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上的临床意义分析及治疗体会

2022-09-10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在生后1min内,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但心跳仍存在。它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肾脏、胃肠道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1],其中大脑与心脏是对缺氧最敏感的脏器,但目前临床上对窒息所导致的新生儿心肌损害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与判断方法。检测心肌酶谱的变化,特别是动态观察CK-MB的改变对于诊断新生儿心肌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作出诊断,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窒息新生儿做了心肌酶谱检查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儿均为我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儿,均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2];男49例,女41例;顺产79例、难产19例;胎龄34~42周,出生体重2000~4200g,日龄10min~3d。按Apgar评分标准:1min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3],其中重度窒息26例,轻度窒息74例;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孕母体健,无急慢性病;对照组选择同期出生在本院产科无窒息正常足月新生儿90例,2组患者胎龄、性别、出生体重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在入院后24h抽取股静脉血5m L,离心取上清液,采用瑞士PLUS400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单位IU/L。心肌酶谱试剂盒由南京三和公司提供,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专人负责在室内质控在控的基础上2h内完成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均以(x-±s)表示,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窒息患儿的LDH、HBDH、CK、CK-MB为(1024.3±242.6)、(859.1±237.5)、(1364.1±177.5)、(269.0±68.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81.2±202.5)、(365.4±159.2)、(568.4±121.7)、(75.1±42.7),重度窒息组患儿的LDH、HBDH、CK、CK-MB为(1336.5±224.2)、(1225.4±241.5)、(1813.5±285.6)、(356.8±33.8)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患儿的(712.1±201.9)、(492.8±197.6)、(914.7±257.7)、(181.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窒息可导致连锁代谢反应,机体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对多个脏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脑与心脏是对缺氧最敏感的脏器,新生儿窒息引起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可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细胞膜离子泵功能障碍,使无氧代谢过程中的酸性代谢物堆积,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加,细胞膜结构破坏,通透性增加,致心肌酶释放增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害[4]。另外,窒息引起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也可直接损害心肌,使其处于“冬眠状态”或“顿抑状态”,甚至引起心肌坏死直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傅川林报道,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可达82%[5],心肌损害的发生率为33.3%,重度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可达92.8%[6]。由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临床表现极不典型,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引起心源性休克,给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心肌损伤标志物已在年长儿心肌疾病中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由于新生儿心肌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如何科学合理地使这些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于新生儿心肌损伤的诊断是我们检验师和临床医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心肌的糖代谢是以有氧代谢为主,这表明心肌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窒息的本质是缺氧,由于缺氧使心肌细胞的生物膜受损,心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心肌酶逸出,导致血清心肌酶的活性升高。

心肌酶谱可反映心肌细胞的完整性,若心肌受损,这些酶可进入循环血液,血清中有10多种酶的活性可增高,目前临床上常用血清AST、LDH、CK、CK-MB、HBDH作为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AST与CK升高出现早,约6~8h活性明显升高;LDH活性升高出现较晚,CK-MB灵敏性最强,心肌受损6~8h后急剧上升,24h达高峰,48h消失,其活性升高较CK升高为早。AST、LDH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多,其次为肝、肾、肌肉、胰等,其次为心肌和脑组织。CK以骨骼肌含量丰富,其次是心肌和脑组织。CK-MB被认为是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CK-MB绝大部分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心肌以外组织含量甚低,是一种心肌特异性酶,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在心肌损伤后2~12h内急剧升高,1~2d释放完,第3天后降至正常,其活性测定对心肌损害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7]。HBDH是酮体氧化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酶,主要存在于脑、心肌中,当HBDH升高>LDH升高时提示心脑损害明显。本研究显示,窒息组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窒息程度越严重,心肌酶谱水平越高,说明随窒息缺氧程度加重,心肌受损程度也增加。由于新生儿时期心肌细胞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强,早期心肌缺氧缺血性损害多为一过性,如果能早期诊断,应在积极复苏治疗的同时,早期即给予保护心肌治疗,尽可能减少心肌损伤,以避免出现心脏严重并发症,影响围产窒息新生儿的存活质量。

综上所述,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心肌酶谱测定能够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CK-MB可作为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由于检测方法技术成熟,价格低廉,有推广到基层医院的实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检查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9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选择同期出生在本院产科无窒息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儿的心肌酶谱。结果 经过测定,窒息患儿的LDH、HBDH、CK、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轻度窒息组患儿的LDH、HBDH、CK、CK-MB显著高于重度窒息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心肌酶谱测定能够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CK-MB可作为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

关键词:心肌酶谱,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0~406.

[2]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6.

[3]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6.

[4] 李丽.新生儿窒息心肌酶检测结果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4(2):87.

[5] 傅川林.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8):506.

[6] 陈自励.新生儿窒息的现代概念和诊断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5):307.

[7] 张乾忠.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5):262~265.

上一篇:对宫高腹围法与B超多参数估测胎儿体重的比较下一篇:浅析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