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音乐课程观

2024-05-23

“综合性”音乐课程观(精选六篇)

“综合性”音乐课程观 篇1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首先应在师资培养的观念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进而引导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中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不断深入。

一、重视情感体验, 树立“以音乐为本”教学观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由于过于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审美体验。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 也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侧重于情感体验过程。“艺术提供的有意义的认识体验, 是其他任何途径都体验不到的, 这样的体验, 对所有要实现其基本人性的人来说, 都是必要的。” (1) 通过情感体验, 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在音乐教学中, 坚持体验性, 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 是音乐教学中始终要贯彻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要树立“以音乐为本”的基本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 突出音乐性, 关注和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感受, 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把音乐始终置于音乐教育的中心位置。

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但它们只是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 必须“作为学习音乐如何作为艺术运作, 以及如何受到人们体验的途径才重要。” (2) 也就是说, 在音乐教学中, 要突出音乐的特殊性和审美性, 要始终贯彻“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弘扬民族音乐, 建立多元音乐教育观

不同的音乐文化类型有不同的文化阐释, 每一种文化对世界都有其特殊的感情体验。只有在全面了解世界各类音乐的基础上, 才能深入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 才能放弃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或对本民族音乐的固步自封, 真正做到音乐教育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 正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2001-2010) 中明确指出的:“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 积极学习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

以往高等师范音乐院校的音乐教育模式沿用的是以西方音乐为主的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 忽略了教育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培养的音乐师资比较关注音乐技能的扎实性而忽视了中国民族音乐和其他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中注重表演、听力和记谱技能的现象。

在教育部2 0 0 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2 0 0 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中,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已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主要理念之一。同时, “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 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3) 这就要求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在师资的的培养上要摒弃原有的视西方音乐为一切音乐法则的狭隘理念, 树立多元音乐文化观与教育观, 加强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 多方位地掌握中国民族音乐的知识与精华, “在最深的层次上尊重文化多样性——在感情特征的层次上——需要尊重人们自己的本土文化, 并和自己的孩子丰富地分享这种文化, 同时也要和他们分享其他种类的文化风味。” (4) 让学生领略到本土文化的特殊性的同时也能让他们领略到其他文化的普遍性。这样的师资才能将来的教学岗位上为“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倡导教学综合, 注重“以人为本”教学观

1、教学综合

2 1世纪的音乐教育,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 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在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 “包容一切可能的音乐体验以及参与的模式和发展样式” (5) 。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多元综合, 能运用合作交流、情境创设等多种模式,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 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发现和创造音乐。

基础音乐教育中提倡课程的整合, 学科的综合, 包括了音乐教学领域内部如创作、唱歌、欣赏等的综合, 也包括了音乐与舞蹈、影视、戏剧等姊妹艺术的综合, 还包括了音乐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的综合, 这要求普通高校教师教育在基础音乐师资的培养中要注重音乐教学以人文文化为教学源头, 启发引导为教学动力, 学科知识与技能贯穿其中, 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文化的感召下, 潜能自然释放, 顺理成章地接受技能。与此同时要加强多学科文化知识的广泛学习, 善于发现不同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寻求各科连接与沟通的方法, 把多领域的教学变成一个充满选择性、富有生机和不断生成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 学会探究性、活动性、生成性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能更主动地介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2、以人为本

现代基础音乐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 把学生看做课程设计的中心来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2 0 0 4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对人才的培养规格也明确指出“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法规和方针政策, 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观, ”这要求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在培养师资时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在未来的教学的过程中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基础音乐教育所面临的对象是中小学生, 其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听觉最敏感的时期, 对节奏的感受力也日益增强。这个学段的学生用耳朵去感觉, 凭感觉把握音乐, 经常喜欢用身体动作去对音乐和旋律做出反应。针对这样的学生特点, 音乐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 变“教书匠”为“活动设计师”, “指导者”, “合作伙伴”, 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 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 在实践中调动学生把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 积极参与欣赏, 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通过音乐本身的魅力, 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

“乐 (音乐) 者, 乐 (快乐) 也”。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和需要,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与学生平等相处, 用爱心赢得学生的爱心, 用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 用和谐平等的双向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并让他们在了解、掌握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四、发挥主观能动, 建立终身学习观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培养规格中指出:“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 具有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

当今,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就必须会一门外语与世界交流;而要了解驾驭教育现代化, 就必须学会运用电脑。所以,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师资培养中, 要求学生在学好专业相关课程的同时, 加强外语和电脑的学习、同时还要学会运用音乐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这三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早期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注重音乐技能的训练, 英语底子薄弱, 计算机学习也只是作为一个基础课程做一般的了解。2 1世纪, 媒体与网络无处不在, 使得获取各类信息的来源十分广泛。与之相适应, 新世纪的音乐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 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音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每个教师既是教者, 又是学者;既传授知识, 又创造知识。这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才能以广博的知识和不断完善的人格激发和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不断试点与推广, 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还会不断更新与发展, 从而引导包括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能适应2 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体系的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

摘要: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是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职责与任务。文章主要从重视情感体验, 树立“以音乐为本”教学观;弘扬民族音乐, 建立多元音乐教育观;倡导教学综合, 注重“以人为本”教学观;发挥主观能动性, 树立“终身学习”观等方面来谈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师资培养中观念的更新, 为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实践类环节提供理论的指导。

关键词:情感体验,多元音乐,以人为本,多样化

参考文献

①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42页

②同1第204页

③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第21页

④同1第189页

“综合性”音乐课程观 篇2

摘要:作为教学一线的高中音乐教师,笔者深切感受到新课程观对高中音乐教学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以期为高中音乐教师在新课程观下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探索提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音乐 教学 策略

1、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特点

音乐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基本动力,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鼓励创造,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其具体特点为:

一、为“选择性”学习留出全新空间

课程本身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内容系列,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注重了个体的兴趣、爱好,更有利于发挥学生们的特长。“选择性”对教师能力和水平也是一种考验,它时时鞭策着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另外,它也为不同办学条件的地区、学校提供了灵活操作的可能。但任何教育也不能是完全自由的,学生每个学段的学习,都有明确的指导目标,体现了严谨的共性规范。

二、强调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

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强调的是学生对音乐中所体现的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等人文内涵以及音乐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为目标,使他们能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中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因此,可以看到:高中音乐课程所关注的是建立在基础能力之上的发展性学习。

三、在审美过程中的“鉴别”与“判断”

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需要注入“比较”的学习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判断”,它们不是以被动欣赏音乐去体验音乐的美,而是从文化的高度,主动发现音乐艺术的表现规律、鉴别音乐作品的个性特色,审视音乐作品的欣赏价值。

四、开始关注音乐的“音响”与“形式”

强调音乐作品的“形式”,是为学生关注音乐的时代性、科学性开辟窗口;强调音乐作品的“形式”,是为学生探索音乐的规律性与逻辑性拓宽通道。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形式与音响都需要一定的非艺术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与物理知识的支撑,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不但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充分体现高中音乐课程综合性特点的重要切入点,它将有利于学生更深入、更准确、更理性地了解音乐文化的抽象性特征。

2、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方法和策略分析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施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基本音乐素质

学生基本音乐素质指学生进入到高中学习前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以及对待音乐和音乐课总体的感受。教师在上课前,或通过

一、两节音乐课的教学,应该能够基本掌握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这对之后的音乐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它有助于教师安排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也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适合学生接受的引导方式,最终能让学生在每一节音乐课后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对下一节课能有更多的期盼。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堂的观察、课堂的检测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音乐教学工作的展开。

二、教师自身音乐知识与技能

(一)尊重音乐艺术的整体性

1、纠正偏爱,客观看待各类音乐

教师的教学不应以自身的喜好为标准,这样会对学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学生对音乐的偏见与狭隘。高中音乐教育是一种理性的艺术审美活动,高中音乐教师只有突破偏爱这种狭隘的思维定势,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结构,以博采众长的理念,全方位的对待音乐,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领域,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在理性的比较与鉴别中去领略不同的音乐美,才能使学生站在中性的立场上,客观的欣赏和享受整个音乐艺术。

2、研究历史,客观审视古今音乐

目前,教学所用的音乐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音乐,从本文第二章的学生调查中我们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传统音乐与现代青少年欣赏需求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作为音乐教师必须清醒地看到身上的历史重任,在对待音乐文化的态度上,不能简单地厚今薄古,也不能人为地厚古薄今。为了让下一代了解并认识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一切,音乐教师需要认真研究过去,研究历史,研究人类文化的演变,研究与教学中音乐相关的时代背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让学生信赖,用教学的无限魅力吸引学生的眼球,启发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二)尊重音乐美的相对性

1、为思想观念的发展留出审美空间

艺术美不是僵硬不变的,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依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因此,一部作品的产生必定又孕育它的那个时代的土壤,所有当时的新创作,不一定马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然而,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化的,有些艺术作品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可能具有大胆的超前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简单地以自己观念的偏好去执意否定某些创新意识较强的音乐作品。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教师自己思想观念的健康发展。

2、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留出审美空间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教师在课件制作、资料呈现和视听展示的教学过程中,会经常运用各种新手段、新设备。但这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提醒自己:要给学生留出更大的空间,因为今后的科技、音响设备与质量会越来越好,每个人都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对音乐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做好高中音乐教师的素质转型

面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出台,音乐教师惟有更新观念,自觉地实现自身素质的转型,才能跟上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才能胜任新型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郭友主编《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曹理章连启编著《中等学校音乐课教案选评》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综合性”音乐课程观 篇3

关键词:生态式;地域因与文化;课程观

1 地域音乐文化教学“生态性”概述

1.1 课堂教学的“生态性”表征

生态学,自20世纪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发展至今已硕果累累,其独特的思想和观点在相近的学科领域影响深刻。随着学科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生态学的思想在诸多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研究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前的教育科学领域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思想来研究教学实践,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中介、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在生态场和心理场内不断地进行信息传递、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全方位的目的。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课堂也不例外,教师把教学内容以各种方式,展示、传递给学生,学生亦以各种方式主动或者被动地吸收音乐文化知识、技能、人文精神等,此过程是信息从教师传递给学生、学生吸收能量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又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调整自己的课堂行为或教学节奏,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又属于教师从学生因素中吸取能量、获取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环境也是学生吸收能量的生态场,经过教师精心布置的课堂环境,往往是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做准备的,是一种隐形课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一种间接、隐性的方式从课堂环境里获取信息,受其感染、吸收能量、取得进步。课堂环境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学生从课堂环境中吸取能量,获得进步,课堂环境也因为学生的进步不断地被优化,这是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换、能量交换的过程。可见,教学课堂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2 地域音乐文化的“生态性”表征

我国的地域音乐文化都来源于人民的集体创造,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地域风俗人情,这不同于西方的音乐作品,以专业的音乐家艺术创作为主。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地域音乐文化的特点——生活形态的艺术。地域音乐文化会渗透到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各种节日庆典、庄严的宗教祭祀活动、上山狩猎、下地播种、驱魔祈神都要音乐艺术来渲染气氛。地域音乐文化源于生活,乡土生活是其产生的背景。人、音乐、生活融为一体,分不清是人在音乐中生活,还是在生活中享受音乐,音乐即生活。音乐从地域乡土人们的生活中吸取信息、获取能量,不断地被创作、改编、流传,乡土生活因为音乐艺术的存在更加丰富多彩,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获取能量劳动、娱乐、成长再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中去。由此,地域音乐文化形成了一个“人、生活、音乐”的生态系统。

2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优势

2.1 保持地域音乐文化的完整性

社会学家研究表明:地域性、乡土性人文文化一旦从它们所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孤立出来,它们就不能够再得到发展,它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生气,可见在传承地域性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不能把它从其所依赖的环境中剥离出来。同样,也有专家指出,解读地域性人文文化必须将其放入地方人民的文化框架内,若将其从地方文化背景中分离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能领略其中的精髓。地域音乐文化必须放在其地方人民文化的生态系统中解读。通过记录在纸质资料、图书馆、电子产品上的方式来解读地域音乐文化,间接导致充满生气的地域音乐文化丧失了其“活性”和完整性。

地域音乐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用“生态性”的视野来对待地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是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最佳途径。学生学习地方音乐文化的时候,要以全面的角度来审视人、音乐、文化的关系。若地域音乐文化教育脱离了所依赖的人文背景来教学,将直接导致音乐文化完整性的切割,也必然阻碍学生完整性的成长。

2.2 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成长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就是要以一种“生态性”的视野来看待地域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地域音乐文化的生态系统中的因素有“人、音乐、生活、社会”,学生在这样的视野中学习音乐,与传统的注重知识与技能的音乐课堂有天壤之别。“生态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态式教学下,学生感觉不是在枯燥地学习,而是在接触、在感受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学生在“音乐、生活”中感受、感知生命的价值。

音乐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悟、熏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受教育“科学主义”的影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普遍显示出重“技术”,轻文化;重“知识”,轻感受的特点,这实质上是人文教育的病态表现。音乐教学必须重视人文文化的熏染,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音乐教育实践中,倘若学生的感受、体验缺位,实质上就偏离了音乐作为一门人文教育学科的宗旨。地域音乐文化教育,以“生态式”教学理念,把地方音乐艺术形式完整地带入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感受平台——“人、生活、音乐”。“生态式”地域音乐文化教学,利于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成长。

2.3 提高“教”的效率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教师“教”的效率。在“生态式”教学理念下,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价值态度都进入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范畴。教师的课前准备从微观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转向了全方位的地方文化,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质的飞跃。

加之学生学的方式由传统的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方式转变为感受音乐文化、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课堂管理,而且间接刺激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可见,地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中“生态式”教学这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的积极性。

3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思考

地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生态式”教学、文化传承方面,是为了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在教育目的上,是为了改变传统的过于强调知识和技术的音乐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感受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性”生长。在教学实践上,是为了促进地域音乐文化转化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音乐文化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综合性”音乐课程观 篇4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应把审美作为核心, 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注重音乐的实践应用, 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可见, 在中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主要是以突出学生音乐鉴赏力以及审美能力为主, 而且在实践中, 不断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学习、掌握, 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从中获取审美的体验。基于此,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 分析了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并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提出几点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策略, 以供同行参考。

二、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的目标尚未明确

多数高中学校在制定音乐的教学目标时, 并不明确, 造成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此外, 多数学校所使用的音乐教材和实际存在不相符的情况, 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降低, 最终导致音乐课程流于形式。

2.音乐教学的方式缺乏多样化

现阶段, 我国高中学校的音乐教学中, 多数教师仍采用以往的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再有,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没有适应教材内容的设置, 导致出现严重脱离教材的现象发生。此外, 通常多是教师按照每节音乐课的内容安排来进行教学活动, 没有贯彻其它的内容, 这严重违背了我国教改要求的生本教育。

3.音乐教学的评价方式不合理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音乐教学的评价方式存在普遍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日常表现的现象。考核成绩往往只注重考核课本的理论知识, 而忽视学生音乐实践的成绩, 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注重学生音乐实践相背离, 不仅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三、新课程观下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及策略

1.充分发掘音乐资源

在现阶段音乐教学中, 音乐资料相对以往要丰富, 多数学校配置了音乐专用的音乐教师以及设备, 如手风琴、钢琴、风琴、西洋乐器以及多媒体电脑设备, 等等。学校的教研组以及图书馆也购置比较多的音像资料以供备课、研究使用。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 还可以在阅览室场所配备相关的音乐杂志读物以及音像资料, 以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与此同时, 因社会发展快速, 各种音乐设备不断普及, 多数学生有随身听以及MP3等设备, 这些均能成为辅助学生学学习音乐的有效设备。除此之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多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 这对于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音乐人才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2.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所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以及选择法、重组法、激励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 并且通过科学运用运用多媒体、MIDI音乐以及电脑课件之类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来辅助音乐教学, 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速信息的传播了, 促使学生思维保持在活跃状态, 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 还应在音乐教学中注意各大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及渗透, 如将音乐教学和人文学科、地理学科以及诗歌、历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避免了音乐教学的单一性, 还有效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以及改善了教学的结构, 进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3.改进音乐教学的评价方式

在我国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教学改革也在同步地展开。教学评价作为我国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以往, 其一般是借鉴或者依靠我国已有的学科教学评价模式, 往往教师考核评价的内容仅仅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考试结果, 这种只注重书面成绩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同时也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致教学的效率无法有效提高, 而且也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这个问题, 改革教学考核评价的方式很重要。教师可以综合学生日常考核成绩以及学期末成绩, 并且及时转变以往考核的内容, 把学生在音乐教学综合的学习态度放到最终考核中。唯有采取这样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审美教育指的是美感教育, 为培养人感知机感受美、创造美的一种教育。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不断传承及二度创造的一个认知活动, 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音乐教材上大多数的教材作品都是经过历史沉淀剂淘洗之后留下的经典作品, 其中富含各种美的感性。例如, 风格方面的:古典、浪漫、现代等;情感方面的:喜怒哀乐;体裁方面的:声乐、器乐;音乐内容以及形象方面的:英雄、高山、流水等。通过感知以及培养如上各方面的感知能力, 可以促使学生步入音乐王国的通路。总之, 唯有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的感悟能力, 才可以促使学生在缪斯殿堂, 快乐享受属于音乐艺术独有的美妙感觉, 进而使学生的情操得到有效陶冶, 学生的精神也会随之得到升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发展需要, 笔者在分析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充分发掘音乐资源、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进音乐教学的评价方式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建议, 以提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玲.激发学习兴趣传递音乐魅力——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一则[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24) .

[2]连红鲜.歌在“乐”中唱——谈中小学音乐课歌唱教学实效的提高[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06) .

[3]陶虹.扎根经典弘扬传统尊重个性以生为本——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点滴感悟[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0, (06) .

[4]陈明.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16) .

“综合性”音乐课程观 篇5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 生本教育 音乐课堂 对话方式

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是为了使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在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于现代教育的专业性、精英性和封闭性而言,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等,这丰富了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文本(读者)、教师(学生)、体验(意识)等都构成课程本身,知识不是预先设定、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开放的、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充实和完善的。它从教育的思维观、知识的价值观以及课堂的教学观几个层面深刻影响着新课程改革。也会给我们的教育研究提供更新的理论依据。

教育走向“生本”的理念是近年来,郭思乐教授结合自己所开展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的,即“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价值观),高度尊重儿童(伦理观),全面依靠儿童(行为观)”的新理念。生本教育的激发式机制与后现代教育观大力提倡的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充分调动的观点是完全相合的。

新课程标准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等理念,要求音乐课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本文意图借助学校“生本教育”研究的实践环境,以后现代课程观思想为指导,深入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尝试新的音乐课堂的“对话”方式,建立若干有良好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模式。当然,研究的意义并非仅仅是产生一组可以给他人即搬即用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从这些教学模式产生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激励,从而更深入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活动。

一、 生本音乐课堂的主要声音——音乐与学生的直接对话

音乐是人类用以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如其他的语言有语法、词汇一样,音乐也用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如力度、速度、音色、旋律、节奏等等向我们传达来自心灵深处的情感。与任何一种语言一样,音乐是一种悦耳的声音,却不是人人都能听懂的声音,音乐课的任务就是教学生理解音乐的语言,对其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因此,我们需要用音乐与学生做最直接的对话。

那么什么才是直接的对话呢?以苏少版二年级上歌曲《旅行之歌》的教学为例,在学会唱这首歌之后,为了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有这样两个不同的设计——

设计一:

师:“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去过不少地方旅游,你都看到过什么景色?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畅谈自己的旅行见闻和感受。

师:“你能用你的歌声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么?”

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设计二:

师:“乘着《旅行之歌》的旅游车,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新疆风景图片,播放《新疆好》音乐片段,带领学生随音乐舞一舞。

生:我们来到了新疆,我觉得那里真让人快乐!

师: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鼓声。

师:敲手鼓,带领学生模仿它富有弹性的声音。

生:两个孩子敲鼓,大家和着鼓声用有弹性、轻快的声音演唱《旅行之歌》,表现歌曲的快乐情绪。

单纯从教学效果上看,可以说这两个设计,都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但为了理解“欢快”的感觉,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媒介:前者为语言,后者为音乐。在前者的交谈活动中,学生可能表达得非常精彩,也可能通过回忆和想象引起强烈的演唱欲望,但对于“欢快”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这时学生表达出的“欢快”情绪,是缺乏音乐性的。

而后者的活动中,用《新疆好》去感染学生,用手鼓的声音去引导学生,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到,“欢快”是这样一种速度、一种节奏、一种声音、一种身体的动律,这是一种用音乐去诠释的方式,引领着学生用音乐的方式去表达。在这样的体验与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在音乐赋予的欢快情绪的统领下(而不是语言给予的具体的规定),每个学生感受的角度有所不同,如有的孩子认为有弹性的声音就是欢快的声音,有的孩子认为速度要快一点才快乐等等,体现出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所谓的差异性与多元性。这些差异又导致了他们对歌曲的表达呈现出开放性。在几次演唱后,同学之间表达差异的碰撞引起他们在内心进一步地探索与完善。这样的过程也就是所谓从“唱好歌”到“会唱歌”的过程。也许这一首歌学生并不能唱得很好,但长期坚持以音乐直接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必然会带给学生音乐的思维方式,使之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最终懂得这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二、 师生、生生的对话方式

1. 小组合“做”,生本音乐课堂重要的对话方式

如同生本教育的其它课堂一样,音乐课学生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小组活动。这意味着生生间的对话绝大多数发生在小组内部,其目的是使学生间的思维产生碰撞,从而相互提高。但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对话的主要方式不是“说”,而是“做”,即包括歌唱与表演等各方面的音乐活动。

在二年级的生本班的第六小组里,后面的两个男孩子素来不和,状况不断,从来都是话说不到一起去。这使所有人相信,他们所在的小组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果然,在一次小组表演前的讨论中,他俩轮番地来向老师“汇报”,数落对方的不是。而教师只是告诉他们,不用管对方说什么,只管照自己想的尽力演好就是了。结果,在实际的表演中,这个小组的表演特别出彩,配合巧妙,精神饱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这两个男孩子因得到了大家的鼓励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半节课上得格外认真。

这就是小组合“做”的力量,在做的过程中,没有对他人的言语,只有内心不断地思考,如何发辉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配合别人,使集体的效果“最优”。专心于“做”,不需要指挥者,需要每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2. 教师,小组合作的参与者

直接用音乐进行对话,并不是教师不能说话。在生本音乐课堂中,教师在小组合作的中应发挥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大力提倡的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充分调动。

如在低年级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当使明确讨论的内容,教给学生浓度表演的方法和步骤。在活动中,教师应有参与表演的意识,以自身的行动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三、 用音乐激发学生自我理解与反思,进行自我对话

跟现代课程观不同,后现代课程观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一种确定的、可以照搬照抄的课程范式,它带来的更我是一种对教育思维方式的冲击。而生本教育的方法则是全面依靠学生,但全面依靠学生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我们许多所谓以学生为本的课,实际上整堂课都是教师在管制着的活动。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怎样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状态发生巨大的变化,获得愉悦的学习感受和良好的学习效果,是生本音乐课堂所要面对的难题。其中最要的一环,就是用何种方式激发学生自我理解与反思,进行自我对话。

“综合性”音乐课程观 篇6

1. 认识方面的差异

很多人对音乐素质教育意义上的认识不全面,有一些人认为音乐教育在校园中并不重要的,并没有受到重视,很多学生不识谱,更谈不上会演奏乐器,学生一般对音乐大都停留在听一些流行的歌曲,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去学习和理解这些音乐。除音乐专业学生外,在大学中的音乐教育很多都停留在选修课的内容上,在选修课程中,大多是对音乐简单的了解和欣赏,至于对谱的认识、演奏乐器是遥不可及的。

2. 教师教学意识不强

在高校中,对音乐鉴赏课的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程为主,所以,教师易忽视音乐鉴赏本身的教学。在大多数教师中,对一些国内外古典的曲目只是进行粗略的讲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只停留在了解歌剧或曲目的层面上,教师易使用单向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实际学习需求。

3. 教学方法需创新

我们所了解的教师在上教学音乐鉴赏课中,大部分只是给学生欣赏一些简单并经典的音乐作品,并没有从对艺术表现形式,创作背景及意图,时代背景等做大概的了解和讲述。还有基本上病没有其他形式的教学和认识做了解,教师最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效果,对了解学生的认识和学生学到了什么有所欠缺。

4. 教学形式被限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音乐鉴赏类课程大多受制于教学形式的单一,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一部歌剧完整的给学生去展示和欣赏学习,能够让学生从开始到最后的去了解歌剧深处的情感,并且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一部交响乐当中,因为教师只能从文字和理论两个层面去交带交响乐中乐器的性能,构造及善于表现的演奏风格,因此很多学生只听到这些乐器的理论方面,然而并没有真正的去感受乐器的真正意义,从而缺乏对乐器的感知,短时间内很难准确了解到乐曲的音色。

二、提升音乐鉴赏类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

1. 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作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题是学生,综合性高校的学生都是非专业的,作为学生本身对音乐的知识与理论储备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在对教材的选择上,并不能以教专业音乐学生的标准进行教学,如果将所有的音乐知识放在一起的话学生学习会很费力,而且很难理解对音乐的真实的含义。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方面的了解并收集材料,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进行教学设计进行备课。同时,在教学结束后,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后感受与课后效果,了解学生对课的学习效果和程度,也应在为学生做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种教学形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环节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学习兴趣,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将当前流行的歌曲与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比较,进行引导。流行音乐比较通俗易懂,易于传唱等特点广泛流传于整个社会,同时也有很多同学喜爱。在当前现状来看,流行音乐的受喜爱的程度高于古典音乐,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选取最具时代特征及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与学生们所熟悉的流行音乐进行对比。这样也可以引导学生以熟悉的音乐元素为出发点,逐渐深入理解音乐乐理知识。

3. 音乐鉴赏中歌剧与电影相结合

为提升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以歌剧与电影的形式相融合,他们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第一,二者都属于综合类的艺术;第二,两者都以人物的情节来展现剧情;第三,他们都是要导演和演员的二度创作。对于艺术的表现力来讲,两者相比较的话,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为丰富,但歌剧在表现形式上的现场感更具有艺术的直观性。从歌剧发展的情况来说,人们的审美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此时两者的相结合恰恰的迎合了当代人审美的需要,同时学生也易于产生兴趣并对此主动学习。西方在20世纪初期做了这种尝试,在80年代以这种结合形式有所上升的形势,特别是对经典的歌剧的结合,比如:在威尔第的《茶花女》、比才的《卡门》、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玛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柴可夫斯基的《黑桃皇后》中等被频繁的制作成歌剧电影,可以说歌剧与电影结合能更大的发挥艺术相结合的艺术魅力,也非常的精彩。在这样的教学题材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这类歌剧供学生们赏析,对高校学生而言不仅易懂,更是对综合性高校课程效果的一种提高。

综合性高校的音乐鉴赏类课程教育是针对学校文化层次较高、艺术素质强并且愿意提高自身素质的学生,同时他们有自己较高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鉴定而且更具有选择性。要全面提高当今学生的音乐素质及个人的综合素质,所以就应该将高校音乐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结合,提升音乐鉴赏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中的作用,从而开设综合性的格音乐鉴赏类课程。

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中很多学生都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重要的是提升课堂效果,在对其进行音乐鉴赏课程教育的时候要创新教学的方式,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会提升高校音乐鉴赏类公共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综合性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教育的整个目标,应该建立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造就一批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能力高素质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上一篇:案例选择下一篇:副交感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