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措施

2024-04-30

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措施(精选10篇)

篇1: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措施

(1)中毒、窒息事故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进入设备、容器、池、沟等密闭空间,进行检查、检修等作业和抢修、堵漏、救人等作业;其二是泄漏事故的抢修、堵漏作业。

(2)在密闭空间作业时监护人等发现有中毒、窒息情况时,不能冒然下去抢救,必须立即采取作业前准备的各项急救措施。使用通风设施、防毒面具、绳索、梯子等等。发生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窒息性灭火器扑救。总之,不能使事故扩大。

(3)对于有毒物泄漏空间的救援作业,首先佩带防毒护品,全面打开门窗通风,并携带防毒护品,给补救人员和伤员佩带,协助他们或救助他们脱离污染区。要注意救护过程中,防止产生静电、着火、爆炸等二次灾害。

(4)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当伤者呼吸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施行胸外按压,促使自动恢复呼吸;

(5)尽快送往临近医院救治或拔打120急救电话,拨通救护电话后,要讲清“三要素”:

●讲清危重病人所在厂区的详细地址;

●讲清灾害性质、受伤人数、伤害原因;说明中毒或窒息原由,便于医院做好应急抢救准备。

●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医疗部门电话打完后,应立即到路口迎候救护车。(注意不要先挂电话)

护送前及护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行动要平稳,以尽量减少伤员痛苦。

篇2: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措施

编号:预—05

工程名称__写字楼内部公共部位装修工程

期限至竣工日责任人__编制人__

审核人__审批人__日期6月30日

一、目的

施工现场人员多,饮食卫生关系众多人员的生命健康。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将会导致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直接的经济损失。为确保我项目部中毒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并能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__

副组长: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

具体分工如下:

1、__任务是了解掌握疫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

2、____、__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对中毒人员的呕吐物取样,保持与当地防疫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并及时通知当事人的亲人。

3、____、____任务是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

4、______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三、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措施

1、事故出现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讲清中毒人员症状、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弓及咽后壁,用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

3、对可疑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

4、对于催吐无效或神态不清者可让其喝牛奶或蛋清等润滑剂来洗胃,结合毒物而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护胃粘膜。

5、用硫酸镁15~30g加水200ml来给中毒者导泻。

6、项目部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即指令全体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疫情,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封存事故现场,获取中毒食品化验样品,供卫生防疫部门检验。

7、现场安全员应对中毒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认真填写事故调查报告,并上报公司及有关上级机关。

四、应急物资

1、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五、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120匪警:110火警:119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__

有关负责人电话:__

项目负责人__手机__

安全员__手机__

安全员__手机__

技术负责人__手机__

施工员__手机__

六、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2、如果患者昏迷则需侧躺送医院救治,以免自然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里面。

3、不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将毒物吸入施救者体内造成中毒。

4、误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类)者或昏迷者,或抽筋者或中毒孕妇不可进行催吐。

5、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时,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吃些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篇3:氨泄漏、爆炸和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1氨的基本性质及泄漏危害

氨又称液氨,是有毒可燃气体,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其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相对密度0.7714 g/L,比空气轻,扩散系数0.198,熔点-77.7 ℃,沸点-33.5 ℃,自燃点651.11 ℃,蒸汽密度0.6,蒸汽压1 013.08 KPa(25.7 ℃)。纯净的氨遇热、明火,难以点燃,危险性较低,但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16%~25%,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氨在20 ℃水中溶解度34%,水溶液呈碱性。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乙醛、丙烯醛、硼、卤素、环氧乙烷、次氯酸、硝酸、汞、氯化银、硫、锑、双氧水等。环氧乙烷、次氯酸、硝酸、汞、氯化银、硫、锑、双氧水等。

因为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其对人体的危害,低浓度会造成接触者气管、咽喉发炎,重者出现喉头水仲、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溅入眼内可至晶体混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我国职业卫生控制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气氨浓度≯30 mg/m3[1]。

2泄漏处置

2.1一般泄漏处置

一般泄漏指操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关闭泄漏源阀门,尚未造成危害的可控泄漏。由于氨具有腐蚀性,且存储容器压力较高,焊缝和法兰等静密封点均可发生泄漏。只要泄漏点能与生产流程隔离,可采用化学中和方法,即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酸性物质向罐体或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也可将泄漏的液氨倒至酸性溶液中,使其中和,形成无害或微毒废水。钢材质(不锈钢或碳钢)的泄漏点建议采用打卡具或补焊的方式解决。

2.2紧急排空处置

一旦氨泄漏源与泄漏点无法隔离,特别是储存大量液氨的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应迅速将污染区人员撤离至上风区域或侧风区域的安全地带;在泄漏区域周围拉上警戒绳,切断一切火源;应急处理操作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和穿好全封闭防护服,防止氨气侵入人体,进入泄漏区域进行排空处置,尽可能减少氨的外泄量。

2.2.1倒灌处置

从预防泄漏应急处理的安全角度考虑,液氨储罐基本设置为2台以上,必须保留一个空罐,两个罐设置相连的安全泄压装置,一旦发生泄漏便于将泄漏储罐的液氨迅速倒至安全空罐内。倒罐必须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当发生泄漏的液氨罐基本排空液氨后,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将大大降低。倒罐示意图如图1所示。

2.2.2水吸收排空并回收处理

当备用空罐无法投用时,应紧急采用水吸收排空的方式处理罐内残存的液氨,减少氨气的外泄量,降低危险度和抢救难度。关闭罐区下井水阀门或封堵下水井口,防止含氨排空水污染水体或破坏生态环境。可就近排至应急槽,用气动泵或槽车转移到污水处理场。水吸收排空并回收处理示意如图2。

3爆炸处置

3.1爆炸危险

压力容器内氨的绝对压力随温度变化极大,这与常见的油品介质的性质有很大差异。一般温度范围内氨罐的绝对压力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由于存在以上特性,常见的氨爆炸多为超压、容器的焊接质量差或材质老化引起的压力容器物理性爆裂。发生爆裂后,钢瓶容器或压力管道内的液氨泄出,迅速气化并蔓延扩散,给周边人员、生态的造成极大毒害。2004年8月1日福建漳州某合成氨厂,一辆正在装液氨的槽车金属软管突然爆裂,1 t液氨泄漏,造成1人死亡39人受伤,200多人疏散。软管爆裂如图4所示。

3.2紧急疏散

3.2.1致死区域范围估算

设压力容器内液氨重量为W(kg),破坏前液氨温度为25 ℃,液氨的平均比热为4.6 kJ/(kg.℃),汽化热q=1.37×103 Kj/kg,氨被吸入5~10 min致死的体积浓度为0.5%;当容器破裂时,瓶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处于过热状态的液氨温度迅速降至标准沸点(33 ℃),此时全部液氨所放出的热量完全用于容器内液氨的蒸发;蒸发出的氨气以半球形向地面扩散;则可估算致死有毒气体扩散的半径R(m)为:[2]

undefined

式中:21.54——根据以上条件计算出的系数,m3/kg

3.2.2毒害区域范围估算

根据我国职业卫生控制标准,车间空气中气氨浓度≯30 mg/m3,换算成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953×103%,则致死浓度是最高浓度的126.5倍。假设致死有毒气体继续以爆裂的压力容器为源点,按半球形扩散,被大气稀释到安全浓度的半径R1为:

undefined

3.2.3疏散范围测算举例

下面以丙烯腈装置液氨蒸发器为例,根据发生容器爆裂液氨泄漏的最大值(按压力容器容量的80%计算,有2台同型号的液氨蒸发器按单台爆裂计算)和环境温度t=25 ℃,以爆裂的氨蒸发器为源点,假如泄漏后的有毒气体以半球形向地面扩散(无风),计算吸入5~10 min浓度为0.5%的致死有毒气体的扩散半径和安全半径分别如下:

单台液氨蒸发器有效容量为:

2.16 t,W=2 160(kg)

致死有毒气体的扩散半径undefined

安全半径:R1=35.97×5.02≈180.57(m)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当单台液氨蒸发器发生爆裂泄漏时,致死有毒气体的静态(无风)扩散半径为35.97 m,安全半径为180.57 m。同比计算,原料液氨储罐,发生爆炸泄漏时有毒气体的扩散半径测算如表1。

3.2.4紧急疏散处理

接到氨压力容器爆裂报警后,在抢险指挥部指挥下,及时疏散泄漏现场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一切无关人员,根据事故现场危险程度,确定疏散距离,抢救人员采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做好防护的抢救人员争分夺秒抢救中毒人员,将其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急救,防止发生二次伤害。临时抢险指挥部应设置在上风向,风向移动时应及时调整位置。

4中毒处置

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粘膜和皮肤的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人接触553 mg/m3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可耐受1.25 min;3 500~7 000 mg/m3浓度下可立即死亡。

4.1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4.2急救措施

急救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现场轻微中毒人员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对接触毒物的皮肤、面部可用水冲洗,对已经停止呼吸的,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诊治。同时要注意观察参与处置氨泄漏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健康检查。

5防护措施

(1)应切实加强生产岗位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理念,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加强对事故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强化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从而让员工自主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车间应配有足够的防护用具,操作工巡

检时应佩戴好防毒面具和便携式报警器,当发现氨泄漏时操作人员最好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式防毒面具,戴好防护手套,穿全封闭防护服,两人以上进行处理。

(3)在安全设施上应配置高压喷淋降温水,安装在线氨泄漏报警仪,设置氨泄漏紧急吸收槽,防止水体污染。日常维护中,加强对压力容器、管道的检查,禁止超温、超压操作,定期做理化检测,定期维修。

6结语

发生氨泄漏后最关键的工作是防止人员中毒、臭气扰民和水体污染,操作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妥善处理,才能使爆炸、中毒和污染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刘世杰,刚葆琪,王世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释解[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篇4: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措施

一、当前不少中小学校在学生饮食安全管理方面几乎还是一个盲区

1、不少中小学校对食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重视,经费投入不足,食品的储存与加工等设施达不到安全标准。

2、多数中小学校对食堂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或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学校对食堂的环境卫生、炊具卫生、食品卫生以及食品的采购管理、食品的加工管理等根本没有到位;对食堂员工几乎没有开展过规范的业务和安全意识培训。

3、在安全隐患排查方面,很多安全管理员平时根本就不注意观察现场,只是闭门造车,填几张表格应付,多是敷衍了事。

4、多数中小学校没有关于学生食物中毒方面的应急预案,更谈不上进行饮食中毒事件的模拟演练,有些学校即使有也是在做表面文章,只是一纸空文,多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

二、构建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健康而稳定的发展,异地务工的学生家长增多,这些留守学生几乎是以校为家,尤其是国家营养午餐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多在学校吃午餐,保障学生在校的饮食安全、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2、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党和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之一。尤其是为维护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国家颁布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和《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这说明维护学生的生命与健康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同时这些法律法规文件也是我们构建学生饮食中毒应急处置和救援机制的重要依据。

三、构建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的目的和意义

1、建立健全的应对饮食中毒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目的在于根据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措施,规范和指导应急救援工作,一旦事故发生能做到临变不乱,高效、迅速做出应急反应,尽可能缩小对生命与健康造成的危害。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重视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建立应急救助体系,及时有效的实施应急救助行动,不但可以预防事故灾害的出现,而且当灾害事故出现时,我们能够按照计划和步骤来进行行动,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当前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少中小学校的管理者对构建饮食中毒应急机制不屑一顾,抱有侥幸心理,根本没有忧患意识。

2、有些学校虽然有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但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不强,预案中的内容、处置程序、救援措施、人员分工及职责要求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很难适应突发事件应急实战的需要。

3、一般学校几乎没有稳定而专业的应急队伍,应急人员也很少参加过专业培训,缺乏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和经验,一旦突发事故发生很难快速有效地展开应急救助工作。

五、如何构建高效、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

1、坚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护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关键在于我们平时要树立安全忧患意识,着重在于预防,构建应急机制必须与平时的预防措施相结合。只有当预防工作做到位了,才能提高突发事故应急的实战效率。

(1)利用课堂、班会、讲座、知识竞赛、文艺活动、校园广播、墙报等多种方式扎实开展饮食安全教育和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健康的消费观念,提高师生食物中毒的预防、判断及食物中毒应急处理能力。(2)建立预警系统。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日常监管和饮食安全隐患的排查,提高风险预测和防范意识,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将学生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率降到最低点。(3)加强对食堂员工的业务和食品安全意识培训,强化学校对食堂、校园服务部的规范管理,将学生在校的饮食安全列入学校行政领导、班主任和食堂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4)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演练预案,把应急演练工作落到实处,在演练中不断总结提升,以提高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实战能力。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开展的一切工作,必须把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尤其是突发事故出现时,首先要以拯救人的生命为目的,尽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并及时妥善做好事故后的善后工作。

3、建立健全的应急工作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和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应急指挥队伍,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应急指挥小组下设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助组、善后处理组等,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建立健全畅通的信息联络系统,加强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应急信息报送制度。事发前能及时、迅速、有效收集和上报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事故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

5、学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助队伍。实施专业救援是事故发生时应对危机的关键环节。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食物中毒防控常识的培训,扎实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师生自救、互救和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综合素质,丰富实战经验。

6、明确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流程。熟悉应急工作流程是保障应急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事件发生后,(1)第一时间呼救。快速向当地卫生院或医院求助,在卫生院或医院医生没有赶到之前学校应急救助人员必须开展科学合理的自救工作;(2)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及原料,保护好事故现场;(4)学校食堂或商店立即停止生产活动,禁止相关人员出入;(5)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取样,如实提供材料和样品;(6)安抚受害者家属,稳定情绪,维护校园秩序,采取积极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总之,中小学校是人口的集中地,学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直接关系到亿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国家基础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建立健全的中小学校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机制是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稳定、安全发展的保证;探讨构建中小学校饮食中毒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应该是中小学校管理者本职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篇5:中毒窒息应急演练方案

根据公司及部门要求和年度演练计划,决定在X月X日进行中毒窒息应急方案的演练,现特制定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组织(参演成员):一班:

二班: 三班:

指 挥: 组长(策划):

参演单位(人数)一、二、三班,每班二人,共六人; 观摩单位(人数): 督 察 员(写实): 评估人员 :

器材配备:假人及配套显示仪器、人工呼吸用口垫

二、演练目的

为及时、有效、迅速地处理由于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及工作场所通风条件差等原因造成的人员中毒窒息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件,避免和减轻因中毒窒息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特编制本程序;

三、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机修队院内

四、演练场景和形式:模拟实战

五、演练步骤:

1、假设三班人员在加氢裂化装臵检修某泵时,发生硫化氢中毒窒息事件。

2、三班检修人员发现有人中毒时,现场员工立即停止工作,撤离现场(在多名人员中毒情况不一时,轻度的有能力转移重度中毒者的,尽量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若已经体力不支,自己先撤离至安全地带,求救于他人等待施救,不能盲目救人),并及时向班长报告出现中毒的地点、险情,3、班长接到报告后,判明事故严重程度,认为应启动事故应急处臵程序时,向应急小组长(队长)请示,由应急小组长(队长)发布启动应急处臵程序命令。2.3、应急处理程序

1、现场HSE监督员在先稳定事态的情况下,立即采取措施撤出所有无关人员,清理通道上障碍物,争取第一时间救护伤员,同时联系救护车辆,以及时到达现场抢救。立即拨打调度电话,告诉目前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救援帮助。

2、应急小组长(机修队队长)在得知险情后,首先带领应急小组佩戴防护用具(正压式呼吸器)、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联系工具,进入安全地点待命,在接到事态稳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情况下,立即进入现场抢救。将中毒人员安放于安全场地通风,进行初步抢救,检查中毒人员的脉搏、呼吸,对有休克状况出现,需要施行人工呼吸的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进行人工呼吸,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迅速地搬到附近安全、通风的地方,再将伤员领口解开,腰带放松,脱掉鞋,并注意保暖。口腔里若有尘土、血块、痰液、假牙等,应完全吸出或取出。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的下颌,垫高颈部,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者面向病人足部先做一次深吸气,捏住患者鼻子,用自己的口唇将患者的口唇严密封住匀速 缓慢吹气时间2s以上(可默读1001、1002)、观察胸部是否抬起,然后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按压姿势为: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重合,臵于病人胸骨下段,两手掌根部重叠,十指相扣,手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抢救者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自身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平稳规则地进行按压;位臵:胸骨下半部,两乳头间。比例:按压/通气定为30:2,即每吹两口气,按压30下;频率:心脏按压应为100次/min,按压/放松时间大致相等,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臵,按压幅度为4-5cm,如此有节奏地、均匀地反复进行;吹气频率约为每分钟14—16次。操作时应注意心跳情况,如心跳停止,应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在进行以上抢救工作时,如看见有人经过,要及时呼救,以得到有效及时帮助,使中毒者脱险。

3、常见错误

按压除掌根部贴近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易引起肋骨骨折,定位不当;若按压部位偏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按压用力不垂直,尤其是摇摆式按压不仅无效,更易出现肋软骨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按压时,抢救者肘部弯曲用力不当,致使按压深度不够,放松时如手掌根离开胸骨定位点未能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足够的压力,致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2.4、现场隔离

班长指定在发生有毒物质泄漏装臵周围设警戒区,禁止车辆通过,并在装臵入口迎接消防车及救护车。公司应急指挥组到达现场后移交治安保卫组。2.5、疏散要求

1、事态将进一步扩大,失去控制时,现场应急小组长应发布命令,令全部人员沿应急撤退路线迅速撤离现场(硫磺回收应急撤退路线为:沿硫磺回收主干道向上风方向远离泄漏现场撤离),并及时向上汇报。

2、小组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撤退路线,有序指挥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地带集合并及时清点人数。

六、善后处理

3.1、立即保护现场,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

3.2、伤者送达最近的医疗救护机构后,负责人要随时掌握伤者情况,配合医疗机构实施急救并做好下步转院的准备工作。3.3、组织人员恢复生产

七、附件

4.1、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说明:

1、使用前快速检查

篇6: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措施

(镇沅县九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开始程序 9:00

现场演练副总指挥杜寿元向总指挥张坤报告:“报告总指挥:公司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

总指挥张坤向参演领导汇报:“罗承相局长,镇沅县2011年度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

参演领导:“可以开始”。总指挥张坤:“演练开始。” 副总指挥杜寿元:“是。”

副总指挥杜寿元:“各演练参与单位请注意,我命令,演练现在开始”。

第一阶段

事故发生及事故报告阶段

一、事故发生 9:10 2011年7月15日9点10分,安全员陆寿兵按正常下井路线到达1280中段***路口时,发现局扇停转,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对出碴人员喊叫无应答。情况危急。

二、实施救援

1、安全员陆寿兵报告坑口值班员:“今天上午9时10分到达1280中段路口时,发现局扇停转,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对出碴人员喊叫无应答,情况十分危急”。

2、坑口值班员电话报告公司杜副总:“报告杜副总,我单位安全员陆寿兵按正常下井路线到达1280中段***路口时,发现局扇停转,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对出碴人员喊叫无应答。情况危急。”

3、杜副总当即命令:“(1)请坑口值班室立即通知现场各作业面人员停止作业,撤离作业现场到坑口值班室集中,1310中段值班员设立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1280中段;(2)立即启动矿山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各有关人员,立即按照预案要求,赶赴现场,实施救援。(3)当班值班领导毛嘉俊负责现场协调指挥”

4、杜副总向张总报告:“坑口值班室来电汇报,1280中段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启动矿山应急救援预案,请求公司增援抢险。”

5、张总当即命令:(1)请公司安全环保部立即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各有关人员,立即按照预案要求,赶赴现场,实施救援。(2)杜寿元负责综合协调指挥(3)办公室安排好抢险所需车辆,立即通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赶赴现场。

雷昌宏回答:“是”并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电话通知各救援小组负责人。

第二阶段 预案启动及响应阶段

一、约10分钟后,各抢险工作组陆续赶到现场,向指挥部报到,并相继展开抢险: 9:20

1、警戒疏散组方少六:“报告总指挥,疏散警戒组准备完毕,请指示”。副总指挥杜寿元命令:“立即设置警戒区,并在坑口设置警戒人员,防止闲杂人员进入警戒区,确保救援区内畅通、安全,并安排清点当班人员是否齐全。”

方少六回答:“是”,并带人赶往坑口布置警戒。9:22

2、伤员救护组张永华(配备呼吸器、担架、气体检测器等):“报告总指挥,伤员救护组组准备完毕,请指示”。

副总指挥杜寿元命令:“立即按正确程序对事故伤员紧急搜救” 张永华回答:“是”,便带人赶往事故发生作业现场对事故伤员紧急搜救。9:24

3、现场抢修组(带齐工、器具)谭闯:“报告总指挥,现场抢修组人员已全部到位,请指示”。

副总指挥杜寿元命令:“立即带领技术人员赶往事故发生地,检查通风系统,确定故障原因和抢修方案。”

谭闯回答:“是”,便带人赶往事故发生地检查通风系统,确定故障原因和抢修方案。9:26

4、物资供应组陈良:“报告总指挥,物资供应组人员已全部到位,请指示”。

副总指挥杜寿元命令:“立即组织备用局扇、电缆、风带等送到现场备用”。

陈良回答:“是”,便带人立即组织备用局扇、电缆、风带等送到 3 现场备用。9:28

5、办公室周涛:“车辆已到达,请指示” 副总指挥杜寿元命令:车辆随时待命。周涛答:“是”并立即安排李卓待命。

三、(战斗约20分钟后): 9:35

1、坑口值班室报告:经清点检查确认,事故作业区共3人当班作业

副总指挥杜寿元回答:“明白”。9:40

2、坑口值班室报告:伤员救护组已到达事故地点,正在进行伤员救护。

副总指挥杜寿元回答:“明白”。9:45

3、坑口值班室报告:现场抢修组已到达事故地点,经检查通风系统局扇电源故障,正在进行抢修。

副总指挥杜寿元回答:“明白”。9:55

4、坑口值班室报告:报告指挥部,伤员从事故现场被正确移至坑口,1人昏迷,另外2人已恢复知觉,请指示”。

副总指挥杜寿元回答:“明白”。

副总指挥杜寿元命令:驾驶员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李卓答:“是”并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10:05

5、坑口值班室报告:“报告总指挥,经检修已排出故障,现场恢复通风,请指示”。

副总指挥杜寿元:“明白”。

副总指挥杜寿元命令:“逐段检查现场空气质量,再次搜寻是否有受伤者,同时对事故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排查” 10:15

6、坑口值班室报告:“报告总指挥,经检查确认,险情排除,请指示”。

副总指挥杜寿元回答:“指挥部明白”。

副总指挥杜寿元命令:“现命令现场各工作组清点人数,整理器材,撤离现场”。

第三阶段

演练结束

10:18

1、副总指挥杜寿元向总指挥张坤报告:“总指挥同志,现在抢险任务已完成,请指示”。

总指挥张坤回答:“请集合队伍”。

副总指挥杜寿元:“是”

2、副总指挥杜寿元命令:“现在我宣布:消除警戒。通知恢复正常作业。请警戒人员撤销警戒,所有人员整队到坑口值班室前集合”。10:25

3、所有人员整队到坑口值班室前集合。

4、参演领导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讲话: ⑴、总指挥张坤: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罗局长作重要指示: ⑵、罗局长: “同志们:

本次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结合了公司实际情况和公司《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演练组织系统,准备充分,做到了公司领导重视,全体人员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演练,检验了我们的预案更锻炼了我们的队伍;使大家进一步了解、熟悉公司井下生产的危险特性和应急处理方法。同志们,安全是生命之本,事故应急演练是检验和提升安全意识的利器,是增强公司全体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及群防意识的有效工具。本次应急演练虽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暴露出的不足是今后工作中须反思和完善的地方。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预案》的编制,使其更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具备规范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内容中如响应等级的问题要明确,各应急工作小组的人员要进一步明确等;其次,各部门要对预案的修订积极参与,同时要对预案内容进行再学习,各部门负责人(包括应急工作小组组长)面对突发紧急安全事故应加强应急组织水平、提高处置能力;三是公司全体人员要加深对预案的理解和学习,进一步明确自己在事故应急预案中的工作职责。

最后我希望通过此次演练,大家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发现问题和寻找不足,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使我们的事故应急能力,向“反应迅速,全员及时、安全处置、保障有力”的目标迈进,全面提升公司全员应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和防范意识。”

5、总指挥张坤:“非常感谢罗局长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点评总结并 对我们的事故应急工作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和要求,在下一步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根据罗局长的指示和要求,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将工作做实做细,不断提高我们的事故应急能力,向“反应迅速,全员及时、安全处置、保障有力”的目标迈进。请大家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对罗局长表示感谢”。

篇7:预防窒息中毒事故安全措施

1、加强通风,保证井下各通风地点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将各种有害气体冲淡到安全浓度以下。为实现这个目标,矿井要完善通风系统,消灭的自然通风,坚持使用机械通风。有条件形成正规采煤面的,要保持一条通到进风巷,一条通到回风巷的二个安全出口。无法形成正规采煤面的采煤工作面和所有掘进巷边都要配备足够功率的局扇和相应的风茼,并加强局部通风的管理,不得随意停开局扇。

2、矿井通风系统要完整独立,不得与其它矿井共用。采空区以及报废巷道必须及时封闭,这样可有效防止其它矿井的灾害涉及自己矿井,同时提高通风效率。密闭使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密闭内有水的设反水池或反水管。矿井应当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3、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控制风流的风门、风窗和风桥设置合理,墙体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且严密不漏风,风门但不少于2道,并可自动关闭。

4、局部通风机要使用矿用型。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m,不发生循环风,安放时必须垫高,离地面(轨面)高度大于0.3m。风茼出口风量和到工作面的距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一般不大于6米,吊挂要平直。导风茼要采用阻燃性材料制作。

5、爆破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放炮后必须持续通风半小时以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到安全浓度后人员才可进入爆破地点。

6、长期停风的地点,有毒有害气体大量积聚,氧气严重不足。恢复这些地点的作业,事先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报矿井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严格执行。

7、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面供风。

8、加强测风测气工作,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瓦斯检测仪器,实行瓦斯检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汇报审查制度,矿井测风记录和瓦斯检查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填写,记录必须“三对口”(即板、记录本、报表数据要一致)。测风每旬测一次,瓦斯浓度在低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测2次。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报告矿井主要负责人并采取撤出作业人员、断电等相应安全措施。

煤矿必须实行瓦斯检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日报审查签字制度 矿井应当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瓦斯检测器

9、煤层易自燃的矿井,要加强井下CO检测,一旦发现CO浓度超标,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10、未冒落的采空区一般都积聚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采煤面、掘进面贯通采空区时,要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加强通风,经检测,有毒有害气体降到安全浓度后方可重新进入作业地点。

篇8: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深圳市7个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组。

1.2 评价方法

1.2.1 指标的选择

采用Delphi法又称专家咨询法。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直观预测技术,它是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有组织的反复信息交流,使意见逐步趋于一致[3]。经过三轮咨询,专家意见趋于集中,最后确定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重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能力的评价指标归纳为4大类22项,即食物中毒接报与反应;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相关因素调查及采样;调查报告撰写4大类。(表1)

1.2.2 结果计算

设计中把4大类22项指标完全量化,减少评价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各项分值的总和即为该队的最后得分。

1.2.3 现场考核

由9人组成专家考评组,即总评委1人,每个环节设评委2人。考评组熟悉考评方案和评分细则,掌握考评要点,采用问答、实际操作、查看记录和报告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确保考评质量。

第一部分,食物中毒接报与反应。考评要点:记录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主要症状、报告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记录人、接报时间等);接报后反应(包括初步处理意见、事件的报告和现场调查处置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考评要点:正确完成个案调查,追踪首发病例,完整填写个案调查表;询问就诊病人的救治情况;调查供餐及就餐情况。

第三部分,现场卫生学调查及采样。考评要点:调查食品原料的采购、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及运输贮存情况;现场采样的无菌操作,确定样品采集的种类、范围和采样量。

第四部分,调查报告撰写。考评要点:在规定时间内合理运用调查素材,科学组织报告内容,力求写出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分析判断准确、内容完整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2 结果与分析

专家组通过考核评分细则对7个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组进行量化打分。从考核结果的总体来看各队能做到反应迅速,按程序和规范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表现较好的分别是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但同时在各环节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2.1 第一环节—食物中毒接报与反应的能力状况分析

接报记录详细完整,所备调查处理物品种类齐全,基本能满足现场调查处置工作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没有提及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经核实后进行网络直报;个别队没有了解发病时间。

2.2 第二环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能力状况分析

能详细了解病人发病经过,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临床表现、可疑餐次或发病前72小时进餐情况等,并完整填写个案调查表。存在的主要问题:个别队未了解首发病例的发病时间,未查找首发病例;未询问调查前72小时食谱。

2.3 第三环节—环境相关因素调查与采样的能力状况分析

熟悉调查流程、采样过程规范,明确主要的可疑样品及检测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个别队忽略可疑食品的制作过程和运输储存情况;样品相关信息记录不完整。

2.4 第四环节—调查报告的撰写能力状况分析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报告的各要素完整,材料组织合理;多数队能开展病例对照调查,使用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来搜索可疑食物和餐次,为事件性质的判断提供有效依据;能详细描述调查结果并加以分析;能根据调查结果对事件性质进行判断,并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加以分析,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和建议。各队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事件性质的分析和判断方面。

3 讨论

深圳市开展的重大食物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演练活动完全采用实战演练,即采用模拟重大食物中毒现场应急处置的全过程,这一点与以往的演练有很大的区别。考核的重点为考查现场流行病调查技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用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迅速控制事件的发生、发展与蔓延,它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4]。在评价方法上,采用较科学的指标选择方法,量化现场处置步骤,力求做到了全面、科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参加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切实体现了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处理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真实水平,也令参与人员得到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有力地促进了各队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

摘要:目的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大食物中毒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方法,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提高。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模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现场,采用问答、实际操作、查看记录和报告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对7个区级机构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进行了考核排序。结果确定了4大类22项评价指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考核排序的前三位分别是福田区疾控中心、龙岗区疾控中心、南山区疾控中心。结论此次建立的重大食物中毒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方法较全面、科学,可操作性强,能客观反映各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食物中毒,应急处置,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

[1]马颖,胡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J].中国社会医学,2006,23(2):77-80.

[2]励晓红,王颖,柴煜卿,等.三年建设前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应急处置能力比较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3):224-228.

[3]曾光,李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

篇9: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

一、催吐。如果食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二、导泻。如果病人食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到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三、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饮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应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篇10: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长:施正高

副组长:易会献

兰大情

成员:黄象春

施正取

温怀坤及全体班主任

(二)工作职责

负责组织开展对食物中毒事件人员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情况,抢救中毒人员,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收集保全病人食用过的剩余食物及当餐所用原料、辅料等等,收集与保全中毒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封存厨房及有关原料仓库,追回已售出的可疑食品,协助卫生部门进行调查。

二、紧急报告制度

(一)条件:有5人(含5人)以上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二)程序: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或可疑食物中毒事件时,接到食物中毒报告的人员,应当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

(三)报告内容:包括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病人主要症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三、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程序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立即启动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开展应急事件处置工作。

(一)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学校食堂的供餐。

及时报告:发生食物中毒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中毒人员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若怀疑是人为投毒,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救治病人:

1、学校安排教师及时将患病学生送到就近医院,协助医疗机构救治患者,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通知家长。

2、及时收集病人有关样本,如呕吐物、排泄物,供有关部门作检测。

3、学校安排教师做好排摸调查工作,加强家校联系(安排专人接听家长咨询电话),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4、学校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做好随访工作,继续排摸调查,安排专人做好家长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直至所有患病学生全部康复到校上课。

采取控制措施:

1、保护现场,保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2、追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3、保存被污染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用具。

(五)配合调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物品。

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餐厅是学生进餐的场所,保持餐厅的环境清洁、卫生,是保证学生正常进餐和学生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一、餐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垃圾、油污,墙面、屋顶无蛛网,桌子、板凳无油污、灰尘等。

二、餐厅由食堂管理人员指定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同志负责打扫餐厅的清洁卫生。

三、餐厅清洁卫生在每餐前后都要进行打扫,保证学生在进餐时,餐厅干净卫生。

四、完善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蚊设施,做好防四害工作。

五、引导学生文明就餐,进餐时不争抢拥挤,不大声喧哗,不要面对同学或桌上的食物咳嗽、打喷嚏,防止飞沫唾液传播疾病。

六、餐厅要安排管理人员或值周老师值班,维护餐厅正常秩序,保证餐厅的清洁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和纸屑,不要乱倒残留的食物和废弃物。

七、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餐厅的清洁卫生,分管领导或行政值周领导每天至少检查一次餐厅的卫生情况。

操作间管理制度

操作间是烹调食品的重要场所,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操作间管理制度。

一、负责烹调加工的厨师要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和相关卫生知识,提高其法制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二、厨师要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各种烹调技艺,提高业务能力。

三、厨师要根据不同食物的特性,采取合理的烹调方式,尽量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价值。

四、烹调的菜肴尽量做到色、香、味等感官性状俱佳,增进用餐者食欲。

五、学校食堂严禁加工凉菜、凉面、野生菌和皮蛋。四季豆、土豆等蔬菜的干煸,需经高温煮熟烧透后才能食用。烘、烧、炒要掌握火候,且数量不宜过多,要翻铲均匀,使其熟透。

六、操作人员在加工时要严格按卫生要求操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工食品时不能对着饭菜咳嗽、打喷嚏,不能用手抠鼻屎、耳垢,上厕所后要洗手。

七、食品调味时要严格按烹调卫生要求进行,切忌用手指直接沾汤品尝,不能用汤勺、锅铲盛汤汁放入口中品尝。

八、制作好的成品菜要直接用清洁、卫生消过毒的容器盛装,不能用抹布或围裙擦试容器。

九、成品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防止异物带入容器对食品造成第二次污染。

十、抹布、锅盖、防蝇罩等要保持清洁,分类使用。

十一、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十二、操作台上的调味品要分类摆放,并及时加盖。

十三、未经食堂管理人员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不得随意增减厨师。

十四、煮熟的饭菜要及时进入配菜间。

粗加工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粗加工区管理得好,不仅能保证师生的食品安全,而且也能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为此,特制定食堂粗加工区管理制度。

一、分设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原料洗涤池,并且有明显标识。

二、分设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的操作台、并且有明显标识。

三、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的用具、容器分开使用,并且有明显标识,盛装过生食的容器不得盛装加工好的食品,防止交叉污染。

四、加工过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的操作台、砧板及容器,必须及时清洗消毒、晾干。

五、保持粗加工区的清洁卫生,保持下水道畅通,及时清扫地面残留的废弃物等垃圾。

六、采买回来和未加工完的蔬菜不能直接放置于地上,要放在摊晾架上,使其通风透气,防止霉烂变质。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学校必须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确保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为此,特制定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应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相关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

二、学校每学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二次,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培训内容落实。每次培训之后,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卫生知识考核,凡不及格者,进行补考。如补考不及格,不予聘用

三、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取得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四、食堂从业人员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成渗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食堂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一、每天早晨食堂工作人员上班后,由食堂负责人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1、观察食堂工作人员精神状态是否有过度疲劳和病态;

2、观察食堂工作人员眼球、面色是否特黄(有患肝炎的可能);

3、观察食堂工作人员有否咳嗽、咯血(有患肺病的可能);

4、观察食堂工作人员双手有否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5、询问食堂工作人员有否痢疾和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6、观察食堂工作人员有否带戒指、项链等违规饰品,指甲是否剪短,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二、每天由晨检人员填写好晨检表,并在晨检表上并签字,晨检表要求真实、准确。

三、如检查中发现个别食堂工作人员不符合卫生要求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按以下方法处理:

1、食堂工作人员带戒指、项链等违规饰品,要求在工作前脱下;

2、对指甲过长,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搞好个人卫生后上班。

3、食堂工作人员及管理负责人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对患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立即调离工作岗位,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库房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的库房是储存食品原料的重要场所,规范的库房管理也是保证师生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食堂库房管理制度。

一、食堂的库房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扫,保护良好的环境卫生。

二、库房要保持干燥、通风、整洁,防止物资因受潮而霉烂变质,要设置防鼠设施。

三、食堂库房应设专人管理,做到随手关门,非库房管理人员不得任意进出。

四、任何人员不私自动用库房内的物品,保管员应提高警惕,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五、库房物品应标明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入库日期,按标记标识有序存放,食品与非食品不得混放或混装,食品必须隔墙15厘米,离地面15厘米。

六、在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灭蝇、灭鼠药、农药及个人用品。

七、超过保质期或霉烂变质食品要及时销毁,不得存放在库房内。

八、食品原材料进出库必须有完整的记录。

配餐间管理制度

配餐间是饭菜分发的场所,为了确保配餐间的整洁卫生,特制定配餐间管理制度。

一、充分利用“三防”设施,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

二、配餐前要对配餐间进行半小时至一小时的空气消毒,并定期擦拭紫外线灯。

三、工作人员进入配餐间前要再次更衣,洗手消毒,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才能分发饭菜。

四、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能对着成品饭菜咳嗽、打喷嚏,以及其他有碍卫生的不良行为。

五、成品饭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放在操作台或架子上。饭菜尽量在2小时内供师生食用,若超过2小时要加热贮存(60℃以上),若超过4小时要重新烧煮后供师生食用。不得供应隔夜饭菜。

六、未经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非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在配餐时不得随意出入配餐间。领取饭菜的老师不得进入配餐间,饭菜由配餐间工作人员送出配餐间。

七、杂物和非直接入口食品不得进入配餐间。

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食品留样,是预防师生食品中毒的有效措施,是检验是否是食物中毒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品留样制度。

一、指定专人负责食品留样工作。

二、每餐坚持饭菜留样,并在留样容器盒上标明菜名、日期、餐次等。

三、留样食品应留足数量(不少于250克或250毫升),储存于专用冰箱,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左右。

四、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

五、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食品留样无关的其他食品。

六、学校分管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并按食堂当天菜谱记载情况,逐一对照检查,若发现问题按学校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和食堂卫生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原料采购索证登记制度

学校食堂的原料采购是保证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学校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一、食堂采购人员采购原材料时,必须定点采购食品。

二、不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和原料。

三、不采购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及原材料。

四、采购农贸市场的食品及原材料应当新鲜,价格合理,并按每天食谱所定数量合理采购,严禁购买病死畜禽等动物食品。

五、采购食品,必须向食品经营者索取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复印件,有的食品要有QS标志(质量安全认证)。

六、食品采购回来,要有二人以上的人验收,并有验收记载。

七、凡无人验收或无验收记录,均视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食堂不得加工、使用。

卫生检查制度

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特制定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食堂的环境卫生,并做好检查记录。

二、学校分管领导或行政值周领导至少每天不定时检查一次食堂的卫生情况,并做好记载。

三、检查内容:

1.食堂内的环境卫生:地面是否有残留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地面坑洼处是否积有污水,垃圾桶是否加盖。水池内外、排污地沟等处有无堵塞,是否有饭菜残渣。灶台,操作台等处是否干净、整洁。

2.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从业人员是否做到“四勤”,是否正确穿戴工作衣帽,有无戴首饰上岗,有无在工作区或操作时吸烟,有无在操作间内高声喧哗,有无不良卫生习惯,分发食物时是否戴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食堂的“三防”设施有无损坏情况,是否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4.从业人员是否按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做到生熟、荤素分开,有无不规范操作现象。

5.库房是否通风、整洁、整齐、明亮。更衣室衣物挂放是否整洁有序。6.餐具用具是否每次用后清洗、消毒,是否按规定和要求进入配餐间存放保洁。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学校食堂餐具、容器、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洁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餐具消毒员。

二、建立餐用具消毒台账,记录每日餐用具消毒情况。

三、清洗餐用具时,应做到专池专用,并要明显标识。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四、餐用具使用前必须按照工序洗净、消毒并保持清洁,未经消毒的餐用具不得使用。

五、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严格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顺序操作。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应至少用“一冲刷、二消毒、三冲洗”的程序进行,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

六、用于餐用具洗消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七、消毒后的餐用具应及时放入密闭的专用餐具保洁柜内保存,避免再次受到污染。保洁柜要定期清洗,保持清洁,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八、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具,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餐饮具。

九、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每次检查应做好记录。

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

一、洗手消毒流程

(一)用清水将双手完全润湿;

(二)均匀的抹上洗手液;净;

(五)在消毒液内浸泡30秒;

(六)再将手烘干。

二、洗手六步法 正确洗手六步法介绍

(三)采用六步法洗手;

(四)再用清水将手冲洗干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 十搓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上一篇:机用虎钳设计实训总结下一篇:勒索病毒恢复文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