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

2024-04-15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精选6篇)

篇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

遨游汉字王国

一、课例研究背景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校本研究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成为教学课例外延的一个拓展。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新课题,很多语文老师在教授综合性学习时,往往很难把握该单元的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接着提出结合活动建议,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与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力。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供若干必读材料,提出一些阅读要求,体现“下要保底”的编写思想;分别提出活动建议,供师生选用或参考。最后,建议用办展览、办手抄报、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建议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开展探究活动。其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二、本单元涉及的教学目标较多: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的 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5、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 的习惯;

6、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7、认识21个生字。在如此多的目标中如何寻找本单元的关键能 力目标,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首席专家、比利时教育 学者哈维尔•罗杰斯提出:“让学生要掌握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定义,就 要找出这个概念和定义最核心的能力,并且用具体的问题表达出来。在一个学科的一个水平段上,设置的能力目标不要太多,有3到4 个目标足够了。”于是,我们研读了整个课程目标对综合性学习的要 求,提炼出本单元学生需掌握的关键能力: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 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在此关键 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了测评模块,通过某小学五年级学生针对本单元内 容制定的三则活动计划,要求学生辨别计划的合理性,同时学会策划 简单的小组活动,拟写活动计划。

在学生结束了本单元的学习后,我们对本校五年级三个班进行了 测评,测评效果虽不理想,但是它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提升了 我们教研活动的质量,有效地促进教师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老师们辛苦着但也快乐着,收获了教学的方法、策略,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整合情境教学模块设计(能力测评工具设计)

1、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学习单元: 第五单元

本单元包括的课文名称:

1、有趣的汉字:《字谜七则》、《有 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2、我爱你,汉字:《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本单元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4.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5.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课程标准》及“内容标准”中与本单元的相关内容

(五)综合性学习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 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学生已经掌握的(与期待掌握关键能力相关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前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误解的知识内容 容易理解的知识: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容易误解的知识:小组活动要围绕主题展开;活动计划的制定要素要完整。

复杂情境的初步构思,让学习拟定活动计划:

1、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认为哪一则内容符合活动计划要求?为什么?(辨别计划的合理性)

2、指出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并提出修改建议。(活动策划的周密性)

3、你能针对本单元学习主题制定一则小组活动计划吗?试试看!(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的表述 目标分类层次 最低/完美标准

1、理解文本 理解 最低标准

2、内容合理 应用 最低标准

3、语言质量 应用 完美标准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测评模块

■目标能力: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活动计划范例:

1、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认为哪一则内容符合活动计划要求?为什么?

2、指出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并提出修改建议。

3、你能针对本单元学习主题制定一则小组活动计划吗?试试看!活动主题推荐:汉字的起源;有趣的谐音;字谜大搜集;书法欣赏;作业中的错别字;有趣的错别字笑话

我们的小组活动计划: ■参考答案:

1、第二则符合要求。本次活动围绕本单元学习开展,计划内容要素完整,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成果展示等。

2、第一则与第三则不符合要求。第一则与本单元学习主题不符,活动主题表述不明,建议修改为“关于汉字起源的民间传说搜集”。第三则缺人员分工,建议补充具体分工安排。

3、活动主题符合本单元学习内容;计划要素齐全。■评价指标与标准:

三、整合情境教学评估

四、测评反思

(一)班级测评结果分析:(1)横向比较

根据本单元的关键能力以及单元测评模块,我们拟写了三项指标:文本理解(即对模块中三则计划的理解)、答案意义(辨别计划的合理性、活动策划的周密性、学写活动计划)、书写质量(考察语言表达与书写)。满分15分,最高分14分、最低分2分。对于单项合格率指标我们采取了三分之二的判断标准来计算,总分合格率采取了总分的一半原则来计算。所有指标中,答案意义合格率最低,测试中最好的503班仅为39.58%。在答案意义一项,其中Q1的合格率最高为0.27。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不能辨别计划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在三则中选出符合要求的计划,大多数学生判断不准确。即使有的同学判断正确,也说不出理由。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大多数同学只能选择一则,且提不出好的修改建议。学生做得比较好是Q3,大多数同学可以根据提供的三则计划的样式在自己拟写活动计划,不足之处是要素不够完整。

学生答案错误举例:Q1:①我认为第三则符合活动计划要求,因为它有汉字的用法和怎样记住汉字的方法;②第二则和第三则符合要求,因为书上有这些内容;③应该是第三则,因为丰富有趣的汉字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字的;④我认为第三个好,符合活动(计划)要求,因为别的组都没有编写小报,而他们却有,去的地方也多;⑤第一则符合要求,因为是调查文字的„„Q2:①第一则不符合要求,我建议把地点改到大街上,改为找不认识的字,明天在班上讨论是什么字;②第一则和第二则不符合要求,他们应该加上猜字谜、笑话和书法;③第一则不符合计划要求,我希望他们一起表演小品;④不符合的是第一则,他们全都是(搜集)关于民间的故事,讲民间的故事和搜集民间故事都一样的,可以改一个;⑤不符合要求的是第一组,他们应该把活动地点定在外面搜集,问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知道的最多,讲得又有趣„„

(2)班别比较

其中503班总体成绩较好一些,总分合格率为61.22%,其次是501班为44.68%,然后是502班39.58%。单项合格率中文本理解能力稍强,最弱的是答案意义,三个班的合格率分别为:39.58%、21.28%、20.83%。501班的书写质量相对于其它两项指标高一点,说明教师平时比较注重书写质量。

(二)个体测评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汇总与合格情况判断表记录的信息,我们对单项指标和总分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和个别指导,以期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学生一:在本单元学习中没有把握住学习重点,不明白活动计划有哪些要素构成。通过个别指导,明白了自己的知识缺陷在哪里。

学生二:能够辨别计划的合理性,但是不会修改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在整个活动计划中,活动主题的确立很重要,同时考虑计划的周密性时,一定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

学生三:平时学习比较马虎,测试时候把第二则和第三则顺序看错。通过本次测试,明白写作业时一定要养成看清题目的习惯。

五、课堂教学反馈和改进

1、在平时教学中提倡单元整组教学,教师要能总体把握教材特点与能力目标;

2、注意教材体系中关于本单元内容学习的铺垫和照应;

3、教师要了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把握关键能力,在课堂中有机渗透;

4、注重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衔接;

5、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6.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由于各班的学习资源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积极性高、学习资源丰富的班级,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对“阅读材料”则可以比较放手;对于学习资源缺乏的班级,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学习“阅读材料”,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当然,教师要尽量都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课例研究既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课例研究追求的是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因此,我们整合情境课例研究的成果是生机盎然的,评价是旨在发展的,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实实在在的!它提高了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了教师研读课标,研究教材的能力,也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逐步教会学生应对复杂情境,给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篇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

综合性学习特别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农村小学,由于教学设施缺乏,学生见识相对狭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信息获取与交流相对滞缓等因素,开展综合性学习有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农村小学同样可以把综合性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

农村学生,正因其见识相对狭窄,语文活动相对较少,大多数学习时间都用在课本上,因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愿想与兴趣,这种愿想与兴趣往往比城市学生来得更强烈。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好好的组织学生去参与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这种语文心理需求,就能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逐渐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加油站”。例如: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的综合实践课备课过程中,我想到学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剪纸。这是针对来自甘肃岷县、古浪、秦安、通渭等不同地区的孩子们喜欢画、剪衣服装饰、鞋垫而设置的一门校本课程,征集上来的作品虽大多是鞋样、“■”字类的花纹,但却演绎着传统的民间艺术。于是,我们开展了以剪纸为载体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了“产生主题――扩展主题――确定主题――开展活动――整理资料――成果展示”学习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时时处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主要活动策略有以下几个:

一、搜集资料

将学生分组――商讨活动内容――筛选、确定搜集主题――分组活动――整理资料。学生通过在语文老师处了解,其他老师帮助网上查阅、书籍中查找了解了不少关于剪纸的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归纳和整理。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进一步认识了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也了解了桐庐是有名的剪纸之乡,知道了剪纸名人――谢玉霞。在整理资料时,孩子们介绍了剪纸的悠久历史、剪纸与皮影、甘肃平凉、庆阳、通渭等不同地区的剪纸特色、剪纸的方法步骤及有名的剪纸代表作品。锻炼了孩子们信息的搜集和归类处理能力。

二、参观自己的作品

利用课外活动带孩子们集体观赏学校征集的剪纸作品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环节,同学们边看边讨论着、回忆着,试图把每一件作品和剪纸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也意识到,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都是无止境的。

三、采访

采访前,首先引导学生确定采访对象,可以采访负责剪纸校本课程的老师,或采访各村有一定剪纸水平和爱好的长辈,也可以采访学校征集到的剪纸作品的小作者。同时,还不断地演练采访的过程,磋商采访的分工,商讨问题的精炼和力度,探讨如何更深层次的挖掘采访对象的内心。农村孩子见的世面少,开始不会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遇到过许多问题。如,采访对象没时间或不好意思接受采访,学生不善于与被采访者沟通而吃了闭门羹,采访中不会发问、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等等,但后来学生们都在采访中得到了锻炼。孩子是需要锻炼的,经过实地采访,学生的胆量大了,提的问题也更有深度了。采访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听、说和写的能力,真真切切地感悟语文的重要。

四、欣赏

美术或活动课休息时间,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欣赏 “十大神剪”作品,名剪“阳春桐庐”等。欣赏之前,老师还对这些经典佳作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同学在欣赏的同时,感悟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制作小报

搜集所得,采访所想都是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而来的收获,他们非常珍惜。通过引导同学们将其汇编成了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小报。在我们学校,每个人每学期都有小报的作业任务,对他们来说,完成任务不是件难事,为能编写出高质量的小报,同学们虚心地向老师讨教,向报纸学习,仔细地研究报纸的编排,刊头设计,研究插花的位置,插图选择,怎样才能图文并茂,如何在方块之间夺人眼球。可谓,字字斟酌,行行见心;为了更好推广自己的所学,同学充分运用工具书,努力读懂搜集到的资料,还学会把深奥复杂的剪纸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给别人。《剪纸天地》、《我身边的传统》、《话说剪纸》...一份份精美的小报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一份份小报的诞生过程中,孩子的合作能力,美术编辑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感受与体会。

篇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

一、深度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

教材作为教与学顺利进行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新课程实验教材一般都专门设有综合性学习栏目,栏目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话题。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吃透教材安排意图,按照教学计划,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扎扎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不仅要用足教材中的资源,而且要进行创造性的整合。例如,在学习《搭石》这一单元时,要牢牢把握住人美、景美、情更美的特点,引导学生睁大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身边美的人、美的景、美的事、美的品格,用各种方式去表达,去讴歌,去赞美。

二、突出学科联系,合理开发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

从现行语文教材所编写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和内容来看,不少是来自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关的话题,如语文与科学的,语文与品德的,语文与信息技术的,以及语文与艺术的等。那么,在进行这些主题综合性学习时,教师应注重利用相关学科的资源。

如,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道美食的内容,笔者联想到中央电视台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课程资源,于是就策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舌尖上的语文》。我先布置学生观看电视系列片《舌尖上的中国》,然后利用自习时间讨论这部电视片热播的原因。孩子们说因为食品香,画面美,解说词也很吸引人,每种食品中都包含着浓浓的情……趁着大家谈兴正浓,我提议在班上举行一次美食大聚会,大家一致叫好。随后给活动命名,制定活动方案,全员积极参与,经过讨论制定了活动内容:1.学会自制一样家乡小吃或者拿手菜;2.说说一种食品的制作方法,要求按一定的顺序;3.学习《舌尖上的中国》的叙述方式,讲自己与某种食品相关的故事;4.为自己录制的视频配上优美的解说词。要求学生在四项内容中任选一项,独立或者合作完成,最后评选最佳菜品制作者和最佳解说员。经过十天的准备,我们在家长开放日进行了《舌尖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整个活动从前期准备到成果展示,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策划的能力,又培养了其动手能力,并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聚焦校园环境,在活动中开发课程资源

校园环境是学生最为熟悉、最为亲切的资源。百花争艳的花圃,生机盎然的绿地,明亮整洁的走廊,各种寓意深刻、点缀校园的雕塑、景观、橱窗、专栏和标牌,以及可供学生活动的各种场地、功能教室,无不成为师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利用最为频繁的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举行了寻找“最美校园”、“最美老师”、“最美学生”评选活动。为寻找摄影对象,选择最美的瞬间,我们允许学生携带相机,定格校园里最美的人和事,捕捉校园里不同角度的最美画面,并让学生用卡纸制作成各种图案,在合适的位置配上解说词介绍作品。最终以“寻找美丽”为主题进行了大型摄影手工作品展。老师从选材到制作都进行了细心的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相互合作、自主设计,全面展现了个人素养。其作品在“六一儿童节”上隆重展出,受到全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主动走进社区,联系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篇4: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学习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69-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全国文化名镇——北碚区金刀峡镇自然风景区以及文化历史街区,为开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活动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近几年,我尝试着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开发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取得了明显效果。

1、从现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对问题感兴趣

通过展示金刀峡自然风光和历史文景点视屏或图片,指导学生对家乡自然与人文的初步了解,从而产生做一名小导游的热情。让学生讨论并确定活动主题——我是一名小导游。然后组织学生分解问题,如何才能做一名小导游,学生展开讨论,站在各自立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如:导游要知道景区景点;导游语文要好;导游要明白导游路线;导游要有礼貌;导游还要有对景区文化历史的了解等。然后教师让学生上网收集资料,看当一名导游应具备的知识与基本能力。再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在教师引导下确定了以下主题:第一阶段主题《金刀峡景点调查》,《旅游线路的确定》;第二阶段主题:《导游词的写法探索》《旅游线路图的描绘》;第三阶段主题:《导游礼仪研究》;第四阶段主题:《模拟小导游训练》;第五阶段主题:《各小组小导游展示活动》;第六阶段主题:《优秀小导游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

2、组织并指导学生分成小组,开展金刀峡景点的调查活动,对金刀峡景点有一个初步了解,学习考察方法以及提高线路图设计能力

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刀峡镇三大景区——金刀峡、偏岩历史文化古街、胜天湖。重点对偏岩历史文化古街作了深入的考察,因为此景区离学校最近,方便调查了解。各组调查后,记录下各景点的名称,了解了初步景点内容,确定了偏岩景区著名景点:夫妻树、九盒栈、老街、黄桷树王、古戏台、禹王庙、武庙、夫妻铁匠铺、偏岩的来历、书院等。学生通过查阅镇志、上网、调查当地老人等方式对各景点内容也有了初步了解,特别是学校组织师生编写了《金刀峡民间故事》,为学生查阅偏岩景点内容提供了资料。学生对调查的景点内容存在不同的说法,开展了小组讨论,并采取多次访问不同的老人,对不同说法进行修正,获得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学生借助于所学数学和美术知识,在小组内完成旅游线路初稿。确定图上方向,采取不同的标记符号,色彩,按照一定比例给制线路图。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介绍偏岩景区旅游线路图,学生在介绍中,不仅锻炼了发言的胆量,同时比较流畅地介绍清楚每个景点的位置,旅游最佳线路也说得很清楚。

3、指导学生撰写导游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上网学习导游词的基本写法,学生明白了导游词基本构成:导游前言、景点主要内容、结束语。有个小组这样写道:各位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大家好。我是金刀峡中心校一名义务小导游,愿意为你们提供导游服务。如果你们在游览过程中需要我们帮助的,请您给我提出来。今天我将先带你们去游览夫妻树。夫妻树位于偏岩老街下场,紧邻我们小学。夫妻树位于小溪两岸,中间有一座古石桥,又称夫妻桥,他们夫妻通过这座桥根与根相连,枝与枝相接,心与心相应,严然一对恩爱的夫妻,两岸还有几棵小树,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全家和睦相处,生活幸福。这里边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哩......我们还组织了导游词的展示活动,让每个小组撰写的导游词进行在全班进行了介绍评比,让每个小组每个同学的导游词都有展示的机会,真正提高了学生语文表达能力。

4、作为一名小导游,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导游基本礼仪,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我们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小导游应有的礼仪,而是采取学生讨论,上网查看视展及文字资料的方法,各小组再次讨论的方式,最后组织学生归纳出礼仪的几个方面。主动迎接客人,主动打招呼,主动介绍自己义务小导的身份,主动问候客人是否需要提供导游帮助。主动全面地向客人介绍偏岩景区景点以及旅游线路,主动让客人先行,处处用礼貌用语,注意微笑服务,注间手语使用,穿着得体,语言亲切,行为大方,遇到游客游览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供尽力帮助,游览完后要向客人再见等。

5、模拟练习,为社会实践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导游词虽然学生都写了,但我们并不是将导游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记住大致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处理,只要基本内容讲清楚就可以了。否则,只能给学生增加负担,学生对此活动兴趣也会消失。我们仍让学生通过观摩网上小导游视屏,通过案例学习,对视屏小导讲解、文明礼仪等进行评价,从而提高他们模拟小导游的基本能力。并通过小组内练习,教师指导,全班展示活动,帮助学生们提高小导讲解能力。

6、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提高小导游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组织开展了“义务小导游”评选活动,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评委,每学年评选一次,每次产生“义务小导游”40余名。利用节假日(特别是暑假)到老街景区为来金刀峡旅游的客人导游。先后接待中外游客两万余人次,受到游客们高度评价。《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电视台》《北碚数字报》《北碚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作了报道。

总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开发,要结合地区实际,结合学校实际,是完全可以开发出有益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的校本课程的。只有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才能真正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甲男 浅谈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几点看法[J],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08:12—13.

[2]张弘 浅谈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J],成才之路出版社,2004,04:18—18.

篇5: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李微

沧州市新华区东队学校

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树立课程资源优势,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有助于课堂教学丰富而立体起来,成为一种互教互学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途径更多样,教学与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我们能够洞察、识别、发现蕴藏在身边的课程资源,将其引入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为有源之水,有树之根。”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校本课程

开发

一、以阅读教学为基点,拓展延伸课本内容。

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章,有许多与我们学生的平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进行这样的课文教学时,我们可以以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来选择确定某个语文校本课程的主题。然后由此确定符合学生学校实际的课程内容,进行系列化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从而拓宽学生信息渠道,扩大学生知识面。这种延伸包括向课外知识延伸和向生活实践延伸。

(一)向课外知识延伸。由课文的内容向相关语文课外知识延伸,扩大学生知识面。

1、中点辐射型。以课文内容为中点,向四面八方辐射。如学习了《冰心》这一单元我们可以以“走进冰心”为主题,让学生做一期以冰心为主题的手抄报;讲一讲冰心的故事;读一读冰心的作品;写一写想对冰心说的话。

2、起点延续型。以课文的内容为起点,确定主题纵向延伸。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后,可以以“我对课文人物的了解”为主题,指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相关的章节,组织学生对人物进行讨论,认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

(二)向生活实践延伸。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拓展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

1、联系学生生活。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似内容,激发学生回忆生活、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如:学习了《京剧》,可以以“家乡的戏曲”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戏曲种类;开展以介绍家乡戏曲为中心的主题队会。

2、开展实践活动。根据课文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学习了《走进大自然》后,可以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带学生去野外找春天;在大自然中认识各种野菜;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春天;写写对春天的赞美等。

二、以地方特点为素材,全面开发乡土资源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让学生走进家乡,充分地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一切。选择的内容要富有乡土气息,根植于学生生活,存在于学生周围,是学生平时能够接触和感受到的。通过梳理将这些内容确立为一个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课程编排和实施。下面就是部分主题的课程内容确定。

主题一:家乡的古迹。读一读描写家乡名胜古迹的美文;游一游家乡的名山秀水;当个小导游,介绍介绍家乡的景点;用笔描绘家乡的美景;憧憬家乡未来的蓝图等等。

主题二:家乡的名人。读一读家乡名人小传;调查家乡名人的工作情况;给家乡的名人写一封信;采访家乡的名人或者名人的亲人;追寻名人童年的足迹;为家乡的名人写传记。

主题三:家乡的各种农具。查一查从远古走来的农具;设计标签,给家乡的农具贴上标签;给家乡的农具配上使用说明书;展示家乡的农具;用一用家乡的有关农具;谈一谈农具的变化;说一说你想要发明的农具;家乡农具上的文字的考证。

主题四:家乡的传说故事。读一读家乡传说、故事;听长辈讲家乡的传说、故事;记录家乡的传说、故事;把听来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考证故事的原发生地。

还有“家乡的工厂”、“家乡的交通”、“家乡的特产”等等主题,这些主题乡土气息很浓,当通过学生自身积极主动有效作实践,浸润其中时,不但提高了实践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成了他们情感陶冶、品行养成、知识获得、个性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中介。

三、以校园环境为依托,充分利用每个角落。校园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地方了,在校园里只要我们留意,时时处处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花坛里写着如诗的公益广告语;文化墙上刊有内容丰富的墙报;广播室传来朗朗的播音;公开栏里贴着种类繁多的应用文;学习园地里盛着同学们一份份语言文字的自主餐。这些都可以成为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低年级可以带学生认字,学拼音;组织学生按时收听校园广播,学习普通话。高年级可以带学生给校园里的花木贴上生物学标签;为学校的花坛、阅览室设计广告语;参与应用文的写作等。

四、以时事信息为焦点,动态补充语文课程。

校本课程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变化,不断充实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我们的周围天天都发生着一些学生认为新奇的、重大的、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发生给我们的校本语文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既学到了语文知识,同时智力得到训练,感情得到了陶冶,人格得到了塑造。这样的事小到一场拔河比赛、一次运动会;大到 “我的梦中国梦”、“神州十号成功上天”„„都可以成为校本语文课程的内容。抓住报纸、电视等有效的载体,进行读、查、做、想、练的活动,从而使校本语文课程丰满而富有活力。

篇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

书法艺术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新郑市市直小学 低语组

一、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目标:

校本课程以“书法艺术”为特色,实践活动为手段,临摹训练为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节、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

(一)课程总目标

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美好河山,优秀文化。书法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写好硬笔字,掌握书写的基本方法,会写硬笔字,培养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巩固语文识字教学。

3、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充分认识学习和继承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分目标:

1、通过书法教育,力求探索中学生书法练习与育人相结合的契合点,最大化的发挥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通过书法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评述力等,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底色基础,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新郑市市直小学

3、书法练习讲究姿势,使人身体各种器官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

4、有效探索中学生写字系统训练的科学方法与中学生写字能力的检测办法、评价体系及乡中学生写字教学指导课的教学框架,逐步提高教师写字教学的指导和研究能力。

5、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书法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二、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内容

(一)抓特色课程

依据小学语文教材特点,抓好写字指导课、书法欣赏课、书法文化研究课三种课型。

1、写字指导课:创设写字三步教学法(模式):一看,即读帖、观察感知;二练,即写,实践体验;三评,即分析感悟。

2、书法欣赏课:书法作品具有悦耳的音美、悦目的形美、感人的意美。为欣赏到书法作品的妙处,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入手、如何欣赏。具体到一幅作品的用笔、用墨、章法布局、结构等方面,在书法的线条、结构中感受情感意蕴,获得特定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书法研究课:了解书法文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对中国文房四宝的研究,对古币文字的研究,对兰亭文化的研究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开辟了我校写字教学的新天地。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书法作品、作家,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完成对作品的再认识、再提高。

(二)抓特色活动。

活动为师生成长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和成长的平台。主要应该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教师的特长训练。由书法兴趣爱好者制定教师的训练目标、方法及考核办法,过硬的教师素质为学生写好字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扎扎实实训练学生写字。合理安排新郑市市直小学

训练时间,坚持每周上好写字课,坚持“晨习午练”,长年不辍,为师生写字交流切磋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师生一起举办一次“书法大赛”,要求学生每月一次擂台赛,指定内容,让他们在全体同学面前把最满意的墨宝留给学校,并由校长当场签发收藏证书,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感染,明确事理,激发热情。

三、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方法

(一)示范法。示范在临摹教学中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作用是向学生再现临摹对象的书写过程,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感受用笔的方法和技巧,以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二)分解法。即在学生临摹整体对象前,教师先指导学生对临摹对象的各部分进行临摹的教学方法。其作用是让学生了解整体与局部关系,降低临摹难度,消除学生临摹的畏惧感,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

(三)尝试法。根据学生好模仿、好奇心强和好胜心理,临摹时教师先出示临摹对象,由学生自己分析、临摹,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讲评指导。这种尝试做法既能调动学生的临摹兴趣,又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记忆法。运用记忆法教学,实际上是教给学生背临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先出示临摹对象让学生认真观察后将对象移开,由学生凭记忆临摹,接着再出示对象,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差距,最后由教师加以指导。

(五)创作法。学生有一定临摹基础后,教师可将原帖字编成常见的“成语”或“名言”,由学生凭临摹记忆,创作出有一定内容的书法作品。这种方法的运用,可化学生被动地反复临摹为主动地临摹,并能在临摹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激发其创作欲望。新郑市市直小学

(六)竞赛法。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把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把竞赛引入临摹教学,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临摹兴趣的极好办法。教学中,教师将预备的帖字放大出示,并告诉学生竞赛规则。

(七)欣赏法。任何艺术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欣赏,书法临摹课也不例外。临摹课中欣赏法的运用,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帖的习惯。通过对范字的点画、用笔、结体、神韵的一番揣摩品评,进而加深学生对临摹对象的记忆,把握临摹对象的特征,提高临摹的准确性,在临摹中训练学生的书写技巧和鉴赏能力。

四、评价方式:

1、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了解写字的基本要领,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并能自觉地练习写字。

2、是否在练字的过程中能有所体验和感悟,掌握发现与创造新的写字规律,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否在年级与级段的写字比赛中获奖)

3、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相联系。每堂一小评,阶段小总结。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通过建立书法学习档案提高书法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书法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书法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真正需求,给予及时的指导。

5、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 新郑市市直小学

上一篇:鉴赏古代诗词技巧下一篇:吹牛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