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2024-05-10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精选十篇)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篇1

一、创设问题情境, 凸现有效教学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愿意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 而善于从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则意味着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有效的学习情景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建立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 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 不仅能解决有效学习情境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而且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 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 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认识乘法》一课时, 我创设了邀请小朋友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通过参观动物学校的操场、小花园、电脑房、游艺室等巧妙地把新知贯穿于故事情节中, 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新颖的形式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进一步地积极思维活动。

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促进有效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合作交流能有效地体现学生的这种欲望, 教学中使合作交流的功能与价值得到最大化, 教师就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断激励学生思考, 让他们在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思考, 在合作交流中互动, 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述和倾听, 在争辩与讨论的动态过程中感悟和体验, 在思维的碰撞中创新。

例如, 我在教学一节数学活动课中, 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180平方厘米, 把它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 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后汇报交流:生1:列式为180÷2+180÷6, 我是这样想的:把一个立方体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 那么每个长方体分到了立方体表面积的一半, 由于一刀切下去会增加两个面, 每个长方体就再增加一个面。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180平方厘米, 每个面的面积是180÷6。所以, 可以这样做。生2:列式为180÷6×4, 因为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180平方厘米, 则每个面的面积是180÷6, 一个立方体有六个面, 切一刀又会增加两个面, 共有八个面, 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 每个长方体就有四个面。生3:我也是这样做的:180÷6×4, 但我是这样想的:一个立方体切成相等的两个长方体, 每个长方体就有两个正方形的面, 两个长方形的面, 其中两个长方形的面正好拼成一个正方形的面, 有四个长方形的面, 就拼成了两个正方形的面, 所以一个长方体共有四个这样的面。生4:我是这样做的 (180+180÷6×2) ÷2。生5:我列式为180÷6÷2×8。这节课, 给我的感触很深, 我真想说:同学们, 你们太棒啦!说实在的, 有的方法我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的智慧之花不断地绽放, 同学们所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了由教师单一传授的知识。

三、引导实践应用, 强化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篇2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良好的情景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也能激发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兴趣[1]。情境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比和比例的知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比、比例、比值的概念和知识的运用模糊不清。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概念。上课伊始,我拿出准备好的糖块和一杯水,学生们看到我这些道具很好奇,这时候充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学们,我这里有5块糖,一共是3克,这杯水是3克的,大家帮我分析一下,糖放入水中后,糖水有多重?”问题一出,学生们立刻大笑起来:“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呀,一共33克呗。”我在看到学生们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说:“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看起来难,我们就以这杯糖水为例,来层层剥开比和比值这节的真面目。”随后我不断引导学生从比的定义为突破口,自己小组探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情境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的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整节课学习气氛高涨,回答问题踊跃,也带动了我的讲课积极性,整体效果非常好。

二、运用多媒体,使抽象知识形态化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是在数学学习上立体思维能力较差。以往题海战术应对抽象知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都不符合现代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正好迎合了孩子的这一特点。通过制作flash,将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问题简单直观的通过设计的动画展现出来,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新教材中“平移”一课,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旋转门”、“推拉门”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演示它们的运动过程,从而揭示平移概念。并设计了小熊跳格子的flash,将物体位置变化的过程演示出来,孩子们一开始以为是一款小游戏,兴趣十足地盯着动画看小熊的运动路线。同时配以当下最受学生们喜爱的TOM猫的卡通形象讲解平移的过程和平移的基本知识。将抽象知识融合与动画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求知欲望,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转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针对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而言的,它要求的是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倒数这节课时,倒数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简单地给学生套用定义,他们可能只是死记硬背的记住定义,但是对于知识的彻底理解与领悟却相差较远。这节课的讲解,我采用的是开放式讨论学习的方法。有的说:“倒数是什么意思?”有的提出:“学倒数有什么用处?”于是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我引导学生从课本开始,认识概念,找清定义,明白倒数的意义。在理清基本知识后,我有拓展一些带分数、小数、整数……直到最后讨论了“1”和“”有没有倒数,为什么。怎么用简单的方式找到倒数?通过大家自己的讨论与学习,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方法。

四、提供材料,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良好的思考能力,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考和独立思考[2]。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思维诱导,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材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求圆环面积的过程中,有一道题,花坛是圆形的,直径3米,在花坛外修建一条宽1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这道题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往往在求大圆的直径时得出3+1=4米,忽略了小路在花坛的直径两边都延伸了1米。由此看出学生感性材料的缺乏致使思维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全面考虑问题。因此,学生对具体丰富的思维材料接触越多,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渐增强,从而达到从具体的事物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的过渡。

五、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篇3

在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一、符号思想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符号思想是将复杂的文字叙述用简洁明了的字母公式表示出来,便于记忆,便于运用。

例1: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a+b)×c=a×c+b×c。

二、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甲问题的求解,化归为乙问题的求解,然后通过乙问题的解反向去获得甲问题的解。一般是指不可逆向的“变换”。它的基本形式有: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等。

例2: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先把组合图形割补成学过的简单图形,然后计算出各部分面积的和或差,均能使学生体会化归法的本质;学习圆的周长,先将圆的周长转化成一条线段,再推导出它的周长,这就是化曲为直。

三、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即通过作一些如线段图、树形图、长方形面积图或集合图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使问题简明直观。

例3:一杯牛奶,甲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就这样每次都喝了上一次剩下的一半。甲五次一共喝了多少牛奶?如图这里不但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还向学生渗透了类比的思想。

四、变换思想

变换思想是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思想。如解方程中的同解变换,定律、公式中的命题等价变换,几何形体中的等积变换,理解数学问题中的逆向变换等等。

例4:求1/2+1/6+1/12+1/20+……+1/380的和。

仔细观察这些分母,不难发现:2=1×2,6=2×3,12=3×4,20=4×5……380=19×20,再用拆分的方法,考虑和式中的一般项

a[,n]=1/n×(n+1)=1/n-1/n+1

于是,问题转换为如下求和形式:

原式=1/1×2+1/2×3+1/3×4+1/4×5+……+1/19×20=(1-1/2)+(1/2-1/3)+(1/3-1/4)+(1 /4-1/5)+…+(1/19-1/20)1-1/20 =19/20

五、分解思想

分解思想就是先把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便于解决的子问题,分解出若干便于求解的范围,分解出若干便于层层推进的解题步骤,然后逐个加以解决并达到最后顺利解决原问题的目的的一种思想方法。

例5:甲乙两杯果汁共800毫升,从甲杯倒入乙杯160毫升后,两杯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六、分类思想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例6: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素数和合数。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

七、类比思想

数学上的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它能够解决一些表面上看似复杂困难的问题。

例7:由加法交换律a+b=b+a的学习迁移到乘法分配律a×b=b×a的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长×宽=a×b,通过类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理解为长(底)×宽(高)÷2=a×b(h)÷2。类似的,圆柱体体积公式为底面积×高,那么锥体的体积可以理解为底面积×高÷3。

八、假设思想

假设思想是一种常用的推测性的数学思考方法。利用这种思想可以解一些填空题、判断题和应用题。有些题目数量关系比较隐蔽,难以建立数量之间的联系,或数量关系抽象,无从下手。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得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例8:在求鸡兔同笼的问题,可以假设全部是鸡;或者全部是兔。

九、对应思想

对应指的是一个系统中的某一项在性质、作用、位置上跟另一系统中的某一项相当。对应思想可理解为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对应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9: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函数与其图象之间的对应。另外,在“多和少”这一课中,一个茶杯盖与每一个茶杯对应,直观看到“茶杯与茶杯盖相比,一个对一个,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我们就说茶杯与茶杯盖同样多。使学生初步接触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感知两个集合的各元素之间能一一对应,它们的数量就是“同样多”,“对应”的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十、集合思想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篇4

一、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师生交流

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都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 违背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也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比较注重发散思维, 教学活动中必须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如教学判断题“240×50的乘积至少有两个零”时, 不少学生都会认为是正确的, 因为学生根据“被乘数和乘数末尾有零的简便乘法运算法则”很容易判断出有两个零.同时也有学生认为是错误的, 因为这些学生认为结果至少会有三个零.这部分学生除了依据“被乘数和乘数末尾有零的简便乘法运算法则”外, 还看到4与5的乘积中有零.学生的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如果教师简单否定任何一种看法, 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影响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多鼓励学生开展发散思维, 陈述自己的看法与理由,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还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另外, 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要运用好启发式教学法, 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师生互动.如讲授方程概念时, 教师可以用天平做教具, 让学生上台做实验.在添加砝码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一边会下沉呢?天平达到平衡时问学生什么条件下会达到平衡?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认识到方程与天平一样, 都是让两边平衡.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因人而异, 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 学生个体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也会有所不同.有效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制定目标, 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时, 既要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 又要有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针对性目标.如教学“分数化小数”时, 教师可以设计出三层目标:一是能正确判断怎样的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二是在探究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过程中, 归纳出其过程;三是利用观察、分析等方法, 了解数学的分类思想、归纳思想等.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实际, 力所能及地完成相应的目标,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定的发展, 实现有效教学.

三、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因此, 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发展学生思维.如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 教师可以先用名胜古迹引入教学内容:古都西安有很多名胜古迹, 大雁塔和小雁塔就在其中, 今天我们学习与这两个建筑相关的数学问题.再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大雁塔和小雁塔, 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的数学关系, “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些复杂的数学关系.最后设出未知数x, 列出方程小学生没有接触过带未知数的方程, 不创设情境, 学生很难理解复杂的关系.

四、走进生活, 让数学教学贴近实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最终又要应用于生活实际, 因此, 讲授数学知识时要结合生活实际, 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 做到有效教学.如讲授计算长方体体积时,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长方体模型, 让学生思考需要摆放多少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然后得出此长方体的体积.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的教室也是一个长方体, 能用这种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吗?这样的方法简便吗?学生会说不简便.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简便地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 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很容易得出, 通过摆放小正方体的方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不简便, 有时候根本无法运用.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 数学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如教学“字母表示数”时, 可以让学生通过用字母表示一个数、表示运算定律等活动, 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 体会到数学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总之,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 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激活数学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红梅.有效: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5) .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 篇5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有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现行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的现象。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备课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保证。

要上好课,备课是保证。传统的备课方法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探讨,教师备课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变个人自备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才能,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师生的互动和在互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怎样调控,这些只有在课前教师心中有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把握教材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把握教材就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数学的概念、性质定理等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公式等,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全面的、清晰的。

三、突出重点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核心。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本质,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来,同时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新知识。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转化过渡要自然。这样才能突出重点。

四、挖掘智力因素是提高课堂有效性不应忽视的。教材中的“试一试”“说一说”“想一想”,由于这些题较难,学生做起来可能无从下手,有些老师对这些题要么不讲,要么教师以讲代做。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教师立足启发为主让学生共同参与探讨,要注意引导学生变换一种角度思考,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推理、交流,这样对提高学生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能认真研究教材,更新教育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10年1月

认 识 物 体

何成蓉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图形卡片。

3、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辨认。

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2011年4月

第一册《认识物体》说课稿

何成蓉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图形的基本特征。这样经历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符合掌握知识的规律,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学生联系生活找出属于这四种图形的实物,尝试用所学知识描述其特征,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以有知识经验,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教学目标:

1、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而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感受片面与曲面的不同。

2、在认识物体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操作发现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不同图形的区别学生喜欢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认识和能够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拄和球。

难点:找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并能明确图形之间的区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本交流着抓住本课重点,突破难点的思想,我将结合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联想迁移,鼓励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

二、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部分: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美丽的城堡)学生观察城堡中的各种形状的物体,老师出示长方体积木,请学生摸一摸,说说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可能回答有6个面,每一面都是平平的,在物体上找到了长方形等。再由其他学生补充说明,师生共同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老师给出名称。(板书:长方体。)接着依次出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按照同样的方式提问学生,学生可能给出这样的回答:比如正方体上有很多面,每个面都是平平的,每一面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上面和下面都有一个圆而且两个圆一样大。球上没有角,很光滑。经过总结老师给出图形的名称。(板书:正方体,圆柱,球。)老师指出今天的学习内容为认识物体且板书认识物体。

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名字。老师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根据所指说出名称。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摸一摸和说一说的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探究在比较中感知图形的特点,并且认识图形。

2、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找朋友。

将生活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连一连说说理由,并且找出其它的一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说明结果后,老师用多媒体呈现答案,并且要求学生介绍找朋友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在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时犹豫,老师可以及时引导说明可以根据是否能在物体上找到长方形来区别。通过找朋友这一简单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说出生活中的物体,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数一数。

要求学生数左边图中各有几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如长方体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2个第三层有2个第四层没有。用形象的语言告诉学生不管胖瘦高矮都是长方体,引导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图形,确认表格中的四个数字加起来正好是12再次确认没有漏数。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什么图形有几个,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加问还可以怎么分,引导按照颜色的不同分。

这一步骤要让学生在一堆图形中辨认出不同的图形及时的巩固了新知,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排一排。

一个学生拿一个图形,8个学生拿着8个图形在教室里排队,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图形,说说是从哪边数起的,照这样数第几个是球第几个是蓝色的,第几和第几都是正方体。分清了左边,可以让学生说说从右边数起的情况。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排一排的过程中复习左右以及第几的知识,也巩固了图形的知识。学生在“玩中学”的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操作实践,亲身体验。

3、总结归纳。

游戏:请学生来说说一个物体的样子,让全班学生一起猜是什么物体,要求大家判断第一个学生对物体的描述有没有错误。最后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物体,要求学生在家里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这一环节鼓励孩子尝试记忆物体的特征,促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知识,将所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011年4月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有趣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2、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生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教材从选材上就已经注重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不再是空洞而枯燥的知识罗列。教师在明确教材内容知识的要点是什么后,根据本班或者本地的实际情况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寻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关的数学知识为切入点,使生活和数学有机的融为一体,知识的应用与再创造得以完美的结合。在学习《认识物体》一课时,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这些物体的概念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足球、魔方、牙膏盒等这些东西却十分熟悉,于是课堂上我就通过学生对这些东西的进行分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它们的特征。之后又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这些物体在生活中出现在哪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这些物体的理解。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背景出发,得到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数学的真实作用还原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的问题。要学生学会数学,做数学,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发挥、发展、创新数学。

3、“互动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简单的灌输,盲目地的“填鸭式”教学,不再是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而应创设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的模式。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师生共同活动。课堂上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提问不少于10人。同时还应当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入小组学习的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二、学生学习方式

1、主动参与,善于合作。

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同时精心组织每次合作,使他们在有效、有序共同学习中得到交流、受到启发。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不要将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形式化。不见得每个知识点,每个学习内容都必须要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当在某些地方意见发生分歧时或可多方面解决问题时就适时地采用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使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吸收了别人的想法,增加了知识面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新教材中很多练习题都是给一幅主题图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练习就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个讨论交流的条件。同时在新课程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彼此相互倾听、解释、思考、交流。老师时而穿针引线,巧妙点拔,适时评价。学生也才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展。我认为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宜四人为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间充分交流,又不至于因人多嘴杂而忙中生乱收获甚微。

2、注重体验,勤于动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已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数学新教材的编排上也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随处可见的 “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更加注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例如在讲授加减法的过程中就应当尽量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3、打破常规,乐于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活泼的气氛。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去放任自己的思想去插上创新的翅膀,也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次要善于开发资源,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以后,我为学生安排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这些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积极性也很高。经过他们的描绘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让人感叹孩子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在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中巩固了知识还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2011年4月

小学数学下册教学心得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通过本期的教学有的也有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一、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首先就要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如果在课堂上单一的征对一些枯燥的计算进行讲解必然不会引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乃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比如说在进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孩子进行一些实物分发的实际操作,运用一些实际的机会。比如说在课间餐点的分发时,让学生自己去分发并在分发过程中不段断的进行询问,这样在分发的物品不断减少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减法运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同时又让学生比较出想5-1与5-1-1这样两个算式的区别,使学生明确了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还可以把它运用于生活。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011年7月

“9加几”教学设计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教学目标:

1、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原理,能快速而正确地计算9加几。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启思1、2 7 4 8 /\ /\ /\ /\ 1 □ 1 □ □ 1 1 □

2、出示卡片:10+1 10+3 10+5 10+2 10+8 10+7 10+6 10+4 师:为什么你算的那么快呀?(10加几就是十几)

3、设疑激趣(9加几的口算卡一组)

不一定等学生算出来,快速地换卡。让学生谈谈感受,并揭示课题。

师:你有什么话想说说?

师: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快速地计算9加几吗?

二、探究9加几的算法

1、情景导入----主题图

(1)这是一幅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现在一共有多少盒?”怎样列式?

师:那9+4=多少?看看谁既能算出结果,还能说出怎么想到结果的。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数数法:1、2、3……

12、13依次数。(2)接着数:从9数到13。

(3)凑十法:先拿一个放进盒子里,再想“10+3=13”…… 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通过数数的方法得到的,也有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比如把外面的一个拿到里面,凑成10,外面的合成13。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师指导。

师: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用图来表示。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师:我们把这种凑十的方法就叫做“凑十法”。小结:方法优化。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盒子里本来可以装几个,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凑成10个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重访主题图,观察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课件出示: 9 + 7 = 同桌互说“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再指名说,教师课件演示。

2、师:这道题我们是把9凑成10,再加6算出结果的。想想,你还能把7凑成10来计算这道题吗?

3、做练习纸上的第一题。(生独立完成,师选一两名学生作业展示)

4、小结;说说怎样计算9+几的? 从几中拿出一个“1”给9凑成10,10再和剩下的数合成十几。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2题)先让学生说说算式怎么列,再圈出10个直接写出得数。

2、引导学生观察特点: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另一个加数少1。齐读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3、试试9+ □= 1□,随便报个加数,得数是多少?

4、练习纸第2题和第3题。

5、重算9加几口算卡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比如:“8+5”怎样把8凑成10?“7+6”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2011年6月

《9加几》说课稿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的分解组成、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在本单元甚至小学整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进行简单的9加几计算,熟练掌握“凑十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进行9加几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情景图中的事物有好奇心,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动手操作、学会进行9加几的计算。而理解“凑十法”,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尝试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逐步感知算理。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交流、合作比较中灵活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此外,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特做了以下教具准备:红圆片、黄圆片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详细来说说自己对本课的教学构想。本课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出示学生喜爱的兔博士,用兔博士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9+()=10 10+5= 10+3= 3能分成()和()8能分成()和()

通过兔博士引入课题,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习9加几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谜语导入,探索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谜语导入,寻找信息

“同学们对于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作为奖励,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小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打一动物”。

学生很快猜出是鹅。接着出示一幅鹅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猜谜语”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可能会发现: 有9只白鹅,3只黄鹅。

有两只张开翅膀的,10只不张翅膀的。有4只头朝左的,8只头朝右的。……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鼓励。接着让学生帮忙来解决一道数学题:白鹅和黄鹅一共有多少只?你会列出算式吗?”

学生可能会列出9+3或3+9,并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达的实际意义。9+3如何计算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二步:讨论交流,得出方法。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列出9+3后,引导学生用自备的学具自己去摆、去想、去算。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从9接着数,10、11、12; 把圆片放在一起,一个一个地数,1、2、3……直到12;或2个2个地数,2、4…^ 如果有学生出现凑十法,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并请学生用投影摆圆片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学生的表达可能不够规范,不够严谨,只要学生表达出凑十的想法即可。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所期望的“凑十法”也没有关系,我会以参与者的身份来提示学生“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试着让学生摆弄圆片去做,若还是不行,我就边演示边向学生介绍“凑十法”的方法。即“先从3里面拿出1个与9凑成10,10再加2得12,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直接理解3能分成1和2”

第三步:归纳算法,选择最优

“同学们真了不起,小小一道题,竟然想出了这么多的解题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及时引导学生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让他们体会到用 “凑十法”计算起来又对又快,在对比中感受数学的简捷之美。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算一算部分,通过多媒体课件,分别展示向日葵、枫叶图,培养学生看图解加法算式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本题重点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练一练第一题,通过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熟悉计算方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二题采取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第3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先让同桌互相以讲故事的形式弄清楚画中的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列式计算。这些题从具体的图到算式到应用,步步提高,具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通过让学生谈论这节课的收获,巩固新知,进行小结。

五、说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板书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求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观察,提高教学效率。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上数学,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

2011年6月

《9加几》教学反思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9加几》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从这一理念和目标出发,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在教学中,我力争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机会,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打好铺垫

在刚开始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些口算题目。如:9+1+8 9+1+4 9+1+3 这些连加式题,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点?好算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快乐。如:教学例题“9+4”时,我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解放,众说纷纭: 有的是一个一个数的,有的是接着数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用“凑十法”算的。我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这样,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不断地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们敢于发表观点不一的看法。

三、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但有些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的,有时导致速度很慢,所以我适时地强调“凑十法”的好处,如:挑选两名学生进行口算比赛,其中一名用“数”的方法,另一名学生用“凑十法”,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算法进行评价,进而慢慢认识到“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算法,以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同时,我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及时内化计算方法,做到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大可能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也为后面学习加减法简便计算中“凑百”、“凑千”奠定基础。这样既呵护了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计算方式的权利,又给学生提供了对各种方法做出比较、反思和改进的机会,促进学生更高智慧的生成。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总结的不到位,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一味的求快,直奔主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请孩子们看着图,先提数学问题,然后列式、解答,这样就能给孩子留下一个思考计算过程的空间。觉得自己有时候,考虑问题还是不够全面,不够细,教学时免不了因为一开始的“粗枝大叶”而走回头路。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析 篇6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有效教学;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94-002

有效小学数学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遵循教学原则,合理运用教材,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爱学数学,学好数学。那么,如何实施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弘扬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更要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加大“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力度,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不能犯师道尊严的毛病,应建立民主、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在“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困境走出来,使其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其教学内容、课堂设计、课件运用及作业份量等都应做到: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可以接受;另一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应建立在学生自觉、主动参与的基础上。有的教师把学生置于客体的地位,因此常责怪学生:“这也要问?”“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问问问,烦不烦?多动动脑子?”等等。学生不懂要问,有疑问要提,这是学生的权利。教师都明白数学上有个理论“负负得正”,但在实际生活中,负负却不等于正。常批评学生“不对,”“不可以”,学生却并不明白怎么做才“可以”。我们常把两者划上等号,其实指责,批评并非达到好效果,久而久之从小就养成懒散不积极主动的习惯,“反正不说不做最好”。新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改,由“被动学”转到“我要学”上来,由“教会”转到“会学”上来,从而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充分感受“学会了”的愉快,“提高了”的欣慰,“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自豪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在这种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强,求知、求趣、求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设“障”立“疑”

设“障”立“疑”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古人曰:“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也说:“向儿童提出挑战性问题,可以引导智慧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向成长中的儿童提出题,鼓励他们向下一阶段发展,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如小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教师可出示这样的题目:“有16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该放几个?”要学生列式计算。接着教师可出另一个题目:“有17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小学生天真活泼,一个个举手,提出疑问,有的说:“不能放。”有的说:“这道题给错了。”有的说:“每个盘子放4个,但多了一个怎么办?”面对学生的种种回答和提出的疑问,教师先不作判断,对学生说:“多一个怎么办呢?只要大家学好了今天新教的内容,就可以找出解决刚才问题的办法。”这就很自然地引导到本课主题,这种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造成一种亢奋的思维气氛,学生好奇,求知,促进创新,积极寻找答案,使教学由单纯重视“教”转到同时重视“学”,大力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开创新路子,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正确想问题提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巧设疑问。设疑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其难易度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符。如果设疑问题太平直,太简单,太容易了,没有刺激性;如果太迂曲,太深奥,太偏,太难,会难倒学生,也没有作用。设疑的问题还应有一定的导向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提升思维水平。正好李政道所说:“就好象一个人关在漆黑的屋子里找门,这里摸一摸,那里摸一摸。摸到苗头,就抓住不放。一旦打开大门,必然是一片光明。”对学生的问题判断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允许学生“越轨”,提错问题答错问题做错题目也没关系,如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偏激的意见给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规的奇思妙想、甚至于幼稚可笑的质疑问题要给以呵护。爱因斯坦,爱迪生是异想天开的科学家,若不会异想天开,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发明创造。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敢于“想”的结果。因此,设“障”立“疑”,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想问题,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拓宽视野,增强学习积极性和探求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

高尔基说:“人最凶恶的敌人是意志力薄弱。”意志是为达到预期目的,自觉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获得成功的心理状态。学生学习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要想办法克服诸多障碍,顽强勇敢坚持到底,从困惑中解脱出来获得体验,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和锤炼良好的意志品质。

小学数学有效引导教学方法初探 篇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推进,以及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进行课堂改革,适应新课改提出的高层次的要求,并且小学教师也积极响应改革的号召,慢慢适应改革的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方式。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完成基础的课堂教学任务, 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策略, 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时、有效的引导,成为广大数学教师正在探索的问题。

2.教学中的有效引导

首先要了解什么叫“有效引导”。所谓有效引导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某些教学手段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成果。这种“有效”指的是显著的教学成果,并且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正确实行有效引导的策略才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引导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2.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开展主题式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学习主人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和传授下,学生要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并且加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谓主题式教学,是指教学内容是以实际为主,在教授课本上的知识的同时,也要将其应用于探究或者解决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只有将数学的学习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数学教学才更有价值。这种价值是建立在教师的有效教学基础上的。在有效教学的条件下,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在这之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开展主题式教学,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在课堂上一般都很活跃, 但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开展主题式教学,创设合理情境,能使得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这样让学生有一个过渡,从而对新知识有所认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以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在传 统的课堂 教学中学 生很容易 注意力不 集中 ,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因此虽然老师是组织者,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不适合也不提倡和推荐只是老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划分,一部分内容讲授完毕之后要学会总结教学内容,之后进行课堂提问。要注意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总结,由于学生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总结过程中可以采取提出问题进行逐步引导的方式,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思考, 理解消化。当然,如果问题能够设置得更精巧,课堂提问就可以当做下一次课堂教学的引言。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灵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进行提问时,学生的注意力被问题所吸引,并且开始进行自我思考。这个阶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的重要方式之一。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动向的掌握, 只有掌握了思维动向才能采取更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让学生能够数学地进行思考,完成课堂实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数学这门课充满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了学习潜能。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 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充分吸收和消化新的知识,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思维活跃,这样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受新知识。

3.结 语

作为一门十分重要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 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维能力, 而且关系到我国的教育水平的提升,所以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认知能力和心智比较低, 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临着很多挑战。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需要改革课堂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而作为一门义务教育体系的主要学科,小学数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体现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水平提高上。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必须跟随新课改的步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篇8

学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是教学设计, 它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坤有不例外的保证。, 只有对学生的“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学习起点有”, 了充分教学也效的了解, 教学内容得到全面的优化, 教学教方案得以合理的设计效性才能有理想的提高, 教。很多教师在预设学目标预设的有学教别整案合人时, 的形, 经更成验多教, 的学大是方量注案的重。收不这集加种材思教料考学, 然的上后去的进借拿鉴行来主义虽说也没忽略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想, 有的老师甚至会把师生的问答也写得清清楚楚。于是,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表现能如愿以偿, 那么教师就会毫不犹豫地向下一环节开进, 如果一旦有了“节外生枝”, 教师要么把学生生拉硬扯地拉到自己既定的轨道中去, 要么就不知所措, 就好似航船失去了方向。究其原因, 还是在于教学方案是直线型、单一型的, 丝毫没有弹性空间。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也会融入自己的思想, 对每个环节设计都会腾出空间, 构建的教学路径是板块型的, 对于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能做到迅速甄别, 合理利用, 巧妙转化。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它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谈不上是教学, 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在课堂上精神振奋, 调动多种感官, 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课程改革也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很多积极的背景, 如:以生活为基点、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尊重, 有效情境的创设等,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好这些有利因素, 对于学生参与的状态、广度、时间、方式、品质及效果等都要做到随时关注, 旨在确保学生的积极参与, 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如笔者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 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实践的机会, 课上每位学生都准备了小的计数器, 让学生跟着在自己的小计数器上拨珠, 全员的实际操作, 课堂气氛也很浓郁, 在参与中, 孩子们明白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9添上1是10, 由此各数的来源在轻松明快的节奏中明确了。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吃花生必吃带壳的”。林语堂先生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学生的自主探索最为经典, 自主探索好似“剥壳”, 越是带劲的剥壳, 吃起花生来才更觉有味。教学也是一样, 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 探析和掌握规律, 体验了获取知识的酸甜苦辣, 知识才更能铭刻在他们的心上。如笔者讲授“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 在学生建立了1平方厘米的表象之后, 让他们用1平方厘米去量黑板面积, 引起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笔者也没直接将答案抛给学生, 而是做了科学的引导:“你们可以自己创造一个面积单位吗, 谁愿意来尝试一下?”顿时, 教室里炸开了锅, 学生们个个兴致高涨, 很快学生中就出现了声音:“平方分米”。笔者也没就此打住, 将学生的思维领向新的高点:“谁能说一说刚才同学们创造的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能在空中用手比划一下吗?”很快就有学生上前来演示了一下。这时, 笔者又趁热打铁:“谁能说一下1平方分米是怎样得来的?”在探索的过程中, 学生自主地观察、起疑、比较、争辩、归纳……终于得到发现。而这种发现理解得最为深刻。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创造, 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所获得知识的本身。

四、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于课堂教学中,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还能促使教师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多角度的, 重在洞悉学生的内心, 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 并加以挖掘。在教学中, 我们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他们作出恰当科学的评价, 使他们在过程中体验成功, 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就遵循了“既要注重结果, 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的方向。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 激励评价时, 还要注意一个度。激励不在于一味地表扬和“藏拙”, 太多的表扬和超值的嘉奖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 常此以往, 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教师要善于发现其可取之处给予鼓励, 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不可损伤, 但同时也要通过师生的交流对学生的不足及时的点评和指正, 总之, 评价只有做到了及时、适度、多样才能更好的成为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有效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和发展也很有帮助,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学好数学的强大内驱力由此会产生;还有利于锤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总之, 有效教学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问题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这就很顺利地迅速引入了统计的内容。

其次,要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在教学中,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增加学习的信心。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巧设问题的情境,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就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寻找生活思维与数学思维的节点

学习数学是从生活经验的应用开始的,并在生活中形成了生活思维的习惯。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在需要养成数学思维习惯的时候,学生却仍然保留着生活思维。这时,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与学生对话去找寻那个节点。

课堂教学中,曾发生过这样一段对话:

“你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

“老师,我早上不吃大饼的。”

“那你吃什么?”

“我经常吃粽子。”

“好,那你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

“老师,我一天根本吃不下两个粽子。”

“那你能吃几个粽子?”

“吃半个就可以了。”

“好,那你每天吃半个(小数乘法没学)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

“两个半。”

“怎么算出来的?”

“两天一个,5天两个半。”

这位学生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出现在他的生活思维上:他关注的是材料的合理性,而未进行数学思维——将材料抽象为一个“量”,从而进行形式化的演绎思考。找寻到了这个节点,课堂教学就会对症下药了。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篇10

一、利用情境创设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且回馈于生活。利用情境的创设,老师结合课文有针对性地将生活本真提炼成数学问题,不仅体现了数学的实质,还能够让孩子在处理数学问题这一过程中深刻地理解生活。比如,当对“角的度量”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先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老师给孩子们展示坡度不一的3组滑梯:第一,坡度比较缓;第二,坡度适中;第三,坡度比较陡。然后发问:“请问你会选哪一组滑梯呢?这样选和什么相关呢?”孩子们通过探讨明白和坡度相关,所谓的坡度指的是斜面和地面间的夹角。此时老师把实物图形符号转化成“∠”、“∟”,孩子们感受了从实物及图形再到符号的一个转变过程,把生活实际化归为与角的大小相关的认识,轻松地向孩子渗透了数学对应的思想以及数学化归的思想。

二、在新知的学习探究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在算理、算法的揭示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计算的教学活动中,从表面来看,数学计算这一能力的培养及处理问题提供了一样工具。其实,老师只要懂得如何揭开计算教学活动中所含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仔细把握,加以灵活地设置,计算能力这一教学活动同样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

例如,在对“混合运算”这一课进行教学时:老师给孩子展示相关的香蕉图(图中有四盘香蕉,每一盘都有三个,还剩下两个单独的香蕉)。

T:算出共有多少个香蕉,应怎样求呢?

S:把两个部分结合起来算。

老师出示:大家能填出分别为多少吗?

S:或者是

T:你可以解释下如此填的意义吗?

S:先算出4×3=12,然后算出12+2=14

T:仔细看看这一次列的算式与之前我们所学过的有什么区别吗?

S:这次的算式中不仅有乘法,还有加法。

T:动动脑筋看看如何画出它的样子?

数学教师通过对方块模型的利用,为孩子构建起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混合运算”的数学模式,全面运用了数学数形结合这一思想。孩子们通过“形”了解混合运算的本质结构,并且在填数建模这一活动中初步建立起模型思想。

2. 在规律探索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规律是最为根本的知识体现。而要想揭示出小学数学规律少不了要有数学知识作支撑,但是更多的则要借助于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应该认真挖掘出数学的思想方法。

如,在对苏教版四年级“找规律”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候,教师可先为学生呈现:一条总长度为20m的马路的一侧,在路测每隔2m种植一棵树木,请问能种多少棵呢?当孩子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纷纷讨论:究竟有多少棵树呢?这个时候,老师在给孩子们呈现图1(如下图1),先让孩子懂得“每2米”便是种树的“间隔”。然后让孩子们动手画画,拿实物去摆一摆,接着议一议,当孩子在历经这一过程后,再把孩子们探讨的结果概括成图2(如下图2)的三种情况。引导孩子在进行观察之后归纳出:

如果两端都进行种植,能种六棵,若一端种植一端则不种植,能种五棵,假如两端都不进行种植的话就只能种四棵了。然后引导孩子作进一步的讨论:除每2米植树一棵外,还能够怎样种植呢?孩子们经过了以上的探索思路与过程,很快受到启发,便能迅速地得出每4米、5米、10米、20米种一棵的结果。在这个时候,老师及时进行引导,让孩子进一步加以观察、归纳和总结出种树的相关规律。借助此类的探索性的活动,向孩子们渗透了探究归纳、数型结合以及数学建模等的思想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规律探究中的关键作用。

三、在练习的巩固、反馈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课文习题的求解过程,同样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取过程和应用过程。孩子在做练习时,不但能够巩固及深化已经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还可以从中总结与提炼出一些新型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在一年级的孩子学完了20以内的加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完成下列的习题。如图所示:在图中描出横排和竖排上两个数相加等于10的格子,再分别描出相加等于6,9的格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经过此种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熟练作出20以内的加法,有效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数值和图形相结合能够帮助孩子们在今后学习坐标系以及图像时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与基础。

上一篇:有效解决下一篇:目标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