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困境

2024-05-11

改革困境(精选十篇)

改革困境 篇1

(一)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改革初期,我国农村收入快速增长,这主要依赖于生产力的提高与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在改革的第二个阶段,收入虽然仍在提升,但是速度在减慢,这主要是农业生产发展进入到一个缓滞阶段。这个时期的收入增长主要依靠非农业市场的发展。而此时的非农业市场的发展主要在沿海区域,因此贫穷的人数开始增加。到1990年,农村的贫穷状况再次出现,中国农民的收入与城区相比,距离拉大,并开始引起一系列经济发展的问题。

(二)农村教育改革问题多多,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生产力发展。

我国政府在改革之初,就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的投入,但是农村教育的成果并不明显,据2002年的统计显示,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年,尚未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伴随着农村人口迁移数量的大幅增加,多数留守儿童及漂流儿童的教育被忽略,甚至完全得不到保障。此外,我国城乡教育经费分配极不合理,完全不能适应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例如,2002年教育预算内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到30%。教育部和财政部相关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为1365亿元,比实际需求少476亿元,供给占实际需求的74.1%。

(三)农村投资结构不合理。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在这一科学决策之下,我国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这些投资项目却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其症结就在投资结构上。我国农村投资的项目结构与农村发展极不协调,如我国对灌溉工程的投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后已经非常完备,这类的投资可以逐步减少,并将相关资金运用到其它更重的改革项目当中去。但这方面的调整并不明显,许多资金浪费在重复的建设当中。投资结构不合理长期存在的问题还是一个机制的问题,政府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投资项目的审定与评价工作。

(四)农村科技发展动力不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不仅是适用于工业社会的发展真理,也是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的真理。为促进农村科技的发展,政府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如为农村科技发展设置了许多工作站,研究所等机构,但多数机构都是一些行政部门,其工作人员中真正了解所服务农区的人不足,多数工作站甚至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结果最终变成一个种子销售站而已,对农村科技创新与使用无法发挥实效。此外,我国缺乏相关的激励与保护制度与法规来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使得大量的科技产品游离于市场之外,无法对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农村发展不缺市场、人才、资金与技术,关键是政府如何协调各项资源,使其及时流入农村,为农村改革有效服务。针对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投入,尤其是农业科研与发展的投入急需增加。2000年政府对农村投入仅占全部投资的20%,占全国人口总数69%的农村人口创造了近50%的GDP,而他们得到的政府投资仅占政府全部投资的20%,因此政府仍需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使这个强大的生产大军能够继续为国家的贫困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等做出努力。此外,我国农业研究经费仅占农业GDP的0.3%,这与其它发达国家2%的投入相比显得太低了。这一数据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要低(0.5%-0.8%)。农业研究投入不仅可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减少农业贫困和区域不平等等产生影响。此外,科研投入还可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大幅减少城市贫困问题。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农村科研还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是一个“三赢”的(农村、城市、国家)国家发展战略。

(二)政府需持续重视教育投入。深化教育可以帮助农民吸收和使用可以创造高价值产品的新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更重要是,教育可以帮助农民获得并提高非农业生产的生产技能以及进入城市就业的资格。因此,继续扩大农业教育投入,尤其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是有效解决农业发展、就业及公平的途径。

(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取得政府的优先考虑,正如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能够刺激乡镇企业就业和农业生产的增长,因而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在所有基础设施建设中,公路建设是重点,与电讯及电力相比,它的影响力更为突出。对这部分的投入,政府需要有客观准确的决策思路。

(四) 针对投资结构问题, 政府应加强投资项目目的性考核。研究显示大部分资金流入到非贫困区和非贫困的家庭, 一些贫困区域根本没有从中获益。资金还常用于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开支, 而不是贫困问题的改善。尽管政府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对用好这部分资金仍需要努力, 才能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永廷:《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载《蚌埠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央企改革的困境因素分析 篇2

第三次课堂展示

小组成员:

杨晓、杨海阳、张小龙、刘培林、何之舟、旺吉扎西、杨玉龙、楚鸣明

央企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央企改革

央企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多年来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原因主要有:

1.指导思想的偏差,使央企盲目发展,有限的国有资本布局分散,集中率低,企业竞争先天乏力。

我国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的,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某些方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基本原则,忽视中国的客观经济条件,教条地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中国实践,并唯心地以公有制的多少、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衡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标 准。这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促使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脱离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为低下的客观事实,实行“一大二公”,盲目追求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化程度,央企由此不断增加。为了使这个标准具有说服力,政府于是利用各种政策和措施为央企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让央企及其职工享受特有的制度优越 性。

2.央企自身的制度性缺陷,是导致其经济效益下降的直接原因。

从微观层面来说,央企产权模糊、责权不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直接导致央企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国有资产流失不断增加,亏损严重,经济效益下降,具体表现为:

(1)央企的产权状况是:所有权归国家,名义上政府会委派具体的经营者去央企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实际上央企受到多个与国有资产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的管理,国有企业经营者 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管理权。政府所委派的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委派的只是与企业规模相对应的具有一定级别的行政官员。在这种条件下,国 有企业的权利者是多重的,但是责任和风险承担者却缺位,于是当央企有利可图时,多方争相享用,而央企生产亏损或重大经营失策时,却无人为此承担责 任。这必然导致各方干预者、决策者为取得更多自身利益权力扩大投资规模,非生产性投资大大增加,重复建设,反复引进时有发生,决策失误由此频频在央企 发生,小至几十万,大至数十亿。决策的失误往往对企业的生存是个致命的打击,有的央企甚至因此破产,国有资产因此流失。

(2)因为央企产权模糊,责权不明,所以,难以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于是缺少激励的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者、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纷 纷加入外资企业、乡镇企业谋求发展,这使原有的央企各方面的创新能力削弱,竞争力受损,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与此同时,受利益的驱动,缺乏职责约束的 央企经营者者 及管理人员,利用职权挪用公款谋取私利,利用企业的业务关系私设生产经营场所,给自己留下一块沃土,有的甚至直接侵吞国有资产。也因为约束不严,激励不 够,央企采购成本、经营管理等费用起码要高于私有制企业的30%。因为央企负盈不负亏,所以经营者、职工也会联合起来,虚设盈利假象,以增加工 资、福利,结果工资不仅侵吞利润,而且工资挤占折旧、保险等费用。

3.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体制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加之宏观调控不力,央企陷入进一步困境。

在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体制下,各级政府为了追求自身的政绩,争取更多的地方利益,通过种种手段争投资、争项目,于是相同的生产线在各地同时 上马,国有资本遍地开花,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在这种情况下,若市场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实行公平竞争,则长期亏损、没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企业就会被逐出市 场,低水平的无效供给应该减少,符合市场需要的有效供给就会增加,结构性的国内需求不足可望得到缓解,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得到改善。但是各地方政府为了保护 地方利益,纷纷采取划地为牢,占山为王的做法,实行地区市场垄断或封锁,以保护当地央企的生存和发展,从而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市场公平竞 争、优胜劣汰的功能也难以发挥,遏制了竞争所产生的资本集中和工业集中率的提高,企业规模经济受到制约。

有些长期亏损的央企未能及时清理破产,也与金融体制未能配套改革有关。传统的金融体制使中央银行不具有独立于各级政府的超然地位,也就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的职能。因为央企是国家的,银行是国家的,而政府是国家的主管,企业不行了,当然地要动员其“出纳”——商业银行予以支持。在政府的干预下,效益差并有着陈帐的企业仍可得到新贷款,许多只是为了发工资的贷款也能发放到企业手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愿破产,银行也不愿企业破产,因为这会给银行带来巨额坏帐,于是央企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已达70%左右。

政府不愿加快长期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央企破产,并推进其他央企裁减冗员等,其重要原因是当前政府财力有限,无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 系,也没有能力增加更多投资,开办更多央企来解决就业,于是政府只能借用其央企的存在作为蓄水池,来缓解当前合民收入不稳定而带来的冲击,维护社 会稳定和其他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是央企虽然难以为继,但仍要继续存在的一个理由,也是央企为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责。

4、认识上的不足。小平同志曾经就改革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论断。

从1984年起,央企改革历经风雨,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放权让利、两权分离、承包经营和转换经营机制等,虽有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说来并不如人意。在80年代中期,针对国家包揽一切,束缚企业生产积极性的状况,中央作出放权让利的决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实质是让了地方的权,让了主管部门的利。地方和 主管部门在国家放松对央企的计划控制,允许企业有一定留利后,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一方面形成地方资本垄断和部门资本垄断;另一方面又对企业形成了多头管 理,增加企业的“婆婆”,给以后的改革提出新的难题。面对行政干预,多头管理,央企步履沉重,中央又提出了政府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相分离的措施。央企 的所有者实质上是全民,在实践中,由代表全民的政府行使所有权,一谈到两权分离,就有一个“所有者权利”如何实现的问题。两权分离的结果是所有者“缺 位”,失去了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导致许多企业领导班子腐败,而且在投资中 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盲目行为。受承包制在农村中取得巨大成效的启发,于是有人把它移植到央企改革中来,在实行中,却无法象农村那样,把承包者的 “责、权、利”结合起来,结果出了“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带来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所以有人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如果农村承包也象企业承包一样,由村 长而不是村民来承包,结果会怎样呢?

党的十四大以后,央企走上了转换经营机制的路子,此时改革目标已明了,但在如何使央企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上,存在很大分歧。大家对央企破产的负效应,引进外资对央企改造产生的资产流失,甚至是只在经营机制上作文章而忽视体制的问题都争论不休。所有这些,都 反映了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改革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然而改革的理论源于改革实践,需要不断的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去发展。过去,面对国 企改革,我们的认识有时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经过不断“扬弃”,我们的认识一步一步走向正确。党的十五大指出,央企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上,最进十五大四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央企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说明在央企改革上,我们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但今后央企改革是否 就能一帆风顺呢?这个谁也不能肯定,摆在前面的问题很多,我们的改革理论还要受到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在央企改革中甚至还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5、既得利益主体的阻碍。既是得利益主体主要有三个,一是作为生产者的企业职工,二是作为经营者的企业领导班子,三是作为所有者的政府相关机构。

在传统体制下,央企的职工手捧“铁饭碗”,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说实话,只要这种体制能维持下去:企业的工资能照发,相关的福利有保障,即 使有更美好的前景诱导,大多数人也不愿打破这种稳定。加之社会政治因素: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在企业中处于主人翁的地位。因此,对高耗费、低效益的国有企 业的每一步改革,都有很大的阻力,政府要充分考虑不损害企业职工的利益,即使是短期利益。但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打破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必然要产生利益的重 新分配,有一部分人要受益,有一部分人要受损(即使长期会受益,但短期肯定要受损),在央企改革中,这一点尤其突出。为减少阻力,政府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就含有一些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措施,也就是说,要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如价格体制改革中的双轨价格制。但这一方面减少了改革的效益,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社会 的运行成本,导致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说到底,为了“不得罪”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即国家职工,社会承受者沉重的运行成本,如预算软约束造成银行大 量不良信贷,亏损补贴给财政背上沉重包袱。为了减轻不堪承受的负担,国家开始规范企业破产,允许企业减员增效,央企下岗职工不断增多,于是出现了“找市长 不找市场”的现象,各地也被迫“花钱买安定团结、买稳定”。这有相应改革措施不配套原因,更为主要的是打破了国家职工的既得利益,对改革产生了巨大阻力,妨碍改革朝深层次发展。

央企管理人员即经营者成为阻碍央企改革的既得利益主体是改革到一定程度时的事情。在传统体制下,经营者无自主权可言,在改革初期,央企初步 成为独立利益主体,面对企业效益下滑,他们一方面要忍受上面的行政干预,一方面又成为企业职工的埋怨对象,也迫切希望改革,希望能有更多的自主权,真正对 企业负责。但当企业自主权比较多而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未有效建立时,他们就成了进一步改革的阻力,他们不赞成对央企的全面改革,反对尽快建立平等有秩的竞 争环境,而且希望能继续保持这种无序状态,希望继续从乱中取利。这些年,许多央企领导班子腐败,就说明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是如鱼得水,他们当然不愿轻易就失 去自己的水——无秩的市场状态。更为主要的是这些人常是以往的“改革者”,现在喊着“保护改革成果”的口号,阻止进一步的改革。因此,改革要冲破这方面的 阻力是很难的,许多改革措施如厂长(经理)负责制,本来是好的,可执行起来却常要打个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政府的有关部门是央企改革中的受益者,却又是进一步改革的阻力。传统体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权利控制在计划部门。随着央企改革的逐步展开,放权 让利等措施开始实行,各部门都得到了一定的经济管理权利,都有权对央企指手划脚,都能从企业手中捞一把,政企不分和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蔓延起 来,央企当然雪上加霜。于是中央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希望能把各部门的权利集中起来,减少行政干预,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但 各部门都不愿放弃权利,根本在于不愿放弃从这种权利中得到的好处,希望能维护从改革中获得的“成果”,于是国资局不得不撤消了。这就是改革的阻力,也是中 央下决心进行机构改革,“裁僧撤庙”的一个原因。

6、配套改革跟不上。广大的央企职工之所以抱住企业不放,不仅仅是一个就业的问题,还要考虑住房、养老、医保等许多方面。

传统体制把就业和社会福利捆绑在一起。一个职工辛苦干了几十年,如果要下岗了,接着发现他下半辈子无依无靠,他当然不愿意,当然会大吵大闹。在 许多问题上,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但改革的措施就是出不了台,出了台的也执行不起来,原因就是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央企改革是改革中的一个方面,但 牵一发而动全身,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改革就不能真正运作起来。如《企业破产法》很早就出台了,但破产企业职工却始终无法妥善安置,所以更多的时候,企业破产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还有就是职工下岗,按道理企业应该拥有相应的人事权,可以按法定程序解雇职工,但职工下岗后,不再是企业的人了,企业可以不 管,人民的政府要不要管?当然要管。怎么管?就要求政府加快配套改革,否则,问题会越积越多,央企改革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

区县校车改革:困境与求解 篇3

尽管还没到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长沙市望城区星城中心幼儿园却已是一片歡声笑语。20出头的园长陈静穿梭在奔跑的孩子们中间,异常忙碌。这几天,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陆续有家长跑过来联系开学事宜。

其中,乘用校车是家长们谈得最多的内容。陈静指着停放在幼儿园门口的一辆黄色的小巴车向本刊记者介绍,今年想选择校车接送孩子的家长明显多了起来,“不一定都满足得了。”

相对于陈静的担心,湖南省桃江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戴朝更多的是焦虑。在去年一些地方的校车安全事故爆发后,她原本设想在2012年春季学期开学时,规范的校车就可以在桃江全县铺开。

“我想得有些简单了。”戴朝向本刊记者说,那至少需要近3000万元的投入,钱在哪里呢?

眼下“超载”是车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在构建校车制度之前,戴朝面对校车问题做的是两个字:整治。

“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戴朝向本刊记者说,每学期她都会集合教育、交警、交通等部门力量,开展规模大小不一的集中整治行动。“2010年,一次性就取缔200多辆小面的。”

取缔未能治本。每一次整治行动过后不久,“小面的”又堂而皇之地上路了。作为桃江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宏曾多次参与类似的整治活动。“刚一取缔,就有家长来质问,还让不让孩子上学了?”杨宏向本刊记者介绍,家长的需要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校车安全问题的症结之一。

来自桃江县教育局的资料显示,目前该县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接送的学生超过2万名,长期由近千辆各类接送车负责。“没有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校车’。”桃江县教育局安全股股长徐永前向本刊记者透露,这其中尚有超过700余车辆不符合接送学生条件。

不仅如此,六成以上的车辆甚至连交强险都没有购买,四成左右的驾驶员不符合学生接送车辆驾驶条件。这无疑均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据了解,目前桃江县运营的学生接送车辆按核定载客人数为7人,油耗每公里0. 4元,每位学生乘坐里程为单趟4公里计算,油耗折算为3. 2元。而按现行的收费标准,每位学生收取2元,车主一趟只能收取车费14元,除去燃油费用,每天两趟跑下来获利为20余元。这还不包括车辆办理牌证、维修等费用。

由此,超载成为车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徐永前说,车主如果不通过超载的方式转嫁运输成本,生存空间就不大。

被追捧的“望城模式”

类似的窘境原本也困扰着望城。据陈静回忆,几年前幼儿园也是租用“小面的”,“坐上10个孩子是常有的事。”这一切,从2010年底开始改变。这年12月27日,湖南衡南县一辆农用三轮车改装成的“校车”在接送学生途中发生事故,冲入河中,当场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

“衡南事故”促使包括望城在内的各级政府开始主动思索校车安全解决方案,望城正式成立了全县校车工作领导小组,全县校车改革由此启动。

领导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外出考察。“先去了周边的浏阳市,”望城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建宇介绍,3月份又两次前往山东、辽宁。“北方学校比较集中,道路状况也很简单,并不完全适合本地。”李建宇一行返回望城后,结合当地实际,拿出了一个详细的实施意见方案报送县领导审批。

“最终是县长发话,搞吧!”这年5月初,经由望城县领导拍板决定一次性买来70辆符合标准的校车。一个月后的6月1日,望城校车试点正式开通试运营。这年暑假过后,望城再次采购100余辆校车,正式在全区推广。

据了解,望城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入一家校车公司具体负责全区校车的运营事宜,运营成本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购车每辆补贴20%,乘车补贴从幼儿到中小学生每人80到105元不等。”据李建宇介绍,每个学期家长仅需每人缴纳80元,对于校车公司日常运营成本,望城也按照人头10元的标准进行补足。

在专用校车的管理上,望城对乘车学生采取“实名制”,将学生按居住地、年纪、班级分派到不同车次。“我们可以做到‘五定’,定人、定车、定位、定次、定时。”李建宇介绍,今年春季学期每辆校车都将装上“信息平台”,校车实时监控信息都将与交警大队监控室联网。

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光购车补贴和乘车补贴,区财政就得投入1200万元,以后每年维持运营投入都得在100万元以上。”望城的校车改革得益于其较为雄厚的全国百强县财政实力。

“望城模式”的成功实践,很快受到湖南、长沙省市两级政府的重点推介,全国各地的考察团纷至沓来。

“几乎每周都要接待一两拨。”刚刚过去的2011年度下学期,李建宇非常忙碌。而有些考察团向其反映财政投入过大“学不了”。

一个县城的突围

不学显然不行。

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发生一起特大校车事故。一辆核载9人实载64人的幼儿园校车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包括19名幼儿在内的21人死亡。这一事故直接促使国务院迅速将制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提上议事日程。

就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作为分管安全工作的桃江县教育局副局长,汪小明就紧急带人下到多个乡镇检查学生接送车辆运营状况。第二周,副县长戴朝召集全县教育、交通、交警等部门开会,研讨如何应对形势严峻的桃江校车运营状况。

“会上一筹莫展,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汪小明向本刊记者介绍,“那就先外出考察吧。”最终,还是由戴朝发话,要求政府办牵头组织教育、交警等部门前往望城等地学习经验。在随后举行的一次县长办公会上,戴朝也受命负责制定该县校车工作方案。“刚开完会,县长就给我专门打电话说,‘戴朝,你胆子要大一点。’”

桃江考察团到达望城是2012年1月11日,李建宇接待了他们。在望城考察完,汪小明一行人还去了常德市鼎城区。

其实,在外出考察前,桃江已经在该县下属的武潭镇开始了校车改革实践。2010年7月,桃江县在武潭镇展开农村客运公交试点。试点的核心内容就是引入了一家名为“安佳”的客运公司,由当地百姓熊明辉等人前后投入近1400万元,在全镇范围内开通了6条公交线路,投入了50余辆小巴车。

据杨宏介绍,农村客运公交开通时,将接送学生问题一并考虑了进去。安佳公司将有接送需求的学生统一造册,在中小学生上下学时间段实现“定人定时”接送;学生家长依然根据以往私营接送车辆一年不到400元的标准缴纳费用。同时,为配合公交线路的开通运营,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原有“小面的”打击力度,大部分面的车主重新上岗为农村客运公交车司机。

“大大方便了学生、村民出行。”杨宏认为,这对改变以往“小面的”的无序运营、消除安全隐患作用明显。

这正是桃江当前激辩甚多的“武潭模式”。“其实就是农村客运公交车,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校车。”汪小明认为,是否有全面推广的必要仍需慎重。

据了解,“武潭模式”现有的6条线路仅能覆盖全镇不到三成的面积,乘坐率偏低。“还是通过超载盈利。”杨宏也对此深感无奈。同时,根据接送学生的需要,安佳公司在上下学期间不得不改变了既定的公交运营线路。“这严格讲都是非法的,是不能允许运营的。”

汪小明等人的困惑也正源于此。“城市里的学生坐公交车上下学,有时挤都挤不上去,没人说是超载;但农村客运公交如果超载呢?”

钱从哪来?

外地考察回来后,桃江县教育局主张学习“望城模式”,牵头草拟了一份“校车运营模式建议方案”,递到了戴朝的案头。2月9日,戴朝原计划召集教育、交通、财政等部门以及乡镇负责人就此开会讨论,尔后再上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

原定的会议未能举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铁板一块,”戴朝分析后发现,根据现有方案“公司赚不到钱”,那在市场化条件下又有哪家公司愿意参与呢?她决定将其延后。

政府投入也是延缓改革进度的一个症结。徐永前是方案的参与人之一,据他估计全县铺开需要300辆车,需要财政投入将近2700万。“这就看政府有没有这个决心。”

2011年12月11日,就在甘肃正宁特大校车事故后不到一个月,国务院法制办紧急起草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这也迅速成为戴朝、李建宇等人关心的问题。

聚焦社保改革:困境与出路 篇4

在三月初召开的两会期间,社保改革问题位居公众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之首。近日,关于养老金入市的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3月20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加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焦点问题。

一、我国社会保险的现行制度框架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整体构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提升了社会保险的地位,而且确立了社会保险的制度模式与框架。随后,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到目前为止,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五大险种制度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五险”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以下主要以北京市为例。

1. 基本养老保险

在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养老保险是探索时间最长、决策争议最大、行政规章最多的险种。基本养老保险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最低缴费基数(下限)不得低于北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缴费基数(上限)为北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缴费比例:企业按20%缴纳;职工按8%缴纳,其中8%全额计入个人账户。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为北京市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9%,最高缴费不得超过北京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

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为120)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2. 基本医疗保险

职工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则按单位缴费工资基数的9%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缴纳,职工和退休人员按每月3元缴纳。这样就构成了单位10%,个人2%+3元的缴费比例。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城镇老年人每人每年300元;学生儿童每人每年100元;城镇无业居民每人每年600元。其中残疾人员、七至十级残疾军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昌平区缴费标准):个人60元,市、区财政补助430元,镇财政补助30元。

3.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费用来源于企业,职工不负担费用。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一般来说,企业根据行业不同0.2-3%不等。

4.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费率标准为:企业缴纳工资总额的2%,职工缴纳本人工资的0.2%。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形成失业保险基金。允许省和自治区建立失业保险调剂金。

5. 生育保险

根据《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生育保险费由企业按月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企业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0.8%缴纳生育保险费。企业缴费总基数为本企业符合条件的职工缴费基数之和。

二、社会保险制度的现实困境

2008年以来,通过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与养老保障制度,初步实现了全体人民能够免除生存危机、疾病忧患和从制度上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民生保障目标,为建设健全、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应该清楚看到,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基本解决了人人有保障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不少“先天不足”和“人为失误”,甚至于这些问题将社保制度推向困境之中,严重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财务可持续性。

我国社会保险保障体系面临着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多头管理、体制分散、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口老龄化对社保体系影响大、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其中人们最为关注也最有意见的问题有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企业个人社保缴费负担过重、社会保险基金增值保值问题等。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员工的退休金是以在职期间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为依据,综合考虑即期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后计发的;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享有的养老金,则是按照退休前员工工资补贴标准和连续工龄计发,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此前个人账户的缴费时间与多寡并不影响养老保险待遇,而是在退休后以补贴的形式返还。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达到3倍之多。今年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直指养老金双轨制是最大的社会不公。

社保缴费比例过高,已经让企业和个人不堪重负,按照社会保险分险种而设定的目标缴费率,我国现有的社保缴纳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各地虽然略有差别,但从总体上看,如果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五险,企业缴纳加个人缴纳部分,合起来约超过工资总额的42%;加上住房公积金,占到工资总额的约66%!“五险一金”合起来,个人缴纳约占工资总额的22%左右,企业缴纳约占44%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员工名义工资是1000元,企业为他实际付出的是1440元,而他个人税前实际所得只有780元,真是“员工感觉工资很低,老板感觉很委屈”。如此之高而且没得商量的社保缴纳比例,不仅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大大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缴费的积极性。企业普遍缺乏涨薪的积极性。因为涨薪同时意味着企业的社保等负担加重。企业税收和社保负担重,反过来全面妨碍员工福利的提升:一是涨薪每每受到限制,二是一些企业会千方百计规避正式劳动合同,千方百计逃避给员工上社保。这样,社保缴纳额度高,原本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福利,到头来反而成为损害员工福利的工具。很多员工不仅没有得到社保待遇,反而不断地被企业“临时工”,拿着最低的临时工工资。

社会保险基金,尤其是其中的养老金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投资渠道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在通货膨胀前提下,存在贬值的可能,且从长远来看,基金的增值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令人担忧。一方面是近半数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一方面是基金结余收益率大大低于通货膨胀率。例如,2010年CPI为3.3%,而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率仅不到2%,显然是负收益率。此外,如果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10年来9.17%的平均收益率为参照,1997年以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损失高达6000亿元以上。

在众多问题下,社保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三、社保改革出路何在

养老金双轨制,挫伤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同时也妨碍了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但囿于统筹基金捉襟见肘、各方利益牵涉其中,解决方案一直付之阙如。实际上,2008年我国就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地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大致思路是: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有行政职能的纳入公务员的劳动保障体系,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参照企业职工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然而,改革一直停滞不前。四年过去,这一改革几乎流产的原因,首先是在制度上缺少顶层设计,将事业单位分类,让人感觉被区别对待;同时,没让公务员参与也使很多人不满。当然还有担心利益受损。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趋势的日益严峻,当下久议不决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不宜一拖再拖。养老保险制度的割裂、分化不仅体现在企事业机关单位之间,还体现在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农民、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是各自为政。破解养老金“双轨制”需要跳出既有框架,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养老金改革必须同时进行,不能区分三六九等;充盈养老统筹账户,为企业职工养老金寻找新的资金源泉;设立基本养老金与补充养老金相结合的制度,既体现公平诉求,又要兼顾养老金分配的效率。

如何在降低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的同时,又能不减损甚至逐步提高职工享受的社保福利待遇呢?笔者以为,现实可行的途径有许多。上面论述的改革不合理的养老金双轨制就是办法之一。养老金双轨制有双重危害性:既加重了政府财政不合理的养老支出,又缩减了社保基金的一大资金(缴费)来源。若能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将机关事业单位也纳入统一社保,那么,其积极价值势必也是双重的:既可节省财政用于机关事业养老的大量投入转而用于全民社保,又可以扩展社保基金的缴费来源。

我国近10年来的财政增速年均高达19.9%,远高于GDP增速,也高于养老金(社保)增速。仅2010年新增的财政收入就相当于全国养老基金的77%,这更加表明了国家完全有完善社保体系的财力。国家在该方面投入的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必然有所减轻。“开源”的另一途径是可以从国企分红中提取社会统筹基金,2011年度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高达22556.8亿元,而分红比例却很低。这样一种名不副实的分红局面,显然亟待改变、也有巨大的改变潜力。将国企分红用于全民社保也符合国企回馈国民的本意。一方面,必须大幅提高国企分红比例,将更多国企利润上缴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另一方面,又要以制度化的方式,确保国企分红都尽可能用于社保等公共领域投入。

此外,相关部门应该给中小企业减负。之前有报道称,根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某些部门的乱收费,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根据统计,政府部门向企业征收的税费和基金有劳动用工年检费、工商年鉴公告费、市政押金等多达375种。而这375种税费和基金中,还不包括各种协会的收费、赞助等等。

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社保基金并不充裕,面对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的冲击和城乡社保全覆盖的压力,资金面的缺口是最为核心的问题。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超过2万亿元的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还不到2%,甚至跑不赢CPI,长期处于贬值状态,同时,监管水平低下,据审计署此前的审计报告,我国社保基金的违规问题金额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

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养老金入市”。今年两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外宣称正积极研究地方养老金入市问题。两会结束,3月20日,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广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美国的401K计划被普遍认为是养老金入市的成功个案。401K计划也称为401K条款,适用于私人公司,为雇主和雇员的养老金存款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员工每月从其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而企业一般也为员工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员工自主选择证券组合进行投资,收益计入个人账户。伴随着401K的推出,美国告别了长达15年的漫长熊市,促成了22年的超级大牛市。

中国股市市场投机色彩浓厚,债务信用评级不完善,如果在基本制度不完善、利益集团被清理之前贸然入市,养老金很可能成为被市场利益集团收割的羊毛,因此,保障市场的基本公平至关重要,是保障养老金缴纳者权益的根本前提。并且资本市场有着天然的风险,美国401K计划在2008年11月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时刻也亏得一塌糊涂,让许多即将退休的美国老人个人养老金账户缩水近半。因此,养老金入市问题上还是应当相当谨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日前就表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托投资运营广东省部分养老保险资金应正确解读,不要把“委托投资运营”误读为“委托入市”,或是“入股市”,该项资金将主要中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企业债、金融债等有固定收益的产品,委托人可获得不低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收益。实际上按相关规定,社保基金投资基金及权益的比率不超过40%,本身就不可能1000亿元全部投入股市当中。但可以看到,相关部门还是非常低调。

社会保险首先要保障有足够的支付,在有足够支付的情况下对投资工具进行合理性的选择。笔者认为,首先,宜采用基金模式运作,可以市场化选聘专业的投资机构成立一个特殊的基金来运作。在基金运作获利后,可以把收益的一部分按照存量份额分配给拥有公积金的个人,且对于个人获取此项投资收益不征收任何税金。其次,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为职工多交纳补充养老保险金,且对补充养老保险金免征个人所得税。这点可以借鉴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第401条K项的规定:该计划引导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员工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企业一般也为员工缴纳一定比例费用。员工自主选择证券组合进行投资,收益计入个人账户。员工退休时,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和转为存款等方式使用。再次,鼓励社会各界及企事业单位投资养老金、公积金基金,对于获取的投资所得给予免税优惠。

当代会计理论的困境与范式改革论文 篇5

在当代会计理论存在困境的前提下,范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盛。本文首先就当代会计理论困境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提出了会计理论中的范式改革的主要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早已经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会计理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应对这越来越严重的理论困境,范式改革应运而生,成为了解决当代会计理论困境的“不二法宝”。

一、当代会计理论困境的主要表现

(一)重视“硬”资产的核算,而忽视“软资产”的核算。在当代会计理论中,对于“硬”资产的核算显得十分重视,而对于无形资产的核算则完全显得“不屑一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软资产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有智力资产、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很多企业中,入账都不包括这些软资产。但是,纵观现如今的企业发展,软资产在资产比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俨然已经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资产组成。在经济学中,“软资产”的种类有二十九个种类,但是在现如今的会计体制下被真正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软资产”却只有六七种。特别是那些对于企业有着重大贡献的“软资产”常常被拒之门外,就连有的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上的这一栏都没有任何显示。

(二)重视法律形式,而忽视经济的本质所在。在当代会计理论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于会计理论的实质明显重于形式。但是现如今的会计工作中,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编写的过程中明显重视形式而忽略相应的实质。在现行的会计成本计量中,资产与现行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差距,这种计算方式直接导致了最终企业的资产计价存在很大的“水分”。这种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会计理论在各个金融产品的核算中、在期货交易的过程中都有着典型的例子。这种重视法律形式而忽视经济本质的会计运作方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风险。同时,对于风险预估不足的会计信息不但会让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摸不到头脑,也会让投资者看不清投资的现状和前景,进而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

(三)重视收益计量,而忽视现金的流动。在当代会计理论中,损益表是财务会计中主要的报表形式之一,在进行损益报表的计算中,一般都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权责发生制的指导下,损益报表中的现金流动得不到相应重视,与账面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有的企业而言,其账面的利润很是丰富,但是由于资金周转的原因导致购买力和偿还力不足。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常常无故的对各种收益数据进行不但操控,进而使得最终体现出来的企业数据不能完全代表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

(四)重视标准化,而忽视个性化的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标准化的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的“细胞”和“血液”中,对于会计理论而言也不例外。纵观现如今的会计行业,其能够提供的报告都是具有通用性的,而能够给用户量身定做的财务报告少之又少。诚然,大部分的通用报告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针对那些具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而言,具有专业性的报告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现如今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里,应该更加重视具有个性化需求的财务报告,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呈现出来的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且具有实用性。

二、会计理论中的范式改革的主要影响

(一)范式改革的内容。这里说的范式指的是在某个领域内,被理论者和使用者共同接受的一整套概念和方法。而在会计理论中的范式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构成。第一,会计理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需要相应的范式理论作为基本指导;第二,与其他理论形式一样,范式理论的发展和壮大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人员进行着相应的主导性范式工作,并将这种主导性的范式工作不断进行扩大,进而使之成为正常的会计理论;第三,在范式改革中,会遇到一些与现有理论不相符的现象,这些都是按照常规的范式理论不能解释的,但是却包括在范式理论的范畴中;第四,当一个会计理论达到危机状态的时候,相关的理论人员往往开始通过各种努力寻找新的一种范式理论,在这个寻求新的范式理论的过程汇总,原先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旧主张、旧理论被一一推翻,而新理论、新主张则会取而代之成为全新的范式理论。

(二)会计范式改革已经成为了会计理论改革的必经之路。对于任何领域的范式而言,其留下的理论空间和思维空间都是有限的,对于会计范式也不例外。随着会计领域的不断发展,范式改革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如果不进行改革仍然固步自封的话,范式理论的相关内容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在会计理论的范式改革中,相关的理论人员将一些运用与自然学科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与会计研究中,这种跨行业的.理论运用给会计理论的范式改革注入全新的活力,让会计理论的范式改革焕发出全新的活力。由于有了会计理论的范式改革,传统范式会计理论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新型代替传统会计范式理论的趋势早已经成为了会计时展的新方向。

(三)会计范式改革加快会计理论研究的步伐。在会计范式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行业的理论人员不断寻找全新的范式,并经过实践的检验逐步成为广受大家关注和接受的新范式。这种从一种范式到另外一种范式的理论发展历程正是会计理论得以不断进步发展的全新动力。同时,在范式会计改革中,理论人员通过相应的观察和实践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财务事实,这些都能够成为会计范式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在会计范式改革中,规范的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都能够共同促进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借助这二者的相互合力,当代会计理论研究能够得以不断的进步发展,同时其理论研究的也会步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中。

结束语:

中国教育改革已深陷困境 篇6

许多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视中国为一块新的财富宝地,要不到中国办教育,要不大量吸引中国学生到国外就学。

而随着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加入失业农民工队伍,一个事实不容争辩,中国高等教育繁荣一度的泡沫破灭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已经深陷困境。

中国企业家式教育改革的主体是政治企业家,商业企业家,再加上一些带有浓厚商业气或者政治气的教育界人士。这些融聚了政治企业家和商业企业家精神的改革者推行的是利益导向的产业化和GDP主义的教育改革,他们强调数字,注重指标,并各自获得了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但却牺牲了教育本身的利益。

教育改革的结果使教育资源向少数人集中,越来越多的贫穷子弟上不起学,而培养出来的人也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在国际层面,中国虽急起直追先进国家的改革步伐,但多于模仿,欠缺创新,教育科研水平实际上离国际先进水平越来越远。

无法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粗放式、低层次的教育扩张使大学、政府和社会一起走向恶性循环,教育改革也无法持续。

中国的教改现在面临的困境是,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层,既没有能力去纠正已经被证明为无效的路线和政策,更没有能力去确立有效的路线和政策。如果不能改变现存的路线和政策,引入真正能够从事教改的干部,中国的教育还是会依赖现在的路径衰落,直至出现谁也不想看到的结局。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实施困境 篇7

博洛尼亚进程的具体目标为: (1) 引入易理解、可比较的学士/硕士学位体系, 新增博士作为第三级高等教育学位体系; (2) 制订欧盟范围内可比较的、可兼容的高等学校毕业资格框架和引入以欧洲学分转换系统 (ECTS) 为基础的学分体系; (3) 通过高校间交流合作的深化和双学位政策的推行, 促进既得学位和学习成绩在其他欧盟国家和高校的认可; (4)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5) 加强高等教育的欧洲维度; (6) 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来实现公民的终身学习; (7) 鼓励学生参与博洛尼亚进程和保证高等教育公平性; (8) 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吸引力; (9) 提升三级学位体系下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1)

一、德国博洛尼亚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

德国教育科研部是这样评价博洛尼亚高等教育改革的:“尽管德国的博洛尼亚改革在其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战, 它还是对德国高校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在高校范围内促成了很多革新性政策和措施, 加强了欧盟区高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2) 在博洛尼亚进程中, 德国高校领域主要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1. 德国传统的二级学位体系转为国际主流的三级学位体系:

学士—硕士—博士。德国传统的第一级学位分为三种:Diplom (理工硕士) 、Magister (文科硕士) 和Staatsexamen (国家考试) (3) , 第二级学位为博士。传统的德国学位需要的学习时间过长而且在国际承认和评估方面存在困难。新的学位体系将会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培训技能的机会, 大大缩短大学生取得第一学位的时间, 并以此加快学生就业。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学位体系在国际上是相容的, 便于学习成绩和学位的认可,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的流动性。截至2008/2009冬季学期德国高校75%的专业 (也就是12300个专业中的9200个) 已顺利转变为学士/硕士学制。跟2008年夏季学期相比, 学士/硕士学制的专业数增长了20%还多 (4) 。

2. 学习成绩和学位认证的改革。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ECTS) ) 是目前在欧盟成员国高校中盛行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系统, 它由欧盟委员会研发和推行, 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高校间测量、比较和转换学习成绩的方法 (5) 。这样一来学分可以在本国和国外获得, 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灵活性、流动性, 并为各国高校间学习成绩的互认提供了基础。此外, 德国高校还引入文凭补充说明 (Diploma Supplement) 。文凭补充说明是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的附加文件, 它对学习内容、专业特色、文凭层次及所在国高等教育体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此举措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毕业资格的国际透明度, 促进文凭、学位等的相互认可, 便于用人单位及后续高校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德国于2005年制订了德国高校毕业资格框架, 该框架性规定系统地描述了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中颁发的各类毕业文凭应具备的资格, 其中包括毕业生的学习结果、毕业生能力和素质及教育水平 (如以ECTS为基础的学习量、入学标准、毕业文凭的名称、资格) 等 (6) 。

3.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主要由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两部分组成。

(1) 专业认证:德国所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专业的教学, 专业组织和结构及学位授予条件必须定期接受专业认证机构 (Akkreditierungsagenturen) 的资格认证。德国设立了专业认证委员会 (Akkreditierungsrat) 负责并监督专业认证机构的认证工作。德国专业认证委员会及各类专业认证机构均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 (INQAA HE)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 (EN2QA) 及各专业质量保证网的成员单位。 (2)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分为院系自评、评估组进校评估、评估组提交结论报告、院系就报告开展讨论并提出书面意见、评估机构提交最终评估报告五个阶段。评估主要涉及专业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就业机会及专业的优势、弱势与特色分析。教学评估是德国各个州教育法明文规定的, 它对提高高校教学科研质量及改善大学生学习条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4. 促进学生学者国际间流动。

德国政府力求使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在上学期间有去国外学习的机会, 五分之一的德国大学生至少一个学期在国外大学度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修改后的教育促进改革法 (das Bundesausbildungsf rderungsgesetz)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DAAD) 和伊拉斯谟斯计划 (die Erasmus-Programme) 等欧盟教育促进项目为学生国际流动提供了经济方面的资助。另外, 德联邦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德国学习和研究 (7) 。

5. 提倡终身学习。

2004年7月5号, 联邦—州—教育规划与研究促进委员会 (BLK) 制定了“联邦德国终身教育战略”。该战略旨在推动和支持全体公民在各个生活阶段、各个生活领域, 在不同的学习地点、以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开展学习, 改革教育体系, 争取把欧洲建设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知识型社会之一 (8) 。

6. 保障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教育公平公正, 为此一个

由联邦教育科研部和各个州牵头组成的工作小组在2008起草了一份“国家社会维度行动纲领” (nationaler Aktion splan Soziale Dimension) 来保障全体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9) 。

二、德国博洛尼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那么在博洛尼亚进程中德国高校界和其他社会阶层对新的大学教育体系的反应如何呢?在他们眼里博洛尼亚进程存在哪些问题呢?

1. 博洛尼亚高等教育改革内容上的失误。

针对博洛尼亚进程, 德国教育界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反对派和支持派。他们通过公共演讲、参加电台电视台论坛和在各大报纸发表文章的形式对此次高等教育改革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 (10) 。有调查显示, 德国目前高校改革有它积极的一面:现在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比以前要深入和频繁, 五分之四的学生对大学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和质量表示满意 (11) 。但研究者Tino Bargel (12) 列举了德国博洛尼亚教育改革后本科学习的结构性失误:固定统一的大学学习年限 (13) ;死板的教学大纲, 规定的义务职责太多;上课要点名签到;考试太多;大学管理和教学的不透明性, 灵活性比较少;繁琐的学习模块;对学生的信息反馈比较少。

除此之外, (zdf, Studienstrik 2009) 实行新的教育改革后大学课堂里经常爆满;教授数量与学生的数量相比偏少, 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显得有些不足。20%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跟教师有所接触, 差不多一半的学生几乎很少单独和教师打过交道;德国政府对大学资金的投入随着博洛尼亚进程也进一步恶化 (14) ;整个博洛尼亚大学教育改革只是单方面减少了大学学习的时间, 但是学习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本科毕业后能否进入硕士阶段继续学习的决定权现在下放到了各个高校, 这一举动让很多大学生非常担心, 因为大学很可能自主提高硕士阶段入学的门槛, 这对那些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是个噩梦。

2. 高等教育改革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感受消极。

不仅有些教授学者认为博洛尼亚进程存在很多弊端, 大学生感受研究也显示 (15) , 80%的大学生认为博洛尼亚教育改革原则上是正确的, 但是它的实施显得过于草率。这个调查还显示, 博洛尼亚教育改革后的本科学习是很冷淡、充满精神压力、毫无乐趣的, 大学生生活和求知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这个和以前的大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新学制带来的压力, 现在本科大学生比起以前的大学生变得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即便内心深处他们觉得这种上大学的方式太功利, 大部分人还是想有效率地学习, 并且很快地结束学业。

3. 大学生的罢课游行。

2009年下半年出于对博洛尼亚进程的不满, 德国汉堡、柏林、明斯特等大城市爆发了数十万名学生参加的罢课游行。通过此次游行示威, 学生想指出学校范围内的各种弊端, 以及提出对此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要求大学以减轻或免除上大学限制条件的方式向整个社会开放;提供更多的学习位置;实行免费高等教育;废除德国高校博洛尼亚教育改革后现行的本科硕士学制;减弱目前大学学习的中小学化;关注并加强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取向及发展;减少高校之间的转校程序;扩大大学生在管理高校方面的参与权, 以此加强教育体制中的民主;通过增加教授及其他教职人员的数量来改善教学条件, 保障大学生学习期间的经济费用, 向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三、德国博洛尼亚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伴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力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改革的过程一波三折,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教育的国际化, 改革的力度可谓很大, 时间上也历经了将近10年之久。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高校教育改革不能太急太仓促;要稳步处理好学生传统的学习文化及学习习惯和新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所要求的学习文化之间的关系, 要意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改变有时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也就是要处理好传统跟创新之间的矛盾;社会各界要针对教育改革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媒体对此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在教改方面应该有自己的发言权, 因为他们是教改的主要参与者, 扩大学生在管理高校方面的参与权, 以此来加强教育体制中的民主;增加对高校的财政投入,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使师生比例保持在一个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共赢的范围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学金奖励体系;教改内容不能规定得太死板, 要给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要处理好教育公平的问题。

摘要: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 明确提出了至2010年建立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这一目标。德国作为此宣言的第一批签署国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如引入了学士/硕士学位体系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 (ECTS) , 加强了欧盟区高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等。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带来了一些问题, 由此爆发了2009年下半年数十万名学生参加的罢课游行,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

关键词:德国,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改革,实施困境

参考文献

[1112]ChristophTitz:MehrKlteimStudium.http://www.spiegel.de/unispiegel/studium/0, 1518, 678313, 00.html;17.2.2010.

[1314]AnjaKühne:EhrgeizigeBachelorZEITONLINE, Tagesspiegel 17.2.2010-11:04 Uhr.

浅析农村电网的改革发展及困境 篇8

关键词:农村,电网改革,困境分析

0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而电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由此可见,电力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农村电线的架设和农村电力的普及给予了很高程度的重视,现今,除了极少的偏远地区和高远山区,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力的全国供应,但是依然存在着需要改革和发展的方面。

1我国农村电力发展的现状

1.1农村电力供应的普及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已经开始了极大地发展电力的脚步,根据国务院的统计结果,到了2002年,除了偏远山区以及一些高寒地带,还有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意义上的电力供应。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举一个基本的例子,一个城市可能就有好几个电力供应点,但是农村就存在着好几个村子共用一个电力供应点,现在的农村的经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电力的供应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大而发展完善,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式运营,或者改变很少,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状况,这从一个方面体现出我国的电力供应实际上还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直白来讲,农村的电力供应依然没有做到真正切合实际的普及。

1.2电力公司的内部管理状况

我国电力公司的管理一般是由国家来实施的,电力公司都属于国有企业,所以难免就会存在着腐败问题,尤其是基建和技术改造部门这样涉及利益很大的地方,更加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同时,管理上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在节能减排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等等都存在着经营不力的情况。节能减排是一种保护环境措施,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没有良好的协调经济利益和保护环境责任之间的关系,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方面。长夜结构方面,很多电网企业依然沿用着十几年前的传统模式,这对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是非常不利的,它并不能适应现阶段时代的发展需要,电网公司内部部门之间的任务调配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把任务调配分清,避免出现权利交叉的现象。

1.3农村电力设施的情况

农村的电力设施一方面是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良升级,依然沿用着为了普及农村电力供应时所建设的那部分电力设施,一直没有得到新的改善和发展进步,很多电力设施已经严重老化,但是由于没有新的资源的引进一直使用,这已经不仅仅是设施老化的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电力工人生命安全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力设施一直没有升级换代,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确实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很多电力公司不愿意到农村进行电力设施的升级换代,这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尤其是那些电力供应急需的行业,比如钢铁冶炼行业等。

2我国农村电力改革的大致方向

2.1统筹协调和规划发展

电力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撑,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电力一直都是国家控股的行业集团,属于国有企业。而中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应的对于电力的需求基数就已经远远大于其他国家,这是一个很现实存在的问题。所以对于这样大基数的数据的调配仅仅依靠单个公司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会变得一团糟,因此,需要国家进行统一调配和规划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电力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2重点在于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

一个行业只要基础打牢,后续的发展才能有坚定的步伐。而且技术设施的建设一直是农村电力供应的短板,所以一定要坚定地加大对基础设施部分的建设,这样不仅仅能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的机会,还能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不仅仅是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同时,对于已经有的电力供应设施,我们应该加大对其的转型升级,这同样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良好的项目。

2.3电价改革

电价改革一直是这两年的热点词汇,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对于电价改革的重视和积极参与电价改革的态度。另外,在这两年的两会中,我们一直在提出要进行电价改革的方案,部分城市也在积极的进行试点工作,举一个例子,广东、贵州正在尝试实现一般工商业用电同价,南方电网公司也在积极地配合实现电力方面的逐项改革政策,这其实都在表明我们国家电价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国家同时也在积极地筹划我们电力改革的实施细则。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电价改革能够带来的优惠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清楚的,电价的改革将会促进农村企业的发展,降低他们的经济成本,加快他们的发展步伐。同时也会促进资本对于农村的投入。总而言之,电价改革,势在必行。

3我国农村电力改革的具体措施

3.1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

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这几乎就是每一项政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上层建筑如何更好的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是一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在践行的话题。推及电力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只有真正适应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农村电力的改革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首先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所提到的,在行政单位划分的工作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需要负责编制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5年规划和3年滚动投资计划,修订项目管理办法,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管理,根据项目进展统筹安排年度投资计划。

3.2淘汰陈旧的设施和不合理的架构

上文已经提到了关于农村电力设施陈旧以及设施老化的问题,对于这个方面的建设情况,还是值得重视的。农村的设施本来就是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现在国家正在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重视的阶段,我们要加快建设一个有实力有分量的农村电力设置。尤其是那些由于刚刚建设时技术不成熟的原因造成的构架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尽快加以去除,引进新的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加快建设好一个科学合理的电力构架体系。

3.3加紧与政府政策的紧密联接,制定合理的电价

电力是一个国家控股的行业,属于国加所有,这是已经没有异议的一个事实,因此,想要寻求电力新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电价方面,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政府的联系,尤其是真正的对待政府政策指定时,国家的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由此,电力公司需要和政府政策紧密联系,一同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的电价。这是适合企业发展的一项良好的政策目标。各个电力公司都应该加强配合电价的改革,与政府建立友好互动的交往模式,这不仅仅能够帮助我国电价改革的正常实施,更是一种新型的企业与政府相处模式的开展。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电力行业正在逐步改善,我们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信心,同时不断地完善在农村电力设施供应以及电价方面不合理之处,加快建设好一个电力设施跟上时代步伐的农村电力体系,更换陈旧的电力设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对比起城市的发展,农村的发展速度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的进步空间,政府应该投以更大的重视在对待农村电力改革方面,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这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吕洪波.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

会计改革中的困境及出路 篇9

一、会计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 一) 会计教育改革的困境。目前, 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经营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严重缺乏综合素养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 尤其是在注册会计师这个高层次会计行业, 人才质量较低, 结构分布不合理。而且, 缺乏完善的职称评定体系, 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是企业进行招聘的前提。对于不同等级的会计要进行不同的、全面的评定, 这直接关系到会计人才的合理配置, 所以说建立健全的会计职称评定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 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培养机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 逐渐涌现了大量的会计人才, 但是社会上并没有提供有效的培养体系, 这严重限制了会计人才的发展空间。毕竟作为专业的会计人才, 只具备专业技能是不够的, 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至少这些在传统的会计教育体系中并未涉及到。这些问题的存在, 都严重阻碍了会计改革的发展。

( 二) 会计准则改革的困境。会计准则的改革困境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和股份支付的运用中。公允价值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计量缺乏可靠性、计量实际操作难度大、非法使用造假。缺乏可靠性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是根据具有较高程度国际市场化的国家要求制定的, 而对于中国, 可行性却有待观察。目前, 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这促使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化, 企业内部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但是实际上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使得在证券交易过程中, 缺乏监督管理, 造成交易双方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进而严重阻碍了证券交易市场的发展。关于计量实际操作过程中, 不仅要对所有的会计数据进行重新确认和计算, 还要将相关的报告体制进行调整, 会计工作人员、部门、职责都要进行调整。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公允价值, 以及其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机构。由此可见, 计量实践操作的过程十分繁杂, 需要会计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才能在保证对其进行保密的基础上, 细致、有序地完成会计工作, 否则将会对会计改革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还有就是非法使用造假, 有一些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股民, 就会想方设法地制造一些公司利润优厚的假象, 从而获取非法利益。公允价值的计量存在这样的漏洞, 会造成人民的私有财产受到非法侵害, 也会影响市场的有序运行。在股份支付上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没有明确的摊销方法对股权激励成本进行控制, 还有就是没有披露足够的公允价值信息。股份支付准则规定, 股权激励成本在这一时期内分摊到每年的成本中, 但是实际上对此并没有制定具体的方式和途径, 从而导致企业随意按照自家意愿制定摊销年限, 非法操作企业的业绩。

( 三) 会计信息化改革的困境。在会计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 人们在认识上出现两大偏差, 一是人们总是普遍认为会计信息的功能是很强大的, 这实际上夸大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二是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并没有从整体出发, 也未曾建立健全的、科学合理的体系, 基本上都是各自行动, 这就直接导致了信息化体系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 尤其是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上, 一直没有制定固定的系统。虽然我国有一些会计信息监督管理机构, 但是却很分散, 不够紧密, 使得收集的市场信息也不完善, 这将直接造成一系列的市场危机。另外, 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使得先进技术的应用面过于狭窄。而最重要的就是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匮乏, 虽然我国十分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但是由于教育培训师资力量的不足, 以及培训周期的不合理安排, 导致无法为市场提供专业的人才, 从而严重影响了会计行业的发展。

二、会计改革的出路

( 一) 完善会计教育制度发展。面对会计教育改革中的不良问题, 必须要加强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积极督促会计人员参加教育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对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创新, 才能激发会计人员的学习兴趣, 进而学习新知识, 尤其是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同时, 企业还应创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管理体系, 对于会计工作人员而言, 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 也只有加大管理力度, 才能够有效约束不良的行业现象和行为, 从而保证会计市场的有序进行, 并实现会计教育的全面改革。

( 二) 健全会计准则。一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评级体系, 这样才能保证公允价值更好地发挥计量作用, 而系统的计量标准能够使公允价值在操作的时候更加便利, 所以对此应该整合公允价值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市场的具体情况, 进行计量标准的设定。二是应该进一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从而对会计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惩处, 确保经济市场能够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 对公允价值的监管力度也要有所加大, 并建立健全的市场信息体系, 进而能够确保及时地获取最新市场信息。而关于股份支付, 可以尝试采用集中股权支付原则的计量办法, 并制定完善的运行股权刺激的体系, 以此保证激励费用和企业所获取的利益能够同时增长, 从而在长期内实现股权激励的最终目的。三是要制定明确计量公允价值的办法, 要求企业形成明确的评估公允价值模型, 保障证券市场有序发展, 进而实现会计准则的科学合理改革。

( 三) 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想要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积极建设, 必须要树立良好的会计信息化思想, 让会计工作人员切实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而且, 相关的政府工作部门要加强自身在实现会计信息化上的作用,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规范, 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提供有力的制度基础。而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关键还在于人才的培养, 所以加大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会计市场提供专业的优秀人才, 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虽然在会计改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依旧面临着很大的难题, 亟待解决, 据此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 寻找相应的新出路是必须的, 也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 从而全面促进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我国的综合实力。而且, 为了实现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一席有利地位, 必须坚持进行会计改革创新, 不断寻找新出路, 新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赵静.浅析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商业经济, 2012, 1

[2]李双龙, 李桂英.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1

中国营销的新时期困境与改革 篇10

关键词:传统营销,中国式营销

一、传统营销陷入困境

市场营销好比是一场战争, 企业在经历了产品战、价格战、广告战、渠道战、促销战等一系列战争之后,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营销困惑和迷茫。传统营销的理论和实践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 价格战几败俱伤

价格战一直以来是商家比较青睐的扩张市场, 占领地盘的方式。尤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使得价格战普遍存在。然而以长虹的惨痛价格战教训为代表的一系列事实向我们表明, 价格战往往造成几败俱伤的局面。随着消费者的不断成熟, 价格战已经不再那么总是奏效。

(二) 渠道战露出马脚

“得渠道者得天下”的思想像一根指向标指引着无数厂家大大关注到了渠道, 但他们过于追求做大, 造成许多企业的渠道过于冗繁, 难于管理, 区域市场之间不断发生冲突, 价格混乱, 窜货现象严重, 信息反馈慢。渠道的战争越打越烂, 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回报, 反而成为企业的负担。

(三) 促销战难以奏效

一进商场, 醒目的“促销”字样占满货架, “买一赠一”、“一元手机”等标语已经不再新鲜, 消费者开始对各种促销手段见惯不怪。以前一搞促销就见销量, 而如今这些促销方式已经不能再提起消费者的胃口。中国的企业现在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对于促销战是不想打也得打, 手里在出招, 心里在疼痛。许多企业没有原则的长期大力度买赠以致成了变相降价, 与促销目的背道而驰。

二、传统营销失效的原因

(一)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全球化、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 贸易和投资体系的变化, 全球竞争、社会和环境规则体系的变化, 使得整个经济大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尤其中国加入WTO以后, 从政策到实践都已经远远不同于以往, 曾经的中国式营销不再适合现在的经济环境, 失效也就成了必然的事。

(二) 市场环境的变化

国际巨头增多, 竞争对手强大, 全球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 项目总数超过了30000个, 而且国际巨头不断追加在华投资, 扩大投资规模。我国企业要依靠传统的简单竞争战略在今天的市场已步履维艰。

国内市场竞争趋向白热化, 中国正处于持续发展、突飞猛进的阶段。供过于求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为了争夺有限的消费者, 在市场的压力下竞争走向过度。产品同质化严重;降价幅度大、频率高, 在成价格混乱;渠道管理不善, 窜货、充货、假单泛滥;促销手段单一、恶性竞争严重。这一切都是竞争变了味。

(三) 消费者的变化

消费者呈现更大的多元化, 消费者消费能力的高低不等, 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中国社会阶层出现了分化。许多新型消费者出现, 互联网的兴起造就出新的传播媒体, 其大众化催生出e人类;独生子女的一代逐渐登上消费的舞台;单身贵族盛行;银发一族从被遗忘到被重视;女性消费者崛起;知识型、思考型、挑剔型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这所有的一切都使得传统营销越来越难以招架。

三、中国营销需要的变革

市场环境的变活, 消费者多远化的出现, 新型消费者的出现等使传统营销显得那么软弱无力, 如果传统营销再不进行改变, 就只能在改变的浪潮中淹没。如何进行改革, 一种新营销的模式将是中国变革的方向。

(一) 由“点”出发转变为从“面”出发

传统营销最大的缺点就是从“点”出发, 忽视整体竞争环境, 新营销最大的优点是从“面”出发, 重视整体市场环境, 重视战略, 重视创新的。新营销以整体市场竞争作为营销的出发点, 以“面”作为基本准则来进行战略营销, 新营销思想核心是战略。

(二) 强调社会市场营销观、整体营销观

社会市场营销观是营销观念的发展和延伸, 强调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个别的、眼前的需要, 而且要符合消费者总体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要正确处理消费者欲望、企业利润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统筹兼顾, 求得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整体营销观突破了以最终顾客市场营销为中心的传统市场营销理论, 注重长远利益, 强调群体利益, 供应商、分销商、最终顾客、员工、同盟者、竞争者、大众等都包含在营销里面。

(三) 转变营销价值观, 强调顾客附加价值

传统营销在价值观方面所注重的只是产品价值和货币成本, 这种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竞争竞争激烈、顾客越来越聪明、消费者选择机会越来越多的局面, 这种观念已经落伍了。所谓顾客价值, 是顾客期望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所构成的总价值。顾客附加价值是指顾客所获得的总价值与顾客为获得这些价值付出的成本的差额。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如果一个企业能从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转向市场营销观念, 它才能有效地对待竞争。只有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

(四) 4P到4C的转变

传统的营销组合是4P, 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它更多的强调产品, 强调推销, 以营利为唯一目的, 而面对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当代市场经济4P组合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4C观点诞生了。4C分别指代Customer (顾客) 、Cost (成本) 、Convenience (便利) 和Communication (沟通) 。4C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与市场导向的4P相比, 4C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4C理论使营销的概念更进一步地深入到了整个企业, 使企业从战略上围绕营销发生了改变, 这是传统营销概念中4P的概念所不能涵盖的。它更能适应这个供过于求, 消费者至上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屈云波.挑战中国营销8大新难题[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

[2]、Susan Hart, 曹建华.营销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现代诗歌教学高中语文下一篇:临床药师药学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