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目前在综合性大学中都开展了音乐课程,就如何开展好音乐课程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文章首先对中西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然后对我国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1:

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简介:孟辉(1993.1.8--),男,汉族:汉,籍贯:河南省商丘市,学历:硕士学历

研究方向:声乐(流行)。

【摘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要紧跟时代需求,优化学科规划,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立足区域优势,在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的过程中,“技理并重”,凝练学科特色,打造自己的教学品牌。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问题和对策

引言

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区域音乐人才的重要力量,并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部分学科规划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特色课程建设还不能凸显文化传承特色,教师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轻理”的问题。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应优化学科规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特色教学,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强化教师培训,重视对学生的理论引导。

一、在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规划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的问题

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当地音乐产业或音乐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真实需要的专业人才。但从地方综合性高校的整体学科规划来看,的确存在与当下科技、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来临,音乐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反观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相关音乐学科规划,大多尚未考虑到新出现的网络教学、虚拟授课及5G物联对音乐学科的影响,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就业仍以业余培训为主。由此可见,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在时代发展的洪流浪潮中,需要以培养大量优质音乐人才为目标,重新规划或优化学科建设。

(二)特色课程建设不能很好地实现文化传承的问题

从音乐学科的发展来看,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学院在发展西方乐器、美声教学的同时,依托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学科特色。各综合类院校均开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也均设有民乐演奏专业,学生理应学习一些民歌、传统器乐曲和地方戏曲的知识,然而这些课程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特色,没有对培养学生的相关音乐素养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不仅出台了相应的传承人评选制度,还提供专项资助,专门建设了非遗传习场所。从这个角度而言,地方综合性大学无疑肩负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非遗传承多限于图书馆式的记录、总结,并未进行鲜活的表演实践;只有文字记述,没有艺术承传,更谈不上弘扬和发展,这显然有违国家的文化政策与音乐教育的期望。国家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音乐教育而言,音乐考古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情况是,大多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很难胜任音乐考古工作,致使大量音乐史学中的问题难以解决,进而也影响了到礼乐文化的传承。

(三)教学实践缺乏专业理论的引导与结合的问题

部分教师对音乐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相互脱节。如乐器教学中,部分教师仅凭借个人经验与演奏感觉授课,也不能有效结合国内外最新教育理论(理念)以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出现了“理论不通实践、实践不通理论”的现象。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看,乐器表演教学研究还很薄弱。目前,较多是关乎小提琴作品研究、艺术家研究以及发展史的研究,涉及教育理论研究的文献仅占一小部分,且不能成体系,由此折射出教师对教育理论研究不够。

二、在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优化策略研究

(一)学科规划的优化,提高人才产出率

1、优化传统的学科结构。面对当前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双线齐下”教育模式,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教学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紧随时代形势,在教学中完善相应的学科结构,在保留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同时,继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与当下科技时代相结合,走出自己独特的音乐教育之路。同时,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利用学科齐备的优势,打通相近的学科,解决科技进步带来的新问题。以山西大学为例,应将音乐学院的部分课程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學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课程打通,以应对5G互联时代音乐学科内容的拓展,使培养的学生既能适应线上教学、宣传的需要,也能对相关音乐产业进行管理。

2、提高学科发展水平。目前,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现阶段各大专业音乐学院均有自己的期刊,再凭借其特有研究,已然成为音乐圈甚至文艺圈中的“风向标”。因此,现阶段地方综合性高校要在稳步提高学科水平的同时,重视自身独特的“综合性”,重新制定或优化本校音乐教育的学科规划,与当下人才需求相结合,与当下人文环境相结合,推进本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加强特色教学,服务文化传承

对于非遗传承而言,在对其艺术成就进行记录、总结的同时,要将本地区的民歌、地方舞蹈小戏等与非遗传承相关的内容整合进课程中。在开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时,要将本地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纳入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来课堂展示传习,或带领学生去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坊采风学习,在了解其表演内容的同时,也要了解其表演环境及相关民俗文化。在开设民乐演奏或演唱课程时,一定要将与本地非遗传承人相关的艺术精华编入教学内容,让传承人的艺术入课堂,甚至还要聘请部分传承人做客座教师,定期做报告或实践指导。总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避免仅有理论记述和研究的弊端,要将艺术实践穿插在教学课程中,并将其制度化,以满足国家对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求。对于物质文化传承而言,应积极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打通相关音乐考古的学科进行理论学习和田野实践。以山西高校的音乐学科为例。其课程设置可以山西当下文旅产业和文博产业的需求为导向,将部分课程与历史学院的课程打通,将云冈石窟、平遥古城、黄河文化、太行文化等与音乐相关的优势历史资源知识内容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方法的框架下系统学习,将大历史文化给养充分融入音乐史论的学习中,然后利用音乐实践的独特优势,系统研究这些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在将非遗文化经济开发时,对非遗传承人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仅研究其艺术特征与从艺经历,还要研究其艺术承传的方式和创新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让他们有表演的舞台,将其艺术特色从线上和线下两个维度与当下文旅产业、文博产业的需求对接。而音乐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接,不仅要密切联系社会,还要利用5G时代的电子传媒,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将地方文化、文旅、文博以及传承人联系起来,及时、有效地将相关信息投送至观众视野,以宣传求发展、以推广求保护、以研究创品牌。

(三)加强教师培训,重视理论引导

1、要转变部分音乐教师教学方面的陈旧观念,使其从思想上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技理并重”。音乐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一门基本演奏技术的敲门砖,是培育全面发展的音乐型人才的基石。地方高校应从学校层面加强本校教师与其他国内外高校教师的音乐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同时,积极鼓励本校教师经常举办学术讲座,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并在公开场合予以展示,促使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此外,学校应定期组织读书会,讨论音乐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教学经验。

2、要提高音乐教师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在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中,应该竭力推动教师开展教学或科研创新性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部分音乐教师而言,要鼓励他们记录教学经验,然后梳理、分类,形成规范的理论阐述。通过长期的积累,必能指导实践,也能提升理论素养,进而创新教育教学理论。

3、既要引导学生总结实践经验,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进行理论学习。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借鉴中国知网等知识平台上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从而反哺音乐教育实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是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当前,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适逢全新、难得的发展机遇,既可凸显其学科特色和地方优势,亦可服务当下社会发展之需;既能体现出国家错层学科布局的优越性,也能折射出其不可替代性。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分析了当今时代赋予音乐教学的历史使命,尝试破解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探寻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思丝.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开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22):188.

[2]王晔.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技术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音乐创作,2017,{4}(05):159-160.

[3]张宇.地方综合性大学声乐教学现状浅析[J].黄河之声,2013,{4}(17):47-48.

作者:孟辉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2: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浅析

【摘要】目前在综合性大学中都开展了音乐课程,就如何开展好音乐课程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文章首先对中西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然后对我国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音乐课程;教育模式;中西方;

一、中西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比较

在英国的的高等院校里面都会给学生提出初级的音乐教学,甚至有的院校会专门培养专业的音乐学者。在学校里面也通过多种多样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音乐传授,比如开设音乐选修课,组织学生开展小型规模的乐队、合唱团等,有些比较大型的院校甚至会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演出。但是对我国来说,现在综合性大学中音乐教育兴起得比较晚,从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音乐才慢慢传到我国,我国到了19世纪后期才慢慢出现专业音乐,音乐教育才因此进入了教育体系。正是由于音乐教育进入我国的教育体系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教学取得的成果并没有达到像其他学科一样的高度。

二、对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建议

在我国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掌握音樂的基本理论,能够鉴赏音乐作品,最后还能够参加相关的艺术活动,通过音乐教育以后,能够提升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发现美,鉴赏美,能够使得学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这些音乐教学的目标,就是以后音乐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立足音乐这门学科的基础地位

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其独特的技术基础部分,但是目前高校课设的课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基本乐理的教学。出现这样的局面的原因主要就是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还不是很完善,一些进入大学的学生的基本音乐知识以及技巧和中小学生的认识并无差异,没有多大的优势,在这个时候就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音乐鉴赏,想要使得学生在音乐上面有更高层次的造诣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要改变当前大学音乐教育的这种困境,主要就是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先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测试,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对学生的基础进行提升,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会用到的技能,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就不会是空中楼阁,脚踏实地地去学习,才会使得学生在音乐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二)课程安排要均衡

音乐作为艺术课程的一个分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其他的艺术门类的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课程众多,学生的喜好和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艺术课程设置的时候一定要讲求课程的均衡。艺术课程分为技术、心理学、美感以及人类学四大类,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要注重与心理学、美感以及人类学的融合,使得音乐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立体的形象,而不是一个平面的形象。这样的音乐教学就实现了技术多元化,使得学生培养了综合性的音乐心理机制,学生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美感体系,具备了民主开放的音乐人类学思想。尽管对课程安排上已经有了很好的思路,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将音乐课程和其他课程进行很好的融合。因此,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在上课之间一定要进行严谨的备课,遇到不熟悉的知识能够请求精通的专家或者教师一起进行探索,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被课程里面的内容吸引,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会主动地学习,通过不断联系,学生就会逐渐培养起综合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是有利的。

(三)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的授课方式

在对大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因此并不能够对每一门课都当做必修课来学习,这就需要开设一些短课时的选修课来对必修课来进行补充。开设选修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目前高校对艺术类教师的工作指标的考核是和学生上课人数有关的,而目前学校里面教师的数量是超过编制的,因此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来进行选课,就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使教学质量降低,学生有时候为了凑学分也就很喜欢这样一门约束性不强的课程。因此在对课程进行改革的时候,一定要让教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将一门课程分成多部分来进行讲解,分别开设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同的教师就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课程来进行讲解,这样教师就不用为了迎合学生而降低自己的教学质量,同时不同喜好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课,这样就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教学局面。通过这样一种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和教师都保持独立性,使得音乐教学向更加完善的局面前进。

(四)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估系统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学并不是很完善,对于课程评估系统来说也处于初级的阶段,因此在接下来教学改革的工作中就需要对大学课程进行经常性、规范性的评估,从而检测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在评估的时候,要注重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等做一系列的评估,比如课程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目标是否一样、课程安排是否人性化、选修课和必修课的课程是否安排合理等。

(五)对课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对音乐课程的管理上,不应该将其交给学校的一个部门进行管理,而是应该像其他学科一样来对课程进行管理,分为教师、管理人员以及领导者三个层次来进行管理,在对课程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管理主体,对课程的建设和协调上主要靠行政人员和领导者来进行执行。

总之,我国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学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对课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安排,就一定能够推进我国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学向着西方国家看齐,使得我国的音乐教学培养出的是技能扎实、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出色的学生。

作者:徐少红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3:

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育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我国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育现状出发,主要分析在教学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中美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育的比较研究,在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相关优秀经验之借鉴与启发,旨在促进我国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字】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育;美国;比较

一、我国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育现状

(一)专业音乐教育在我国三类高校中的设置情况

现阶段,我国的音乐教育专业主要设置于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或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院以及高等师范院校这三类高等院校。其中,综合性大学与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比较相似,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在艺术学院成立时大多借鉴了高等师范院校的办院经验。就生源状况来说,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在此水平上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决定了学生的去向。专业技能水平高的学生通常选择专业院校,专业水平略低但文化课水平较好通常选择师范类高校,综合水平中等但依然想从事音乐相关行业并且以后有深造打算的学生选择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

专业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往往比较明确,学生们会向着音乐演奏家、音乐教育者或者深层次的专业音乐理论研究发展,因为这些学生通常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技能知识(各大专业院校的学生往往从附小就开始系统地学习音乐)。相比之下,综合性大学的相关音乐专业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不甚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我国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育的优势与劣势

综合性大学相比于其他院校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这体现在学校能提供的通识课程上。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除理工学科以外,如外语、心理学等也属于省重点学科。在通选课选择上,音乐专业学生可以选择以上科目,以扩展自己交叉学科背景,提供多视角学习能力。但同时,“综合性”的弱势在于学校的培养理念笼统地强调“合理的音乐知识结构与较高学术修养的专业型人才”,而没有将“足够的教学实践能力”等具体教学措施纳入教学内容,而后者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必不可少。

在学院课程设置上,音乐教育专业往往理论大于实践,学院开设众多理论课,演奏技能课被压缩的很少,同时,鲜少开展任何与实践相关的课程。结果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无法自发组织一节像样的音乐课,更不要说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贯彻某些教学理念。

(三)学生毕业去向

大部分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生毕业后会充实到各级各类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平台,这需要学生具备教师从业资格证书。在我国,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并不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即使在高等师范院校,毕业与证书的获得不强制挂钩。这个问题一方面导致了教师资格证权威性不够,因为不论学生在学习期间是否学过相关课程,在考取证书时临时突击复习便可;再就是即使在高等师范院校,因为获取证书与毕业不直接相关,因此,从课程安排到学生学习积极性再到相配套的实践活动一概动力不足。且一旦获取教师资格证,终身有效,使得学生在突击考证后没有精进知识技能的动力。

二、美国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现状

美国作为经济发达国家,在音乐教育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对此问题的思考并浏览相关资料后,美国在综合性大学的专业音乐教育方面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音乐哲学教育观的指导意义

戴维·埃里奥特的著作《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与托马斯·里吉尔斯基的著作《作为时间的音乐与音乐教育》是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代表作品。實践音乐教育哲学在北美音乐教育理念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它将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课程改革、社会理论,将音乐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尤其对音乐教育课程理论的启示,对于纯理论的音乐教育理念,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这种教育哲学认为音乐由社会文化建构,将对于音乐教育的理解从理论本身解放出来,在教育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与社会相关联。音乐可以是自律的,但音乐教育一定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我们一直强调“是什么”的过程中,“怎么做”经常被忽略了,而“怎么做”是在实际教学行为中经由反馈与修改不断完善的,是典型的实践行为。

(二)教育实践行为的灵活科学性

这种实践观的教育理念影响着美国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学内容。在中国,相关音乐教育专业分为三种,而美国根据未来职业发展共有六种。纽约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作为世界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设有音乐教育专业,这两所大学从入学初期的专业方向就非常细,甚至会细化到是否从事公立中小学音乐教学而需要专门考取相应的教师从业资格证,且此证书只有五年期限,到期需要考核再予以颁发。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专业方向不同,但是所有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实践课占有很大的比例:纽约州规定幼儿园到中学12年级音乐教师须有一学期100学时的音乐课堂观察;哥伦比亚大学会要求在中小学和学院工作的音乐教育者完成60学分的课程学习,而课程内容是提高教学和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这些实践行为也会被计入成绩,甚至作为录用工作的重要参考。因为在学校参与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学生大多有极强的课程组织能力,并且在入学时音乐技能作为考核的一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表演技能,因此,这些学生具有极高的综合能力,为以后步入音乐教育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外优秀教育理念及方式给本国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育带来的启示

在中国,很多综合性大学在音乐专业考生入学时对于音乐表演技能要求不高,理论知识在考前背书就能考试合格,很多学生不具备音乐表演基础而去学习音乐教育,结果可想而知。笔者在上学时期的体验便是,本科期间和硕士期间同样的课程没有连接渐进的感觉,常常感觉在课程的深度上没有进展,只是不同的老师讲解而已,并且对于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学校只是作为了解,而不提供机会去实践。在美国,为了节约教师资源,也为了更好地将同样的课程贯穿起来,常常是本硕博生同堂上课或演奏,如此,不仅给学校更多的资源开展其他课程,也增进了不同程度学生们的交流,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好方法。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反映了本国的经济实力,因此美国能在教育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看似理所当然,但在笔者看来,能促进教育的进步更多是接受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文化的多元性。我们在教育上的投资与对于相关问题的重视是足够的,但在理念的改变,或者在推行一种新的教育观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这些阻力或许来自中国长久以来的教育传统抑或来自脱离实际操作的教学大纲,也或者我们的老师与学校现在暂时不具备这种将改革付诸实践的能力。我们不是说要将外国的那一套照单全收,但至少在同样问题的处理上,看到那许多更为可取与合理的解决办法后,我们应该思考我们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做出改变,以及如何改变。

参考文献

[1]戴维·埃里奥特,谢嘉幸,刘沛.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贝内特·雷默,熊蕾.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4]刘沛.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崔向荣.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J].中国音乐,2014.

作者:王芊

上一篇:技工学校多媒体技术论文下一篇:内部审计下战略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