和峰荷部分工作,但单位电能的煤耗要增加较多;4)电能成本高,运行费包括燃料费、环保费等。

水力发电的原理:以以水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变成动能的水冲水轮机,水轮机即开始转动,若我们将发电机连接到水轮机,则发电机即可开始发电。如果水位提高来冲水轮机,可发现水轮机转速增加。水位差愈大则水轮机所得动能愈大,可转换电能愈高。这就是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水电站装机容量应从哪几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P124)

1、装机容量年利用小时数 (指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和装机容量的比值)

2、径流利用系数(指多年平均的年利用水量与年径流量的比值)

3、水电站过水能力的协调。

4、考虑其他因素,如水电站在设计水平年内,负荷结构、综合利用及电站联合运用的变化,对装机容量进行灵敏度分析,以探求装机容量选择是否合理及稳定程度。

综合利用水库死水位选择原则:

1、保证自流灌溉必要的饮水高程

2、考虑水库泥沙淤积的要求

3、满足水电站最低水头要求

4、满足其他用水部门的要求。

水电站的运行方式:1.无调节水电站的一般工作特性:任何时刻的出力主要决定于河流天然流量的大小,电站一般不承担电力系统的变动负荷 2.日调节水电站的一般特性:除弃水期外,在任何一日内所产生的能量,与天然来水量扣除水库水量损失及其他用水部门从水库取水后的净水量所能发出的电量相等。作用:一般情况下总是担任峰荷,让火电站担任基荷。2.在一定保证出力情况下,工作容量大,能更多的取代火电站的容量。3.在每年的丰水期,充分发挥日调节水电站装机容量的作用,增加水电站的发电量,减少消耗,降低运行费用。

第二篇: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第一章

绪论

1、水资源的概念(广义水资源和狭义水资源)

2、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我国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及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4、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5、水资源利用的类型

第二章

水资源评价

1、水资源评价的对象、原则及内容

2、地表水资源量一般用什么来表示?河川径流的表示方法?

3、地下水均衡

4、水资源总量估算方法

5、水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分类

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1、地表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2、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那几种类型?各自的适用条件如何?

3、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

4、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和河床式取水构筑的结构

5、常见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哪些?管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大口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第四章

水资源规划

1、水资源规划的类型

2、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实质及模式

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概念、目的及分析方法

4、洪灾的形成及洪灾的类型

5、城镇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6、给水系统的定义、组成、分类、布置形式

7、输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水力计算

8、常规水处理工艺

9、排水系统规划的对象、内容

10、排水体制及其选择

1

11、雨污水管道系统规划布置的要点、水力计算参数

第五章

水资源管理

1、水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原则

2、我国所采取的水资源管理组织体系

3、水资源管理法规的特点

4、简述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构成

5、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措施

6、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措施

第六章

水资源保护

1、水体污染源

2、我国的水功能区划分级体系

3、什么是水环境容量?为什么要计算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4、什么是水环境容量的分配?常用的水环境容量分配方法?

5、水资源保护的工程措施

第七章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包括那些论证项目?

第八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简介

1、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

2、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的内容?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填空、问答

第三篇:“十三五”规划之组织及人力资源规划前瞻

文/张雨葳

投融资平台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背景下,平台即将步入下个五年。未来五年规划对于平台更有效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尔布雷斯以及爱德·劳勒认为,企业从“长远看,除了组织和管理能力,不存在能够长久保持的优势”,也就是说组织对于企业在发展方面是具有基础性与决定性的作用。平台组织——业务开展以及投融资开展,甚至整个战略实施的支撑,同样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从而保证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和完善。

一、投融资平台组织及人力资源现状

制定“十三五”组织规划,前提是了解目前投融资平台组织方面存在的缺陷。平台从本质上属于国有企业,因此在组织结构方面存在与国有企业相同的问题。并且由于投融资平台特殊的性质——“背靠市长、面向市场”,这使得其既需要考虑到政府的约束又要兼顾适应市场化需求。投融资平台组织的现状从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阐述。

1、平台治理结构方面

以下阐述了较为突出的三个方面:

首先,所有者缺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平台是国有企业,“国有”即全民所有,然而全民无法有效地参与到平台治理当中,这导致全民对企业的产权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选用哪些人员能够真正代表全民来治理平台,使平台治理更加

有效、符合发展需求,这是平台治理仍需关注的问题。

其次,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的角色重叠,职能弱化,监管虚化。“三会”——股东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作为治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有各自的职责范围,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且经理属于经营层。治理层与经营层角色重叠导致一些应起到制约职责的部门形同虚设,容易形成权力过大,使得治理者不能客观地进行治理。

第三,政府对平台企业行政干预过多。正如前文所提,平台目前仍停留在发展阶段,平台与政府的关系在我国不同地区也不尽相同。在中西部地区,平台还处在初创期,是事业体制,隶属于政府某职能部门;在二线城市,处在探索成长期,事业与公司制双轨,隶属于政府;国内较大的平台进入高速发展期,实行公司体制,直接隶属于政府。因此,不难看出目前阶段平台治理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受政府管束而非市场导向。

2、组织结构方面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因此需要设置合理合适的组织结构。针对平台目前的情况,其组织结构尚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组织结构不能支持战略。一些平台企业的组织结构没有根据战略的调整进行调整。固有的组织结构无法适应发展需求,导致无法切实地落实平台发展必须的功能。

其次,总部与子公司定位不清,职能分散。平台企业从单一的公司发展成为集团时,有时盲目或是仓促地成立子公司,使得集团总部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职能定位模糊,没有形成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内在联系的职能结构。

第三,总部管理过度与控制不足并存。平台集团总部过度管理,集团领导事无巨细亲自管理监督,其一使得分散了集团对重点方面关注和把控,其二因为集团毕竟不如子公司内部人员了解子公司具体情况,使得存在不能切实解决问题的情况。另一种情况为集团总部对子公司控制力较低,集团无法从战略上与子公司保持一致,在共同发展的时候会出现衔接不良的状况。

第四,多头领导和管理真空并存。多头领导是组织设计中避讳的原则之一,但是在实际平台组织结构设计中往往会出现多头领导,一方面因为部门人员素质欠佳而无法开展工作,以至于需要上级部门协助管理和推进,另一方面出于管理监督和相互制衡的需要。管理真空即在管理上的盲区或漏洞,这对于企业运转来说是比较危险的。

3、人力资源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是使每个岗位有相应的人员,并且在岗人员能够各司其职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支撑。目前,投融资平台在该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待完善的问题。

首先,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时往往忽略反馈申诉机制的设立。其次,能否有一个畅通的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是绩效考核公平有效的关键,目前平台缺乏相应配套机制,员工对于考核结果其一不知道如何形成,其二申诉采用依靠个人关系通过领导申诉。最后,绩效管理保障机制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绩效考核往往由单个部门负责,绩效考核从执行、监督到反馈都集中于一个部门,这就很可能导致绩效考核体系无法有效运行,仅仅流于形式。

第二,绩效管理设计流程不合理。一些新成立的平台公司为了快速实现管理提升和转型,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不清晰和部门职责以及员工职责尚未清晰界定的情况下,便匆忙地实行绩效管理方案。科学并且可执行的绩效管理方案的关键

在于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设定。倘若组织和人员职责都界定不清,如何有效地选取指标,制定对应的计量方法、相应的计量技术,设定反馈报告的方式和频率?

综上所述,投融资平台在制定“十三五”组织规划时需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多方面改革环境,制定相应的目标和实施方案。

二、平台“十三五”组织规划导向

结合大环境和上述平台在“十二五”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对十三五组织规划的制定形成以下几方面导向。

1、外部:顶层设计

治理结构对于一般企业已是最顶层的管理结构,但是对于投融资平台,由于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外部的治理结构,即顶层设计。目前投融资顶层设计的现状为有形无实。虽然建立了相应的部门(投融资决策委员会及委员会下设的机构),但是从体制机制上并未完善,没有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能职责,致使委员会及其下设机构尚未从实质上履行其职能。设立外部治理结构意义在于从整体上把控、监督平台及平台开展的项目,评估项目可行性降低风险,从而构建债务“借用管还”良性机制。

对未来五年规划的导向在于将投融资决策委员会的职能和职责设置从粗放转化到精细化,并且在规定具体职责职能之后能够切实履行。这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决定》中提到“完善投融资机制体制”相呼应。这将使土地等资源更好地整合,在项目开展前就能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2、内部:治理结构以及组织结构

随着对平台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平台集团公司或者集团子公司组建起来。平台之间将会进行整合、精简,从零散到集团化、组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新型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响应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平台企业为了能够较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在制定“十三五”组织规划时需要符合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首先,建立清晰的治理结构。明确“三会”各自的职责,尽量避免角色重叠,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在各部门的构成比例、人数以及人员资格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改进和创新。尤其在监事会的机制创新方面可以进行重点关注。

其次,建立适合战略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在既定战略下,选取何种组织结构:U型、H型、M型、矩阵型结构、N型还是混合型,既能体现平台集团与下属子公司的关系,同时能体现部门间存在横向业务协同和纵向垂直管理关系,并且能考虑多公司间的资源共享和战略协同。

再次,集团与子公司、各岗位负责人集权分权关系权衡。经营管理者的素质需要提升,可以聘请职业经理人这样在经营管理上具有特长和经验的人员。在管理人员权力分配上应尽量平衡,使权力和责任相配套,保证管理人员有在管辖范围内有充分的管理权限,使人在其位能够行其职。

3、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

平台的绩效考核分为三个层面:国资委对平台集团的考核、平台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考核和平台内部员工的考核。以下是在制定组织规划时各个层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国资委对平台的考核在关注其融资情况基础上还应关注其债务情况,即其优

质资源的情况。平台集团是否做到“借用管”并且能够“还”。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应从战略目标量化分解(QQTC模型等)。对内部人员的考核关注考核的公平性(将子公司业务难度和部门难度与员工绩效相结合)、反馈程度。在适当的时候考虑信息化,提升绩效考核的效率。

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科学结合,如何奖、如何惩、如何从实质上调动员工积极性都是值得思考的方面,否则绩效考核仅仅流于形式。

三、总结

进行“十三五”组织规划目的是为在未来五年提高平台的组织效率,以保证平台各项业务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十二五”中平台存在的组织方面的缺陷,结合未来平台组织的发展方向,从平台外部的顶层设计、内部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引发投融资平台对其“十三五”规划中组织规划中应着重关注并且有待解决问题的思考。

第四篇:《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复习提纲

1.按供水水源分类,供水系统包括:(P93) 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其他水源 2.影响可供水量的因素有:(P94)

来水条件、用水条件、水质条件、工程条件 3.水功能区一级区划

保护区、 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 4.地表水资源量R的计算方法有几种

3种:代表站法、等值线法、年降水---径流函数关系法 5.水资源规划的类型:(P19)

流域水资源规划、跨流域水资源规划、地区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专项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

6.在进行需水预测时,需水量的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7.水资源系统分析目标确立的原则和标准(P149)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8.影响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大小的因素:(P126)

水体特征、水体功能定位、污染物特性、污染物排放方式 9.地表水资源的构成与类型:降水、径流、蒸发

10.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经济分析的优化准则主要包括(P150) 净效益最大:一般用于投资、效益均不受限的情况 效益最大:多用于费用一定的情况

费用最小:多用于效益一定或方案等效的情况

派生准则:效益费用比最大、净现值最大、年费用最小、投资回收期小于规定回收期等

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内容包括(P52)

补给量、排泄量、可开采量的计算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12.水资源(狭义)(P2)

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直接为人类利用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并能在不长时间内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 13.水功能区纳污能力(P125)

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给定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设计水量、排污口位置及排污方式,功能区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染量,以吨/年表示

14.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定义为年蒸发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即:r=E0/P 1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P175)

分析水资源供需现状,查找当前存在的各类水问题;针对不同水平年,进行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寻求在将来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目标和问题;最终找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措施。16.水资源系统特征(P145)

水资源系统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相结合、开放性的复合系统。 ①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②水资源系统的正负效应受人类意识和活动的主宰和支配。

③水资源系统是连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桥梁,是协调自然与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条件。 17. 水资源评价的内容与技术原则。(P47)

内容: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

原则:①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评价

②水量水质并重 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

18.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管理的联系与区别。(P25)

联系: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包含相似的研究内容、采用相近的研究方法

区别: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技术手段的运用不同、工作的时效不同、对工程的意义不同 19.需水预测的主要内容(P83)

各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经济社会需水预测、不同保证率年需水预测、提出不同方案下的需水预测成果、需水预测汇总,并进行需水预测成果的合理性分析等。 20.水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与意义。(P121) 目的:①确定重点保护水域和保护目标

②科学地计算水域的纳污能力 ③排污口的优化分配和综合整治

意义:①水功能区划分是应对当前水资源保护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

②水功能区划分是贯彻落实《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③水功能区的划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21.可供水量(P93)

指在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情况下,通过各项工程设施,在合理开发利用 的前提下,可提供的能满足一定水质要求的水量。

22.水环境容量(P125)

在水环境功能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水体所允许容纳的污染负荷量上限。

23.节水潜力(P103)

以各部门、各行业(或作物)通过综合节水措施所达到的节水指标为参考标准,分析现状用水水平与节水指标的差值,并根据现状发展的实物量指标计算的最大可能节水数量。 24.水资源系统(P145)

水资源系统是以水为主体构成的一种特定系统。它是指处于一定范围或环境下,为实现水资源开发目标,有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元和管理技术单元组成的有机体。25.水资源保护(P118)

通过行政、法律、工程、经济等手段,保障水资源的质量和供给,以防止水源的枯竭、水流阻塞、水环境的污染、水生态的恶化和水土流失,限制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行为,并尽可能地满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26.供水能力

指区域供水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供水量的大小。它反映了区域内由所有供水工程组成的供水系统,依据系统的来水条件、工程状况、需水要求及相应的运行调度方式和规划,提供给用户不同保证率下的供水量大小。

27.规划水平年供水预测的主要内容(P98)

综合调查分析现有供水设施的布局、供水能力、运行状况,以及水资源开发程度与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和潜力,结合不同水平年的需水要求,拟定多种增加供水的方案,提出不同水平年、不同年型、不同方案的可供水量成果。 28.水资源规划方案的比选需要考虑的因素(P73) ①要能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要协调好水资源系统空间分布与水资源配置空间不协调的矛盾

③要满足技术可行的要求

④要满足经济可行的要求,使工程投资在社会可承受能力范围内,从而使规划方案得以实施。 29.水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P20)

①全局统筹、兼顾局部的原则

②系统分析与综合利用的原则 ③因时因地制定规划方案的原则

④实施可行性原则

30.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与水环境容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P125)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是指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给定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设计水量、排污口位置及排污方式,功能区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染量,以吨/年表示;水环境容量是在水环境功能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水体所允许容纳的污染负荷量上限。

主要区别: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要考虑排污口和排放方式,水环境容量一般只考虑水体自身特性,而不考虑排污口情况。 联系:通常将给定水域范围、水质标准、设计条件下的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近似看作水环境容量来处理。一般而言,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多采用水环境容量,水利领域则习惯采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就是用于计算在特定排污口位置下的水环境容量,此时水环境容量与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所表达的概念一致。

31.中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P40)

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控制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三条红线”的目标要求,是国家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各个环节划定的管理控制红线。

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这“四项制度”是一个整体,其中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具体内容,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是落实前三项制度的基础保障。 32.需水预测内容与计算(P83)

内容:各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分析、经济社会需水预测、不同保证率年需水预测、提出不同方案下的需水量预测成果、需水预测汇总,并进行需水预测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方法:

1、定额法;

2、基于统计规律的预测方法。 33.中国水资源自然条件的优劣因素(P9)

优势:水资源总量丰富;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山区产水量大,利于水资源调蓄;大江大河多,利于整体调配;北方平原地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好。

劣势:单位国土面积、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少;年内年际分布很不均匀;南北方、东西部分布不均匀;与耕地、矿藏等经济要素分布不匹配;西南、黄河等地区水资源开发难度大。 34.水资源综合管理方法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意义(P214) 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以公平的方式、在不损害重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条件下,促进水、土及相关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从而使经济和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在整个水资源利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地方政府及相关供水部门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常常会忽视其行为可能对同一流域内其他临近区域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型中,纳入不同取水方案进行比较,通过不同取水方案对流域内其他区域生态、经济等的影响分析,来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较实现流域和区域的综合。

35.地区或城市水资源管理主要措施,问题及改进(P215) (1)管理体制与公众参与:①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水资源管理起主导作用②加强宣传,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是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的基础③水资源管理法制建设及执法能力建设 (2)经济运行机制:①以水价为经济调控杠杆,促使水资源有效利用②依效益合理配水,分层次动态管理③明晰水权,确定两套指标,保证配水方案实施 (3)水资源管理方案及实时调度 36.国内外水资源规划或管理案例

37.节水规划资料收集及如何开展

收集:各用水部门现状用水与节水的情况、各部门综合用水定额和分行业或作物的用水定额、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节水器具普及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农田亩均实灌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水分生产率、单方水粮食产量、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 开展:节约用水主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节水工作的目的、方向和重点,制定不同时期节水目标、任务和总体安排。

第五篇:中国水资源现状和规划管理

小论文

中国水资源现状和规划管理

12级资环 徐孝笑 1214021012

小论文

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在连续30年农业灌溉用水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2亿亩,实现粮食增产50%。中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水利发展改革惠及亿万人民群众,这是中国对世界繁荣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但目前中国水资源问题仍然是限制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管理基础与能力建设,做好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仍然是政府的重点工程。

关键词:现状,节水,社会影响,管理制度,水生态文明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960平方千米,江河湖泊众多,加之中国处在季风气候区域,受暖湿气团影响,使得我国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有充分的水汽补充,降水量充沛,成为世界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之一。

据统计,我国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190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六位,但它面积辽阔,需要养育的人口众多,这就导致人均水资源量较小,居世界第85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

我国曾经是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改善了水资源条件,积极支持了社会经济发展,但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仍面临着三大水资源问题:一是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频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威胁巨大;二是干旱缺水日益严重,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三是水环境恶化。不少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像黄河流域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76%,淮河流域也达到了53%,海河流域更是超过了100%,已接近或超过其承载能力,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体污染严重,2010年38.6%的河长水质劣于三类,2/3的湖泊富营养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我国的水问题将更加突出。总体看来,造成我国水问题严峻形 小论文

势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这与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关。二是人为因素,这与经济社会活动和人们不合理地开发有关。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灌溉面积的扩大,使得水资源的需求量不可避免地迅猛增加。长期以来的水资源浪费,过度开采,废水排放等破坏了生态系统,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二、水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

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环境污染等水问题严重威胁了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其造成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紧缺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开采量已接近或超过了当地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同时,水资源短缺引又起农业用水紧张,北方地区由于缺水而不得不缩小灌溉面积和有效灌溉次数,只是粮食减产,干旱缺水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2、水资源问题将威胁到社会安全稳定。

自古以来,水灾就是我国的众灾之首,每次大的洪水之后,不仅造成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还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样,水环境质量变差也会危及到人民的日常生活稳定。2005年11月,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造成哈尔滨市停止供水四天,进而影响到下游以及俄罗斯部分城市的供水安全。另外,导致中东战争的原因出石油之外,关键是水。约旦河流域是中东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对于极其缺水的中东地区而言,约旦河流域水资源的争夺成为多次战争的焦点和最棘手的根源。可以说,水资源的每一方面有与社会的安全稳定息息相关。

3、水资源危机会导致生态系统恶化。

水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获取足够的水资源以支撑自身发展,人类过度开发水资源,从而挤占了维系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水资源量,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出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天然不足,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开发利用水资源,不仅造成水资源短缺,加重了水资源危机,同时使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更进一步恶化。

目前,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系统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限制因素。如果在水资源利用开发方式上没有大的突破,在管理水平上没有新的转变,水资源将很 小论文

难满足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他将威胁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发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意义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条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节水是根本性出路。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付出的代价过高,部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用水方式。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之后,保障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亟待巩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50%,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加之一些地方农业用水粗放,农业受制于水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只有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才能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缺乏有效保护,导致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只有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 小论文

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主要目标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4、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1)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

(2)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

(3)严格实施取水许可。

(4)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

(5)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

(6)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

5、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1)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

(2)强化用水定额管理。

(3)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逐步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产品。

6、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1)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2)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3)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小论文

7、保障措施

(1)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监察、法制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工作。

(2)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抓紧制定水资源监测、用水计量与统计等管理办法,健全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省界等重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

(3)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

(4)完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

(5)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

四、我国水资源新规划—中国七大流域综合规划

到202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全面保障;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效遏制,饮用水水源区水质全面达标,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涉水事务管理全面加强。

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基本实现。

规划突出了四个重点:

一是着眼于提高流域综合防洪减灾能力。防御洪涝灾害、保障防洪安全始终是流域治理的重点。目前七大江河流域已基本形成以堤防为基础、干支流水库为骨干、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但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病险水库隐患严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河道整治、湖泊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建设。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统一,防灾、减灾、避灾相结合,进一步巩固防洪基础设施、加强洪水管理、建立健全流域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确保长治久安。

二是着眼于提高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合理地开发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是流域综合规划的主要目标。规划统筹考虑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的需要, 小论文

合理确定开发利用的布局和方案,进一步完善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做好重大工程的经济、技术、环境的可行性论证、协调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不同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效益。

三是着眼于提高流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能力。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河流断流、湿地萎缩和地下水下降等,是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规划针对不同流域的特点,确定了河流的基本生态流量和纳污能力,完善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建立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水环境整治,注重恢复水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强重点的水土流失地区和生态脆弱河流的综合治理,维护河流的生态平衡,创建和谐、优美、健康的水生态和水环境。

四是着眼于提高流域水资源的综合管理能力。对流域水资源实行综合管理,是实现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规划深入研究洪水的风险管理、水资源的管理、水环境的管理、河道管理等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强化各项涉水事务社会管理的法律。建立和完善流域水事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风险的能力。建立和完善覆盖全流域的水文水资源监测、防汛抗旱指挥、水资源调度等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

五、总结

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水与生态系统关联紧密,水量水质变化敏感影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改善离不开水的保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内容,划定红线,加强制度建设与行为约束,最严格制度实施的关键是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严格管控。优化水资源空间布局,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河湖水系是水资源的载体,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及水功能区划,以自然河湖水系、大中型调蓄工程和连通工程为依托,重点推进规划确定的河湖水系连通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水系连通,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循环通畅、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推动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快城镇水源建设和保护,建 小论文

立健全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因地制宜,精心规划,统筹实施。 必须以理念和认识的提高为长效机制,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要加大水情教育工作力度,开展水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自觉性,营造节水、爱水、护水、亲水的社会氛围。

要充分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根据现有制度科学管理水资源,国家强化水资源管理体制,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做好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工作,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淘宝美工基础知识下一篇:淘宝天猫规则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