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循环

2024-05-08

实际循环(精选四篇)

实际循环 篇1

关键词:传统化学,绿色化学,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化学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受单纯经济观念的指导, 导致地球环境全方位污染与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短缺与污染、土地退化与荒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固体废物公害, 在这全球10大环境问题中, 与化工有关的占7-9个。据粗略统计, 全世界每年度产生废物危险品约3—4亿吨, 我国工业有毒废水排放约300亿吨, 其中化工废水约80亿吨, 造成了江河及近海的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与灭绝。并且人类的粗放型开发、生产也给有限的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组最能直观反映我国维持增长代价的数字是:我国每万元G D P能耗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高出2.4倍, 2003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已占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3 0%, 但创造的GDP还不到世界总产值的4%, 单位G D P的金属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品的2—4倍。素称地大物博的中国, 自己早就难以满足日益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 仅在2003年, 就从海外进口了超过1亿吨的石油和成品油、1.4亿多吨的铁矿石。据测算, 目前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可采储量, 其静态保障年限分别为40年和60年。如果考虑到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对于资源的全球竞争力与安全保障能力, 以及高消耗水平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因素, 很显然, 资源短缺对我国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制约。如果化学工业还停留在大量使用和消耗能源、资源的模式上, 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们的高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二、绿色化学的产生

发展“绿色化学”技术的思想首先在欧美国家产生。1995年, 美国设立“绿色化学总统奖”, 并设专门机构推动其发展。与此同时, 欧洲也提出“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的概念。日本紧随其后, 于1998年设立半官半民的“化学技术战略推进机构”, 主张确立新的化学技术体系, 并于2000年提出“绿色可持续发展化学 (GSC) ”的概念, 即通过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制造方法、使用方法及循环利用等技术的革新, 保证“人与环境的健康与安全”和“能源和资源的节省”。最近, 美国《科学》杂志提出了绿色化学12条原则, 已被广泛认可:

——预防废弃物的形成要比产生后再想办法处理更好。

——应当研究合成途径, 使得工艺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最大化地进入最终产品。

——使用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都遵循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毒性影响最小。

——研制的化学产品在毒性减少后仍应具备原有功效。

——尽可能不使用一些附加物质 (如溶剂、分离剂等) , 尽可能使用无害的物质, 优选使用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的合成工艺。

——能源的需求应当结合环境和经济影响, 评价其影响应没有空间、时间限制, 追求最小化。

——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首选使用可再生原材料。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化学反应。

——有选择性地选取催化剂会比常规化学试剂出色。

——研制可在环境中分解的化学产品。

——开发适应实时监测的分析方法, 为在污染物产生之前就施行控制创造条件。

——化学工艺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 都应选择最大程度减少化学事故 (泄漏、爆炸、火灾等) 。

三、从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实践来看

目前, 循环经济实践已在3个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1、在企业的层面上建立的小循环模式, 实现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最著名的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在原料的替代上, 该公司寻找到了一种对环境危害最小的原料来控制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他们让这个车间的废料变成下个车间的原料。废物通过梯形利用越来越少, 最终形成“零排放”。杜邦化学公司通过循环经济和3 R制造法的实践, 1994年生产造成的塑料废弃物和排放大气污染物相对20世纪80年代末减少了25%和70%。

2、在区域层面上实现共生企业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 如著名的丹麦卡伦堡模式。卡伦堡工业区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 把发电厂的热供给炼油厂和制药厂, 同时解决周围居民的供热。发电厂》转112页脱硫产生的硫酸钙是石膏板厂的原料, 同时硫酸可以被制成稀硫酸;发电厂的燃煤产生的粉煤可以用来铺设公路, 或者供给小型的水泥厂。这样, 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 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在社会层面上实现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 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和日本的循环社会体系。德国分别与1991年和1996年颁布《包装废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 规定对废物的管理的首选手段是避免生产, 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理。近年来, 德国玻璃的再利用率达到90%、废纸60%, 塑料50%。剩下不可回收的混合垃圾, 由国家组织公司负责80%焚烧供热。其余废渣作建筑材料与铺路, 使整个生产和消费系统设计成循环经济。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构成危害的基本条件只有两个:一是循环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 二是生态环境的循环净化。而绿色化学的实施可以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包括减少资源消耗, 减少污染排放, 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经验表明, 绿色化学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双赢战略, 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朱清时.绿色化学和新的产业革命[J].现代化工, 1998 (6)

[2]、闵思泽.环境友好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J].化学进展, 1998 (1)

实际循环 篇2

关键词 工作疏漏;PDCA循环;5W1H分析法;

1前言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碰到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们下达了一项生产指令时,由于在关键某些细节产生麻痹大意,认为自己不会犯此低级可能错误,存在模糊麻痹思想,导致生产指令可能存在某些错误,但在接下来接受指令的人员也没有进行监督纠正、改善弥补不足或错误,当自己是传球员,误传误达,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产生负面影响,等到下个工序发现错误时已为时已晚,以犯了低级错误,造成浪费。这些问题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可以避免,但是在工作中又往往容易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养成系统良好的工作思维习惯。

企业从根源上解决以上管理弊端,靠的不是事后检讨后悔机制,真正依赖的是事前管理审核监督机制,重要是发挥各级工作管理团队的作用。无论是哪一位足够精明的管理者都无法脱离团队的力量和作用达致管理效应的目的。所谓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互相检讨弥补不足,无论上情下达或都是下情上达,都必须准确无误通过各级管理团队把执行制造命令或内容,例如:工作指令、工作内容、工艺图纸要求、数字数据等包含有各式各样的工作信息,传递成功,有依有据,真实准确,明确无误,做到万无一失!这就非常需要强调企业管理人员都必须学会利用一些企业管理工具,石化公司近几年引进的管理工具有很多,都是在世界上先进的并且取得了一定实际效果的管理工具,这里就主要对PDCA循环和5W1H分析法两种管理工具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2正文

2.1 PDCA循环 PDCA管理循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后由戴明博士在日本推广应用,把PDCA发扬光大,并且用到质量领域,故称为质量环和戴明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这样一个持续改进模型,同时扩展到除质量管理外的其他管理内容中。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P(计划 PLAN):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

分析过去的事实,提出未来的假设,根据以设计行动的方案使之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分为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拟定改进措施计划。

D(实施 DO):实施行动计划。C(检查 CHECK):评估结果。

追踪计划是否落实,执行是否彻底,预期是否体现。A(处理 ACT):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就返回到计划阶段,或者如果结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可以将它理解为: P(计划 PLAN):计划是否正确。D(实施 DO):实施过程中是否对。

C(检查 CHECK):检查过程内容正确相符。

A(处理 ACT):不足地方或检查错误的应对方法或预案。

图1:截选自杨浩然工作循环分析PPT课件

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无论哪一项工作都离不开PDCA循环,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经过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完善这样四个阶段。PDCA循环有两个特点: 2.1.1 周而复始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问题,就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闭环管理。

图2

在工作进行处理(A)环节,我们可以进行工作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根据经验来制定相应的标准。对于未能解决的或者新出现的问题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管理。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原地踏步的循环,而是在不断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2.1.2 大环带小环

即我们在进行计划P时,也可以进行PDCA循环管理,例如针对公司检修而言,在编写检修计划(P)时,也可以进行PDCA,即现状分析(P),编写方案(D),方案检查(C),方案完善定稿(A)。

图3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发布工作指令,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工作质量的内容是什么?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

在PDCA循环中的P(计划)环节中我们可以将5W1H法融入到其中,在P中再建立一个小的循环,以期达到最优的工作目的。下面将介绍5W1H分析法。2.2 5W1H分析法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1932年,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5W分析法”,后面经过人们的不断总结和运用,最终形成了“5W1H”模式。它主要是针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在我们实际工作中也可以这样理解,为什么这样做(WHY),工作内容(WHAT),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

5W1H分析法的应用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例如:一台设备突然停下来了,那就沿着这条线索进行一连串的追问。

问:“设备为什么停下来了?” 答:“因为保险丝烧断了。” 问:“为什么保险丝会烧断?” 答:“因为超负荷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壳体内被堵死了。” 问:“为什么壳体会被堵死?” 答:“因为物料出不去。” 问:“为什么物料出不去?” 答:“因为过滤器没清。”

至此,设备停下来的原因找到了。可能有些时候,WHY的问题没有了,可以转换一下思路,针对问题转换为WHO或者WHERE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本,制定治本的对策。

我们在进行5W1H质问时,最重要的是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完全把握操作的本貌事实,并且经常对之抱持独自的深入思考,以期解决问题。我们想要改善某个问题,前提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在于有怀疑的精神。然而怀疑并不是笼统的抽象思考,应该有着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有具体的方向。5W1H就是这样的一种系统的工作,经过思考后可以构思一种新的工作方法。

图4 5W1H问题简要内容

5W1H分析法可以和PDCA循环结合,尤其是在P(计划)阶段,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可以从这六个方面全面的分析和规划,WHY(为什么要做这个计划),WHAT(做什么或做成什么),WHERE(在哪儿去做),WHEN(什么时候去做),WHO(谁来做),从而使我们的计划被更有效的执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结语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控制问题→改善问题→预防问题四步曲,不断运用PDCA循环管理机制和5W1H等先进的管理工具,来进行纠正、改善、提升管理水平,养成预防管理和事前管理的“自我控制”工作习惯,建立一套稳定实用的防错管理检讨机制,不断提升个人的管理素质,创建牢固稳定的管理作业流程,不断防止预警纠正各种各样的浪费及工作无效现象,从而制造出令顾客满意的精品产品。

实际循环 篇3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AVC;电压无功自动调控

中图分类号: TM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8-194-3

1 概述

电压,是保证供电质量最重要的参数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容量机组的相继投产,电网容量急速增长,电网结构日趋复杂,跨地域、大容量的跨网调度频繁,使系统电压的调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解决电网面临的日益突出的无功电压管理问题,提高供电质量,迫切需要建设自动电压控制系统 (AVC)。

惠州LNG电厂在2008年06月份完成了AVC装置的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是广东省首家投运AVC装置的电厂。由于没有同类型电厂AVC装置的实际应用经验作为参考,在AVC的安装、调试及运行期间出现了若干问题,在技术人员攻关后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 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2.1 电压无功全局控制措施

系统电压控制主要采用三级电压分级的控制模式,分为一级电压控制、二级电压控制、三级电压控制(如图1)。其中一级电压控制是总领层,控制优化整个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二级电压控制协调一级电压控制信号,调节升压站母线电压及全厂总无功出力等于设定值。一旦目标发生偏差,二级电压控制器则按照预定的控制规律改变三级电压控制器的设定参考值。三级电压为单元控制,将二级电压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单元机组的励磁调节系统,从而调节机组无功出力,维持机端电压的稳定。

2.2 惠州LNG电厂电压无功控制措施

惠州LNG电厂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由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共同组成(见图2),广东中调AVC主站下发母线电压或全厂总无功控制指令,电厂子站上位机接收主站指令,根据母线电压控制指标估测出全厂总无功出力需求,通过下位机向各机组的励磁调节器发出增减磁控制信号,调整发电机励磁电流,从而改变机组无功出力,达到电压无功自动调节的目的。

3 AVC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AVC与AVR之间互为闭锁

AVC与AVR之间的互锁即为在AVC投入并进行自动调节时闭锁人为通过AVR手动调整机组励磁和无功出力,而在需要人为手动调整机组无功时又能够闭锁AVC的自动调节。

在就地装置上进行互锁。如图3所示,在AVC装置内装设了继电器S1(S2),当在DCS上退出AVC时,继电器S1(S2)常闭接点保持闭合,常开接点断开。此时,相当于旁通了AVC装置,人为手动增(减)磁指令是直接发至发电机控制柜(GCP),通过继电器90R(90L)将指令送到机组AVR,AVR响应指令调节机组电压和无功出力。

AVC投入指令发出后,AVC装置内的继电器S1(S2)常闭接点断开,闭锁TCS指令传输回路;同时,常开接点闭合,打开了AVC装置调节指令传输回路,这时AVC装置接收上级调节指令,通过发电机控制柜(GCP)将指令送至AVR,调整机组电压和无功出力。

②在控制逻辑上进行互锁

在DCS上发出“投入AVC”指令后,AVR自动正常运行、AVC装置自检正常、无增减磁闭锁信号等条件满足后,AVC装置自动投入调节。如图4所示,DCS上增(减)磁指令能够出口的条件之一就是“AVC投入返回”即AVC装置退出时,DCS手动发出的增(减)磁指令能够出口,AVC装置处于投入时,闭锁DCS手动增(减)磁操作。

以上两个方面从硬件及软件上双重保证了对机组增(减)磁的操作只能是AVC自动控制或者是DCS手动控制二者之一,而不会出现自动手动同时参与调节从而产生冲突的情况。

3.2 AVC误调节导致机组启动失败

日本三菱M701F型联合循环机组使用静态变频装置(SFC)将发电机作为同步电动机来拖动机组启动升速,在燃机点火并且机组达到自持转速后,SFC退出运行。在此过程中,由厂用6kV母线通过启动变压器向励磁系统供电,机组并网后,励磁系统转为由发电机出口的励磁变供电。

机组启动过程中,当机端电压达到3.4kV后,励磁系统的控制模式转为“恒电压模式”,维持机端电压恒定。AVC装置投运后,由于其投入条件在SFC拖动机组启动的过程中就已经满足,AVC装置自动投入,此时恰逢220kV母线电压偏离中调下发的母线电压控制指标,AVC装置发调节信号给励磁调节器,改变发电机机端电压,破坏了“恒电压控制模式”,当电压值超过了SFC电压保护定值造成SFC跳闸,机组启动失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进行如下整改:

①在AVC软件中设置增加机组负荷小于最小稳燃出力234 MW时,闭锁AVC判据条件;

②由于AVC是为了满足电网电压指标而调节机组无功出力的,在机组未并网之前不应投入。因此,在DCS控制逻辑中将机组并网加入AVC装置投入的条件中。

3.3 AVC装置调节延时过长

AVC装置调试过程中,发现AVC发出增(减)磁指令后,机组无功变化要落后AVC指令一个较长的延时,最长的一次有将接近3分钟时间,AVC调节品质不合格。通过对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由于AVC装置在参与调节过程中优先采用NCS系统的数据,以此来保证与主站AVC数据同源,由于NCS系统的精度不够,需要机组无功变化在3.5 MVar以上才能检测到,从而影响了AVC调节速率。通过技术人员分析讨论后修改了AVC控制周期的时长和死区,控制周期的时长从20秒增加到30秒,修改为30s,调节死区从2Mvar改为3MVar。修改后,AVC的调节品质得到了改善,满足了中调的调节要求。

3.4 DCS与AVC装置投退操作脉冲不匹配

AVC装置调试过程中,发现DCS发出投退AVC的操作脉冲宽度为2秒,而AVC装置内部则设置了必须接收3秒以上宽度的操作脉冲才能成功进行投退操作,这样就导致了DCS上无法对AVC装置进行投退操作。经过分析讨论,将DCS发出投退AVC的操作脉冲宽度修改为10秒,通过反复试验验证,确能保证AVC装置每次投退的可靠性。

4 结论

惠州LNG电厂采用AVC技术后,为电网提供了较高的无功储备,降低了电厂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和出现人为误调节的可能性,对于改善电网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广东电网首家投运AVC的电厂,为后续其他电厂AVC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YC-04 AVC 无功电压自动调控系统控制用户手册[M].安徽新力电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06.

[2] 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与运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7.

实际循环 篇4

电压,是保证供电质量最重要的参数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容量机组的相继投产,电网容量急速增长,电网结构日趋复杂,跨地域、大容量的跨网调度频繁,使系统电压的调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解决电网面临的日益突出的无功电压管理问题,提高供电质量,迫切需要建设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

惠州LNG电厂在2008年06月份完成了AVC装置的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是广东省首家投运AVC装置的电厂。由于没有同类型电厂AVC装置的实际应用经验作为参考,在AVC的安装、调试及运行期间出现了若干问题,在技术人员攻关后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 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2.1 电压无功全局控制措施

系统电压控制主要采用三级电压分级的控制模式,分为一级电压控制、二级电压控制、三级电压控制(如图1)。其中一级电压控制是总领层,控制优化整个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二级电压控制协调一级电压控制信号,调节升压站母线电压及全厂总无功出力等于设定值。一旦目标发生偏差,二级电压控制器则按照预定的控制规律改变三级电压控制器的设定参考值。三级电压为单元控制,将二级电压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单元机组的励磁调节系统,从而调节机组无功出力,维持机端电压的稳定。

2.2 惠州LNG电厂电压无功控制措施

惠州LNG电厂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由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共同组成(见图2),广东中调AVC主站下发母线电压或全厂总无功控制指令,电厂子站上位机接收主站指令,根据母线电压控制指标估测出全厂总无功出力需求,通过下位机向各机组的励磁调节器发出增减磁控制信号,调整发电机励磁电流,从而改变机组无功出力,达到电压无功自动调节的目的。

3 AVC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AVC与AVR之间互为闭锁

AVC与AVR之间的互锁即为在AVC投入并进行自动调节时闭锁人为通过AVR手动调整机组励磁和无功出力,而在需要人为手动调整机组无功时又能够闭锁AVC的自动调节。

在就地装置上进行互锁。如图3所示,在AVC装置内装设了继电器S1(S2),当在DCS上退出AVC时,继电器S1(S2)常闭接点保持闭合,常开接点断开。此时,相当于旁通了AVC装置,人为手动增(减)磁指令是直接发至发电机控制柜(GCP),通过继电器90R(90L)将指令送到机组AVR,AVR响应指令调节机组电压和无功出力。

AVC投入指令发出后,AVC装置内的继电器S1(S2)常闭接点断开,闭锁TCS指令传输回路;同时,常开接点闭合,打开了AVC装置调节指令传输回路,这时AVC装置接收上级调节指令,通过发电机控制柜(GCP)将指令送至AVR,调整机组电压和无功出力。

②在控制逻辑上进行互锁

在DCS上发出“投入AVC”指令后,AVR自动正常运行、AVC装置自检正常、无增减磁闭锁信号等条件满足后,AVC装置自动投入调节。如图4所示,DCS上增(减)磁指令能够出口的条件之一就是“AVC投入返回”即AVC装置退出时,DCS手动发出的增(减)磁指令能够出口,AVC装置处于投入时,闭锁DCS手动增(减)磁操作。

以上两个方面从硬件及软件上双重保证了对机组增(减)磁的操作只能是AVC自动控制或者是DCS手动控制二者之一,而不会出现自动手动同时参与调节从而产生冲突的情况。

3.2 AVC误调节导致机组启动失败

日本三菱M701F型联合循环机组使用静态变频装置(SFC)将发电机作为同步电动机来拖动机组启动升速,在燃机点火并且机组达到自持转速后,SFC退出运行。在此过程中,由厂用6k V母线通过启动变压器向励磁系统供电,机组并网后,励磁系统转为由发电机出口的励磁变供电。

机组启动过程中,当机端电压达到3.4k V后,励磁系统的控制模式转为“恒电压模式”,维持机端电压恒定。AVC装置投运后,由于其投入条件在SFC拖动机组启动的过程中就已经满足,AVC装置自动投入,此时恰逢220k V母线电压偏离中调下发的母线电压控制指标,AVC装置发调节信号给励磁调节器,改变发电机机端电压,破坏了“恒电压控制模式”,当电压值超过了SFC电压保护定值造成SFC跳闸,机组启动失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进行如下整改:

①在AVC软件中设置增加机组负荷小于最小稳燃出力234 MW时,闭锁AVC判据条件;

②由于AVC是为了满足电网电压指标而调节机组无功出力的,在机组未并网之前不应投入。因此,在DCS控制逻辑中将机组并网加入AVC装置投入的条件中。

3.3 AVC装置调节延时过长

AVC装置调试过程中,发现AVC发出增(减)磁指令后,机组无功变化要落后AVC指令一个较长的延时,最长的一次有将接近3分钟时间,AVC调节品质不合格。通过对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由于AVC装置在参与调节过程中优先采用NCS系统的数据,以此来保证与主站AVC数据同源,由于NCS系统的精度不够,需要机组无功变化在3.5 MVar以上才能检测到,从而影响了AVC调节速率。通过技术人员分析讨论后修改了AVC控制周期的时长和死区,控制周期的时长从20秒增加到30秒,修改为30s,调节死区从2Mvar改为3MVar。修改后,AVC的调节品质得到了改善,满足了中调的调节要求。

3.4 DCS与AVC装置投退操作脉冲不匹配

AV C装置调试过程中,发现DCS发出投退AVC的操作脉冲宽度为2秒,而AVC装置内部则设置了必须接收3秒以上宽度的操作脉冲才能成功进行投退操作,这样就导致了DCS上无法对AVC装置进行投退操作。经过分析讨论,将DCS发出投退AVC的操作脉冲宽度修改为10秒,通过反复试验验证,确能保证AVC装置每次投退的可靠性。

4 结论

惠州LNG电厂采用AVC技术后,为电网提供了较高的无功储备,降低了电厂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和出现人为误调节的可能性,对于改善电网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广东电网首家投运AVC的电厂,为后续其他电厂AVC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AVC)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策略,重点分析了AVC在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实际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同类型电厂AVC装置的运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AVC,电压无功自动调控

参考文献

[1]YC-04 AVC无功电压自动调控系统控制用户手册[M].安徽新力电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06.

[2]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与运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实际循环】相关文章:

实际课堂05-20

自然辩证实际04-14

结合工作实际04-25

钳工实际操作04-29

社会实际论文05-13

工作实际任务05-15

实际行动实现梦想04-07

社会实际论文范文05-10

工作实际完成情况07-02

化工原理课程实际07-03

上一篇: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下一篇:低年级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