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困境

2024-05-02

老年困境(精选六篇)

老年困境 篇1

1.我国老年人口现状及电视节目发展需求。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1号) ,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万人, 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万人, 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万人, 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另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2001年至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 平均每年将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到2020年, 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2020年以后, 几乎每10年要纯增1亿多;到2051年, 要达到最大值约4.37亿, 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国老龄化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大, 而且呈加速增长的趋势。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老年人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问题, 与此同时, 老年人传播的重要性也必将随之提高, 老年人应当被作为媒介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 关注老年人的媒介需求具有更强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老年人因为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 相较下运动量小且生活封闭单调;另一方面, 老年群体闲余时间充裕自由, 对精神文化需求也较高。接触大众传媒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 直观性强, 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而且超越了读写障碍, 与报刊和广播等媒介相比具有不能比拟的优势, 成为广大老年观众所喜欢接受且影响力最广的大众传媒。据调查显示, 89.47%的老年人对电视媒体的接触比较密切, 远高于66.67%的报纸接触率和39.47%的广播接触率。

经过百年发展, 大众传媒达到饱和状态, 同时社会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越来越旺盛, 这种需求使得专业媒体时代的到来成为必然。 (2) 在专业媒体时代, 满足老年群众个性化需求, 提供各种类型样态, 为老年受众进行细分, 建立丰富多彩的老年电视节目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使用与满足”理论无疑直接影响着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电视媒介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应更重视老年群体的收视需求, 创办符合老年口味的节目, 更好地发挥电视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

2.关于老年电视节目的国外经验及我国现状总概。

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比我国更早地面对老龄化问题, 电视媒体踏上探索老年节目发展的道路也较早, 在老年节目的设置编排设置上, 有许多可取之处。以日本的NHK电视台为例:从1984年4月至1991年3月每周播出两次的“银发座”, 介绍老人护理、长寿饮食、老人公寓、老人运动器械、支援老人的民间组织活动等;从1993年到2000年每周播出两次的“老人健康护理”, 内容有中风护理、家庭康复体操、老人独居生活、护理者心理关怀等;从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播出的“银发人生塾”, 内容是老人生活的意义、夫妻感情问题以及老人关心所在和生活智慧等;此外还有“社会福利时间”、“人间悠悠”等节目, 在上述节目中, 老人大多处于弱势地位。但也有不少电视台更加重视报道老人的正面形象, 如千叶电视台从2004年5月开始播放的栏目“朝气蓬勃的老人”, 专题报道老人如何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如群马电视台已经组织了20年的老人歌唱比赛, 有些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唱得仍十分出色。总体来看, 在各种电视节目中正面的老人形象增多, 老人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这说明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 老人不再只是被同情的对象, 电视更加注意全面地反映老人的现状。NHK还开辟了老人电脑写作等老人教育节目。除此之外, 日本电视台还播放大量老人喜欢的文艺节目, 如著名时代剧《水户黄门》《平清盛》等, 这些超长连续时代剧是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 日本电视台对于培养老年人的欣赏情趣给予了足够的注意和了解。

二.我国老年电视节目发展困境分析及原因

1.数量匮乏、片源不足是我国老年电视节目最大的问题现状。

2005年CSM媒介研究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 各年龄段观众中年龄较大的观众群收看电视的时间增加, 65岁以上老年观众每天收看电视时间最长, 达到242分钟, 比4~14岁的少年儿童的人均收视时间多101分钟。而与之相对的是数量缺乏、片源不足且质量较低的老年电视节目发展现状, 节目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受众需求。

电视媒介对老年节目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一些媒体热衷于经济创收, 把关注点全放在节目收视率上, 收视期待高的节目就不惜成本全力而为, 反之则漠然处之无动于衷, 或消极以对应付差使, 错把办老年节目这一社会责任当成负担。据统计, 目前全国开办老年栏目的电视台 (频道) 只占总数的2%左右, 一些台因为政策思想上认识不足直接忽视, 一些台开办后也因缺乏制作经费及设备和优秀采编人员而黯然收尾。老年观众这一庞大收视群体的需求与实有栏目数的奇缺现状形成了巨大反差, 也使各种年龄段的目标观众比例严重失衡。这一现状, 不仅愧对媒介的社会责任, 也不利于老年电视节目均衡健康地发展。

2.对老年群体购买力及需求的轻视导致的经费欠缺阻碍了老年电视节目的发展潜力。

“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与其他在职人群相比的确偏低, 但是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庞大, 总体购买力仍不可小觑。据估算, 我国城镇离退休人员一年的离退休金 (不包括医疗费和其他) 高达3440亿元, 按80%消费计算金额是2750亿元;社会上没有退休金的城镇老人和农村老人约6200万人, 按居民最低消费额2000元计算共约1240亿元, 两者共计约4000亿元。预测在不久的将来, 现在处于天命之年且普遍收入水平较高的人进入老年后, 老年人的购买力将会更充分地显示出来。更何况如今的老年人消费观念也正在改变。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收入的提高, 老年人正在逐步抛弃“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 花钱买健康、买潇洒正成为现代老人的时尚追求。现在的多数老人在物质和精神生活贫瘠的五六十年代度过了最好的青春年华, 留下了许多尚未满足的追求遗憾, 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 老年人的补偿、购买欲望强烈喷发。经济学上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市场规模=人口+购买力+购买意愿, 而老年人同时满足了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意愿这三个因素, 老年消费市场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有需求就要有满足———发达国家的老龄产业已成功地走向市场, 我国的“朝阳产业”大有发展潜力。

在这一点上由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创办的老年福频道为老年电视节目经营结构开辟了先河, 创作了良好的架构。电视媒介与老年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不仅是与市场接轨, 更是通过电视美感进行诱导, 能动引导需求进而创造市场;并且经过老龄委与老年企业合作搭建平台, 通过宣传企业获得媒介运营经费, 设立专栏招商引资,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和谐发展达到共赢。 (3)

三.老年电视节目内容良莠不齐、乏善可陈的现状亟待解决

我国现有仅存的为数不多的老年电视节目在反映老年受众群体时, 往往偏重于反映疾苦、关注病弱、防灾治病和延年益寿, 老有所乐也只是些琴棋书画的传统娱乐而已。不是说这些节目不好, 恰恰相反的是这些节目非常必要, 问题是当这类节目一旦成为唯一并形成扶弱模式时, 它的节目定位就成了老年人仰视式的弱者诉求。节目形式单一化、同质化, 主持人面对观众居高临下、正襟危坐, 缺乏亲切感。一旦节目为无助的老人办成了什么事或维护了什么权益, 接下来的采访肯定是老人千恩万谢的感激涕零。这些问题最大的症结是定位上缺乏平民化, 缺乏服务意识, 缺乏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杭州电视台在2003年推出的《精彩人生》, 专挑才艺杰出、业绩辉煌的老者做保护性拍摄采访, 如书法家郭仲选、作曲家周大风、中医泰斗何任、京剧表演艺术家宋保罗等, , 把本来的夕阳节目办成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朝阳节目, 原则是变消极为积极, 变旁观为参与, 譬如在学习节目中, 不仅要琴棋书画的娱乐, 还要传递多种文化知识的讲座、论坛、竞赛等, 让他们掌握世界上最新的信息资讯;在健康节目中不仅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一般健康节目, 更要有那些消除和减缓不健康心理障碍的节目, 如孤独感、被遗弃感、恐老怕死感和封闭感等消极心绪的排遣;在人物专访节目中多介绍一些“老骥伏枥”, 正热心服务社会和做出成绩的成功典型, 激励老年人从暮气中走出来, 多为社会作贡献。 (4) 更要开辟一些可以提高老年人媒介素养的特定节目、法制节目, 甚至可以跟随现时潮流创办老年相亲节目。

摘要:在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 老年媒介市场将成为各种媒体的必争之地。本文对我国老年电视节目的现状、问题进行概括分析, 借鉴国外相关成功经验, 对改善中国老年电视节目提出建议, 以期提高电视媒介从业者对老年受众和老年节目的重视, 促进我国老年电视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老年电视节目,老年受众,问题现状,对策探求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7, 161.

2张景平、郭小红:《老年福数字电视频道与老年产业关系试分析》, 《三晋声屏》, 2005, 08.

老年人,学学心理困境“境逃术” 篇2

(1)回避法。当人陷人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自救策略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这主要是因为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灶,回避了相应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转移到其他刺激上,引起新的兴奋灶。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摆脱了心理困境。俗话说“耳不听心不烦”,正是说的这一道理。因此,当您在生活中遇到某一心理困境时,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主动回避,不要在导致心理困境的时空中久久驻足(或忧心忡忡、犹豫不决)。比如,家里的事儿使您“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就赶快出去散心、找知心朋友聊天;身患绝症者切记别去医院看望重危病人;以一种决断态度来“逃避”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这里的“逃避”是主动摆脱,不是消极的那一种);自己喜爱的鸟儿(或狗、猫等宠物)死了,不要过度伤心,要及时地凋整心态,把“目标”再投向比它还好的宠物身上等,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以上这些可算作是客观回避法。

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本能的潜抑机制,忘掉或不去想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单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您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您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事(当然,最好是大家也都支持您干这件事,并能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或鼓励),所谓“一心不可二用”,道理就在这儿。

(2)转视法。当然,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回避的。有的时候,同一客观现实或情境,从某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心理,这时,人便陷人心理困境;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进而豁然开朗地走出心理困境。

有个故事很有哲理性,古时有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二儿子晒盐。为了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下雨,老太太又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啊?于是,又为二儿子愁。老太太愁来愁去,日渐憔悴,终于成疾。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幸一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雨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个个儿一看,您就没有忧愁喽。”果然,经智者这么一解释,老太太恍然大悟,从那以后,变愁为欢、心宽体健起来。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看问题,常常会使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3)自慰法。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那只狐狸便不再感到苦恼了。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

不错,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却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儿:社区里评“五好家庭”,不能每家都评上,您为此而茶饭不思也太不值了。要知道,这次评不上还有下次呢。再说,只要儿女孝顺,又有和和美美的夫妻生活就不会掉价,您又何必为此大伤脑筋而愁坏身体。新找的老伴无情地分手而去,也好!跟这样无情无义的人真成了婚,说不定还要连累儿女倒大霉呢,早跟她(他)“拜拜”,岂不是免去后患。儿媳的自行车丢了,嗨,这年头,谁还没丢过车子!就当她这月的奖金没发过,何况“破财免灾”,只要您全家平安、健康,那不就是福气吗?

老年困境 篇3

1. 体育教学的特点

相较于其他学科, 体育教学, 更准确一点说, 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是耗散, 这也是有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因为体育离不开身体的参与性, 也因此, 随着体育教师身体素质退化, 精力下降, 必然对课堂教学产生冲击, 无法自如、准确、优美地示范就是一个例证。

2. 阻碍教学示范的因素

(1) 身体素质。其主要表现为:生理机能的变化, 包括肌肉萎缩、骨骼老化、韧带脆化、关节固化等导致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的降低。

(2) 伤病困扰。由于年轻时大运动量训练, 加上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工作, 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所留在体育教师身体上的深刻印记, 其直观表现为:关节劳损、韧带损伤以及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 给中老年体育教师都带来了极大的健康危害。

(3) 其他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从上至下对于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更为具体和实际的指标, 加上新教材的不断引入, 教材内容越来越具有新颖性、实用性且难度大。致使这部分老教师无论在精力以及体能上, 都受到了很大限制。表现到教学上必然是缩手缩脚, 难以做出准确、规范的示范, 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中老年体育教师走出教学示范困境的措施

1. 确立目标, 科学锻炼, 做学生健康发展的引路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教师在完成难度较大的动作过程中就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社会和学校, 以及体育教研组, 要充分尊重中老年教师, 想他们所想, 急他们所急, 在可能的范围内, 从课时、年级、训练等方面, 尽可能地给予照顾, 使他们有一个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但是, 另一方面, 作为中老年体育教师自己, 千万不能觉得工作了大半辈子, 自己少做点, 做轻点是理所当然的事。作为中老年体育教师, 要确立目标, 树立信心, 积极进行锻炼, 努力延缓衰老, 做年轻人的榜样, 唯如此, 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2. 深入研究, 循循善诱, 做一名智慧型的体育教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正式实施, 体育教学必然进一步向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之路迈进。中老年体育教师, 有多年从事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 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 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运用, 以及对于课堂节奏、运动量等, 都具有年轻教师所不具备的优势。作为中老年体育教师, 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深入研究教材教法, 掌握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通过优化教学环节, 改变教学策略, 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因势利导, 多点开花, 把握课堂教学示范的技巧

体育教学内容多且庞杂, 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样, 体育教师在处理示范问题上, 也要结合项目进行设计, 因势利导, 多点开花, 把握课堂教学示范的技巧。

(1) 展示特长、树立威信。作为从教多年的老教师, 一般都会有自己的体育特长, 也就是比较拿手的项目, 在安排教学计划时, 除安排必修的项目外, 还应安排一些自己擅长的或与自己专项有关的项目, 先声夺人, 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 亲其师信其道, 当学生对你的能力充分认可时, 你的每一句话, 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学生, 这样, 学生也会给予你充分的理解了包容。

(2) 针对不同的教材, 选择不同的示范方式。如, 武术、健美操, 老教师可以进行慢速示范, 球类项目多采用徒手示范, 而对于比较激烈的田径项目, 则应多进行分解示范。

老年困境 篇4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社会工作 困境

一、老年人与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活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

老年人由于生理的自然衰老及社会变迁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原因,成为社会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相对无权的群体。老年人不但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且自己正当的利益和需求易受忽视和侵害,当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时,由于掌握的资源和权利少之又少,他们往往不能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老年人更应该成为社会工作帮助的对象。

二、我国老年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

老年社会工作是指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利他主义为指导,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走出困境的活动。据此可以说,目前在我国的社会工作中,对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1、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普遍偏低。现实生活中,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都普遍偏低。就养老机构的领导负责人而言,他们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原则、工作方法和技巧等大都没有清晰地认识,甚至部分部门负责管理人员对社工的概念也弄不明白,更何谈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

2、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缺乏。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迟缓和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不完善,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较少,又由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真正参加为老服务的社工也甚少。上述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为老服务的质量。如今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的社会服务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严重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工作方法和技巧。

3、政府的投入力度不足。这主要体现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社工的月收入、社工收入水平、为老服务的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目前,参加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在职人员同时兼具多职或者没有编制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便有编制的社会工作者工资待遇也比较低,社会保障水平受限,参与的在职培训也较少。

4、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我国一直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而忽视了社会资源的整合作用,如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注入和管理、社工人员的介入和功能角色的发挥等。这既浪费了我国现存的人力、财力资源,也给国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且更不利于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问题。

三、改进老年社会工作的建议

老年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 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维护其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社会各领域中的权益, 引导其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 老年社会工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1、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对老年社会工作事业的关注。救助和爱护弱者是政府的职责, 也是社会的责任, 必须在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呼吁对老年人的关注。提高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号召大家关注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年适合自己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此外, 还应在全社会倡导孝文化, 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使老年人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注。

2、整合社区资源, 发挥社会照顾的作用。社区养老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养老方式, 它可以让社区和家庭一起来照顾老人的生活, 让社区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老年社会工作者应为整合社区各种资源积极提供服务, 训练社区成员为老年人服务的能力与技巧, 提升其照顾的质量。对于有困难的老人, 则应积极帮助其联系各方资源, 如养老院、民政局或社区自身资源等, 共同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3、建设专业化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老年社会工作者是发展老年社会工作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表现是否专业直接影响到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也关系到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相关政策能否落实到位。与具有百年房发展历史的西方社会工作相比,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起步较晚,所以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要建设一支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德文,张恺悌.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05.

[2]穆光宗.中国老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J].人口与发展,2005,(3).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杨蕾.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社会工作[M].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2(1).

老年困境 篇5

一、老年参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 (一) 应对全球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最大的挑战之一, 从家庭、文化, 乃至政治、经济等各层面, 无不受其影响。举行老年教育则是各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对策。就老年教育机构而言, 美国有大专院校举办的四年制学院、大学社区学院、老人寄宿所和退休学习学会等, 英国有第三年龄大学 (U3A) , 法国有托洛斯大学所开办的第三年龄大学, 日本有“老人教室”“长寿学园”及“老人大学”。日本政府还于2001年实施《老龄化社会对策大纲》, 强调老人再学习的重要性。老年教育在各国老龄化社会中受到重视的情形说明, 老年教育是应对老龄化社会不可或缺的对策。

(二) 提高老人工作与生活能力。随着医学的发达, 人们即使到了退休年龄, 还是充满活力, 且寿命有愈来愈延长的趋势。在这种情形之下, 老人如果太早退休, 恐将影响整体的经济发展, 尤其是在老龄化的时代。因此, 老人人力资源的再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继续教育就是提供老人工作能力最佳的方法。

(三) 促进老人成功老化。自古以来, 老人最完美的人生境界为活得长久与成功。成功系指老当益壮, 没有环境和疾病的不良影响, 有很强的适应力来面对变迁, 与他人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能积极地工作与参与社会活动。老人要达到成功的境界, 必须具备健康、经济、家庭、社交、学习和适应等六个层面的能力。可见, 活到老学到老, 是促进老人成功老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 促进老人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当代重要的教育理念, 随着信息化、科技化和知识化的时代演进, 人类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社会的变迁。这种学习过程当然也涵盖了老人的学习。建构终身学习的体系, 给老人提供教育与学习的机会, 才能满足其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需求, 才能使其创造全新的价值与社会风貌。

二、高职院校举办老年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 促进老人参与学习的动机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 老人参与教育的人将愈来愈多, 但影响老人接受继续教育的因素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因素有:缺乏资源、资金限制、课程设计问题和老年教育知识的缺乏。教育机构如果要延揽老人, 必须针对上述这些因素, 提出应对策略。因此, 老年教育工作者应面对可能发生的问题, 提出解决策略, 如此才能促进老人参与学习活动。

(二) 学制与入学条件的定位问题。先进国家在举办老年教育的机制上却十分弹性, 如美国的北卡创造性退休中心 (North Carolina Center for Creative Retirement) 即是透过大学的支持举办老年教育, 并派人与大学共同分担行政、管理与教学上的任务。然而, 我国高职院校在举办老年教育的机制上仍然依循教育部的指示统一举办, 很少以学校发展特色为本位, 或以社区在地化特色为主, 这已经严重影响了老年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 校园环境与设备的配套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多为年轻人所独占, 其校园设施, 教室课桌椅的安排, 照明设备的装置等, 几乎是以年轻人为考虑。即使校园内有进修部、进修学院的成人学生, 大部分的学校仍多沿用日间部学生的教室、课桌椅及软硬件设施。面对“灰色校园”的即将形成, 如果校园的软硬件设施仍沿用传统学生的设备, 恐无法满足老人需求, 甚至将造成其不便, 并影响其就学的意愿。

(四) 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尚待规划。马克拉斯基 (H.Y.McClusky) 认为老年教育的提供者必须试图满足老人的五种学习需求:应付的需求———应付复杂社会的能力;表达的需求———从活动的参与获得自我的满足;贡献的需求———从贡献自己、扶助他人来肯定自我;影响的需求———经由政治活动或公共事务影响他人;超越的需求———体验与超越生命、寻求生命意义。[3]因此, 课程内容应包括老化与健康、老人人力资源教育、生活调适、公共论坛、财务管理、情感教育等方面, 涵盖应付生活、应付工作及体验生命等方面。这种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有待专业人士审慎规划, 是高职院校举办老年继续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 老年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目前高职院校的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 大多是兼任的, 并不了解老人在教学、课程、评量和师生相处上的特殊要求, 多沿用其在全日制教育的授课模式, 结果往往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

三、高职院校举办老年继续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一) 在学习动机方面, 学校应该规划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吸引老人参与。1.进行老人学习需求调查, 考虑老人的身心特征及学习特征, 设计真正切合老人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2.透过不同的管道进行行销, 如报纸、电视、网络、宣传车等, 让有意愿学习的老人知道信息, 参与学习活动。3.设置个别化资源中心, 让每位进入资源中心的老人都能各取所需, 依照其兴趣来学习。4.认知老人的特征, 善尽照顾的责任。这样, 老人便会受温馨校园吸引,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5.积极排除老人参与学习活动的障碍, 比如, 对行动不便或健康不佳的老人提供教育送到家或网络教学的服务;对程度太差的老人提供补习;对没有时间学习的老人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对没有兴趣的老人进行需求调查, 以了解其兴趣, 再调整课程设计。

(二) 在学制与入学条件方面, 应力求弹性、多样化与在地化。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所举办的老年教育方式十分多样化, 有全时进修的, 也有部分时间进修的, 而以部分时间进修的居多。以美、日两国为例, 老人参与大学院校的教育者, 计有旁听生、正规生及函授生等短期或长期生。法国的第三年龄大学则是一种第二年龄者爲第三年龄者提供教育的模式, 不给予文凭, 入学资格也无限制。由于其异质性大, 且求学动机不同, 故其入学方式应该多样化, 入学条件也应从宽认定。高职院校举办老年继续教育, 最重要的是结合学校与社区发展特色, 建构在地化的老年教育模式, 以照顾当地的老人。老年教育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公开讲座、旁听、选修、正规教育、远距教育、函授教育, 甚至是提供送教育到家的服务。

(三) 在环境设施方面, 应照顾老人的身心状况。格勒斯 (Glass, J.C.Jr.) :“认为老人身心呈现慢慢退化中, 教学环境和设施应力求符合这种特征。”学校要考虑老人视力退化的问题, 使教室或其他学习场所的光线充足;建置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教学平台, 以利行动不便或地处偏远的老人学习。学校应考虑肌肉系统及其他生理老化问题, 营造一个无障碍空间。

(四) 在课程内容方面, 应符合老人的生活、工作与体验生命的需求。穆迪 (Moody, H.R.) 认为:“老人参与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 也符合终身学习的需求。……老人的学习应建基在自我成长 (growth) 的原则和生命有限 (limitation) 的原则上。”因此, 课程内容应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通识课程可帮助老人促进养生与健康, 并学到生活能力与艺术, 培养兴趣。专业课程帮助老人再度投入就业市场, 从事兼职工作, 促使人力资源的再开发与应用。社团活动课程促进老人的社会参与能力, 重建人际网络, 体验生命的意义。

(五) 在教学方面, 应适合老人的特征。老人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反应时间和学习需求上有自己特点, 教学者应依这些特点安排教学活动。他们的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生理上是视觉、听觉、肌肉的退化。心理上是自尊心强, 但缺乏学习的信心;具自主与独立的需求;注意力与记忆力退化。教学者采用以下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学者咬字要清楚, 音量要够大;教科书、板书或教具的字体应尽可能放大;一次只讲一个概念, 并多以老人生活上的例子为案例……思度汀格和巴特斯 (Staudinger, U.M.and Batles, P.B) 发现, 在学习活动中提供老人与他人讨论实际生活的问题, 有助于老人总结自己的经验。

参考文献

[1]Perterson, D.A. (1983) , Facilitating Education for Ol-der Learners,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

[2]Glass, J.C.Jr. (1996) , "Factors affecting learning in older adult",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2, 359-372.

老年困境 篇6

关键词:城镇化,老年失地农民,养老服务

1 前言

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来源, 土地养老是我国农民养老的主要式方之一。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 为了满足城市建设扩张的需求, 大量的农业土地被征用, 失去土地保障的农民成为“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失地农民。据统计, 全国目前累计的失地农民在4000~5000万之间, 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为1000万人, 占失地农民的20%;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到2020年将会达到1亿人。失地农民虽有政府补偿, 但失去了土地带来的生活保障, 经济状况难以维持, 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而其中的老年人则是“弱上加弱”, 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老年失地农民的持续生计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土地征收的规模越来越大, 失地农民群体越来越多,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严重缺失, 而养老服务问题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 浙江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着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特色城市化道路, 努力形成城市反哺农村、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在2003年省劳动保障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 要求全省各地要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三个一点”予以筹集保障资金;200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2011年颁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2年又出台了《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的养老服务政策文件, 但是没有关于失地农民养老服务问题的专门文件, 在以上的政策文件中也没有对老年失地农民的养老服务问题作出专条的规定。

诸暨市自改革开放以来, 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浙江省县市中排名跻身前十。随着经济高速增长, 诸暨市的城市规模向着周边城乡接合部迅速扩张, 特色工业和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使大量的农田被征用, 失地农民养老服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失地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凸显、养老服务问题日趋严峻, 加快失地农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本文选取诸暨市农民失地现象较严重且失地农民养老服务问题较凸显的3个村———五泄镇W村、店口镇N村、暨阳街道T村作为个案, 以了解失地农民的养老服务问题为切入点,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养老服务困境及其原因, 提出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养老服务困境的对策建议。

2 失地农民面临的养老服务困境

失地农民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群体, 目前已成为新形势下的一大社会弱势群体。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 老年失地农民的生活照料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文化服务, 是目前老年失地农民养老服务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2.1 征地过程缺乏规范, 生活照料服务惠及范围小

根据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清查结果显示, 全国“以租代征”涉及用地2.2万hm2, 违规新设和扩大各类开发区涉及用地6.07万hm2, 未批先用涉及土地面积15万hm2, 违规违法用地的形势严峻。在调查中发现各村土地流失严重, 剩余的土地已无利可捞, 个别的村委会对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保障监管不到位, 导致土地征收方案制定独断化, 土地征用实施过程不透明以及被征用土地农民的应有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以我们实地走访中的诸暨市五泄镇W村为例, 土地征用后, 存在着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迟迟不发放、甚至拒不受理申诉的现象, 成为老年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中较为严重的问题。

同时, 因征地造成的原有村落的集中居住变为相对分散而居, 对老年失地农民的生活照料带来一定的困难。被征地村落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养老服务一个重要的场所, 在土地被征用后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养老服务中心“从有到无”, 即原来村里的养老服务中心由于征地的影响被迫拆除, 但新的村 (社区) 养老服务中心还正在建设没有甚至根本没有计划与条件建设;二是土地征用后, 原来聚居的村落农民分散到不同的居民小区居住, 因为地域的阻隔对于部分老年人来讲享受不到养老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 而等同于“无养老服务中心”;三是被征地的村原先就没有养老服务中心, 而在征地后仍然没有建设。再加上, 征地后失地农民为了生计, 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或经商, 没有与家中老人共同居住, 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存在空缺, 养老服务中心的照料缺失对于失地农民的养老服务所面临困境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些村在征地之后, 虽然新建了养老服务中心, 但养老服务中心有的被征地多年后仍在建设当中, 或因土地的制约, 所建的养老服务中心没有统一规划和管理, 存在着场地不大、设施简陋陈旧、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惠及人员少等问题。

在面向老年失地农民发放的400份调查问卷中 (有效问卷378份) , 当问及是否享受过社区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时, 54.48%的老年失地农民知道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 但没有享受过;享受过养老服务中心所提供给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的仅占9.5%;更有35.97%的老年失地农民根本就不知道养老服务中心 (见图1) 。在调查中还发现, 被调查的失地老年农民普遍为养老准备的意识不强, 对自身的老年生活没有合理安排。因此, 老年失地农民的生活照料服务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2.2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养老服务发展滞后

由于中国的养老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政策、产业上的症结仍有待解决, 尤其是社会力量的参与存在着诸多的制约。由于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涉及到民政、城建、财政、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政府部门, 资源分散、程序复杂、相互扯皮, 使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难, 许多民办养老机构融资困难、经营困窘甚至难以为继。

各地养老服务的供给主要是各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业务性指导文件, 对失地农民而言, 缺乏国家法律规定和政府权威文件的支持。失地农民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 完全依靠各级政府领导自身的认识, 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 难以取信于民;而且有的政府部门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 导致专业化人才缺失, 相应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态度都难以满足失地老年农民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有的村里建设有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 但是条件比较简陋, 配套设施不完善, 其中老年失地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尤为突出。问卷调查中, 向老年失地农民问及是否常去养老服务中心, 只有29.6%的老年人经常去, 有57.7%的老年人不常去, 还有12.7%的老年人基本没去过 (见图2) ;当问及为什么不去养老服务活动中心时, 很多老年人表示, 因为养老服务活动中心没有组织什么活动, 养老服务活动中心只有一间房子, 就是几张麻将桌, 又不喜欢打麻将, 所以不会去。相对来说, 村卫生院因为定期基础性检查 (如测量血压、测量体温等) , 参加的人较多, 并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比如说医疗器械不多而且较为陈旧, 医护人员少、专业水平不高, 难以应对一些急病、大病、重病的治疗, 根本无法应对高龄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疗、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

2.3 养老文化缺失, 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农村依地而生, 以地为命”, 这一思想在老一辈人中已根深蒂固, 如今他们失去了土地就对生活产生了一种“无根”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 失地老年农民闲暇时间的精神文化活动方式主要是串门聊天、在家看电视等, 其中2.5%的老年人选择与邻里聚在一起聊天, 65.1%的老年人选择看电视, 而选择看书读报的老年人相对较少, 仅占15.4% (见图3) 。虽然选择聊天的老年人占比最大, 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年人在精神上大多仍存在着孤单、害怕的心理。

土地被征收后, 子女大多外出打工甚至在外定居, 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结构;子女中传统的孝文化观念有所淡化, 家庭养老文化根源影响力下降, 导致家庭养老服务能力弱化。土地征用后影响了村落互惠体系, 原邻里往来的互惠网络难以恢复到传统的有效程度;因居住分散造成的空间阻隔, 原村集体中乡村精英的权威与救济也难以发挥原有的作用, 村里经济来源匮乏。以上种种原因, 导致了老年失地农民逐渐“个体化”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机会减少, 日常生活中缺乏情感倾诉的对象, 精神生活内容单一, 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3 缓解失地农民养老服务困境的对策

3.1 规范土地征用, 化征地为养老福利

土地征用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在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 急需加以规范和完善。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在具体的安置补偿认定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标准予以补偿, 不应存在故意克扣隐瞒等现象;征地补偿款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应及时足额予以发放, 以免对失地农民养老造成不良影响。在土地征用的过程中, 老年失地农民“真正缺少的是什么, 需要的是什么”应成为关注的焦点。政府和村集体应从老年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保障老年失地农民能及时足额地获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安置失地农民时, 要预留土地建设好养老服务中心, 并完善养老的相关设施;有条件的村落要建设老年公寓, 让老年失地农民能集中居住。

3.2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多元养老服务方式并举

首先, 要充分调动社区的力量, 以一种集体的力量来组织活动, 借鉴“多对一帮困”等机制, 加强村委会服务创新, 为老年失地农民提供更为有效的养老服务。同时, 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在发挥政府基本养老保障托底作用的同时, 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补贴助息等多种模式, 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兴办养老服务业, 尤其要针对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为了这些优惠扶持政策能更好地落实, 各级政府部门还应将政策细化、量化、具体化, 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鼓励更多的志愿者投身到养老服务的队伍中, 以“定点帮扶, 定期慰问”的方式, 建立一种与老年失地农民间的长期往来关系。由于社会力量普遍积极性不高, 所以可以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借鉴“时间银行”, 将志愿者每次的公益服务时间存进时间银行, 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将累计的时间作为“被服务时间”, 这样既解决了一时的困难, 彼此间又增进了感情, 实现了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失地农民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3.3 营造良好的养老文化氛围, 实现老有所为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 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子女应积极赡养老人, 树立注重老年人精神照顾的良好思想。政府与社区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氛围, 引导家庭成员孝顺家中老人, 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同时, 要充分发挥社区养老依托的平台功能, 整合各方资源, 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中心, 让老年失地农民有一定的活动场所, 建设好健身娱乐、读书看报等基础设施, 并结合传统节日, 组织老年失地农民开展参与文娱活动;组织志愿者、村干部等倾听老年失地农民的心声, 并结合敬老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动用宣传窗、开展敬老讲座等, 使老年失地农民感受到良好的养老服务氛围。

倡导“积极老龄化”, 在土地征用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广泛收集老年失地农民的意见和需求, 并邀请老年失地农民代表作为监督者, 为土地征用方案进行人性化改进, 在事后的补偿安置工作中要做到透明化、公开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失地农民健康水平、参与水平、保障水平, 从而提升老年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促使他们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

参考文献

[1]杨傲多.出台失地农民社会保险条例[J].法制日报, 2009-03-09 (007) .

[2]张翠云, 王裕明.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 , 2009 (11) :23-25.

[3]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颁布实施[N].人民日报, 2008-10-31 (01) .

[4]祁云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3) :129.

[5]徐晶.村落不再, 暮年何在[D].上海:上海大学, 2013.

[6]耿香玲, 冯磊.城镇社区老年群体精神需求与精神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以苏州龙华苑社区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 (09) :31-36.

[7]叶静宇.解决养老需引入多元创新[N].经济观察报, 2013-11-11 (19) .

[8]闫俊.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养老文化传承[J].社会保障研究, 2012 (2) :47-51.

上一篇:和谐管理下一篇:经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