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与人格修养相承论文

2022-04-29

【摘要】《齐民要术》中蕴含着中国古人严谨治学、尊重自然规律、强调知行合一、反对奢靡浪费、忧国忧民、理论联系实践等精神,虽然历经千年依然闪耀着璀璨的思想光芒。以《齐民要术》为载体,以农业科技文化、民俗文化和贾思勰的思想精神文化为内容而发展起来的农圣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核心价值观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思想政治与人格修养相承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政治与人格修养相承论文 篇1:

论儒家思想与师德师风

儒学犹如一个日趋宏廓深邃的精神国度,源起于齐鲁之曲阜,历经两千余载的心灵扩充,不仅覆盖到中原乃至中国,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还最终走向了海外,光照了万方,受人敬仰。而支撑所有这些光辉成就的则是“仁”,而这恰好与我们今天提倡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师德师风建设有着内在的传承。

儒学一直以来感教万物,对中华文化的哲学、伦理、政治、艺术等各个层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教育方面尤甚。“所谓儒者,就是以相礼教书为职业底人。”而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又是第一个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教育权,开创平民教育的人,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因为他的出现,不仅使原本高高在上的精神文化一下子贴近了大地,靠近了苍生,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为人师的品格和风骨,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套儒者为师所遵循的师德师风。“孔子的教育方针是以仁的哲学作为思想基础的,”而整个儒学的发展又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仁”字也渗透在儒家思想的师德师风方面,这在《论语》和《孟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仁”是儒家的师德师风的精髓之所在,其中体现为:第一层,化育自我,即教师对自我生命的珍惜与尊重,分别表现为生活态度、治学精神和人格修养三个方面;第二层,化育学生,即教师对学生的感化教育和关心热爱,分别体现为帮助其解生活之疑惑、悟学习之法门、达人格之高境;第三层,化育天下,即教师对天下所有人的感教,这是化育自我与化育学生的最终归宿。

孟子引《尚书·泰誓》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他把师与君并称,可见教师地位之崇高,责任之重大。如此身负重大使命的人群,想要化育好学生,必先要化育好自我,此是万丈高楼之根基,儒家先贤们真切意识到了这点,也实实在在实践了这点,在此过程之中,“仁”字始终伴随着他们实践的脚步。

首先表现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关爱自己,珍惜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先贤因“孝”而不敢“毁伤”“身体发肤”,这始于“孝”,却并不终于“孝”,因为这客观上也起到了珍惜生命的作用,更铸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论语·季氏篇》说孔子对自己不了解的药不敢食用,表明孔子很珍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生命。只有自己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爱护化育学生,才能更好关心化育天下,使天下归于和谐的本真。

其次表现为严谨的治学态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篇》)“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篇》)孔孟非常注重“学而不厌”,汲取更多知识,孔子还要求“多闻”“择善而从”,只有拥有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能用心孕育出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识,这样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角色。

最后还体现为高尚的人格修养。教师品格高尚就会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学生,进而使学生也拥有高贵的人格。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篇》)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孔子和孟子的人格精神被身边学生接受、崇拜进而模仿,而这种精神就如同鲜花的芳香不断飘溢,默默地熏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儒家先贤们通过化育自我,使自身的生命、知识和修养都不断饱满充盈,进而以此化育学生。

首先表现为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生活之疑惑。交友是年轻人生活之大事,先贤们指导学生交友时,不但教导其如何交友,还告诉他们要交哪种朋友以及如何相处。“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篇》)“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

其次表现为在学习方面儒家先贤给予学生的引导教育,即帮助他们悟学习之法门。

我们先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悟这一问题。师生为友。“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篇》)孔子告诉学生“学无常师”,老师和学生也可以相互学习,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学得更多知识;又鼓励他们,担当“仁”之责任,学生毫不逊色于老师。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篇》)先贤们在教学中对学生都是充满耐心的慢慢开导、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有优点时就立刻称赞,子夏在与孔子谈论《诗经》时,提出自己独自见解,孔子说:“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篇》),称赞子夏启发了自己。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先贤们教诲学生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因材而施教。但孟子又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这是说教育固然要因材而施教,但也要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

我们再探究一下他们是如何教学生自己去悟的。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同样重要,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孟子更强调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为“思则得之”,可见学与思之重要。专心致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孔子在“闻《韶》”后“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其专注程度之深;孟子也认为学习要以“专一”为用。可知专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专心致志、心静于一方能学有所成。持之以恒。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篇》)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先贤们称赞能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学生,劝诫学生万不可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就可能成功。广泛阅读。“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篇》)儒家先贤鼓励学生“博学”,即广泛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学习之道,找寻打开知识之法门。

最后表现为帮助学生达人格之高境。

与人为善。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篇》)孟子曰:“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教导学生要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孟子不但继承了这一观点,还发展开来,认为不但要与人为善,还要带动别人一起行善。崇尚大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崇尚远大志向的言论,说明孔子非常倡导学生立大志,有大志方能济苍生;孟子更是直接提出“尚志”表明立大志的深远意义。只有尚善与尚志并行,才能铸成完美的人格,也才能忧悯苍生、心怀天下。

化育自我与化育学生无不渗透先贤为师之风德,无不体现其“仁”的存在与魅力,而真正体现其师德师风之大宗和“仁”的通润万物的则是化育天下。

化育天下是化育自我与化育学生的终极归宿,是“仁”在师德师风中的最高表现境界,更是师德师风感教成果之大成。化育自我、化育学生归趋为化育天下就如同星星之火会发展为燎原之势,涓涓细流会汇聚为湖海江河一样。《论语》中的一句话对此有生动的说明: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篇》)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不断奋斗的目标就是化育天下。以上记载中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不断递进的关系,这一渐进过程正是化育自我、化育学生和化育天下的体现。孔子心怀苍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化育实现天下归仁的目标,使百姓皆为君子,使天下和谐幸福。而孟子一生纵横各国,游说各邦,为的也是使天下归仁、百姓安乐。正如《中庸》中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历经两千余年,儒学这个精神国度在穿越历史的烟云后依旧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其思想中渗透的师德师风观念也是如此,尤其是在今天这个道德教育一再滑坡甚至影响到教师之师德师风的极端嘈杂的社会中,其意义和魅力更是非同一般。所以重温儒家经典,重寻“仁道”,其意义将特别重大而深远,因为只有体会到儒家的仁爱,我们的喧噪的心才能冷却回平静安详的本体,最终归于质朴的本真,而这样方能重建健康的师德师风,进而化育好自我、化育好学生、化育好天下。(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作者:李精耕 周萍萍

思想政治与人格修养相承论文 篇2:

农圣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齐民要术》中蕴含着中国古人严谨治学、尊重自然规律、强调知行合一、反对奢靡浪费、忧国忧民、理论联系实践等精神,虽然历经千年依然闪耀着璀璨的思想光芒。以《齐民要术》为载体,以农业科技文化、民俗文化和贾思勰的思想精神文化为内容而发展起来的农圣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核心价值观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加强农圣文化的渗透、在教育中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塑造作用等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载体,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做好农圣文化在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继承与创新,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作出实效。

【关键词】农圣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农圣文化是以贾思勰《齐民要术》为载体,以农业科技文化、民俗文化和贾思勰的思想精神文化为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文化。农圣文化中蕴含着中国古人严谨治学、尊重自然规律、强调知行合一、反对奢靡浪费等精神,对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融入农圣文化的精髓,创新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圣文化的内涵定义

农圣文化是指以我国北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文化。被世人尊称为农圣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一本农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农圣文化是以贾思勰以《齐民要术》为载体,以农业科技文化、民俗文化和贾思勰的思想精神文化为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1]

首先,农圣文化中蘊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意识。贾思勰生活的时代是北魏末年到东魏初年,这一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较为频繁的时期,由于战乱不断,自然灾害连连,百姓颠沛流离。贾思勰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在《齐民要术》的序言中明确表达“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2]这是以百姓安康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意识的体现。同时,贾思勰在强调人们应勤于耕作时,引用战国时期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等史实为例,表达了对 “仓廪实”“衣食足”的强烈向往,也充分表达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农本思想,展现了贾思勰希望用毕生所学致力于国富民强的责任担当意识。[2]

第二,农圣文化中蕴含着知行合一的严谨治学精神。严谨治学是古今中外学者共有的精神特征。在学习条件贫乏,学习资源有限,学习工具简陋的北魏时代,贾思勰面对社会的动荡与频繁的战乱,能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将自己忧国忧民的精神融入治学著书中。《齐民要术》卷三中关于古代学者读书、治书技法的记载,涉及中国传统知识领域经、史、子、集等 各大门类,每条引文均标注出处,对于无法查证的来源和篇目中没有写入的知识,另立《杂说第三十》一章补录,既充分展现了贾思勰家中藏书的丰富也展现了贾思勰博览群书、严谨治学的态度。同时,作为一本农学著作,贾思勰引经据典、博引旁证,还非常注重知行合一,在《齐民要术》的自序中明确写到此书大量的创造素材来自生产生活的实践与考察,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3]

第三,农圣文化中蕴含着反对奢靡浪费的勤俭朴素精神。《齐民要术》中展现出的反对奢靡浪费,提倡勤劳节约的思想主张,是农圣文化的主要思想,也是贾思勰创造《齐民要术》的主旨。北魏时期,百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上层士族社会却穷奢极侈,奢靡浪费,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直指“古今同患”的根源是“财货……用之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社会存在“既饱而后轻食,既暖而后轻衣”等陋习,强调为人之道在于节俭,为官之道在于清廉。对于北魏时期统治者与达官贵人的骄奢挥霍,发出了“家犹国,国犹家,是以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的呐喊。[4]

第四,农圣文化中蕴含尊重客观规律的实事求是精神。作为一本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处处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贾思勰在书中强调要宜时宜地宜法开展农业活动,强调要根据土壤条件和植物生长规律因地制宜开展农事活动。同时,贾思勰根据天象运行规律提出了“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主张,对后世的农业耕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贾思勰在书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迷信权威,勇于质疑。例如,他否定了西汉农学家氾胜之认为“九谷有忌日”的说法,否定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认为的“生山南者为阳木,生山北者为阴木”的说法,否定“冬斩阳,夏斩阴,调坚软也”的说法。这些充分体现了贾思勰勇于质疑权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农业生产的精神。[5]

二、地方高校社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农圣文化的辩证关系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校教育的每个环节,立德树人,做好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6]农圣文化中蕴含的责任担当、知行合一、严谨治学、勤俭节约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两者辩证统一,息息相关。

(一)农圣文化中的爱国情怀是高校开展爱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思想和家国情怀应当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正所谓“有国才有家”, 当代大学生应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主动将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通过培养自己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思,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农圣文化中对“国犹家,家犹国”的描写,展现了贾思勰希望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齐民要术》创作初衷——“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展现了农圣文化中爱国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地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创新融入农圣文化的精神,培养高校大学的家国意识,强化学生的爱国信念,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二)农圣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是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知行合一是高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知行合一是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的重要方式。农圣文化中“事必躬亲”的知行合一理念,对教育当代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用合一、知行统一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在地方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农圣文化,让高校大学生在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对社会的认识,通过服务社会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让高校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方式。

(三)农圣文化中的责任担当意识是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圣文化中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包含了积极的国家认同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感。培养青年大学生为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勇于献身的精神与气节是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农圣文化的精神,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线,通过国防历史、军事思想、国际局势、战略环境、信息化时代没有硝烟的战争等串联起学生的国家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以及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关注国家利益,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意识。[7]

(四)农圣文化中的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是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农圣文化中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个动态的、有机的生态系统,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孤立、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强调用鲜活的动态视角,从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强调“实践出真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高校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农圣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讨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石,其中,农圣文化中蕴含的责任担当意识、知行合一的治学精神、反对奢靡浪费的勤俭朴素精神以及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精神,理应在高校的思政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农圣文化的渗透、在教育中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杜绝“假大空”的教学方式、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塑造作用等方式,将农圣文化融入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

(一)加强农圣文化在高校核心价值观中的渗透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只依靠枯燥说教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从心中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行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如春风,如暖阳,用看不见的手悄然修正着学生的行为,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塑造。加强农圣文化在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可以将其中蕴含的种种精神渗透在课堂讲课中,融入农圣文化中尊重客观规律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既深入了解了什么是农圣文化,又懂得了实事求是对日常工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做好农圣文化在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继承与创新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是依托高校网络平台,借助互聯网平台和各种社交APP软件,产生于高校校园这一特定领域中,带有鲜明的青年人特征和高校文化特征的群体性文化。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的突破与创新,两者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整体。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应当思考如何将农圣文化融入校园网络文化中,让鲜活的、蓬勃发展的校园网络文化在农圣文化中汲取养分。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新兴的网络载体,融合农圣文化的精髓,打造校园网络文化精品。例如,将农圣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课程教学中,通过慕课、微课等活动做好大学“第一课堂”的线上线下结合工作,彰显大学的“文以载道”,依托网络思政课开展农圣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避免空洞说教,思想上更易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强理论的信服力,更增强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性、实效性,提升文化自信。

(三)融合农圣文化精神,在实践中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借鉴农圣文化中强调知行合一、事必躬亲的农业生产态度,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学会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脚踏实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杜绝“假大空”的教学方式,才能在工作中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精准见效。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农圣文化融入日常的校园文化工作中,通过团学活动、组织生活、寝室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何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农圣文化与团中央提出的打造“第二课堂”活动相融合,创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做、动手学、动手练,切实体会知行合一,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力量。

(四)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塑造

农圣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核心价值观教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重视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塑造作用,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高校的核心环境与个体是一个整体,个体人格的形成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杜威曾说“生活既教育”,脱离了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态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构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除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外,高校还可以考虑发挥朋辈教育的影响力,通过挑选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发挥同龄人的影响力,构建“入脑”“入心”“入行”的高校核心价值观体系,搭建高年级学长带低年级学生的平台。通过交流专业学习经验、学习困难学生一对一精准帮扶等工作,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育人工作与“学生自我管理”的完美结合。

四、结语

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根与魂。农圣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融入农圣文化的精髓,创新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兴军.《齐民要术》农学思想科学精神内涵及当代价值[J].古今农业,2017(2):62-69.

[2]北魏(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M].杭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3]李兴军.《齐民要术》农学思想主体精神及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17(7):219-225.

[4]王春梅.农圣文化中的爱国精神探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7):22-25.

[5]李兴军.农圣文化中的严谨治学精神探析[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5):42-74.

[6]王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2013(7):21-24.

[7]林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32-33.

作者简介:杨洪涛(1979-),男,汉族,山东省寿光市人,硕士,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化教育。

作者:杨洪涛

思想政治与人格修养相承论文 篇3:

新亚书院的办学宗旨对新时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摘要:新亚书院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人文主义办学宗旨,一切教育方针为使学生明白为学与做人并重,树立远大理想。将人文主义渗透于知识教育、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形成了特有的教育风格和文化精神,对新时代高校的办学和育人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新亚书院;人文主义教育;新时代大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而此时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教育受到严格的管控。在时代的大变动中,新亚书院应运而生,它不仅承载了中国新儒家学派的心血与期望,还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与它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关。七十年前钱穆创办新亚书院的理想是复兴“中国民族”,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同往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依然肩负教育强国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人才。

一、新亚书院的创立与发展

新亚书院于1949年创立于香港九龙,是由钱穆、唐君毅、张丕杰等一批知名学者创办的一所大学程度的学校。“长期以来,英国殖民当局为维护其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在香港的文化教育上,一直推行提倡全盘西化,抑制中文教育的政策。”[1]当时的香港政府规定只准设立香港大学这一所综合性大学,教育带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新亚书院解决了战乱中许多失学无业青年的就学问题,“新亚”取亚洲新生之意,与普通的官立学校有所不同的是,其性质更接近宋明时代的书院。校长钱穆揭示其办学宗旨“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世界东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某前途。”[2]15学院初建之时,经费来源主要靠募捐,在办学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学校仍聘请学术名流前来讲学,坚持教授中国文化课程并用中文教学,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通过多年的努力,书院渐获香港社会乃至国际团体社会的支持及援助,办学规模和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观。随着新亚书院与国际上的交往日益增多,其学术开始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新亚书院的师资力量越来越强大,培养出一大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学院一度被视为中国儒学的复兴基地及宋代书院精神的延续。1963年,香港当局将三个私立书院:新亚书院、崇基书院、联合书院合并成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自此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部分。

二、新亚书院的办学宗旨

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与古代的高等教育并不是一脉相承的。洋务运动以后,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学习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建立起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西方大学的“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文化上,香港都是东西方的交汇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位于东西方文化交叉点的新亚书院如何办好教育?钱穆认为践行人文主义教育宗旨是必要的。

(一)人文主义办学宗旨

新亚书院的教育目的在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在学院的招生简章中便指明了教育宗旨:“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的教育宗旨来沟通世界东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可见创办者寄予了书院无限厚望。当时的社会人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是为了谋得一份工作或者为了考取文凭,把人文主义作为教育宗旨,有利于改变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风气。采用中国传统书院的讲学精神,表明了院长钱穆肯定中国的教育及传统文化价值。中国青年要寻找人生出路,必须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有肯定的价值认识,新亚书院在此时担起责任,教育中国青年重新认识中华文化,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在教学管理上采用西方大学的导师制,强调发挥导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增强学生和导师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增进知识、提升素养、培养人文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新亚书院没有选择中体西用或全盘西化,“中国要现代化,就必须学习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这是不错的。但中国要能在世界上站立得起来,成一个独立国家,要有一种精神上的自信心,那还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自己的社会。”[2]42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发扬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化,才能丰富世界文化。受当时时代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新亚书院发扬人文主义精神与和平思想,把领导学生救己救世作为目标,为维护国家民族和世界的和平做贡献。本著人文主义教育宗旨,钱穆要求一切教育方针务必让学生明白为学与做人并重,所学的一切知识要应用于社会。

1.为学与做人并重

新亚学院的二十四条学规继承了人文主义精神,详细指出了书院对学生的期许,为学生在新亚求学指明了方向。“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通融合一。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2]1学规的前两条已经揭示了求学与做人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紧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老师在学校教书并不单单是凭借知识,而是整个“人”在影响学生。学习如何做人也是一种知识和技能,而且是所有知识技能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一般的知识技能是为了以后进入社会能自由的选择职业,为社会做贡献实现生命的价值;学做人就是要守规矩、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学习之外,也有许多课堂外的生活,所以要做一个功课好、品德高的好人。

2.明确人生理想

时局的动荡让青年学生的生活没有物质保障,精神上更加迷茫。在此危难之际,新亚培养的是有理想的中国青年。钱穆先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鼓励学生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做一个有志向的人。在每次演讲或致辞中钱穆都在强调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是紧密相关的,人生理想要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要树立复兴民族的伟大理想。青年学生要想做一个有理想的人物,首先要立志,根据自己的天赋秉性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能以专业的出路和取得的报酬限制了自己。学生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要有排除万难为之努力的精神,面对困与忧,勇敢前进是青年学者唯一的选择。

(二)人文主义的教育实践

1.知识教育

新亚书院最初设立三个学院分六个系,中国文化史在每一个系都有开设,有意于让每个学生都了解民族文化知识。中国的新教育一味地摒弃传统文化而模仿西方办学,导致学生远离历史远离自己的根。新亚的课程首先注重中国语言文字教育,再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等传统文化课程,用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新亚书院的招生简章中指明“本书院一切课程,主在先重通识,再求专长”[2]P12初入学的学生都要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天分与喜好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在教学方面,采用导师制,加强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做出指导,避免唯分数、唯文凭的教学。老师除了教授学生必备的知识,更侧重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还能继续学习,继续上进。

2.人格教育

对于大多数青年进入学校只注重学习几项知识为获得资历将来谋一份好工作这种现象。钱穆提出“一个人不仅应在社会上好好谋求一职业,更应该在社会上好好做一个人。他必须懂得如何好好做一个人,他才能懂得如何好好做一件事。事业更重于职业,而人格则是一切事业之基本。”钱穆先生认为人格教育是最重要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去读书学习知识,同时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明白做人重于读书,事业重于职业。传统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让个人修养品性去影响身边的人以至于影响整个人类。新亚书院的校训“明诚”便是为培养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学做人提供了一个标准。

3.文化教育

新亚书院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钱穆指出文化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是我们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生命。“文化责任是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个体对其自身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当然责任。”[3]当时的香港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教育已经被西化,教育取向偏重实务和功利,主要培养行政与商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同时在教育中去政治化和去国家化,以助殖民统治和社会稳定,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要复兴中国文化,就要有中国文化的基本意识和观念,树立文化自信,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何弘扬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化?钱穆认为,“最重要者,则首推文字教育。”“一国之文字,即此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之记录之宝库。”所以,新亚十分重视文字教育,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做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三、新亚书院的办学宗旨对新时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我们必須用国际视野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元素。纵观我国的高等教育,古人为今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学校更应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回看70年前的新亚书院,物质匮乏却从来不缺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亚书院的人文主义办学宗旨对当今的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

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必须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提出明确要求即“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是高等教育办学宗旨的核心。钱穆要求新亚的学生为国家社会、人类前途做贡献。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既是成就个人,也把个人融入社会集体中,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新时代的大学生和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国民族之复兴,必然建立在中国民族意识之复兴,以及对于中国民族以往历史文化传统自信心复活之基础上。”[2]P28要实现民族复兴,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新亚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信心,尊重自己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民族发展的源泉。而今天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高校学生就是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塑造者和践行者。中国大学扎根在中国,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创办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让中国的教育走向世界。

2.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通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增设了许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追求专与精使得各个学科的界限分明,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缺少人文历史的文化精神;文史专业又缺少自然学科的理性精神。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细化专业门类,各个学科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导致学生知识面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新时代我国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只靠一种技术或一类人才很难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大学专业设置不能把学生局限于一种狭小的知识结构中。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授所有大学生基本且全面的社会常识,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促使他们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的解决问题。新亚书院的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先通识后专业,打好学科基础再选择专长,培育通才而不是专才。现代高校应该学习新亚通识教育的经验,在公共课中增加通识课程,打破学科之间的隔膜,开阔学生的视野。高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要侧重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审美、道德等方面有所帮助。人文素养越高对知识的理解越深,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才会越通畅。

3.注重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人文精神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依赖于人的品格修养。读书是做人的一部分,读书可以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以修炼人的品格。新亚书院的人格教育便是教学生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在学校的人格修养会影响以后的事业伴随着人的一生。德行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所以品德教育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如今在社会盛行,一些自媒体盲目跟风传播不良价值观念,对青年学生造成误导。学校可以借鉴新亚书院的理想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用正能量引导激励学生。首先老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然后影响学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人。”立德树人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学校除了课堂的知识教育,校园文化也是影响学生人格的重要因素。鼓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校园中,传递道德精神,深入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为学生的人格养成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刘蜀永.简明香港史[M].香港:三联书店,1998:151.

[2]钱  穆.新亚遗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4.

[3]石明德.论大学文化责任的价值向度与现实旨归[J].教育研究,2014(02):76-81.

作者:赵欣

上一篇:公司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论文下一篇:企业建筑施工信息化系统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