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2024-05-06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篇1

现象一:举起你的手, 这么难吗?

课堂里并不冷清, 可举手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同学,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 每次发言都能博得大家的喝彩, 可其他的同学都成了“陪客”。为什么老师鼓励的目光, 充满激情的讲评, 其他学生的引领, 生动的多媒体, 却丝毫激不起部分学生心中的阵阵涟漪, 他们就对学习课文如此地不屑吗?

现象二:热闹的背后是什么?

乍看, 班级里好似热闹, 朗读声, 讨论声, 交织成一首欢快的课堂交响乐。走近一看: (1) 为什么他们脸上的笑容没有了, 转而变成了尴尬的表情, 他们到底在交流什么? (2) 问一下“你读懂了哪个词?”“还没想好!” (3) “有什么疑问没解决吗?”“还没找到。” (4) 放眼望去, 最西边角落的那两位同学在干什么? (玩得开心呢!)

一、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 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 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

师:同学们, 有老师陆续走进来, 老师的心里还真有点紧张, 怎么办呢?我还要给同学们上课呢?你们能给老师出出主意吗?

生:黄老师, 你别急, 这节课我们一定会好好表现的。

生:你把这当成是平常的课就行了, 把后面的老师当朋友。

生:我想我们大家可以用热烈的掌声让你心中的“石头”放下来。

……

师:感谢大家, 你们的“金点子”让老师真的放下了“包袱”。那么这节课就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为那些遇到麻烦的同学出出主意, 让他们走出烦恼, 走向快乐。

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话语,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 老师和同学就已经心灵相通了, “为那些遇到麻烦的同学出主意, 让他们走出烦恼。”是这一节老师和同学共同的心愿。由此看来,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 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 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二、建立一个平等的课堂

1. 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课堂中的弱势群体总存在着, 就一直让他们躲在角落吗?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 使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使学生主动求知, 自主探索, 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吧!平等的课堂, 有他们展示的舞台。难得一次精彩的发言, 就该给他热烈的掌声, 或许这掌声就是学习的动力;一次有意思的表演, 因他而成功, 那么就不要吝啬鼓励的语言, 或许这语言能触动他的心弦;一次上台介绍自己的美文, 给他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高分, 或许他以后的每篇作文都会异常精彩;一次考试的不及格, 给他一个“区间”式的试卷批阅“58~98”, 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 进行发展性的评价, 不嫌弃每一个孩子, 不让一个希望溜走, 让学生的角色定位在正确的轨道。

2. 引导学生融入集体, 提高自我。

同伴的支持与引导, 这股力量不可忽视, 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 进行平等的交流,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需要高高在上, 互帮互助, 学困生也好, 优秀生也罢,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共同提高、成长。

三、铸就一个开放的课堂

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

《世界多美啊》

师:小鸡出壳了, 它来到了田野里, 来到了果园里, 来到了公园里, 它看到了什么?

生:它来到了田野里, 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 金黄黄的油菜花……

生:它来到了果园里, 看到粉嫩嫩的桃花, 雪白的梨花。

……

师:小鸡到底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那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生:是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是丰富多彩的世界。

小鸡出壳看到的世界到底有多美, 课文中的描述相当简单, 如果让学生真正进入“小鸡”这个角色, 那么它看到的就可能是更精彩的世界, 而结果就恰是如此。教材只是一个载体, 在这个载体的背后还有许多个故事。学生在与教材对话的过程中, 会有许多的空间需要去填满, 填满了这些, 对文本的认识就更深刻了,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投入。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还会有许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它们会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闪现出来?课堂中, 我们要善于捕捉一个个鲜活的细节, 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 使课堂真正实现精神和生命的共同成长?

《蚂蚁和蝈蝈》

师:这么热的天, 蚂蚁在干什么呢?

生: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呢!

师:哦!那我们和它们一样去搬粮食吧! (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并加上动作。)

师;它们还会用什么方式来搬粮食呢?

生:推、传。

师:说得真好, 它们还会轮流着“传”呢。大家看“蚂蚁”的“蚁”右边是一个“义”, 它们都讲义气, 很团结。

生:它们还会衔、抬、装……

师:“装”是怎么个装法?

生:一只蚂蚁它自己拿不到背上, 它就要别的蚂蚁帮它装啊!

师:哦!原来是为了“背”啊。

抓住课堂中的细节, 生成性的资源, 一个精彩的蚂蚁搬粮食的场面便灵动地展现在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眼前。从蚂蚁的“传”联系到了“蚁”字的书写, 从蚂蚁的一个个工作可以想象到蚂蚁工作的辛苦, 认识到蚂蚁的勤劳。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 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只要时时做个有心人, 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 随时关注课堂教学的现实场景, 充分利用现实场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 必能为自己教学的关键性细节增光添彩,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篇2

冯德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达到学语文——做语文——会语文——用语文的目的。在当前减负增效,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的大背景下,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练习的预设、实施、反馈、矫正,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清醒认识当前语文课堂练习的现状,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前提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方面。对于以上六点,我们认为,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在对前三者的教与学的反复实践中,达成对后三者的培养目标。而知识、语言材料、技能的获得和提升都离不开训练,也就是练习。可是,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各种思潮蜂拥而至,多种理念急剧交汇,使得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对练习的认识,就曾一度迷失,谈“练”色变,认为练习就是应试教育,练习就是“题海战术”,练习就是机械、重复、刻板教条,练习就是不人文等等。所以,在教师内心对练习的重视不够,为创新而反传统,彻底与传统决裂,致使传统中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也得不到继承与发扬。在实际的操作中,更是不断弱化练习,不断挤压、蚕食练习的空间,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充斥着形式至上和虚浮的情绪,“泛人文”盛行,语文教学走向了“消解语文”的误区,语文不像语文,学生不愿意学语文。

二、准确理解,科学定位,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基础

其实,练习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决不是它的附庸。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储备知识,理解与巩固知识,从而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训练思维,形成能力;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深化认识,升华素养。科学的、有效的练习,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20世纪语文教学“低效”的“百年难题”。我们学校将“练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就是想通过我们的思考与实践,从练习的层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新课程理念下的练习应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练习。传统的练习仅是对教学的补充,对知识的机械的强化训练,方式陈旧、呆板以及大量无味的重复练习的因素,更多要求的是规范、统一,结果是学生缺少一种灵性、活泼、有趣的学习,倍感语文学习的枯燥,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而与新课程标准一致的课堂练习,不是为难学生,不是为了考学生的薄弱环节,而应重在面向全体学生,追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生成性、发展性训练。形式上,应从传统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转向多样化,如“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层次上,因人而异,体现差异,分层要求,尽量知识性、趣味性并重,力求人人都有信心“动”起来;内容上应从侧重“温故”转向“探究创新”,“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活用知识,培养能力,体现和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

在诸因素中,练习内容的选择、确定与框架构建,直接决定了练习的含金量,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一环。

三、积极创新语文课堂练习的预设策略,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关键

(一)、基础性练习预设

要完成语文课程积累的任务,基础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其预设首先要体现针对性,这需要教师做大量的整理工作,从浩繁的材料中筛选出重点、难点、关键点,如从“读一读,写一写”和课文注释中筛选出重点生字、词,要求学生当堂练习注音,解释,完成识记,积累;在学习应背诵的经典名篇时,探讨或直接教给方法,要求学生练习背诵,当堂完成积累;有意识地选择易错、易混、易忘的知识点,或正面强化,或反面设陷,强化印象,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如形似字、同音字、同义词辨析、成语运用、朗读节奏划分等;其次,与教材紧扣的基础练习要力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体现出多样性和趣味性,这样的练习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做好记。教师要处理好基础性练习的预设,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还需要博览群书,2 注重积累,掌握丰富的练习素材,这样才能优化组合,推陈出新。面,应注意涵盖语音、字形、词义、成语积累与运用、句子、朗读、文言文常用实虚词积累及句子翻译、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等。好的内容需要科学多样的形式来突破,如同样是语音练习,可以变换成三种形式: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选择注音正确或错误的项;如成语的积累,可以设计为明出处、讲故事、同义比较、接龙等;枯燥的知识还可以以猜谜、对联、编故事和编顺口溜等形式来完成,如标调口诀、“而”字的用法与含义用故事的形式展示等。学生为能求“解”,愿意去讨论,去寻求答案,学习就非常主动、有效。

(二)、渗透发展阅读能力的练习预设

在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占有较大比重。语文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部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可见,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所以,强化渗透阅读能力的练习,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1、以教材文本为例子的阅读练习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师生通过学习教材提供的文本,与文本对话,悟法,得法,从而达成目标。练习在这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如教读《杨修之死》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概括“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几件事情时,就可以将练习设计为:用编回目的方式,为这几件事情各加一回目,交代事件原委,凸显人物性格。再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这种练习的好处在于既有一定的深度,也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有积极性。教者选择较为精当的回目板书下来,整个故事情节就一目了然了,分析情节结构也就变得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利用板书,可顺利理出小说线索,学生对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题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下一步深入解读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后来的教学变得轻车熟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些练习其实就是在培养和训练整体感知、把握要点、筛选信息、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长久坚持,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就会有长足的进步。在教一些比较枯燥的文章时,更应把练习看作是深化文 3 本阅读的有效载体。如在学习《不求甚解》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初步接触驳论文,对作者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练习:引导学生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体会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地驳斥对方论点,同时阐明自己观点的。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同时,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就比泛泛的讲解要来得直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一举多得,兴味盎然。2、拓展、延伸阅读练习

“教材无非是例子”,用教材教,最终要从走进文本到跳出文本。因此,要拓展思路,把对学生的语文训练适时延伸、拓展到课外。一般说来,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布置拓展练习,扩展语文学习的外延,提高语文学习的深度。如学习了《雨说》一诗,就可以以“雨”为话题,让会写诗的写几行小诗,擅长写散文的写一个散文片段„„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参与面与参与效益;二是安排延伸阅读练习,设计、推荐、要求完成阅读体同法异的文章,这是一条帮助学生走向广博与精深的有效途径。如学习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前,由于这是初中阶段单独安排的唯一一个议论文单元,学生所掌握的议论文知识很少,或很不成体系,教师就可以在新课学习之前安排一次阅读拓展练习,选取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将议论文知识融合到习题中去,学生通过练习,通过全班的交流,教师的引导、订正,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语言等知识点形成一个体系,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就储备了有关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学习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后,可以为学生推荐《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一文,设计一组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深化,形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要说明的是,拓展阅读练习的功效不是即时的、显性的,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健全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它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而气馁甚至放弃。

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 篇3

一、语言幽默生动,增加课堂吸引力

调查材料显示,学生普遍希望“老师上课幽默、生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生动的课堂语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化解尴尬、窘迫局面,保护孩子的自尊,也可增加老师的自身魅力。作为语文老师,拥有这个优点尤为重要。例如上课铃响了,学生不情愿地回到课室,这时身为老师的我故意东寻寻,西找找,并大声地自言自语:“在哪儿呢?”有的学生会问:“老师你找什么?”我答:“找你们的心。”如此,学生自然马上将“野心”收回,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兴趣盎然地听课。当学生课堂兴致不高时,我就故意对着手机大声地喊:“喂,110吗?”学生会惊讶的问:“老师,您打110干什么?”我答:“报警呀,你们苦瓜着脸,不是刚刚掉了十万吊钱吗?”学生纷纷乐呵呵地说:“不是。”我又因势利导:“那应该怎么做?”学生的心绪又收回了。人们常说要以不变应万变。我却认为教育学生,应该以万变应不变,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通过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初中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二、多媒体教学,乐学语文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落伍,严肃、古板的老师会直接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从形式枯燥的教学中跳出来,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却蕴含渊博的知识。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知识点,老师几乎需要向学生介绍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或天文地理知识,但单凭老师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会常常让学生昏昏欲睡,这时多媒体就可助我们一臂之力。初中学生,自控力弱,注意力难集中,而多媒体技术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音,永远对学生有着巨大吸引力。通过把必须传授的知识制作成课件,图、文、音乐、视频搭配,我们可以化抽象为具象,突出重点,淡化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知识,加深记忆,放飞想象,提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水调歌头》这首词时,不仅可以在课件中介绍作者、词作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将FLASH动漫和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歌曲组合在一起,引发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又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因南方学生多数没有看过雪,我就通过网络搜索下雪的图片、盆地图片和“冰皮始解”垂柳照影的画面,加上配乐朗诵做成PPT在课堂上播放。如此一来,学生对于济南冬天的阳光、山、雪、水之美,自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轻而易举地掌握济南冬天的特点,也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量体裁衣,培养能力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应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量体裁衣,选择不同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富于情节、戏剧性的课文,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最精彩的文段叙述,让学生把情节搬上舞台,进行表演,这叫小品法。如学习《变色龙》时,让几个学生饰演奥楚蔑洛夫等不同角色,把主人公凭“狗的主人是谁”为依据,进行判案的过程表演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变”的原因,从而悟出作者写作意图。

学习说明文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文本介绍对象的有关画面,变想象为直观,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轻松掌握知识。如学习《故宫博物院》,可播放从CCTV 10科教台《故宫》栏目中录制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一边看故宫录像,一边听配乐朗读,游览故宫。学生在这样生动的情境中,积极性和自主性加强,对故宫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也心中有数,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于《天净沙·秋思》、《观沧海》等纯借景抒情类作品,可用绘画法再现文本之景,即让学生结合诗词的含义,描绘出诗中之画,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对于《童趣》、《伤仲永》等文言文,可用复述法。即在课前由学生结合课文注解,复述文本内容,既有助于理解文本内涵,又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一.深入钻研文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 要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点, 挖掘训练要素, 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 不了解编写意图, 教学目标不明, 教学重点不详, 甚至南辕北辙, 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我执教了八年的语文, 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 总是先通读一遍,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 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 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 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 (词) 典理解的词语, 自己先查字 (词) 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 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 发现一些难以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 及时做上记号, 备课时写入教案, 课堂上予以指导。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 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 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 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 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 是一种给予, 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不轻易否定。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育的年龄特点, 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 一旦有了兴趣, 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 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 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 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 画画写写, 模仿表演, 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 我先配乐吟诗, 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 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进行配乐作画, 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 既享有了美, 又弄懂了诗意, 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四.合理利用信息时代教育技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语文教学与网络相结合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因为注意力, 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 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见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现代教育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 显现在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从单调的“黑白世界” (即黑板和粉笔) 带入到绚丽的彩色世界, 而且图文声像并茂, 直观动态, 富有表现力, 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 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 就利用多媒体为孩子播放了公园里的荷花, 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锁住了孩子的视线, 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我们的教师要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 做信息技术的有力“推销员”, 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进行学习。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篇5

[摘要]本文试着从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有效组织课堂、设问、及时进行教学评价、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标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课堂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专业成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贯彻和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中,本人以为:广大教师要“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提升语文课堂内涵,实现教学相长。以下即为本人的些许思考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积累而渐进的,以致语文学科常被多数学生无辜地视为众多学科中的“鸡肋”。他们以为:花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枉然,不可能取得什么进展了。这样,多数师生也就采取了较消极的学习策略。再加上社会普遍功利意识负面作用影响: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反正大差不差;语文在考试中争不了更多考分,不如去学其他学科更见效;只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的分数而已,而真正热爱语文的学生不多等等导致衍生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一、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什么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钟启泉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标准是“学生成长”,而这种成长将不单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高效的教学就是就是要竭力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一句话,有效性课堂教学应该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进展、有收获,有提高。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语文知识、文化、文学、审美、情感和思想、人文素养等等都获得了“成长”,培养了学生终生受益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作为主课,又是高考必考科目,对考生的升学总成绩影响举足轻重,是一门举足轻重的基础学科。由于高中语文知识博大精深,主要靠学生平时积累,试题灵活性、弹性较大,因而学生应试成绩的提高相对其它学科较慢。再加上社会普遍功利意识负面作用影响: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反正大差不差;语文在考试中争不了更多考分,不如去学其他学科更见效;只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的分数而已,而真正热爱语文的学生不多等等导致衍生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中突出的

1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许多学生虽然接受了十多年的语文教育,但其语文基本功底差,根本谈不上有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不仅没有体现出工具性的特点,没有达到工具性的目的,没有培养出学生终生受益的语文素养。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坚守在语文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本人深深的感到:“再也不能这样教、再也不能这样学”,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必须正面高考制度是种客观存在,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呢。从目前的研究与实践来看,语文教学要从保证、提高有效性入手,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积极探索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意义,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得语文课受学生欢迎,语文老师受学生欢迎,吸引广大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并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益尝试。

1、精讲巧练、严密组织。

教师上课若随意,课堂练习活动组织无序,放任自流,想到什么讲什么,教学情节颠来倒去,教学活动松松垮垮,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课堂上看不见任何有效的操练活动,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表面是全体学生参与,实则出现图形式、凑热闹、放而难收的低效局面,造成了教学时间无情、无效流失,毋庸置疑,这样的课堂是少、慢、差、费的课堂。

把每一节课准备好,深挖教材,精心设计,并严格执行,力争上好每一节课。上课过程中竭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质疑、讨论、创造的平台。在长期的探索中,本人以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有计划地将每节课45分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0分钟的读说训练,15分钟的导读点拨,10分钟的质疑答疑,10分钟的巩固训练。

2、问题引领、激活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认为: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科学内容,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他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像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感体验。当学生面对某一问题情景时,这一特定的事物环境能够吸引并维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探究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的运用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者。

所以教师不仅要于善于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提出问题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如把知识创设成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有梯度性的问题,所设置问题注意要体现重点难点,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诱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对鲁讯先生的《祝福》小说的鉴赏,高中生普遍受自身的性格、经历、学识以有语文素养等影响,加上文学作品本身的深刻内涵和语言张力,易造成阅读中困难,解读任一文学作品虽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但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可能变成麦克白。由此本人以为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鲁讯先生的《祝福》时,可考虑提出系列问题: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说中有没有写到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现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与悲惨遭遇?请大家找出并作简要分析;祥林嫂的婆婆要“嫁”她是关心她的个人生活吗?这种“嫁”实际上与“卖”差不多,大家再找找,课文中还有能反映祥林嫂的命运的动词吗?祥林嫂总是在失去丈夫之后就失去了家,这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钱呢?她真的有罪吗?她捐的钱赎了罪吗?祥林嫂不是改嫁给了贺老六,为什么没有改称“贺大嫂或老六嫂”而始终称为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的疏漏?还是他的有意之笔?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通过创设如上系列“小步距”问题富有激活性,积极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与遐想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寻求言之有理的见解。如上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会有助于激发学生

兴趣。学生通过自读质疑、小组讨论分析解疑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积极性,自觉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真正实现读文—品文—赏文。

3、讨论介入、有效引导。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自学之后,把心得体会、看法意见或对疑问的解答写成书面,作好交流准备;然后组织交流,先小组,后全班,既可推选代表,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发言,认真倾听,作启发性的总结发言,对有创新性的发言给予赞扬性评价,对不能“自圆其说”的意见指出其不足。甚至有时可以让各种意见并存,互相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文本。

本人在教学曹禺著名的话剧《雷雨》时,先安排学生欣赏课文中周朴园与鲁侍萍对话的部分,然后提出思考问题: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学生讨论发言。认为周朴园不爱鲁侍萍的理由有:“在大年三十的风雪之夜赶走了鲁侍萍和他们刚刚出生三天病得奄奄一息的儿子” “周朴园为什么说是你的第二个儿子,难道这不是他的亲生骨肉”“双方相认之后,周朴园想到的是鲁贵有可能就此事进行敲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却不是三十年前伤透了心三十年中吃尽了苦的鲁侍萍”“周朴园留恋金钱地位,抛弃爱人幼子”;认为周朴园爱鲁侍萍的理由有:“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来”“你的第二个儿子不是已经抱走了么?这表明这件事周朴园当时可能并不知情,周朴园每年都记得鲁侍萍的生日,如果没有真爱只有愧疚很难做到”“周朴园真爱鲁侍萍—至少三十年前这份爱是真挚的,周朴园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连鲁侍萍都说‘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鲁侍萍离开周家后周朴园费尽心机培养他们的大儿子周萍,难道不是这种爱的延续吗”等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通过学生踊跃发言,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在进行讨论过程中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合作,在进行讨论、争论、辩论过程中深入思考文本、感悟文本,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思维得到有效训练,形成了对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周朴园的人物性格及其复杂的人性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走近戏剧文学、初步学会“品”戏。

4、课堂训练、反馈巩固。

5、整合教学资源、确保优质高效。

教师运用多媒体促使视听结合,深研教材,找准疑点、难点,制作出优秀的课件,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可取的方法。而计算机多媒体教育在此方面得天独厚,CAI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笔者在教学《守财奴》一文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作者的生平以及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关吝啬鬼的资料并加以整理,且阅读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了解相关的故事情节。然后课前投影展示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莫里哀——《悭吝人》—阿巴贡—“我找不到我的钱呀,跟着就把自己吊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不还我钱,就割你肉”;果戈理—《死魂灵》—泼留希金—“为了拾一些钉子,我累弯了腰”;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人生就是一场交易”。李健吾先生曾评价说:这四个吝啬鬼都写得非常好,其中最生动最逼真的、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那么,葛朗台究竟是一个怎样贪婪、吝啬的形象呢?这样,通过凭借鲜明对比,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具有感知的时效性、共同性和统一性,强化了学生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上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使得语文学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扩大了语文课堂教学容量。

俗谓“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本人相信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凡是有利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实践都去尝试,激活语文课堂,赋予语文课堂真正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地学习, 在学业上有进展、有收获,有提高。他们的语文知识、文化、文学、审美、情感和思想、人文素养等等都获得了“成长”,培养了学生终生受益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必将迎来新课程改革的累累硕果。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篇6

一、努力激发学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激发学生情感的主要途径有:角色朗读、音乐渲染、情境再现、艺术性描述、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经历等等。此外,教师自身也应该充满激情,深入挖掘体悟并且利用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师生思维也就异常活跃,教学效率自然提高了。

二、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文本都应该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呢?首先,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坚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其次,我们教師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不应该是以往的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再次,我们教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合理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话题,平等发表自己的见解,恰当巧妙地把新旧知识、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思考线索,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成果及时反馈、点评,教师与学生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堂真正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成长。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从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出发,努力寻找并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彻底改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这一凄凉现状,让语文课堂真正有效,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六十中)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7

一、课前准备——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提高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1、潜心和文本对话;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浅显, 语言比较直白, 尤其是低年级课文只有三五句话。教师要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单元教材, 要掌握其重点、难点;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 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实对话才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2、充分解读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有效性, 必须仔细揣摩学生课堂的学习情景, 删繁就简, 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和非智力背景, 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 要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为学生搭建桥梁。如五年级教材《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中有一个词语“闹嚷嚷 (rāng) ”, 在学生的记忆里, 一定已有“嚷 (rǎng) ”这个读音, 为什么在课文中读第一声呢?只要适时地让学生从头脑中调出“沉甸甸、绿油油”等词语, 不需要过多地讲变调的知识, “闹嚷嚷”中的“嚷”读第一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3、精心设计教学预案;网络的普及, 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 其中不乏名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倾力之作。如果奉行“拿来主义”, 整堂课照本宣科, 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研究教材与学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既要研究书后习题, 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 再参考、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 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学会学习, 让即将实施的多边对话充满激情与智慧, 充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二、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 要教给学生什么, 让学生获得什么, 都在课堂。课堂上既要有教师“主导性”的彰显, 更要有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高效率。1、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新课程强调在教学关系上“教”要促进“学”, 而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 眼里始终要有学生, 讲解何点拨都要适时。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第一课时,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 我便让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小组合作, 联系上下文解决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 如词语的理解等。学生提出的与“我”预设一致的有深度的问题, 或统领全文学习的问题, 如“孩子小小的身躯里怎么会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 就能找到春天?”等等, 我加以肯定,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适时的提出并加以解决。阅读教学的课堂, 需要一个一级问题一通到底, 在研究探求其结果的过程中, 必然要先解决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就像是树的主干伸出的枝叉一样。作为教师, 头脑的问题脉络图要清清楚楚, “枝叉”不宜过多。在一级问题“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 就能找到春天?”确定之后, 我分别设计了三个二级问题, 即:“颐和园的‘儿童多处’指的是哪些地方?”“怎么看出冰心是‘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儿童多处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 一级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 在二级问题下还有三级问题。教师摒弃烦琐的分析, 问题设计得精当, 指导得法, 主导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尺。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 学习效率就会很高。所以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 在教师引导、帮助和促进下,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五年级教材《莫高窟》一课, 教学之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莫高窟的资料。结果学生从网上下载了很多资料, 还提议如果这一课在网络教室上, 效果一定很好。我接受了学生的建议, 让他们自己找合作伙伴, 根据课文内容, 动手制作课论文格式件。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制作、展示与讲解课件的过程, 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反思——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延伸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篇8

一、研读文本

研读文本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做到先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所谓走进文本是说:教师要静下心来读文,沉下心来思考,从文章主题、结构、语言几方面理解透彻。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随时记录心灵感悟,这是每个教师智慧的火花,是不可复制的。所谓走出文本就是: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研读文本所得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和切入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

二、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因为这个情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比如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3课《丑小鸭》。我是这样来做的:出示小鸭子和白天鹅两份课件进行对比,同时问:同学们你们说小鸭子能不能变成白天鹅呢?如果能,小鸭子会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中,去感悟一下这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好吗?这样的开场白从最小的切口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三、引导探究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设置适当的、有梯度的问题来进行引导。比如《丑小鸭》一课,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丑小鸭是怎样出世的?出世后遇到了哪些挫折?它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当它变成白天鹅之后,那些原来瞧不起它的动物们是怎样说的?这样抽丝剥茧般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了本文的学习。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理解、交流、合作的能力,保证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使得语文课堂的生命融入学生的生命之中,不断地延续下去。

教师从研读文本、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等方面进行教学,能高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

当前我校正在实施“导——学———练”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专家的论证与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切身实践, 我认为“导———学——练”教学模式是开展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首选。

1. 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落实重在“导”

中学语文导学重在“导”,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重视导学提纲的编写, 并对学生的作答和评价进行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学生自学, 完成导学提纲;教学过程中, 重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学生大胆评价问题, 重视知识的延伸和研究性学习。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 中学语文教学一般不重视学生的导学。如果有导学, 导学的题目也是后面的“思考与练习”题, 往往缺乏系统, 学生难以操作, 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 导学实际上并没有落实。因而, 尽管提倡课堂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但因学生对教材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 也只能是当一名“看客”。

中学语文导学重在"导",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重视导学提纲的编写, 并对学生的作答和评价进行总结。中学语文导学重在“导”,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学生大胆评价问题, 重视学生自学。

2. 语文知识的内化过程重在“学”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放手让他们根据导学提纲上的题目自由的学。运用“导学、自学、讨论、交流、反馈”的课堂教学流程, 要让学生明白, 不但知道五个环节, 还要知道这五个环节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五个环节是怎么样的关系, 在每个环节里应该怎么样, 并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 先独立思考, 求之不得, 再向老师举手示意, 待教师到跟前个别辅导, 不要问前后左右的同学, 以免干扰别人自学。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动笔墨读书的做法与好处, 以便自觉去做。会运用自学方法之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自学效果自然会逐步好起来。

3.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重在“练”

“练”, 就是学生按要求完成导学提纲上的练习, 接受各种课文能力的训练。“练”一般来说与讨论交流同步进行。这是因为, 在语文教学中, “讨论交流”也是练的一种形式。此外, “每节课练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是课本上都有明确的规定,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但不能脱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实施“练”这一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结合学生思想和能力的实际情况, 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 反复强调“练”的方法和过程, 教会学生如何讨论和交流练习。

(2) 凡要求学生练的, 教师要先行一步, 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例如要求学生用规定的时间速读一篇课文之后即作填空练习, 教师就要先试一下, 以确定答案, 了解所需时间, 掌握难易程度。

(3) 在练的过程中要先扶后放, 由扶到放, 培养学生的基本功。

(4) 发挥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 克服其消极作用。学习定势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对学习发生定势作用, 从而使学习活动有一定的方向性。它的积极作用是能在条件不变时迅速解决问题, 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的正迁移。它的消极作用是当条件变化时, 容易发生错学, 会固执地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 而不尝试用其它方法。要用比较法提醒学生注意, 克服思维活动的惰性和刻板性, 培养其创造性和灵活性。

(5) 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练的持续性和时间的完整性。在这段时间里, 教师不要因个别事例打断全班的练习、讨论和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 篇10

一.忽视提问的目的性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而定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年级特点、文体特点, 体现学生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以及最终达到的程度, 具有能力训练的层次。如果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对教学目标把握得不够准确, 极可能造成提问流于形式而低效。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山市》这篇文言文, 在读准字音、节奏和翻译全文以后, 设计以下问题:

自选角度或者自设角度说“山市”:用上“山市之美, 美在……”来说话。

问题一出, 学生马上展开热烈的讨论, 可是汇报得到的答案就五花八门, 有的说美在对危楼的描写栩栩如生, 有的说美在用了“缥缈”一词, 有的说美在用了很多比喻手法……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倒也应付自如。可是, 这节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对修辞手法的品析?还是对写作顺序的了解?教师的目的性不强, 导致学生随意的回答只是在做着低效的劳动。其实《山市》主要是记录山市蜃楼的变化过程, 对刚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级学生, 除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只要让他们体会其变幻莫测的特点以及理解如何按时间顺序去描写就可以了。因此, 在理解文本上, 不妨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突破:

1.围绕“奇异”写了哪些景物?重点写了哪个景物?

2.山市的景物变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并说说这些词语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这样, 确立切合本年龄段实际, 又符合文本特点的、相对集中的教学目标, 设计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不超过四个) , 才能让学生清楚这节课真正要学到什么。

二.盲目追求新颖的教学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而不是相反。这要求我们要恰当地处理好教材, 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正如常说的“视野决定高低”, 否则只能流于肤浅。

例如, 一位教师在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 (第二课时) 时, 以给范进诊病导入, 设计了“看症状——找病因———开处方———看众生———下结论”五个环节, 在“看症状”中品读范进中举发疯的那一段精彩的描写后, 教师话题一转:是不是中了就好了呢?在文中找出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于是在“找病因”中先分析中举前后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分别对范进态度的变化, 正因为“中了就好了”, 直接导致范进喜极而疯, 而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接着, 很自然到了“开处方”的环节, 报录人提出“巨掌猛击, 方可清醒”———暗示范进这种情况不止一次, 而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其实都“病”了———趋炎附势, 其原因都是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最后结论也很自然, 只有推翻封建科举制度, 才能拯救众生。

纵观整节课, 环节形式新颖, 行云流水, 环环相扣, 学生学得轻松, 朗读、讨论积极, 可总觉得缺了什么。须知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的。人物、情节、环境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三要素中, 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小说教学的核心, 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就上面的课例来看, 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涉及到了, 可是对于主要人物范进, 其中举前后内心、行动等变化, 却没有重点分析。此外, “直接病因”是“喜极而疯”, 已非常明显, 可“巨掌猛击, 方可清醒”是否标本兼治呢?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至今就没有了吗?君不见年年的“国考”人数仍在飙升, 千军万马都在挤“高考”的独木桥!经典的小说为什么经典?就是不论什么时候拿起来读, 都能找到共鸣之处。《范进中举》中塑造的那一群可怜又可憎的人, 难道我们当中没有他们的影子吗?经典的课文, 绝不是一句“批判”、“推翻”就可以下定论的。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 应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他们学会辨别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将语文阅读教学变成警句摘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下简称《课标》) 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又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些其实都在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赏析, 也就是重视了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往往将阅读课变成了警句摘读, 把文本弄得支离破碎,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包括我自己。

三年前我曾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理想》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哪一节或哪一句诗你不明白, 请划出来, 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如果解决不了, 等一下可以向别的小组同学提问。

提示: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解答, 如:“通过这句诗, 我联想到了因为。”

用来突破重难点———培养质疑能力, 探究诗中蕴含的哲理, 能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我自认为把阅读、理解、感悟、表达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自己则充当帮助者和引导者, 注重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学生的发言很积极, 时而有精彩的回答, 以致我在很长时间里为自己的设计而沾沾自喜。

直到今年重新执教这一课时, 我重新仔细阅读了教材、教参以及别的资料, 发现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上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光是对句子的理解吗?———这与警句摘读有区别吗?《理想》是一首哲理诗, 具有哲理美和回环往复的形式美, 它是作者流沙河结合自己曲折的生活经历写成的, 若我这节课仅做警句式的摘读和谈感受, 必然是低效和缺乏一以贯之的情感震撼力的, 于是我决定用以读带讲的方法, 分三步走:

1.理想是什么? (1-6节) 我先以第一节为例, 进行赏析, 接着让学生自主赏析2-6节, 并合作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那一节。

2.实现理想容易吗? (7-11节) 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与同学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

3.我们应该如何做? (12节) 谈谈读诗句感受, 结合诗人的经历, 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并没有完全否定自己原先的设计, 而是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 回归文本, 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性的把握, 适时联系诗人的经历, 更易于触动学生的内心。事实证明, 学生在感情朗读上调动起来更加容易了。

四.忽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课标》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只有教师加强调控, 适时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 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获得一定的满足。

前不久,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中的钟文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第二课时) , 钟老师在具体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后, 让学生谈对孔乙己的看法, 并介绍了多位名家对孔乙己的评价。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一个合作者, 不把教师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 同时试图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可是这样一来, 却给了学生一个模棱两可的感觉, 学生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深圳市教研员端木春晓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对这一类‘在物质到精神都受到双重重压’的知识分子, 作者鲁迅是同情大于批判的, 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应该接近、贴合文本的实际。”其实也就是主张教师应适时发挥其主导的作用, 把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 就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在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我们家”的这位男子汉的特点后, 总结出他的五个特点:能吃、能干、独立、坚强、理智。接着, 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还不失时机地谈自己的观点“理智最重要”, 因为如果一个男子汉光是坚强和勇敢, 如果不理智, 那也不行, 甚至很可怕。让学生感悟到这五个特点并不是同一水平线上的, 而是有所侧重的。如果黄老师只是一味地肯定所有发言学生的观点, 而不加以点评和拔高, 学生就很难进步。

上一篇:湿法除尘下一篇:贝雷梁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