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与人格建构

2024-05-20

政治教学与人格建构(精选八篇)

政治教学与人格建构 篇1

政治教师如何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呢?在一所学校, 你会发现, 校长教的政治课要比普通教师教的政治课效果好。那是权利、地位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带有强制性。这是外在的力量使学生产生的被动的敬畏和服从, 但这种影响力是有限的。如果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普通教师教出的有效的政治课, 那是人格魅力所起的作用, 是教师自身的思想、品行、能力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使学生产生敬佩和信服, 是长久的、巨大的。政治教师不能人人成为校长, 但可以使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 政治教师必须提升个人修养。作为一位政治课教师, 我们的立场、观点、言行等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和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 中学政治教师必须经常注意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 亲身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以高雅的思想境界和严谨的行为来说服学生, 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其次, 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观念, 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 而且是常流水。”一位教师在上《珍惜无价的自尊》这课时, 有位学生问教师:“老师, 这课里的人格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性格的意思?”老师挠挠头说:“差不多吧, 反正你只要知道, 维护人格就是维护自尊, 就行了”。显然, 这位叫师没有理解心理学名词“人格”的涵义, 给出了含糊不清的回答。学生不会满意老师的回答, 他的学习兴趣会受到很大影响。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 一定要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观念, 多读书, 多思考,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理论素质, 使自己的发展紧跟时代的发展, 以渊博的知识启发和影响学生, 提升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政治与人格教育 篇2

——关于政治课人文关怀的思考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胡吉星

[摘要]中学政治人格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爱的教育;

2、志向与

意志的教育;

3、人格精神教育;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德育方法。

[关键词]个性和人格教育诚信人格素质爱的教育志向与意志人格精

神立人人文精神主体地位道德情感

课程标准是政治课教学的依据。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 下简称“新课标”)将指导着新世纪很长一段时间的政治教学。新课标的内容给了 我们深刻的启示。新课标对政治课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 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 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而且,新课标规定政治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些内容都是对政治课人文精神的集中而深刻的阐述。与原课标相比就不难发现,新课标更加突出了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情感和态度教育、个性教育和人格教育(这也正是政治课人文精神教育的具体内涵)。我们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标为指导,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本文就针对政治课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格教育谈谈自己的见解。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名闻遐迩的礼仪之邦。应该说这和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思想道德教育一直和文学、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融合在一起,“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土”(《礼记·王制》)。这种将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实际上突出的是人格教育。孔子讲人格教育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他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对不重视人格教育的教育深表忧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墨子也将人格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尚贤上》)随着道德教育的逐步完善和儒学正统的确立,儒家重视人格教育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在古代人治重于法治的特殊背景下,这种道德观念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的秩序。俗话说:“人要讲良心。”“良心”实际上就是指道德品质,就是人格素质。可是现在我们常常听到“某某做事不讲良心”、“某某素质真差”诸如此类的话。事实上当今社会出现的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而引发的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正是由于忽视了人格教育而造成的。当前我们要在“依法治国” 的基础上加强“以德治国”的力度,这不正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人格教育的重视吗?“以德治国” 首先要求我们重视人文学科的人格教育作用。政治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具有强

烈的思想性。因此政治教学在人格教育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对中学政治教学而言,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力度,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建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使这一代青少年成长为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人格的跨世纪人才。笔者考虑,中学政治的人格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爱的教育

爱是人格的基本内涵。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无异于一块冷冰冰的石头,冷漠孤僻,毫无社会责任感。这种人多了,社会将变得使他们具有一颗博大深挚的爱心,就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爱父母、爱别人、爱故乡、爱祖国,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当然这种爱的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应循序渐进。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巴甫洛夫中学校长时,有一段著名的谈话。巴甫洛夫中学的校训碑上写着:“请爱你的妈妈。”有人不解的问他:“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呢?” 苏霍姆林斯基反问道:“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这就启示我们,教师进行爱的教育,应该从学生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进而培养他们具有更广博的仁爱心肠。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只有。”又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政治教材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的很好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准切入点充分深刻的挖掘。通过挖掘让学生感受到父母毫不张扬的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受到仁人志士对祖国对民族爱的崇高与博大等,从而让政治课成为爱的颂歌,更是一首正义之歌,让学生领略到爱的力量而去爱人、爱祖国、爱人民。

二、志向与意志的教育

“面壁十年图破壁”,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曾经鼓舞了几代人的爱国、报国热情。教师应该在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在通过爱的教育使学生具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这种社会责任感转化为求知成才的原动力,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人,以实际行动来回报亲人、祖国、人民给予的深挚的爱。教师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志向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文化的巨大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兴趣;可以端正学生的学风,使学生养成勤学苦练、脚踏实地、广取博收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以“爱国•成才•跨世纪”为主体的演讲活动激发学生成为国家建设人才的热切愿望。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明确:志向教育离不开意志的教育。

树立远大的志向容易,实现却很困难。只有凭借坚强的意志,通过努力的奋斗,才可能实现远大的理想。由于这代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宠爱多于言教,享受多予挫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长期在这种温室环境中生活,性情很容易变的懒惰,不思进取,丧失上进心,在面对挑战与竞争时往往束手无策。如果不进行意志教育,即使他们树立了远大志向,也会因为软弱和惧怕导致半途而废。“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名言警句都证明了这一点。教师要充分利用接触到的典型材料完成这种教育。在学到“矛盾双方的转化”时,利用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实;在学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途径”时,利用司马迁残疾自伤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真正内涵;学到“内外因辩证关系”时,让学生认识到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决不是空洞的说教。当教师将意志教育融于政治教学中后,学生树立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新世纪的中国就大有希望了。

三、人格精神教育

爱的教育、志向教育和意志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完美人格的基本要求。但对于培养新世纪的国家建设人才这一要求而言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对学生进行人格精神的教育,如重情重义的价值取向,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诚实谦虚的处世态度,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等。这种人格精神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而成的道德风尚的教育。有学者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10个要点:推己及人,尊老爱幼,和睦亲善,谦虚谨慎,勤劳节俭,重情重义,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爱国如家,天下为公。时代精神的内涵应包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观,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的信念,对国家和民族深厚的感情,人口和环保意识,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竞争与合作意识,科学与文化意识等等。教师只有将这种道德风尚和时代精神教育融入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塑造人的品格,把凡人变成不平凡的人。我们要充分利用政治课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人格精神的教育。例如:学到“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到“宗教”问题时,进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学到“市场交易原则”时,让学生知道信誉比金钱更有价值等。总之,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根据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勇于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德育方法

人的主体性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自觉能动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一方面具有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具有主体能力。研究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方法,是我们试验中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我们的做法举例说明如下:

(一)学生满足自己得到的需要,发展健康的个性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一个人道德省悟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的需要。其实,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动机往往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往往是有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发出来的。比如,学生自我表现欲较强,有的想当小干部,以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能写会画,想展示一下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演讲才能等。因此,教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这些合理要求。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他对学生主体性发展往往起着激发动机和引导方向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道德信念处于中心环节,当然他也就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坚持以情感教育为主,并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要求学生选一句有启发性的句子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择为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制定一个实现自己理想或信念的行

动计划,并公布于众,在大家的指导、帮助和监督下加以落实。这些活动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培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的道德境界水平。要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准状况。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要形成一定的自制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可以这样教育学生正确控制自己的感情:1、当个人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地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2、在个人受到批评后,应接受表示接受批评,同时可以通过劳动、整理学习用具等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3、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虚心诚恳地接受,并表示感谢;4、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不满情绪,而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说明事情的经过和真相。再如,在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教师不仅向学生提出简单、易记的行为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而且着重抓好实践锻炼,组织开展像“徒步夏收”、“负重远足”、“待命行军”、“山区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通过磨炼来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维护、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德育活动中,我们一直坚持如下三条原则:一是自愿选择的原则。把选择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知道但不命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可以多项多次进行选择,知道自己满意为止。二是实践锻炼的原则。为学生参加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刻苦锻炼自己,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三是积极探索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增长创造意识和才干。在德育活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早放手,学生才能早独立;学生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这样,在实践中,才能使其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浅谈美育与高职生人格建构 篇3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语“persona”。当前较为公认的人格定义是:人格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为主导, 在遗传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质的总和。它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 人的道德品质;其二, 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要素;其三, 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由此而引申出的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人格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赋予人的社会活动以“魂”——人格精神;人格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知识渊博的人、能力全面的人和心理健康的人。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高职生数量也因此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针对高职生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生不同于大学本科学生, 无论是三年制高职生或是五年制高职生, 绝大多数对于学习缺乏兴趣, 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多持消极的态度。甚至还有些学生因为高考或中考的失利, 在进入高职学院以后消沉并决心自我放弃。不仅如此, 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高职生中功利观念、享乐思想、自我意识泛滥, 传统道德精神作为现代化的整体对立面而不加分析地遭到消解、摈弃, 以至于在目前一些极端扭曲价值观念左右下, 青少年在道德判断中失却了清晰的精神支撑。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最终培养出品学兼优, 具有高素质和健全人格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就必须加强和深化美育教学。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人的社会化就是通过个体与群体相结合, 使自然的人上升为社会的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情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 情感作为一种由人的主观需要能否在客观对象中获得满足而生的心理体验, 它对整个人格都具有调节的作用。美育是以审美心理活动为基础的, 实施美育的过程总是离不开情感体验, 是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美育不仅使人获得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 还让人感受、认识客观存在的美。它通过各种美的形象, 触动人的情感, 以情动人。虽然美育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我们解决社会问题, 但是, 它对于使人从自私、狭隘的个人欲望中解放出来,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是十分有效的, 尤其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在, 我们的物质生活虽然有很大提高, 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仍在盛行,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人格不完善, 放松了对自身素质的提高。美育它可以融情于理, 寓教于乐, 依靠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的魅力, 让人更好的去品味生活, 更好地塑造人格, 使人格趋于完善。

一、协调感性和理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构成人格的内在精神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但概括起来主要就是两种: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人是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统一体。完整人格的塑造, 不仅需要感性, 也需要理性, 它需要二者的有机结合。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 它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 具有独特性, 因为它感性中包含着理性, 理性中包含着感性, 是感性与理性的交融。美育是沟通感性与理性的“桥梁”。席勒曾经说过:“有促进健康的教育, 有促进认识的教育, 有促进道德的教育, 还有鉴赏力和美的教育, 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 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可见, 美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人的感性和理性达到和谐。

二、通过情感的提升完善人格的塑造

美育主要是情感教育, 它的作用是使人的情感和本能的冲动通过正常的发泄和引导, 成为塑造人格的动力。苏尔泽曾说:“没有教养的人仅仅拥有渴望动物生活的那种粗野的感受性;禁欲主义者希望培养但绝不会培养出来的那种人, 必然只拥有理性, 这样的人仅仅是知者, 而绝不是行为者。但是, 美的艺术所塑造的人物, 则介于上述两种人之间;这两种人物的感受性就在于一种使人们适于道德生活的优雅的情感。”

审美活动作为心灵的自由活动, 使主体摆脱了功利和实用的目的, 放心地置身于对审美对象的关照之中。这样, 主体的身心就可得到充分的解放。在感知、想象、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主体便可产生一种审美愉悦感。这种审美愉悦感是一种超越了任何厉害关系, 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特殊的审美情感。主体一旦获得这种情感, 便能在各种交流中, 使情趣、格调等人格构成因素日渐充实和完善, 达到通过情感的提升来完善人格塑造的目的。

美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和无意识的层面, 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精神, 提高人的趣味, 改造人的气质, 铸造人的性格, 开阔人的胸襟。美育使人的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 使人的理性与人的感性生命沟通, 从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得到协调发展。最终使人格趋于完善。美育作为情感教育, 在高职生人格塑造和素质完善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

摘要:美育就是以审美活动为中介, 积极塑造人格的特定教育活动。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高职生中功利观念、享乐思想、自我意识泛滥, 传统道德精神作为现代化的整体对立面而不加分析地遭到消解、摈弃, 以至于在目前一些极端扭曲价值观念左右下, 青少年在道德判断中失却了清晰的精神支撑。为了塑造高职生健全人格, 我认为实行美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美育,人格,高职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审美教育书简》 (德) 席勒译林出版社2009年07月。

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独立人格,学生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我国已经由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语文教学也在注重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视。而语文知识中独特的人文情怀对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意义非凡,让学生在感知自我的同时也能实现对事物的理性思考。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已经挣脱了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枷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了解世界。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与适时启发,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独立的人格,实现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意义

1. 社会转型的迫切需求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我国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经历全面的变革,其中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个人独立人格的形成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改革与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是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当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

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传统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过渡要求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不应该仅仅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还应该成为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以及审美兴趣的综合性学科。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形成,才是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考察部分。

3.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拥有独立人格的学生能够时刻对外界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于未知的知识保持一种持久而稳定的积极和热忱,他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动性,并能够从独特的角度看待事物,形成自我独树一帜的见解,这些都是帮助学校为社会培养优良人才的有力因素。

4. 解决学生心理需求

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学习压力的影响,或多或少地产生些许负面情绪,一旦情感长期无法得到释放,则容易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疾病容易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交际能力、抗压能力以及自控能力等等,因此,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设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目标重点之一。而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情绪的关注以及适时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 促进个体自由发展

具备独立人格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将自己的行为、意志与所确定的目标相统一,帮助自己逐步实现理想与目标。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当中,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能够积极地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在独立人格的影响之下,学生能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迎难而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才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部分教师替代学生而成为课堂的主体,存在的权威观念将学生当成被动接收知识的工具,一味地根据教材照本宣科,而学生对于教师权威的畏惧心理使得他们存在绝对的服从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敢提出质疑,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手段,打破传统的阶级观念,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一个愉悦、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扮演好辅助性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猜测、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实践空间,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建构独立人格。

2. 挖掘教材内涵,增强独立人格体验

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料,语文课文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学生独立人格方面起了重要的辅助性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为学生独立人格的学习与体验提供一个崭新的机遇与平台。例如,在学习《爱莲说》一文时,作者对于莲花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一不体现了莲花生性倔强,宁折不屈,娇艳却不失青春,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朴实中见俊逸,恃重中显高洁的优良品质,它代表着作者所追求的内敛而不事张扬,奉献而不求索取,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在纷纷扰扰中坚定自己的方向,于浮浮沉沉中恪守自己誓言的独立人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可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学生对于这些情感的吸收和领悟,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格。

3. 借助课外阅读,感受独立人格特质

学习是无止境的,而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语文教材当中,还应该从丰富的课外阅读中领略知识的奥妙,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课外阅读不仅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平台,还为建构学生独立人格提供了更多机会。例如,学生通过对海伦·凯勒成长故事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在年幼时因病而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重度残障患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之下,她不仅学会了手语、学会了读书和说话,还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学业,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而海伦·凯勒的事迹启发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有一天我们跌落人生的谷底,也不应该轻易言败,而应该微笑看待人生,我们应该时刻秉持着不服输、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努力奋斗来改写我们的命运。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学生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人格特质,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三、结束语

政治教学与人格建构 篇5

一、大学生人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功能, 而且也充分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功能。而人格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大学生个体健全的品格, 使其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十分关注大学生基于个体心理而引发的思想矛盾运动, 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长期束缚于“美德袋”和“道德篓子”模式之中, 难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 在育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突出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也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人文关怀, 做到与时代相结合, 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这不仅可以很好地优化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人际交往习惯及自身人格行为等, 而且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育和养成。从心理的角度看, 人格教育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而且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基础。鉴于此, 最近几年, 有部分教育家极力主张把人格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甚至把人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的一大核心。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 而育人的核心旨在塑造和培育受教育者养成健康的人格。以大学生人格教育为前提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功能不可或缺的途径。大学生人格教育充分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实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究其本质而言, 教育是培养人, 培养人格的一项活动。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 培养发展自身的能力, 完善他们的人格。同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旨在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正确的道德观念, 积累养成良好人格的知识, 为大学生养成健康人格奠定坚实基础。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实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 以及伦理观教育等。其中, 世界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是最根本的内容, 而道德观教育则是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治观、伦理观等的同时, 尤其通过理解和把握正确的道德观念, 为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积累知识, 为大学生养成健康人格奠定坚实的观念基础。实质上,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 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那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恰当设置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唤起他们对自身发展的需求, 主动、愉悦地参与教学过程, 认真思考, 主动探索, 获得认知和身心发展, 这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们营造一种宽松、积极、健康、乐观的社会氛围, 让大学生在充分发挥个性的同时, 也可以对与自己不同的各种观点兼容并蓄, 不仅能够对自己充满信心, 而且也对未来充满希望, 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道德教化, 摒除冷漠、自私、依赖、懒惰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培养大学生健康、独立的良好人格, 充分发挥他们接受能力强、思想敏锐、富于创新的智力优势, 克服消极个性, 培养积极个性, 推动当代大学生奋勇拼搏, 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显而易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实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大学生人格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人格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教育实践活动,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互为补充, 共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方面, 大学生人格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共同的目标, 两者共同的价值诉求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格教育可以使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远大的理想和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以满足个人精神发展层面的需求, 帮助人们实现精神价值而获得心灵的充实。”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塑造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导向, 协调发展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奠定牢固基础;另一方面, 人格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两者相互支撑, 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塑造和其他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同时也表现出强大的人格教育功能。作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应该关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以及大学生素质的优化, 而且还应该对此予以回应。可见, 他们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共同提升大学生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培养更多更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密不可分。大学生人格教育充分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是实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两者共同促进和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密不可分, 两者共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实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格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两者共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17.

[2]徐艳兵.人文关怀艺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 2010, (15) :113~114.

[3]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24~125.

政治教学与人格建构 篇6

社会分层是每一个社会都必然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英文翻译为“social stratification”。社会分层指的是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为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1]。

在社会学研究中,着眼于社会分层的标准,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理论张力的社会分层理论。以孔子学说奠基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社会分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实践和制度体系。以社会分层作为切入点,探究孔子儒学中社会分层的社会分层的观点,对解读传统文化有所助益,这对我们研究当下社会分层,促进社会转型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孔子学说中的社会分层理念和实践

2.1 君子与小人 :位、德意义的重新建构以及形而上的 演变

君子与小人的二元概念与建构是孔子学说中关于社会分层的的核心观点。围绕君子与小人的内涵以及外延意义展开的儒家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体系的建立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要想从孔子学说中的这对核心概念分析其中蕴含的社会分工思想,就必须首先在历史范畴中还原这一对概念的社会分工与分层思想。其次,在君子和小人的对立与建构中把握其道德善恶和人格修养的本质特征。最后,君子和小人概念的形而上意义,远超出其具象内涵,成为社会分层的一种道德和人格标准。

周朝文献中已有对君子小人概念的阐述。但是孔子之前对君子小人的概念定义,多从社会地位出发鲜有道德和人格内涵。文献学家屈万里先生研究,孔子之前的典籍顺序为《卜辞》、《易》的卦爻辞、《诗经》、《尚书》( 今文 )[2],“君子” 一词的对应词汇形式多样,有“民”“小人”“臣”等等,比如《尚书》中 “予小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越友民, 保受王威命名德。”按汉字语言规律“君子”一词,由“君” 与“子”两个单字组成。“君”本义为发号施令的统治者,“子” 则泛指后代。“君子”即为“君”的后代,在周朝的宗法血缘社会里,“君子”就成为当时社会统治阶层成员的通称, 在孔子之前的时代具有明显社会阶层内涵。

孔子学说中的“君子”与“小人”概念,明显承袭了之前时代的特征。在春秋时期孔子试图重建礼制使得这对概念增加了道德内涵。在言传身教中,孔子将“君子”和“小人” 的道德内涵进行了扩充和丰富,道德内涵和标准在这对概念中的地位明显超出了社会分层的意义。孔子也正是希望借由 “君子”“小人”的道德对比,通过教化自我修养,达至礼制, 以此来实现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的社会阶层稳定和和谐。

至此,君子与小人概念中的道德内涵和标准的地位上升,占据主导,并与其原本的社会分层内涵一起建构起儒家关于社会分层的一套规则和理想。

在形式上,孔子学说中,君子与小人概念的出现往往是相互呼应成双成对的。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重要著作——《论语》中,以“君子”与“小人”同时对举者,共有19处[3]。 比如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在这种对比中容易建构起二元对立和善恶是非的标准,这为后世儒家的各种演绎和利用提供了前提。

后世的儒家在利用君子与小人这一对概念的基础上,很快扩展了其内涵,形成了关于君子和小人的人格特质。人格特质理论认为,构成人格的基本结构的元素是特质,特质就是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情境中行为一致的原因,特质决定个体行为的恒常性,是构成人格的最小的单位,是对人格研究的“分析单位”[4]。在后世儒家对孔子学说的演绎中, 君子具有了仁、义、礼、智、信其中根源特质,而小人具有不仁不义、无礼、无信、狡诈的人格特质。

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和社会地位分野,为后世儒家以及以士大夫阶层为代表的社会阶层提供了人生奋斗的信仰和目标,也成为历代教育、官僚选拔的重要理论基础。

2.2 道德、职业与社会分层——君子小人概念的社会运 行逻辑

孔子提出的君子与小人概念,具有明显的道德和社会分层意义,但是从个人层次的道德修养到宏观的社会的阶层分化的社会实践,孔子并没作出明确的解释。因此后世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们,用职业或者社会分工这一中间变量,很好解释了这一社会实践过程。

孔子之后,孟子在《滕文公》中对君子小人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做出以下陈述 :曰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 有大人之事 , 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 , 而百工之所为备 ,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 , 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 , 或劳心 , 或劳力 ;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 治于人食人 , 治人者食于人 , 天下之通义也[5]。孟子认为君子和小人承担的社会分工不同,由此而来的“食于人”与“食人”的阶层分化雏形,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

除了职业分工思想之外,孟子重新定义了君臣关系。以往的君贵臣贱,被一种君统臣辅的新型关系取代。在这种新型的关系中,臣子地位明显上升,逐渐被融入到君子阶层。

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层分化日益加剧,形成了很多新的社会阶层。历代的儒学大家,通过儒学教化重新归类各种阶层建立社会秩序,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君子与小人的社会分层框架,以及该社会分层的道德和人格内核。但是道德与人格特征的非理性化与社会地位社会分层的功利性(工具理性)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也一步步的僵化着封建统治。

3.社会分层视角下孔子学说中君子与小人

孔子学说中君子与小人的概念,有着鲜明的社会分层内涵和意义。社会分层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以此来解读孔子君子小人概念的二元建构可以贯通古今,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

社会分层的研究范式主要涉及 :分层的原因 ;分层的标准 ;分层地位的获得途径 ;分层地位的改变——社会流动 ; 分层体系的特点和性质等等。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孔子学说中君子和小人的社会分层模式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3.1 君子与小人社会分层的原因——后天因素的差异。

在关于个人先天因素的差异方面,儒家大多数是性善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先天没有太大的差异。 因此君子与小人的社会阶层分化,只能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差异导致的。

从孔子“克己复礼”的言行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道德自我修养形成的人格特质,以及勤学好问形成的才智差异。在《论语》 中孔子多次提及深处乱世的道德坚守和人格自律,也即后世儒学中的慎独思想。同时,孔子也强调通过勤勉的学习和发问达至君子的智识,从而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立言立功。

3.2 君子与小人社会分层标准的标准——明显的道德和 人格内核

孔子学说中的君子和小人的社会分层观念,有着十分明显的道德和人格内涵特质。君子和小人的概念,从孔子之前时代的社会地位一元含义,发展到孔子的道德人格与社会地位的二元内涵,乃至后世儒家的道德、社会地位、才识的三元内涵,其内涵和意义也发生着变化。但在孔子及儒家的演绎中,君子与小人概念的道德内涵和人格特质区分始终有着重要的地位。

道德修养的高低和人格特质差异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核心。后世的儒学大家和统治者分别通过教化和封建统治, 将才识标准融入其中,由此形成了德、才、位三元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分标准。道德标准和人格特质在孔子之后的儒家的三元评价体系中也是自始至终占据着基础性的作用。

3.3 分层地位的获得模式——出世

孔子的学说带有明显的出世思想,其理想中的君子,通过自我的道德修养和学识积累,辅助贤明君主,从而实现君臣父子各安其位的社会秩序。教化是孔子十分看重的改造社会的方法,同时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其实是这种地位获得模式的适应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顺应社会统治的一种变化。

除此之外,君子与小人之间巨大的社会阶层空间,使这种理论模式有巨大的张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层分化,人们在这种社会分层理想中实现着自我乃至家族的社会阶层的流动。君子与小人的社会阶层分化经历历朝封建统治的修补完善,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它始终具有着高度的社会认同和精神内涵。

3.4 君子与小人形成的社会分层的特点——金字塔式的 统治模式

孔子学说中君子和小人的简单社会分层,在春秋时期不发达的社会分层中,满足了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的身份认同。但是这种简化的分层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封建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后世的儒学家,继承并扩展了孔子学说中君子与小人的社会分层思想。在封建君主之下,封建官僚阶层以及文人成为新兴的君子阶层,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小农与手工业者成为事实上的小人阶层。这种随着社会地位提高数量递减的分层结构,是一种金字塔结构。

4.对君子与小人的社会分层思想的反思

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了社会分层的思想,但其社会分层的道德和人格标准内涵,具有明显的不可计算性,通常情况下难易衡量。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人力生产和社会阶层流动重视理论道德阐释轻视实务技术的特点一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一特点掣肘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也使得封建社会的道德陷入表面与实质上的相互矛盾。从韦伯对理性分类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孔子君子小人的社会分层思想具有明显的价值理性倾向。

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分层结构的建立,应该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单纯的价值理性建构忽视工具理性,在不断地演绎过程中,就会形成社会道德危机,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和技术的进步。在今日中国崇尚工具理性追逐物质利益的风气之下,具有道德感和追求人格完善的社会分层和评价体系观念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中国自春秋之后,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的社会分层开始发展、演变、固定、固化。追溯儒家学说奠基者——孔子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假设和构想,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读有所助益。在社会变迁日益加剧的今天,这对我们研究社会分层,促进社会转型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浅议政治文化与政治人格 篇7

社会的稳定和有序需要政治权力的发挥, 但赤裸裸的暴力不免让人过度紧张和敏感, 要实现长治有效的安定局面, 体现阶级统治的合法性, 还必须通过政治文化的潜在感化, 需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层面的力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总体, 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1】所谓政治文化是文化的一种, 它既可指理想的政治生活, 也包含一整套的行为准则、价值信仰、精神技术。在政治学中,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的认识、情感和价值判断与取向。根据人们对政治组成部分的态度是否一致, 可分为强制性的政治态度和非强制性的政治态度。与之相关, 个人对政治问题的态度要么正相关, 要么负相关, 甚至不相关。在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上层和知识精英垄断政治文化的话语权, 普通公民总是被动参与政治文化的生产、创造和传播即被政治化, 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依从程度都较低。

一个政策能否获得公民的认同或是否合法主要取决于传统的习惯力量, 现实的合规性、程序的正当性、民族的禀赋和心理。依阿尔蒙德地域性的政治文化、顺从性的政治文化和参与性的政治文化划分, 人们对政治参与程度依次递减, 要么对政治体系无政治要求、要么被动接受、要么千方百计接近政治系统, 改善自身处境而变得积极主动。为什么如此悬殊呢?大概是:人们手中掌握的政治资源多寡不同, 信息向政府、社会组织、权威机构的不合理聚集。普通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对政策过程、决策制定难以把握。

二、自然人到社会人

个人脱离社会或远离政治是不可能的, 不论愿意与否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 争取自己的权益。比如, 由于户籍制度、居民登记制度、税收制度、教育资源的分配制度, 公民从居住地、家庭构成到职业和收入等等方面都受到公共权力无所不在的渗透, 受政治权力统治和支配的人群范围已无限扩大。这种“政治化”还表现在政治权力越来越积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医疗、教育、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成为了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的考虑变数, “福利国家”或“福利政策”不断地扩展到人类政治之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个人在宗教信仰、教育、爱好、经济利益等领域越来越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 日益被纳入社会价值规范建构之中, 学生单纯的学习动机中植入了奖学金、光宗耀祖的价值功利符号, 政府有目的的奖励制度对艺术家的排序, 体育运动被用作发扬“国威”的工具, 自然而然每个人都有意无意接受这种制度安排、被“政治化”。

现代政府大都在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努力, 但对公民政治人格的塑造仍然任重道远。日本政治学者加藤节认为, 现代的人们“政治冷淡”正在扩大, 个体对政治机制的日益复杂已感到无力和疏远并且变成了社会化、组织化的机构中单纯的元素, 无法理解自己与政治总体状况之间的关系。同时, 由于生活压力使得我们无暇关心政治, 在大众传媒的功利主义支配下被“政治化”。可是, 果真我们就能远离政治的域场吗?答案是否定的, 个人的自由、平等、民主、健康、生命权力必须由政治来框定、保护。无序的生活状态可能使人陷入霍布斯所认为的人与人的战争, 人类要克服自身的弱点, 需群体和国家的庇护, 规避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三、政治的世俗化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特殊的过程, 指个人学习、获取政治价值规范、概念, 养成政治态度的过程, 它是持续、贯穿人一生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别在于:传统社会, 政治文化总是自上而下灌输, 强调权威的作用, 信息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普通民众被动接受, 传递渠道单一;现代社会, 工业、教育和大众传播工具影响和覆盖的范围广, 人们很容易形成“世俗——理智”型态度;个人变得比较理性, 对政治决策、政治录用有较强的参与热情和控制能力并懂得如何使用政治技巧保护自己。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的现代化和世俗化, 其组织和机构不仅有家庭、社群、同辈团体、学校、传播媒介, 还有电子信息手段、竞争性选举、投票、街头抗议等。政治世俗化使得政治精英对政策考虑越来越慎重, 越来越考虑社会的反应;同样, 政治世俗化使得个体更优越、更自信地表达利益, 积极参与政治, 谋求社会利益和自身价值的结合。个人与政府的交流、互动增强, 公民的民族、国家认同感有了制度性的基础。但政治世俗化可能提高政府的绩效, 也可能造成缺乏权威, 政治决策低效, 国家的社会统合能力降低。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传统的价值观、文化符号、民族国家观念的继承, 尤其在中国这样集体主义观念强烈的国家, 在提倡个体自由、个性解放之时, 必须兼顾民族国家的统一、政治共同体的体认, 本民族身份、文化的认同。

近现代社会不乏成功的政治社会化例子, 比如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地位的取得, 与其长期的根据地建设、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革命宣传鼓动不无相关。但是, 不成功的政治社会化也是常有之事, 比如, 台湾地区自蒋经国开放党禁、报禁、老兵赴大陆探亲以来, 广大台湾民众的确获得了渴望已久的民主、自由权利, 可是整个民主素养并没大幅度提高, 政党派别相互杯葛, 为反对而反对。更为严重的是民进党操纵选举、制造民主假象、激化族群矛盾, 去中国化和撕裂民族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E.B.Taylor:primitive culture, London, 1871.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小G, 滨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年。

[2]加藤节:《政治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孙关宏, 胡雨春, 任军锋:《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政治教学与人格建构 篇8

那么,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励志教育和人格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以“师之范”进行潜移默化般的影响和熏陶

教育在于言传和身教相结合, 而身教重于言传。作为政治课教师, 要体现出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 要形成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价值观念, 要树立美好的教师形象,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具备高尚的人格情操。如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有涵养、不浮躁;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这样才能以“师之范”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思想导向, 以良好的师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二、挖掘政治学科的素材, 建立励志教育和人格教育精品素材体系

在政治课教学中, 笔者认真发掘了教材中包含励志教育和人格教育内容的素材。比如,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系列 (思想认识系列) 。②爱国主义情感及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系列 (爱国、爱心、协作、奉献系列) 。③理想前途教育系列 (自信、自强、乐观、奋斗、励志系列) , 利用教材中的名言、格言、名篇等, 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④培养环保意识和关爱世界的意识系列 (关爱、责任系列) 。通过对事例和素材的系统整理, 并加以分析、说明, 形成励志教育、人格教育的精品素材体系, 并在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系统运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 并循序渐进地塑造和健全自身的人格。

课堂是励志教育的主渠道, 笔者通过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的素材, 在课堂上利用丰富的材料、优秀的人物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比如, 在教学中, 通过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 屡败屡战, 推翻清王朝, 完成革命夙愿”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的教育;通过司马迁“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林则徐为国禁烟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等。这些都是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励志教育和人格教育的好素材。

三、开设新型活动课, 磨炼、激励、拓展学生的健康人格

新型活动课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并且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个性, 做到因材施教, 实施个性化教育。结合学科特点, 教师可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政治新型活动课, 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实践, 让他们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中,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活动, 使心中的自信在反复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与学之间产生最大的作用, 让学生不断去自我磨炼。

在教学中, 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来设计新型活动课。如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让学生先开展组内互助活动, 再开展组际竞争活动。竞争可以有多种形式, 如设计一些探究性练习或互动性问题, 让学生进行问题抢答或对话表演等。至于合作活动, 笔者引导学生在预习新课、课堂表演、知识归纳、作业评改等方面展开。这样的合作活动更好地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与人和谐相处, 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样的课堂也将成为学生磨炼意志和塑造人格的重要体验。

上一篇:舞台上的梦想下一篇:农房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