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4-05-05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精选十篇)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篇1

关键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宫颈癌

宫颈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是继乳腺癌之后发病率第二高的女性肿瘤疾病, 该疾病的发病年龄较为广泛, 对于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1]。当前, 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依然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 我院对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年龄34~71岁, 平均年龄 (51.7±6.2) 岁;其中鳞癌56例, 腺癌15例, 腺鳞癌5例。依据FIGO分期:Ⅰ期9例, Ⅱ期49例, Ⅲ期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8例, 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等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先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 穿刺右侧股动脉, 待股动脉置鞘完成之后, 向血管鞘内注入0.03%肝素5.0 m L防止发生血栓形成, 将导管置入腹主动脉, 行左髂内动脉造影, 对子宫动脉开口、癌灶供血状况进行观察, 接着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并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 并且对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情况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完全消失:经治疗后, 患者盆腔坠胀、阴道出血、腹胀腹痛等症状完全消失;②明显减轻:经治疗后患者盆腔坠胀、阴道出血、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显著好转;③无变化:经治疗后盆腔坠胀、阴道出血、腹胀腹痛等症状未改善甚至加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2例 (57.89%) , 明显减轻12例 (31.58%) , 无变化4例 (10.53%) , 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1例 (28.95%) , 明显减轻14例 (36.84%) , 无变化13例 (34.21%) , 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为65.79%。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94.74% (36/38) , 局部复发率为10.53% (4/38) , 远处转移率为15.79% (6/38) ;对照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65.79% (25/38) , 局部复发率为36.84% (14/38) , 远处转移率为42.11% (16/38) 。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宫颈癌是当前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之一, 该类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坠胀、腹痛腹胀等, 并且该疾病可能诱发阴道大出血,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临床上采取的传统疗法多为放疗, 虽然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但由于单纯的放疗难以实现对局部肿瘤的强力抑制, 因此患者的复发率往往较高, 并且也增加了患者治疗期间的痛苦[3]。常规子宫切除治疗虽然效果优于化疗, 但最终的疗效并不确切。而在手术切除之前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不但能有效阻断肿瘤血供, 还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子宫动脉供血主要源自髂内动脉, 由于机体子宫周围有着丰富的供血血管, 加上血管侧吻合十分丰富, 所以对采取髂内动脉血管栓塞治疗非常有利[4]。对于宫颈癌患者来说, 行DSA检查能够发现肿瘤血管组织较为丰富, 但是分布状况较为紊乱, 如果将供血路径切断, 则对于肿瘤生长就能进行阻断, 从而使肿瘤细胞在缺血的情况下最终凋亡[5]。这一原理也就是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机制。

在对宫颈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之前, 有必要先采取化疗措施, 从而抑制肿瘤组织生长, 将肿瘤的范围进一步缩小, 这一治疗思想在近些年被临床研究人员高度重视, 并被认为是新辅助化疗, 不仅能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 还有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 (89.47%) 显著高于对照组 (65.7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在对宫颈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前采取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还可以帮助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 胡兴, 孙亚军, 狄镇海, 邹容, 任重阳, 毛学群, 王美荣, 张爱琴.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33例临床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04:303-307.

[2]王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伴大出血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 2012, 15:71-72.

[3]刘惠谨, 廖红云, 张素仙.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 05:120-123+136.

[4]田种泽, 刘茗露, 王光辉, 李莎, 尹华, 岳养军, 朱向辉.根治性放疗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 21:6749-6753.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篇2

1.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剂科,广西,桂林,541001;2.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白药配合波母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研究。方法:2005年6月~2008年6月以来我院诊治疗Ⅱ度以上宫颈糜烂患者175例,单纯波母光治疗的84例,云南白药配合波母光治疗91例,将两种治疗方法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做治疗效果比较。结果:对照组的一次性治愈率为86.23%,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为95.65%,P<0.05。一次性治愈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云南白药联合波母光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云南白药;波母光治疗;宫颈糜烂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058-01

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类型,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病人主要症状可有白带增多,呈黄白色或脓液样,有时伴有腰酸、下腹隐痛及下坠感,部分有尿频及性交后出血、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不孕等现象。宫颈糜烂可用药物或物理方法来治疗,药物治疗一般疗程较长,花费也较多,患者不易坚持。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主要是波母光等物理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治疗的同时存在着一些患者阴道流血的现象,痊愈时间长,给患者带来痛苦,慌乱,影响治疗效果.我院于2005年6月~2008年6月采用云南白药联合波母光治疗宫颈糜烂,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6月~2008年6月到我院就诊,接受云南白药配合波母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将84例单纯波母光治疗作为对照组.年龄分别为20~50岁. 云南白药联合波母光治疗前均行血常规及出血,凝血功能测定及阴道涂片检查,一切正常后开始手术.

1.2治疗方法经后3~7天,T 37.2℃以下,禁性生活3天。术前嘱病人排空膀胱。术时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用干棉球拭净宫颈黏液,用3%碘酒棉签涂擦糜烂处,超过糜烂面0.2cm,有接触性渗血者,可用云南白药覆盖在糜烂面,个别出血多者可再用纱布填塞,24h取出纱布。均间隔7天1次,轻度患者只需3次就可治愈,中重度需3~5次,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术后月经后3~7天复查。

1.3疗效标准一次治愈:2个月复查糜烂面完全愈合,修复良好,症状消失;二次治愈:糜烂面缩小,症状减轻,二次治疗痊愈;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

2结果

见表1。

ビ杀1可见,观察组一次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讨论

波母红外线和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的优点:无痛苦,术中术后均无明显不良。波母红外线是通过碘与细菌的蛋白质起碘化反应而杀死细菌的。波母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甚至可以杀死细菌的芽孢,尤其是对被污染的伤口,波母红外线还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消炎,波母红外线消毒效果较好,子宫颈糜烂的患处寄生着很多杂菌和致病微生物,若用多种方法涂片、培养查菌,结果常先后不一、变化多端。治疗时轻些,不治时复发,屡查屡治,总难奏效。云南白药以云南特产三七为主要成分,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去肿、排脓驱毒等具有显著疗效,还能有效地避免碘酒与周围组织的接触,糜烂面经碘酒的消毒杀菌后,加上云南白药的止血愈伤,消炎去肿等协同作用,效果很好。术后无需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不会出现物理治疗后的腰膝酸软及下坠感,术后1~7天阴道分泌物增多出现排液现象,更没有物理治疗后创面痂皮脱落,其流出物有一特殊臭味等症状,病人不会担心治疗影响宫颈机能,在山区的劳动妇女术后嘱其返回,不需禁止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不受医院设备的限制,操作简单、安全,医务人员工作方便,经济实用,可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志英.射频消融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效评价[J].中国综合临床,2002,8:754.

[2]管正秀,高振乾.重铬酸钾溶液治疗单纯性宫颈糜烂[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01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篇3

关键词:宫颈癌,临床分析,治疗

宫颈癌属于一种妇科疾病,因其无明显的病理特征常常会在临床诊治上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会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延误从而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生活方面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1],故此加强对宫颈癌的及时正确的诊断以使病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为了降低宫颈癌在临床上的误诊诊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宫颈癌的评判诊断标准,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37.9±7.4)岁。

1.2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需有明确的病理诊断。

2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对患者的严密检查下结果显示,此次所选取的患者中有27例患者都出现了糜烂现象,且程度不同,之中重度为7例,中度为11例,轻度糜烂的为9例,剩余的3例患者宫颈未出现糜烂现象。

3讨论

宫颈癌属于一种妇科疾病,因其无明显的病理特征常常会在临床诊治上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会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延误从而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生活方面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故此加强对宫颈癌的及时正确的诊断以使病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对于宫颈癌的研究分析,近年有学者通过研究资料比对发现,造成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在医学上许多疾病都与遗传因素有着程度不同的关联,近年有学者通过相关资料对比发现,在20例宫颈癌患者中有近乎多半的患者都存在与此疾病相关的家族遗传史,可见宫颈癌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2)日常生活习惯:据研究显示在许多患有宫颈癌的患者中,其生活作息存在严重的不规律性,其主要表现在没有早睡的习惯,熬夜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身体内各项机能下降,从而自身免疫力也会随着下降;(3)病理特征:因宫颈癌在临床表现上并没有较为明显的病理特征,在一般进行临床初步诊断时,往往会容易忽视是宫颈癌的可能性,会被当成一般的糜烂感染进行处理,从而造成误诊情况发生,导致病情延误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医学上也有了不少进步和突破,而对于宫颈癌的防控以及临床治疗研究分析方面也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与成就,虽然宫颈癌在病理特征上仍然不具有明显的特点但只要在前期的诊断判别时对患者的以往病史、生活习惯、病症表现各个方面进行多加询问与观察分析[2],把所有与宫颈癌存在联系的相关因素都可以充分的考虑进去,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防范以及判别能力,从而更好的进行对宫颈癌患者做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判别,降低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此次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用于治疗宫颈癌有效方式,其研究结果显示,此次所选取的患者中27例患者出现了糜烂现象,且程度不同,重度7例,中度11例,轻度糜烂9例,剩余的3例患者宫颈未出现糜烂现象。可见在患有宫颈癌的患者中有许多都会有糜烂感染现象出现,而因宫颈癌在临床表现上并没有较为明显的病理特征,在一般进行临床初步诊断时,会被当成一般的糜烂感染进行处理,往往会容易忽视是宫颈癌的可能性[3],从而造成误诊情况发生,导致病情延误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故此应该在进行诊断时对此方面多加注意,充分全面的考虑问题,才不至于在临床出现误判现象,尽量在初次诊断时就能够发现病症所在并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4]。

综上所述,在对宫颈癌进行诊断及治疗时需要提高警惕性,对患者的病症状况做严密分析以避免及降低误诊率,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从而缩短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卢玉兰,刘晓梅,蔡红兵,黄奕,李晓兰,聂道梅,周全,潘凤莲,李志英,王晓燕,戴英.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1,18(2):134-137.

[2]甘玲,叶真,刘向娇,郑秀,黄秀烟.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术前评估宫颈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123-125.

[3]张雪玉,张咏梅,杨彩虹,刘莉莉,吴蔚.HGF、c-Met和VEGF-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J].肿瘤防治研究,2011,38(4):411-415.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篇4

【关键词】 宫颈癌;介入治疗;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01-02

我院从2008年开展宫颈癌患者微创介入治疗以来,对3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

30例病例中年龄22-42岁,平均32岁,30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及阴道流血,11例有性交后疼痛,均经影像学CT及MRI及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所有病例均在介入治疗15天后行宫颈癌切除治疗。

2 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完善常规检查,病理诊断明确,行双侧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造影,明确肿块的供血动脉和血管染色情况,分别用紫杉醇类药物行动脉灌注化疗,然后用PVA栓塞微粒对双侧子宫动脉进行栓塞,血管染色基本消失。术后观察3天至一周,半个月后行宫颈癌切除术。每三个月、半年复查,追踪随访。

3 结果

治疗后2周妇检评价局部肿瘤及宫旁情况,根据肿瘤及临床症状进行判定,完全缓解(CR),肿块完全消失12例;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50% 以上14例;肿块缩小未超过25%以上的4例,所有病例经治疗后都不同程度的好转。有效率达100%。

4 讨论

宫颈癌是最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且80%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人数约占世界1/3。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表明介入化疗具有抑制淋巴结转移,缩小肿瘤体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作用[1]。

通过介入技术经子宫动脉局部应用大剂量、高浓度化疗药物,既增加了在肿瘤组织及邻近器官组织内抗癌药物作用的浓度,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还减少了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几率,同时也避免了药物代谢的首过效应,以及减少淋巴结转移和亚临床播散。另外,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机制还包括:①灌注化疗及栓塞使肿瘤细胞的膜通透性增加,便于抗癌药物进入到细胞内,从而提高了藥物的疗效,加速了肿瘤细胞的坏死。②术前进行供血动脉栓塞,便于手术时分离宫旁组织,减少手术损伤,同时,也便于减少术中出血。③术前供血动脉栓塞,可使原发灶缩小或坏死,利于术中切除瘤体或降低手术难度[1]。

术前化疗介入处理再手术的方法主要是对患者的骼内动脉及其分支进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灌注并栓塞后从而使化疗药物聚焦在靶器官,这样药物就通过长时间的高浓度的作用于癌变组织为临床再进行手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据相关资料显示,这种介入治疗后在手术的方法的不良反应很小,且同时瘤供血动脉栓塞后能使肿瘤体变软变小并且减轻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为后期手术切除创造良好的条件[2]。

宫颈癌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有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改善宫旁浸润情况降低脉管转移率。使其分期下降,为手术创造良机,有效降低癌细胞的活力,杀灭微小转移病灶。从而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复发。增强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3]。

参考文献

[1]辛悦,朴龙一,孙抒.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吉林医学2013.

[2]颜京湘.宫颈癌介入治疗后再手术的病例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受的12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个小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共65例,年龄在22岁—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5.9)岁;病史为8个月—6年,平均病史为(4.1±0.7)年。对照组患者共64例,年龄在25岁—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6.4)岁;病史为5个月—8年,平均病史为(3.8±0.8)年。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治糜灵栓治疗(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5599),患者在经期后一周于阴道上药,每次一枚,隔一天上药一次,睡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自然平卧位,将给药器插入阴道,推动助推杆,将凝胶推送到患病部位,抽出给凝胶器,弃去。10天为一疗程,观察4个疗程后的效果。研究组患者给予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长春市科新生化药械研究所,吉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640009号),患者在经期后一周于阴道上药,每天上药一次,睡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具体操作方式与对照组相同,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后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活力指数以及总体健康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数据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进行表示,组间数据用t检验,在(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活力指数以及总体健康对比详见表1

3 讨论

相关数据显示[2],近年来我国慢性宫颈炎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平均年龄也越来越低。慢性宫颈炎的患病人群大多为已婚女性,其主要病因包括链球菌感染、大肠埃菌感染、葡萄菌感染、厌氧菌感染、流产或分娩恢复不佳等等,常常伴有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以及宫颈息肉等等。其患病可从白带上直观看出,白带呈乳白色、呈块状或呈豆腐渣等等情况就是慢性宫颈炎的症状,长期的慢性宫颈炎可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如今的医学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手段有很多,包括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由于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的费用较高,且存在着存在副作用,很有可能影响生育。因此,大多数患者还是会选着药物治疗的方式。

卡波姆宫颈凝胶具有杀菌、抗病毒、促进愈合等特点,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可操作性极强,并且疗程短,经济实惠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之处。采用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方式比较简单,可有效的避免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和生活影响。卡波姆宫颈凝胶的使用打破了常规的口服方式,可直达病灶,大大增强了药物疗效,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用药干预,研究结果表明给予治糜灵栓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1.8%,给予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两组临床疗效相比给予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的研究组有明显的优势,患者的各项健康指标有显著的提升。此外,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方式较为经济实惠,容易被患者接受。本文研究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人士翁冬花、卢芳[3,4]等人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在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的方式,可有效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秋月,邹健军.微波联合卡波姆凝胶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543-3544.

[2]寿海英,陈奕馥,沈秋莉,等.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5,24(1):21-24.

[3]翁冬花,张瑜.妇科千金片联合妇因美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10):118-119.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篇6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治疗,同步化疗

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颈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居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1]。尽管近年来卫生知识和防癌普查的开展,筛查出了部分早期病例,但由于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相当一部分病例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中晚期宫颈癌首选放射治疗已被公认,虽然近20年来在放疗技术上有了许多改进,但疗效未见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徘徊在30~50%之间[2]。我们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方法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与单纯放疗的方法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临床分期为Ⅱb~Ⅳa期,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年龄≤75岁,KPS评分≥60分的初治宫颈癌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放化组)、单纯放疗组(单放组)各30例。年龄34~75岁,中位年龄50岁。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1994)分期[3]。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2月初治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单放组和放化组各30例。

1.2.1单放组:医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体外全盆腔照射,前后对穿,2.0Gy/f,DT:30Gy/15f,然后给予盆腔四野照射,使盆腔淋巴结引流区B点总剂量Dr:50Gy/25f。根据病人情况,外照射开始后1~2周开始腔内照射,高剂量率遥控后装机192Ir~γ射线,Dr:5Gy/f,1f/W,A点总量Dr:30Gy/6f。内照射当天停用外照射。

1.2.2放化组:放疗方法同单放组,化疗于放疗开始前1天给予,DDP:25mg/m2×d1~d3静滴,5-Fu500mg/m2×d1~d5慢滴,3~4周重复,共用2周期。

1.3近期疗效评定标准放疗后3个月依据妇科检查及超声结果评定近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的肿瘤消退情况。近期疗效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病情进展(PD)。

1.4毒副作用评价采用WHO 1981年统一分级标准,分为0度(无反应)、Ⅰ度(轻度反应)、Ⅱ度(中度可耐受)、Ⅲ度(重度不可耐受)、Ⅳ度(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等,治疗中每周查血常规一次并记录消化道反应等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近期疗效单放组CR为46.7%(14/30),PR为20%(6/30),总有效率(CR+PR)66.7%,放化组CR为70.0(21/30),PR为20%(6/30),总有效率(CR+PR)为90.0%,两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2毒副作用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放化组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情况较单放组发生率高,程度重,但无Ⅳ度反应发生,但全组病人经积极治疗及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过放射性肠炎的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多,轻中度腹泻等,放化组上述症状略重,给予止泻药治疗后均缓解。见表3。

3讨论

中晚期宫颈癌公认的、传统的治疗模式是盆腔放疗+腔内后装治疗。为了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近年来试用了一些化疗药物与放疗同时应用,如氟尿嘧啶、顺铂、丝裂霉素等[4]。同步放化疗的理论依据充分:①一些化疗药物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如氟尿嘧啶、顺铂等;②放疗主要作用于处于G1/S期的细胞,而部分化疗药物是针对G2/M期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二者合用可以同时对处于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的肿瘤细胞发挥作用;③化疗可使肿瘤细胞周期同步化,有利于放疗发挥作用:④化疗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再群体化,减少放疗后的复发;⑤化疗可抑制放疗期间肿瘤细胞的在增殖;⑥化疗可抑制放疗后肿瘤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5].1999年美国先后报道了GOG、RTOG、SWOG 5个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尽管各组临床期别、放射剂量、放射方法及含顺铂的化疗方案不尽相同,但都证明了同步放化疗能改善中晚期宫颈癌的生存率,使死亡风险下降30%—50%[6,7,8]。因此,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推荐放疗联合以顺铂为主的同步化疗为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5]。其它的一些作者也有相关的报道得出了相似的研究结果[9]。然而,也有不同意见,Thomas、Pearcey等却没有得到阳性结果[10,11]国内的报道不多,而且结论差异较大。本组资料显示,放化组与单放组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0.0%、46.7%(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6.7%(P<0.05),两者有显著差异。但放化组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亦明显高于单放组,表明放化疗联合应用增加宫颈癌局部控制率的同时毒副作用也增加,但这些反应是可逆的,患者可以耐受。本组无1例病人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及不可抑制的恶心呕吐,没有影响治疗过程,没有延长放疗时间。

62例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篇7

关键词:宫颈糜烂,微波,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糜烂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心理压力, 还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1]。目前, 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宫颈糜烂最适宜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在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62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患者随机分为微波组和宫颈环形电切术 (LEEP) 组, 比较患者在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6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微波组和宫颈环形电切术 (LEEP) 组, 每组31例。根据第5版《妇产科学》指定的诊断标准, 宫颈糜烂根据糜烂的程度和面积可分为轻、中、重3个程度。微波组31例宫颈糜烂患者中, 轻度患者5例, 中度16例, 重度10例;LEEP组31例宫颈糜烂患者中, 轻度患者4例, 重度16例, 重度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糜烂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微波治疗[2]

患者在月经干净3d后, 无阴道炎或急性宫颈炎, 自愿接受微波治疗。治疗时, 将微波头贴近患者的宫颈, 从宫颈厚唇糜烂面开始, 逐渐向上扩展, 并逐渐加压至宫颈口, 治疗深度外浅内深, 凝固面要均匀。近宫颈处深约5mm, 宫颈部深不要超过3mm。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卫生和消毒, 避免影响微波治疗的疗效。

1.2.2 LEEP治疗[3]

利用Wallach高频电刀切割病变组织, 根据宫颈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三角形电极, 沿同一个方向切除宫颈病变组织, 切除组织深度不超过2cm, 宫颈组织深度不超过8cm。如果宫颈病变范围扩大, 可选择适宜的环状电极扩大切除范围, 直到把病变组织完全切除为止。切除后可以用球形电极止血。

1.2.3 疗效评定[4]

痊愈:宫颈光滑, 糜烂面消失, 症状完全消失;好转:糜烂面明显缩小, 深度变浅, 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糜烂面积和糜烂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症状仍然存在。有效率= (痊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 组间比较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轻度宫颈糜烂患者中, 微波组和LEEP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 故如果患有轻度宫颈糜烂, 应该首选微波治疗;在中度宫颈糜烂患者中, 微波组和LEEP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3.7%, LEEP治疗方法有效率略微高于微波组;在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 微波组和LEEP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30%和91%, LEEP治疗方法有效率明显高于微波组, 因此患有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应该首选LEEP治疗。微波对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为71.0%;LEEP对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为93.5%, 显著高于微波组 (P<0.01) 。见表1。

% (例)

3 讨论

宫颈糜烂是妇女的常见疾病, 也是多发疾病, 宫颈糜烂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分娩和流产等[5]。宫颈糜烂的发病机制也较为复杂, 一般是由于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引起的, 少数也可能是因为感染病毒或衣原体等引起的, 并且与化学和机械性的刺激或损伤有关。宫颈糜烂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白带增多, 白带发黄, 同时伴有腰部酸痛等[6]。在临床上, 根据糜烂的面积和糜烂程度, 宫颈糜烂可分为轻度糜烂、中度糜烂和重度糜烂3种。目前针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针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临床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针对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 观察了微波方法和LEEP方法的治疗效果,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微波治疗适用于面积小、轻度糜烂的患者, 而LEEP切除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 能够彻底清除病原体, 愈合快, 治愈率高。

总之, LEEP治疗宫颈糜烂患者治愈率高, 血流量较少, 愈合时间短。与LEEP方法比起来, 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较差, 故轻度宫颈糜烂患者可首选微波治疗, 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可首选LEEP刀治疗。

参考文献

[1]朱春英, 许香.不同方法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观察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36) :123.

[2]黄涛.各种宫颈糜烂适宜治疗方法的探讨[J].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3) :158

[3]宁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杂志, 2011, 8 (8) :27.

[4]韩玲秋, 范成姣, 张华.298例宫颈糜烂治疗效果的观察[J].数理医学杂志, 2007, 20 (4) :489.

[5]刘红梅, 张彩青.几种治疗方法对各种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J].临床医学杂志, 2006, 12 (26) :8.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56例, 年龄31~62岁, 中位年龄45.6岁。其中Ιb2期25例, Ⅱa期20例, Ⅲa期11例。病理组织学分类:鳞癌37例, 腺癌14例, 腺鳞癌5例;其中高分化19例, 中低分化37例。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 肝、肾功能, 血生化检查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B超、CT等辅助检查未见远处转移, 病理组织学检查来自化疗前宫颈活检及术后切除标本。

1.2 治疗方法

第1天:多西他赛75 mg/m2, 静脉滴注2 h。第2天:奥沙利铂130 mg/m2, 加入250~5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 输注2~6 h。在使用多西他赛前12、6 h分别给予口服地塞米松7.5 mg, 给药前30 min给苯海拉明40 mg肌内注射, 西米替丁600 mg静脉推注, 以后口服地塞米松15 mg, 至少3 d, 预防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多西他赛滴注开始后每30分钟测血压 (BP) 、脉搏 (P) 、呼吸 (R) 1次, 心电监护, 化疗前后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 化疗后72 h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CSF) 150μg, 皮下注射3~7 d。化疗1~2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3周, 于疗程结束2~3周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每周做妇科、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 化疗前、化疗后及化疗后3个月行盆腔B超或CT检查, 了解局部及盆腔肿块消退情况, 观察其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处理。疗程结束后定期复查, 行妇科检查、阴道涂片检查、B超或CT检查, 详细记录肿瘤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近期疗效按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2]分为, 完全缓解 (CR) :肿瘤完全消退, 维持4周以上, 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部分缓解 (PR) :肿瘤体积缩小>50%, 维持4周以上;好转 (MR) :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25%, 但<50%, 无新病灶出现;稳定 (SD) :肿瘤体积缩小<50%或增大<25%, 无新病灶出现, 维持4周以上;进展 (PD) :肿瘤增大>25%或有新病灶出现, 或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持续存在。有效率=CR率+PR率+MR率。化疗毒性标准:依据WHO制定的急性、亚急性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56例患者均能耐受并完成1~2个周期的化疗, 化疗结束2周后, 6例完全缓解 (10.71%) , 41例部分缓解 (73.21%) , 2例好转 (3.6%) , 7例稳定 (12.5%) , 无进展病例, 有效率达87.5%, 56例患者于化疗后均行宫颈癌根治术。

2.2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全组主要限制剂量毒性为白细胞减少, 但主要为Ⅰ~Ⅲ度下降, 经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未影响治疗过程。对血小板无影响, 骨痛、肌痛也较常见, 对症处理1周左右消失。脱发发生率为71.4%, 治疗结束2个月后多渐恢复。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 发生率为53.6%。肝肾功能异常少见, 但均为患者所耐受, 在用多西他赛前经预防过敏治疗, 本组所有患者无发生过敏反应, 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

2.3 手术情况及术后病理学检查

56例患者进行1~2个周期的化疗, 化疗结束后2~3周在全身麻醉下行宫颈癌根治术, 手术过程顺利, 6例术后病理未查到癌细胞仅见淋巴细胞, 浆细胞浸润;盆腔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病理缓解, 2例术后病理检查示阴道切缘癌组织广泛浸润, 1例术后病理检查示盆腔淋巴结转移, 手术成功切除率达96.4%。

3 讨论

近年来, 宫颈癌呈年轻化趋势, 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期望值高, 保留卵巢阴道功能的要求提高。所以对中青年患者的治疗模式更以“手术首选、术前化疗、保留功能”为原则。术前新辅助化疗提高到新的认识高度, 以往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是根治性手术, 盆腔以外的亚临床灶无法控制, 肿瘤的控制率不高[3]。随着先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策略的提出, 宫颈癌术前加用1~2个疗程新辅助化疗, 能明显缩小肿瘤体积和转移范围, 可降低肿瘤分期, 扩大手术指征, 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癌细胞侵袭力, 消灭微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和术后转移及复发等作用, 特别适用于瘤体较大或有局部转移的中晚期患者。新的细胞毒药物和分子靶向治疗有望改善、转移或提高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多西他赛属紫杉醇类抗癌药物, 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稳定微管网络而起到抗肿瘤作用。多西他赛可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合, 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 同时抑制其解聚, 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 多西他赛与微管的结合不改变原丝数量, 从而将肿瘤细胞阻断于M期。对增殖细胞作用大于非增殖细胞, 一般不抑制DNA、RNA及蛋白质合成, 体外实验对多种肿瘤细胞株有细胞毒作用, 抗瘤谱广, 体内实验对HOC8和HOC22等多种肿瘤移植物有效。其过敏反应发生率较紫杉醇低。奥沙利铂是一种二胺已烷铂, 为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 其主要机制与其他铂类药物相同, 均以DNA为作用部位, 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 阻断DNA的复制与转录。与DNA结合迅速, 对RNA也有一定的作用, 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体内和体外研究均表明其与顺铂无交叉耐药, 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而无肾毒性, 骨髓抑制作用轻微, 更易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 明显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4]。临床观察显示, 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联合应用方案化疗有效率达87.5%, 手术切除率达96.4%。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显著, 可使肿瘤体积缩小, 提高手术成功率, 且疗效好、和可以耐受的毒副作用低等优点,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由于本研究样本不大, 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岳银艳, 曹海宁, 周昌宁.紫杉醇联合卡铂对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的观察.当代医学, 2012, 18 (26) :134-135.

[2]曾益新.肿瘤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289.

[3]Sardi JE, Boixadera MA, Sardi JJ.Neoadjuvant chemotheraphy inervical cancer:a new trend.J Curr Opn Obstet Gynecol, 2005, 17 (1) :43-47.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篇9

[關键词]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57-02

Curative effect of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

LIU Xiaoqing  DONG Zhuqing

Department of Radio Therapy, Mindong Hospital Affiliated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Ningde 35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ide effect of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to the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 Methods The patients of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rom Jun 2006~Jun 2009: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and only radiotherapy group.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s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group of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the response rate(CR plus PR)were 93.3%,and the 2 year survival rate were 82.2%.In the group of radiotherapy alone,the response rate(CR plus PR)were 70.0%,and the 2 year survival rate were 55.0%.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wo groups(P<0.05).More serious toxicity was found in the group of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but it could be tolerable. Conclusion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 can acquired curative effect and was safe and economical,so it was worth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Adverse effect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布呈双峰状:35~39岁和60~64岁为高发,平均(52.5±11.7)岁[1]。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早期以手术为主,Ⅱb期以上的中晚期宫颈癌,原则上首选放射治疗,但单纯放疗疗效较差,其5年生存率仅为40%~50%。尽管放疗设备和技术不断进步,但对宫颈癌治疗效果却提高甚微,生存率无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肿瘤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放疗加同步化疗的综合治疗,较单纯放疗能增加局部肿瘤控制,降低远处转移率[2-3]。为进一步观察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45例中晚期宫颈癌,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近期疗效及2年生存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中晚期宫颈癌85例,年龄25~68岁。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且为初治者。其中鳞癌76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1例。按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法确定临床分期,Ⅱb期36例,Ⅲa期22例,Ⅲb期24例,Ⅳ期3例。分化程度:低分化25例,中分化48例,高分化12例。所有患者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卡氏评分均>70分。85例患者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观察组)45例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同步放化疗组(观察组)采用放疗加同步化疗,单纯放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

1.2.1 放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盆腔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放疗。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德国西门子PRIMUS M型医用双光子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先予6-15 MVX线盆腔四野照射DT 30 Gy,1.8~2.0 Gy/次,每周5次,后改中央档铅,盆腔两野照射DT 20 Gy,同时开始配合腔内后装治疗,采用I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192,A点6 Gy/次,每周1次,总剂量36~42 Gy。放疗期间配合每日阴道冲洗。后装治疗当日不行盆腔外照射。

1.2.2 化疗 采用“5-FU+DDP”方案化疗。具体为:5-FU 750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DDP 60 mg/m2第1~2天,静脉滴注,3周1次,共3次。

1.3 疗效评价

1.3.1 近期疗效 参照WHO对实体瘤的评价标准[4]。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退,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50%,维持4周以上;无效(SD):肿瘤体积缩小<50%,维持4周以上;进展(PD):肿瘤增大25%以上或有新病灶出现。

1.3.2 远期疗效 以2年生存率、复发和转移作为评价标准。所有病灶均在治疗结束3个月时评价近期疗效,以后定期门诊复查评价远期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2年生存率用平均寿命法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观察组45例患者中CR 36例,PR 6例,SD 3例,PD 0例,CR+PR有效率为93.3%。对照组40例患者中CR 20例,PR 8例,SD 8例,PD4例,CR+PR有效率为7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远期疗效

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失访与非癌性死亡按死亡计算。观察组和对照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82.2%(37/45)和55.0%(2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6.7%(3/45),远处转移率为8.9%(4/45);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为15.0%(6/40),远处轉移率为20.0%(8/4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不良反应

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与单纯放疗者相比程度较重,但经升白、

止吐等对症处理后均能得到恢复,未影响治疗进程。远期放疗并发症主要为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及盆腔纤维化,其发生率与单纯放疗者相似,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经典治疗方法,但30%~40%的患者治疗失败,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局部未控制和复发,其次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播散[5-6],可能与肿瘤体积大、有较多乏氧细胞、宫旁浸润对局部放疗不敏感、放疗不能控制照射野以外的亚浸润灶有关。近年来,随着化学治疗的迅速发展,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也备受重视,新辅助化疗得到临床广泛认可[7]。同步放化疗的理论基础也在逐渐形成,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其优点有以下几点:①化疗药物能抑制放疗所导致的肿瘤细胞损伤后的修复,从而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②化疗能缩小肿瘤的体积,改善乏氧细胞状况,增加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③化疗药物本身不仅能杀灭肿瘤细胞,而且对放疗有增敏作用;④化疗能使更多的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使肿瘤细胞同步化;⑤化疗和放疗作用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起互补作用,但不延长总体治疗时间,且并发症也无明显增加。1999年先后报道了由GOG、SWOG、RTOG进行的5组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大样本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尽管各研究组内临床期别、放射剂量、放射方法及含顺铂的化疗方案不尽相同,但结果都证明同步放化疗能明显改善生存率,使死亡危险下降30%~50%,因而奠定了同步放化疗在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被美国NCI推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标准[8]。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45例中晚期宫颈癌,结果显示近期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者。但同步放化疗的近期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重,患者均有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但经升白、止吐等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且放疗远期直肠、膀胱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另外,从远期疗效来看,同步放化疗的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者,但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统计时间尚短,样本例数较少等有关,因此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但鉴于较高的近期疗效及无明显增加不良反应,说明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8.

[2] Rose PG,Bundy BN,Watkins EB,et al.Concurrent cisplatin-based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J].N Engl J Med,1999,340(15): 1144-1153.

[3] Vale C,Tierney JF,Stewart LA,et al.Reducing uncertainties about the effects of chemoradiotheraphy for cervical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s data from 18 randomized trials[J].J Clin Oncol,2008, 26(35): 5802-5812.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ndbook for reporting results of cancer treatment[S].1979:24-31.

[5] 张国楠.子宫颈癌的治疗[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1):78-80.

[6] 黄曼妮,吴令英,高菊珍.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J].癌症进展杂志,2004,2(5):320-325.

[7] 熊正爱,胡丽娜.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初步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5,34(5):741.

[8] 殷蔚伯,李晔雄,王绿化,等.肿瘤放射治疗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43.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篇1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15~71岁, 平均年龄51岁, 其中小于30岁4例, 大于30岁40例;临床症状:阴道出血35例, 阴道流液9例, 腹痛24例;临床分期:I期15例, 其中Ib期10例, Ⅱ期11例, Ⅲ期18例, Ⅳ期0例;术前病理活检:腺癌27例, 其中低分化腺癌7例、乳头状腺癌5例、透明细胞癌2例、粘液腺癌l例、腺鳞癌8例、腺棘癌l例;术后病理:44例患者去除13例单纯放疗未行手术外, 31例患者有术后病理, 未见肿癌细胞残留7例, 术后病理有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24例。

1.2 治疗方法

单纯性宫颈癌根治术8例, 术前化疗+根治术1例, 术前后装+根治术3例, 根治术+术后补充放疗1例, 全量放疗后全子宫切除术13例, 单纯放疗13例;综合治疗包括术前化疗、后装、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放疗5例。

2 结果

全组病例5年随访率90.9%, 4例失访者均按失访日期做死亡统计, 统计学检验采用卡方检验, 由于例数较少, 对例数小于10例的仅以百分比表示。本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59.09%, Ⅰ期病人中Ⅰa和Ⅰb 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Ⅰa100%、Ⅰb 50%, Ⅲ期病人5年生存率44.44%, 提示临床期别愈晚预后愈差, 同时Ⅰb期宫颈肿瘤体积对生存率有明显影响, 盆腔淋巴结转移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淋巴结阳性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深肌层浸润5年生存率也明显低于浅肌层浸润。病理亚型之间对生存率影响不大, 但低分化腺癌预后较差 (见表1) 。

Ia病人以根治术治疗为主, Ⅰb~Ⅱa以根治术治疗为主, 配合术前化疗或后装治疗, Ⅱb以后病人以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性治疗为主 (见表2) 。

3 讨论

近数十年来, 宫颈腺癌的检出率在世界范围内均明显提高, 从50年代占宫颈肿瘤的5%, 升至20世纪90年代的10%~22%, 其一是宫颈腺癌的发病率确实升高了, 其二为常规开展细胞学检查和宫颈锥切使腺癌的检出率增高。临床分期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疾病的扩展范围, 病期愈早, 预后越好。但是临床分期也不尽能反映疾病的真实情况, 同期患者即使其他条件相同, 预后也有差别。受医生经验的影响, 分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较多偏差。早期病例中也有不少已发生淋巴结转移, 其预后较差。Korhonen等发现宫颈腺癌宫旁组织浸润呈线性扩展, 与鳞癌所表现的“片状”扩展有区别, 难以为临床检查所知, 常致分期偏早。本文5年生存率Ⅰ期生存率60.60%, Ⅱ期72.72%, Ⅲ期44.44%, 与其他文献资料相比Ⅰ期77%, Ⅱ期47%, Ⅲ期19%, 本文Ⅰ期略低, 而Ⅱ~Ⅲ期相对略高, 这可能与例数少有关。宫颈原发肿瘤的大小与预后有密切关系:肿瘤大预后较差, 而且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高。本文Ⅰ期15例中, 其中Ⅰb期10例、Ⅰa 5例, Ⅰa 5年生存率100%, 而Ⅰb为50%。Ⅰb患者局部肿瘤直径>4cm, 术后淋巴结转移率高达80%, 在此我们提出充分重视Ⅰb期局部肿瘤直径>4cm的宫颈腺癌, 该类型预后差。宫颈腺癌组织来源复杂, 病理亚型众多, 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较好, 腺鳞癌预后较差。但Kolgore等未发现各种亚型在生存率、复发率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存在不同。本组统计显示各病理亚型之间, 生存率无明显区别, 但是在27例腺癌中, 有7例低分化腺癌, 其5年生存率4/7 (57%) , 淋巴结转移4/7, 深肌层浸润3/7, 预后较差, 这说明分化差的肿瘤具有高度恶性潜力, 预后差。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宫颈腺癌的至关重要的预后因素, 在本组Ⅰ~Ⅱa期根治术中, 16例根治术中淋巴结阳性7/16 (43.7%) , 其5年生存率2/7。早期宫颈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及死亡率之高足以引起临床重视。这种高转移倾响, 除与肿瘤细胞内在生物学特性有关外, 还可能由于其生长于隐蔽而狭小的颈管内, 易于向深层扩展, 早期即接近并侵入宫颈淋巴管随淋巴管扩散, 也是一重要方面。Berek认为宫颈腺癌出现淋巴结转移预示着全身性疾病将随之发生。Mcleiian等总结报道, 存在淋巴结转移病例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 55例Ⅰ期经手术根治, 有淋巴结转移者9例, 5年生存率22.2%, 而无淋巴结转移46例5年生存率97.8%。总之探索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寻找其转移规律对术前或未手术患者的预后能提供有力的帮助, 对这些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更加积极的系统治疗, 可望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宫颈肌层浸润深度对生存率也有明显影响, 本组行手术治疗31例, 除去7例术后标本未见癌残存, 24例深肌层浸润8例、浅肌层浸润7例, 5年生存率为5/8 (62.5%) , 后者为5/7 (71.42%) 。宫颈腺癌的治疗效果较鳞癌差, 一般认为是由于放射敏感性的不同所至。但Waddell认为腺癌原发肿瘤体积通常较鳞癌大, 且易于浸润肌层组织, 与未获充分治疗的宫体下段有关, 因此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常有争议, 目前多认为综合治疗效果较单纯放疗效果好。Berek等报道, Ⅰ期病人不论是单纯放疗、根治性手术或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相当, 但Ⅱ期病人则综合治疗比单用放疗好, 单纯放疗、根治性手术和综合治疗三者的复发率分别是56.3%、15.4%、10.8%, 故该作者提示Ⅰb、Ⅱa宫颈腺癌不适宜单纯放疗, 而应选用根治性手术, 或是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我院统计中, 对Ⅰb、Ⅱa病例以广泛手术治疗为主, 配合术前化疗或后装治疗, Ⅰ期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6/6, 但对Ⅰb局部大病灶术前给予介入化疗或后装, 根治术后, 仍存在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 术后再补充放疗及全身化疗, 对Ⅲ期以上病例, 多采用全量放疗或全量放疗后补充全子宫切除术, 5年生存率8/18 (44.4%) , 但对Ⅱb以上病人全量放疗后补充手术5年生存率7/12 (58.3%) , 要高于单纯放疗后不手术组6/13 (46.1%) 。

上一篇:选官制度下一篇:广播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