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2024-04-29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通用8篇)

篇1:《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反思一: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今天开始采用尝试法,首先让学生在作业提纲的引导下进行自学,然后再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然而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根本不会去自学,有些学生教材都不想翻开,教师提示他翻开教材后他也不会去看教材,也就是出现我在课堂上经常讲的状况-----“不是学生在看书,而是书在看学生”。这是传统的讲授法转换成尝试教学法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学校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学校的班生规模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比讲授法下更容易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因为在采用讲授法的情况下,即使学生不是很积极地想听,但教师的讲授还是会强制性地影响学生,学生或多或少还会听一些。而在学生自学的情况下,学生如果不想看,就有可能真的一个字地都不看。

而对于学习积极性高一点的学生而言,学生的阅读能力真的有待提高,学生连最基本的举例说明都难于做到,这是尝试教学法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反思二: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文化与经济、政治》这一框是《文化生活》这本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讲的还是文化的基本理论,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理论性的知识较多,与上一个框题《体味文化》相比,内容较多;同时也是考试时答题常考的内容。本课堂的评议记录如下:

一、本课遵循的是“五个环节教学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作业布置来开展这一框的教学,教学结构完整。运用了我们备课组的集体教学案进行辅助教学。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在导入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的探究活动来引出经济、政治、文化这三者之间不可分离、相互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二、充分网络备课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材料,设置情景,使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讲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的表现”的时,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并以这个案例为依据提出相应的问题,来讲解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案例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我在讲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的时候,运用了《变形金刚》这部电影的拍摄背景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已经在电影中灌输的美国式的价值观进行了教学,和相对抽象的理论进行了结合,学生容易理解且感兴趣。

三、课堂讲解与考试相结合。在讲解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的表现”时,转换成一种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如何使得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得更好”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考虑到了考试时以这种方式为命题的情况可能性比较大来设置的。

反思三: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今天,在三个班上了《文化与经济政治》,课堂的效果比预想中的好,因为这个框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但在课堂中三个班的学生都比较集中精神在听课,三个班中两个理科班的学生没有学生伏在桌子上的,倒是文科班有三两个学习伏在桌子上想睡。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有这样的效果是不错的。这可能是我教学设计的功劳,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了大量的例子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不过在这个过程在有个别平时很认真的学生却显得不太想听,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不是这些学生觉得这些事例与课本的内容关系不太,听了也没什么用,这需要进一步了解。

当然这也可能与学校加强对课堂的监督有关。以前校长极少出现在教室外面巡课,现在校长副校长经常在巡课,这至少在短时间内对班主任对学生都有一定的作用,长期作用就不得而知。但愿望学校新领导班子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进入新的发展期。

但这种课堂也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真正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我们这种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篇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三、导学诱思

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文化的涵义及其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同于经济、政治,但是,它与经济、政治又密不可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相互影响:在经济基础上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那么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实例探究1]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 d.文华对经济有反作用

[实例探究2]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2)文化的反作用都有哪些表现?

[实例探究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

a.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决定作用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d.文化对社会发展有反作用

[实例探究4]“小农意识、计划经济思想、官本位观念”一直是束缚我国中西部许多省市发展的“三条绳索”。这说明了( )

a 经济决定文化

b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c 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d 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实例探究5]“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源:高考资源网]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篇3:浅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政治文化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指的是中国所特有的, 在继承过去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经历了当代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在政治生活中有影响的东西, 是存在于中国民众心理上的政治价值与习惯取向, 是中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动作的观念依据。我国当代政治文化又分为主流政治文化和非主流政治文化。我国的主流政治文化是涵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 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邓小平理论,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地位, 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基本要素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和权威主义。

受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影响, 中国当代政治文化伴随并适应整个社会转型而发生着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政治价值观实现着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 公民的民主、参与、平等、权利、竞争等现代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 政治敏感性高, 这是长期的国家政治熏陶培养的结果, 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活动影响到各个阶层民众的切实利益的结果。

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存在的一个缺点是民众的政治知识差。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治文化本身始终处在转变之中, 严格的、科学的政治知识正在培育。另一方面在于中国政治社会化程度低。表现为民众对政治权力、政治体制、政治规范, 政治功能等的认知水平低。

二、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 市场经济对主体意识、生活满意度、人际信任感和参与意识等的影响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人们违约的成本和代价, 如合同法, 产品质量法等的实施保障了人们对他人的信任, 使得人们对人际间信任感的期望值得到了提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市场主体通过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形成一种有效的双方都自愿遵守的原则和规范, 这是形成人类社会共同感的根本前提, 这有利于统一的法律体系的形成和有效执行法律的实现, 有利于建立人际信任感。同时政府自身的透明度提高, 允许公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他们的政策偏好和不满, 并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向公民负责。这种对政治制度本身的信心也可以增强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信息流动的增强提高了失信的成本, 如银行通过建立诚信帐户, 共享恶意欠债客户的黑名单等信息, 减少了恶意欠债现象的发生。

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流动、改变了社会结构, 它通过发展城市化, 大众教育, 专业化来提高人们的收入和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动能力, 但人们的生活满意感, 并没有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尤其是在全球化过程中, 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 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引起了中国民众对生活的满意度有所下降。

政治合法性对任何政治制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对民主制度更是至关重要, 因为权威性政治制度可以通过高压政治来维持它的政治统治, 但民主制度必须是公民心目中的合法的政治制度。根据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 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中国社会由两个阶级, 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转变为十个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 在这些阶层中, 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 并且不断扩大, 其中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私营企业与经理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对于这个阶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充分承认, 对于他们在政治和法律方面的正当的利益要求应给与关注, 应该适度扩大他们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渠道。

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自由原则所提倡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弱肉强食的竞争主义对我国民众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 特别是青少年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它使人的生存意义在“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条件下出现异化, 将追逐金钱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 因而摒弃人的价值理性而专注于目的理性。中国是一个文化取向的社会, 儒家文化的许多东西都积淀成了中华民族的潜意识、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儒家的价值观具有二重性, 其重义轻利, 包含有不利于发展商品经济和偏重道德作用, 轻视物质利益的弊病。

(二) 跨国公司对个体意识和国家认同的影响

跨国公司不仅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的配置, 其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还削弱了民族国家管理经济的功能, 在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单位是同时兼负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全职能型的社会组织。国家将强制性的行政权力和交换性的财产权力集于一身, 通过对单位组织的资源分配和权利授予, 拥有了直接控制单位主旨的权力。在单位组织的内部, 上下级关系深深地打上了角色规范的儒家文化的烙印, 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本人的级别、政治面貌、工龄和教育水平, 形成了僵硬的保守的身份体制。这种社会资源的集权型分配形式, 源于中国政治文化中对人性和人权的忽视, 导致人们没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

在全球化时期, 跨国公司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民众个体自我意识发展,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首先, 跨国公司是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管理的经济组织。这突出表现在:跨国公司采用风格管理体制。网络管理允许人力资源、信息等在跨国公司母公司及其在全球的子公司网络内跨国界、跨行业自由流动。它没有中心, 处在网络中的每一管理层甚至每一个管理者都可说是中心, 彼此之间进行辐射, 形成一种交叉复合的关系网络, 形成信息的开发和共享;跨国公司的新型水平式的组织结构, 与传统的垂直式功能化管理组织模式不同, 跨国公司以项目为核心组织人员, 并以项目为目标, 让团体充分自我管理, 减少监督, 发扬合作精神;跨国公司提倡新观念, 如环保, 柔性管理, 订单驱动, 以销定产等等。

其次, 与传统的单位组织不同, 跨国公司不再是个体和政府发生关系的桥梁, 在政治文化认同上, 跨国公司使得政治文化取向变为拒不效忠于任何民族国家, 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利润, 它们即不代表其母国也不代表其东道国, 而是仅仅代表公司自身的利益。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 传统的价值取向是劳模, 讲的是为人民服务。而在跨国公司这样超国家的经济组织中, 人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 产生了政治上的认同问题。

再次, 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取海外利润, 利用其在科技、管理和资金方面的优势,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一种经济掠夺。跨国公司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先头兵”, 并不只是民族资本在全球范围内从一个国家流到另一个国家, 而是一种有机的超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 必然带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西方文化是一种以科学技术见长的工具性文化, 他促进了西方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创造了历史上无可比拟的巨大的物质文明。

(三) 网络对民众政治信息的获得和政治参与能力的影响

传播技术的发展是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因特网经历了可能是全球范围最高速度的增长, 一直保持年均以上的扩展速度, 数字化技术的普及, 为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风格和通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风格没有地理位置的距离远近之分, 也擦不掉国家主权的边界线的限制。人们阅读到一份外国报纸的速度和阅读到一份当地报纸的速度一样快, 这将大大增加人们获得的信息的种类和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报告发现网络使用者把网络看作是发表政治言论的场所以及获取政治信息的来源。

网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用户只要付了费, 就可以在相应的使用权限内到不同的服务器去索取信息。

在网络社会中, 公民通过网络可以访问议员或官员, 甚至可以登录国家和地方政府领导人的个人主页, 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支持, 或批评与揭露。选举和投票是当今各国最重要、也是规模最广泛的政治参与形式。网络的发展将提高公民对选举和投票的兴趣, 不受时空阻碍和政治控制的网络信息传递, 使人们在感知与介入世界方面获得前所未有的痛快淋漓的感觉, 因而它将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

如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由于经济文化落后, 公民政治素质偏低, 公民政治参与采取有节制的政策制度在政治体系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他们大多对本国把公民的政治参与与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 对自发的政治参与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然而网络扩张有可能打乱这种进程的步骤, 从而动摇政治体系的稳定。网络天然具有自由的特性, 容易助长公民的绝对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极端民主化倾向。有些人可能为了某种政治目的, 采用非正当的手段, 利用网络空间的自由言论权制造假信息, 随意在互联网上传播, 从而使网上信息真假难辨。更有一些政客和特殊利益集团有可能利用网络作为影响政府、控制政治的便利工具。

在网络扩大人们的政治视野的同时, 还引起了群体极化的问题, 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国家凝聚力的降低。利用网络查询资料是非常方便的, 但由于网络的理性选择具有非人性的特点, 网络的一个特点就是“协同过滤”。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政治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主流政治文化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 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在另一方面, 一部分人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缺失, 一部分人政治热情高涨, 但理性参与的成分不足, 如80年代的学潮和罢工, 中美的网上黑客大战。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变和发展对中国政治发展和现代化既提供了机遇, 同时又也提出了挑战。

摘要: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 中国深受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化, 社会流动性增强, 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 人们的独立意识、市场意识提高, 人们对政治、对国家、对政府、对政治事件的认知和态度也今非昔比。人们政治心理的变化, 最终会影响到中国的政治文化, 影响到中国的改革开放, 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政治文化

参考文献

[1]高峰.社会发展导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丁志刚.全球化研究综述.理论月刊2002 (4)

[4]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社会科学.200111)

篇4:《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关键词:农村政治文化;小农经济政治文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政治发展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刘延飞(1982-),男,河南汝州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一、农村政治文化

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国家或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治文化的各自特点和特征,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地域型、顺从型和参与型。同时指出,任何社会都应该是一种“混合型”政治文化。即使是在参与型政治文化占主导的政治系统里,也包括顺从型文化和地域型文化的成分。即便是作为特定个体的公民,其态度和价值取向也不是单一倾向,而是这三种政治文化的混合物。可以说,任何一个社会或个人都是政治文化的“混合物”。

农村政治文化是一定的时期内、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对各级政权组织及这个政权组织的体系、制度、运作方式、运作效率等所形成的特定的态度、信仰和感情。农村政治文化同政治文化一样,也是一种混合型的文化。相对于这个地区的每一位村民来说,都是混合型文化的最好证明。具体来说应该是处在社会急速转型期的大部分中国村民身上体现的是初级参与型政治文化,同时大量充斥着地域型和顺从型。这种中国特有的现象,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封建制度下,中国农民做了几十代的超级顺民,即使偶尔有农民起义,那也是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无可奈何作出的,农民们向往的就是小桥流水人家,不愿看到的就是流血、迁徙。由于文化固有的惯性,外界因素对其影响在短时间内还不十分明显,因此,相对于旧社会,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农民阶级更是在法律上上升为领导阶级,就连国徽上也是镰刀和斧头,即使这样,丝毫不影响他们做顺民。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政治热情被全方位的调动起来了,在那种政治挂帅的年代,每个人都和政治挂上了钩,做任何事情都要和政治联系起来,农民即使不参加生产活动,也要参加政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说那个时代的农村政治文化就是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为什么?因为参与从本意上应该是主动的,如果参与是被动的,那么体现在每个农民身上的就不是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或者应该说是低级的参与型政治文化。总之,农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是自己想去做,主动去做,如果是外界因素作用下做出的,不应该完全算作是“参与”。我们可以说是“顺从型的参与”。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急速转型期,农村政治文化也在这一大潮中加快了社会化进程。中国农村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思想的洗礼更是必不可少。中国农民之间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正在承受着业缘关系的冲击,这一冲击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农民工潮流的强有力的洗刷之下完成的。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经济规则的约束下,正在一步步走向新式的农民,这种新式农民是商品经济下的农民。外出务工不但给其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还是其成为有组织、有纪律、有技术、有现代化工厂工作经验的新式农民,正是这一步使“农民”转变成了合格的“农民工”。鉴于此,由血缘、地缘关系而在农民身上体现出的地域型、顺从型政治文化正在慢慢向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变。这一点应该是前进的方向。意味着中国农民正在向中国公民转变。

二、小农经济政治文化

当前一段时期的农村政治文化,可以被认为是小农经济的政治文化,归根结底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促使广大农村地区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大调整,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传统的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与之相对的政治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在全国农村破除了僵化的人民公社体制,普遍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这个基础上,农民才有机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从事非农产业,才有可能外出务工经商,而一部分农民才有机会率先走上致富之路。中国成功解决温饱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功不可没,正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变成了一家一户的独立经营者。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在农村地区,一家一户的独立经营土地的实体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照此理解,各个村庄只是空间上的概念,并无利益上的纠结。当前农村的政治文化也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应该叫做小农经济的政治文化。与小农经济的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后,在解决农民如何走向富裕的道路上。如何进一步引导农民走向富裕?如何引导农民在走向富裕的道路上创造更为先进的政治文化?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重提出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且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小农经济的政治文化最终将被更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所代替。

考察南街村、华西村等先富村的事实,有一个共同点:和改革开放后的广大农村一样,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又靠着集体主义走上了富裕之路。说明了“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想真正走上富裕之路,靠单打独斗不行,靠单个人的力量,只能实现小富,要想大富,还得扛集体主义的大旗,走合作的道路,才是中国农民的出路,农业工业化才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而广大农村,小农经济的政治文化还在一统天下,如何让农民从小农经济的政治文化中走出来,并且很好的融合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是摆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及党和政府面前的一条现实的路。

三、农村政治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在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文化正日益世俗化。国家主流政治文化最终也要向世俗化发展,主导型的政治文化要被广大普通人民群众接受,并被内化为自身的具体行动,而且能够用自身具备所具备的政治文化知识来指导从事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在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政治关系,而且是经济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先行,政治紧随其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改变最终会动摇文化的基础,而文化改变过程中政治文化是先导。亨廷顿认为:“经济发展使民主成为可能,政治发展使民主成为现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发展是基础,政治发展是关键。根据现阶段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本部分主要从家族主义政治文化、平均主义政治文化和从众主义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家族主义政治文化在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是根深蒂固,对广大村民的影响至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转型期中国农民在总体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文化的经济土壤依然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在抵御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侵害问题上仍然软弱乏力,总希望有一种强大的外在于乡村的社会力量来帮助自己克服自然风险和社会环境的侵害。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的流动改变了传统政治文化的乡土基础。然而,农民进城后,却又无法融入其中,个中原因在于城市社会的歧视导致挣钱的艰难,使之挫折感倍增,表现在政治文化上就是认同危机和合法性危机。在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农民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面对陌生和充满风险的市场竞争及来自体制的不公正的待遇而需要关系网来进行自我保护时,其第一本能是退回到他们熟悉的家族共同体中,依托乡村社会原有的血缘、地缘关系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原来在公社体制掩盖下的失业、半失业问题浮出水面,这些“多余的人”有机会另谋职业,使得农民在原有的血缘、地缘两种关系之外,产生了第三种关系,即业缘关系。由于传统的村落共同体和户籍制度下公社体制的封闭性造成的农民关系的贫乏及社会关系资源的短缺,迫使他们反求诸己,通过血缘关系,找亲属,或者是通过地缘关系,即找老乡,来获得就业机会。这样,业缘和血缘、地缘交织在一起,最终强化了血缘和地缘关系,农民续家谱和编撰乡志等就是很好的证明。在血缘和地缘强化基础上相应得到强化的人情关系网,已然成为建立独立个体之间平等、普遍的契约社会关系的大敌,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

平均主义政治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它本身内涵于传统政治文化中,它是以“均平”为最高政治理想而形成的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政治心理取向。但是,传统政治文化所内涵的平均主义是基于私有制基础上的平均主义,在经济上要求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平均占有,生活消费水平的基本一致;而在政治上则表现为特权主义。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对平均主义的政治文化都做了最好的说明。”等贵贱、均贫富”是农民起义最响的口号。中国人历来信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古训,富了都富,穷了都穷,一般情况下不会出问题,但凡个别人多了,另一部分少了,问题就出现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用勤劳奋斗的手段解决的,有用违法犯罪的手段解决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不同的解决方式则是文化在不同的人身上的不同表现。

从众主义的政治文化严重束缚了一个人的思维,在考虑问题时总想着别人的立场、观点,没有自己的主见。按照俗语说,就是“随大流”,“墙头草,随风倒”。政府一直在倡导调整种植结构,可大部分农民仍然热衷于小麦、玉米。种果树或其它经济作物的农户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传统的农作物。种上果树后劳作的时间多了,别人都休息,你在忙,会心里不舒服,还是传统的好,绝大部分农民干事情,都是别人干过的,所以没有个性,没有标新立异,总是人云亦云,造成的后果是仍很贫穷。贾平凹的《秦腔》中描写的那个村子就是很好的证明,要想改变现状,要想发家致富,必须突破常规,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农村政治文化需要慢慢的培育,需要各方面来慢慢营造,当前,充斥农村的家族主义、平均主义、从众主义会对经济起到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如果引导的得当,还会起到好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家族主义虽然在建国后遭受了重大打击,在一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农村事务中还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例如村委会选举,需要谨慎的加以限制引导。平均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平均到了极点,最终造成了积极性的丧失,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从众主义,要教育广大村民分清是非,好的方面可以从众,坏的方面要坚决自省,自觉抵制。政府各部门要正确引导农村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很好的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四、农村政治文化与农村政治发展关系

文化不是孤立的,它自身不会发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才能够传承下去,政治文化也一样。农村政治文化更是如此。近现代史上每一次大的社会变动之前,必是一场政治思想的大洗礼。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与科学”,在辛亥革命失败后,无疑是中国广大农民的一剂思想洗礼的良药。正是这个响亮的口号,唤起了中国人原始的朴素的民主观念。后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重重洗礼,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劳苦大众第一次彻底翻身做了主人,民主才在中国农民的词典里第一次出现。中国人这才有了一个稳定的家。直到此时,中国人方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思想上更是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彻底调动了起来。建国后,农民更是铁了心要跟党走,不管对的还是错的,来不及分辨,“大跃进”也罢,“人民公社”也好,还是后来的“文革”,哪一次运功农民都是激情满怀,从来没有怀疑他们走的路是对是错,为什么如此相信党和政府?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在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民主权利,“民主”这个词在旧社会是农民想都不敢想的。在旧社会,农民哪有一丁点权利。并且,在历史上,只有中国共产党为普通的劳苦大众描绘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光辉前途,并找到了社会主义这个现实道路。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深入人心,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家族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平均主义被发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当时大气候的影响下,农民心中只有毛主席,只有共产党,只有干革命一个信念,别无他念,不足之处是毛主席语录人人会背,毛泽东思想却非人人会用。这段时间农村政治发展也是在曲折中前进,农民信奉的就是“抓革命、促生产。”革命在前,生产在后。每一次运动中,广大农村都是主要的阵地,农民都是“中坚力量”。革命主义的政治文化表现的是淋漓尽致,带来的是国家上上下下政治生活的极度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才又重新呈现出活力,几乎同时,“村民自治”又给农村的政治生活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转眼间,“村民自治”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30多年的实践证明:村民自治是成功的,村民自治制度是正确的。随着改革开放,好的东西被引进来,坏的东西也不可避免的带进来,加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给农村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些村子在村委会选举前,不忙别的,就忙着请客送礼,研究一票多少钱,有买方就有卖方,花十块钱就可以从愚昧的村民手中买到一张选票,有时候可能是一包廉价烟。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无知的村民把自己的神圣的权利就给出卖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选谁都无所为,一张选票还不如一包烟实惠。在一些村民看来,“关心政治”不能当饭吃,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只有生活好了,经济水平提高了,才会说话嗓门高,走路腰板直,才会拥有相关的权利。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大部分村民的政治心理影响还很深,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要求人们只能做顺民、臣民,不问政治已成了有史以来绝大部分人的生存准则。家族主义在村委会选举中,大有复燃之势,《秦腔》中的夏家就是很好的证明,虽然是文学作品,可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在现阶段,一些村子也是实际情况:家族势力小的人当选就干不成,毕竟我们的村民的素质还没有达到某种程度。从以上可以看出: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靠加强制度建设来促进政治发展,必须靠各种力量的有效监督。一项制度在建立前后都要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否则,制度即使建立起来了,仍然很难实行。

五、农村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关系梳理

农村政治文化在当前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在大部分村民身上,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轻易可以找到传统与现代、落后与进步,有其精华,有其糟柏,这是必然的。

农村政治文化应该当作一项系统的工程来做,必须使其为政治经济发展打好前站;必须发挥党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来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想方设法加强落后地区的科学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必须对其积极的方面加以肯定,坏的方面及时制止。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来促进政治文化的发展。

农村政治文化随着社会的转型也正处于转型期,多变的社会现象肯定会对其产生影响,农民的视野也正在逐步开阔,对传统的、制约经济政治发展的落后文化定会有所冲击。我们不光要建设政治经济的现代化,还要建设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使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程贵铭,朱启臻.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5:《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和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能初步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识对分析实际能力。

2.分析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

3.从具体材料入手,如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影电视、文化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等,概括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4.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实践调查法:调查当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典型案例,通过周边典型人、典型事教育学生。

2.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题材撰写政治小 论文一篇;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为题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刻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教学过程〙

文化作为“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全球文化格局中审视中华文化的历史方位,却让人喜忧参半。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都要依靠文化的支撑。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不仅是推介自己价值观的重要工具,更是出口创汇、拓展世界文化市场的主力军。而我国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产业强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阔的文化市场有待开发利用,外向型的文化产业刚刚兴起,文化产业竞争力尚处于弱势。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 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中华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身份,我们要打好中华文化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文化氛围。

本框题从三个方面介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第一,相互影响;第二,相互交融;第三,突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

新课导入:《同一首歌》作为央视的一个品牌栏目,每年在全国各地举行几十场的重大演出,在繁荣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因此,在社会上流行着“文化搭台,政策引导,经济唱戏”的说法。究竟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课时 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板书]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 3 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知识拓展〗

◇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政治,就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为:第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第二,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第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1、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板书]

理解一: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例如,书籍的变迁(石头、竹片、纸张、芯片)和选举代表方式的变化(举手、投票、按钮)等。

理解二:一定的社会文化又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例如,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由我国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并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观点辨析〗

管子曰:仓廪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了,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吗?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 亦趋。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表现一: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至今罕有其匹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等。又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现象,对中华文化进行了近乎极致的探索。再如,建国初期,人民生活相当贫穷,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令人怀念至今。

表现二: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如,沿海某些新兴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于其他地区,但文化事业的发展曾相对滞后。又如,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也是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板书]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比喻揭示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体现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比如: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体现二: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比如: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等,这些不同的社会文化,都对该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争论:文化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结论:学会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知识拓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 三个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相反,“上层建筑一经建立起来,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反作用”,这一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板书]

1、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板书] 资料链接:A、历史——文化与经济 历史上的科技革命证明,经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文化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水平,科技的每一次创 新和进步,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总是相应地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出现经济建设的高潮。链接“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作用”

B、现实——文化与经济

当今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成其为支柱产业。如,好莱坞08动画巨献《功夫熊猫》的背景设定在古代中国,讲述一只名叫波的熊猫临危受命成为动物世界武林盟主的喜剧故事。一部《功夫熊猫》,不仅为梦工厂在全球狂扫6亿美元票房,更制造出了一个迄今为止史上最有名气的“熊猫”——阿宝,卡森伯格也因而被称为“功夫熊猫之父”。

结论:当代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当然,这一交融的情况并不自今日始,只是时至今日愈发显著,并成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代特点。

那么,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表现有哪些?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 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途径就是教育,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正是通过对劳动者素质的改变而实现的。人口大国不等于人口强国,人力资源大国不等于人才资源强国。

延伸:科技和教育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科技和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集中表现了文化与经济相融合。

(3)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既是精神力量,也是经济实力。文化产业迅速勃兴,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是人类步入知识 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日本娱乐业经营收入已超过汽车业的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五分之一,其音像制品出口超过航天工业。〖知识拓展〗

关于“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构成文化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主体的文化劳动者或生产者;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

篇6:初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1.知识目标: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能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对教材的相关内容与有关案例进行梳理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搜集时代性强、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共鸣的典型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切忌空洞说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导学案》第一课第二课时、《固学案》第一课第二课时。

2.通过书籍、报纸和网络搜集有关的案例。

学生准备: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课文,把握关键词或理出知识框架。完成《导学案》P7《知识体系梳理》部分。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新课 旁白:同学们,新课开始前,大家来看一则材料(幻灯片放映):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一、国家机构换届顺利完成 二、神十天宫对接嫦娥玉兔奔月?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响呼吸保卫战 五、__案终审 反腐力度加大 ?六、中国(上海)自贸区成立七、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八、青岛、德惠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九、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强化维权十、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 请同学们思考:上述新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社会生活分为哪几个基本领域?这几种现象能截然分开吗?你能就这几种现象的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老师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思考并按小组学习展开讨论,初步感悟社会生活三个基本领域及其关系 PPT:新华社评出的20国内十大新闻 第一层级

环节一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

2.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填写P7《知识体系梳理》中的内容。

3.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阅读课文、填写内容的情况 阅读课文,通过自学,填写《知识体系梳理》中的空白处

环节二 老师提出《导学案》P7~P8《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是怎样的?要求学生同桌讨论,点同学回答问题并进行点拨、归纳 根据P7~P8《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阅读教材,同桌互学,完成问题,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通过黑板或投影仪逐一呈现问题和答案

篇7:作业二: 文化与政治、经济

【作业导航】

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已超过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通过今天的作业,我们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3.结合综合国力,理解并增强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竞争力的必要性与对策 4.重难点:(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2)我国如何迎接经济与文化的挑战? 【选择题】 目前,美国科技研究与开发支出为排名紧随其后的七个国家的总和,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所赚利润不计其数;日本的图书和音乐产品销售量、高科技产品出口数量都居世界第二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题。1.上述材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中有重要地位 ③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③④不为材料所说明。答案: A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 ③必须重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④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②说法错误。答案: D

3.目前,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这表明()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就高 D.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解析: 材料阐述的是人们的文化素养与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关系。B、D与材料主旨不符。C观点片面。答案: A

4.张家界将自己最著名的景点“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原因是美国人拍了一部电影《阿凡达》,景区就慌忙把祖宗留下的真山名改为电影里虚幻的山名。在广大网民的强烈反对下,这个闹剧才算收场。这件事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思考是()

A.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基,应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B.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斗争日趋激烈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D.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湮灭不可避免

解析: B、C、D观点均错误。答案: A

2.(顺义区2012届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答案:B 3.2012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纪念日。这艘豪华远洋班轮于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南安普敦起航驶往美国纽约,开始了它横跨大西洋的处女航。珍贵老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泰坦尼克号救援全程,引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追思。上述材料说明()①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4.(江苏省泰兴市2012届检测)某校开展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5.(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2届第二次统一考试)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6.“中国新闻网”载文指出,“文化软实力”制约中国走向文化影响大国。中国已经是文化供给的大国,但为什么还不是世界上有重大文化影响的大国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提出,必须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表明()A.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文化的竞争 B.只要增强文化的力量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D.我国在发展文化方面有优势 答案:C 7.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在齐鲁文化思想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民贵 君轻,厚德仁民”的民本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精神等,至今仍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步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解析:齐鲁文化思想,至今仍影响着社会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故A正确。B错误,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这是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D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 8.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生产力在我国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主要体现了()A.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文化在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答案:C 9.美国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

观,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3)认为“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没有认识到不同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 用不同,因而是错误的。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答案:B 〖加油站〗 总结: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②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非选择题】 10.辨析: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促进发展。答案:(1)认为“经济决定文化”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2)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落后的、1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把文化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并与领导干部工作业绩挂钩,这说明我们对文化的重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的战略布局,不仅有方针引领,政策导向,还有指标要求:《决定》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个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最低标准是其产业要占 GDP 总量的5%。温家宝总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十二五”期间 GDP 年增长率为7%,到2015年 GDP 将超过55万亿元,这意味,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在2015年达到2.75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增率将达约20%。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党重视文化建设的依据。解析:本题特别点出要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因此应调动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与人生的关系,结合材料文化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振兴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④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油站〗

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将亮相白马湖 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2012年4月28日至5月3日在杭州举行。为进一步巩固中国国际动漫节的节展品牌,将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主会场移至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附近的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今年动漫节的展位招商继续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截至目前,招商工作基本完成,300多家企业机构、20个城市代表团已确定参展。日本集英社、台湾漫画协会、香港贸发局等境内外行业龙头,中央电视台、上海美影厂、广东奥飞动漫、深圳环球数码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及江苏、广东、郑州等省市代表团都已签订展位合同。风靡全球的游戏“愤怒的小鸟”将首次亮相动漫节。此外,今年动漫节主办方还设置了中外动漫教育展、欧洲出版展等专项展区,近30家境外院校、4家欧洲出版社确定参展。其中,由英国大使馆教育处牵头组织的20余家英国院校,成为动漫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境外展团。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动漫节的举办必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多彩,文化生产力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走向重点】

12.(广东六校联考)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长了44倍,城乡居民在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步享有了广阔的公共文化空间。这说明()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C.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D.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 解析:材料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A选项符合题意。答案:A 13.(浙江五校联考)“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B.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C.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其实是在强调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应选C。A项观点错误;B项中派生物和附属品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

14.(临沂质检)临沂市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室外版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于“五一”与广大市民和游客见面。《蒙山沂水》室外版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了精美绝伦的沂蒙印象,也为全市人民奉献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对展示临沂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临沂文旅结合、把临沂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城市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这表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C.优秀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解析:材料体现了临沂把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促进了临沂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选A、B不正确,C说法也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的说法是错误的,经济决定文化而不是文化决定经济。答案:A 15.(淄博一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中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A说法与题意无关;C说法错误,不同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D说法定。错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答案:B 【探究与发现】

中国好声音的经济之思

2012,欧洲很乱,股市很烦,全球弱经济不咸不淡;2012,椅子很忙,32很灿,中国好声音火到发烫。

改变,让精彩发生。若干年前,快乐女生唱响中国,若干年后,好声音响彻神州。中国音乐综艺从一个传奇到另一个传奇的涅槃重生,伴随着对情感附件的删除和音乐原旨的发送,当闪烁的视觉、廉价的眼泪、虚伪的拥抱、老旧的桥段、无聊的八卦再不能支撑起收视率的神话,中国好声音用穿过骨头抚摸你的简单感受,唤醒了电视观众的耳朵,重塑了音乐综艺的繁荣。

“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介绍,每集不到90分钟的节目,节目组27台摄像机同时摄录,调用素材量达到10000多分钟,片比高达130-140:1,是国内同类节目的至少40倍。为学到“The voice”版权方的精髓,节目组认真比照学习海外节目的流程、布景、灯光、台词脚本,甚至摄像机光圈调校的标准。

一档有持久生命力的节目要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坚持通过歌声赢得自信和尊重的“哈尼王子”李维真,台湾盲女歌手张玉霞,这些有血有肉有故事流淌着平凡人丰富的情感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据《新京报》“好声音”成为商家的宠儿,一条15秒的插播广告售价高达50万元,创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广告新高。而在中秋之夜的好声音终极PK战上,19:40开始至次日零时,4个多小时的直播中,粗略统计有14轮广告播出。这也是节目播出以来,广告插播次数最多、总时长最长的一次。虽然现场观众有足够时间解觉内急,但仍对过多的广告提出异议,甚至在第10轮插播广告后,每次播出广告之际全场都会嘘声一片,连主持人华少也不得不几次安抚观众“我很抱歉,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结果在我手里,但广告过后我们才会回来”。据浙江卫视陈伟介绍,“好声音”插播广告创下15秒116万的天价; 广告创收已超过1亿元,而这个数字待最终结算完还将上涨。对于“商业气息太浓”的质疑,陆伟坦言已经尽力把广告安排在恰到好处的位置上,很多广告的插播都是在悬念点。

“中国好声音巅峰之夜”的直播,抢了一年一度央视“秋晚”的风头。记者在微博、论坛看到,大多数网友都在关注“中国好声音”,包括许多名人和明星,而央视“秋晚”显然被遗忘了。不少网友在微博直呼“央视好凄凉”,好事者更表示希望第二天能看到“央视秋晚和中国好声音各自的收视率”。然而伴随节目的热播,网友的微博吐槽声不绝如缕。

思考;谈谈你对中国好声音的巨额广告收入收入的感想。

篇8:《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方法论现状反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反思

实证主义方法论主张一切有效的知识、理论、方法路径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它们需要得到经验事实的证明。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有这样的假设: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在其内部蕴含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文化规律,而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发掘和把握这种内在的文化规律;二是可以利用发掘和把握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运行,从而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毫无疑问,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们认真反思一下,就会发现这一方法论的局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化实践活动,它主要触及人的深层次的情感、思想、观念、意识和信仰领域。而实证式的经验研究主要以“竭力追求纯粹客观真实、激烈排斥包括价值评价在内的各种主观世界成为的惟理智主义”[3]为特点,它是否能真正反映出人们深层次的思想状况,这种经验反映能在多大程度上上升为文化规律并用来指导实践,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和把握。而且这种实证主义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把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文化主体,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可以通过客观研究来认识的文化客体,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带有工具性色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应有的人文关怀。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诠释学方法论反思

诠释学是一门探究人类文化世界和心灵世界的一门学问,它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在特定文化场域中理解的达成和意义的生成。诠释学方法论主张一切有效的知识、理论、方法路径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意义生成之上。在诠释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有这样的假设: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都存在自己的文化意义视域,这种文化意义视域是处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场域中人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等互动的结果,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通过自身的文化意义视域来理解对方;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理解自身的基础上不断理解对方的过程,从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实现文化意义融合,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诠释学方法论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能够更加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特定文化场域中的内在精神世界,从而一方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力和包容性更强,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人文关怀。但是这种诠释学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在诠释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文化场域中的意义理解,那试问这个理解的基础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的理解才算是合理的和合适的理解?如果你理解你的,我理解我的,这种理解是否能够真正达成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陷入一种文化相对主义境地。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方法论重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研究的新方法论

马克思社会建构论之所以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研究的新方法论,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理论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把世界分为社会建构者和社会建构物。所谓社会建构者就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具体的人。所谓社会建构物是指客体,即“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人所生活的世界的总体”[4]。

第二,社会建构者和社会建构物存在着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虽然社会建构物是社会建构活动发生的基础,但是社会建构过程绝对不是社会建构者对社会建构物的直观的描摹和反映,而是社会建构者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对社会建构物的主动反映和改造。这个主动过程既包括社会建构者按照自身的需要对社会建构物的某些属性和方面进行主动选择,也包括社会建构者对社会建构物的观念和实践重构,而这时的社会建构物作为客体已经成为一种理想客体,它作为对现实客体的超前反映和观念创造,已经是渗透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体存在。同时,社会建构者对社会建构物进行观念和实践建构之后呈现出的新的社会建构物,会进一步对社会建构者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建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社会建构者和社会建构物之间的互动过程。

第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特别强调建构过程的文化属性。这一方面体现为社会建构者作为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其认知图式是在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和先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这种认知图式一旦形成“就会通过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去,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框架或模式,构成一种知识背景”[5]。这就决定了不同的社会建构者,在不同的视角和层次上对社会建构物进行认识和实践。另一方面,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建构活动的程度和水平。这就意味着,任何一种社会建构活动并不是社会建构者随意进行的,社会建构者在尊重社会建构物的客观存在基础上,还会受到特定文化对其建构限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社会建构者的社会建构活动必须在特定文化允许和承认的范围内进行。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方法论,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所形成的知识、理论和实践路径是建立在社会建构基础上的。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方法的指导下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这样的假设: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建构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物所组成。思想政治教育建构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物是指包括人在内的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所有客体的总和。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建构者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物,它们都是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只有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对它们进行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建构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物之间相互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形成了有效互动,在协商和理解的过程中达成意义的生成,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指导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随意发生和运行的,而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和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和运行的客观文化基础。这种客观文化基础就是特定时期的人们所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而且这种文化环境通过我们的科学研究是可以把握和认识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从真实的文化环境中去理解、把握和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要素、规律、活动等。其次,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都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建构者,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直观的反映与被反映、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在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和运行的客观文化基础后,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这种互动建构过程一方面涉及到特定文化与人的深层次的情感、思想、观念、意识和信仰的互动;另一方面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理解、对话和意义生成,从而真正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风格和魅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与其他方法论之间的交叉关系

所谓交叉关系,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理念与其他方法论之间存在诸多方面重叠。从宏观层面上讲,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何种方法论,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总方法论指导。从微观层面上讲,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也承认思想政治教育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具有规律可循,所以与实证主义方法论具有重叠之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建构论关注生存于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的现实境遇,在此基础上把人文关怀作为其文化范式的一大特点,从这一层面来看,它与诠释学方法论存在着很大的交叉。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与其他方法论之间的互补关系

所谓互补关系,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之所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新方法论,它离不开与其他方法论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正是在对话和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其他方法论优点和不足,从而才能寻找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新方法论。另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其它方法论存在的不足。实证主义方法论过于看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中的规律,忽视了人在特定文化场域中的内在精神世界。而诠释学方法论过于看重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特定文化场域中的理解,这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观性太强。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可以避免上面提到的弊端。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中文化因素处于真正的出场地位。这种出场地位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使文化因素从背景因素转向关键因素。所谓背景因素是指以往文化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只是把文化因素作为研究时的一个宏大背景,而没有充分考虑文化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互动关系,从而将文化因素从潜在因素转变为发挥着关键作用的显在因素。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真正遵循文化的内在机理。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化结构是有文化客观结构和文化意义结构所组成。所谓文化客观结构,是指特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外在状态和联系,它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谓文化意义结构,一方面是指特定文化对人(既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的功能性价值,另一方面是指特定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真善美的表达。这样延伸下去就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必须探寻其存在的客观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又必须探寻其生活于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的意义和价值的生成,从而在尊重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基础上达成对人的关怀。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方法论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理论旨趣和实践进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既有的方法论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诠释学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一味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中的规律呈现,而诠释学方法论过于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场域中理解的达成和意义的生成。这就导致这两种方法论处于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局面。基于此,文章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新方法论,以此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方法论和补充和深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方法论

参考文献

[1]郑忠梅,秦在东.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16.

[2]张耀灿,钱广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论纲[J].思想教育研究,2014,(7):4.

[3]霍桂桓.文化哲学论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5.

[4]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9.

上一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图下一篇:清雪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