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

2024-05-09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精选十篇)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 篇1

关键词:旧建筑,改造,再生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对建筑引入了崭新的背景和令人振奋的视角。城市设计、城市环境品质、城市环境文化建设的理念不断加强, 人们对生存的空间的要求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城市的各项设施渐渐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 旧建筑在城市中的存在也显得尤其刺眼。于是, 许多地区通过改造得以旧貌换新颜, 一片片旧城区被推平, 一幢幢高楼平地起, 大马路替代了狭窄的街道, 多姿多彩的住宅楼替代了危陋旧房, 国内外都掀起了一股旧城改造的风潮。

1 对城市建筑现状的分析

目前国内城市中的旧建筑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已完全达到使用寿命且无什么保留意义的危房, 需要拆除;第二类是可以体现城市记忆和文化的旧建筑, 有保留的价值, 需要保护;第三类是仍有使用价值的旧建筑, 因为政治经济等原因保留下来, 却与新城区的建筑格格不入, 需要改造维护。当然, 第一类建筑无可厚非是没有什么生命价值了, 只有被历史淘汰。而第二类和三类建筑可通过再生设计, 对建筑的外观及内部结构改进和加固, 再加以适当的装饰符号语言, 使建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展现其原有风貌, 体现其历史文化内涵。因而, 在旧城改造中应分清“拆”与“保”的度。可是, 中国许多城市往往因为新的建设就轻易地把过去的老房子毁掉了, 这是十分可惜的。笔者曾了解过国内的部分城市, 大多城市对旧城区都是采用推倒旧建筑, 改建现代的新建筑的方式, 使城市年轻得几乎没有历史, 没有文化内涵;或是没有经过深入的鉴定和调查, 没有经过周密的规划和设计, 简单的对建筑外墙刷上一层涂料, 几年之后还要涂第二次, 既改变了建筑原有的风貌, 又浪费财力。如果我们经过科学的调查和规划, 将原有建筑通过合理的改进再生设计, 既可以节省物力、财力和人力, 还可以巩固我们的城市内涵保护城市文化底蕴, 达到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改造、更新和再生

改造、更新和再生的可行性探讨对旧区的改造和保护的方法很多, 但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就决定了营造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空间和风格。一是原地原样保护, 这一般都是对有保留价值的一些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 (第二类建筑) 。二是拆除重建, 这也多用于一些危旧房 (第一类建筑) 的处理上。三是在可继续利用的层次上, 对旧区及旧建筑 (第三类建筑) 加固、改进和更新。笔者认为, 对于可以继续利用的旧建筑没有必要同危旧房的处理方式一样, 不必推倒重建新区。历史的足迹是无处不在的, 它体现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在每一个路面、每一个窗口, 每一阶, 每一个门槛, 等等。所以尽量的保留是城市历史和文脉得以传承的方式之一, 也是城市特色文化环境营造的重要环节。它还是满足人们传统审美情结, 也是在旧城改造中快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方式。

2.1 可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结作为城市生活中的人, 对于城市和建筑有两种。

需求。其一, 物质需求, 那就是对城市建筑及各种配套设施的需求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 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比如电梯公寓的使用使人们对高楼不再恐惧且拥有好的视野, 公路网络的加宽和有序使城市的距离更加缩短, 商业圈的形成使经济更加繁荣等等。然而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第二种需求, 那就是精神的需求, 即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审美的需求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寻根情节, 也就是此处所提及的文化审美需求。著名画家冯骥才先生在《今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老街的意义》[2]中说到:“文物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文物是指历史建筑的精华, 如皇家建筑、宗教建筑;文化是指历史街区, 如北京四合院、胡同等。国家有文物保护法, 文化没有。文化是人立足之根。一个失去了文化的城市, 人将无根。”历史和记忆不管对于人还是建筑或城市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拥有历史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 拥有记忆才能使我们拥有过去和未来, 这是人们对城市文化审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2 快速, 经济的改造方式。

城市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和无数辈人的心血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才建立起来。而旧城改造浪潮的涌入, “拆迁”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 一方面, 大量的老区人口成了居无定所之人;另一方面, 建设商和政府又需要长时间重新建住宅;再有, 就是“拆迁”的居民也成为了新的购房大军一族, 拥挤在城市的各大楼盘售卖处, 房价也顺势上涨。据统计, 目前每年用在城市建设的资金约有4万亿~5万亿元, 甚至可能更高。而现有旧城改造中的很多建筑其实是没有必要拆除的, 如果通过维护和整改的手段, 首先不但可以使建筑物尽所能, 达到其使用年限, 甚至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其次, 还可以使旧区居民不用受流离迁移之苦, 也不必花费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房的购置以及装修中去;而且, 作为城市而言也不会因为拆除和重建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新区的建设中去, 耗费大量的建材, 还可以因旧制旧, 大大缩短建设时间, 提高改造效率, 保存城市文脉, 提升城市特色。

2.3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体现。

城市建筑以及街区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 而且有关专家指出, 当前使用年限短已成为我国住宅的突出问题, 住宅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即被拆除, 在我国早已司空见惯。这一大量浪费社会资源的状况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城市住宅寿命低于50年的情况相当普遍,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国家标准, 住宅使用年限应当达到50年, 事实上许多住宅的寿命可以超过50年甚至100年。使用年限短已成为我国住宅的突出问题。”在最近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上,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说。2002年全国城镇共拆迁房屋1.2亿平方米, 相当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2亿平方米的37.5%;2003年全国城镇共拆迁房屋1.61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34.2%, 相当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9亿平方米的41.3%。在众多被拆迁的住宅当中, 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住宅“年富力强”就被拆除, 使其寿命大大折减而短命。住宅的这种短命现象, 特别是大量处于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被拆除, 是不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 不能做到物尽其用, 是建筑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拆除过程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运力, 同时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弃物, 造成环境污染;拆除意味着新建, 要补充和输入更多的能源。

因此, 在旧城改造中, 若能合理运用旧建筑, 对仍有生命力的旧建筑通过再生设计, 对外观装饰改进以及结构加固, 内部结构科学化和空间现代化的重新布局, 即可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 又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实现完美的结合。

3 结论

综上所述, 在如火如荼的旧城改造中, 特别是本文所讨论的城市旧建筑改造中, 对可利用的旧建筑以及旧街区的改造不是单一的“拆除”和“新建”, 也不仅是原样的保持和维护, 还可通过科技的手段进行加固和加层, 也能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 即保持城市文化不会断层, 也可使旧区和旧建筑在现代化的建设和环境中不会处于落后状态。

参考文献

[1]吴良镛著.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1]吴良镛著.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冯骥才.老街的意义, 今晚报, 中共天津市委今晚报社, 1999-12-19.[2]冯骥才.老街的意义, 今晚报, 中共天津市委今晚报社, 1999-12-19.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 篇2

3旧城风貌改造过程中的城市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1掌握旧城的空间布局基本规律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不仅仅是一座独栋建筑物的功劳。城市的整体美貌,要得益于数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独特融合的整体视觉以及广阔丰富的空间。一座城市是人们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凸显城市特色的基地。为了让新城和旧城做到和谐优美,必须要探索、掌握旧城的空间布局规律,旧城广阔的空间,为城市建设和理念创新提供了足够的场所。有关专家指出,旧城风貌改造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相互协调、善于表现以及有机协调的原则。而关于空间艺术,有很多艺术理论交织在城市建设中,例如:图底理论、联系理论等均为很常用的艺术理论。常用的城市设计手法包括:侧面封闭、边沿连续、结构跨接、室内外光线融合得到、突出暗示等等,这些手法的使用,有助于勾勒出线条优美的的建筑结构,同时综合考虑人们的生活实际需求、城市的文化底蕴,让建筑场所的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具特色。

3.2突出旧城的文化特色文化的特色和城市的空间结构息息相关,文化的`特色,通过艺术的手法能够得以进一步地延伸,达到感受、文脉等更高级的文化层次,让文化的深度更深、内涵更丰富。旧城风貌改造时,设计的侧重点应该是场所,人们对城市的感觉取决于对场所基础特点的第一印象,总结城市中场所的基本特征,从中提升出一些通用的概念运用到城市的设计建设中去,这是旧城风貌改造最常用的。因而,场所要比建筑物本身优先考虑;尊重文化并向历史借鉴经验;增设适应于社区每个层次的场所功能;人性化设计;注重步行;和社区充分沟通并尊重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增加场所的长久实用性;场所变化小规模进行尽力提升场所的舒适程度、可观赏价值。

3.3把旧城的生命活力激发出来。促使某一地段复兴繁荣,是旧城风貌改造的重要任务。通过旧城风貌改造,可以让城市形象重塑、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带动城市经济的再次发展。而旧城风貌改造过程中,要秉承整体和谐的理念,尊重历史的同时做到改革创新,尽量考虑城市中每个层次的需求,保持社会平衡。

4旧城风貌改造中的城市设计要点

4.1保持城市设计的可延续性

一个完美的城市设计计划,需要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各层次(包括城建部门、设计部门、当地居民等等)的建议,尊重他们的想法。城市设计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时间段,要实施到城市的整个规划建设过程中去,让设计具有可延续性。一般来讲,详细的规划设计是针对于旧城区的某一片区,总体的规划设计则是针对于整座城市的设计,它更具宏观调控的作用,高瞻远瞩,更讲求整体性,它把整座城市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

4.2发挥城市设计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城市设计对城市中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具有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以此来保证城市建设有序、长久的进行。在当下的城市建设环境下,城市设计对于旧城风貌改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显而易见。一是,现在常用的控制性规划,主要用来控制土地的使用方向和开发强度,这里的开发强度指标(包含绿地覆盖率、容积率等等)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座城市的环境实效。在容积率、建筑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设计理念引导和控制,会让城市彰显出的外部环境大不相同。二是,现在城市的开发,多是由开发商承接,他们往往只关注工程的实际利润,而忽视了工程承载的社会使命和环境使命,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设计初期就要从整体出发,让设计来引导和管控城市环境的发展动向。

5结束语

总之,旧城风貌改造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小街小巷、千年古树、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要加强有效的保护措施,发挥它们的景观作用,同时,还要把城市的特有文化有机融合到城市的建筑中去,形成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用科学合理的城市设计,引导旧城风貌改造工作健康地进行下去,也从整体上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晨.城市复兴中的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3):58~62.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 篇3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5)01-0021-27收稿日期:2014-12-12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市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和土地财政为重要手段的发展模式中,新区建设盛行。然而一些城市忽视人口和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导致新城建成后无人居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十二五”期间,针对过去30多年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提出了转型发展策略。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才更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也才更能使城市发挥聚集经济的优势,催生创新发展的源动力,这就要求各地方政府将城市发展思路从城市扩张逐步转变为城市结构重组和城市质量提升。因此,旧城改造将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是重中之重,它可以作为旧城改造的触媒,激发并引领整个旧城的改造,这一过程中又涉及中心区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人口调配、基础设施更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将针对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发展模式展开研究论述。

1 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历程

1.1 国外城市中心区发展历程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城市中心区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西方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阶段密不可分,自工业革命至城市扩张时期,集中化的工厂生产使城市发展呈现出大规模扩张状态,工厂在城市中心区的聚集以及解决工人的居住问题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特征,城市的快速扩张带来了城市环境的下降,从而引发了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发展时期。按照佩蒂—克拉克定律,上述发展转变体现了城市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城市中心区生产制造业迁出、产业结构重组以及中心区空间结构转型是发展的必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特征看,目前我国基本处于城市中心区复兴阶段,同样面临着西方国家曾经面对的中心区职能超载、环境恶化等问题。西方国家经历了中心区更新到中心区复兴历程,从最初的大拆大建、城市美化运动到城市中心区有机更新、注重文脉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城市中心区复兴的方法。在时间节点上,我国目前出现的“城市中心区复兴”晚于西方国家近50年,这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2 中西方城市中心区转型发展对比

自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西方国家城市中心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产业转型等问题,其逐步进入转型发展阶段。该时期,我国城市中心区同样存在转型发展现象。中西方在同一时期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见表2)。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历程存在相同点,但自身又具有鲜明特点。

1.2.1 发展阶段可寻

我国城市中心区发展和转型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可以从西方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阶段中找到自身发展历程大致对应阶段,为我国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提供宝贵经验。就目前而言,我国城市中心区转型阶段与西方国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做法非常相似:注重城市空间层面转变,忽视城市文脉保留和邻里关系维护。在发展过程中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型经验可以让我国中心区空间转型少走弯路。

1.2.2 转型主体空间特征不同

我国城市中心区空间特征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从中心区人口角度看,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城市中心区转型中,由于小汽车的大量普及,出现了城市中心区空心化现象。而在我国,城市中心区自始至终都是人口高密度聚集区;从土地利用角度看,国外城市为了完成中心区复兴,强调复兴过程中的城市用地混合利用,而我国城市中心区始终呈现出土地高度混合利用的特征。

1.2.3 外部客观条件差异明显

尽管我国城市中心区转型发展阶段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找到对应阶段,但同一阶段全球客观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此外,西方国家在旧城改造中心区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发展增速的减缓,中国经济和城市发展始终呈现高速增长势头。

2 国内外近期研究动态

2.1 国外近期研究动态

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相关研究关注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发展受到的冲击,以及城市中心区人居环境的提升。日本的相关研究则立足于城市灾害频发的实际问题,重点制定城市中心区空间防灾减灾规划(见表3)。

美国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角度推动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相对稳步缓慢,注重城市空间舒适度、中心区空间转型交通方式构建、文化及地域特色等软层面;日本立足于城市自然灾害频发这一实际问题,从防灾减灾的角度进行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考虑到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日本的做法对我国也具有一定启示。以上三个国家和地区分别从城市中心区转型的不同角度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意义。

2.2 国内研究动态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步重视对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研究,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可将研究分为三类: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的,侧重城市中心区空间社会问题,以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为数据依据,通过生态分析界定主因子,聚类分析划分社会区,建立社会空间结构模型;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侧重城市内外空间研究,使用形态分析方法,依据住宅等物质居住空间分异特征资料,通过划分物质居住空间的类型讨论社会空间的分异特征和居住的隔离程度;以城市空间理论为基础的,侧重城市空间、交通、景观设计研究,以实际方案设计研究为主,通过对方案的介绍、回顾和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设计原则。目前,我国对于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研究方向多样,但各研究方向之间交叉交流较少,一方面受制于研究主体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受制于学科的分离。

(2)城市实证模型建构较少。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技术的应用,有学者使用GIS技术进行旧城城市中心区空间开发容量研究,以及城市中心区空间范围界定研究,也有学者从城市中心区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入手进行研究,但总体而言,研究数目不多,研究深度不够。

(3)对发达国家的理论介绍较多,自身理论建构较少。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但我国城市中心区的特殊性决定了西方发达国家中心区转型理论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我国,我国学者应立足于实情,构建自身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理论。

3 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模式

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需要“城市触媒”的创建,它类似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用于加速和引领整个城市空间的转型。城市触媒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公用建筑、交通枢纽、景观地标等。从本质上说,城市触媒是对人及其活动能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场所,由此产生高强度的聚集效应,其结果造就了众多的商机,此时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包括商业、房地产业在内的各种资本的自发进入,进而引发“城市触媒”周边地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本文根据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中城市触媒的构建提出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的四种模式:空间功能置换、区域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嵌入、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引领,并将列举每类转型发展模式下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案例。

3.1 空间功能置换

从城市和土地经济学角度出发,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与中心区地租密切相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中心区逐步由付租能力较差的工业用地、居住用地被付租能力较强的商务、商业及服务类用地所替换。伴随用地性质的转变,城市中心区产业逐步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根据我国城市中心区社会空间分异调查显示:城市中心区私营业主及个体人员群体尤为集中,其次产业工人与社会管理者群体同样相对集中。从上述转型动力出发,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模式可采用商业价值主导型,通过商业活动的开发引入,重新塑造城市中心区活力点,刺激和带动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型。

具体做法为:通过不改变原有老建筑外观,改变其内部结构功能,为更新区带来活力;或通过构造新地标重新刺激更新区活力,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原有更新区建筑质量较差的区域。近年来,我国在产权公平方面努力探索科学性的评估体系,平衡居民和开发商的利益,减少强拆,保证了城市中心区转型的进行。

3.2 区域环境改造提升

改善生活环境是我国政府实施旧城改造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原因。在中心区空间转型区域环境改造提升过程中,可依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罗杰·特兰克西提出的“三理论”原则。

“三理论”是指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场所理论(Place Theory)。其基本思路是: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地面实体与开放虚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引进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考虑人性需求,文化、历史及与自然的关系,注入自己的联系理论以线连接各元素。该理论在城市中心区转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为:首先从图-底理论的角度,分析中心区建筑和空间形态,其中道路和用地就是空间和图形的关系;然后通过联系理论,重新组织建筑和道路的关系,调整建筑体量和道路空间尺度;最后通过场所理论,从人的角度出发,定义中心区功能,强化中心区文脉,创造适合人使用和交往的城市中心区空间。

3.3 基础设施嵌入

对于较大规模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项目,可以从基础设施嵌入的角度出发引领整个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线性基础设施,例如公交系统、地铁、轻轨、高速公路等,可以有效地将沿线的功能串联,为原有城市中心区增加人气;环形基础设施,例如,城市中心区立体连续步行系统、滨水环形步行系统、自行车环路等,可有效连接原有城市中心区内部空间,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并成为有机整体。

需要指出的是,在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基础设施构建中,应注意人与生态的协调。上世纪50年代,美国波士顿兴建的穿越市中心的高架快速路,尽管暂时性复兴了城市中心区,解决了城市中心区城市交通问题,但后期由于其对城市肌理的破坏以及造成的社会问题,使其不久便成为阻碍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因素,例如:切断了城市与滨水空间的联系、限制了附近区域的日常社会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波士顿重新利用下穿式道路取代地面道路,改建形成罗斯肯尼迪走廊,从而重新带动周边衰变地块的空间转型。

对于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引领城市中心区转型的方法,我国缺少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但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大潮流看,这是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必然发展模式。对于我国而言,这方面的方法和摸索应注重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实践产生适应自身国情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3.4 地域特色与历史文脉引领

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经历过新建大量商业街区、超大购物中心等阶段,其结果是否定了城市历史和城市地域特色,过分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和合理性。受上述发展历程的启示,我国旧城改造中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应注重地域特色与历史文脉的保留。在此,我们引入城市意象的概念: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可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为了避免中心区空间转型后失去特色和个性品味,应该适度保留和延续固有的建筑和街道特色。保留的含义十分广泛,并不仅局限在形式上,它包括城市的建筑细部、色彩、尺度以及商店类型、经营模式,甚至字号、路名和标志。

事实上,国内在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中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西安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完整的保留了旧城城市中心区的肌理和空间结构,通过开发强度的控制,对其进行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多种形态的商业开发。但是,在我国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中也存在“过强”和“过快”的行政干预。例如,北京市为了迎接奥运会启动的前门大街大栅栏地区的保护和整治工程,原有的部分中心区遗产得到了“急速”的“再生”,而另一部分却因此“死亡”。一些老北京人对该地区的改造失望,认为大栅栏失去了原有的城市意向和风味。

此外,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还可以从创意产业的引入出发。创业产业的引入需要包括三个方面:设计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设计者需要设计出符合时代品味的产品,例如艺术品、工业品或小说、影视作品,城市需要提供吸引点吸引他们在此生活;生产者需要生产设计产品;消费者需要拥有生活品味和追求,消费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是当地居民也可以是旅游者。创意产业为主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应该将城市形象、城市规划和建筑联系起来。高品质的建筑、居住、商业、广场、景观大道等为此提供物质前提,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空间增长活力点,诸如咖啡厅、商店、餐厅、俱乐部等同样不可或缺。纵观全国,北京市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中创意产业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这与北京城市中心区的文化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先发优势密不可分。尽管发展创意产业是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好方法,但该方法需要转型地区具有较强的文化基础、人力支持以及创新传统。目前我国许多二三线小城市同样提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模式,但由于缺乏发展的客观条件很难成功。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应综合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转型发展模式。

4 结语

旧城改造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旧城改造中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转型是旧城改造的关键,直接影响旧城改造的整体进程和效果。旧城改造中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模式是在旧城改造中物质空间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上述分析的4种常见类型,尝试为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的规划实践提供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探索新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模式和研究各种模式的操作手法,以提高我国城市生活环境、实施新型城镇化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参考文献:

1.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California:Mcmillan.1957

2.田艳平.旧城改造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人口学报.2012.6

3.Wayne Attoe.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e:Catalysts in the Design of Cities Architecture——Urban studi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4.(德)克里斯塔勒著.常正文 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商务印书馆.2010

5.臧佳明.基于嵌入式城市设计理念城市中心区复兴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0

6.Roger Trancik.Finding Lost Space-Theories of Urban Design.New York:John Wiley.1986

7.Kevin 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MIT Press.1960

8.张杰.“大事件”下旧城遗产保护“门、槛极化论”的文化分析: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旧城遗产保护研究.城市规划.2009.10

9.郭培宜.北京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北京城市规划.2010.05

10.蒋慧.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空间特征研究.西北大学.2009

作者简介:

石坚,天津城投集团高级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

王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浅析城市规划中的旧城改造问题 篇4

旧城改造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进步, 已成为其发展中不得不改变的阻力。对于旧城改造的作用呈现于以下这些方面:它顺应城市居民生活素质水平提升的需要;它呈现了平衡各方经济利益的需要;它呈现了城市产业和经济结构的需要;它是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它更呈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城市形象打造的态度。

在旧城改造中, 它由多个主体共同决定, 现在, 我国的旧城改造不再由国家作为唯一的投资主体, 它现在的投资主体更加丰富, 社会各界都可以参与进来, 如企业、外商、政府和社会自发组织等等都可以作为投资主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经济收益是旧城改造的根本所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是以房地产为关键的, 而房地产行业是为经济发展为依照的, 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来, 旧城改造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经济效益, 但是, 利益往往是多元素发展的。目前, 我国是以市场经济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 而且经济市场现在属于开放型, 因此市场体制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发展。由于旧城改造有着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它带动的利益也是多元化的。

2 分析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的问题所在

旧城区呈现了历史的演变和城市的逐步发展, 鉴于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和历史原因, 我国现存的旧城区, 都存在着与现代化元素相冲突的地方, 这些都阻碍着城市景观和经济的进步。现在跟着城市规划不断创新, 在城市构建当中对旧城的改造已迫在眉睫, 对于那些中小型城市来讲, 它们不敢过问旧城改造, 只好转向城市外围进行发展, 这造成其只重视新区构建和发展, 使郊区人民的土地和家园被侵占, 不仅对郊区人民造成的不利, 还使市政设备和交通被拉长了, 这种不合理的做法使城市功能和结构造成影响。因此, 国内这些中小城市的旧城改造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对现有的相关设施和房屋, 不能做到合理利用, 有效开发, 在旧城改造中不管不顾, 不进行区分改造, 不依照现实状况进行改造, 采取的做法大多是大拆大建, 不仅对资金造成浪费, 而且也损耗了大量物力, 更重要一点是破坏了原具备的社会网络和原先城市的结构空间。

(2) 对于旧城改造工作认识不足, 不了解它的复杂性, 以至于未制定相关项目投资力度和方向, 采取措施比较单一, 简化, 缺少实际经验, 没有对整个项目做好设计方案, 使城市的整体效益和投资架构不能达到共识, 以至旧城改造过程偏移重心, 不符合标准。

(3) 许多旧城改造的城市, 在改造过程当中, 不对其进行充分规划, 只重视地上建筑, 忽视地下的相关建筑, 建造过程不重视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 其结果造成旧城改造后它的内部结构不统一, 不连贯, 不能提升综合收益, 使旧城改造达不到预计的收益。

(4) 旧城改造是以开发盈利为根本目的, 改造中在乎是只是得到的经济收益, 因此出现了建筑密度增多, 容积率突破规划要求, 绿地减少, 公共建设等配套设备缩减, 致使土地被大量滥用, 开发过于密集, 这种以利益为本质的方式, 造成了旧城改造后社会效益得不到体现, 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3 对于旧城改造采取的有效措施

因为旧城改造涉及的范围相当广, 政策性很强, 工程有较大的难度, 这是一个综合性工种, 它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在旧城改造当中要纵观全面, 整体开发, 要实行配套建设。在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要加大力度, 对于改造的区域要深入仔细的进行分析, 拟定配套的改造计划, 在开发过程中不能以开发盈利为目的, 开发过程中应把眼光放的更长远, 挖掘旧城的潜在效益, 不能仅受现状或利益回收的局限。另外应赋予开发商相应的社会责任, 以约束其做到公众利益和商业利益共同发展, 相互融合, 对于旧城改造出现的问题, 我们从以下几点采取措施实行改良。

3.1 改变以往观念, 重新认识旧城改造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合理解决与新建城区之间的联系, 对于旧城改造要依照城市发展方向和规律, 选取合适的方式, 依照旧城改造的标准和内容, 拉近旧区和新区的距离, 解决好它们之间的矛盾, 使其奔向可持续发展。在旧城改造规划中分析好具体环节, 灵活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不要受局限影响, 特别要杜绝改造当中的“一刀切”, 在改造过程中, 要制定好方案, 有条不絮的进行改造, 来实现消耗资金最小, 效果最明显的结果。

3.2 旧城改造在城市规划当中应依照相关原则来执行

对旧城的改造要纵观全局进行统筹运作, 旧城中需要改造的区域大多位于城市中心, 它们在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当中有着主导作用, 聚集着城市最繁华部分, 更承载着市民对城市过往的回忆。可是开发商往往只注意投资利润, 忽视城市内在的各种因素, 破坏了城市规划中的构建要求, 造成了对城市的历史气息、原有城市风貌、原有特色和内部构造的伤害, 所以在旧城改造当中开发商还需要依照传统文化、地方风俗和构造来对城区进行改造, 坚决杜绝打着开发的名义获取暴利。

3.3 对城市规划进行旧城改造要着重于引导投资商开发的方向

在旧城改造中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改造, 政府部门要帮助开发商实现合理的改造, 因此在旧城改造当中要制定相关规定, 来使旧城改造依照相应的方向进行建造, 也对开发商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使旧城改造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元素, 使改造更加合理, 顺应民心。

3.4 在旧城改造当中要把大众利益作为前提, 促进城市可持续方向

从我国的许多城市旧城改造可以看出来, 大多投资商都局限于经济利益的影响, 同时又有商业利益的诱惑, 使得我国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当中实行的是全部推倒拆迁, 不对区域做出考查和具体分析, 一律重新建设。此类做法看似成效较快, 操作轻松, 可是很容易对原有的架构、风俗风情和文化气息造成破坏, 因此对于城市规划中的旧城改造应该以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为出发点, 不要盲目的追求利润利益, 在改造过程中依旧“建新如故, 修旧如旧”为标准, 来进行相关改造工作, 以保证旧城改造之后所现存的历史文化得以保留, 使城市规划实现社会效益和新城环境双赢局面。

在旧城改造当中可以在原有的模式上, 插入新的改造元素, 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 要仔细研究城市过往历史, 进行相应的分析, 找出旧城的价值所在, 对其加以保留和翻新, 开发商应该加强意识, 城市的改造和保护是有传承性的。

4 结束语

旧城承载着市民的回忆, 它呈现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存留着过往的历史,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对旧城进行改造时要合理用地, 以优化城市环境为前提, 合理对城市工业区进行调节, 使城区道路更加完善, 给市民创造宜居家园。通过对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希望旧城改造能不以商业为目的, 合理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军, 陈东雨.分析城市规划中所存在的的问题[J].城市发展, 2011 (2) :29~32.

[2]陈佳音.城市规划中新城与旧城的相互关系[J].现代城市, 2011 (1) :101~103.

旧城改造规划设计论文 篇5

关键词: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理念

1旧城改造现状及建筑规划设计概述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旧城改造如雨后春笋般“袭来”。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甚至于县级市,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各大中小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内容之一。不可否认,旧城改造对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旧城改造而爆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对我们的旧城改造“工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其中,建筑规划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就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为了谋求政绩或者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在旧城改造中往往不考虑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盲目地增加楼座、加盖楼层,忽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或者是盲目地投入巨资,导致旧城改造工程问题频频出现。实践中,旧城改造首要的就是要做好建筑规划设计,绝对不能单纯的为了“造城”而进行旧城改造,否则,旧城改造就极易“迷失方向”。

2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策略分析

2.1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

旧城改造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这就决定了“人”必然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以人为本,开展建筑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居住环境、交通便利、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景观环境、空间尺度等要素的影响,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需求,这样才能够确保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赢民心、顺民意,旧城改造的目标才能够顺利的实现。另外,旧城改造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还必须要考虑到环保与节能规划设计要求,宏观层面,建筑物布局尽量采取常规的南北朝向布置,尽量不要采取“一梯四户”的布局设计;微观层面,要充分考虑主要功能房间(比如,卧室、客厅)的采光要求,控制好开窗面积,这样既能够满足居民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生活”能耗。

2.2加强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总体控制

“总体控制”是旧城改造中建筑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建筑规划的“总体控制”,旧城改造的预期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总体控制关键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城市功能分区设计。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一般而言,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包括居民住宅、商住房、办公房屋等等)、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等,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必须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区设计要求,绝对不能为了“增收”而盲目地提升容积率,否则,旧城改造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比如,目前,部分城市旧城改造并不是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而是盲目地提升城市的“美观度”,所以建设了一座座高楼,但是,绿化、配套设施、建筑质量、交通规划等配套服务却远远滞后于居民生活需求,严重的甚至于成为一个个“烂尾楼”。(2)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也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一部分。宜人的景观环境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局部规划设计的“衔接”,确保旧城街区的空间尺度、景观设计等与整座城市融为一体,这就需要将旧城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纳入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来,讲景观与建筑物进行整体设计。(3)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是旧城改造中规划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旧城大多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道路交通设计、市政供水排水管网设计等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有场地条件的限制,这就对建设部门的配套服务设施建筑规划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考虑好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建筑规划设计,尽量地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居住的满意度。(4)做好建筑物规划与设计。建筑物规划、设计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旧城改造中的建筑物规划设计要尽量符合改造区的“特色”,比如,现有的建筑物的风格、建筑外墙颜色以及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等。在符合城市发展整体规划设计的前提下,能“修建”的尽量不拆除“重建”,能“改建”的尽量不要“扩建”,即使需要扩建、拆除重建的也尽量不要改变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确保现有的历史建筑物以及其它特色建筑物能够被正常使用。另外,旧城改造区域内的建筑物规划、设计,还必须要考虑到与外环境建筑物的“衔接”的问题,这样才能够确保整座城市建筑“浑然成为一体”,满足居住、审美的“双重”需求。

2.3注重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

旧城改造不是要否定现有的一切,而是应该在综合评估、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旧城改造。一般情况下,旧城区都不同程度地承载着现代城市“新陈代谢”进程中保持特定的生活习惯、维持原本的文化风格的“功能”。因此,旧城改造在赋予其新的“名片”、更为全面的功能的同时,还必须要保留其固有的、鲜明的“特色”———历史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是这座城市的“品牌代表”,这就要求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注重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尽量保持“历史风貌”的相对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的设计“手法”来规划设计“新城”,达到与现有历史文化、物质遗产相互映衬的目的,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具体的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保护旧城的整体历史格局、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尽量与片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格调”相符。

参考文献:

[1]刘宣.旧城更新中的规划制度设计与个体产权定义———新加坡牛车水与广州金花街改造对比研究[J].城市规划,2009(08):18-25.

[2]陈文龙,汤海舟,贺祖爱.浅析旧城改造中的建筑设计原则———以绍兴旧城布局和城市建筑风格为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161-162.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 篇6

当前我们都提倡促进经济和谐发展、改善地区生产、生活环境。重庆这几年的天是越来越蓝了,再加上水环境和城乡环境的治理,城市面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正是旧城改造的成果之一,我们不能坐失良机,所以在一个地区旧城改造中实现“美丽中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对旧城改造的理论研究 是解决旧城改造的思想基础

旧城改造首先是拆迁业主的利益关系,我们是坚持和谐改造,充分尊重和满足业主的意愿;二是与市民利益关系,旧城改造要让普通市民受益,让市民觉得改得好;三是与现有城市功能的关系,要对城市、片区深入调研,弥补功能缺陷,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四是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改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五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保护性开发,不要把祖宗丢了,什么都一拆了之,注意保留城市记忆,承前启后;六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符合整体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着力提高科学规划水平 是解决旧城改造问题的不二法则

(一)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城的改造也一定要重视规划,要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旧城改造和建设规划,要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发展为目的,从宏觀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旧城更新改造进行规划控制,同时要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以避免因规划控制不力而造成旧城改造中的混乱和矛盾。

(二)旧城改造的第一种模式是部分地区整体拆除。在低洼潮湿的旧城区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没有保留价值。对这些区域的建筑,就可以采取整片拆除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重新整体规划,另一方面要搞好被拆迁户的安置,要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这也是打造城市形象、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表现。

(三)我们在加强一个地方环境改造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华大地有5000年的古文明,好多老城都有其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市民对该城市环境潜在、但必不可少的文化需求。我们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来解决人类文化这类柔性城市要素的规划建设。以前这方面的工作考虑不少,但具体实施的方法仍不完善,十八大召开以后,应特别予以关注。

三、努力加强行政管理 是解决旧城改造问题关键之点

(一)现在中国提倡依法治国,特别是我国行政部门更要努力加强相关行业的法制建设,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严格执法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铁律,我们要相信法律、尊重科学、研究科学,一定要严格按所有的控制指标严格控制相关指标,从而保障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发展。

(三)对一些经济效益不高、但人民生活需要的公益项目,如公园、学校、景观带、广场、健身场等地方,当地政府一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构建幸福人居环境。

(四)充分尊重民意,发扬民主,大力提倡市民参与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建立强化市民监督体制,就可以从源头上保证一个地区旧城改造的真正合理性。

在旧城区改造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使城市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先对旧城区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再整体规划。

第二,注意传承与发展相结合,拆必须拆的,尽量保留可以保留的。

第三,对于旧房子由政府逐步进行统一规划改建为商品房,再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出租出去,以回收资金改建其他公共设施,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房地产过热的现象,房子在设计时必须采用人性化设计,门口应留出少量的土地面积,由户主自行进行设计,房子与道路之间留出一条绿化带,由每栋房子的住户进行栽种植物和轮流养护。

第四,城市总是有那么一些废弃的角落:空地、池塘、小溪流小河流等。这些地方废弃了可惜,而且影响城市景观,若加以改造,却可成为大家休息的好地方。空地——无需建造精致的建筑物——一片草坪、几棵大树、几张石凳足矣。如果空地够大,可安装一些高质量的儿童游乐设施,交由个村委会管理,谁弄坏谁赔偿。池塘——只要保障水质干净,池中养一些小动物、池边几棵大树、几张石凳、在铺上一点草坪,早已美不胜收,如果池塘够大,可以养鱼苗,让人用以垂钓,规定钓到一斤半以上的鱼可以由他们用市场价六到八折的价钱买回去,但小于这个重量的必须放生,赚到的钱又可以对此进行保养。小溪流小河流的做法可以效仿日本的古川町——各户治理各户的,各村治理各村的,其他的可以效仿池塘的做法。如果河面较宽,可以在出租泛河小船,此处就成了一旅游景点了。

公共空间的设计可以征求附近居民的意见,甚至可以有他们共同参与设计。

第五,经费问题。一个地区旧城区的改建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全部交由政府来投入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民间团体的参与。

第六,一旦实施,就必须持之以恒,不可朝令夕改,要有一旦实施就得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心里准备。从多个旧城区改造成功的例子来看,其成功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能持之以恒。

一个地区旧城改造不仅应满足于完善当地公共设施、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使之成为更适合人类居住、工作或休憩的场所,从而提高其物业价值、最终改善一个地区经济状况、增加政府税收或减少政府支出,而更应通过反映并代表公众心声和利益的更新,从而使一个地区旧城可持续改善、社区可持续发展、居民可和谐生活,最终实现小康,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 篇7

城市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情感的。当城市出现时,就铭记了她的喜怒哀乐。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在《城市的建筑》一书中,莱昂·克里尔(Leon Krier)在《理性建筑:城市的重建》一书中均指出,城市是一种“集体的人工创造物”(collective urban artefact),一种艺术文化的集体产物,“它由时间造就,并植根于居住和建筑文化之中(1)。”城市的记忆就刻在那些留存下来的旧物里,而城市的情感则浸润在一方水土滋养的民风和人气中。

重庆,厚重历史千回百转,造就了3 000年岁月的年轮和眼前这座繁华而又喧嚣的都市。今天,这座城市仍然以两条古老的江流作为记忆方式。山谷是它的屏障,长江、嘉陵江两江环绕。自西往东,群山连绵起伏,一望无尽。洞子城门、渝州旧迹、重庆教堂、商埠重镇、外事遗影、金融沉梦、老街青瓦、公馆往事、陪都浮影……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情感渗透到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这一段段的旧城往事无一不倾注了人们的记忆与情感。

正在逝去的城市记忆与情感

“建筑总能在缄默不语中道出千万本史书言所不及的故事,时间赋予它诉说历史、承载记忆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又是那么脆弱。看着崭新的高楼立起来,坚固的大桥架起来,蓦然发现我们身后是一片苍凉,而我们和我们的城市一同失去了记忆(2)。”

场景一:十八梯,即将消失的市井文化。这样一条破旧的老街道,却是重庆著名的“老地方”之一,重庆无人不知,外地人逛重庆必定要看一看。街中的老茶馆,路两旁一间又一间的火锅店、发廊、杂货铺、裁缝店,那些算命的、掏耳朵的,还有山城绝对少不了的棒棒军……这一切使得十八梯成为体验老重庆市井文化和市民生活的最佳去处。十八梯代表了纯重庆式的市井文化,同时因为它靠近重庆时尚最前沿的解放碑商业圈,又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图1)。对于这即将消失的市井文化,有点失落,也有点遗憾。多年后我们是否还会在屋檐下追忆这昔日往事呢?

场景二:两江索道,曾经的“空中巴士”。两江索道建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全国首创的、唯一的城市立体公共客运交通形式,这个“空中巴士”曾风靡一时,在缓解山城市民“出行难”中演绎了一段独有的城市交通文化(图2)。迄今为止,约有上亿人次乘坐过两江索道。承载着重庆交通发展、重庆特殊的立体交通文化的索道,虽然已不再是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但人们心里仍存留着温馨的索道情结。索道带给重庆人民的那种震撼,在主城区很难找到第二个。在索道上俯瞰渝中半岛,新老两个城区奇特地出现在一个镜头中,索道给人们带来了太大的惊喜和太多的记忆。

是谁抹去了城市的记忆与情感

1.全球化的巨大影响

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经济的一体化,也使得城市发展理念、设计思想乃至建筑手段与材料运用都日益国际化了。更重要的是工业化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空间和文化的界限。这种巨大的诱惑力、影响力和冲击力,是城市自产生以来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无法比拟的,它深刻影响着重庆当前旧城改造与更新的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对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认识和对本土地域文化的理解。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把西方强势的建筑文化和价值观带到城市更新和建筑设计中,导致城市空间和形态的趋同。重庆原本自由灵动的城市平面形态、三维立体的空间特色和山水格局的城市景观特色是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这种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城市特色正是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的魅力所在。正如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所言:“城市都具有各自突出的个性,这个个性是如此强烈,如此充满‘个性特征’。”然而正是这种强势的建筑文化和价值观削弱了重庆的城市特色。

本土建筑市场的开放化也使越来越多的大规模改造项目由远离项目所在地的设计师来主持,由于缺乏对重庆城市特征的认知和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导致了许多旧城改造项目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吴良镛先生在“巴渝精粹”中说“巴渝地区,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建筑经历代先民之经营,形成独具特色之地域文化”,是对几千年巴渝建筑文化的赞美。倘若设计师不曾体味过这精美的建筑文化,不曾拥有这份旧城的记忆,不曾感受过这份独特的情怀,又如何能够留住这份记忆与情感呢?

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重庆被定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心,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多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997年~2009年,重庆城市化水平由1997年的31.0%上升到51.6%,年平均增长1.58个百分点。到2009年底,重庆市主城九区的城市化率已达到72.62%。

随着经济增长,重庆的产业结构发生快速变化,第一产业缩减,第三产业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多的非农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城镇化率逐年攀升。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土地及建设量的需求逐年增大(图3),在大量建设新区的同时,大规模旧城改造的步伐也随之加快。而现今旧城改造的主要区域(如渝中区),恰恰是城市中最重要、土地资源最紧张的区域,同时也是集中代表和凸显了重庆历史文化积淀和山水城市风采的区域。然而对稀缺土地和房屋的刚性需求使得大量旧城建筑、街巷遭受破坏,其中不乏大量饱含城市记忆与情感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伴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人们原本熟悉的街道、吊脚楼、老虎窗也渐渐从视野里淡出,人们心中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情感正在消逝。

3.经济利益的驱使

“十五”、“十一五”期间,是历史上重庆建筑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投资规模最大,改革力度也最大。不可否认,重庆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对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房地产对重庆乃至整个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重庆城镇化水平的逐渐增高,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将在旧城展开。

由于政府财力、物力有限,由政府投资的旧城改造项目以基础公共设施居多,不可能在所有的旧城改造项目中投入大量资金,而旧城区居民自身也没有自行改造的能力,因此房地产商对旧城的改造行为成为当前旧城改造的主要方式。对于开发商而言,大多数旧城改造往往以商业性为主,是一种大规模拆建、以赢利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但就像马克思说的:“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内,特别是在像伦敦那样按工厂方式从事建筑的地方,建筑投机的真正主要对象是地而不是房屋(3)。”从地产商的立场看,旧城改造区往往位于城市重要区域,周围往往集聚着城市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服务设施网络,能为房地产带来诸多便利条件。追求利润的心理,加之旧城土地的稀缺性,使开发商的决策较少考虑旧城文化和长期的社会因素,甚至在某些具有历史特征的旧城区中,无视传统风貌而大拆大建。

繁华都市景象的背后

繁华都市景象的背后是城市文脉的割裂。著名作家蒋子龙曾说过,“城市的建筑就应该像树的年轮,一圈一圈凝固住不同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要靠它的历史和文化所浸润、所托显(4)。”旧城改造中这种高频率、快速度、大规模拆旧建新的举动使得多数极具重庆地方特色及文化的建筑被一扫而空,大批优秀的旧建筑被拆除,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历史片段在我们眼前灰飞烟灭。“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5)”。那些旧城中的街巷和建筑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历史、科学内涵,它们是构成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这些街巷和建筑是不同历史年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最直观反映,它们记载的重庆的历史,比文字更可靠、更感性、更直观,因为它们的存在是如此真实地留住了城市的记忆与情感。

繁华都市景象的背后是城市特色的消亡。重庆极具特色的山形、水态决定重庆的城市建设一开始就不能按照《周礼考工记》所要求的规整的布局形式进行建设,而是选择了以尊重、顺应自然山水环境的朴素的建城思想来指导重庆城市的设计和建造。自由灵动的城市平面形态、三维立体的城市空间和山水格局的城市景观都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特色。旧城区的道路网格,是城市传统格局的主要组成内容,是城市平面形态自由灵动的重要体现,对城市空间形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片叶沉浮巴子国,两江襟带佛图关”的城市立体景观风貌正是对三维立体城市空间和山水格局城市景观的最好描述。这种水、城、山所形成的相互映衬的空间形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然而在我们感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城市特色正在一点一点地消亡,这让我们感觉到现实中的城市和记忆中的城市相距越来越远,历史的记忆从我们脑海中渐渐消除。

繁华都市景象的背后是人们内心的失落。《求是》杂志下属的《小康》杂志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快乐城市”调查,通过网友投票和专家评议评选中国十大“快乐城市”,成都最终以52.84%的得票率高居“快乐城市”榜首。四大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的深圳、广州均没能入选。虽是一个并不十分权威的调查,但从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网民心目中,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并不一定是最快乐的城市。的确,当人与城市之间原本融洽、温暖的记忆与情感被高楼大厦、宽广道路所割裂,“家”的感觉便会渐渐地淡漠。城市的多样性与活力在减弱,人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便于交往,心中的那份失落感油然而生。随之,大量仿古建筑涌现出来。面对着一栋栋浮于形式的“假古董”,我们只能将老照片中的场景与记忆里的一些片段重叠,失落、无奈、遗憾、不安之情刹那间涌上心头。

把记忆与情感还给城市

最初,是我们建造了建筑与城市,并通过建筑赋予了城市无限的记忆与丰富的情感,而现在又是我们正在毁掉这份城市的记忆与情感。假如说每一座城市都会有两种记忆,一种可以成为岁月的典藏,而另外一种则会永远湮没在尘埃里,那么对于重庆这座有着3 000年灿烂历史的文化名城,笔者更希望这种记忆是前者,把更多的记忆与情感还给这座可爱的城市,让它们成为岁月的典藏。

摘要:本文以重庆大规模、快速的旧城改造与更新为背景,探讨了城市记忆与情感消逝的原因,阐释了城市记忆与情感对于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的重要意义,引发人们对于当前重庆旧城改造与更新中城市记忆与情感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旧城改造与更新,城市记忆与情感,逝去

参考文献

[1]参见: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参见:毛昱莹.失去记忆的城市.沪港经济,2009(5)

[3]参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参见:蒋子龙.城市的历史感.作家文摘,2005-02-22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 篇8

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一直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骄傲, 但是当那些承载历史文化的建筑都被我们摧毁和抛弃时, 我们又拿什么给世界?是摩天大楼, 还是高密度楼房, 还是……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真实记录和宝贵财富。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越来越多, 能力越来越强和范围越来越广, 对建设的热衷有时会盖过对历史的珍视, 尤其是近年以来, 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大拆大建往往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无可挽回、难以估量的损失,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

城市在发展, 城市的道路、管线等市政工程设施常需更新扩大, 所谓“不破不立”, 这对那些建筑遗产来说, 有时就意味着灭顶之灾。现在, 面对自己安身立命、生死不渝的历史文化价值, 面对日益消亡的城市传统文化, 拆迁、改造、翻新……面对一座座相继倒落的古建筑群, 我们的决定真能无悔吗?

1. 宽窄巷子的历史

曾几何时, 巷子也曾给成都的一代又一代人提供了宁静、和谐的生存空间, 也创造过属于成都的巷子景观和巷子文化, 这一切都成了老成都难以割舍的情怀。

在清康熙年间, 四川总督年羹尧应川人要求, 奏请朝廷, 请调旗兵保护经过数十年战争, 几乎成为废墟的成都。康熙61年 (公元1722年) , 朝廷从湖北荆州调1600名八旗兵驻防成都, 四川总督把原来秦代少城的遗址拨给了八旗兵作营地, 从北方入川的八旗兵带来了北方的建筑格局, 也带来了京城的胡同。旗兵的军营按照清朝严格而森严的等级制度进行规划设计, 虽然人少地广, 但是兵营巷道狭窄, 房屋矮小, 一个小宅院只能修三间平房。和兵巷道相比, 军官的巷道要宽敞, 房屋也要高大一些, 而这些巷道在完成以后, 大家也按照京城的惯例一一取名为“某某胡同”。每当一条胡同形成, 人们都会给它取个名字来代表这条胡同在城市中的方位, 多年战事频频, 百姓生活不安宁, 清兵的进驻给了人们希望, 给胡同的命名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人们总会乐意用一些吉利的字眼, 比如宽巷子曾经的名字便是“兴仁胡同”、窄巷子则是“太平胡同”、井巷子是“如意胡同”。

宽窄巷子, 从清代到现在历经三百多年, 曾经, 这里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

2. 宽窄巷子的改造

历史街区的改造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商业开发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改造模式, 其相应的规划方法也因时因地而异。宽窄巷子是成都历史文脉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的是成都独特的市井生活文化, 对清代川西民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宽窄巷子在历史的积淀中慢慢暴露出许多环境恶化的问题, 原有的生活设施已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需求。

在2003年, 成都市开始启动实施宽窄巷子的保护性改造。宽窄巷子采用了“修旧如旧”的原则, 在建筑上保留了宽窄巷子传统四川民居融合外来文化影响形成的民居结构形态和特点, 在功能上则恢复了少城作为成都城市文化商业母体的原始功能。

宽窄巷子的开发改造, 采用政府调节整合各种资源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 经营管理采取企业、运营公司和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经营管理特色十分鲜明。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 保护了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 秉承了成都少城、满城、四合院历史文化精髓, 整合了成都原真生活, 历史文化特色十分鲜明。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巷子, 正是暗合构成了一个四川的“川”字。2008年6月14日, 整体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正式开放, 成为“5·12”地震后成都旅游业复苏的标志性事件。

3. 宽窄巷子的现在

宽窄巷子把宽、窄、井三条巷子各自的精神提炼为闲、品、泡, 还原了老成都的闲生活、慢生活和新生活, 商业旅游特色十分鲜明。这里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而如今宽窄巷子也随着商业宣传而让更多的外地游客知晓。不论是成都本地人还是外来游客, 宽窄巷子仿佛成为了一张成都休闲生活的名片, 被围绕巷子周围浓厚的历史气息所吸引, 这是属于成都的一道独特风景, 进而成为老成都建筑与新田园城市的完美结合之代表。

宽窄巷子的商业建设实现了:集购物街、餐饮街、休闲街、娱乐街、体验街于一体的“五街合一”。宽窄巷子的旅游建设实现了:集区位好、定位好、景观好、运营好、效益好于一体的“五好合一”。宽窄巷子的文化建设实现了:集景观文脉化、环境生态化、设施人文化、功能休闲化和管理现代化于一体的“五化合一”。

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 开辟出一条现代生活与历史对话的通道, 让城市人有可能去自己循迹城市的文脉和精神。宽窄巷子以“保护性开发”的策略, 不仅对原来街道空间进行了梳理, 还重视了构建新的功能空间, 保留市井生活的氛围, 达到重塑场所精神空间的营造。三种空间营造途径的运用, 激活了城市集体记忆, 让街区充满活力地“生活”下去。

宽窄巷子作为成都历史文化保护区, 现在是成都最有特色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休闲街区”, 是具有“老城市底片, 新城市客厅”内涵的老成都原生活街区。

在这里, 文化与商业无数次的让人们感觉到传统和现代的碰撞,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聚集了东西方现代商业的气息, 在2011年1月入选成都特色商业街。

浅析旧城改造中室外排水管道的设计 篇9

1 旧城室外排水管道改造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的旧城区发展比较早, 对于排水管道的改造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趋于多样化, 不仅是排污、防洪, 而且还要维护城市水体, 为城市提供水源。因此旧城的排水管道改造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进行, 了解城市的基本布局, 并且在排水体系中, 将污水与雨水排水分开, 结合城市的长期规划, 确定适合城市自身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

1.2 优化旧城区的管道排水功能

旧城区的排水系统相对而言比较落后, 大部分都是合流制的排水管道, 这种形式的管道不利于清洁水源的处理和再次利用, 因此在排水管道的设计上, 城市建设专家学者都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 从长远发展来看, 合流制可以优化管道的排水功能, 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将城市污水与雨水分别排放处理, 在给水与排水功能上也更加科学合理。

1.3 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

室外排水管道改造可以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 特别是对于雨水的再次利用。当下水资源比较紧张, 城市水体污染比较严重,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受到了环保部门以及市政建设机构的重视。在旧城的排水管道改造设计中, 可以利用分流功能, 开发第二水源, 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

2 旧城改造室外排水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 室外排水管道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要结合城市自身的情况, 包括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情况, 选择适合城市发展的排水方式。合流制管道的弊端比较突出, 因此城市可以优先选择比较彻底的分流管道体制。其次, 在改造路段中, 已经存在排污管道, 是否需要取消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证。例如在本项目中的改造路段, 北起龙观东路, 终点连接和平路, 路线虽然不长, 但是道路比较宽, 而且路下有较完善的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管线, 如果在改造的过程中, 由于路面较宽, 是否需要分别设置污水、雨水管道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前期考察, 再做出科学决策。

3 旧城改造中室外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

室外排水管道的设计, 要符合城市的发展, 又能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 在旧城的改造方面,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3.1 排水管道的设计目标

排水管道的设计, 要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流, 在设计的时候统一规划, 分不同的区域进行治理, 满足可以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既能够保护城市水资源, 又能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 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排水的规划设计要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并且能够维护原有的市政管线, 确保城市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3.2 排水管道的设计原则

旧城的室外排水管道设计, 既要将工程量降到最小, 不影响路面交通的正常运行, 又要最大程度节约资源。首先, 管道的布置要顺直, 无论是支管还是主管道, 避免水流绕弯。其次, 要利用地形的特点, 通过重力流的形式进行水流输送。本项目地段比较平坦, 管道设计难度比较低。除此之外, 排水管道途中要尽量减少提升泵站的数量。

3.3 旧城改造的管道设置

项目工程北起龙观东路, 终点连接到和平路, 路线全长0.68公里, 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改造路段的规划红线宽度为60m, 通常情况下, 道路下设置有污水管与雨水管, 选择分流制的管道模式优势比较明显。由于清龙路下具有比较完善的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管线, 在改造的过程中, 要避免对其他管道的破坏, 同时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排水管道可以取消, 缩短工期, 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于交通的影响。街道周边如果具有比较密集的建筑与居民区, 需要重视污水排放口的设置, 对于没有污水接入的路段取消排污管道的设计, 通过雨水收集管道来统一收集雨水, 统一利用, 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一些旧城区也存在按分流制建成的部分污水或雨水管道, 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前期的实地考察, 判断取消还是保留, 避免重复投资。

4 结束语

旧城区的排水管道设计, 技术人员要了解项目路段的各项数据材料, 因地制宜设计排水系统, 优化旧城区的排水功能, 并且能够从经济的角度, 节约资源能源, 在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 将城市排水技术、工程经济以及环境保护等多种要素融合到管道的改造设计中。除此之外, 要充分吸取我国近些年的城市建设经验, 在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 坚持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道路基本情况进行周密考察, 在市政建设方面统一验收。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具有现实意义, 可以将旧城区排水系统分为污水排放与雨水利用, 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 实现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摘要: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旧城区排水管道系统比较落后, 在污水收集处理方面效率低, 而且容易导致城市水体的污染, 直接影响城市市政建设。城市的排水管道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连接城市排水、给水系统的重要环节, 在旧城的改造的过程中, 要结合城市的发展现状, 科学规划排水管道的设计。因此, 本文首先探讨了旧城室外排水管道改造的重要意义, 其次分析了排水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最后详细说明了旧城改造中室外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排水管道,城市改造,排水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峰, 李杨秋.山区城镇排水管道的设计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 2012.

[2]翟学峰.山区排水管道的设计流速探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

[3]遆仲森.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2.

[4]李伟波, 章姚波, 黄强炜.室外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探讨[J].山西建筑, 2013.

[5]王靖宁, 李东阳, 李爱琴.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J].土木工程建造管理, 2011.

广州旧城改造中的绿地建设对策 篇10

1 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

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 忽视园林绿化建设,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对偏低、改造后的人居生活环境质量不高。按国家建设部的规定, 旧城改造绿地率应大于25%多数旧城改造都未能达到这一指标。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手段。城市绿化建设的宗旨应该是改善环境,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目前除了城市绿化面积与城市规模相比严重不足外, 城市绿化建设也缺乏系统性。

(1) 绿化缺乏系统性:局部地区为绿化缺乏区, 没有整片成型的规模绿地。 (2) 绿化缺乏整体格局:城市内各区各单位绿化各自为阵, 结果整个城市的绿化显得支离破碎, 缺乏完整的美感。 (3) 绿化形式比较单调:多年来许多城市的绿化似乎显得千篇一律。管理草坪修剪灌木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并且由于品种质量的原因, 不少草坪相当缺乏美感。以广州为例, 由于广州的城市历史、经济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复杂因素使得广州城市绿化现状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问题为: (1) 园林绿地布局尚不够均衡。老城区人口稠密, 绿化建设历史欠账多, 建筑密度高, 集中式的绿地较少, 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比较低。 (2) 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的数量偏少, 空间结构不尽合理, 未能形成完善的公园服务覆盖体系, 还存在不少的绿化服务盲区。 (3) 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公园及专类公园还比较欠缺。在中心城区, 现有公园大量为社区公园, 规模偏小;儿童公园、体育公园等专类公园较少, 满足不了公众的需要。 (4) 园林绿化的后备土地资源缺乏。在中心城区, 城市建设用地中能用于园林绿地建设的后备土地资源缺乏, 拆迁补偿费用高昂;在市郊地区、城乡结合处, 征用村镇集体用地手续繁琐, 协调难度大, 耗时长。 (5) 城市绿线管理未能完全落实。城市绿线仍未完全划定, 需要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合作, 对我市现有、在建、规划的全部城市绿地进行统一的绿线划定, 并向社会公布, 加强城市绿线管理。 (6) 城市绿化专业苗圃面积不足, 苗圃场的苗木品种、数量、规格与广州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需要有一定差距。

2 策略与方法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 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建设、管理力度不足, 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施以足够的建设力度。 (1) 应尽可能地利用旧城区内的各种有利与特殊的条件, 开发各种集中型园林绿地, 提高绿地使用率。 (2) 政府应将改造中园林绿化方面的内容 (如措施、做法、指标) 变为开发建设中的法规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强制绿地建设。

3 如何系统进行绿地规划

2010年广州亚运举行在即, 广州市政府在此之前推动了广州旧城区改造工作。其中较早期进行的广州“青山绿地工程”建设规划范围重点为广州中心城区。拆旧建新绿地, 目标至2010年, 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 绿化覆盖率达到40%,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 5 m2;其中旧城区绿地率不低于25%, 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7m2。“青山绿地工程”建设规划不仅仅是从宏观层面控制绿地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以及绿地类型, 还需要从微观层面控制绿地空间布局, 依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具体要求, 保证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 分布均衡。这是满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 也是“青山绿地工程”建设规划在公园绿地均衡布局上所践行的具体可操作性对策。

“500m见园”原则:以广州城建坐标系建立500m×500m方格网, 对各不同层面绿地进行格网划分, 分析绿地的服务覆盖范围。通过将现状绿地布局格网图层与规划绿地布局格网图层相迭合, 确定绿地建设项目, 尽量做到在需要满足“500m见园”的区域中, 每5 0 0 m×5 0 0 m网格内规划有1000m2以上的公园绿地。对于因历史遗留问题、城中村问题或其它因素暂时无法满足的地区加以标识, 以引导将来的建设去补充、满足该区域的需求。

同时为了保障实现建设目标, 应制定保障政策: (1) 完善城市绿线管理。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原则和指标, 根据规划指标落实城市各类绿地, 对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全部进行绿线划定, 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 更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 同时要将城市范围内的河岸、湖岸、海岸、山坡、城市主干道等地带作为“绿线”管理的重点部位, 编制绿线控制图并向社会公布, 接受公众监督, 建立城市绿线管制制度, 在规划层面上确保城市的绿化用地。 (2) 保证城市绿化建设和维护资金。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公益事业, 要坚持政府投入、市区共建为主的原则, 同时拓宽资金渠道, 通过市民认种认养、企业投入等多种渠道, 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 同事要增加和确保绿化管理维护资金。 (3) 采用多种建设模式协同实施建设。青山绿地工程是一个工程量大、牵涉面广、时间长的系统工程, 广泛动员, 协调各方, 把政府与群众各方面力量都调动起来, 有效推进工作。 (4) 突出地方特色, 建设岭南园林精品。在保证绿地建设规模增加、布局合理的同时, 因地制宜,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化, 突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和亚热带南国风情。树立精品意识,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岭南园林特色的园林精品, 扩大和提高岭南园林的知名度。

4 结语

上一篇:文山州卫生学校下一篇:黑客攻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