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窒息新生儿

2024-05-02

重度窒息新生儿(精选十篇)

重度窒息新生儿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2012年产科共分娩1 580例 (城镇产妇780例, 农村产妇800例) , 共发生新生儿轻、中、重度窒息22例。其中城镇孕妇5例, 农民孕妇17例;年龄最小19岁, 最大40岁;孕周28周~42周;新生儿性别, 男12例, 女10例。

1.2 评判标准

新生儿窒息主要根据新生儿出生后皮肤颜色、呼吸、心率、反射及肌张力的Apgar评分来判断, 1 min 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 5~7分为新生儿轻度窒息, ≤4分者为中重度窒息。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验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我院2011年—2012年产科共分娩1 580例中共发生新生儿轻、中、重度窒息22例, 其中农民产妇17例, 发生率为77.3%;城镇产妇5例, 发生率为22.7%, 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χ2=23.56, P<0.01) 。

2组新生儿出生后, 采用Apgar评分法, 农民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13例评分为4~7分, 经过常规护理, 保温、清理气道、擦干全身很快恢复正常;4例为0~3分, 其中3例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按压5 min时评分上升为6~7分, 继续抢救10 min时恢复正常, 1例孕周为28周家属放弃抢救死亡。城镇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大多数评分为8~10分, 仅有3例评分是1~3分, 经常规护理抢救8 min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本组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产妇中, 农民占多数, 部分农村产妇由于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家庭环境、交通及卫生保健较差, 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及时认识到孕期保健的重要性, 并定期进行检查以及对高危妊娠者的管理, 是避免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有效措施。

农村产妇应该定期进行孕期保健检查如B超预防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粪污染与胎儿窘迫关系非常密切, 是导致出现新生儿窒息和出生后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及早发现羊水胎粪污染是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关键。我院B超资料显示羊水Ⅱ-Ⅲ度污染者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较羊水正常者高。因此, 产程中了解羊水性状,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以便尽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预防新生儿窒息。

提高产科儿科工作人员气管插管技术和业务技术, 以便迅速抢救窒息新生儿。利用气管插管可以彻底清除呼吸道的羊水及分泌物, 特别是Ⅲ度污染的羊水, 并通过正压给氧, 保证了新生儿在短时间内各器官的供氧, 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缺氧状态, 从而防止脑水肿及脑细胞坏死的发生, 有效降低了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及死亡。因此产科儿科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 以便迅速抢救窒息新生儿。

产程延长也是引起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原因之一, 产程延长, 使产妇耗氧增加, 乳酸堆积, 容易引起胎儿缺氧发生窒息。所以在产程中应加强母婴的动态观察, 了解羊水情况, 防止产程过长, 确保母婴安全。

新生儿窒息抢救预案 篇2

一、组织架构: 组

长:新生儿科医生

成员:麻醉科全体医生、新生儿科全体医生、住院部全体医生、产房所有助产士及护理人员

二、职责分工及要求:

1、产科医生:

(1)静滴催产素必须由产科医生进行评估,排除催产素禁忌症后,方能开出医嘱,由病区护理人员通知助产士执行。

(2)所有孕妇分娩时几须在产科医生陪产下进行; 有情况随时处理。

(3)只有助产士和产科医生在场时,抢救工作的主导者。

2、麻醉科医生:

新生儿气管插管工作由麻醉科医生完成; 配合临床抢救需要完成喉镜直视下吸痰、气管给药等工作。

3、儿科医生:

(1)儿科医生是新生儿抢救环节中的主导者,完成新生儿生命体征证估,判断、决策、处理的主导工作。

(2)新生儿是否转院由儿科医生进行决策,并与家属进行医患沟通,谈话内容包括发生窒息的原因分析,目前情况、已采取的医疗措施,、可能存在的风险、转院的原因等。

4、助产士:

(1)催产素静滴引产的所有产妇,必须在助产士监护下进行。

(2)产前必须检查产房所有设施,确认其处于备用状态并准备充分。

(3)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规范接生,避免助产过程中的暴力行为等。

(4)协助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儿科医生进行新生儿复苏的抢救操作,如给氧、给药、胸外按压等。

5、配台护士:

(1)协助助产士和其他医务人员完成助产工作;

(2)完成医疗记录和台下给药、给物等辅助工作。

(3)抢救环节中及时对接相关科室,通知相关人员到位等工作。

三、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

所有孕妇在分娩前及剖宫产术前均应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准备,时刻保证抢救设备在功能状态,抢救物品、药品齐备。在第二产程做接产准备时,产科医生到达产房,除密切注意产妇有无异常情况外,同时应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孕妇临产后出现高危因素,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严重者请科主任到场,随时做好孕产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

2、高危孕产妇分娩前要做到:

(1)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物品准备(包括开放暖箱、调整好负压吸引器压力、安装喉镜电池、备相应型号气管内导管及吸痰管、复苏气囊连接氧气管、胃管,并准备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生理盐水等)

(2)人员准备:请上级医师和儿科医生到场,估计有气管插管需要者,通知麻醉科医生到岗。

3、发生新生儿窒息,助产士单独在场时,由接产都发出启动抢救的指令;产科医生与助产士在场时,无儿科医生在场时,由在场的产科最高职称的医师负责指挥抢救,产儿科密切合作,产科医生负责产妇的处理工作。助产士协助新生儿科医生按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实施抢救,待新生儿病情平稳后转入新生儿科。

4、每年进行一次新生儿窒息抢救演练和考核(理论和操作),新上岗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抢救药品及复苏设备摆放在固定位置,由专人负责,每周及每次抢救后护士长负责检查抢救设备是否完好,物品、药品是否齐全,药品有无过期,及时补充更换。

四、新生儿抢救的附件:(1)附件:新生儿管理流程(2)新生儿复苏流程

重度窒息新生儿 篇3

【关键词】重度窒息;抢救;复苏;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6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43-02新生儿窒息就是在胎儿出生之后无自主呼吸或者是呼吸抑制从而出现混合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为5%-10%,新生儿窒息是较为危重的疾病之一,严重的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就临床实践而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产妇及分娩方式有较密切的关系[1]。采取有效措施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对改善窒息新生儿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对33例重症窒息新生儿采用综合抢救和护理措施进行复苏的相关情况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1年——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3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8例,患儿胎龄24-31周,出生体重在1200g-3900g。患儿临床表现:皮肤苍白;口唇颜色发绀;肌张力减弱;皮肤黏膜反射减弱;无呼吸或有无效呼吸;心率表现不规律;患儿处于休克状态,且存在外周血液循环障碍。

1.2方法

1.2.1抢救方法①复苏配合:在复苏过程中,儿科医生位置与窒息儿的头部,对患儿各个阶段的情况准确评估,确定患儿在何时需要心脏按压,何时需要用药,同时进行人工通气和气管插管;产科医生主要负责患儿的心脏支持;助产士在患儿左侧负责断脐、静脉给药;手术台下助产士负责传递各种抢救用具。②清理呼吸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都是因为呼吸道阻塞引发的,要保证新生儿呼吸道畅通,在分娩中当胎儿头部娩出之后,助产者应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新生儿的咽喉处,另外四指放在鼻根部,向口腔方向进行挤压,促使新生儿口部、鼻内、咽喉部的黏液挤出。胎儿娩出后,采用Apger进行快速评估,若新生儿的评分在0-3分,就需要立即剪断脐带,脐带长度保持在6-8cm,方便后期脐静脉给药。新生儿仰卧时,在其肩部应该置2cm高的颈托,利于新生儿气道畅通,然后接好吸痰管,按照先口腔后鼻腔的顺序清理管理呼吸道的分泌物,在吸痰中操作者的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新生儿粘膜产生损伤[2]。③人工通气:如新生儿没有自主呼吸,采用6s心率评价法对新生儿心率做评价之后,当心率<100次/min,则需要持续进行正压人工通气。如新生儿心率<60次/min,则需要在正压人工通气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采用双手法和拇指法进行,注意使用力度,心脏按压频率与人工呼吸频率比值在3:1为最佳,每按压半分钟后对再次进行心率评估,直到新生儿出现自主呼吸为止。④药物抢救:如新生儿进行过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后心率仍低于60次/min,可采用注入肾上腺素治疗,如新生儿有代谢性酸中毒则需将碳酸氢钠溶入葡萄糖中静脉输入。

1.2.2护理方法①观察新生儿体征:复苏成功新生儿还未彻底脱离危险期,护理中要对其体征密切观察,尤其是要对患儿瞳孔、意识反应、皮肤颜色、肌张力等重点观察。另外,重视新生儿喂养、尿量以及大便情况。②保暖:新生儿复苏成功后,其循环功能还比较差,体温较低,尤其是低质量儿和早产儿,较容易出现硬肿症,护理中需要注重保暖,随时观察患儿体温变化[3]。③呼吸道护理:新生儿出现呕吐后,要及时将呼吸道中的呕吐物清理干净,避免误吸,产生肺炎或窒息。④感染护理:新生儿抵抗力较差,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护理中要注意隔离消毒,执行无菌操作标准,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抗生素。2结果

3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中抢救成功31例,抢救成功率为93.9%,其中1例新生儿死亡,另1例新生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后期有2例患儿出现急性肺水腫,2例新生儿出现肺部感染。5分钟Apger评分为(8.36±2.54)。总体抢救和护理效果良好。3讨论

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产妇因素。研究表明,大多数发生新生儿窒息情况,均因为产妇在产前有胎盘功能低下状况。第二,分娩因素。研究表明,引发新生儿窒息率较高的分娩方式有胎头吸引术和臂位剖宫产术。另外,在临床中因为脐带因素、新生儿体重等因素导致的重度窒息情况也相对较多。

新生儿窒息早期成功复苏能够逆转新生儿窒息的生理和病理,新生儿各种脏器功能能够全部恢复,但是晚期会导致患儿脏器出现严重损害,即便复苏成功,也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后遗症。所以在临床中准确评估新生儿窒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本组3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中抢救成功31例,抢救成功率为93.9%,说明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对于新生儿复苏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王宝君,张旱愉,张韵.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9):74-75.

[2]陈静,胡娅,王智惠.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1041-1042.

新生儿重度窒息产科原因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分娩新生儿4 703例, 发生重度窒息49例, 重度窒息发生率为1.04%.

1.2 方法

对49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产科原因。

1.3 诊断标准

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

2 结果

(1) 羊水相关:49例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羊水污染18例 (36.7%) , 其中Ⅰ~Ⅱ度羊水污染5例, Ⅲ度羊水污染13例。 (2) 母婴缺氧因素相关:49例新生儿重度窒息中有明显缺氧因素的15例 (30.6%) , 其中脐带因素8例 (脐绕颈3例, 脐带脱垂2例, 脐带过短2例, 脐带打结1例) ;胎盘早剥2例, 前置胎盘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例, 重度贫血1例。 (3) 胎位、产程异常相关:49例新生儿重度窒息中, 胎位异常5例 (10.2%) , 其中臀先露4例, 面先露1例, 产程延长者2例 (4.1%) 。 (4) 孕周相关:49例新生儿重度窒息中早产5例 (10.2%) ;过期产4例 (8.2%) 。

3 讨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 病因很多, 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羊水因素

胎儿宫内缺氧时肠蠕动亢进, 肛门括约肌松弛, 胎粪排出污染羊水, 同时缺氧使胎儿肾血管收缩, 肾脏血流量减少, 胎儿尿形成减少而致羊水量减少。羊水过少使得羊水更为黏稠, 污染程度更重, 在分娩时极易发生胎粪吸入综合征, 特别是羊水Ⅲ度污染时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在出现羊水Ⅰ~Ⅱ度污染时必须在胎心监护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若出现异常应尽快结束分娩, 一旦出现羊水Ⅲ度污染应立即结束分娩, 以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

3.2 脐带因素

包括脐带缠绕、过短、打结、先露和脱垂, 临产时常因脐带受压或宫缩直接影响胎儿血液循环而致胎儿宫内窘迫[1], 可使胎儿在宫内呈现急性缺氧状态, 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因此, 产前要做好超声检查, 发现脐带异常, 临产后密切监测胎心, 早发现、早处理。

3.3 孕妇合并症及并发症因素

孕妇合并症及并发症使胎儿发育障碍, 或母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胎儿储备功能不全, 临产后任何微弱刺激都可能加重胎儿缺氧。因此要积极预防和控制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及时处理产前出血性疾病。

3.4 胎位及产程因素

胎位异常易发生难产、胎头娩出困难, 使产程延长, 宫缩时胎盘血流受阻, 胎头下降时盆底对胎儿的挤压等, 致使胎儿长时间宫内缺血、缺氧, 使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因此, 要认真做好每一次产前检查, 及时纠正臀先露、肩先露等, 对先露异常者临产前即要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产时要准确地检查胎方位, 综合判断, 对产程时限超出正常平均值时, 一定要密切重视, 重点交班, 及早发现, 避免出现产程延长。

3.5 孕周因素

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 气体交换率低, 呼吸建立困难而容易出现新生儿重度窒息, 胎龄越小, 发生率越高, 故早产是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重要原因[2]。因此要有效预防早产的发生, 尽早去除引发早产的诱因, 如有先兆早产征象, 应左侧卧位休息, 及时给予抑制宫缩药物, 减少早产儿的出生。出现早产不可避免或由于某种因素必须提前终止妊娠的, 应在分娩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进胎儿肺成熟, 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 以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过期妊娠由于胎盘的病理改变, 胎盘功能低下, 子宫胎盘血管硬化、狭窄、梗死, 使绒毛间隙血液灌注不足[3], 胎儿-胎盘血氧供应受阻, 胎儿储备能力下降, 造成胎儿窘迫, 容易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

新生儿重度窒息由一种或多种病理因素引起, 孕妇要认真做好定期的产前检查, 依据病史、体格检查、B超、胎儿监护等作出综合判断, 及早发现高危妊娠因素。产前进行超声检查, 诊断有无脐带缠绕和受压, 检测胎盘功能, 监测羊水量。产程中行胎儿电子监护, 及时发现胎儿窘迫, 严密观察产程变化, 及早发现产程异常,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早产和过期产, 加强过期妊娠的产前监护, 适时结束分娩。重视对孕妇的健康宣教和围生期保健, 提高孕妇自我监护意识, 切实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 积极治疗和预防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充分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是提高围生期工作质量及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预防后遗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艺青, 梁捍真.羊水过少5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6 (3) :172.

[2]胡碧兰.10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J].现代医院, 2007, 7 (1) :24-25.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观察 篇5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

临床传统将“新生儿娩出lmin仅有心跳而仍无呼吸或呼吸功能不全”通称为新生儿窒息[1]。新生儿窒息是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它是新生儿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大多为胎儿窒息的延续,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需争分夺秒抢救进行救治。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出生的5分钟内的新生儿:男39例,女20例,平均体重为3390克,根据窒息程度,分轻度(青紫)窒息,重度(苍白)窒息均以Apgar评分为标准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准备 新生儿窒息多数是胎儿窘迫状态的延续体现,因此需严密观察胎儿缺氧情况,并查明产生窘迫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处理。在临产前做好新生儿复苏的所有准备,如供氧用器械、人员、保暖和急救器械。急救器材和急救药品要准备充分,放置要定点,便于立即取到,防止差错。必须强调,窒息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必要的抢救措施可使新生儿恢复健康,若迟疑疏忽,会造成婴儿终身残废或死亡。因此,必须重视新生儿的复苏。

1.2.2实施 为了防止窒息儿受寒,窒息儿已有缺氧和酸中毒症状,若再受寒,体温下降,势必由于加强代谢而导致耗氧量上升,进而加重代谢性酸中毒程度,增加复苏难度。要求产房室温不宜低于26℃(绝对不需低于23乙,这是新生儿体温调节范围的最低限度)。为了给窒息儿一个保暖小环境,最好采用顶式远红外辐射热源预热,使复苏台的局部温度保持在37~38℃。无此条件亦可需用白炽灯照射或将被褥用热水袋预热。当进行复苏处理的同时,由助手迅速用温热纱布揩干全身羊水和血迹,减少由于水分蒸发的散热量[2]。

1.2.3建立呼吸 医生需做1min Apgar评分,若心率>(100/min或评分≥8分,呼吸会自动开始,或轻轻弹拍足底,行触觉刺激使新生儿啼哭;亦可需用热毛巾擦背,则会引起啼哭与深呼吸。如已清除口、咽、喉内黏液而心率持续减慢,肌张力松弛,评分4分以下,婴儿持续呈窒息状态或虽有呼吸动作,但肋问或剑突凹陷或胸腹部动作不协调,则可能有黏液阻塞于气管深处,需立即进行气管内插管,吸出黏液。随吸随拔,力求在20s内完成这一操作。在呼吸道通畅后,仍无自主呼吸,则须立即进行用气囊面罩复苏器加压给氧的人工呼吸。

1.2.4建立通畅的呼吸道 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须争取在第一口呼吸前,尽量将呼吸道内的液体、羊水及黏液全部清除干净。胎儿在宫内无换气功能,两肺肺泡萎陷,为肺所产生的液体所充盈。在胎儿经产道娩出时,通过宫缩这些液体部分被挤压出口鼻,因此,胎头、胎肩及躯干的娩出宜尽量缓慢,每次都要用手挤压口鼻,拭净鼻咽部黏液(所谓三拭制度)或以负压吸管,先将口腔、后将鼻腔液体吸净。

1.2.5给氧 胎儿一般经过复苏抢救,待自主呼吸后,心率及皮肤均可相需改善。若肤色仍有青紫,则可能是已经进入血液的氧不足,可常压给氧,用鼻导管一端直接接在氧气筒湿化瓶的导管上,一端放置在鼻腔口外,直接喷氧,氧流量约为5L/min。窒息胎儿在清理呼吸道及机械刺激后若仍不改善,则须及时改用气囊面罩复苏器加压给氧的人工呼吸。

1.2.6药物复苏 在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和胸外按压30s后心率仍<60次/分的胎儿,需用药物进行复苏。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的拮抗药。产妇分娩前4h内需用过哌替啶等麻醉药或镇静药,新生儿呼吸中枢受抑制,出生后无呼吸或重度呼吸抑制,为解除上述药物的抑制作用,须需用纳洛酮0.1mg/(kg·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若无效,可重复1~2次。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9例窒息新生儿经急救复苏均转危为安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新生儿窒息后由于缺氧缺血导致新生儿期以后产生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痢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一旦留有后遗症,完全康复将会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强调。窒息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强有力的抢救措施可使新生儿恢复健康,若迟疑疏忽,则会造成婴儿终身残废甚至死亡。因此。必须重视新生儿的复苏。

3讨论

轻度窒息也称青紫窒息。临床特征是窒息程度比较轻,因血液C02张力增高,含O2量下降,面色及皮肤发绀,呈青紫色,嘴唇颜色深紫。脐血管充盈而有搏动;心音清晰有力,常变慢。肌肉有张力,身体稍强直,四肢伸直呈痉挛状态。重度窒息亦称苍白窒息。处于休克状态,外周血液循环障碍。其特征是皮肤苍白厥冷,仅指端及嘴唇为青紫色;皮肤、黏膜反射消失,刺激无反需;脐带为胎粪着染,呈黄绿色,脐血管萎陷,无搏动;心音缓慢而弱,有时不规则;肌张力消失,体软,头颈及四肢无力,关節松弛;呼吸中枢麻痹而无呼吸[3]。

本病的检查需用Apgar评分法判定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在胎儿出生后1min或5min进行常规检查。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按胎儿生后1min Apgar评分判断;动态进行头颅B超扫描有助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的诊断; 能发现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 胸部X线可表现为边缘不清,大小不等的斑状阴影,有时可见部分或全部肺不张,灶性肺气肿,类似肺炎改变及胸腔可见积液等。

参考文献

[1] 李淑霞 . 新生儿窒息55例产科原因探讨[M].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17(09).

[2] 邵菊珍 . 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探讨[J] . 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14).

重度窒息新生儿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儿, 其中, 男婴30例, 女婴16例, 其中40例在出生1 min后Apgar评分<3分, 其余6例评分<5分, 5 min后<3分。

1.2 治疗

新生儿取仰卧位, 垫高肩部使头部保持鼻吸气, 操作者位于新生儿头端, 将直喉镜沿左侧舌面缓慢滑入, 将舌推至左侧口腔, 直到将镜片推至尖端到达会厌软骨处, 如遇较多分泌物时吸引干净, 然后将镜片轻轻提起寻找声门裂, 待声门开放时, 将2.5~3.0 mm的导管插入气管至管端到达声线达到声门水平2 cm下, 将导管紧贴于新生儿的上颚, 将喉镜取出, 固定导管。接通呼吸囊加压给养, 30~40次/min, 氧流量以新生儿胸廓的起伏为度。加压给养至新生儿皮肤转红, 开始自主呼吸后, 将气管套管拔出, 给与一般吸氧, 如在抢救30min以上任不能自主呼吸或呼吸不规律, 缺氧明显的新生儿则上呼吸机继续治疗。

1.3 护理

(1) 注意保暖在进行整个的抢救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暖, 在患儿娩出后及时的置于保暖台上, 擦拭干净体表的水分减少散热, 以此保持患儿的最佳体温。一般认为新生儿的体温在36.5℃~37.5℃时耗氧量、代谢率等处于最小状态, 也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 (2) 清理呼吸道新生儿在娩出时立即用手挤压口鼻, 降低吸入羊水的概率, 并及时的清理呼吸道, 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3) 密切观察病情在对患儿抢救结束后继续给氧至青紫消失, 呼吸平稳。在巡视过程中对患儿的血气指标及呼吸形式、频率和精神状态等进行密切观察, 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并做处理。 (4) 加强基础护理新生儿窒息常常伴有器官功能损坏、病情重、抵抗力差等特点, 因此做好基础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每天对新生儿脐部给予酒精或碘酊擦拭, 以防止脐部感染。新生儿口腔分泌物较多, 伴随着导管的插入, 使得气管导管与声门下有污液积存, 极易发生感染, 因此, 应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患儿口腔防止污染。坚持早晚护理, 勤换尿布、衣被等。 (5) 合理的喂养新生儿窒息常会有潜在的营养失调, 并会使新生儿肠胃激素分泌异常, 胃肠功能紊乱[2]。早期母乳的喂养可以保持对肠胃道的生物刺激促进肠胃的发育成熟。

2 结果

46例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经气管插管方法复苏抢救后, 5 min Apgar评分全部达到5分以上, 有效率达到100%, 10 min Apgar评分均达到了8分以上, 抢救成功后施行精心优质的护理, 46例患儿均全部痊愈出院。

3讨论

婴儿在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称为新生儿窒息,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3]。新生儿窒息多数是由于胎儿在宫内窘迫的延续, 用气管插管的方法可以将呼吸道内的羊水及分泌物彻底清除, 使胎儿在第一次呼吸时防止将其吸入肺内而加重窒息。在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护理时应将新生儿置于保暖台上, 抢救时动作应轻柔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 加强产前、产时的监护, 及时采取有效的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 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并改善其预后, 只有全程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 才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气管插管抢救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的抢救和护理资料。结果 46例患重度窒息的患儿及时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 进行抢救并进行精心的护理, 46例患儿均全部出院。结论 对新生儿加强监护, 及时的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的宫内窘迫的各种因素, 可降低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概率。

关键词:新生儿重度窒息,气管插管,护理

参考文献

[1]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22-225.

[2]朱翠平.新生儿窒息后胃肠功能紊乱与合理喂养.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0, 2 (2) :126-128.

重度窒息新生儿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我院新生儿室, 以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1min Apgar评分<3分的重度窒息患儿40例为治疗组, 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室重度窒息 (1min Apgar评分<3分) 40例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宫内窘迫程度等方面, 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取同样严格的常规综合治疗, 包括维持良好的通风和换气功能, 使血气和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 维护各脏器血流灌注, 使心率和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维护血糖水平在正常高值 (5.0mmol/L) , 以维持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源;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两组患儿均按新发复苏抢救, 复苏器械相同, 抢救人员熟练程度相同, 复苏药物严格按照给药指征给予, 对照组未用纳洛酮, 治疗组于患儿出生时脐静脉推注纳洛酮0.1mg/kg, 后按此量以0.03-0.05mg/kg.h速度静滴, 连用三天。两组患儿复苏后均转入新生儿室观察, 进行支持防止脑水肿、抗惊厥、护脑等对症治疗, 术后1-2天进行脑CT检查, 生后7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NBNA) , 评分有专人负责。

2 结果

治疗组脑CT正常16例 (40%) , 异常24例 (60%) ;其中:HIE 20例, 且中重度HIE7例, 单纯性颅内出现4例。对照组脑CT正常5例 (12.5%) , 异常35例 (87.5%) ;其中:HIE29例, 且中重度HIE18例, 单纯性颅内出现6例 (见下表) 。治疗组脑CT异常率低于对照组脑CT异常率, 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HIE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中重度HIE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1) 。生后7-9天NBNA评分, 治疗组<35分9例, 对照组<35分21例, 两组差异显著 (χ2=7.68, P<0.01) 。

3 讨论

研究表明, 新生儿窒息时血浆β-内啡肽 (β-EP) 、血管性肠肽 (VIP) 明显增高, 窒息越严重, 血浆β-内啡肽 (β-EP) 、血管性肠肽 (VIP) 越高, 显示两者与窒息后脑损伤的病例过程有密切联系。血浆β-内啡肽 (β-EP) 是内源性阿片系统中的一种神经肽, 具有神经逆质与神经内分泌作用, 可破坏体内氧交换平衡机制, 引起心血管系统紊乱, 导致低氧血症, 从而进一步刺激β-EP的释放, 抑制呼吸, 形成恶性循环。血管活性肠肽 (VIP) 在Ca2+的参与下, 起神经逆质作用, 引起血管扩张, 增加脑氧耗。纳洛酮为阿方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与脑内特异性吗啡受体结合, 使血中β-EP、VIP显著下降, 从而改善脑循环, 纠正脑缺氧状态, 降低脑缺氧后大脑急性损伤, 解除β-EP对呼吸的抑制, 增加脑血流量, 切断恶性循环, 同时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 (OLS) 所介导的各种效应, 增加脑血流量, 减轻脑水肿和脑细胞坏死。纳洛酮结构与吗啡相似, 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 及时有效地阻断β-EP、VIP对脑组织的损伤作用。新生儿窒息时, 其血浆及脑脊液中脑啡肽, β-内啡肽 (β-EP) , 强啡肽均增高, 且窒息越重, 其含量月高, 说明β-EP参与了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病例生理机制[1]。纳洛酮是阿片样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其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内源性阿片肽2-3倍, 可竞争性拮抗应激状态下大量内源性阿片肽产生的广泛病理生理效应[2], 解除β-EP对呼吸中枢、交感肾上系统的抑制作用, 使呼吸衰竭逆转, 心输出量增加, 血循环改善, 并能清除氧自由基, 减轻神经细胞损害, 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本文结果显示,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 其HIE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且中重度HIE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1) 。生后7-9天NBNA评分异常者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 表明纳洛酮不仅能预防重度窒息后脑损伤, 并能降低其脑损伤的程度, 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蕾, 钱培德.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围产期窒息中的作用及其脑损伤的关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 9 (2) :96-97.

重度窒息新生儿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在本院住院的63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1例, 女22例, 年龄为出生至生后28 d。胎龄小于37周患儿21例, 胎龄37~41周患儿42例。体重1000~1500 g患儿4例, 1501~2449 g患儿20例, 2500~3999 g患儿30例, 体重大于4000 g患儿9例。患儿体重1000~5000 g, 平均 (3356.22±70.98) g。所有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 出生后评分均≤3分, 评估为重度窒息。患儿意识、状态和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临床表现为腹胀、频繁呕吐等。排除患儿存在先天性疾病, 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儿, 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6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出生后严格采取心电监护, 护士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 评估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监测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监测, 对重度窒息伴胃肠道损害患儿采取镇静止痉, 降低颅内压治疗, 严格禁食。在新生儿入院24 h内开奶前, 进行胃液检查, 首先用温热生理盐水进行洗胃, 将灭菌胃管经口插入胃部, 抽取胃液, 若有羊水样物则弃之, 取3 m L, 用精密p H试纸进行测定。隐血试验采用杭州乂康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测定。还需监测新生儿乳酸及胃蛋白, 应用721分光光度计终点比色法测定, 生产厂家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眼睛水。应用‘G易’100 m A床边X光机及800 m A X光机对新生儿进行影像学检查, 对重度窒息胃肠道损害新生儿连续进行腹部平片检查, 评估新生儿病情变化情况。在检测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 若发生变化, 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3 评定标准

对不同程度严重窒息新生儿进行胃肠道损害程度评分, 满分100分, 得分越高说明胃肠道损害越严重。正常新生儿胃液无色, 略带酸味, 黏液含量少, 呈酸性, p H 0.9~1.8, 放置2 h后无分层, 隐血试验和乳酸定性实验均呈阴性, 胃蛋白酶范围是3.6~10.6 U。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胃肠道损害情况

63例重度新生儿中有7例 (11.11%) 胃液呈棕褐色、红色或咖啡色, 提示胃肠道出血;15例 (23.81%) 胃液无酸味, 16例 (25.40%) 胃液呈弱酸性, p H 3.5~7.0, 有2例 (3.17%) 胃液呈碱性;其中35例 (55.56%) 胃液黏液含量过多, 40例 (63.49%) 胃液放置2 h后有明显分层现象;63例 (100%) 乳酸定性试验阳性, 21例 (33.33%) 隐血试验阳性, 20例 (31.75%) 胃蛋白酶含量降低。

2.2 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胃肠道损害影像学检查结果

选取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 对患者连续采用腹部平片检查, 平扫显示消化道多发阶段性损害, 肠壁明显水肿增厚, 密度减低, 边界模糊, 肠腔不同程度狭窄, 连续观察可见随着新生儿窒息程度的不断发展, 胃肠道损害程度也逐渐加重, 呈正相关变化 (图1~6) 。

注:图1a、1b:分别为重度窒息后15 h及8 d的影像图, 平扫显示消化道多发阶段性损害, 肠壁明显水肿增厚, 密度减低, 边界模糊, 横轴面扫描显示肠腔非对称性狭窄

注:图2a、2b分别为重度窒息后1 d及2 d的影像图, 平扫显示消化道多发阶段性损害, 肠壁明显水肿、增厚, 密度减低, 边界模糊

注:图3a、3b分别为重度窒息后10 h及9 d的影像图, 平扫显示上腹部消化道阶段性损害, 肠壁明显水肿、增厚, 肠腔向心性狭窄

注:图4为重度窒息后8 h的影像图, 平扫显示上腹部消化道阶段性损害, 肠壁明显水肿、增厚, 肠腔向心性狭窄

注:图5a、5b分别为重度窒息后19 h及2 d的影像图, 平扫显示右半结肠区域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团块, 其间见小气泡影像

2.3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关系

影像特征随着患儿临床指标 (最重要的缺氧程度) 的变化而变化, 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小于3分, 5 min Apgar评分小于3分, 10 min Apgar评分小于3分的新生儿胃肠道损害程度逐渐加重。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 其中胃肠道损伤首当其冲。新生儿重度窒息胃肠道损害影像特征是随着患儿临床指标 (最重要的缺氧程度) 的改善而随着改善, 即影像学的特性是变化较快, 这是它有别于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像上改变的一个最重要特征之一, 进一步发展就是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典型影像特征[3]。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 胃肠道损伤越明显。新生儿窒息造成胃肠道手术的原因有多种, 一是窒息造成新生儿体内血流重新分布, 胃肠道血液供给量明显减少, 一旦发生组织低灌注现象, 肠黏膜上皮细胞就会由于缺氧而坏死、脱落, 肠壁明显水肿, 肠动力降低, 蠕动减少, 肠内容物大量聚集, 导致细菌大量繁殖, 从而造成胃肠道损伤。二是缺氧时, 大量自由基产生, 导致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 介导肠黏膜损伤的进一步加剧, 肠道内细菌易位、毒素入侵, 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甚至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严重后果。此外应将消化道畸形及腹部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鉴别。本研究展示了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胃肠道损害的影像学特点, 其中1例新生男患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小于3分, 被评估为重度窒息, 15 h后经腹部平片影像学检查可见胃肠道有少量阴影, 被确诊为胃肠道损害, 随着患儿窒息程度的不断发展, 患儿腹胀、频繁呕吐症状加重, 由此可见, 重度窒息新生儿胃肠道损害程度随窒息程度变化而变化, 在影像学检查中可清晰辨别[4,5,6]。本研究应用G易100 m A床边X光机及800 m A X光机对新生儿进行影像学检查, 检查结果准确, 影像清晰, 适合临床评估胃肠道损害程度。此外, 其中1例女患儿, 出生后1 d窒息程度较重, 显示多发或单发的节段性肠壁水肿, 对称或不对称性肠壁增厚, 境界模糊不清, 肠腔狭窄, 随着患儿窒息程度的有效改善, 胃肠道功能也明显恢复, 影像学检查可见病情好转, 趋于稳定。临床上应用腹部影像学检查可有效判断窒息对胃肠道的损害程度, 准确评估新生儿病情变化, 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清晰的影像学资料[7,8]。针对窒息新生儿应及时提高影像学检查确定胃肠道损伤, 早期发现腹胀、胃肠道出血等症状, 进行大便隐血试验, 避免新生儿窒息症状进一步恶化, 危及生命, 对于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9,10]。

注:图6a、6b、6c分别为重度窒息后2 h、3 d及14 d的影像图, 显示受累肠壁明显增厚, 肠壁回声均匀减低, 肠腔呈管状狭窄

综上所述, 腹部影像检查可帮助临床判断窒息对胃肠道的损害程度,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直观的科学参考依据, 并争得宝贵时间, 腹部平片检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方法, 尚未有其他检查方法可以代替, 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重度窒息胃肠道损害的影像学情况。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本院63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对患儿进行胃液检查, 并通过腹部影像学检查判断新生儿重度窒息胃肠道损害情况。结果:随着新生儿窒息程度的不断发展, 胃肠道损害程度也逐渐加重。结论:腹部影像检查可帮助临床判断窒息对胃肠道的损害程度,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直观的科学参考依据, 并争得宝贵时间, 腹部平片检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方法, 尚未有其他检查方法可以代替, 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重度窒息,胃肠道损害,影像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华虹.新生儿重度窒息13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 2012, 23 (9) :76-77.

[2]饶袖珍.11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抢救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14) :2230-2231.

[3]彭红婴.气管插管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15) :121-122.

[4]陈华虹.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51例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 2012, 18 (4) :30-31.

[5]王艳喜.8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及防治体会[J].当代医学, 2011, 17 (26) :71.

[6]赵青云.早期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6) :349-350.

[7]李京鹏, 魏红, 李学军.56例新生儿窒息抢救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12) :1912-1913.

[8]冯文清.早期使用呋塞米在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7) :23-24.

[9]康眼训, 张鹏天.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分析[J].海南医学, 2011, 22 (17) :542-543.

重度窒息新生儿 篇9

2010-2012年收治重度窒息新生儿24例, 随机分为两组, 延迟断脐带组12例, 早断脐带组12例。所选新生儿均为足月顺产新生儿, 延迟断脐带组产妇年龄20~30岁, 产前母体血Hb含量105~122g/L, 新生儿体重2.7~3.8kg, 阿氏评分0~3分;早断脐带组产妇年龄21~29岁, 产前母体血Hb含量110.5~126g, 新生儿体重2.65~4.1kg, 阿氏评分0~3分。

方法:新生儿娩出前, 常规通知儿科医生到场, 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各项准备工作。延退断脐带组胎儿娩出后, 常规清理呼吸道, 不急于断脐带, 用干毛巾包裹新生儿, 在产床治疗台上立即进行窒息复苏, 等待胎儿娩出90秒后再断脐带, 断脐带后交辐射台继续复苏;早断脐带组常规清理呼吸道后即刻断脐带, 交台下窒息复苏, 两组胎儿自娩出后采取的复苏措施均按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规范进行。所有病例复苏成功后均转NICU治疗观察[1,2]。

结果

观察和评估指标:在治疗过程中, 所有新生儿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 延迟断脐带组新生儿Apgar评分5分钟、10分钟均高于早断脐带组。由培训合格的专人进行双盲评估, 对两组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测定, 采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简称NBNA) , 同时对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见表1。

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情况, 见表2。

讨论

本研究发现, 采取延迟断脐带的新生儿Apgar评分5分钟、10分钟均高于早断脐带组, 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评分反映在宫内的状态, 而5分钟、10分钟评分则直接反映窒息复苏效果, 直接影响新生儿的预后。延迟断脐带对抢救新生儿时保证组织和脏器的血流灌注有重要的作用。

延迟断脐带与胎盘血液动力学的关系:本研究中, 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 采取延迟90秒断脐带的方法进行抢救复苏, 根据胎盘残余血量估算灌输血量, 胎盘向胎儿的输血量约10ml/kg。当胎儿娩出后, 由于子宫收缩及存在的压力差, 导致胎盘向胎儿输血, 增加了新生儿的血容量, 对血容量起到扩容的作用, 此输血一直持续到延迟断脐带超过180秒或胎儿高出胎盘平面超过20cm, 此种输血能够使重度窒息新生儿得到更多的血容量, 证明延迟断脐带对窒息新生儿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对休克状态起到纠正作用, 保证了全身的血流灌注量。

延迟断脐带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效果和预后的影响:在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时, 由于血流灌注量减少, 新生儿出现心源性休克, 导致出现心输出量减少, 血压下降等改变, 血液动力学发生急剧变化, 从而导致脏器损害和出现不良后果[3~5]。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时, 与常规时间断脐带组相比, 采取延迟断脐带的方法效果较好, 复苏成功率 (98%) 较高。在新生儿出生后4天、14天、28天追踪随访中, 应用NBNA检测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 结果显示:延迟断脐带组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存在差异。

此方法安全、方便、有效, 值得在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中推广。在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抢救中, 应用延迟断脐带具有较高的复苏成功率和良好的预后, 此方法可节省时间, 及时纠正休克状态, 没有发现不良后果, 如红细胞增多症、胆红素脑病, 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Kleinberg F, Dong L, Phibbs R H.Cesarean, section prevents placenta transfusion delayed card clamping[J].Am J obstet Gynecol, 1975, 121:66-70.

[2] 罗志云, 刘维飞, 方建培, 等.两种脐血采集方法对新生儿的影响[J].南方护理学报, 1999, 6 (4) :4-6.

[3] 张家骧, 魏克伦, 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91-120.

[4]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O03:444-445.

新生儿窒息168例护理体会 篇10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保暖 氧疗 预防感染护

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是新生儿科是最为常见的临床危象[1],病情十分危急,死亡率达10%左右[2],由于短时间窒息对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是暂时的,及时治疗和护理可以恢复[3],因此对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讨新生儿窒息护理措施及护理经验,2009年1月~2012年9月分娩婴儿2166例,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68例,对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2年9月分娩的婴儿2166例,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68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76%;其中男98例(58.33%),女70例(41.67%),胎龄33~43周,其中<37周20例,37~42周52例,>42周96例;经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124例。Apgar’s评分≤3分12例,4~7分140例,>8分16例。宫内窘迫70例,产时窒息98例。

护理方法:①保暖:新生儿出生后将其放置在30~32℃的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台上,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保暖,擦干羊水、血迹,减少体表蒸发散热,可减少氧的消耗,有利于患儿缺氧窒息的复苏[3]。保持室温26~28℃,相对湿度55%~65%,病情稳定后置于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严密监测皮肤温度。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置于头轻度仰伸位,在枕部或肩下用软枕垫高2~3cm,使头微后仰15°~30°,使气道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③清理呼吸道:在肩娩出前用手将患儿口咽、鼻中的分泌物挤出。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8F或10F)先口咽后鼻清理分泌物。在清理呼吸道后,无自主呼吸者尽早给正压人工通气40次/分,对有效人工通气30秒后HR<60次/分者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4],人工通气和胸外按压比例是1:3,即每分钟人工通气30次,胸外按压90次。④氧疗监护:当血氧饱和度≥95%时,间断鼻导管吸氧0.5~1.0L/分或不吸氧;当血氧饱和度在85%~94%时,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当血氧饱和度<85%时,可给予头罩吸氧5~8L/分,缺氧改善后改为鼻导管吸氧[5]。一般足月儿鼻导管吸氧0.5~1.0L/分,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鼻导管吸氧流量为0.3~0.5L/分,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预防氧疗并发症[6]。⑤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复苏药物应用。经过30秒有效通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后心率仍<60次/分,应使用1:10000肾上腺素,给药途径为气管导管内注入或静脉给药。剂量为0.1~0.3ml/kg,必要时3~5分重复1次;低血容量时给予扩容剂,首选0.9%氯化钠10ml/kg,经静脉或脐静脉缓慢推入;代谢性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3~5ml/kg;如心率改善并升至>6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正压人工呼吸至心率>100次/分,开始自主呼吸,肤色转红润后行复苏后的继续监护。

结 果

168例患者经过抢救与精心护理,痊愈151例,痊愈率为89.88%;好转12例,好转率为7.14%;死亡5例,死亡率为2.98%。总有效率为97.02%。

讨 论

上一篇:动静结合下一篇:农村信用社的体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