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故事艺术

2024-05-13

数字化时代的故事艺术(精选十篇)

数字化时代的故事艺术 篇1

一、江西“红色经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时代背景

虽然“红色经典艺术”曾经很长时间在爱国主义与思想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一种文化能否延续下去,不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内在张力,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数字化时代到来后,出现了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形式,巨量的商业数字信息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被强行推送到我们眼前,甚至霸占了所有的信息渠道。这些数字化的信息“与现代人朝夕相伴,发挥着重要的日常‘伴随’作用。因此在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根本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4]而江西的“红色经典艺术”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其关注度明显降低了,其教育作用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众所周知,人的优良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有目的的教育训练和培养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做出调整与应对,研究数字化时代下的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使这些经典艺术能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继续发挥他们巨大的正能量!

二、江西“红色经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现状探析

数字化时代对传统资料的保护和传承主要依靠两种手段,一是专项数据库的建设,二是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推广传播。

第一,关于数据库的建设。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领域的必然趋势。从国外看,美国1993年率先开始数字资源的研究工作,法国、德国、日本也迅速跟进,建成了一系列主题突出、内容鲜明的专题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多为商业数据库,红色经典艺术这类的特色数据库比较少见。国内的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自建数据库资源和网络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重点任务就是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文献资源及数字化建设。”[5]但目前国内特色数据库中以艺术为专题的并不多。

第二,关于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传播。国外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但由于“红色经典艺术”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承,国外目前还没有“红色经典艺术”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具体研究。对于国内来说,新媒体结合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研究很少,前期“红色经典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和历史等角度来讲的。

三、江西“红色经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展望与建议

目前,对于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是研究对象上,由零散的某项某类红色经典艺术研究逐渐转向综合系统的研究;二是研究手段上,由纯理论层面的探讨逐渐转向数字化高新技术的融入;三是研究目的上,由单纯的文化传承与保护逐渐转向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数字化时代,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应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从思想上加强对江西“红色经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重视。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如果思想的改变落后于技术的变革,或者不能与技术的发展协调起来,就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进程规律,与社会本来应该有的发展相偏离,导致整个社会发展滞后。当前形势下,新媒体已对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舆论发展中的主导媒介。可见,正确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影响,并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是我们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所以,如何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在实践中利用好新媒体对江西“红色经典艺术”传播的信息服务功能。显而易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导致传播环境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传播只有和这些新兴媒体相结合,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变迁,继续发挥作用。我们应尽可能地使用大众喜爱的传播手段,使传统的江西“红色经典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形态出现在新兴煤体中。

(三)在管理上实现江西“红色经典艺术”在新媒体上的良性传播。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我们也应对新媒体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细致的管理,使“红色经典艺术”传播保持良性循环。同时,这也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舆论导向。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了我国社会大众的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辨别和加以过滤。历史证明,社会思想这块阵地如果红色文化不去占领制高点,就容易受到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占领。

(四)积极实施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数字化工程。近年来,全息拍摄、三维扫描、动作捕捉、地理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逐渐兴起和成熟。如果利用这些技术对江西“红色经典艺术”进行整理、归类、编辑和再现,并转化为数字化格式,建立专业的数据库,就能使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身临其境地感受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魅力,接受教育。

四、结语

总之,我们应该研究数字化时代对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各种影响,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江西“红色经典艺术”进行采集、保护、推广、传播,以传承和发展这些优秀文化,使这些成果能实现数字化共享,为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创新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为教育部门提供教育资源库,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的方法手段和思路。另外,“在中国大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的红色文化,不仅具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同样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6]我们还应该把这些成果与艺术原型发源地的地方经济建设进行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为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龙生,刘文晶.浅谈红色舞蹈对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6).

[2]党建网评论员.习近平谈井冈山精神[EB/OL].http://www.wenming.cn/djw/specials/djwwpt/wxgx/201602/t20160204_3134508.shtml,2016-02-04.

[3]武忠远,侯业智,党子奇,叶倩.延安大学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5).

[4]谭玉龙.图形创意与孙悟空形象创意分析[J].电影评介,2009(12).

[5]卢继红.国内文献信息服务网络的比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

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 篇2

本组笔谈从不同侧面为数字化时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文学;审美思维;仿真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花朵。

每个时代都会培育出自己时代所独有的绚丽多姿的奇葩。

文学艺术又是时代的镜像。

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就借主人公之口说过:“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嬗变发展的模型。”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总是映显出时代,以其独特的神韵和风采而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一、数字化一方面使世界图像化了,另一方面,又使文学艺术这面时代的镜子,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审美特征。

1.各种艺术的交融性和审美的共通感。

这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艺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

在当今时代,我们经常可以欣赏到由卫星传送,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世界各民族的艺术精品。

卢浮宫的绘画、西安的兵马俑、歌剧《茶花女》、悲剧《哈姆莱特》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电视剧《三国演义》与《西游记》等等,通过多种媒体,使艺术的各种成分,如声、光、色、画、语言文字交融成一体,从而给人一种审美的共通感。

这种共通感是我们单纯在书面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无法获得的。

2.文学镜像呈现出多维性与立体化的特点。

在电视或电脑的屏幕上显示出的文学艺术图像本身就是多维的、立体化的。

美国学者埃瑞克·戴维斯指出:“电脑、媒体和远程通讯技术正在不断收集、控制、储存和传播着一个日渐庞大的数据流,这无疑建立了一个新的维度:信息空间。

这个繁殖力极强的多维空间是虚拟的、网络密集并十分复杂的,是一个广阔而又至高的王国,它是由我们的想象力和技术的表述来调节的。”)传统的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阅读鉴赏的方式是线性的由点到线到面,而数码图像艺术则是格式塔式的,具有直观性、整体性。

由数码图像建立起来的信息空间,不是一维、二维、三维,而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那种包括时间维度的“四维空间”。

图像显示出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以四维空间存在着并给接受者以审美感受。

20世纪最后两年中,《泰坦尼克号》通过影响、电视、因特网,创造出了艺术领域的神话般的奇迹。

尽管在此之前已经有35部电影和一百多部小说反复地叙说着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因撞上冰山而沉入大西洋海底的故事,但都没有产生通过数码图像显示出的泰坦尼克号那样的艺术魅力。

3.作家和读者互为主体,相互之间具有一种互动性。

作家是创造的主体,读者既是接受的主体,又是参予创造的主体,他可以直接参加到文本的创造过程之中。

读者与作家之间形成一种全新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关系。

多媒体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独语局面,它给世界带来了一个真正称得起是复调的、多声部的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局面。

互动性是数字化时代在网上创作、批评、交流、对话的根本特性。

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网上的文本使我们有能力进行迅疾的互动。”互动既有同一时间的互动交流,又有不同时间、地点的互动。

“非同步的互动在网上的节奏是几分钟、几小时、几天,而不是几天几个月”,这种非同步性的互动,可以在网络上强化混合媒介的冲击力。

二、数字化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是丰富多样而又迷人的。

数字化本身是一柄双刃剑。

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它给世界带来的福音的一面,而忽视它的负面效应,那就会陷入一种新的陷阱。

为此,《技术帝国》一书的作者特意发出了一个警告,他说:“我们所面临的21世纪将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的数字化。”就文学艺术的发展来讲,有几个问题应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1.数字世界的全球化与艺术的民族性、本土化的矛盾。

数字化世界,打破了地方的和民族的局限,使整个世界都进入了因特网之中。

从而,“将地球变成了一个互连或者内连的整体,并不断提高其相互依存性的必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使民族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同时,又不可否认出现了一个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的矛盾问题。

数字化的进程,运用的是一种二进制的0-1的世界性的语言。

仅从使用的工具来说,数字世界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本土化就产生了矛盾。

关于这一点,《技术帝国》的作者已经感触到了,他说:“技术标准的复杂化和提高必然意味着:更好,更多!这是技术与文化的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是文化总是保卫本土的:它总与界限、区域、归属相关联。

只有带地方色彩的文化,与地域相关的特性,用自然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根据定义,任何自然语言都不是宇宙的也不是世界的。

某些技术语言是世界性的语言,比如二进制语言,0和1的语言。

不过自然语言不是由什么人发明的,因此不是技术语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即区域性的东西。

技术相反,一种语言相对于另一种语言来说,没有必要一定是可译的:它应该保留某种只能被翻译但并不等同于翻译的东西,技术与文化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紧张状态,让我们感到难过和痛苦。”在数字化世界上,各民族文学的自然语言所保留的诗意的无穷的韵味显然是世界性的技术语言中难以表达的。

2.复制性、标准化与独创性的矛盾。

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独创性。

艺术最忌雷同化、标准化、模式化、理性化。

爱德华·杨格在《试论独创性作品》中指出:“独创性作品是最最美丽的花朵。

模仿之作成长迅速而花色暗淡。

……有些作品比别的更有独创性;而且,我认为,它们越有独创性越好。

独创性作家是、而且应当是人们极大的`宠儿,因为他们是极大的恩人,他们开拓了文学的疆土,为它的领域添上一个新省区。”[杨格认为,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永远无法超越蓝本,因为原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它们个个“都是独特无二的:没有两张面孔、两个头脑是一模一样的,一切都带有自然的区分的鲜明标记。”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泛滥的结果,使文学界不再是独立特行之士的结合,而是一大杂烩,乱七八糟一大群,出了一百部书,骨子里只不过是一部书。

复制性和标准化是通过数码图像制作的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

瓦尔特?本雅明指出:“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他还说,“原作的即时即地性组成了它的原真性(Echtheit)。

“技术世界是能相容的标准化的世界,如果没有标准,那么既不能发射也不能传送。”对于网络世界来说,技术的标准化是必需的,对于文艺创作来讲,标准化则是与艺术家追求的独创性相左的。

3.技术理性与审美情感教育的矛盾。

数字化本身是技术理性的结晶。

它与被称之为“美育之父”的席勒所倡导的通过审美教育培养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完美的人是相悖的。

在技术理性指导下的技术决定一切、控制一切的社会中培养的人,马尔库塞称之为“单面人”。

当着技术成为物质生产的普遍形式时,它就制约着整个文化,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结果,“异化的主体为它异化了的存在所吞没。只有一面,它无所不在,形式多样。”理性得到空前的张扬,而感性和情感的因素则黯然失色。

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中,“是没有什么强烈感觉的,只满足于自己干净、简化、经济,也就是吝啬到极点的形象,它会切断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就现实中青少年喜欢看的卡通片,如《猫和老鼠》、《米老鼠与唐老鸭》等,都是经过数字化处理而创造出来的。

它们虽然有其趣味性,但对陶冶青少年的审美情感,则是意义不大的。

至于那些含有不健康因素的、格调低下的卡通片,那就更是有害无益了。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 (波)沃·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数字时代的沟通艺术 篇3

英国心脏基金会(British Heart Foundation),为了推广“动手不动口”的徒手CPR,找了一位英国硬汉VinnieJones扮演黑道大哥,拍了一部相当搞笑的示范影片,他在片中教你如何施行徒手CPR的步骤:检查病患、打119、依照《Stayin’Alive》的音乐节奏,按压胸部。记住,不需要跟患者嘴对嘴。

这部强调“CPR没有你想象的困难”的倡导影片在专业人士眼中不太正经,却绝妙地找到一首70年代经典名曲,透过这首歌,让用户看一次就懂得CPR按压的频率,而且开始想了解徒手CPR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活动网页上除了这部影片外,其余的信息都是非常专业又严肃的,包括:从死里逃生,CPR受惠者的故事、哪里可以上课受训、专业博客、问答等,如果影片还不能满足你,你还可以听听《Ask Vinnie》的单元,找到诸如实行徒手CPR时“什么叫做用力又迅速”。

另外一个让人目不转睛的CPR影片,就叫做“超性感CPR”。内容如其名。影片内包含了CPR该有的步骤、程序,一点都不马虎,但大部分用户会被其中的美女分散注意力。

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是一家专卖性感内衣公司Fortnight Lingerie的病毒影片。表面上影片要教你如何做CPR,骨子里却是让你知道它的产品有多性感,为此还设了一个网站就叫“超级性感CPR(Super Sexy CPR)”。这个网站非常简单,只是展示了两部超性感的急救影片,以及可供下载的桌面程序跟音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关于性感内衣的产品介绍。唯一有关的,就是首页美女两腿之间的那个官网链接了,这么“低调”的做法,反而让人更想要进去瞧瞧。

从营销的角度看这两个活动,不论是BHF或是Fortnight,都可以发现团队非常懂得在数字时代营销的沟通模式。先通过影片娱乐用户,引起兴趣,甚至让大家愿意主动在网络上分享这则讯息。当用户进一步想要了解更多时,再循序渐进告诉你徒手CPR的正确知识,或是让你不设防的从看CPR认识到一个内衣品牌。

试想,如果是过去传统的沟通模式,正经八百地教你徒手CPR,你想看吗?就算看了,你记得内容吗?或是美女穿着性感内衣的走秀,你会不在意其他友人异样的眼光,大方在

Facebook上分享吗?

数字传媒时代的艺术想象 篇4

一、比特叙事:让想象的虚拟实践成为可能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媒介的诞生, 让艺术作品的传播与发展获得了新的载体, 它为艺术作品的创作、存储、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全能的数字化虚拟环境。

在数字媒介载体中, 比特, 成为艺术作品的存在载体。艺术作品不再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出来, 而是通过一种“比特叙事”, 让计算机通过一种二进制数位的运算, 即“0”和“1”, 来记录与呈现所承载的数据, 从而成为“虚拟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呈现出来, 取而代之的是超文本, 甚至是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多媒体呈现。计算机通过所特有的“比特叙事”, 将艺术作品数字化、数码化, 成为电子数码语言的表述产品。与传统的信息传输工具如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原子载体不同, 它们有体积、重量、生产成本和传输耗损, 而“比特没有颜色、尺寸和重量, 能以光速传播。它好比人体内的DNA一样, 是信息的最小单位。”[1]数字传媒的诞生, 颠覆了以往对艺术创作、艺术载体、艺术欣赏等环节的传统理念, 让艺术想象的虚拟实践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数字化无限贮存、不占用任何物理空间、任意时间地点任意地点通过网络随时调阅和更新信息, 艺术作品的这些数字虚拟化呈现的特征, 在过去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数字化的虚拟现实技术的诞生及应用, 进一步拉近了数字虚拟与现实真实之间的距离。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人调动诸如色觉、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维感官, 沉浸在虚拟环境之中, 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而且根据个人意愿实时地操纵环境和改变环境, 在虚拟境界中进行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实时交互, 并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给人以一种真实存在感。只是, 虚拟真实并不是一种物理世界的真实, 而是一种感觉的虚拟的真实。比如, 在电脑格斗游戏中, 主体可以将自己描述为一个虚拟超人, 力大无穷, 并拥有诸多无边的魔力, 而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出现, 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虚拟环境中则可以通过想象而虚构现实, 因而, 从根本上来说, 虚拟现实是一种感觉的真实, 虚拟的真实, 并非真实的现实。虚拟真实和多方位的感官交互, 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想象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沉浸交互:主体的客体化与客体的主体化

在传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 作为创造主体的人与作为被创造客体的作品之间的关系是既分立又依存的。说其分立, 是指创造主体一旦完成了作品, 就完成了创造过程中主体的艺术想象所要发挥的作用, 剩下的事情交给读者去解读, 靠欣赏者的接受去理解和想象, 创造主体不再干涉作品完成后欣赏者接受与理解的过程, 创造的主体和被创造的客体各自保持完整的主体性, 不相干涉。说其依存, 则是指主体与客体是互为前提、互为印证的, 主体与客体自身的属性是在相互关系中获得的, 没有主体, 就没有客体;没有客体, 就没有主体, 它们是一对矛盾统一的概念。

在数码传媒时代, 艺术作品从创造到产生的整个过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传统的现实艺术创作最大的不同是, 以数字媒介为基础的虚拟现实, 其显著特征是沉浸交互。在虚拟现实中, 主体可以不再是单一的主体, 因为虚拟现实中同时存在一个虚拟主体, 现实主体沉浸入逼真的虚拟现实, 以虚拟主体的身份出现获得审美经验, 以虚拟主体的身份进行艺术想象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不再指向单一的现实作品, 也指向虚拟的艺术作品。现实主体沉浸入主体以外的虚拟现实, 成为虚拟主体, 创作主体由此客体化, 同样的, 虚拟主体的审美经验被现实主体感同身受, 现实主体经由虚拟主体, 获得审美经验, 客体由此也被主体化。作为客体的虚拟艺术作品, 即便是虚拟主体在虚拟现实中创作的作品, 我们也认可其艺术价值, 承认它为艺术想象的创作结果。

就艺术想象而言, 传统的艺术想象指的是主体的创作运思过程, 是创造主体在原有感性表象 (记忆所保持的客体物的形象) 的基础上, 创造出新的具有生命情趣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能力。传统的艺术想象的主体性倾向比较明显, 主体比较单一, 一般只涉及主体创造想象, 而虚拟现实则强调主体沉浸、主客体间的自由交互, 这是其与传统的现实创作区别之处。比如,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谈到想象力, “构成天才的心意能力, 就是想象力和悟性。”黑格尔认为, “真正的创造活动就是艺术想象活动, ”艺术家创造的“是一个伟大心灵和伟大胸襟的想象, 它用图画般的明确的感性表象去了解和创造观念和形象, 展示出人类的最深刻最普遍的旨趣。”[2]无论是康德分析的悟性与艺术想象力, 还是黑格尔推崇的艺术想象力, 主体指涉的都是单一的, 即指作为创造艺术作品与实践艺术想象的主体———人。与之不同的是, 虚拟现实因为其沉浸其境、实时交互, 并且可以让现实主体经由虚拟主体, 实现获得更宽泛意义上甚至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审美经验。虚拟现实依靠电脑技术实现, 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与新媒介的帮助, 艺术想象也最终离不开创作主体的主观运思, 我们认为, 数码传媒时代的艺术想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一种积极的实践性想象, 因为, 它是艺术想象与技术想象的自由同一。

三、实践想象:艺术想象与技术想象的自由同一

从本质上来看, 艺术与技术是同一的。它们统一于人的本性, 同属于人类的生存实践活动, 是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类出于本性的需求创造了艺术与技术, 同时, 艺术和技术的发展又创造和丰富着人类的本性。然而,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艺术与技术同源而生, 却分道扬镳, 分化得越来越严重。在许多人眼中, 技术是理性的产物, 而艺术是感性代言人, 前者求真, 后者唯美。技术具有功利性, 轻视空灵的艺术, 而艺术追求的超越了现实的审美理想, 自持阳春白雪, 视技术为下里巴人。技术开创着生活, 同时破坏生活, 艺术拯救被技术支离破碎的自然, 拯救人本身。

虚拟现实的诞生, 与其说其为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有利契机, 不如说它确证了想象是艺术想象与技术想象自由同一的实践本质。数字传媒时代, 艺术想象被赋予新的意义, 成为艺术想象与技术想象的自由同一。数码传媒时代的艺术想象, 通过技术革新拓展了主体想象新的思维空间与新的领域, 同时作为一种实践性想象,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新领域的审美理想, 反过来成为促进技术革新的巨大动力。虚拟现实属于现实生活, 是现实生活创造的一部分, 同时, 虚拟现实其自身又超越了现实生活, 这与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比如, 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超越生活。虚拟现实通过模拟, 达到再现世界, 甚至以假乱真, 不过, 它依然是仿真的, 是以现实世界的物理实体为依据的。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逼真性也可以是无法比拟的, 它不仅可以通过虚拟表现意义, 对现实存在模拟再现, 还可以进行创造性地模拟, 甚至虚拟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在虚拟现实中, 主体在沉浸中实现自由的互动, 个体从而超越了局限性的存在, 达到对生命的领悟, 这与受众在艺术“情境”的欣赏中所获得的生命体验殊途同归。

数字传媒时代, 主体在创作过程中运思想象, 不仅仅只包含主体的创造性想象, 还包括了在数字虚拟媒介中的技术再造想象。[3]再造想象原指由文学语言的激发, 想象到语词所指向的表象, 并根据语词的描写及延展, 进行表象的组合, 在心中产生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可以说, 艺术想象离不开主体, 同时也离不开创造主体之外的技术性再造想象。只有将现实主体的艺术想象和虚拟现实的技术性再造想象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的实践功能, 才能让艺术作品自由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去反映主客观世界, 展示艺术的特殊魅力。

总之, 艺术想象的本质是自由的, 反映了人的本性追求。身处于数字传媒时代的我们,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对艺术想象与艺术创作的积极影响, 坚守并发挥艺术创作过程中想象的实践本质, 在传统与现代的革新中主动寻找“诗意的栖居地”, 这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新突破口, 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 1997.

[2]杨春时.文学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 篇5

在现代社会潮流中,数字媒体已经是发展的关键,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的加入,使隐晦的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出来,能够在极具感性中加入一些理性思维的方式,将感性和理性融合,用理性的观点去体现感性的情感,也用感性的色彩美化理性的直观,让艺术看起来更加直观、具体。

同时,将多元的文化、个性的设计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实现艺术、科学、时尚的整合。

3多元的教学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在现阶段有多样化的模式,如视频教学,在教学中搜集相关的具有音频、图片、视频的课件,既能丰富授课内容,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的介入让视频影音文件自如地穿插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避免连续枯燥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烦感;能够解决长时间单纯听课带来的精力不集中情况,也能让课堂更加紧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紧张的压力,在具有趣味性的过程里学习、掌握知识;也可以通过开展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以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模拟公司的工作模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案例。

浅析数字时代下的绘画艺术 篇6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迎来了数字时代的到来,在这种变迁的时代,文化潮流、艺术形态、人文观念等都发生着不小的变化。数字时代之前的绘画艺术是古典时期,相对而言当代的艺术更独具个性化。每个人的艺术个性都有所差异,观念有所不同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和精神面貌。

随着数字技术的规模化进入,绘画艺术的“扩展”也日渐明显,扩展在于数字时代带来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态。当网络歌手成为青年人最爱、而听MP3和网络下载成为新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时,网络绘画也随即出现了,我们一般说的网络绘画指的是以网络为载体,利用计算机、绘画、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合成制作,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一种新兴的绘画形式。

网络绘画是继传统绘画在艺术形式上的极大发展,计算机的猛速发展带来了计算机绘画的软件层出不穷,并不断的在更新。如常见的图形处理软件coreDRAW,动画软件3D MAX,照片处理软件photoshop等,其作画的效果和效率让不少艺术工作者汗颜,人的手工艺很难办到的电脑确能做到。这真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电脑突破了绘画的二维平面、静态的局限,可以制作三维图片,动态图像等等,改变了艺术家的绘画观念。有很多的画家放下手中的画笔,选择了从事电脑方面的设计、绘画、装帧等。这些有关网络的绘画更具商业性,它们是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的。电脑绘画囊括了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三维动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等。现在只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一些软件的技能,谁都可以在电脑上简单的作画。最开始的网络绘画是以涂鸦开始的。通过技术的不断开发,功能越来越强大。计算机绘画的易用性使得艺术平民化,人们不再认为艺术是神圣的殿堂,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娱乐休闲方式。

伴着高速发展的社会,不得不让我们担忧绘画艺术的未来,我们猜想绘画未来的发展会是怎样的。网络的普及电脑绘画自然就搬到了网络上来了,国内的许多艺术院校都开设了电脑美术课,目的也是让教育与时俱进,让学生拓展技能。不仅要手绘能力强,也要求要有软件的应用和操作能力。但是电脑绘画与之专业的纯艺术绘画相比,似乎少了那么些绘画的语言特征在内,它们缺乏思想,缺乏探索,缺乏各种各样的真实的体验,可以说它们是没有情感的绘画,是机械的,不参合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它们之间是工具的一个较量,只是电脑绘图更快捷方便,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要比电脑绘画更具价值。就好比如。一幅手工作品总是比机械化反复生产的作品更有它的价值。电脑绘画与手绘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有很多收藏家都愿意去珍藏画家辛劳的杰作。在如今时代,要想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纯绘画艺术当中的人越来越少,但追求艺术的工作者还是大有人所在,我们也不必担心绘画在我们的这个时代的审美价值会低落。

二、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

与网络一起兴起的摄影术也发展了起来。在摄影术公布之后,世界画坛震动最大,绘画与摄影的关系始终是很热门的话题。

摄影和绘画都是是视觉艺术,都是在平面上再现形象,反应的都是瞬间的静止状态,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谈到摄影与绘画的视觉特点。最敏感的一个词是“真实”。

自从照相机上市,绘画便逐渐不具有画“像”的功能,它更多地是——探究人的主观精神情感的东西。摄影术的发明无论从观念还是功能,对近代绘画的冲击都是巨大的,过去,我们要求绘画再现一个场面或者一个形象,我们的标准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身临其境。美术史也表明。当时有些画家直接用照片作为素材,与写生并用,十九世纪的西方画家们几乎没有一个能够摆脱照相术的强有力的影响,就连正统印象派画家也不例外。摄影术的发明,确确实实给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带来了沉重打击,画家们不得不反思,画的逼真有什么用,还不如照相机来的快。但一味单纯地追求画得“像”,这是视觉思维惰性在作怪,没有想象创造思维的回味空间。所以到后来。一大批以抽象为绘画风格的印象主义绘画家出现了,所谓“抽象”就是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念而从事物之中抽取出有用的物象,是对事物的概括提炼。是浓缩了的艺术美。

现在无论你怎样研究客观世界,当你用画笔去再现时就要出现偏差,而摄影得到的几乎就是客观世界的全真摹写。因此当摄影技术出现时,西方的画匠引起了极大恐慌,任凭你修炼了多少年画技,也许摄影术喀嚓一下就将你的饭碗打碎。可是。有着几千年传统的绘画是必须要继续发展下去的,却又不能照传统的样式画下去,因为写实的饭碗已经被抢走了,绘画艺术自然重新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正是在这种思考中加快了现代主义艺术的诞生。

我们没必要走与相机比功能高低的道路,网络绘画和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也不能相互代替。艺术是想象力与创造性,摄影技术是精确性和到位感,而网络绘画更在于软件技术的应用。艺术在现代背景下日益显得个体性、情感性、创造性特点,艺术个性与艺术通见规律之间不是矛盾抵触的,而是更高意义上的相通。它们的融合可以展示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相互吸收,相互补充。更强化了艺术的表现力。憧憬未来画坛上会出现更多的绘画形式,让艺术更丰富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字化时代的故事艺术 篇7

一、装饰艺术设计的内涵

装饰艺术, 英文decoration art。“装饰”指的是对被装饰的主体进行修饰, 美化的艺术加工手法。装饰艺术设计就是对自然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艺术处理与设计表达。

装饰艺术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广泛涉及到环境艺术、工业造型、日常用品等一切工艺领域。随着时代的变革, 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 新的技术工艺出现, 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的不断变化, 促使设计师对其进行更深入地深思和研究, 并使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数字化时代, 装饰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

1. 打破局限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 人类历时了漫长的手工业时期、高速的工业化时代, 进入了计算机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全面的渗透到了设计的各个领域, 这使继承了以往人类的优秀传统, 设计师双手得到了的解放, 提高和丰富了想象力、创作力。

在以往设计师没有计算机与之辅助下进行设计, 所有的构思都必须手工完成。如设计师徒手绘制海报或者效果图需要各种工具 (不同效果的笔、喷枪、颜料、尺子等) 与之辅助设计, 从构思到打稿、上色、晾干, 到最后不断地修改直至完成。设计师为了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不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且绘制出的效果与预想会有较大的偏差。而计算机的出现就为之解决了不少的麻烦。如在Photo shop软件中, 提供了虚拟画笔、颜料、纸张等绘制所需工具, 这样从构思、绘制、上色、调整到最后的成品, 设计师只需几步极其简单的操作过程, 即可创造出以往所达不到的视觉效果, 这种高效性、准确性的特征比手绘简单迅速得多。如此一来, 不但使设计的周期越来越短, 而且设计出的作品会更具观赏性、感染力。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软件辅助的便捷, 为设计师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性, 解放了手工时代对创作思维的束缚, 激发了设计师大脑的想象力。

2. 现代装饰艺术设计新趋向

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日益提升,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之计算机辅助装饰艺术设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此时, 设计师有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表达空间。同时装饰艺术设计打破了传统手工时代对创作思维和表现形式的束缚, 设计师须整合各种因素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突破传统的单一化、平面化的形式逐步向多元化发展。而设计师应站在时代的前沿更多地去考虑到受众的生理需要、心理需求、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市场、科学技术等因素, 在多元化之下将其更好的整合并运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创造出更适于各类人群的装饰艺术设计。如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 他的建筑设计主要有三大特色:其一建筑的造型与周围的环境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其二具有独特的巧妙空间设计。其三建筑材料的研究、匠心独运的建筑内部设计。纵观贝聿铭的设计作品:肯尼迪图书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山饭店、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难从他的设计作品中看出, 其建筑物都以尊重所处的周围环境为基, 并通过合理的、巧妙的设计将其融合为一体。同时其设计作品还考虑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 时代背景, 审美需求等各种因素, 这种多元化的设计, 让观者流连忘返。

可以说装饰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装饰艺术是以手工制作为主, 现如今装饰艺术设计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 并从人出发、服务于人。人类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设计师就应该持着可持续的发展观, 坚持“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理念, 在其创意设计中以环保观念为基础。在装饰艺术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为大众设计为目的, 以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基础, 在新兴科技的帮助下, 运用新的技术、采用新兴的材料, 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并达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如英国设计师斯科特·贾维的作品“One Cut Chair”, 这款椅子是由单块木材切割成型。斯科特·贾维作品的精神正是吻合现如今“生态设计”的趋势, 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当中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料。此款椅子的最大的特色在于椅面, 而椅面的设计只需对单块的胶合板切割加工即可, 搭配上钢架, 一把“一刀切”椅子便完成。椅子造型独特, 线条流畅, 其简约之中透露着时尚, 极具美感。

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深刻的阐述了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 “道大, 天大。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因此以人为主则是设计的首要理念, 人性化的设计正是现代装饰艺术所追求的。在原始时期装饰艺术仅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艺术, 然而时代在发展和变化, 装饰艺术则为满足上层的审美需求, 脱离了大众。然而现今的装饰艺术设计已经大众化, 平民化, 且其设计的目的是以大众为基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装饰艺术设计必须以人为本, 贴近大众, 为大众服务。一定要考虑到受众的生理、心理、文化背景的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以求为人类造就一个适宜的、艺术化的、充满诗意的生活。

3. 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探知古往今外, “艺术”这个词汇囊括着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设计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是推动装饰艺术设计的必然趋势。而计算机辅助装饰艺术设计则是其体现, 进而丰富并创造了装饰艺术设计新的传达形式。

艺术设计为科学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它赋予技术以灵魂, 而科技的发展则为艺术的生活化提供了可能。装饰艺术设计作为当代设计门类的一个重要分支, 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

其作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载体, 精美的设计是外形与功能的统一, 是技术与科学的体现, 是适用和美感的满足。如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的设计则是装饰艺术设计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奖牌的设计创造性的将美玉镶嵌其中, 创意设计使得整个奖牌尊贵典雅, 极具中国特色, 是奥林匹克史上又一重要的贡献。然而, 为了确保奖牌的安全性, 需要进一步完善结构的强度, 提高抗冲击性能。最终, 进过屡次实验, 技术这道难关被攻破, 完美的设计诞生。这无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三、计算机辅助装饰艺术设计的局限

现今信息化的、数字化的快速发展, 装饰艺术设计发展繁荣, 呈现多元格局。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但给装饰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弊端。计算机作为一种供人们使用的机器, 它是数字化的代表, 是时代的尖端。但不得不说它是机械性的劳动, 是人智慧的复制。装饰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的创造思维, 需要设计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便利性使得一些设计师过分依赖这些设计媒介, 导致设计作品过于呆板, 缺少审美性和感染力, 以至于设计师逐渐的丧失了艺术细胞和创造力。比如, 一副装饰绘画设计, 手绘和计算机绘制的效果会让观者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设计师手绘的亲身体验能让其真正的进入到设计作品中去, 给人以最直观的、最真实的感受。而计算机辅助装饰绘画设计, 导致一些设计师过分依赖其辅助, 设计出的作品画面上各种素材的拼凑与堆砌, 忽略了自身的创造思维, 没有一点设计感。这显然是艺术和技术的偏离。

结语

装饰艺术设计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计算机辅助装饰艺术设计如此蓬勃的发展是时代所趋, 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的完美的融合。但任何的事物发展都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设计师应该更好的有效的利用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便利, 在科学技术的辅助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设计出的作品富有艺术魅力, 符合时代要求, 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摘要: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直接推动着艺术设计的发展, 进步的科学技术的出现也必然有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给装饰艺术设计带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其操作上的便利性、功能上的灵活性使得装饰艺术设计的艺术形式和内涵得到了全面的释放, 同时提升了装饰艺术设计的应用价值, 继而更好的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关键词:科学技术,艺术,装饰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农.设计概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付志勇.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数字时代看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篇8

本雅明从艺术品的复制手法上分为“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 从这种分类上看, 数字时代并没有超越“机械复制”的范围, 因此“数字复制”从属于“机械复制”, 本雅明描述的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关系的特点, 在当下时代仍然存在。数字时代, 是本雅明阐述的“机械复制时代”的延续和发展。

一、巨大变革的起因:“多量化”取代“独一无二”

本雅明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光晕 (Aura) ” (也译作“灵光”“光韵”) , 是复制品相对于原作不具备的一种“此时此地”和“独一无二”。“光晕”这个概念的提出与它的丧失是同时发生的。对于机械复制而言, 机械技术大规模生产产生多量化的艺术产品, 这些作品无所谓“原作”, “光晕”也就无从谈起了。尽管本雅明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光晕”的神秘与美妙, 但对于“光晕”的消失并不抱有悲观的态度:正是由于“光晕”消失, 艺术品大规模生产, 艺术才得以走向大众, 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意义。

对于数字艺术而言, 一方面是原子到比特的载体变化, 另一方面是与数字化相结合的网络化传播方式的变更。二者加速并扩大了机械生产, 并且进一步拉近了艺术作品与大众的距离。按照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艺术生产关系也要随着技术进步同步发展。

二、与数字时代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艺术生产关系

(1) 消费者随时随地占有作品。大众具有近距离占有艺术作品的愿望。从手工临摹艺术作品开始, 人们就具有占有艺术作品的需求。但由于技术限制, 可以占有的事物有限。到了机械复制时代, “将事物以影像且尤其是复制品的形式, 在尽可能接近的距离内拥有之, 已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数字时代, 与当前技术生产力相适应的大众与艺术作品的生产关系是“随时随地”的占有。数字时代无疑将本雅明提及的“大众对于将艺术占为己有的欲望”进一步扩张:从去影院观看, 到电视观看, 到购买录像带、购买光碟观看, 到下载后观看, 到在线流媒体观看。对资源清晰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网络带宽的要求, 对流媒体视频观看效果的要求, 也是一个例证。从最初统一去影院看电影, 到之后使用各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观看视频, 是伴随着技术 (艺术生产力) 发展而产生的消费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新型关系———“占有 (owning) ”到“使用 (accessing) ”的转变 (“使用”这种说法来源于关于网络资源“传播免费, 使用收费”的一种盈利方式) 。

在艺术作品数量达不到足够丰富时, 购买一幅名画是为了获得画作的所有权 (owning) , 于是这幅画可以摆在所有者家中, 摆在博物馆。数字时代, 复制 (copy) 是我们在互联网上常常在做的事情。本雅明说, “任何艺术品都是可以被复制的”, 换言之“任何复制都不能被阻止”, 这句话对于当下时代的人们而言体会尤其深刻, 我们无法阻止网络上的信息流动。随着网络技术发展, 当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获得想要的电影、音乐、小说, 不用忍耐下载的过程, 而仅仅需要单击图标就可以马上获得时, 我们需要的实际是艺术作品的“使用权”。而数字时代, 大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是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艺术作品。

这种关系与数字时代的生产力相适应, 除非生产力发生逆转, 否则这种艺术生产关系不会改变。一旦大众获得了这种权利, 就不能将这种权利从他们手中剥夺。2012年2月11日, 数万名抗议者在欧洲多个城市针对“国际性反盗版协定”发起抗议活动, 抗议者认为, 这一协定将妨碍免费下载电影和音乐的自由。无独有偶, 2011年11月, 荷兰议会否决了荷兰政府此前关于将下载音乐和电影归为违法活动的计划。议会称, 此举将会限制信息的自由流动, 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并将引发出版商的版权纠纷, 希望娱乐产业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提供更好更合法的选择上。

文化工业的生产者出于盈利考虑, 感受到来自网络下载的巨大威胁, 并且试图关闭它, 但他们不能也不可能堵塞大众通过网络获得艺术作品的渠道, 只能进行发行方式的变更, 或是售卖其不能被复制的价值, 与这种关系相适应。如, 某些音乐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但下载收费, 此时售卖的实际上是音乐作品的“易获得性”和“即时性”, 节省了在网络中找寻的时间, 这是值得收费的。但是, 对于整个网络而言, 对于愿意花费时间并且也有足够信息检索能力的人, 不能 (也不可能) 阻止其获得音乐资源。

(2) 平等的观看方式。手工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独一无二并被少量人占有, 这些艺术作品远离大众, 这种神秘感给其附加上了“膜拜价值” (观者用“先入为主”特定的方式去理解作品) 。对于行使“膜拜价值”的艺术品而言, “在场”与否是首要的, 即使圣母像几乎一年到头都被覆盖着不露面, 但其只要“在场”就可以引发人们的崇敬感, 艺术作品本身是不是美的反而处于次要位置。直到机械复制时代到来, 大规模生产将艺术品在空间上拉近大众, 并且让普通人可以通过占有复制品满足掌握艺术作品的愿望。从膜拜价值到展演价值, 艺术作品本身价值被强化了。

但影院观影仍然具有一种仪式性。宽银幕 (越来越大的银幕) 、黑暗的环境、环绕音响这些因素无不在强化影院看电影的仪式感, 正因为这种独特体验, 大屏幕观影才不会被录像带、VCD、DVD和网络下载取代。而固定时间播出的电视节目, 守候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在体验一项仪式。因为大众不能对艺术产品“随时占有”, 于是有了特别的环境、特别的时间来成就这一场仪式。从电影到电视, 录像带、光碟、网络下载、在线观看, 随着作品越来越容易获得, 仪式价值越来越弱, 消费者采用平等观看的态度评价作品。当我们从同一个窗口欣赏它们, 作品才真正回归到其自身的艺术价值。

(3) 大众参与艺术生产。本雅明认为艺术生产的重要性还在于, 引导接受者 (消费者) 参与创作, 让更多人参与艺术生产。艺术作品并不是艺术创作的终结, 而是将“其他生产者引入生产”的开始。机械复制时代的一大进步, 就是艺术活动由个人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 艺术创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本雅明举例, 报童对单车比赛结果的讨论, 时事报道让路人也有机会出现在屏幕上, 都说明了技术革新让普通人有机会参与到他们以前无法进入的领域。优先享受相关技术的特权因此丧失了。

手工复制时代作品为“少数人独占, 少数人生产”;机械复制时代的作品是“大众拥有, 少数接受者通过机器变成生产者”;发展到数字技术时代作品是“大众拥有, 大量接受者通过机器变成生产者”, 进一步实践了本雅明所言的通过“更加精良的机器”“把读者和观众转变为共同行动的人”。本雅明实际上具有预言性质, 比如“有一天我们也将会如此得到声音影像的供应, 只消一个信号, 一个小小的手势, 就可以让音像来去生灭”。他的文章中阐述的艺术生产关系高于20世纪30年代的生产力水平, 随着生产技术发展, 逐步实现了大众对艺术品的占有。但机械设备的高昂价格和复杂的操作依然阻止着大众投入艺术创作, 直到数字技术普及之后, 大众变成生产者的局面才真正有可能出现。

从“春天里”捧红了旭日阳刚到微博初春的“最炫民族风”, 让我们看到大众参与创作产生的双赢效应。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在音乐界引发的轩然大波, 也显示出在各方利益激烈博弈的情况下, 版权仍然是数字时代转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Youtube对于版权的处理方式, 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思路。上传视频将注册内容识别系统, 当该内容被使用时, 所有人有权作出选择。大多数版权拥有者并不是禁止, 而是允许其发行副本, 从曝光率、广告和链接销售中获利。原作品也可以获得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观众、新的分销渠道, 但前提是, 必须对原作者的所有权进行保护, 给他们“选择”是否被使用的权利。

小结:数字时代重新审视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对我们今天关于技术、艺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启发意义, 因为其并不局限于具体的时代, 而是提供了一种看待艺术生产的方法。当机械介入艺术创作, 本雅明睿智地预言大众将拥有艺术作品, 仿佛开启了一个艺术新时代。当数字技术进一步普及, 大众大量参与艺术创作, 消费者随时随地占有作品, 艺术像空气一般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到那时又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摘要:本雅明将艺术品从复制手法上分为“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 当下时代的“数字复制”从属于“机械复制”。数字技术参与艺术创作与传播, 艺术生产力的变革进一步拉近了大众和艺术作品的距离, 与其相适应的新型艺术生产关系也随之产生:平等的观看方式, 随时随地占有作品, 大众参与艺术生产。重新审视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对我们今天关于技术、艺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艺术生产,数字艺术,手工复制,机械复制

参考文献

[1][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 林志明[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雄.论瓦尔特·本杰明的艺术生产理论[J].南京大学学报, 1995 (4) .

数字化时代的故事艺术 篇9

关键词:数字时代,动画影片,人文内涵,艺术体现

观看动画影片, 一方面, 常常会为动画影像中流光溢彩的画面所感动, 体会着梦想以视觉感官形态所呈现的喜悦;另一方面, 也常常会作为一个动画人, 让思绪多了一份沉重, 在林林总总的故事、角色、场景中, 去思索动画所承载的使命, 用理性的观念诠释着动画影像丰富的层次。在动画的文化系统表现中, 用它的激情构筑起神秘的幻想和魔力, 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同时又用理性的思维镌刻下社会文化的痕迹, 以绵延不绝的文化力量, 孕育起动画影像创作中丰厚的土壤, 让其长久不衰, 给予我们领悟出动画所体现出的美好精神内核的真谛和滋养, 也让我们感受到各民族的文化和品格的传承。

一、动画影片精神内涵的美学呈现

动画影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美学呈现, 融合了艺术性的精神内涵。一方面, 通过画面的艺术形式来展现, 释放了想象力, 将许多生活中不可能见到的景象通过艺术的处理, 达到了惊艳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 尽管许多动画展现出来的故事让人叹为观止, 充满了无尽的虚幻, 但是其本身的内涵和哲学却是真实的, 能够与人们生活的经历和情感发生共鸣, 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动画影片的故事中, 常常借助事件来阐明道理、表现主题, 因而动画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运用具有创造性的故事, 寄寓哲理。寓意和创造性的体现是动画影像的灵魂所在, 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寓意。《狮子王》是美国迪士尼出品的一部歌舞冒险动画电影, 影片中的故事和情节让人印象深刻, 其原因在于它并不是一部简单的面向孩子的电影。影片里没有讲述“爱是万能的, 是如何的美好”或者教育孩子如何努力来让事情变得更加完美。但是, 整部影片却始终在阐述着关于爱、关于责任、关于权利和如何面对成长的主题。在动画中, 孩子们学会了爱, 体验着成长的喜悦与心酸, 成年人思考着责任与义务, 爱与权利。1991年出品的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不知名的村落外的森林里。在森林的城堡中, 住着一位缺乏宽容和爱心、性格自私的王子, 他受到仙女的惩罚, 被施了魔咒变成为野兽, 唯有真爱才能解开咒语, 使他恢复原形。村子里美丽的姑娘贝儿与父亲相依为命, 一天父亲在森林里迷路, 不小心闯入了城堡, 并被野兽囚禁。为了救出父亲, 贝儿自愿留在城堡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 贝儿发现野兽虽然外表凶狠, 但心地却很善良, 不知不觉爱上了它。最终, 野兽的魔咒被解除, 变回了英俊的王子。真爱和宽容可以改变一切, 这个美丽的哲理被感人的动画所演绎, 动画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和精美的造型, 通过贝儿与野兽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变化, 烘托出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 如何学会爱护别人和被爱的主题。取自于中国传统故事《木兰辞》的动画影片《花木兰》, 改变原著中木兰为尽孝道而参军的动机, 编入了追求自由和反叛传统的思想内容。整个故事的主题也由对传统孝道的颂扬转变为对传统观念的打破及实现个人价值的自由和个人主义意识的张扬。影片中以大量篇幅描绘木兰不让须眉的精神力量, 而对女扮男装的种种尴尬场面只作了简单而得体的处理, 让木兰在影片的中间段落才恢复女儿身, 并最终获得了爱情和友情。影片将追寻自我价值的现代女性的精神品质得以体现, 而花木兰“现代女性”的性格也成为动画成功的因素之一。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 动画越来越关注并贴近现实生活与人性心理方面的剖析, 由原本普遍的爱与友情、亲情的主题转化为更具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主题刻画, 并在精神内涵世界各个方面的表现上, 通过不断地完善和突破日臻完美。

二、动画影片民族文化的传承体现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 都会必然地包含着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作为艺术的动画, 本身就是一个庞杂而开放的文化系统, 在不断发展的民族文化传承中, 其以海纳百川的态度体现着文化的合作与对话。

皮克斯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系列是美国文化的一次成功输出。影片讲述了两个玩具主角牛仔警长胡迪和太空骑警巴斯光年的故事。牛仔的形象, 在很多人的心里, 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而太空人的形象, 也与美国第一次登上月球, 且美国人始终对太空有着浓厚的情结和领先于世界的航天技术有关。胡迪和巴斯光年的形象, 代表着美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 用这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造型, 来作为动画影片的主角, 并最终被广大的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同样, 获得第7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海底总动员》, 是一部典型的表达美国式冒险精神的动画片。小丑鱼爸爸马林生性胆小、保守懦弱, 但是为了寻找儿子尼莫, 它决心在汪洋大海中踏上漫漫征程。最终, 它克服了艰难险阻, 明白了如何用勇气与爱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 将儿子尼莫找到, 并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影片通过在悠远的大海里千里寻亲, 以开拓和冒险精神为主题, 深切地道出父亲对儿子无尽的爱。

2012年的动画影片《勇敢传说》以中世纪的苏格兰为背景, 讲述了主人公梅莉达抗争传统束缚, 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女导演布兰达·查普曼出于对苏格兰难以割舍的情感, 再加上受到自己小女儿性格的启发, 刻画出了一个活泼好动的梅莉达公主形象, 她的形象就如现代社会中的女性缩影, 为影片带来了一丝熟悉、亲近的气息, 也表现出绝不俗套的基调, 她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苏格兰公主, 却有着独立叛逆自由不羁的性格。在影片中她对射箭的热爱和令苏格兰勇士们汗颜的射箭技巧, 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就是这个亲民的角色, 成为了在皮克斯此前12部动画长片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性主角。最终主人公梅莉达在神秘的巨石阵和同胞的见证下, 领悟出爱的真谛和古老传说中勇敢的雄心, 伴随着苏格兰配乐师帕特里克·杜尔带来的悠扬激荡的民族音乐, 让观众领略到苏格兰高地的迷人风光、神秘莫测的民间传说和魔幻般的情节转折。

由大友克洋执导的动画电影《蒸汽男孩》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城市。影片完全参照英国曼彻斯特和伦敦的景致、风情和人物特色, 甚至还有维多利亚时代伦敦大火的场景。以工业社会时期的英国伦敦作为城市的原型, 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影片中展现出来的从喷气式独轮车到超巨型飞船及潜水艇, 再从各种精致绝伦的道具设计到使用蒸汽防护的铠甲, 等等, 无不充满了未来城市的奇妙符号, 而其中所渗透的却是关于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凸显了蒸汽朋克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城市文化精神的渗透, 作为动画影像的叙事载体进行表现, 一方面可以丰富影像叙事和抒情, 运用动画场景来说明更加复杂的场域意义;另一方面对城市文化及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亦为一种很好的思路, 将城市背景动画片作为理解文本之内和之外多重意义的窗口, 使得各民族的精神文化, 运用更加多元化的载体和平台进行呈现, 为动画文本成为理解各民族文化传承语境的理想注解。

由此可见, 民族性特征鲜明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 都在动画影像中自然地表现和传递出来, 并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人们在为动画的精彩绝伦叫好的同时, 也接受与认同了动画影片中所传递的民族文化。动画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趋于成熟, 将动画中乐观自信、追求自由、勇于冒险等鲜明的民族特征, 从形式到内容都渗透出民族性的文化精神的传承。

三、动画影片文化品格的表达交融

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 动画以特有的艺术影响力和感染力, 进入人们的生活。通过对不同艺术门类的文化精髓的提炼, 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真实和虚拟之间, 不断构建着精神财富与文化品格相联系的表达方式, 并以生生不息的力量播种着梦想, 传递着生命的意义。

20世纪末, 迪士尼将第三部幻想曲——《幻想曲2000》搬上银幕, 那些变幻无穷的造型与音乐完美地结合, 经典的迪士尼故事和精湛的画面, 犹如一次次视听世界的旅游, 《幻想曲》成为主流电影中最富有创造性的作品, 其震撼力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 同时它创造了迪士尼有史以来最富有视觉冲击力和博采众长的动画艺术。迪士尼的动画艺术家们沉浸在音乐中, 在想象的天空展开创造的羽翼。当电影艺术家致力于让电影和戏剧分离时, 动画电影人在重复着魔术师的角色, 迪士尼的《幻想曲》也完成了动画抛弃文学这根拐杖, 而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紧密结合, 让动画的世界里传递着这支幻想曲, 继续鸣奏在这些光影纷杂的大都市里, 并把梦想以一种让人难以戒除的方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里。

宫崎骏作为世界级的动画大师, 有着“动画诗人”之称。在他营造的充满灵性的视听影像中, 让观众感受到被平凡生活遮蔽的意境。在宫崎骏的动画世界里, 有纷繁奇幻的物种, 有民俗传说中的古代神兽, 有清秀善良的邻家少女, 还有隐没在人们身边神秘的生灵。正是这些神奇的物种, 带给我们一个个纯洁、真善、美丽的动画世界。在充满痛苦和不和谐的真实世界里, 向人类不断地诉说着人性光辉的故事, 企图让人类看到人性中仍有良知和真善的存在, 让世人可以看到世界的希望。宫崎骏从不用说教的方式, 来提供解决困境的方法, 而是运用动画的影像画面, 发挥天才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感染观众, 为观众构筑起一条条通往心灵家园的通道, 引领人们寂寞飘零的乡愁, 回归如今已经陌生的故土。在观众欣赏影片的同时, 可以体验到碧海蓝天下时而静谧、时而紧张的情景, 领略到各种奇幻而充满灵性的生物, 展示着大自然带来的欢笑和愤怒, 让我们在影片背后体会着宇宙中万物的奥秘与生命的轮回, 并且回忆起被遗忘的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人生真谛的领悟。

在动画发展的历史里, 它已经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逐步成长起来, 有了自己的语言, 自己的文化品格, 并且衍生出许多新的兄弟姐妹, 让人们的视听世界因此丰富多彩起来, 并润色了人们的生活, 像语言和文字一样, 动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一种永远也不会泯灭的形式, 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愈加成熟。

四、结语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 创意和原创是发展和传承文化艺术品格的源泉。然而, 推动创意和原创背后的动力, 绝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 而是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的体现。动画文化并非独立存在的, 而是要把它放到文化的母系统中进行考察。在文化系统组成的链条中, 它融汇了音乐、美术、文学、宗教、哲学等许多不同的文化形态与特征, 展现出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所承载的文化表意的功能。在多元文化深层次的交融中, 不仅阐释了动画艺术与各种艺术形态乃至科学、宗教、社会、性别等复杂形态的整合趋势, 而且也呈现出一种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同在的双向系统。在消除学科、模糊界限、拓宽视野的全景制度下, 为数字时代下文化内涵的和谐体现, 架起一座桥梁。

动画是现代社会符号化、艺术化的反映, 无论是运用现实素材的方式, 还是以想象虚构的方式。动画都在一定程度上, 构成了社会文化中人文内涵的风向标。在动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人文内涵通过各种文化艺术思潮和传媒资讯, 运用动画影像的方式异彩纷呈地展现出来, 以内容形式上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创作的美好体现, 将这种多文化的融合价值, 使动画文化的羽翼不断丰满起来, 人文内涵的处理和表现的手法更加多样。在数字时代精致艺术逐渐式微的今天, 动画影像不仅是具有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的文化产业, 同时也是传播文化事业正能量的使者。

参考文献

[1]杨晓林, 等著.好莱坞动画电影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2]孙立军, 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4.

[3]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4]段佳.世界动画电影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8.

数字化时代的故事艺术 篇10

1. 角色造型

民间年画不仅题材内容寓意吉祥, 其造型更是反复概括提炼, 夸张传神, 这种造型魅力是西方学院派素描造型所不能传达出来的。高度概括夸张是民间木版年画的角色造型特点, 以门神为代表, 此类人物造型结实敦厚, 威武震慑, 饱满雄壮, 象征着忠实、坚定、安全。木版雕刻大刀阔斧, 挺拔强劲, 注重造型的独特气韵和神韵, 不被物像的细枝末节所拘, 突出强调其主要特征。

2. 构图

民间木版年画的构图多饱满对称, 极富装饰性, 充满了现代平面构成意识和东方民族特色。体现出中国人“好事成双、求吉纳福”的心理和传统对偶工整的审美习惯。这种饱满的构图形式, 也顺应了民众追求圆满吉祥、兴旺富足的深层心理期盼。整体画面显得均衡对称, 殷实丰满, 且画面效果追求装饰性, 线的平面分割曲直有度, 刚柔相济, 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体现出民众盼望“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狮、对门神都是此类典型题材。

3. 色彩

传统木版年画一般使用东方意象色彩, 色度饱和、色相古朴、对比协调, 其画风别具一格, 独具装饰化的审美魅力。民间年画的色彩红绿、黄紫对比, 视觉效果厚重醒目, 墨线鲜明有致, 气氛热烈, 强烈的装饰色彩对比, 反映出中国民众朴实、热情、直爽、单纯的民风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数字化时代商业动画广告设计中民间艺术形式的应用

1. 造型简洁概括

木版年画的角色造型具有平面概括的特点, 现代动画广告设计造型融合了民间艺术的造型特点后, 将呈现出平面化、符号化的特点, 对角色与场景结构可以概括简化处理, 直接以现代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元素进行组合, 概括提练其结构特征, 使其更具平面设计的风格特点, 造型凝练概括, 体现出古朴雅致的艺术审美感, 这正符合现代动画造型设计所要求的简化处理。

2. 典型特征夸张

木版年画角色造型设计除了平面概念的特性外, 在角色性格的塑造上或以色彩或以夸张的造型来达到突出角色个性与性格特点。而动画广告的时效性决定了, 广告要抓住受众的眼球必须要树立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在动画广告设计中每个形象都要有各自的特征也都要服务于广告主题, 设计时必须抓住这一点, 对角色造型加以夸张、变形, 这样动画造型才会鲜明独特、与众不同。

3. 作品质朴率真

天然原始的纯朴感是民间艺术的特质。如民间艺术的材料多使用俯拾即是的自然原料, 以此“化腐朽为神奇”。在其创作过程中, 创作者将主观意图与天然形态的材料巧妙结合, 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 保持了作品率真质朴的制作痕迹, 突出其质朴天然的趣味性。民间艺术这种返朴归真的艺术气质, 正是现代动画广告设计的追求。

三、数字化时代商业动画广告的人文内涵

1. 把握象征性语言

民间美术有着丰富的内涵, 出现了许多象征性造型。如:年画的“马上封侯”“莲年有余”, 以白菜谐音“百财”、以蝙蝠谐音“福”等。这些符号造型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为人们所传承, 成为民间美术造型中最富有美学价值的一部分。在现代动画广告的造型设计中也可使用这种具有象征性喻义的方法, 运用电脑软件技术, 既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形象, 又能够使图形更生动、更具说服力。如山东电视台所做的牛年贺岁广告, 使用二维电脑技术设计制作剪纸牛的造型, 传统文化中“牛”喻意人们勤垦耐劳、拼搏进取的精神, 广告紧扣牛年贺岁的主题, 大红色的剪纸映衬牛年喜庆的气氛, 配合着鼓点节奏明快的乐曲激励人们奋进, 广告即恭贺新春又意义深远, 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 体现价值伦理观

民间艺术作品中有大量伦理道德观的反映, 年画艺术中《岳飞传》《三国演义》《二十四孝》等题材均是宣扬传统的“忠、孝、仁、爱、信、达”观念, 此外,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家庭或家族为本位, 重视家庭、群体关系, 重视亲情、天伦之乐, 对家庭的感情极深厚。家的温暖和睦是中国人对理想家庭的理解。动画广告要体现传统人文内涵就要注重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融合。如:山东电视台的动画广告《中国人的节, 中国人的情结》, 作品利用国庆和中秋“双节“的巧合, 确定团圆和回归这个主题, 运用电脑技术渲染节日气氛, 画面从村头的老树、深深的古宅、高高的院墙到悬挂着红灯笼的敞开的大宅门到月饼、圆月、中国结, 喻意埋藏在心中佳节盼团圆的情结, 表达出“月是故乡明”“天涯共此时”的主题。

3. 突出民间习俗

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共同创造了民风民俗, 并世代传承下来形成了一种生活文化现像, 它即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内容之一。年画等民间艺术中有着大量对民俗节日内容的刻画。动画广告创意设计可以从民间艺术的元素、题材与民俗意义入手, 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如南京原力电脑动画公司创作的《帝博酒》动画广告采用了实景拍摄与计算机三维技术相结合, 短片以除夕夜为时间背景, 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 案台上贡奉着“福、禄、寿”三尊瓷像, 案边的八仙桌上, 年夜饭已备齐, 镜头前推特写桌上摆放的“帝博酒”, 镜头切换此时三尊瓷像表情动作开始变化, 三位仙人被美酒的香气吸引, 突然活化, 飞下贡案, 悄悄将美酒品尝干净, 随着主人一声“开饭了”的画外音, 三位仙人溜走, 桌案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福”字, 作品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建立三仙模型, 运用三维骨骼绑定技术赋予形像诙谐幽默的动作特点, 体现出春节吉祥喜庆的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 中国设计界强调要与西方接轨甚至对话, 但我们不应忘记这种接轨的前提是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文化,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文化与民族是现代商业动画广告设计不可分割的灵魂。只有将民间艺术的精华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才能形成中国商业动画广告的风格和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丁邦清, 程学宁.广告创意—从抽象到具象的形象思维[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下一篇:Linux高性能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