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思考与反思

2024-05-06

政治课教学思考与反思(精选6篇)

篇1:政治课教学思考与反思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反思的几点思考

摘要:教学是反思的基础,反思是教学的升华,没有反思,教学就没有意义,教学就只能在原地徘徊,只有通过不断的课后反思,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教师,能及时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反思,我们可以不断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经过反思,我们能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并对不良的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进行改善和优化,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一、教学反思的基本步骤

1、描述。它是回答“我在做什么”、“我的困惑是什么”等问题,可通过写日记、随记的方式来帮助反思。

2、领悟。它是回答“这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以揭示指导教学行动的自我诠释理念。随着对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进一步了解。

3、正视。它是回答“我怎么会这样”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假设、价值观、信念和其他力量如何影响实践作出解释。

4、改进。它是回答“我怎样才能用不同方式做好这件事”的问题,其目的是正视问题并改进实践。反思的基础是自我认知,反思的结果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调整和改进。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写成功之处就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师生教学共鸣的做法。可以把巧妙的新课程导入形象贴切的比喻、合理的时间分配、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等记录下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例如“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我用《跟不上趟》经典漫画来辅助价值规律的教学,当漫画展示在学生们面前时,我首先以一段顺口溜来说明其“本意”,“鸡蛋价格涨,老汉养鸡忙,望着蛋价步步高,心中多欢畅。母鸡长得壮,鸡蛋入市场,此时蛋价天天跌,赚钱梦泡汤。老汉闷得忙,要把鸡杀光,待到一地鸡毛时,价格又上扬。”在学生们哈哈大笑中,我分析了“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弱点和缺陷,以及如何利用价值规律”等诸多知识。这样就使抽象的价值规律在“诗情画意”中,在师生的谈笑间飞进了学生的心田。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写不足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如果每次教学后都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或失误,有的放矢地寻找办法,就会逐渐的聪明起来。在教学中,对不理想的课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记录在案,使自己今后在上同类型课时不出现类似情况。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

1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在《经济生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时,我想联系学生实际谈谈中学生考试诚信的问题。正当我讲到作弊的危害性时,一位平时调皮的学生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师,你当学生时作过弊吗?”一句话让全班学生的目光一下子齐刷刷地集中到我身上,现场的气氛异常紧张,我先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对在座的学生说:“你们想听实话吗?”,下面异口同声的说:“想”。紧张的气氛一下缓和下来,“那年我上初一,参加英语期中考试,平时我的英语只有70分左右,但我为了得到英语老师的宠爱,想把分数考到90分以上,于是我想到了偷。当老师‘不在’时,我把手伸进抽屉,只听到窗外传来“个别同学不要把手伸进抽屉”的警告声,瞬时,我的脸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那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事,至今我还非常感谢我的那位老师。因为从那以后,我发誓考试再也不作弊。每回考试,我总能认认真真地准备,总是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假如当年要是作弊成功的话,我今天就不会成为你们的老师了。”这时全班响起了掌声。这一意外并没有降低我在学生中的威信,反而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坦诚,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4、写学生创新之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思维等等,都是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那些我们并不经意的东西,其实是最宝贵的教育财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有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计的方案,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学生的“问题问答”、“练习答案”、“讨论发言”,对有用的东西,经整理记录,充实自己的教学。例如讲到“自由和纪律”的关系时,我引导学生以风筝作比喻,风筝起飞离不开手中的线,让学生感受“自由是受纪律的约束”的心理体验。但有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同学马上站起来说:“老师,让风筝断线,它也能飞起来呀,我们给他装动力”。这样的答案太突然,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想都没想过。是呀,给风筝装上动力做成飞机它同样能飞起来,如果我们总定格于“想飞就一定要让风筝绑上线”的框框内。那么我们人类又怎能造出不带线却能飞得更高更远的动力伞和飞机呢?我立即赞赏了他的答案。同时,他的答案对我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写学习心得。写学习心得就是把报刊上介绍的对自己有启发的教学经验、学法指导、试题研究及公开课教学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在相应章节的教案后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例如在一次县教研会之后,我觉得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主动收集其他学科知识以及时政热点,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扩大知识面。特别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来收集和查阅资料,以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

6、写改进意见和措施。写改进意见和措施,是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对教材的研读或通过对以往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比较,从中发现的教育智慧,写出改进意见,以期在下一个班级或下一轮教学中完善提高,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或不足。例如,我在公开课“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后写下的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课,我的最大感

触是教学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教学环节设计在注重严谨性的同时,更应强调生成性,这对教师的驾驭能力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契机。”

三、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把握好反思文体。教学反思可以是教后记,教育随想,情景记录,案例分析,问题争鸣等。内容可以一事一议,一得一记,有感而发,求真务实,能真实反映自己在新课程课堂中的思考、发现、感悟、体会或困惑。在记录语言上,理论性东西可以少写,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把问题或闪光的东西记录下来,这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现自己的长短处,长期积累就会提高教学质量和写作水平。

2、把握好亮点捕捉。每个教师随时将教学中的闪光点以及不适用之处,课堂教学精彩片断,学生精彩发言以及课堂教学案例记录下来,在教研活动中一起交流。

3、把握好时间节点。教学后的反思最好在短期内进行,即课堂教学结束后或对学生当堂的练习批阅后,就可以进行反思,把课堂未及时发现的、学生在知识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4、把握好反思篇幅。教学反思要有感则长,无感则短,长短不拘,不要一味追求量的叠加。反思是出于内心的,缘于思考的。有所思、有所感,才能有所写。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总是生活在“反思教学”中,不是每堂课教完都必须写反思日记,应当鼓励教师多实践、多反思,不宜下指标、定任务,采用形式主义的“一刀切”,何况文字记录也不是教师反思的唯一呈现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要对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教材教法持一种“健康” 的怀疑,“批判” 的接受,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性的教学实践,成为反思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反思型学习的学生,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1---2期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年第5期

篇2:政治课教学思考与反思

江西省万安县委党校 龙世清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中最为活跃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他们感知敏锐、积极进取,年轻热情、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历史经验证明,在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青年中的优秀知识分子总会成为扬弃或者创造新的经济文化、道德观念和精神文明的急先锋。因此,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得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和振兴的前途命运。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主流是好的,但不乏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经济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恋爱困惑、就业困惑、发展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种种原因,忽视了对自己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相反出现思想品德滑坡的现象,甚至走上了犯罪之路。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案、李启铭案、罗卡娜案、东莞理工大学男生强奸未遂杀人案等等。此类大学生由于思想品德堕落所犯下的罪恶行径不得不引起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一、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从自身教学实践和高校德育现状情况调查来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式,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等。

首先,教师是主导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提高的引路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所以,师德师风是否高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受到市场经济“利益至上”的熏染,上课不认真备课,马虎应对,不能很好完成这份神圣使命,达不到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得一些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甚至对人生意义和理想信念逐渐淡漠,以至最终堕落到犯罪地步。

其次,学生是主体因素。思想品德素养提高的决定因素是学生自身这个主体。现在的大学生几乎全是“90后”了,“90后”学生跟“70后”学生相比,从思维方式到行事风格都截然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和“80后”学生相比,他们的特点更突出、更明显,个性也更张扬。从与“90后”学生交流来看,“90后”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和分享喜忧,多数学生在言行表达中流露出乐观、阳光的积极信号,因此,在陌生环境中适应能力明显强于以往学生。同时,“90后”学生思维独立、自主意识与自我观念较强,喜欢离经叛道,对传统权威、秩序、价值观念嗤之以鼻,对自己喜欢的事不遗余力,甚至不计后果。比如:近来网络上各种所谓“门事件”,“90后”主角占相当大比例。因为“90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更宽松,条件也更优越,对事业成功及其相关结果的理解比以往学生更简单直接。所以,他们善于沉迷做梦,不善于踏实做事,对取得成功道路的理解也渴望能走捷径。例如,很多学生希望在大学就能创业成功,发大财,成为暴发户;面对奖学金评定、评优、入党等问题,容易使公平竞争变成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一部分学生追求物质享受,崇尚“娱乐精神”,标榜生活高质量,吃苦耐劳精神退化等等。这无疑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

第三,教学内容和方式。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陆续在全国投入使用。这套教材不仅集纳全国相关领域优秀专家学者的智慧,也广泛征求了高校师生的意见,与以往的教材体系一脉相承,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心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秀教材。从教材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创新,考核方式也必须改革,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发展趋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艾四林教授认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每个课堂色彩都不一样。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认为,为区别于以往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 “导入”、“视频资料”、“案例讨论”、“延伸资料”、“补充讲解资料”等形式,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当今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环境的好坏,城乡的差别,父母的职业,父母的价值观,父母关系的好坏,父母与子女的交流,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都对大学生的经济生活与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形成起主要影响。从近几年出现的大学校园事件事看,肇事学生的家庭环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差别与独生子女问题。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略为脆弱,这源于社会沉积而成的城乡差别。独生子女在人格社会化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态心理倾向,有些甚至形成了不健康的人格类型。在经济转型的今天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子女的影响更为突出。一般而言,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作为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对子女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父母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教育和投资还会对子女产生重要影响。

校园文化的氛围以及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与活动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物质载体。这些软或硬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成熟本科层次的大学学习氛围相对浓厚,竞争意识强,学生身处其校,更利于其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层次较高的院校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大学生自身组织的一系列文体活动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形成与内在的素质。社会的不断开放、多元文化的激荡、传媒环境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更加成为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大学生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强烈。高校大学生往往处在社会坏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之中进行着比较与选择。这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针对影响“90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如上因素,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因时而变,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情动人

受“爱的教育”启发,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转变自己的传统理念,不要以为大学生是大孩子,就可以对他们讲大道理,不必像教育小孩子那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反,因为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往往产生会一些“怪异另类”式的新思想,来与老师沟通交流,如果老师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能力,没有能力对学生讲出个所以然,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不仅不会喜欢你上课,还会慢慢疏远你,不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所以,思政老师应更加以宽容的胸怀接纳学生的“奇思妙想”,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感情,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创新思维加以表扬,发现学生的缺点及时谈心交流,加以举例说服。比如学生有见解、有胆识、敢表达等优点值得表扬的地方就不要吝啬,应该多加以表扬鼓励;学生易冲动和早恋现象就要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服。思政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更加容易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与“90后”大学生平等真诚相待,情感共鸣,形成谈话式教育而不是说教式传授的教学方法。

(二)以德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素养,教师首先就必须应有高尚的情感素养”。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了德育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品德,更要有教师的高尚品德。因此,“正人先正己”,思政课教师要言传身教,就必须自身先做到德才兼备,“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思政教师自身品德高尚,德高望重,才可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思政课的教育内容才能让学生佩服、喜欢,乐于接受教导,最终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思政老师,受人尊敬和学习,在教育和影响学生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三)以爱感人

“教育的真谛是真诚而无私的爱。”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切身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爱的感情内涵具有广泛性,包括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其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只有通过平等地交流沟通才能知晓学生的内心活动,施以爱的情感教育。可是,现在“90后”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与教师缺少沟通和平等对话,缺乏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容忍。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不断努力进入学生的内心生活世界,让自己成为他们心中的一员,同其心,感其痛,对于他们的寂寞空虚、迷惑彷徨,要感同身受;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真正融于群体,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能更乐群,学会妥善将自己的个性与群体、团队和谐相容,增强社交能力。

(四)以事动人

一些简单的哲理故事往往启人心智,发人深省,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在课堂上,思政教师若能讲述一段精彩感人的小故事和亲身经历,就会远比书本里的大道理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当然,思政教师要选取最具时代感的故事,最好是离学生生活最近的故事,让他们知道教师所讲所教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是他们自己亲眼目睹、亲耳听闻,甚至是发生在自己班级、寝室的事例。这样,大学的思政课就会有声有色,触及学生内心心灵,达到共鸣与震撼的效果。

(五)以趣引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引领学生的思路,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但是,主导不是主宰,不一定非要老师主宰课堂。教师主宰课堂,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这往往是思政课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所以,真正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教学相长、互相启发,和谐相处,学生具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过程;思政教师不是教给学生结果,而是要设计问题,不断提出问题,引领和启发学生思考,或者陪着学生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思政课堂教学才会更和谐、更快乐、更健康、更有效。

(六)以诚待人

“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下的生意讲究诚信,同样,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时代的教学也要讲究诚信。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有自我成长、自我发掘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及时加以鼓励和辅导。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绩时,要及时加以鼓励;当学生做得不足时,要辅导学生敞开心扉,表达歉意,促使自己进步。这不仅是学生自我成长的标志,也是我们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成果。因为诚信就像一股清泉,它可以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它可以让清澈小溪汇流成奔腾不息的大河。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政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教学,应当事先设计好种种教法作为备案走进课堂,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现在,思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思维活跃的“90后”大学生,不能无视大学生的积极发问、“奇思妙想”而不调整教法,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因素,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2]刘飞.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3] 齐勇.因时而变,思政课教学要切中肯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4).[4]陈历.关注“90后”大学生新特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5]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田建国.积极推动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改进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2008,(11),第49页。

篇3:政治课教学思考与反思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1.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中政治理论性较强, 学生的理论水平有限, 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水平更有限, 单纯地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的理解水平达到教师要求的深度和广度。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可真实再现或创设模拟与教学内容相似、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体验, 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认同感, 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活跃课堂气氛。

如我在进行“政府的职能”网络教学时, 模仿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探两会的形式, 创设四个情境:公民小王开车遇雪灾 (被政府所救) ;公民小王去超市买菜感受物价的高涨 (政府调控物价) ;公民小王响应政府的号召, 学习雷锋精神, 做好事 (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公民小王在两会期间回老家为他的父母办社保 (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 。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教材中关于政府四种职能的意境中去,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四种职能, 从而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2.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极大地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增强时效性

网络教学在时间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充分利用其优势,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网络的快捷性, 及时补充时事知识,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课程主要阐述党和国家的政治政策, 而政策要随形势的发展而调整变化, 但是我们知道教材的更新具有相对滞后性, 作为政治教师就应依据形势的变化而发展, 及时补充时事知识和调整教学中所举的事例, 使教学活动和内容能与时俱进。网络则能使教师迅速获得大量丰富的新信息, 使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时效性可以充分得到体现。

如我在进行“政府的职能”网络教学时, 时逢全国“两会”召开不久, 在分析政府的基本职能时可使学生现场登录“中国政府网”, 大量的信息随之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 看到的是最新的时政新闻, 可以在线观看或阅读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及时了解中国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调整, 甚至可以通过“我有问题问总理”这一央视网络栏目, 就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与总理在线交流。这样的网络教学既增强了时效性, 又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还增强了学生作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一节课下来, 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了解了时事政治, 又当家做主了一回, 从而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更浓了。

3.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能极大地化抽象为具体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材中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很多, 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 要使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 教师就必须尽可能地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与个别的、具体的、生动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使理性感性化、一般个别化、抽象具体化。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教师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 它能感性地、生动地、直观地、具体地、多角度地再现和模拟多种情境, 从而促使学生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政府的职能”这一课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学生初学“政府”这个名词时, 对哪些部门属于政府是很模糊的, 在头脑中是没有概念的, 学生很容易把村委会、居委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归属于政府, 反而把公安机关归属于司法机关。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网络让学生浏览“中国政府网”“福建政府网”“漳州政府网”等网站中的政府机构设置一览表, 立刻使整个政府机构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使学生对政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者, 教师可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整个国家机构的设置, 这样的教学是学生所喜爱的。

4. 在理解政府职能不是全能的时候, 可以借助网络浏览

“中国就业网”, 可以了解当前政府有关的就业政策和服务、就业培训、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及就业形势, 使学生明白公民就业不能完全靠政府, 主要靠自己。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又教育了学生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学生应加倍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发挥了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功能, 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5.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能极大地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网络教室设置有教师机和学生机, 所以它具有交互性的功能。这种交互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为学生的参与创设更为广阔的平台,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时师生、生生互动就会较为热烈, 进而克服传统课堂的一些弊端。

如我在进行“政府的职能”网络教学时, 要求学生实时进入“中国政府网”, 浏览国家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 并分别找到属于履行政府基本职能的案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既要阅读大量的信息, 又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甄别、比较和筛选, 还要与新学的知识进行对照, 这样要完成学习任务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时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共享, 让同学们可以在网络交流中更自由地、更大胆地亮明观点, 在不同观点的交织与碰撞中升华对知识的理解,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6.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能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之一就是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当堂检测, 而网络的测试功能, 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当堂对学生进行检测, 这样以便同学掌握自己的不足, 教师也能知道教学过程中同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

如我在进行“政府的职能”网络教学时, 将事先设计好的当堂检测题上传到网络上, 让学生进行“在线答题”。教师根据学生“在线答题”的情况, 大体可以判断学生对这一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甚至可以判断不同层次学生各自掌握的程度。教师还可以对各层次的个别学生通过教师机对其答题情况进行点评, 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点评。这样学生能及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信息反馈, 并及时改正错误,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减轻师生负担,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网络教学也不是全能的, 它的横空出世,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都带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

1.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对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知识、驾驭课堂等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带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

首先, 虽然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其作用再大, 也只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其次, 并不是所有的政治课教学都适用于网络教学, 所谓的教学模式上的变革, 并不是要我们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而是要我们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再次, 网络课备课量极大, 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地准备, 教学过程中又要做到处变不惊;最后, 网络信息量大, 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 但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要及时做出引导。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驾驭课堂等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学科知识、思想道德等素养要求较高

首先, 网络课课堂容量大, 教师要充分准备好给学生课前预习的问题, 学生要花足够的时间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故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做充分的学习准备, 而这个环节往往被同学忽略了, 造成对教师讲解的新课知识囫囵吞枣, 也就影响到后面的教学进程。所以要上一堂高效的网络教学课,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 网络课教学还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学科知识、思想道德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素养不高的学生, 在操作电脑时会手忙脚乱, 跟不上教学节奏, 从而影响到教学进程和效果。政治学科素养不高的学生, 在浏览大量信息的过程中, 无法准确、快速地找到所要的有效信息, 无法把信息同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就会出现一节课下来, 显得非常忙碌, 但什么也没学到。网络上既存在大量的有益信息, 也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 在网络环境下的政治课教学中, 学生要做到“常在河边走, 就是不湿鞋”是很难的, 这就要求学生要自觉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如我在进行“政府的职能”网络教学“在线答题”这一环节时, 学生要浏览的《政府工作报告》信息量非常大, 如果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电脑操作技术不熟练, 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探究, 就造成有的学生囫囵吞枣, 对信息不加筛选而是把整段的内容进行粘贴, 更有学生禁不住网络的诱惑而不顾课堂纪律进行其他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得当会与教学相得益彰, 运用不当会与教学背道而驰。

参考文献

[1]徐同耀.依托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学生德育教育[J].金田, 2011 (10)

[2]刘丽清.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教师”与“学生”角色转变的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30)

篇4:政治课教学思考与反思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情境;问题设计;教学片段

研究性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诱发思考;教师要帮助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分享共同发展。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可以提升学生研究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与问题设计,它对于教学有哪些意义?

一、精选生活情境,激发研究兴趣

从社会生活中获取教学素材,是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策略之一。教学导入时精心选择生活素材,加工成为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片段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堂导入

情境:学校雇佣一个施工队整修操场。队长带着三名工人完成,其中工人甲完成了全部工作的1/2;乙完成了1/3;丙只完成了1/6。现在学校准备给他们12000元的劳务费。

讨论:你认为这12000元应该如何分配才合理?合理的分配方案应该遵循什么分配原则?

教学反思:这段设计的本意是用个简单抽象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合理的收入分配应该既调动效率又体现公平,这正是我国收入分配的原则。但学生思考的重点却放在了具体金额的计算和计算所需要的具体条件上。如:队长的管理算不算劳动?算的话和工人的劳动有无权重的不同?三位工人的劳务费要不要考虑他们的劳动质量?这与教学预设要导出效率公平这两个原则出现了偏离。问题的症结在这个教学情境抽象虚拟,背离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教学改进:

材料1:2010年深圳人社局公示了一份“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第三季度住房补贴拟发放名单”,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的高管均在名单中,坐拥293亿的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作为“地方级领军人才”,每月将获得3100元住房补贴。

材料2:深圳统计局数据:2010年深圳城镇居民平均年收入为35881元,深圳新房的成交均价为21094元/平方米,买一套70平方米的住房,夫妇俩要不吃不喝20.6年。

小组讨论:你赞同深圳市政府向富豪发房补吗?为什么?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感悟与升华:学生对于腾讯、房价还是有所了解的,因此他们可以结合生活体验思考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不公平,能用公平的含义来分析评价这个房补政策,基本上不同意向富豪发房补,可以分析出不公平的危害。但也有个别学生赞同,认为发放房补能吸引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热烈的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效率与公平关系有了全面的理解。

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教学时要选用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来激发学生兴趣理解教材。例如:“购买商品时你要求价廉物美、明码标价吗?赠送礼物时你会撕掉价格标签吗?收到礼物,你会搜它的价格吗?——谈商品与礼品的异同”。“男女公厕蹲位数绝对相同才是公平的体现吗?——谈谈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爱我的人伤我最深,骂我最多的人却是父母和班主任,本是同根生,相煎为何分外急——谈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创设情境问题,提升研究能力

【教学片段二】——《投资的选择》之“股票和债券”

情境:家在农村的小李家房屋拆迁获得补偿款,搬新家装修后家中还剩下20万元。在外资企业打工的妈妈建议把这笔钱购买国债和保险,开出租的爸爸建议买股票,而正在上高中的小李则希望把这笔钱存银行定期储蓄,为自己上大学做好准备。

设问: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比较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四种投资方式。

反思:案例中的教学情境对投资者家庭经济情况的介绍相对比较具体,但是对投资方式的特点没有任何介绍,并且设置的问题目标定位很低,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理解上,没有层次性和开放度。学生在分析时,较多的停留在教材所列的四种投资方式的区别上。

教学改进时增加两段情境。

情境1: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报告摘要:200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利润11,390.70万元,较上年度增加了43.48%,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2010年11月8日华西村涨0.64元,收11.11元,11月9日华西村跌0.18元,收10.93元。

情境2:面对资金短缺的困难,2009年5月5日,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发行20亿元债券。债券为7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年利率为6.05%。

讨论:1.分析华西村股票的收益来源与风险。

2.按发行的主体分,该华西村发行的债券属于什么债券?它的收益与风险各是什么?

3.请你为华西村推荐最佳的融资渠道,并且说明理由。

4.作为投资方式,比较华西村发行的股票与债券在风险性、收益率上的大小。并且概括股票与债券的特征。

5.请你为小李家拟定理财方案,并做可行性论证。

感悟与升华:这一串层次递进、开放的问题设计,涉及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思考提升研究能力。当然,现实生活往往是复杂的、条件叠加的,而课堂教学所需的情境一般都是定向、单一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要通过我们通过合理的情境编制尤其是问题设计来解决。成功的问题设计应当具有四个特征:①问题有一定的思维梯度;②问题的思维空间与思维时间成正比;③问题情感倾向是中立的;④问题便于不同特质的学生共同参与。

篇5:精选政治教学反思与总结参考

首先,把“小品”引入课堂,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小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短小、幽默、尖锐、通俗等特点,深受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的喜爱。他不仅观赏性强,可以让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的人欣赏,而且参与性强,人人都可以根据一段情景参与角色的扮演。政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实际上就是用小品中角色扮演的方法来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进行生活经验的提升,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政治课堂中表演小品,让部分学生充当角色扮演者,其他学生当观众。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然后尽量与其他角色扮演者交流谈心。“角色表演的实质在于参与者和观察者都要卷入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并尽力想使这种卷入带来争议和理解。”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小品,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更好的理解和探讨教材。通过小品表演,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如:在学习“意志坚强的表现”时,在学生通过自学,大体上了解了意志坚强的表现前提下,让学生表演两个小品:第一《考试》主要情节:老师告诉同学们:为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本场考试没有监考老师,请大家自己监督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老师发下试卷后就离开了考场。同学们紧张、认真的做着试题,而李宏却被一道题目难住了,忍不住问同桌的张江浩,张江浩不予理睬。他又问旁边的杨琳,杨琳想了想,还是给他写了一张纸条。第二《锻炼》主要情节:李飞和程栋约定每天早晨跑步上学,以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坚持到第二天,李飞以浪费时间为借口,而改为骑自行车,程栋一个人仍然坚持跑步上学。运动场上,程栋参加了男子1500米的比赛,由于平时坚持锻炼,他跑在了最前面。突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程栋摔倒了,他的脚扭伤了,但他咬着牙,坚持着冲过了终点,运动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学生表演和欣赏完小品后,教师引导学生们议一议“小品中各位同学的意志水平怎样?”这样运用表演小品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听、看、做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能使学生通过表演小品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在表演小品的过程中,不论是看的还是演的同学都能从中发现许多问题,这就必然会在一定知识铺垫的基础上产生对问题的探究之心,促使创造欲望的不断积累,有利于促使学生们去实践、去创新。

第二,利用课本上的“小栏目”让学生“动起来”。思想政治新教材“小栏目”的设置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思想性、实践性、科学性等特点。它作为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活动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手段,体现了政治课的学科特点。采用“小栏目”,并不具有规范教学内容的意义,只是赋予其释疑解惑、点拨诱导、授引借用、承上启下、强化联想、自我检验、深化人事、联系实际等功能,作为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他不会增加教材内容,又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是注重能力培养,强化素质教育的尝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实践,任何理论都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因此,只有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随时都能遇到、用到,才能使他们真正建立起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材中设置的“做一做,议一议”等栏目都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功能。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可以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程知识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时,抓住时机,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当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对待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畅所欲言。这样不但让学生知道挫折存在的必然性,而且有利于鼓起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第三,借用漫画提供的情景,培养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很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漫画在旧教材中是“物以稀为贵”,而在新教材中已经是“大举进犯”,渗透到许多知识点中。而且漫画在教学中已不是单纯的点缀物,俨然担当起了释疑解惑的重任,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对漫画的使用不够重视,甚至只停留在让学生笑一笑的初步阶段,使漫画起不到应有的设计初衷。初中生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漫画恰恰贴近学生心理,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使知识由“死”变“活”,“静”中有“动”,“抽象”中显示“直观”,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而且在漫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理解,进而通过现象分析本质。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正是政治课程实践性性质的突出体现。

篇6:高一政治小康教学设计与反思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这一课的内容让我思考甚多。事实上,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由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入手,自然地就可以引出“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等知识内容。如往常一样,按照学校“二十字”的课堂教学模式,从目标检测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没有问题的。但感觉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被吸引过来,学生对本节课没有兴趣。也就是说,教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没有达到。

一个班的课结束后,我有一些挫败感。通过网络视频,我也没有得到启发,感觉很多的课堂都有点随意性,也就是不严肃。围绕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流程上作出了适当的调整。首先,将全球的粮食危机导致几十个非洲国家饥荒的视频放给学生看,接着又看了1分钟1942吾国吾民的电影介绍,这一下就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他们感觉自己很幸福。其次,紧接着介绍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三步走战略已经完成两步,我们的目标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次,介绍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的相关内容。这样,一节课就顺利的开展了。

上一篇:夹具、检具管理办法下一篇:青蛙的悲伤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