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困境分析

2022-06-24

第一篇:城管执法困境分析

城管执法局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合法性分析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城管执法局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合法性分析

—以“唐福珍案”为例

郑书宏 卢宇

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强制拆除胡昌明违法建筑一案,因胡昌明前妻唐福珍自焚身亡,在各大媒体吵得沸沸扬扬。该事件系各种复杂因素所致,涉及方方面面,现笔者仅从法律层面对本案进行简要分析。

案情介绍:

1996年8月,胡昌明与金牛区天回镇金华村签订了《建房用地协议》后,在未办理《规划建设许可证》及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修建了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及简易结构房屋,用于企业经营。此后,胡昌明对所建房屋一直没有办理相关手续。2007年8月,成都市决定修建市政道路金新路。为保证金新路施工顺利进行,金牛区有关方面多次与胡昌明沟通,要求其自行拆除该建筑。考虑到历史因素,金牛区有关方面拟给予适当补偿,但胡昌明拒绝接受,并提出了800多万元的要价。2007年10月23日,成都市金牛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给胡昌明下达了限期拆除违法建设事先通知书,10月29日,又给他下达了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书,限令胡昌明在2007年11月3日24时前拆除。胡昌明未予理睬。2009年4月10日,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对胡昌明建筑实施拆除,遭到其前妻唐福珍组织亲属多人暴力阻挠执法,该次执法行动终因唐福珍采取往自己身上倾倒汽油的极端方式相威胁、为避免意外情况出现而终止。2009年 11月13日,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对胡昌明建筑实施拆除。

法律分析:

本案虽因拆迁工作引发,但实质上金牛区城管执法局是依据规划及城市管理等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认定胡昌明的房屋是违法建筑并将其拆除而引发的纷争。本案中,争议焦点在于金牛区城管执法局是否是适格主体、胡昌明的违法行为是否因时效而应免于处罚以及其是否有权实施强制拆除。下面,笔者就该争议焦点分别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一、限期拆除建筑决定的性质

行政处罚也称“行政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对被认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给予的一种制裁。限期拆除的性质是否属于行政处罚,在理论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明确规定了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六类行政处罚措施,限期拆除并没有归为其中之一,但是该条同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规定其他行政处罚措施。因此,考察作出限期拆除的决定是否属于行政处罚,应当考察是否有法律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同时,《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也对限期拆除做了明确规定。

据此,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八条以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限期拆除已经明确被规定,而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其性质属于行政处罚。

二、金牛区城管执法局作出拆除处罚决定的主体资格之合法性分析

本案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胡昌明兴建房屋应当获得城市规划部门的批准,同时根据该法律的规定,未经办理相关手续的应当限期拆除。据此,根据该法律之相关规定,规划部门是有权对胡昌明违法建筑行为作出拆除决定的行政机关。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2003年,成都市人民政府依据《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复函》,制定了《成都市城市管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暂行办法》。该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执法局依据城市规划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有权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根据以上相关规定,金牛区城管执法局行使该行政处罚权是有法律依据的。

三、关于本案行政处罚的时效

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便会依法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制度。 行政处罚时效分为追究时效和执行时效。所谓追究时效,是指行政处罚机关和其他有处罚权的组织对违法行为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有效期限,如果超出这一期限,则不能再行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同时,该条第二款规定,前述二年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则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本案中,胡昌明是于1996年8月,在与金牛区天回镇金华村签订了《建房用地协议》后,但在未办理《规划建设许可证》及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进行违法修建的。对其违法行为是否已经过了追究时效的认定,关键在于其违法建筑的行为是否“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但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对此,笔者认为,认定本案中胡昌明违法建筑的行为是否“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关键在于,能否将胡昌明违法建筑行为建成的房屋的存续状态作为认定违法行为处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依据。笔者认为,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得很明确,是从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两年的追究时效。本案中,胡昌明于1996年实施修建行为且其违法修建行为已经完成达十多年之久,因此,其追究时效已经届满。至于该违法建筑存续的事实,只是违法行为的结果。只有产生该结果的行为被认定违法并被撤销之后,其结果能才能被否定,因此,违法建筑的存续不能作为认定违法行为处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依据。至于,城乡规划法,因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其不能作为评价胡昌明的建筑行为是否违法的依据。但是,《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凡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造或者未拆除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强制拆除,并可处以罚款。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凡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不论其行为的发生时间,均可被要求限期拆除。因此,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本案中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并没有届满,行政机关仍旧可以对其进行追究。

四、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实施强制拆除的合法性分析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对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划分大致有以下三种: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和可选择的行政强制执行。可选择的行政强制执行是指,某些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可以选择自力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就本案而言,《行政处罚法》、《城乡规划法》以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分别对强制执行的主体进行了规定。其中,《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凡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造或者未拆除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强制拆除,并可处以罚款。前述规定分别规定法院、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成的有关部门以及经政府批准的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因此,前述法律规定之间发生冲突。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行政处罚法》之间的冲突而言,前者颁布于1992年,后者颁布于1996年,前者属于行政法规,后者属于法律。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处罚法》属于上位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属于下位法,二者冲突之时,应当以上位法为准。而就《行政处罚法》和《城乡规划法》而言,前者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是专门规范行政处罚的一般法,《城乡规划法》则是规范城乡规范范围内的行政处罚的特别法,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但是,《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的适用情形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该法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而本案中,《城乡规划法》并不能作为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因此,金牛区人民政府无权责成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实施强制拆除等措施。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本案中,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城市道路建设中的预定公物制度

刘建昆

城市道路的修筑工程,在世界各国均为公益事业。而道路工程往往涉及对土地及其地上物的征收。作为唐福珍案发生背景的,正是成都市有关方面修筑城市道路的行为。

台湾地区的“公共设施保留地指定”,相当于法国的“公共道路划界”,日本的城市规划土地征收中“事业认定”(项目认定)。法国正规的征收程序,在行政阶段包括事前公共调查、批准公用目的、具体位置调查和作出可转让决定四个步骤,王名扬认为:公共道路划界实际上是一种“更方便更迅速的公用征收方式而没有采取公用征收的正常程序”。因此,公共设施保留地的有关制度整体上也可以作为征收的一个步骤加以研究,而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征收的前置程序。其特点是:

1.在城市规划区,依据城市规划的抽象行政行为作出。台湾地区《都市计划法》规定:“都市计画地区范围内,应视实际情况,分别设置左列公共设施用地:

一、道路„„”;法国“根据城市规划而实施的划界,不限于道路的调整和改进,也适用于新道路的开辟。”

2.行政机关得对该地块实施建筑许可管制,并辅以警察权力打击违法建筑。在法国“为了国有道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改良,可以指定保留的土地,对保留土地不发给建筑许可证。”“行政机关在领发建筑许可证时,必须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台湾地区《都市计划法》第五十一条:“依本法指定之公共设施保留地,不得为妨碍其指定目的之使用。但得继续为原来之使用或改为妨碍目的较轻之使用。”台湾还专门制定了《都市计画公共设施保留地临时建筑使用办法》。在日本经过项目认定后所有权人“其自身变更土地房屋的形态,新建、改建或增建或者大修房屋时,事先需要得到都道府县知事的批准。否则不能请求相应部分财产的补偿。”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3.原土地所有者负有建设上的不作为义务。台湾地区《都市计划法》第四十一条:“都市计画发布实施后,其土地上原有建筑物不合土地使用分区规定者,除准修缮外,不得增建或改建。”第五十一条:“依本法指定之公共设施保留地,不得为妨碍其指定目的之使用。但得继续为原来之使用或改为妨碍目的较轻之使用。”在法国“上面已有建筑物和围墙的土地,„„划界计划立即发生

另一种效果:这个不动产因划界而负担一种衰退的役权(servitude de reculement)。就是说,该不动产的所有权者对于建筑物只能维持,不能加固以延长其存在的期间。”在日本“自项目认定告示发布之日起,任何人未经都道府县知事的许可,禁止在项目设立地上从事会导致土地房屋形态改变等明显影响项目运行的活动。”

4.条件成就后进入征收程序。在法国“在建筑物因衰退而摧毁,或因衰退造成危险,由行政机关命令摧毁时,该不动产成为光地,自动地成为道路的一个部分。”不动产所有者取得光地的补偿金。“如果行政机关急需进行道路改建,或者不动产所有者愿意趁早转让时,行政机关和所有者可以协商移转所有权,或由行政机关采取公用征收方式取得所有权。”日本则“自项目认定告示公布之日起,项目设立人就因此获得了裁决申请权。项目设立人可以在此之后的1年之内,申请相应土地房屋所在地的都道府县的征收委员会作出征收裁决。”

在台湾地区《都市计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依本法指定之公共设施保留地供公用事业设施之用者,由各该事业机构依法予以征收或购买”。公共设施保留地的是否设置期限曾有过争议。1988年修正的《都市计划法》取消了原有的期限规定,1994年大法官释宪亦认为:“无从单独对此项保留地预设取得之期限,而使于期限届满尚未取得土地时,视为撤销保留,致动摇都市计划之整体。”但是遥遥无期的征收,在台湾久为诟病。

从中也可见,虽然有急缓之别,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上,大陆法系立法例倒是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第二篇:【法律资料】城管执法论文城市管理执法论文论城管执法(共10页)

城管执法论文城市管理执法论文:论城管执法

[摘要]城管,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所需要的产物,其执法的方式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当前,城管执法的困境是综合执法权缺乏法律依据,城管的组织缺乏法律定位。要解决城管与小商贩的矛盾,就必须要明确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定位城市的属性,即城市的归属。如果承认城里人作为城市既得利益者是城市唯一的主人,那么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工具,就必须充当城里人利益的保卫者。如果城市所有权归属于城市现存的人,那么城管就必须变成不同群体间利益的平衡者。显然,我们需要的是后者,需要的是和谐的综合执法。

[关键词]城管;执法;矛盾根源

现实当中城管与无证商贩之间就如同猫鼠关系。在笔者调查的多起典型案例中,不论是城管还是无证商贩都出现了伤亡。按照波斯纳的新经济法学方法分析,这样战斗对社会来说非常不划算。因为即便城管打赢了,国家很可能按照国家赔偿法来救济相对人;而相对人打赢了,国家可能要按照公务员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为城管队员定为公伤。不管怎么样都要这些纳税人来为这个结果埋单。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城管执法难道就是两种方式———要么打人,要么被打,要理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冲突双方分别进行利益分析。

一、 城市小商贩存在的意义与问题

城管执法的主要对象是小商贩。其经营项目主要是蔬菜、水果、简单日用品以及其他简单的手工业等,例如:工作族的早餐、网虫的夜宵、价廉的农副产品等。这些生活必需品极大的方便了城市人民生活,也缓解了就业压力。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大都市依然少不了小商贩的足迹。所以说城市小商贩的顽强生命力本身就说明了其符合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

小商贩这个群体主要由下岗职工、城市无生活保障人、进城农民等构成。他们基本上都是不能支付高额的城市生活成本而又必须在城市寻找出路的弱势群体。有些商贩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经常会做一些缺斤短两、掺杂掺假、占道经营、乱抛垃圾等等违法行为。农药超标的蔬菜、药物催熟的水果、注水的猪肉基本上都是从这些流动商贩送到居民餐桌上的。狭隘的利益观、较低的文化水平、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让很多人根本无视公共利益。我们经常能看到人行天桥上,三米宽的路上,两排商贩各占一米,有时候中间还要放上一个招徕顾客的音响;一些卖瓜果的商贩溜进小区,用高音喇叭不分时段的叫卖,并且随手乱抛果皮废弃物;还有一些拾荒者在住宅区内乱翻垃圾桶,在拿走想要的东西之后,扔下一片狼藉扬长而去等等,这样案例数不胜数。如果不对其加以约束,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永远也赶不上他们破坏的速度。

二、城管的概况

(一)城管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追根溯源,城管的前身其实属于环卫部门。中国的城市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元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记》中,曾经将临安(今杭州)称誉为“世界最富丽华贵的城市”。而那个时候,古临安因为城市人口聚居而产生大量的垃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府就开始招募专人进行清除;清末,警察机关负责对城市清洁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清理街道、收运垃圾、整顿厕所等。近代(1929年前后),当时的各地政府还颁布了有关清洁卫生的管理条例,并开始设立专门的城市环卫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各城市即建立环卫管理机构。此后,环卫部门的隶属发生频繁变动,分别归属过公安、卫生、供销等部门。1980年起,城市的环境工作改由城市建设系统管理。改革开放之后,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环境破坏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城市公用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但当时的政府相关部门执法权力重叠,职责边界不清,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重复处罚与执法疲软的弊病。要尽快扭转“一群大盖帽管不了一个破草帽”的局面,还市民一个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就必须设置一个及时高效的新职能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关于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规定消除了达成这个目标的法律障碍。1997年5月北京市宣武区最早启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之后,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相继成立城管部门。

我们必须客观的承认,由于执法力量的集中,增强了执法威力,市民投诉和媒体关注的很多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可见,从发展历史和工作成果上看,城管存在也是合理且必要的。但是为什么善花有时会结出恶果?两个必要的城市发展主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冲突?要解开这个迷,必须从矛盾关系上进行分析。

(二)城管执法的困境 1.综合执法权缺乏法律依据

城管经常要与综合执法联系在一起,但我国法律一直没有正式界定综合执法权。综合执法的权限到底有多大,通过对各个地方情况的统计,大致可以锁定以下七方面:一是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依法强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二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依法处罚破坏园林设施即苗木行为;三是公安交通管理方面,依法处罚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外的违法占道行为;四是市政管理方面,依法处罚违法占道行为;五是城市规划管理方面,依法强制拆除与处罚未经规划部门许可的违法建设行为;六是工商行政管理方面,依法处罚占用道路的无照经营行为或未在指定地点经营并影响市容等违法行为;七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权。可见,综合执法权涉及环保、公安、交通、城建、工商等各个工作部门,基本上集中了一个地方政府所有主要的执法权。

但是,由于综合执法权不但范围大而且还没有相关的程序法规定,这样就导致综合执法变成城管部门的“自留地”。在处罚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城管的自由裁量成为主流,而在做出处罚决定之后,又缺乏有力的救济途径,立法的真空是恣意行为的罪魁祸首。试想一下,没有约束的庞大权力,就相当于一个没有方向盘的重型卡车在市区中高速横行。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市城管部门的一辆执法车,突然被深圳市某街道的城管执法车卡死。两名市执法队员当场亮出执法证,对方称他们假冒。言语不和之间,后者对前者拳打脚踢。事发后相关领导赶到派出所协调处理,连连声称:“这完全是一场误会”。如此的嚣张,城管连自己人都打,那么还有谁来管城管。

2.城管的组织缺乏法律定位

既然城管集中行使的职权是多元的,这就必然牵扯到一个实务的问题———行政主体在实施职权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目前我国宪法和行政组织法根本没有对城管部门的地位加以确认。因此,各地方城管的组织模式十分混乱,通常为以下几种:一是由地方政府直属领导的独立工作部门;二是由市容环卫管理部门领导和协调的独立执法主体;三是与环卫管理部门合署办公同属市和区两级政府领导。

实际上全国范围的城管组织方式远不止这些。例如从决定主体上看,省级政府、甚至市或县级政府都可以自行设立城管;在级别上看,乡、县、区、市都有自己的城管建制(但中央政府则没有);从身份上看,有的城管组织有行政主体资格,但有的则属于地方政府工作机构。组织上的混乱导致监管和救济方面的困难,自然会滋生暴力性的执法方式。

二、 城管执法背后的矛盾分析

表面风光,可实际城管的日子并不好过。对于城市的市容环境卫生,领导指示必须要搞好,那么城管就必须要执行到位,否则就要失业;城市居民说要搞好,也必须搞好,否则被人家曝光会被人家骂。可是,城管的管理对象多数都是城市生活边缘人,在城里活下去是其底线,对他们进行处罚或强制,不但“执法效益”差而且人身危险性高。同时,因为其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只要小商贩问城管一句:“哪条法律规定你可以罚我”,这就足以对城管构成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按照公法的基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立法缺失导致城管处在这样一个理不直气不壮的尴尬状况。一旦遇到阻力怎么办?那就只能诉诸暴力。在全国城管(执法)局长联席会议上,执行会长、秘书长罗亚蒙说“全国几十万城管人员大体分为两派”。一边是崇拜权力威力的鹰派,一边是强调温和执法的“鸽派”。“鹰派”往往认为:相对人不老实,对批评教育不是态度蛮横就是阳奉阴违,不用强硬手段无法执法。为了强化执法威力,鹰派不但提高“硬件”采购———开始装备有盔甲、盾牌、防割手套等装备,还从“软件”上进行升级。一本真名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的“城管秘籍”就是典型代表。作为某些城市城管执法的培训教材,此书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其中列举了怎样巧用、妙用暴力来对付抗法者。例如“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鸽派则认为,打骂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激化矛盾,要从人心入手,要尽一切可能要非暴力的方式执法。例如,在四川省遂宁市一位女城管劝告乱停车的人,不料这人从车上下来后就给了女城管一记耳光。女城管队员始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实际上鹰派也好鸽派也罢,这种单纯的执法方式区分只是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矛盾。“打人、掀摊、罚款、没收”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2008年昆明市西山区城管清理占道经营,发现一名中年女贩占道经营,立即没收了其全部用具。该妇女立刻倒在机动车道上,不说不动长达一小时,城管人员见状只好送还三轮车。可在烈日下,该妇女还是不为所动。无奈之下,城管人员只好撑伞为她遮阳。可见,暴力执法的后果不是激起相对人的“硬”反抗就是向这位大姐一样的“软”反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也不能解决问题。重庆市出现所谓的妈妈城管,即聘用一些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对违法商贩苦劝。她们顶风冒雨,挨骂甚至挨打是家常便饭。结果怎样?不但执法效果并不明显,反倒是执法队员由几十个人变成一个。这样的执法,尊严何在?实践结果说明,仅从执法方式上变化,不论是妈妈城管抑或女子城管都是隔靴搔痒。暴力执法的根本问题不是在于执法手段,而是法律的缺位。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没有城管也一样可以保证整洁城市环境。它们的诀窍就是依靠健全的法制。日本于1958年专门制订了《轻犯罪法》,并于1983年修正,其中规定了34项轻犯罪行为,例如公共场所对人动粗和恶语相向,破坏公共照明灯,妨碍水上交通,丢弃对人有危险的动物,插队,妨碍安静,暴露身体,学位、职务、资格等弄虚作假,乞讨,偷窥,吐痰和随地大小便,随便丢弃鸟兽死尸和污染物,妨碍别人通行等,以上触犯者可被拘留并被处以罚款。既然是犯罪行为自然由警察处理。日本警察根本不会暴力执法,因为相关的行政法律足以约束其行为。一旦升格为犯罪行为,就意味一旦受到处罚就要留有案底,违法的成本徒增。最令我们头疼城市“牛皮癣”也曾经在日本泛滥。但是日本政府并没有采取围剿游击队方式,而是,一方面通过《轻犯罪法》绝对禁止乱贴乱画,另一方面定期通过免费公告粘贴牌和小广告装订成印刷品的方式在社区发布。这么做既满足小业主的需求、也保护了城市环境、还保证了资源集中回收,可以说一举三得。可见,不文明行为本来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通过令人信服的法律强制,加上人性化的疏导,“一手硬,一手软”让日本国民的素质堪称楷模。

既然立法能够实现执法主体地位明确、职责清晰、监督有力、救济有效,那么我国法律为什么不对综合执法权和城管地位加以规制呢?其原因在于各方主体间存在巨大的利益鸿沟。这种矛盾与其说是小商贩与城管间的矛盾不如说是城市外来人与城市居民间的矛盾,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生存权与发展权间的矛盾。一方面是小商贩为代表的城市边缘人要活命;一方面是以城管所代表的城市要向更发达阶段前进;一方面,是外来人要生存,一方面是城市人要面子。

当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城乡发展差距会不断拉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于是两种利益诉求发生了更加激烈的碰撞。要解决城管与小商贩的矛盾,就必须要明确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定位城市的属性,即城市的归属。如果承认城里人作为城市既得利益者是城市唯一的主人,那么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工具,就必须充当城里人利益的保卫者。如果城市所有权归属于城市现存的人,那么城管就必须变成不同群体间利益的平衡者。从法理与宪法上分析,答案很明显,生存权当然是优位的,一个人不论来自哪里都是中华人共和国公民,城市不可能是某一些利益阶层的专有物,外来人当然可以堂堂正正的在城市生活。但问题是城乡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有限的城市资源不可能为每个外来人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例如,建立免收摊位费的农贸市场完全能够缓解城管执法压力。但同一个城市地块,如果建设大写字楼、大饭店、大商场等能够提升城市硬件设施,从而改善城市人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增加税收。反之,如果我们真的建立免费农贸市场还会产生多米诺效应———即城市周边的农村人口甚至临近城市周边的农村人口会大量涌入这个城市(因为很显然城里的生活要比农村优越)。到那时,有多少城市地块能够满足这么多外来人口?正是这种生存和发展尖锐的冲突直接影响了立法。立法机关迟迟不对城管进行法律定位,实际上也就是默许了城市的优先发展策略。所以,从根本上说,造成今天这种局面,不单单是城管一个部门的过错,各级人大、各级政府、外来人、城里人都有责任。

和谐的综合执法,需要的是城市当中两种利益的代表坐下来,寻找双赢的方法,然后通过权力机关将这种利益划分进行法定化。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便换做哪一个部门行使综合执法权,其表现也会如同城管一样。至于执法环节,不论是城管还其他执法机关,都应该是“软硬”兼施。所谓“硬”,即执法的目标是刚性的,不能随意妥协或更改。同时,针对小商贩的不同行为区别对待:对于严重违法、屡教不改的要依据相关法律从严处罚决不姑息;所谓“软”,即对于初次违法、轻微违法的相对人要批评教育为主财产处罚为辅。执法的“软”与“硬”要相辅相承,“软”以“硬”为前提,“硬”以“软”为表现,才能达到行政目的和手段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周叶谦.新宪政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7 [2]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04 [3]李正想.上海市综合执法管理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4 [4][澳]约翰·S·德雷泽克/丁开杰.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美]詹姆斯·C·斯科特/王晓毅.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法律的具体定义

法律是一种公平的规则,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为手段。法律需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演变,最终它也将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法律的概念古时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机关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化产物,从人类社会早期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习惯法的产生,到国家的诞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再到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开来,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法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一成不变的是: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

2、法律的其他解释

基本的法律:

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实际作用与宪法实际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并权宜之针,在没有实施宪法下达到有法维持宪政秩序之效果。

这里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法律,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基本法律”的层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宪法》第67条)。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出的决议和决定,如果其内容属于规范性规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类的文件,也视为狭义的法律。它一般包括宪法,民事法,行政法,经济法等。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由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仅对该行政机关之公务员有拘束力,除法规命令外,原则上行政机关所制订之行政规则对于人民均不发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权利之法律必须由人民所选举之立法机关制定之(即后者,狭义的法律)。

3、相关法律名词

法系

法系是指对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体系的分类标准。根据各国法律的渊源,存在样式和运作方式,法系可以分成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两种。两者主要区别在法律渊源,法官权限,诉讼程序方面。

法律制度

在发达国家,主要的法律制度有独立的法院、代议议会、责任内阁、军警系统、官僚系统、法律专业和公民社会本身。约翰·洛克在其《政府论》里,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外交三种权力,其后的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对其进行了完善,主张将国家权力划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而且三种权力必须要分立,而且相互制约。他们的原则是不应该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到国家的所有权力,和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内的独裁理论相对。近代,有马克斯·韦伯等人重塑有关在行政控制下的国家的模型。现代军事、政治与官僚的力量对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显现出了许多特别的问题,这些是早期如洛克和孟德斯鸩等作家所不可预见的。法律专业的惯例和实例是让人民接触公平正义的重要部分;而公民社会则是一个用来指形成法律的政治基础的社会组织、社群和团伙等。

第三篇:市容执法工作演讲集:城管,城管

市容执法工作演讲集:城管,城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岗位塑文明形象。

自2003年进入城管局,在与城管工作的亲密接触中,让我感触颇多,也开始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城管人的酸甜苦辣,和作为一个执法者身上所担负的责任。

一、在执法中,首先要关注我们执法队员自身的形象,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对管理相对人不仅要做到有理,还要有节,执法形象是政府形象的代表,城市文明离不开行政执法,而行政执法就必须要坚持执法文明。在现代社会,文明已深入人心,人民对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已渗透到社会没一个角落,体现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文明社会的城市管理,必然要求其执法活动与文明相适应。

有理,就是要拿得出依据,讲得出道理,这就要求我们熟悉业务知识,精通法律法规、条文条例。执法不是简单随意,而是讲求技巧、艺术。执法实践表明,绝大多数违法、违规者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执法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行之以法,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与宣传,遇事耐心而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违法、违规行为是会得到纠正的。这里的关键是执法不上其理,不失其真,不矫枉过正。只教育不处罚、以教代管,该纠正的不纠正,该罚不罚,对违法者听之任之,这都是执法不严、玩忽职守的表现;态度生硬、行为粗暴、以罚代管,甚至搞以邪制邪,就违背了文明执法的基本要求,不但不能纠正违法行为,而且会激化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

有礼、有节就是要以平等的身份对待管理相对人,尊重被管理者,文明执法是执法人员内在文明素质的自然流露,它体现执法人员对道德的尊重,对文明的敬仰,对法律精神的深刻体会。表现在具体执法实践中,执法队员的举止形象、执法语言、执法程序都要符合文明规范的要求。执法队员由于是政府机构的代表,市民自然要求其素质具备现代文明的特质,相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具有榜样的作用,是效法的对象。市民对管理相对人的要求是遵守法律,而对于我们的要求还远不止于此。我们的一切表现,除符合法律外,还必须符合文明规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和执法对象之间发生争执时,经常处于不对等地位的原因。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尊重,认识到这一

点,我们就不会为有时后我们受到误解而过于委屈。坚持文明执法,尊重被管理者,也就是尊重自己。

二、只有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才能树立威信、树立形象。文明执法是严格、规范执法的前提和手段,离开了文明执法,就是无视市民权利,容易演变成野蛮执法;而没有了严格、规范的执法,就无法执行好法律,执法也会失去它本来的面目,失去法律的尊严。

严格、规范执法首先要求我们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按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标准和程序,正确地运用法律,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尊重法律精神,理解法律愿意,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承受着政府和守法者的期待,决不是可大可小、可有可无的事情。我们应该不畏艰难,任劳任怨,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重托,否则就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

严格、规范执法更要体现在执法程序和执法手段上,贯穿于执法活动的始终。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法,履行告知、教育、整改、处罚等程序,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坚持五级审批制

度,按照违法情节罚款,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搞态度处罚、关系处罚、人情处罚,做到见违必究、纠违必罚、处罚有据。

三、执法还要有创新,要转变观念。在执法中要拓宽思路,把目光放长、放远,要敢闯、敢冒,不断推开执法的新层面。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中要踏实、苦干,把执法放到管理中来,在管理中求执法。反之,也只有这样,执法才能取得效果,达到执法的根本目的。要针对自己的职责,积极参与各类大小违章,树立事无巨细,教育重于处罚的原则,并且努力要在执法中探求难度大、无抓手的案件,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

城管执法队伍充当着文明使者的角色。唯有城管执法人员确立了对执法的绝对权威忽然完全信仰,具备了内在、自觉的法治理念,并通过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良好的形象去营造一个高标准的城市管理执法环境,才能有效提高城管执法效率,确保文明执法的顺利进行。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靓街上的城管巡逻兵——陈新

张家港市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城南中队的陈新,在城管系统还只能算是一名新兵,但就是这位进城管系统才三年的新队员,凭着一股子干劲和一手过硬的技术,日夜维护着张家港步行街所有设施的安全运转和步行街优美的环境秩序。用小陈自己的话说: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不能忽视每一件小事,我始终相信自己的辛勤劳动,是能够使张家港市的窗口形象更加亮丽,始终相信只要自己辛苦点,居民生活休闲环境会更加舒适,始终认为我们的努力,会使每一位来我们张家港的游客对张家港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那么我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付出也就是值得的。

2005年1月,陈新来到了步行街管理组,担负着港城这一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地段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他带领着12名队员,

用细心、诚心、耐心、公心、热心的执法、管理、服务,赢来了市民的充分信任;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誉。他立足本职、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以争创一流执法业绩,打造一流城管队伍为口号,以严格执法、执法为民为理念,以爱岗敬业、服务人民为宗旨,日日维护着商业街的繁荣与秩序。张家港日报、张家港电视台及电台等新闻媒体曾多次采访、报道过他带领下的步行街管理组的事迹,对管理组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城管步行街管理组——这道城市靓丽的风景线,充分展示着港城城管执法队伍的高素质和新形象。

一、做深做细,全力打造精品。

陈新管理的这条步行街,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地段,同时也是市政府全力打造的精品亮点示范街。它集商贸、餐饮、娱乐为一体,总长度约800米,沿街大小商家共200余户,日客流量多达上万人次,是我区的经济之窗、形象之窗。维护好步行街一带的商业氛围及城市环境,对于我区的繁荣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步行街管理组从创建之初,就坚持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和开展城管执法工作。

作为管理组组长的陈新每天都要把巡查和管理的情况记录下来,对未能及时处理的问题跟踪到底,将精品工程做深做细。同时,为了有效开展执法工作,他采取了以以徒步为主的巡查方式,这就意味着他每天至少要步行街行走十几个来回。有时为了挨家挨户宣传、纠正违法行为,他经常一走就是2-3小时。在整条步行街商业区巡查数遍,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整体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据统计,自2006年1月至12月,陈新带领的步行街管理组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60余起,违章停车案件300余起,简易程序案件100余起,罚款金额十万余元。

二、用心尽心,赢得人民支持。

为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经济、服务社会,陈新把一个敬礼、一声您好、一句谢谢、一个微笑作为队员们的纠违准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纠正违章要有理、宣传教育要讲理、执法尺度要合理、调查核实要细心、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急躁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服务群众要热心的三理五心执法原则。在耐心劝导、认真纠违的同时,

不断延伸服务内容,利用争创苏州市青年文明号之契机,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

其次,他充分认识到执法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奉献的深刻含义。时刻以为民着想、服务于民为宗旨,在认真履行城管执法7个方面职责的同时,十分注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在岗亭内放置便民医药箱、应急雨伞、针线盒等物,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进一步树立了城管执法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增强了执法人员与市民的亲近度,架起了市民与城管执法者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打好了群众基础。

三、循循善诱,体现亲民执法。

在执法过程中,陈新时时用亲民为民的执法理念,处处用真心诚意感染和打动违法当事人,引导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维护城市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形成人人参与城市

管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2006年5月,陈新在巡查时发现有人在步行街一弄堂内设摊摆卖水果,买水果的是一对年迈的夫妇。他便走上前去,敬礼并亮明执法证。当他得知此行为并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且无经营许可证时,便告知其行为的违法及相应的处罚规定。当他与队员们要对其违法经营的物品进行依法暂扣时,俩位老人情绪立刻变得异常激动,并极力阻止队员暂扣。面对这一突发情况,陈新并没有强行暂扣,而是将两位老人扶到岗亭内,请他们坐下来喝杯茶水,同时耐心的对他们进行说理教育,以缓解他们的情绪。当他了解到两位老人的儿子、媳妇均已下岗,家里生活十分困难,这么做只想帮补家用,没想到会违反了法律法规。于是,他便向老人们宣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给了他们一次改正的机会,决定不暂扣其物品。两位老人感动得直抹眼泪,并连声保证今后一定遵守法律、法规,不再乱摆卖经营。

2006年6月,一位中年妇女推着一个残疾青年来到步行街上摆摊卖唱,引来众多路人围观,造成人行道严重堵塞。正在路上执勤陈新接到举报电话后,5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对残疾青年及其母亲进行劝说教育。然而周围群众对残疾青年的同情心态,使大家对小陈的行为产生了误解,人群报怨声、嘲笑声不断。当陈新发现这位残疾青年的

脸上、身上不断的流淌着汗水,衣背也已全部被汗水侵湿时,他却不顾自身的酷热难耐,特意为残疾青年及他的母亲买来矿泉水解渴。陈新同时利用他们喝水的时间,继续跟他们交谈,并且告诉他们如果确实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寻求有效的帮助。看到陈新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讲解这一幕幕场景,周围原本不解及误会的人群中响起了持续而又热烈的掌声。还有人高喊:这个执法队员真是好!你们还是快点走吧,毕竟这是非法经营。残疾青年及其母亲也被小陈的行为感动,连声感谢小陈,并自觉离开了,那位青年表示今后一定要做自强不息、遵纪守法的人。

四、多措并举,解决热点难点。

鉴于步行街人流大、商家多的区域特点,身为组长的陈新没有畏惧,没有埋怨,而是用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各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城管执法事业之中。他始终坚持以文明的言行举止开展执法工作、以严谨的队容风纪约束自身行为,获得了商家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为了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他带领队员们经常放弃休息,足迹遍布大街小巷,走近违法行为群体,与之近距离、长时间接触,从而了解真实情况,推动下步工作。此外,他还多次组织召开热点、难点分析、恳谈会。邀请热点问题当事人、违法案件多发地段负责人以及离退休干部、街道领导、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他还利用各种机会认真分析路面情况,并以真实的案件为例,解释相关法律规定,鼓励参会人员涌跃发表意见,从而帮助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每逢节假日,步行街上人流量特别大,造成步行街各里弄机动车有序停放比较困难,难以达到车辆有序停放要求。为此,他带领队员们采取在违法停车多发点定岗、定人、定时、定责的管理方式,并安排城管协管员协助管理。经过长期的定点管理,步行街各个弄堂的违法停车现象已得到有效改善。

为加大对步行街的管控力度,落实长效管控,他带领的步行街管理组自2005年1月起,就与辖区各主要商家成立了城管执法业主委员会,委员由各商家负责人担任。通过召开委主委员会的形式,使商家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改正,与城管执法工作者形成合力,有效

解决了多起热点、难点问题。截至2006年12月,共召开业主委员会12次,有效解决了城市牛皮癣、门前三包及乱停车等难点问题。

五、创新思路,拓宽宣传渠道。

为了更好地宣传城管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陈新带领步行街管理组多次发动社会各界的人士参与城市管理,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管理组先后与市实验小学共同建立了>红领巾城管执法志愿服务队,用孩子们的小手牵起家长们的大手,一起为港城的优美环境尽份心、出份力。与沙工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多次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及劝导活动,引导业主养成良好公共卫生习惯,进一步增强业主们>门前三包责任制意识。与市庆丰社区建立了夕阳红老年城管执法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积极性,推动城市管理,推进城管执法。

在他的带领下,步行街先后获得了苏州市管理示范路以及江苏省管

理示范路的荣誉称号,步行街管理组也获得了市团委授予的青年先锋突击队及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城管局先进个人。

尽管我们城管队员没有警察、教师、医生那样的赞誉,尽管我们头上没有光环,但我们城管队员也有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在我们城管队伍中也一样涌现出英雄模范人物,也一样产生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他们的壮举一样惊天地、泣鬼神!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学习的楷模!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城管执法大队作城管工作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很荣幸的由我代表城管执法大队作2014年城管工作表态发言。2014年,城管执法大队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经济”的方针,以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加强文明执法,加强廉洁自律为抓手,努力为全县人民打造一个更舒适、更和谐的宜居环境。

一、加强队伍建设,做到三抓:

1、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促思想大转变;

2、抓制度建设,促工作作风转变;

3、抓纪律建设,促工作效率提高。着重整治上班打牌、中午饮酒等歪风邪气,加大对在岗不履职、脱岗串岗等消极现象的检查整治力度,确保队伍作风好转。

二、加强市容管理,确保市容整洁,做到四个加大整治:

1、加大对出店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

2、加大对游街商畈的整治力度;

三、加大对油烟、噪声污染的整治力度;

4、加大建设材料规范、整治的力度。

三、加强文明执法,实现执法效果和善待群众的统一。

1、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

2、讲究执法艺术,改进执法技巧和执法方式。必须坚持以法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把依法处罚与教育规劝相结合,把刚性执法与有情操作相结合,把集中整治与有序疏导相结合,由单纯的事中处罚向事前预防、事后监督转变,由简单粗放型管理向高标精细化管理转变,统筹兼顾城市的“面子”与百姓的“肚子”,在法律范围内寻求最佳的社会效果。

四、加强廉洁自律树立清风正气执法队伍。

1、认真学习落实党中央八条规定、省九条禁令和县、局系列指示精神,要求全队干部职工结合《廉政准则》有关内容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通知精神,把预防“节日病”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2、要求各中队、股室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及上级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求,认真执行落实《禁酒令》、《十不准、十严禁》、《队容风纪规定》、《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等相关廉政纪律,积极防控腐败风险。

总之,2014年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只要我们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就一定能打造出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城管队伍!

第五篇:城管执法讲稿

城管执法人员培训讲稿

册亨县司法局常务副局长-王坤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我受杨文昌局长的委托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些相关的行政执法和城管方面的法律知识,对于我来讲这项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在坐的各位都是行家,有的工作经验和法律知识都比我丰富。但今天能有幸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使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今天,我所讲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意义? 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重要意义:

人民角度: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政府角度: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社会影响: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二、行政违法方面的内容

(一)什么是行政违法?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法规,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因此,行政违法包括行政主体违法和行政相对方的违法。

(二)行政违法的分类

1、行政主体的违法与行政相对方的违法;

2、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

3、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实质性行政违法,又称实体上的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具体表现为:⑴行为主体不合法;⑵行为超出了行为主体的法定权限;⑶意思表示不真实;⑷行为的内容同行政法律规范甩规定的目的、原则和规则相悖。

形式性行政违法,又称程序上的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具体表现为:、⑴行为的作出和实施不符合法律规范所规定的程序;⑵行为的表现形式不符合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形式。

(三)什么是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进展,国家行政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行政法上的责任追究,必须严格依法进行,这已成为世界各国依法行政原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四)什么是行政法律责任追究?

行政法律责任追究是指有权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按法定程序和方式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行政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的过程。

(五)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

行政主体承担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有:

1、对事实不清、无法律依据、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的行政违法行为,予以撤销;

2、对不履行或迟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失职行为,应于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

3、违反行为导致相对人财物被剥夺或改变的,应返还权益、恢复原状;

4、违法行为给他人的名誉造成了一定影响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5、对不当的行政行为予以变更;

6、违法行为造成相对人合法权益损害的,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三、什么是城管行政执法?城管行政执法的重要性是什么?

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城市管理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至少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是由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城市在区域发展中起着中心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其次,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每天都要发生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为保障这些活动正常有序进行,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古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我们每天起来,水、电、气、电话、公交以及垃圾清运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都会很不方便。我们通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路再宽,交通没做好,仍然要出现拥挤;道路修的再多,市容管理跟不上,必然会被各种各样的占道经营挤掉;住宅小区建设得好,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跟不上,仍然要出现脏乱差。

再次,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城市环境是否整洁优美,城市公共设施、公共事业是否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提供方便舒适的服务,这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关系到党和政府是否关心群众生活,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就是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形象工程和凝聚力工程。因此,城市管理既关系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又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最充分、最有效的结合点,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要求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

总之,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展示城市市容市貌和形象,直接反映出市民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必须在全社会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中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四、城管执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城管执法队伍作为一支基层的行政执法队伍,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行政违法违章案件,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而且很多具体的执法工作都要在现场进行。由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特殊性,现场执法过程中极易发生相对人谩骂、撕扯等暴力抗法和阻挠执法的事件,如何尽量避免、正确解决好类似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因此,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开展执法工作是十分

必要的。现我提出几个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现场执法应把握的三条基本原则

维护良好的城市容貌,优化城市投资软环境是我们城管执法单位的基本职责,“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是我们的执法理念。要积极履行好这一职责、实现这一执法理念,有三条基本的原则我们始终不能放弃。

1、职权法定、依法行政

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指出,“凡未受法律禁止的行为不得受到妨碍,任何人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 。职权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随着政治、经济以及法治建设本身的发展,八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依法行政的原则。职权法定、依法行政,要求执法机关的权力必须来自法律具体而明确授予,执法机关必须在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履行职责。就当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和现代法治要求而言,一方面,执法队员要彻底摒弃“人治”观念,切实以法律为武器管理城市。坚持法律准绳,对破坏城市管理工作、不正当行使权力和不很好履行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必须依法管理,队员在执法过程中要恪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该警告的警告,该处罚的处罚,该扣押的扣押,从执法程序到处理结果,都要有章有序、有凭有据,不能凭空臆断,擅自为事。

2、有理有节、文明执法

城管执法单位,出门代表的是政府形象,在法制日益健全的社会,我们在充分利用法律的武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德与法的有效结合。一是要大力倡导和谐城管。面对各种不同层次的违法相对人,要心平气和、有礼有节,准确指出其违法事实及依据;与此同

时,积极采取“首违轻微不处罚、温馨提示”等相关措施,以情感人。二是不断提升个人涵养。由于城市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群众大多对违法相对人抱有同情心,有些人可能有一些过激的言行,这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保持应有的度量和风范,过火的话不说,过激的事不做,能解释的解释,不能解释的可以不予理睬,通过冷处理的方式使事态得到控制。尽量避免矛盾、不去激化矛盾、科学化解矛盾,千万不能与群众发生冲突,改变执法的本质,使执法工作陷于被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又使城管部门形象受损,于人于己都无益处。

3、科学执法、公平正义

首先要确立合法合理、及时高效的观念。坚持依法办事,满腔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认真严格执法,并积极开展说服教育工作,帮助群众认识问题,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其次要灵活运用执法方式,“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临机应变,既要合法、适当地解决违法问题,又要避免因执法而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要坚持公开公正、阳光执法,敢于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关系案”和“人情案”现象。

四是要勇于面对破坏城市管理工作的各种违规、违章甚至违法现象,临危不惧,坚持正义,坚决遏制。同时,还要继续深入探索行之有效的执法方式,并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 二)现场执法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应对办法

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及处理对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现场执法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相对人的阻挠和暴力抗法事件。在原因上,主要是由于强制扣物、拆违、拆迁等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引发,另外,干群关系紧张、

执法人员态度粗暴、执法不当、执法不公引发不满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要坚持做好调查取证工作。突发事件,尤其是突发性群体事件现场混乱,调查取证工作有一定困难。因此,要提前准备,做好预案,在执勤时要带好录音、录像、照相等取证设备,并指派专人负责、合理分工,保护好所取证据。这样,在事件突发时才能有备无患,在事后调查研处,甚至面对新闻媒体监督、公安机关查证、司法诉讼举证时,都能提供证明真实情况的有效证据,让现场执法工作经得起检验。

二要坚持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在城管执法管理工作过程中,围观群众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同情被管理对象。很多突发性事件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就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受违法当事人煽动,或是个别对城管执法或社会不满的不良分子唆使。因此,在处置突发性事件时,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大多数,孤立极少数,使个别人无法煽风起火。

三要坚持带队负责人在现场主动解决问题。带队负责人是一线执法人员的“核心”,是处置突发性事件的第一责任人。事情发生时,作为现场带队的负责人,首先要积极应对,不能怕承担责任;其次,不要害怕面对群众;第三,要沉着冷静,突发性事件往往是激烈和易变的,面对复杂场面,要善于洞察事情的变化和细节,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迅速果断拍板,否则一个不冷静的决策,就可能激化矛盾,诱发更大的问题。

四要坚持稳妥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扩大。控制事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尽快平息事态,二是减少外围影响。尽快平息事态,就是一线执法人员要采取最合适的方式,对相对人耐心解

释、说服教育,并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带队负责人及时出面表明态度,适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努力提高应变能力,见机行事。减少外围影响,就是要迅速对围观群众阐明事实真相,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防止以讹传讹,尤其是面对新闻媒体时,要说明事实真相,澄清流言,防止片面、不实报道造成矛盾升级或问题复杂化。

五要坚持适时寻求公安警务支持。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要科学分析,合理判断,并适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寻求公安警务的支持与配合。在公安干警到来之前,要注意掌握动态,避免矛盾升级恶化,同时搞好自我保护。

(三)不断提高现场执法工作能力

1、深入研究,不断提高学习力

所谓学习力乃一个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之总和。作为政府执法部门,我们更要重视学习,不断提高学习力。首先要解决好法律法规不熟悉的问题。只有熟练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对各种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准确定性,才能在面对行政相对人的询问时,给予合理恰当的解释,名正言顺地指出其违章事实及依据。其次要解决好执法艺术问题。通过深入学习,努力探索掌握行之有效的执法方式,提高执法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雷厉风行,努力提高执行力

一方面,在对违法事实做出准确定性后,我们要及时做出处罚决定,不能犹豫不决,给当事人造成有空子可钻的印象,更不能做出前后不一致的决定,损害我们的执法威严,要逐步养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处罚事实一旦形成,就要坚持原则,坚决拿下,决不能朝令夕改,含糊其辞。另一方面,对于置法律尊严于不顾,无理取闹,甚至铤而走险的相对人,要取得警

务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大力打击,极力维护城管执法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力。

从目前的现状看,作为行政执法的一个部分,现场执法工作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难度,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有困境但并不是不能克服,群众中有对执法工作不理解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的群众都蛮不讲理,有法律的有力武器、有上级的高度重视、有我们的努力奋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会向更精更好步步迈进

五、城管执法人员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执法技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要求随之提高,城管队员在实施执法活动中掌握执法技巧,提高执法技能是加强城市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塑造城管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执法技巧是城管队员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有效进行执法活动的能力体现。面对当前城市管理实践,城管队员在执法活动中应掌握的执法技巧是一个亟待摸索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城管队员执法技巧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1、口头语言不规范,肢体语言不严肃。称呼不尊,“嘿、喂、老头、阿婆”等;了解询问案情不说“请”;得到配合不说“谢”;实施处罚不用法律术语,“要罚你、搞定、意思一下”等。站立时低头塔腰;说话时指手划脚;走路时摇头晃脑;或表情凶狠,或行为畏琐等。

2、宣传亲和不明显,教育心态不平等。宣传停留在口号

上,大道理讲得不深不透,小道理讲得不亲不细。教育时心态不平等,或高人一等趾高气扬,或胆小怯场吞吞吐吐。

3、清理防范意识差,对峙协防保护乱。现场清理防侵害意识弱,对相对人情绪反应不敏感,对危险物品控制不及时。队员之间协防意识差,面对暴力抗法,或一拥而上,或一哄而散,协防分工不明确,指挥、观察、控制、撤退无配合。

(二)城管队员应重点掌握的执法技巧

1、说话规范,举止稳健。在现场执法活动中,执法队员与相对人的第一接触就是语言接触,队员语言的表达方式直接反映其知识水平和基本素质,其语言技巧对整个执法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即说话和举止。说话文明规范,举止谦和稳健是执法队员在执法中尊重他人又不失风度的一种表现,也是和相对人进行沟通,得到理解配合和获得市民支持的一种有效手段。说话规范主要包括:称呼要尊重,一般称“同志、先生、女士、老伯伯、老妈妈”等;了解询问案情要客气,一般用“请您、麻烦您、打扰您”等;得到配合要感谢,一般用“感谢您的支持配合、谢谢”等;实施处罚要严肃,一般用“依法对你进行处罚、责令整改、依法减轻”等。一般使用普通话,特殊情况可用广东话,声音要宏亮,吐字要清晰,语速要适中。举止稳健主要包括:“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这是军人要求。城管队员也应该如此,与相对人站立说话时,要像青松一样挺拔,威严谦

和;与相对人坐着说话时,要像铜钟一样稳固,端正严肃;与相对人边走路边说话时,要像风一样利落,干净稳步。要注意严肃而不粗暴,温和而不失风度,特别是禁忌讲话时用手指指向相对人。

2、心态平等,据理力争。在现场执法活动中,执法人员与相对人虽然是执法者与被处罚者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队员就比相对人有高人一等的关系。所以说用平等的心态对待相对人是城管队员必备的素质。执法者的态度应严肃而不粗暴蛮横,严肃的态度可以让相对人感到法律的威慑,而粗暴蛮横的态度则容易引起相对人的反感抗拒,从而引发口角,激化矛盾,造成不明真相群众的围观起哄,给执法活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仅对执法工作带来不利,而且影响队伍形象。同时,平等的心态还包括在同一现场同时出现不同的违法现象,现场执法人员一定不能厚此薄彼,更加不能见一不见二,要做到平等对待。现场执法活动中,我们的执法对象无论在文化层次、社会背景、家庭状况、个人性格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有的相对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工作容易接受和理解,有的相对人却对执法活动不易接受和理解,执法人员与相对人难免发生争论,这样就要求队员坚持在耐心说服教育的基础上,据理力争。也就是说要理直气壮、声音宏亮,耐心细致地宣传法律法规,要敢于大声教育,善于依法教育,做到气势上要压倒,道理上要征服,才能确保执法活动顺利进行。

3、加强防护,防患未然。在现场执法活动中,针对目前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暴力抗法,对执法人员人身侵害屡见不鲜的情况,执法队员就要树立防侵害意识,加强自身防范,注意协作防护。要对执法现场的各类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对相对人的情绪反应要敏感,要着重加强对刀、油、火、开水等危险物品的控制,要当机立断地采取“一扣、二贴、三忌”的防范措施。“一扣”就是对水果摊、早点档等有刀具的相对人要看清刀具,先行暂扣;“二贴”就是对有油锅、开水锅、火炉的相对人要贴近身边进行调查,贴近侧面进行说话;“三忌”就是忌正面面对拿着刀具的相对人,忌隔着油锅、开水锅、火炉与相对人面对面进行交谈,忌追逃离现场的相对人。要善于把相对人引离危险源地进行执法,防伤害于未然,从而保证执法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城管队员掌握并提高执法技巧的主要途径

1、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端正服务态度。特别是加强行政执法所需的法律法规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和理解,对执法所需的法律条文不仅只是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应用,要从立法本义上去理解法律条文。同时,要加强科学文化和社会知识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和阅历,为提高执法技巧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不断实践,注意总结。执法技巧的掌握和提高不是一

朝一日就能达到的,还是需要队员在实际的执法活动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日积月累才能实现的。所以说,要根据执法活动实际,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及时探索总结,从细小的语言、动作、态度等方面入手,规范出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再在执法实践中不断补充提高,从而真正地推行“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这样既能严格依法执法,又能渗透人情味,让相对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处罚,还可以塑造城管队伍的良好形象。

3、交流学习,互相提高。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人的实践是有限的,只有“走出去、请进来”参照别人的做法,积累大家的经验,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和提高工作方法和技巧。组织参观见学,学习外单位好办法;进行案例分析,吸取别人经验教训;开展讨论交流,实现整体提高。

聪明的人不仅是学知识,更是用智慧;成熟的城管队员不仅是学会执法,更会善于执法。因此,我们倡导城管队员在日常执法活动中能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执法技巧,为构建和谐执法,完成执法任务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由于时间关系,准备不充分,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谅解。谢谢大家!

二O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上一篇:参观企业素拓策划下一篇:采购内勤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