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困境企业案例

2024-04-24

财务困境企业案例(精选6篇)

篇1:财务困境企业案例

工业企业财务困境形成机理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工业企业的财务困境,重点分析了工业企业运作流程对其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和工业企业在日常运作、资本结构、企业发展战略中的财务管理影响。从工业企业财务困境形成机理的实质因素出发,针对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业企业 财务困境 财务预警 *

财务学关于财务困境的研究由来已久,市场的激励竞争使得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成为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现阶段关于财务困境的研究主要是依赖会计报表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对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筛选,确定预警临界值,以便于及早发现企业困境。但是,这种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事实上,如果从财务困境形成机理分析入手进行事中控制或实时预警,找出财务困境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和控制,才能确保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由于工业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探讨有必要引起重视,而理论界专门针对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研究较少,故研究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表现形式

1、财务困境的界定

国外大多数文献,如Altman(1968)、Ohlson(1971)、Bartczak(1985)等都从法律意义上来定义财务困境,即把提出破产申请行为作为企业进入财务困境的标志。而Beaver(1966)认为财务困境不仅仅界定于破产,还包括“债务拖欠不履行、银行超支、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 ”。Blum(1974)认为公司债到期未支付,且进入破产程序,而债权人不同意减少债务时,视为企业失败。Deakin(1972)认为财务困境仅包

[1]括已经历破产、无法偿债或为债权人利益已经进行清算的公司。然而,国内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把被特别

处理(ST)的上市公司作为进入财务困境的标志,少数学者则以上市公司是否亏损作为判别企业开始发生财务困境的标志。

本文对财务困境的定义为:财务困境是指企业在未来的运营效果偏离过去的预测轨道而不能正常持续运营,严重的情况为企业资不抵债甚至破产。运营效果包括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财务困境应当是属于从轻微偏离预测轨道(企业的各种财务指标已呈现明显差异)到破产的一个阶段。

2、工业企业财务困境的具体表现

工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与其行业性质关系紧密。工业企业是较为标准的运作模式:采购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售产品,运作模式区别于商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一般来说,工业企业出现财务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企业一旦偿还债务或者支付费用会严重影响其正常运作,例如原材料缺乏、再生产能力减弱、应收账款比例过大、存货增加、销售收入明显下降等。

⑵供应商要求现款交易,给予的赊购比例下降或基本不再给予赊购机会。

⑶进入无形资产摊销的研发费用加大,大量的前期研发项目化为泡影,在建工程项目长期“挂帐”。

[2]⑷研发费用、培训费用、广告支出突然增大或居高不下。

⑸企业资金运作已不能让其持续经营,出现资金链断裂,严重的表现为资不抵债,融资渠道阻塞,完全失去再生产能力。

二、工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机理分析

工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受到企业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包括资本结构问题、日常管理问题、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这三种因素为企业自身可控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来自企业外部的行业经济状况。

1、资本结构问题

⑴负债过高 * 本文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社科基金课题“工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项目批准号:CCRF200609)资助项目

陷入财务困境的工业企业一般表现为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负债过高。过高的负债降低了其竞争能力和安全系数。工业企业一般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较大,不容易变现。一旦临时性资金紧缺,工业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条断裂,新的筹资渠道堵塞的窘境。高额负债同时也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再筹资能力,一旦债务到期,企业将无法按时还本付息,严重影响到信誉,不但会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拒绝贷款,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诉讼费用,从而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⑵负债结构不合理

负债结构不合理通常指负债到期日过分集中,长短期负债结构比例失调,贷款银行结构单一和资产的负债币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长短期结构比例失调。由负债结构引发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工业企业短贷长用,将短期借款用于超过其期限若干倍的长期项目,导致流动负债远远高于流动资产,这

[3] 样加大了财务风险,一旦银行收缩银根,工业企业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财务风险机率加大。

⑶资本结构的复杂性

工业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发行更多种类的证券,尤其是上市公司,这便增加了利益冲突和搭便车问题。复杂的资本结构使得拥有索取权的各方对企业资产的分割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增加了工业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和经历财务困境的时间。

2、内部管理问题

如果工业企业频频发生违约事件、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等困境,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不善、存货积压、销货不畅、销售后不能及时回款、资金运作或调度不力所致。工业企业的运作特征是采购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售产品,结构包括:固定资产、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应收账款,每个环节都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如何有效地整合资金的占用是资金运营技术的关键,也是避免其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4] 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与其他行业相比,固定资产在工业企业中资金占用比率较高,工业企业的性质决定其生产条件必不可少,如厂房、机械设备、仓库等生产加工资料。这些资料占用了大量资金,一旦周转较慢,利用率过低,将导致资金流动困难,陷入财务困境。

⑵生产成本管理不善

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的必需成本,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一旦资金占用量过大,将容易导致工业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引发财务困境。生产成本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存货积压

一些工业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缺乏计划,盲目采购,造成大量囤积,以至资金大量滞留于这个部分,如果一旦出现资金回笼下滑,那么企业的财务状况将恶化,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另外,企业管理者在对市场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生产产品,导致产品不适应市场,形成大量积压,这样,一方面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使流动资金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又造成库存成本增加,进一步加重财务负担。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出现财务困境。

②原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这部分成本在采购部门操作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回扣”现象。即采购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而高价购买原材料,致使产品的成本增加,与市场同类产品相竞争处于劣势,收益减少,严重的情况下则会引发财务危机。

⑶销售成本过高

现代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工业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采用各种销售手段,比如价格战、增加销售点和销售人员等,这些方法的采用会增加销售成本,严重的情况下将会恶化企业财务状况。例如,长虹集团的家电价格战使其元气大伤,严重影响财务状况。

⑷应收账款占用过多

工业企业如果赊销的商品过多,信用政策过宽,将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如期收回。在日常经营中,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往往未对客户进行深入考察,采用赊销的方式将商品卖出,而财务部又不了解其交易背景,很难科学地管理应收账款,这样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财务困境的爆发埋下隐患。一些工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只注重账面上的高收入高利润,而忽略了被客户占用的资金能否及时足额收回,而且大量的应收账款被列入经营成果之后就得为此交纳税金,工业企业不

得不动用有限的资金来垫付不确定收益带来的税金。这样,进一步加大了财务风险。

3、企业发展战略问题

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归结于资金使用收益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资金投出收益稳定,且高于筹资费用,能如期偿债,并对自有资金的所有者支付红利,经营则达到预期效果;反之,如果立项决策失误,导致投资或巨额固定资产长期无法交付使用,处于“烂尾”状态,则可能引发财务困境,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工业企业贪大求快,盲目扩张,为满足扩张而盲目举债,形成对外部资金的过度依赖,就很可能陷入债务危机,恶化财务状况,给企业的生存带来严重危害。有的工业企业偏离了自身核心竞争能力而盲目采取多元化战略,结果使战线拉得太长,资金过于分散,管理跟不上,出现效益滑坡和资金不足。同时,工业企业由于投资于生产型企业,其前期投入较大,如果投资失误,[5]则撤资困难,严重的情况下造成主营业务的运作困难,导致财务陷入困境。

4、行业经济状况

⑴市场竞争状况

如果工业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强劲,企业本身产品单一,产品寿命期处在下降通道,市场份额下降;或者上游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紧俏,供应链出现断档,则企业可能出现经营困境,最终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困境。

⑵能源危机

就工业企业自身行业特点来说,外界一些较为敏感的因素也可能导致财务困境的出现,例如,能源危机,较多的工业企业对水、电、石油等能源依赖性较强,一旦出现能源危机,势必影响其生产能力,使企业运行困难,并且企业要付出过高的代价去采购能源,在营业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将不可避免。

⑶环境污染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环境污染也可能使其陷入财务困境,化工行业自身的生产会导致出现排废气、废水、废渣之类的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要求较严格,但许多中小化工企业对环境治理的意识较为淡薄,对环境污染没有严格的治理,导致工厂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由此引发出一连串的诉讼费、赔偿费,以及满足环境治理的设备改造或者购置费用,势必造成大量的现金流出,这将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可能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三、工业企业应对财务困境的措施

从本质上来说,工业企业的财务困境主要是由经营和管理不善造成的。财务困境是企业经营管理失败的最终表现,而经营管理的失败则是财务困境的根源。因此,工业企业在日常监控中,应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两方面进行防范。

1、提高工业企业的资金营运效率

工业企业在资金营运管理上应该做到对筹资、投资、分配的科学管理。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应遵循优化资本结构的要求。从短期来说,应当与工业企业的主营产业经营状况相匹配。从长远来看,应与工业企业战略相适应。从工业企业所处的地位看,要与其经营环境相适应,尽可能合理地安排负债与股权比例,不能为了扩张而盲目地扩大负债规模,给财务增加压力。并且在投资活动中保持资产负债恰当的流动性,要在对未来流动资金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地配置资产与负债的结构,通过资产与负债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现金流量的合理匹配来抵御财务风险。[6]

2、重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⑴加强内部制度控制

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制度的内部控制。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是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这些环节无一不与企业财务控制制度挂钩。企业应当制定能够驾御和管理这些环节的财务制度,构建出科学、合理且符合工业企业经营特点的高效率的财务管理制度。

⑵资产方案优化选择

工业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当对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征集多种方案择优使用。例如,企业

计划取得生产经营设备或者厂房时,在资金不能够足以购置这些设备,或者即使融资后可以购置,但在收益十分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租赁厂房、设备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暂时节约大笔资金,又可以避免收益不确定带来的财务风险。

⑶原材料成本控制

工业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数据分析模型,使其原材料保持最佳持有量,最大限度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对于材料采购,工业企业可设独立于采购部门以外的询价员,专门从事价格征集评选,对采购部门进行价格上的监督。而采购部门则采取招标的形式向不同的供应商发出邀请,尽可能地减小采购环节带来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成本。

⑷应收账款控制

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培养销售部门的风险意识,在对客户进行销售产品前一定要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权衡现销、赊销的利弊,合理科学地处理收款方式,编制账龄分析表,销售产品后进行应收账款跟踪、催收,尽量加快资金回收速度,减少坏帐损失,保证资金的流动。

3、制定科学的经营发展战略

工业企业应当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结合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变化,确定适度的发展模式,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在资金良好的情况下才考虑对外投资,制定严格的投资计划,对市场以及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信息征集,科学合理的分析,其中包括考核资金回收情况,系统规划投资取向,对不同产业、产品、期限的投资组合,把风险性、收益性、持续性有机结合,以求获取最大的收益。

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对于现代工业企业来说,防范重于治疗,如果企业能够在财务困境发生之前洞察先机,就能迅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预先捕捉财务困境的征兆,预防财务困境的发生和控制其进一步扩大。工业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时数据化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其中包括信息收集系统,定性预测系统和定量预测系统,如应收账款比例警戒线。

此外,工业企业还应关注国家政策调整和国际政局,做出科学合理判断。对能源供求状况充分搜集信息,并针对市场趋势做出敏锐反应,调整企业政策。对企业自身所需能源替代品评估选择,使企业在面临能源困境时能及时找出有效的对策。工业企业在购置设备时应当选择环保高效的设备,而不应只考虑资金的节约,使设备落后于行业水平,从而导致生产力落后,不利于企业再生产能力的扩大,拉大了与同行业之间的差距,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环境治理方面,工业企业从一开始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公司环境治理与公司发展同步,杜绝诉讼与赔偿费用的发生。

总之,工业企业的运作方式较其他产业相比更遵循资金流动准则。不过,目前随着其他产业的发展,资金流动方式已越来越宽泛,工业企业在立足自身经营特点的同时也可借鉴其他产业的融资、投资方式,重视财务管理,充分利用现代有效的市场信息和管理方式,结合自身特点,更好地与时代接轨,才能有效地避免财务困境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2] 杨淑娥,魏明.企业财务危机成本形成机理及其间接成本的估量[J].当代经济科学,2005,(1)

[3] 陈同广.合理负债结构与企业经营战略[J].中国农业会计,2006,(6)

[4] 罗莉.企业财务危机成因本质认识[J].当代经纪人,2006,(8)

[5] 郑峰.企业财务危机初探[J].当代经济,2006,(10)

[6] 王建军.企业财务危机及其防范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6,(10)

Analysis on Mechanism of Financial Distress Formation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inancial distress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 is discussed.The paper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operation process on the distress forma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daily operations、capital structure and business strateg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Based on the real factors mechanism of financial distress, the paper try to identify the reason of the financial distress formation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solutions.[Keywords] Industrial enterprises;Financial distress;Financial precaution

篇2:财务困境企业案例

摘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成为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但其财务管理存在的制度不健全、意识淡薄和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结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都意识到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可以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帮助作出更适当的决策,降低企业的.各项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很多企业受限于管理层自身管理意识和经验的缺乏无法把握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发展方向,造成了其管理模式的混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过程流于形式。中小企业管理层自身素质不高,多数为个人或者数人合伙创业,初始的经营业务往往是单一的业务,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与企业发展相适应。而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多依靠过去老板经验的积累,以考评作为核心内容,没有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二)管理层自身素质不高,管理观念陈旧。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多数来自于企业初创时期的合伙人,有的财务管理观念意识比较淡薄,过于重视销售数据指标和财务利润指标,并没有在企业中专设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造成管理部分的松懈和经营目标的短视;有些管理层即使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良好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管理经验,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徒有其表,不能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三)融资渠道限制多,资金缺口大。资金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发展资金在初创期多数来自个人积累或者亲朋好友赞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资金缺口很大。

(四)投资方向不明确。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除了内部巩固自身投资之外,都应该加强外部投资,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是很多中小企业进行外部投资的时候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财务分析和测算,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资金负担,投资经验的缺乏引起的投资方向的不明确也会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完善建议

(一)加强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中小企业涉及资金的项目应加强管理和控制,通过内部控制将涉及资金的项目制度化、规范化。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方面,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在成本兼顾的基础上,形成权责清晰、控制监督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分析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强化管理层财务管理意识,加强后续教育学习提升技能。管理层应该意识到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和行业领先的标杆企业管理层交流财务管理的经验,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管理层和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后续学习,企业应该建立相应奖励政策鼓励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积极的参与到后续教育中,这样既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效益化,也有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

(三)寻求政府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从政策上去进行引导,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库,帮助金融其也更好的了解贷款企业信息,大力发展金融担保行业,降低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门槛。

(四)加强内部投资,缜密分析外部投资。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寿命期都不长,大多数企业破产的原因都很类似,部分是受目前经济下行的影响,应收账款周转困难,经营风险加剧;部分是投资方向不明确,跨行业投资认识不足,资金分散影响主业发展等导致的破产。中小企业的投资应该坚持以内部投资为主,前期投资集中在设备、厂房等基础设施,后期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投资;进行外部投资时应该经过缜密的财务分析,计算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财务指标,不能凭借主观判断和前期经验去做决策。中小企业如果要在竞争激励的市场环境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强化自身财务管理工作刻不容缓。财务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执行不能流于形式重点应该放在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上,管理层也应该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意识,加强后续学习,筹资方面与政府共同努力,规范自身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投资方面谨慎分析,以内部投资为主外部投资为辅,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财务困境企业案例

一、案例介绍

(一) 常熟科弘材料公司简介

常熟经济开发区常熟科弘材料有限公司 (简称常熟科弘) 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其注册资本2.1亿美元, 实到资金1.3亿美元, 是新加坡上市公司中国金属 (百慕大) 有限公司 (Ferrochina Limited, 新加坡交易所代码:35844, 以下简称“中国金属”) 旗下的子公司, 主营高技术含量的镀锌钢板等钢材、彩涂不锈钢板、新型建筑用墙体材料及配套件的生产。自2002年底建立以来, 该公司年销售额一直保持在百亿元以上, 是常熟市的利税大户, 并跻身“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 位列373位。

(二) 常熟科弘陷入财务困境过程自常熟科弘1期投产获得很

好经济效益后, 公司高层就十分看重企业发展速度, 5年间上马了多达9期的扩建项目, 可只有常熟科弘1期、2期及关联企业星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简称星岛) 的1期、2期在正常生产经营, 其他项目都还处在建设当中, 并未产生任何效益。由于科弘1期、2期及星岛1期、2期均已投产运营, 在钢材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 公司的利税也屡创新高, 仅2007年即实现销售113亿元, 税收1.7亿元, 净利4亿元, 成为常熟第一利税大户;公司高层在2008年初宣称, 年销售额可能将达到160亿至180亿元, 目标是要在2010年达到500万吨镀锌钢铁的产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公司开始筹划走出常熟, 实现更快的发展, 成为全球顶级镀锌厚钢板供应商。常熟科弘在天津设立了一家名为“益源”的子公司并已启动了赴越南投资设厂的计划。可是2007年以来, 随着国内对外出口下滑、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 公司的设想变成了可怕的资金黑洞, 国内同行新生产线的竣工更加剧了科弘的市场压力, 于是国内银行决意向科弘催贷, 外资银行也拒绝对科弘放贷———依靠高负债经营的常熟科弘资金链断裂, 不得不“停产”。

2008年10月7日晚, 这家在当地和行业内都非常知名的企业的20名台湾高管集体携款潜逃。10月8日, 常熟市人民法院决定立即冻结常熟科弘银行账户存款2.71亿元或查封、扣押等值财务。10月9日, 中国金属董事会在新加坡证交所发布英文公告称, 由于当前的经济危机, 公司已无力偿还总额约7.06亿元人民币的已到期贷款, 以及即将到期的近20.3亿元的贷款金额和近24.93亿元周转资金贷款。三者相加, 中国金属的近期债务总额高达52.29亿元。10月10日起, 这家名为中国金属的台资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停牌。目前, 公司正向常熟市政府寻求帮助, 表示正积极进行谈判, 寻求资产重组途径和新的资金来源, 以恢复生产。

二、常熟科弘财务困境成因分析

(一) 扩张过快导致资金链断裂

在众多光环之下, 高速扩张经不起任何的经济波动, 危险的高速扩张正是中国金属此次陷入危机的关键。中国金属的发展, 起先是靠各路资本起步, 在运行中则全靠银行贷款。

常熟科弘公司在2007年实现销售113亿元、税收1.7亿元、净利4亿元的佳绩下, 设定了一个“2010年达到500万吨镀锌钢铁产能”的目标。为此, 公司高管开始筹谋走出常熟, 加快扩张, 启动了一系列的投资设厂计划。而中国金属2008年8月26日的公告也显示, 将通过全资子公司双赢集团追加4000万的资金为其子公司常熟科弘用于运营资本需要。可2007年以来, 国内出口下滑、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影响日益加重, 加上银根紧缩, 企业资金链紧张, 各种问题随即凸显出来。

根据中国金属2008年二季度报告显示,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金额多达29.14亿元人民币, 占到整个流动资产的二分之一;而建筑、汽车等产业不景气致使钢铁需求放缓, 中国金属的销售额因此锐减。且其库存产品达23.64亿元人民币, 已超过流动资产的三分之一。对照2006年年报显示, 2007、2008年公司扩张所导致的流动资金比例明显不足。

在低迷的环境下, 虽然国内出口下滑, 全球金融危机加剧, 中国金属依然扩大投入, 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二) 多渠道、激进式融资模式带来高风险

镀锌钢铁业这一行业有两大特点, 一是所需资金密集, 二是利润率不高, 毛利率只有10%至15%, 如果企业全靠贷款, 根本不足以支撑正常现金流。高负债经营, 一旦市场走跌, 银行意识到风险, 准备收回即将到期贷款, 并缩小贷款额度, 甚至停止贷款时, 势必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从2007年中国金属财务报告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到, 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51.4%, 但除去38亿元商誉, 实际资产负债率达到73%左右。从这一比率可以看到公司的资本结构并不合理, 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2006年、2007年短期借款都大约占了流动负债的1/3, 长期借款在2007年达到了长期负债的95%以上, 可见, 常熟科弘高负债经营的融资结构极不合理, 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另外, 科弘材料公司与贸易公司之间的交易模式也具有较大的融资风险。以宁波宁兴公司为例, 科弘海外公司开了信用证后, 通过宁兴国内公司向上游钢厂如宝钢等购买原材料, 供给常熟科弘, 常熟科弘国内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付原材料货款, 因为有最终采购信用证给了宁兴海外公司, 当科弘在生产完毕后, 宁兴海外公司得到生产产品, 通过信用证的开证卖给科弘海外公司, 于是宁兴海外公司获得货款。宁兴海外公司再将出口货款付给科弘国内公司, 科弘国内公司将原材料采购成本还给宁兴国内公司, 同时支付代理费给宁兴国内公司。并且常熟科弘与贸易公司之间的交易没有抵押物, 全程靠贸易公司垫资, 常熟科弘没有出钱。用国际信用证的好处是, 开证不用钱, 只要银行额度;用国内公司的话, 国内的承兑汇票等都是要以钱作为抵押, 而且用公司的人民币贷款额度。国际信用证不占用贷款额度, 只与银行授信有关, 这样的融资模式并非每家贸易公司都可以做得到, 其中存在着较大的融资风险。在经济行情好时, 这种激进式的融资模式会给公司带来高回报和低成本, 但经济行情一下滑, 无疑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风险。

(三) 经营管理模式不合理导致投机行为

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材料采购环节, 常熟科弘与其上游的钢厂等供应商签订了长期协议, 首先提交3000万保证金, 并保证每月采购一定数量的材料, 然后才供应原材料钢材。这样一来, 常熟科弘与其供应商之间明显存在着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会导致常熟科弘的经营管理者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存在投机的动机, 在其预期钢价会上升时, 会采取囤积大量的冷、热轧钢卷的原材料。一旦钢价下跌之后, 就变成了难以消化的亏损, 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另外, 中国金属利用银行借贷资金炒期货也给公司造成巨亏。

三、财务困境防范与控制

(一) 严格流动资产管理

常熟科弘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不能到期偿还巨额负债, 资金链断裂。因此为了企业能够偿还到期债务, 应该加快流动资产的周转, 配置好各自的比例。首先, 要做好日常收支的管理, 加速现金的流转速度, 控制好现金的持有规模, 确定适当的现金持有量, 以此保证企业经营和还债的需要;其次, 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 确定好合适的信用政策和做好应收账款的收账管理;最后, 控制存货的质量, 保存适量的存货, 既要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 也有助于防止存货积压。

(二) 合理确定债务结构

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 包括企业的投资结构、资产周转速度、行业特点等来进行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间的衡量。如果企业进行的是长期投资, 为了保证投资过程中资金的完整, 企业应该为项目筹集长期资金。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企业的变现能力和获利能力越强, 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也越强, 此时可以多筹资短期资金, 以增加效益。只有确定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之间的合理比例, 才能使企业尽量减少风险, 获得更大的收益。常熟科弘的财务困境说明, 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 盲目扩张, 规模再大也难逃陷入危机的命运。但是, 不进行适当的负债经营也是不合理的。企业应该合理利用财务杠杆, 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使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盈利性与流动性达到最合理的均衡状态。

(三)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 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企业突遇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变化、政策法规的变动和限制等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 企业应该做好预先的风险管理, 使企业在遇到这些意外情况时, 能把损失控制到最低或者成为企业的另一个发展契机。如针对原材料问题, 企业可以做好价格预测, 如果预期价格将有大幅上涨, 企业可以适当囤积原材料, 和供应商结成联盟, 寻找替代原料等。针对市场变化和政策法规的变化, 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 很难对这些变化做出影响, 因此, 企业也只能正确分析和预测这些变化, 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常熟科弘陷入困境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忽视了风险。就采购环节而言, 常熟科弘可以与供应商之间尽量实现信息对称, 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联盟, 避免企业经营的投机行为, 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 如果常熟科弘对经济环境以及市场供需变化有一个很好的预期与风险管理的话, 也就不会轻易陷入了财务困境。

参考文献

[1]李秉成:《企业财务困境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实证分析》, 中国财政出版社2004年版。

篇4:企业财务困境特征问题研究

关键词:财务困境;特征;财务报表;财务指标

一、财务困境的定义

财务困境,也称为“财务危机”或“财务困难”,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的判断。我国学者绝大多数以公司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实质性削弱,并伴随持续亏损的状态的特别处理ST(Special Treatment)作为界定财务困境的标志。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关于上市公司特别处理的相关制度规定,证券交易所对已经“财务状况异常”或“其他异常状况”的企业实行股票交易的特别处理。也就是说,一旦企业被特别处理了,那么该公司就已经陷入财务困境。

二、企业财务困境的特征

(一)财务困境公司报表特征。(1)资产负债表特征。1)资产特征。如果公司陷入财务困境,那么公司的货币资金就会减少。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大的资产,任何一家公司要想正常生產经营就必须持有货币资金,因为货币资金的短缺会影响到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流动性仅次于货币资金的资产。根据应收账款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的应收账款一般与企业的销售规模和销售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的说,当企业的销售规模比较大、销售业绩比较好时企业相对的应收账款就比较多,反之,也就越少。2)负债特征。对于企业来说,陷入财务困境一般表现为负债多、流动资产多和短期借款多。困境公司一般资金缺口比较大,而且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短期借款,这样就导致公司有比较大的偿债压力。(2)利润表项目特征。利润表上可以表现财务困境的指标为为主营业务收入低、财务费用高、管理费用高、利润低、盈利能力较弱等特征。因为编制利润表时,我们的依据是“利润=收入—费用”这一会计恒等式,从这一恒等式中我们就能够看出收入和利润是成正比的变化关系,而与成本费用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费用一定时,收入越高,利润越高。而按照正常的分析公司盈利时,我们不仅要看公司是否盈利,同时也要看公司的盈利结构是否合理。对于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我们不仅要分析影响公司盈利的各个项目,同时也要研究该项目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下表1是公司盈利结构类型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前四种是主营业务盈利,而后三种则是主营业务亏损。具体的分析如下述:

在类型项目1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都是正数,这说明的公司盈利结构是非常合理的,假如在这个情况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比较高、主营业务突出,则此单位就具有非常高的竞争优势,公司的发展会很具有持续性。在类型项目2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正数,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为负数,这样一种公司盈利结构有点不合理。经分析可以看出利润总额为负的原因是公司的营业外支出比较多,而且在数额上大于营业总额,但是它不是营业损失,具有偶然性,这种情况造成的损失不具有持久性。在类型项目3下,从总体看,公司处在一种盈利的状态,但是在营业利润中能够反映出来的是负数,这说明公司的期间费用比较高,而且期间费用的数额小于主营业务利润和其它业务利润之和。在类型项目4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是正数,而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负数,此时公司的财务困境特征已经显现出来。 在类型项目5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是负数,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正数,这样一种状态是非常不正常的,可以明显的看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完全没有竞争力,公司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在类型项目6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为负数,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正数,从表面上可以看出企业还处于盈利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其主营业务已经受损害,已经面临着财务困境,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公司不及时做出调整,很快公司就会面临着倒闭。在类型项目7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均为负数,这说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已完全受伤害,公司已陷入财务困境。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公司有着不稳定的盈利能力,则就意味着公司即将陷入财务困境。

(二)财务困境公司财务指标特征。(1)偿债能力指标。分析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是反映公司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是一定时期内速动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值。公司是否能够顺利的偿还债务,不仅要看该公司持有的债务多少,也要看公司可以变现偿债现金的多少。公司的可变现偿债现金越少,短期债务越多,则其偿债能力就越弱,反之,则偿债能力比较强。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可以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数和资产总数的比例,利息保障倍数是指公司税息前收益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当陷入财务困境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与正常公司的相关指数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则说明困境公司的偿债能力比较弱。(2)营运能力指标。公司的营运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数值反映了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越低,反映了资产周转速度越慢,公司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低,公司的销售能力越弱。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收回快慢的程度。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应收账款变现时间比较快、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对公司以后的快速发展和经营有很大的好处。陷入财务困境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都小于生产经营正常的公司,这方面总资产周转率表现特别明显,与此同时也说明了困境公司资金周转速度越慢,资产利用效率越低。(3)盈利能力指标。营业毛利率是指营业毛利额与营业净收入之间的比值,公司一旦没有足够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公司的净利润。资产报酬率是指公司在一个时间段内获得的报酬的总数与平均资产总数的比值。它反映了公司资产综合运用的效果以及公司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总资产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总资产平均额的比率,它反映了公司能够获得净利润的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是公司获利能力指标的核心。正常情况下,净资产收益值越低,公司本身资本得到盈利的能力就弱。

本文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后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虽然造成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但是财务困境企业的特征基本相似。本文的意义在于:了解财务困境企业的特征后,有利于我们及时判断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并及时采取措施摆脱财务困境,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著, 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

篇5:财务困境企业案例

王 小 芹

(南通市中心血站,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两方面采取措施,切实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努力改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使中小企业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30年的改革开放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种效益不仅直接表现在丰富市场、活跃经济、加快技术创新和进步、实现工业扩散、带动地方经济、增加出口创汇,还表现在安置就业及稳定社会的作用上。但是,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约束,以及企业本身产出规模小、资本匾乏、技术含量低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现象。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宏观经济环境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缺乏良好的运行环境

1、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通过法律法规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是在按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组织形式制定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到了部分中小企业,还未有一部专门为中小企业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致使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

2、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有限,很难建立自己的人才培训机构,也很难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目前的社会中介机构大多数设在政府部门,服务对象往往局限于本系统、本部门的企业,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及时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致使财务管理人员难以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决策,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3、缺少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支持体系,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就目前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往往将贷款业务倾向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支持,一些地方性的信用社却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此外,中小企业也缺乏直接融资的渠道,不能像大企业那样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和债券,而只能吸收直接投资,造成企业融资途径单

一、数量有限。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的利润累积,因而资金扩张速度很慢。

(二)从企业的内部条件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1、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数量较少,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生产周期中需求量最大的,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据统计,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渠道获得的资金占中小企业融资总量的90%以上,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资金不足10%。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渠道并不畅通。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2、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中小企业的投资可分为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对于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讲,最多的投资是对内投资,而且对内投资中的长期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与无

形资产投资)容易产生调查不深人、预测不准确、投资期过长、对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此外,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往往追随大企业或同行相近企业的投资模式,缺乏创新,不能通过投资培养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

3、管理理念落后,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往往得不到应用。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普遍较弱,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会计或其他部门兼管,或由企业主管人员一手包办。目前,社会上应用的财务管理方法灵活、先进、多样,例如,金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包括定量预测、滚动预算、风险决策及不确定性决策等,还有基于Internet/Intranet和电子商务为背景的网络财务等等,但以上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在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应用。

4、财务人员素质低。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人往往是超负荷劳动,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于人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务中,导致出现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空间

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己经制定了一些关于中小企业的法规,如《小型企业租赁暂行条例》、《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但在中小企业立法保护上,这些立法仅仅侧重于对企业经营管理,而对中小企业作为弱势地位保护力度明显不够。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具体的《中小企业保护法》,从而明确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确政府对中小企业基本保护政策和扶持政策,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法律法规内容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信用担保、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规定。此外,可以考虑制定具有根本指导性质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从中小企业发展目标与宗旨、组织形态、产权关系、权利与义务、创立与退出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做出总体性规定。

2、实行和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引税收服务。

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扶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我国目前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已有的对一般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许多不规范和不完善之处,因此,我国应对目前正在执行的税、电等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和完善,体现企业公平税赋平等竞争的原则,并建立起明确的以中小企业为本身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应减少中小企业纳税申报时间,降低纳税成本。

3、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从目前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情况看,除少数几家呈现较明显效果外,多数担保组织作用并不理想,为了保证信用担保机构的有效运作,实现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在今后的运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用担保机构应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由于信用担保资金的担保总额一般要限制在自有资金的一定倍数以内,且在通常情况下,仅靠担保收费连担保损失都无法弥补,因此,随着信用保证业务量的退渐增加,其资金的注人也应同步增加。根据《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试点指导意见》,我国信信用担保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编列的资金,并应逐年增加,这将最大限度保证信用担保机构有充足和稳定增长的担保资金。

第二,明确中小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担保机构不可能对所有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贷款担保对象必须有所选择。经营效益好、担保产品充足的行业,银行会主动解决它们的资金困难,根本不需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而那些效益差的产品,市场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不是银行贷款对象,也不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笔者认为担保对象应该是那些目前资金困难但有一定发展前景其担保条件却达不到银行要求,处于中间状态的企业,这种企业通过扶持就能

走出困境、渡过难关。

第三,有效控制担保风险。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给符合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到期,若贷款企业不能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则担保机构必须替贷款企业先偿还银行贷款,而后向贷款企业行使追索权。因此担保机构的风险主要来自贷款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有还款能力而不愿意还,经营风险—经营失败,失去还款能力。担保机构要防范风险,一要实行担保控制,二要识别风险,三要贷款企业提供反担保。

4、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国外的经验和理论都表明,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的问题,应该加强政策引导,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或在金融机构中设立专门的融资服务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第一,国家应鼓励地方性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为服务重点。地方性商业银行是伴随着中小企业发展而发展的,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另外,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受经营规模小和结算条件的限制,也难以为大型企业融资。因此,地方性商业银行应主动将服务重点放在中小企业上,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信贷支持,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地方政府应该对地区性商业银行加以引导,使之成为中小企业的主导服务机构。

第二,国家应尽快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如日本的中小企业公库、泰国的中小企业金融局、韩国的中小企业银行等。要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组建相应的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可以是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或出卖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变动资金,其经营不以盈利为目标,而应以专门配合、贯彻与实施政府提供中小企业政策意图为己任,对符合政策要求、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和企业给予融资支持,并提供信用保证等服务。

5、正确选用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弱小,它不可能独立完成进人市场的全过程,特别需要得到如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市场开拓、财务管理、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帮助,这需要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中介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方面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因为它可以使生产信息的收益充分内部化,搭便车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在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专业人才的利用与培训以及专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可以取得明显的规模经济,减少交易费用。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咨询、资产评估、财务顾问、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正确选用服务机构提供帮助,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二)加强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工作

1、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观念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财务管理问题的出发点。面对新的理财环境,企业若不全方位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应树立以下观念:

首先,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趋势,企业的每项财务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智慧和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规范财务人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

其次,树立资本多元化理财观念。人世后,资本市场开放,市场准人门槛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都已进驻中国,大量的外国资本已涌入中国市场。中小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最后,树立风险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任何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存在蒙受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即不可避免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风险观念,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2、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首先,在投资立项上要进行管理与控制,对投资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产品的销路和发展趋势、工艺流程和技术数据,预测产品的销售价格、成本、税金和盈利,涉及外汇的还要考虑汇率风险,以及规避这些风险的措施。如果是借人资本搞项目投资,还必须考虑筹资成本。除了进行可行性研究外,还可以对该项目进行不可行的研究分析,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意见中分析利弊得失,从而取得比较切合实际的可行性研究结论。

其次,在投资项目管理上要进行分析与控制。项目投资以后,必须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不能以投代管,投资后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对投资对象除了听其汇报、审阅其方案外,有条件的还要选派得力人员到被投资企业去参与管理,及时反馈经营情况,发现问题要尽可能解决在萌芽状态中,这样既帮助了被投资企业,也维护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最后,对外投资项目的选择,也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如产品开发多元化,生产地区多元化等等,可采取一业为主兼营他业和多种经营的做法,多样化的投资可以减少或抵消风险因素的不利变化。

3、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财务控制。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如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配比要合理。此外,还要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定期检查和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严格管理。

4、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编制财务预算,对财务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必须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责任人,并通过财务预算来约束和控制企业的财务行为,保证企业各项计划的完成。新建投资项目企业的财务预算,以投资预算为重点,包括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总预算、现金流出量的计划、筹资预算计划等。持续经营企业的财务预算,以盈利为重点,包括销售预算、销售成本、费用预算、盈利目标预算、现金流量预算。清理企业的财务预算,以现金流量为重点,严格收支两条线。为了有效控制费用,对清理企业要进行现金流量费用支出的预算控制。

企业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财务预算,然后提交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对财务预算审议通过后形成的决议,作为企业工作的法定依据和目标。董事会通过的财务预算由企业经营层组织实施,财务部门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并将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向董事会报告。

为了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根据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次和组织结构,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制度,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权限规定、联签手续、稽核制度等,落实责任制,并且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反馈,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严格对财务预算实施考核,兑现奖惩。

参考文献:

[1]刘春和.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J].北方经济, 2007,(12)

[2]徐玉德.财务管理目标:基于企业制度变迁的理论诠释[J].财政研究,2006,(10).[3]周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5)

篇6:财务困境企业案例

内容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经济下滑、众多企业倒闭破产的浪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给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的许多中小型企业因为财务的困难而难以为续,也有不少的企业通过改进财务管理、进行财务风险控制而焕发新活力。在金融危机冲击过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波动,中小型企业如何强化企业管控、特别是财务管理控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本文针对在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中小型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及在管控中应当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在由美国次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中小型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型企业总体有一定影响,其中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对比较明显,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产品出口下降,库存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状况恶化,融资相当困难。金融危机使我国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各个方面的考验,而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型企业如何强化企业管控、特别是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也是当前中小型企业作为重点防范的管理要素。

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上面临的困境

(一)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难导致资金紧缺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一方面,金融危机来势凶猛,金融机构都加强了贷款的安全监管。再加上中小型企业信用度的缺失使得银行很难对其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做出有效判断。有些中小型企业得到贷款后随意改变资金用处拖延还贷,加之中小型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使得很多银行都缺乏给中小型企业贷款的兴趣。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一般比较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可以担保的其他资产。中小型企业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方面产权不明晰,另外,评估资产的各种费用也较高。这些都降低了中小型企业得到银行抵押贷款的可能性。

(二)中小型企业管控混乱特别是资金控制力量薄弱

中国部分集团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由于管控失灵、管控恶化,给自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健力宝集团、江西万年青股份有限公司都是由于管控失灵使企业走向终结。同样中小型企业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领导者集权化、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导致企业内部职责不分,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管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管控失灵现象发生。现金闲置、资金流失或者严重负债致使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现金流的中断,财务危机爆发而使企业倒闭。另外,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往往在投资上过分依赖贷款,为了尽快回收资金,迫求短期投资目标,对投资可行性研究和长远筹划不足,进而盲目投资,造成资金的流失和企业效益的降低,形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恶性循环。

(三)市场经济环境使中小型企业运营、财务风险加大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受到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在“2009年《UPS亚洲商业监察》”公布会上,中国社科院中小型企业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社科院正在进行一个关于

“中小型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萧条,商品流通和市场需求减少,消费萎缩,企业业务和利润下滑;中小型企业面临着金融风暴后的管理危机和资金运营危机,虽然不少企业在危机出现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精简机构、裁员减薪等,但并没有涉及企业的管理变革,企业运营成本、管理成本急剧上升,而企业效益却在不断下滑。加之中小型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有限,这种内部危机在外部危机的冲击下将被激活,并把企业拖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给自身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分析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中小型企业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财税、金融、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体系。中小型企业为了防范风险、应对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改善经营管理,制定财务管理应对措施。下面就结合中小型企业自身的特点探讨危机后的中小型企业如何在财务管理这方面有所突破。

(一)中小型企业要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并把握外部时机

中小型企业经营上最急需解决的困难是资金上的困难,很多企业资金链都存在断裂的风险。针对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积极做出调整并进一步向中小企业倾斜,国务院已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扶持政策有很多突破,主要有: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加快中小型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中小型企业应善于把握机会,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建立自己的信誉,丰富自己的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减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二)中小型企业要加强现金流管理以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目前企业在面临生存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通过提升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水平,才能够合理的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地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冲击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仍然是保证充足的现金流以维持生产经营需要,现金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成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从中小型企业整体发展来看,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它贯穿于企业的每个环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企业虽然账面盈利额丰,却因为现金流量不充沛而倒闭:有的企业虽然长期处于困难当中,但其却可以依赖着自身拥有的现金流得以长期生存。企业的持续性发展经营,依靠的不是高利润而是良好、充足的现金流。在经济放缓、流动性萎缩时,谁掌握现金谁就拥有主动权。在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时候,当需求下降,市场不明朗时,企业不应该进行大规模的扩张行动,而应管理好现金流,保持充沛的现金,并保存足够的实力。此时,也是做好新产品开发、提升技术质量创新、提升管理、保持好核心团队的最佳时机,以最好的姿态等待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并成为最早得益者。

(三)中小型企业要加强财务内部监控制度

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作为企业财务活动中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型企业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成败。许多中小型企业存在财务管理粗放的问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仍停留于会计核算层面,对外部条件变化引发的财务问题缺乏分析和应对能力。而且如果中小型企业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不健全、财务关系混乱将会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

中小型企业要加强财务内部监控制度可以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控制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在企业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应独立于其他经营管理部门,确保审计部门发现的重要问题能送达治理层和管理层。通过内部审计监控,企业经营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财务运营的真实情况,优化财务结构,从而规避风险,改善不良经营状况,实现企业目标,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

(四)中小型企业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以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诊断工具可以预知财务风险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发出警告,以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控制财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中小型企业要建立企业的交易记录,控制企业贷款规模,及时公布企业的财务信息,并且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分析会计报表有关的比率关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措施来防范风险的发生。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适时地、直观地掌握整个企业或者某个单项指标的运行状况,从而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

(五)中小型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

中小型企业容易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这制约了企业成本的降低。而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并逐步壮大。

中小型企业在危机中收入保持不变或降低的情况下,应以企业全局作为成本管理的对象,从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综合分析包括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以期知彼知己。还要注重长远的降低成本,以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短期效益。中小型企业还要着眼于外部环境,关注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企业由于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抵御经济效益下滑的风险,或者说可以减少下滑的速度,使效益的下降速度低于预期的下降速度,给企业的策略调整赢得时间与空间。低成本策略在危机环境下更能显示威力,能够增强企业日常交易的议价空间,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六)中小型企业应强化财务管理与控制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何龙月-感恩母亲-演讲稿下一篇:老鲁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