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区稻田养鱼技术

2024-04-30

丘陵区稻田养鱼技术(精选六篇)

丘陵区稻田养鱼技术 篇1

一、稻田处理

1. 挖凼、理沟

鱼凼面积为田面积的8%左右,深1.5m,并用浆砌条石或砖砌做池壁;3月中旬按流水方向或东西向理好宽50cm、深40cm的鱼沟,鱼沟可做成“+”、“≠”“#”等形,沟与鱼凼相连。

2. 加固田埂

田埂高1m、宽80cm以上,如不足需加高并捶打结实。有条件的地区,田埂应砌上石板或条石,并用水泥砂浆沟缝,以防下雨时垮埂逃鱼。

3. 进排水口处理

进排水口应开在稻田相对两角田埂上,排水口宽1~1.5m为宜,并用条石或砖砌加固。排水口要安装两层拦鱼设施,长度为排水口的3倍。进水口也要安一层拦鱼设备,长度为进水口的2倍。

二、鱼种选择

1. 品种

稻田养鱼应选择耐浅水、耐高温、耐低氧、抗病性强、杂食性的鲤鱼、鲫鱼等为主,适当搭配草鱼、鲢鱼、鳙鱼。

2. 放养规格

放养尾重50g以上的隔年鱼种。

3. 放养数量

放养比例为鲤鱼、鲫鱼60%~80%,鲢鱼、鳙鱼20%~40%。放养密度根据饲养水平和计划鱼产量确定。稻田养鱼一般放养大规格鱼苗(10~15cm), 每亩放养200~300尾。

4. 放养时间

小规格鱼苗在水稻播种时即可放养;大规格鱼种待秧苗返青后放养。鱼种放养前7~10天,需进行消毒处理,1m3水体用生石灰200g或漂白粉15g带水消毒。鱼种放养时,将鱼种用3%~5%食盐水消毒5~10分钟。在收割稻穗后即灌水淹没稻草,及时补放鲢鱼、鳙鱼等其他鱼种。

三、饲喂技术

1. 饵料

饲料分为精饲料和青饲料,精料以米糠、麦麸、菜饼等为主,青料以浮萍、菜叶、青草等为辅。饲料投喂时间、地点要固定。青料投喂于小池中的饲料架内,必须鲜嫩,以当天吃完为宜;精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于小池的饲料台上或池底较硬处,日投量为鱼总重量的2%~3%。

2. 水位控制

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前提下,要尽量提高水位深度。水稻苗期关水6~8cm,幼穗分化期水深15~18cm,抽穗灌浆成熟期保持水深12cm左右。水稻收割后,关水至最高水位。

3. 常见鱼病防治

(1)出血病

症状:肌肉、口腔、鳍条基部充血。将皮剥开,病情较轻的全身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的全身肌肉呈红色,鳃盖、眼圈、肠道也有充血现象,腮失去鲜红或呈苍白色。防治方法: (1) 消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 (2) 鱼种下塘前,用消毒威等进行药浴消毒。 (3) 药物治疗。每50kg鱼用1袋出血止1号,用面粉将药混匀后调成糊状,粘在青饲料上投喂,连喂3天;也可用草鱼三病、特效灵等药物拌饲料投喂。

(2)细菌性烂腮病

症状:病鱼鳃上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防治方法: (1) 发病季节,定期用生石灰15~25kg/亩,或强氯精等对池水及食物进行消毒。 (2) 已发病的鱼池,用鱼用强氯精0.2mg/kg,连喂3天;或用氯杀灵等药物全池遍洒,同时选用烂腮灵、肠腮灵1号等药物拌饲料投喂。

(3)细菌性肠炎病

症状:鱼体腹部膨大,体色变黑,腹部呈红斑,肛门外突红肿,剖开鱼腹可见很多腹腔液,肠壁微血管充血,形成血栓,或因破裂而外溢,使肠壁呈红褐色,肠内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粘液。防治方法: (1) 鱼种下塘前进行严格消毒。 (2)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增强鱼体抗病力。 (3) 发病季节,每100kg鱼每天用大蒜头500g、食盐200g拌饲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天进行预防。 (4) 用鱼用强氯精或鱼服康等外用药物对发病鱼池池水进行消毒,同时用肠腮灵、出血肠腮病特灵等内服药物拌饲料投喂,连喂3天(预防时可用治疗内服药,药量减少)。

(4)水霉病

症状:初期,肉眼看无症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农民形象称为“鱼生毛”。防治方法: (1) 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对池水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 发病时,用水霉净、孔雀绿等外用药进行池水消毒,同时内服抗细菌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抗生素),以防细菌感染。

(5)车轮虫病

症状:各年龄鱼都可感病,头部腮鳍条基部出现点状红斑,引起发炎红肿、溃烂。防治方法: (1) 用0.7mg/k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2) 用95%单位晶体敌百虫0.1支拌饵投喂。

四、捕捞

当稻谷接近成熟,准备晒田割谷,田中杂草已被吃光时,就可以放水捕鱼,冬水田可养至第二年插秧前捕鱼。捕鱼前应先疏通鱼沟,在夜间缓慢放水,使鱼在鱼沟、鱼凼内集中后再捕捞。

五、注意事项

1. 水稻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施肥应少量多次,在水温较低时施肥。施肥量大时要把鱼集体转移到鱼凼里囤养,然后再施肥;施肥量少可分片施或直接将肥施入根基。氯化铵、碳酸氢铵等对鱼毒性大,不宜施。不要把肥料直接撒到沟、塘内,以防伤鱼。

2. 水稻病虫防治

养鱼稻田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粉剂在早上有露水时施用,乳剂待露水干后施用,少量多次,分开施用。

3. 防逃防盗

经常巡视检查田埂,发现漏塌要及时堵塞和夯实。下大雨时及时排水,防止洪水漫埂造成逃鱼。

4. 防止敌害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篇2

第一节

稻田养鱼的意义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鱼共生原理,把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在稻田水域空间中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后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生产方式。

一、生态效益

1、在稻田的生态环境中,鱼通过取食水中的浮游动、植物,底栖动、植物、有机碎屑、杂草及一部分害虫等,把在传统的耕作中注定要被流失、遗弃而浪费的能量物质,转化成鱼和鱼粪,在鱼产量得到增加的同时,使稻田土壤肥力得到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善,从而使稻谷产量也得到增加。

2、稻田养鱼通过合理安排与调整稻田的平面与主体布局,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系统与农业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关系的相互协调,达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兼容与统一。另外,由于养鱼的稻田少施化肥和农药,对保持地力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有积极意义。可以说稻田养鱼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好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典型。

二、经济、社会效益

1、稻田养鱼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扶贫工作任务艰巨,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脱贫致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增收脱贫关键一条是要有好的生产门路和收入渠道。稻田养鱼,一般可收入几百元、上千元,且都是现金收入,对丰富菜篮子、活跃市场经济、改善膳食结构、增加动物蛋白、增强人民体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稻田养鱼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好方式。稻田养鱼不仅不破坏农田的基本结构,不破坏粮食的生产能力,并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且稻田养鱼具有明显的增水、增收、增粮、增鱼和节地、节肥、节工、节支的“四增四节”效益,被形象地誉为“四小工程”,即小水窑、小肥料厂,小粮仓、小银行。它是融种稻、养鱼、蓄水、增肥为一体,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好模式。

3、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养殖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养殖方式的调整,二是品种结构的调整,品种结构的调整主要原因在市场,养殖方式的调整主要应是开拓新的养殖水域,而稻田养鱼这种生产方式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是调整养殖业结构乃至调整整个渔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总之,稻田养鱼是一项一举多得,利国利民、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是带有方向性、全面性的重要工作,是一件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事情。

第二节

稻田养殖的条件与设施

一、稻田养鱼应具备的条件

为了保证饲养鱼类在稻田内正常活动和生长,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

1、水源充足

稻田水源要充足,排灌方便、蓄水力强、雨季山洪爆发不受冲刷威胁,旱季水少不易干涸。一般河水、水库水可直接引用,山溪、泉水水质贫瘠,水温偏低不宜直接引灌,但经过一段流程,提高水温后可流入稻田。有毒污染水不宜直接引用。

2、土质肥沃

稻田土质肥沃有利于稻田内天然饵料繁殖生长,而且保水能力强,田底、田埂不渗漏,能控制稻田内适当水位,保证稻鱼正常生长。另水稻要选种耐大肥、茎粗壮抗倒伏的杂交品种。

二、养鱼稻田的设施

1、加高加固田埂

加高加固田埂,目的在于灌水后提高水位和防止鱼外逃,田埂一般加高0.5-1.0米,加宽0.5-2.0米宽为宜,视稻田原有地势和饲养成鱼或培育鱼种作适当调整。田埂应捶打坚固牢实,做到不裂不漏不垮,防止大雨冲塌和黄鳝、水蛇、田鼠打洞,影响田埂的牢度。

2、开挖鱼溜、鱼沟

为了使稻田在浅灌、晒田等不同阶段鱼能正常生长,在稻田施化肥、农药或除草时,鱼能较安全地渡过;夏季高温季节鱼有避暑场所;在收获捕鱼时便于驱赶集中捕捞等,必须在稻田内开挖鱼沟和鱼溜。开挖鱼沟和鱼溜是稻田养鱼的一项重要措施。

旱稻田鱼沟一般是在秧苗移栽后7天左右开挖,晚稻田一般在插秧前挖好。鱼沟宽40-60厘米,深40-50厘米,根据稻田的大小和形状,挖在稻田的周边,连通注、排水口,或多条平行纵贯稻田。鱼溜是在整地之后,插秧之前挖成,鱼溜深0.8-1米,每亩占地5-15平方米,沟溜面积占总面积的7~15%(据饲养水平来定),要求沟溜相通。至于鱼沟、鱼溜所占的秧株,合理密插于四周,以免影响水稻产量。

3、开好注、排水口及设置拦鱼设备

开挖注、排水口要对角,可使田内水流均匀流转。拦鱼栅用竹箔制作,拦鱼栅上端要超过田埂30厘米,下端要扎入田底以牢固为准。拦鱼栅做成弧形,凸面朝向田内,增加过水面,避免水大时冲垮拦鱼栅,发生跑鱼。

4、搭遮荫棚

因稻田水浅,水温变化幅度很大,特别是海拔800米以下的区域,田中水温可高达39℃左右,因此,应结合当地条件,在鱼溜上搭遮荫棚,避免高温时引起鱼类的死亡和影响其生长,也可在鱼溜埂上种丝瓜、苦瓜、南瓜等蔬菜,棚架搭在鱼溜上遮荫面不宜超过鱼溜的三分之一。

第三节

稻田养鱼的方法及放养技术

一、稻田养鱼的方法

稻田养鱼的方法有鱼稻混养和鱼稻轮养两种。鱼稻混养又分为单季稻田养鱼、双季稻田养鱼、半旱式稻田养鱼、秧田养鱼和冬闲田养鱼。在我县主要开展的有冬闲田养鱼和稻鱼轮养两种。

1、双季稻田养鱼

在同一块稻田里种双季稻,即早稻和晚稻。以早稻栽插后即开始养鱼,直到晚稻收割时再捕捞。这种方法养殖时间长,产量高、效益好。在我县海拔800米以下的勐往乡,打洛镇可适用此法。

2、冬闲田养鱼

冬闲田只种一季水稻,不种小春而冬天闲置,亦称冬水田。一般是在栽插后即进行养鱼,直至第二年栽秧季节前捕鱼,这种稻田养鱼条件更好,围埂修整加高后,水深可达0.7-1米,一般亩产30-50公斤,高者达100公斤以上。

3、稻鱼轮作

当水稻收割后,立即开挖环沟,加固四周田埂,并根据需要开挖鱼沟鱼溜,用生石灰清田后就可放水养鱼,直到次年水稻栽插前进行捕捞。这种方法简单易学,便于操作。

二、稻田养鱼放养技术

稻田养鱼放养技术包括放养种类、放养数量、放养时间等。

1、放养品种

适合在稻田里养殖的鱼类主要有鲤鱼、罗非鱼、鲫鱼、禾花鱼、草胡子鲶(田埂用砖支砌)、鲢鱼、鳙鱼(水位较深的冬闲田养鱼)、草鱼(水稻栽插一个月分蘖或后投放3寸左右的小规格苗种)以及罗氏沼虾等名优品种。

2、放养数量

放养数量应根据稻田的生态条件及饲养管理水平来定,一般主养鲤鱼或罗非鱼,每亩投放10朝以上大规鱼种300-500尾或斤两鱼种10-20公斤。冬闲田养鱼每亩到50克大规格鱼种50—100尾,花白鲢70尾,草鱼20尾。

3、放养时间

秧栽插7天后,待秧苗转青后才能放养,进行化学除草的田块要在化学除草10天后更换新水之后再放鱼。

第四节

稻田养鱼的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是稻田养鱼成败的关键,有收无收在于养,收多收少在于管。田间管理工作有施肥、投饵、用药,保持一定水位,防逃、防敌害等。

一、日常管理

每天要巡视,早晚要“三看”,即看天、看水、看鱼,雨季要防止洪水浸埂或冲垮拦鱼设备,防止鱼逃逸。注意保持一定的水位,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发现伤、病鱼,应立即采取防病、治病措施。清除稻田周围杂草,防止敌害生物如鸟类、蛇等危害养殖鱼,提高成活率。

二、施肥

要肥料是稻田中营养盐类的来源,是稻俗增产的物质基础,同时有利于饵料生物繁殖生长,因此,肥料的多少是稻谷和鱼双丰收的关键之一。养鱼稻田施肥原则是多用农家肥、粪肥(要经过发酵)。施肥时要全田泼洒,不宜施入鱼沟鱼溜内,施肥少量多次。稻田耕作时要求亩施基肥500-1000公斤,施中层肥过磷酸钙10-30公斤,较瘦的田块施尿素5-10公斤(灵活掌握),放鱼后每星期施入经过发酵的农家肥70公斤,如肥料不足需要施用化肥的,须把田水加深2寸,每亩每次施用尿素不超过10公斤;钙镁磷肥不能超过20公斤;施用生石灰不得超过7.5公斤;过磷酸钙一次不超过5公斤;氯化氨对鱼生长不利,不宜放用。

三、投饵

饵类种类主要有米糠、菜饼、菜叶等,投喂量占鱼体重的5-8%,投喂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饵时间为上午8-9点,下午3-4点,饲料应投在鱼溜中,3小时能吃完为宜,青饲料则以当天吃完为适度。投喂时视摄食情况、天气情况和水温情况来决定,做到吃多少投多少。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腐败快,容易引起坏水,应少投或不投,鱼群浮头时停投。在喂鱼过程中,除上述原因少喂或停喂外,不得中断喂鱼,否则会造成饲料浪费,即所谓的“一天不喂,三天白吃”。

四、施用农药

稻田养殖的鱼类能吃掉一部份害虫,但不能完全代替农药,为确保稻谷丰收,必须掌握施用农药的品种、剂量和方法。首先,养鱼稻田应施用高效低毒农药,如敌百虫、杀虫脒、乐果、稻瘟净、呋喃丹等。粉剂农药应在早晨有露水使用;水剂农药要在稻叶无水的情况下,尽量喷洒在稻叶上.养鱼稻田施用农药方法有三种。

1、干水施药法

即施用农药前将田水放掉,让鱼集中在鱼沟鱼溜中,然后施用农药,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再将田水灌到应有深度。

2、对半田施药法

即将田块分为两半,将鱼驱赶到其中的一半,先在无鱼的一半施药,待毒性消失后,再将鱼反驱赶到施过药的一半,再施另一半。

3、深水施药法

即施药前把田水加深到3寸以上,再施用农药。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还要做到早发现、早施药,施药时喷雾器应斜对稻水施药,不要正对水面施药。还应注意周围农田是否施用农药,防止药液流入危害鱼类。

五、水稻水浆管理

自 秧苗移栽后,先是浅水3-5厘米保分蘖,一个月后深水8-12厘米控苗(水稻分蘖高峰期,灌深水控制无效分蘖),再深水保穗(中期水稻拔节孕穗期耗水量为最大),最后潜水壮籽(中后期水稻扬花灌浆后),田面维持水深5厘米左右。

六、防病

稻鱼工程鱼种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大,水质容易污染,在日常管理中除经常换新水调节水质外,还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鱼病及时防治。

七、防逃

平时要经常巡视检查田埂,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以免水溢埂致鱼外逃,并要经常消除拦鱼设施上的符着物,以免阻塞,影响排水。同时,要防止田埂倒塌,如有发现及时修理。

八、防止敌害和防盗

养鱼稻田严禁放鸭,要及时诱捕水蛇(每亩用亚胺硫磷0.5公斤,加水拌匀后喷施在田埂周围,田中及附近的蛇嗅到药味便会立即逃之夭夭,之后也极少在此间出没活动)和对田鼠的毒杀。防盗,平时可采用搭棚看守相互组织看管。

第五节

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一、鱼病的原因

鱼病的原因有十二,一是鱼体虚弱,二是生长环境不良,三是引用未消毒过滤的水源,四是引用工业有害废水,五是池塘底泥过厚,酸碱度不适,六是水温不适,七是水中缺氧,八是放养不当,九是喂养不当,十施肥不当,十一是操作不当,十二是操作工具未消毒。

二、鱼病的检查

鱼生活在水中,鱼类的疾病种类很多,出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医治难度较大,所以应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下面把日常肉眼观察鱼病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1、田边观察

发病的鱼,在早上田边观察时发现离鱼群在田埂边,浮在水面静止或缓游、狂游、圈游;体色与正常鱼不同,有的体表是灰黄色,有的体色发白,或部份体色发白,有的体色变黑;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食欲减退。这些都是异常情况跟鱼病有关,应引起注意。

2、取样检查

发现病鱼或死鱼时,要先捞起2-3尾病鱼,最好是刚死未腐烂的鱼进行检查,共主要检查方法是:

体色与体表:

病鱼的颜色一般不正常,色素增加、浓发乌、光泽减退、暗淡、有的鱼体出现斑点、化脓或局部溃疡,有的鳞片脱落、体表充血、发炎、呈红色块状。

鳍条:病鱼的鳍条一般组织腐烂,刺条互相分开,呈现软骨外露或折断,有的烂去一段参差不齐。

肌肉:正常鱼的肌肉有色泽和弹性。有寄生虫时,肌肉可发现的点囊状物或其它溃疡,肌肉颜色与正常鱼不一样,体瘦萎缩。

鳃:正常鱼的鳃是鲜红色,鳃丝软骨间布满毛细血管。病鱼鳃有的鳃盖呈透明洞状,内部鳃组织腐烂带泥,或粘液过多,软骨外露,是常见的烂鳃病就是这类症状。

内脏:鱼体内部组织器官,尤其肠道是各种寄生物的活动场所。检查肠管时,先把肠管周围的粘膜、脂肪等组织去掉,然后剖开观察,若有病原体侵入,可以发现溃疡、肠壁发炎、充血、出血和发紫、肛门红肿现象,有的在肠壁中可发现的丝状胞囊或挂着大型白色带状,条状的寄生虫。

三、常见病防治

细菌性肠炎病

危害对象: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偶尔也危害鳙鱼和鲤鱼,一龄鱼最易感染,死亡率高。

发病季节:发病季节为4-9月,尤以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为甚。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主要症状: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红肿,有黄红色粘液流出,部分或全部肠呈鲜红或紫红,肠内无食物,肠管无弹性。

病因:饵料腐烂变质、不清洁、有毒、有细菌。

预防方法:

1、水体消毒,彻底清塘消毒杀菌,保持水体清洁。①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5~2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可用含氯量为30%的粉状漂白粉化水,每立方米用药1克。②发病季节,每隔半月用上法水体消毒一次。

2、食场消毒:发病季节用25克漂白粉化水在食场周围泼洒。每10-15天泼洒一次或食场挂篓。

3、饵料消毒:饵料投喂需定点、定时、定质、定时。饵料要清洁新鲜,不喂腐烂变质食物。发病季节用大蒜或洋葱捣烂调面粉拌草料喂鱼,每50千克鱼用大蒜250-500克。

4、工具消毒:将养鱼用具用太阳晒或用石灰水、漂白粉水浸泡,杀死传染病原体。

5、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用10PPm漂白粉水浸洗15-30分钟。

治疗方法:

每100千克鱼用下列药物一种或几种合用饵料投喂。

1、用磺胺胍5克与面粉拦为糊状再拌草料连喂4天,第三天后用药减半。

2、用十滴水100-150克混合面粉1000克,搅拌为泥状,拌饵喂鱼,或用此药浸泡豆饼捣为颗粒喂鱼。

3、用干辣蓼半公斤,参鲜蓼2公斤喂每天一次,连续喂三天。

4、用松枝叶或菖莆、八棱麻、蓖麻扎成小把浸于池水入口处4周,每日翻动1次,或将上述药物粉碎,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亩用量2-5千克。

细菌性烂鳃病

危害对象: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鳙、鲤鱼。

病状:本病与肠炎病、出血病、赤皮病等并发。体表瘦弱,鱼体发黑,头部更黑,俗称“乌头瘟”。鳃盖内的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鳃盖中间部分常腐蚀为不规律的圆形透明小窗;鳃丝苍白、膨大、弯曲、浮肿、腐烂。有的沿鳃丝尖端均匀地烂成一圈,由外向内发展,鳃丝软骨外露,坏死处淡黄色粘液和水中的污泥混在一起。预防方法与细菌性肠炎病相同。

治疗方法:

1、用农用庆丰毒素500克(含量为10000单位/毫升)加面粉混合如泥后拌饵料喂,每天2-3次,共喂3-4天;

2、块状生石灰化水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20克;

3、漂白粉水泼洒,每立方米用药1克;

4、每克为100万单位的禽用红霉素化水泼洒,每立方米田用药0.07克,第二天用药粉拌饵喂鱼,每50千克鱼用药0.5克,三天后减半,连喂一星期;

5、每50千克鱼用呋喃唑酮5-10克,拌饵喂,连喂一周。

赤皮病 危害对象、预防方法同肠炎病

病状:体表鳞片脱落,局部或大部分发炎、红肿、鳍条基部充血发炎、鱼嘴、鳃盖等处充血,肠道充血、发类。

治疗方法:

以下处方以每50千克鱼为一个用药单位,任选一种或几种均可。

1、用磺胺噻唑5克,拌和适量面粉成泥状,再拌饵喂鱼,第二天后药物逐渐减少。

2、用柳树叶直接投喂,用量自定,效果很好。

3、将马尾松捣烂如泥,拌饵投喂。

4、全池浸泡法同肠炎病(4)。

水霉病:用3%食盐水或2PPm的漂白粉浸洗15分钟,10PPm孔雀石绿水浸洗20-30分钟对防治此病效果很好。

锚头蚤病:每亩用猪、牛血5千克拌豆渣喂鱼,连喂3天,90%晶体敌百虫0.4-0.5PPm浓度泼洒,隔周泼一次,连续3-4次可杀死虫体;突然改变水质,水深1米每亩用已发酵的粪肥400千克,施入水中也能使寄生虫脱离鱼体。

第六节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又叫马来西亚大虾,是印度洋、太平洋区域的一种热带虾类,该品种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肉质好、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

一、罗氏沼虾的生物学特性

1、水温:罗氏沼虾属热带虾类,耐低温力差,生长适温18-35℃,在适温范围内水温高则生长快,水温低则生长慢,其生长的下限水温为14℃,到11℃时,几个小时后虾体几乎死亡、其生活上限水温为38℃,当水温39℃便可出现异常,当水温达40℃时则很快死亡。

2、食性:属杂食性,喜欢动物性饲料、水生昆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小鱼、小虾等,在饲料不充足的情况下,自相残食现象严重。

3、溶氧:虾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透明度高,溶氧量高的池塘环境中,一般情况下,幼虾的窒息点为0.96-1.6毫克/升,成虾的窒息点为0.83-1.04毫克/升。

二、养虾稻田的准备及苗种的投放

1、进水口用40目网绢过滤,并在入水口用网绢做成栏鱼栅,以防止幼鱼进入或虾苗逃逸。

2、清整稻田

放苗前7-10天,亩用生石灰50公斤兑水全田泼洒,沟坑内适当多些,以彻底杀死野杂鱼及寄生虫等敌害生物。之后再放入消过毒的水葫芦和竹桩,保持覆盖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利于沼虾隐蔽栖息,蜕壳生长。

3、施肥

田间消毒3天后,亩施入经发酵2周的农家肥50公斤,以培肥水质,为虾苗提供大量适口的天然饵料。

4、投放鱼种

亩投放3厘米左右的虾苗2000-3000只,投放虾苗水温差不超过正负2℃。

三、田间的饲养管理

1、投饵:幼虾下塘第二天开始投饵,每天投喂三次,分别是早上10点,下午5点,晚上9点,三次投喂比例为3:3:4,初期投饵量占虾总体重的30%,中期占15%,后期占5%,并可投入一些福寿螺肉、河蚌肉、豆渣、熟猪血等饵料。

2、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参看第四节,保持一定水位和微流水,定期施肥,使水质消新肥爽,避免青苔生长,降低生产成本。

3、施肥、施药方法同第四节二、四,但应尽量施用农家肥,避免施用化肥,以保证沼虾的顺利生长。

农户发展稻田养鱼技术要点 篇3

1. 加固田埂和建造防逃设施。要发展稻田养鱼,应对田埂进行加高加宽,一般要达到高60厘米以上、宽35厘米左右,以防渗漏和黄鳝、水蛇、田鼠等打洞。稻田最好设置两层拦鱼栅,这样才能有效防止鱼苗逃逸。

2. 开挖鱼沟、鱼凼。开挖鱼沟、鱼凼的目的是防止水位上涨时鱼被冲走及解决养鱼与稻田施用化肥、农药、晒田之间矛盾的一项措施,也有利于鱼在高温季节避暑、定点投饵和收获稻谷时排水捕鱼。鱼沟与鱼凼相通,便于鱼群出入。鱼沟可挖成“井”“目”或“田”字形等,可在田块中间或田边开挖。鱼沟面积应占稻田面积的3%左右。鱼凼可开挖成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深70厘米,不宜过深或过浅,太浅不利于鱼类夏季避暑,甚至会造成死亡;过深不利于鱼类到大田中活动和觅食。鱼沟、鱼凼宜在水稻栽植前开挖,在秧苗返青后再进行修整。农户最好在稻田避风处挖一面积约10米2的鱼凼,深50~70厘米,其上再搭一避风棚,覆盖稻草或树枝保暖,棚下投入猪粪、牛粪等繁育鱼的天然饵料生物。

3. 稻田消毒。魚苗放养前,鱼沟、鱼凼用生石灰25千克/亩进行消毒,待7~10天生石灰毒性消失后再加水放养鱼苗。进水须经60~80目筛绢过滤,以防带入敌害生物的幼体或受精卵而影响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4. 选好水稻品种。水稻应选耐肥力强、稻秆坚硬、不易倒伏、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生长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平畈区选用杂交晚稻最为理想。

5. 合理施肥。施肥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培育鱼饵料生物(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稻田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以施用厩肥(畜禽粪、塘泥、沼渣等农家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2/3,但施用前必须经过发酵腐熟,一般每亩施腐熟的猪、牛粪250~500千克,或人粪尿150~250千克。追肥若用化肥,对鱼类稍有影响,宜叶面喷施。

二、鱼苗的放养

稻田养鱼,一般鱼苗放养量为500尾/亩左右,可选择鲤鱼、草鱼和鲫鱼混合放养,三者比例为6∶2∶2。冬闲田放养鱼苗,以鲤鱼为主,草鱼和鲫鱼为辅。稻田养鱼可以稻为主或以鱼为主,要分清主次,才能充分发挥稻、鱼互利的优势。放养鱼苗时机的选择,以水温15~25℃为宜,一般在插秧后3~7天,这时田水已澄清,刚刚松过土、施过肥,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繁殖迅速,鱼类较易寻觅到食物,能加快生长。

三、加强饲养管理

1. 调控好水质。稻田水域是水稻和鱼类共同生活的环境,水质管理要做到两者兼顾,前期以水稻为主,中后期以鱼类为主。稻田早期要保持浅水位,水深控制为10~15厘米,夏季高温水深要保持为25~30厘米。养殖期间要定期换水和加水,以保持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如稻田水质呈酸性,应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

2. 合理投饵。稻田养鱼前期,嫩草、浮萍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体载鱼量较小,溶氧水平高,鱼类生长很快,但随着鱼体的长大,稻田中饵料已不能满足鱼体的生长,必须人工投饵。饵料可选择人工合成的饵料,如豆饼、豆渣、米糠、麦麸和配合饲料。草鱼和鲫鱼饵料的参考配方为:草粉(最好为苜蓿粉)70%、豆饼15%、玉米面13.5%、骨粉1.3%、食盐0.2%,维生素适量。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3%~5%,饵料应投在进水口处或鱼凼中,不能投放在狭窄的鱼沟内,每天上、下午各1次。沼液中含有铜、铁、镁、锰、锌等微量元素,还含有赖氨酸、色氨酸、蛋白酶、烟酸、核黄素等,可按2000~3000升/亩的量施用。另外,可采用人工方法育虫饲喂鱼苗,具体做法:在稻田投饵处用树枝搭棚架,选鸡粪和剩饭(菜)适量,用编织袋装好堆放在棚架上,每天淋水(最好用淘米水),保持粪堆内有一定的湿度,因鸡粪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经过发酵后即可育出大量的蛆虫供鱼类采食。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鱼苗蛋白质饲料供给不足的问题。

3.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稻田管理,经常巡视观察稻田水色、水位和鱼群活动情况,勤捞除残渣剩饵和腐败物质,及时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深,特别要注意检查进、出水口和拦鱼栅是否完好,防止发生鱼逃逸事故。

稻田生态养鱼技术 篇4

关键词:稻田养鱼,科学管理,生态,效益

稻田生态养鱼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水面, 大大降低养鱼成本;而稻田里的害虫是鱼最好的食物, 既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和鱼饲料的投放, 又降低了成本、减轻了污染, 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1]。同时鱼粪是良好的有机肥料, 可以减少化肥的投入, 促进稻苗生长, 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及诱虫灯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稻—灯—鱼”生态种养模式越来越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 稻田准备

要选择水源条件好、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性好、耕作层较深的稻田或连片面积较大的低洼田。耕作层浅的沙田和漏水田则不宜选用。稻田的水源和土质要好, 保证在养鱼后不会缺水;稻田的地形地势要保证在雨季中不会被大水淹没。

稻田应施足基肥, 视水稻生长情况, 少量追肥, 一般不用除草剂和农药。水稻应选生育期短、耐肥抗倒伏、抗病害的高产品种, 采用大苗移栽, 栽足基本苗, 宽行密植。

2 选择鱼种

稻田水温受外界影响大, 盛夏时水温可达40℃以上, 且昼夜温差大;稻田中杂草、昆虫较多, 适宜养殖耐浅水、耐高温、性情温和、不易外逃的杂食或草食性鱼类[2]。稻田养殖食用鱼以鲤鱼为主, 主要有禾花乌鲤;培育鱼种以草鱼为主, 适当搭配鲤、角鱼、鲫鱼和塘鲢及鳊鱼、团头鲂等。

3 养鱼设施建设

(1) 加高加固田埂。养鱼稻田的四周田埂必须在春耕前开挖鱼沟, 对鱼坑的下层硬土应进行加高加宽。田埂要捶紧夯实, 防止崩塌漏水逃鱼。

(2) 开挖鱼沟、鱼坑。在养鱼稻田的四周距田埂80~100cm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 并视田块的大小、形状开挖“十”、“井”、“目”字形中心鱼沟, 鱼沟深、宽分别为30、40 cm。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田角, 也可以设在田中心, 每666.67 m2设一个深100~120 cm、面积5 m2以上 (视对鱼产量要求而定) 的鱼坑。鱼沟、鱼坑应连通。

(3) 做好拦鱼栅。为防止逃鱼, 在鱼种放养前, 须在进、出水口设置拦鱼栅。

4 消毒和施肥

放养前, 用生石灰450 kg/hm2撒施消毒, 1周后灌足水并施4.5 t/hm2腐熟粪肥培肥水质, 4~5 d后即可投放鱼种进行饲养。

5 稻田鱼放养

(1) 放养时间。如当年鱼种应力争早放, 在秧苗返青后即可放入。放养隔年鱼种不宜过早, 约在栽秧后20 d左右放养为宜, 放养过早鱼会吃秧, 过迟对鱼、稻生长不利。晚稻田养鱼, 只要耙田结束就可投放鱼种。

(2) 放养种类及规格。放养鲤鱼, 一般放养当年鱼种3.3cm以上, 鲫鱼在3 cm左右即可放养。

(3) 放养密度。要根据鱼坑的大小、稻田的生态条件、饵料情况及鱼种规格大小和产量要求来确定鱼种放养数量。一般稻田可放养8~15 cm的大规格鱼种3 000~12 000尾/hm2。鲤鱼、鲫鱼和草鱼混养, 粗放养殖放养数量小些, 草鱼比例大些, 达1/2以上;肥水田、精养田鲤鱼、鲫鱼比例大些, 可达70%以上;亦可以单养。

(4) 注意事项。一是要注意让鱼种适应田水水温;二是鱼种出现不适应时, 及时注入新水;三是做好鱼体消毒, 将鱼种放在3%~5%盐水中消毒5~10 min再放养;四是要检查出入水口拦鱼设施。

6 鱼种饲养管理

(1) 投饵。稻田中杂草、昆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天然饵料可供鱼类摄食, 可形成300 kg/hm2左右的天然鱼量, 要达到750 kg/hm2以上产量, 必须投饵喂鱼[3]。常用的饵料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糠麸和复合颗粒饲料等。投饵要定点、定时、定量, 并根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

(2) 调节水质与水位。通过排、灌水和施用生石灰, 调节水质以满足水稻和鱼的需要。养鱼稻田水深最好保持7~16cm, 养鱼苗或当年鱼种水深保持10 cm左右, 到禾苗发蔸拨节以后水深应加到13~17 cm, 养2龄鱼的水则应保持15~20 cm。

(3) 及时做好降温防暑。当年鲤鱼致死温度38~39℃, 2年鲤鱼致死温度30~37℃, 盛夏稻田中水温如达到38~40℃, 如不采取措施, 就会引起大批死亡。当水温达到35℃以上时, 应及时换水降温或适当加水降温。

(4) 加强日常管理。养鱼稻田要勤于管理, 每天要巡查, 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 下大雨要防止稻田的水漫埂、冲垮拦鱼网。及时维修及清理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 晒田前要疏通鱼沟和鱼溜。

(5) 病害防治。稻田养鱼主要鱼病有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性鳃病、皮肤病, 掌握鱼病流行季节, 定期进行药物预防能有效地防止鱼病发生[4]。另外, 还要注意防治水蜈蚣、水斧虫、黄鳝、水蛇等敌害。

7 水稻管理

(1) 水稻施肥。肥料以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基肥要占70%~80%。追肥要控制每次用量, 禁止使用氨水和碳酸氢铵, 提倡施用生物肥料和复合肥, 喷施根外肥。施肥时应避免高温天气, 并尽可能使鱼集中到鱼沟、鱼坑中, 切勿将化肥直接施入鱼沟、鱼坑内。

(2) 病虫害综合防治。稻田养鱼后, 水稻的病虫害明显减轻, 尤其是使用诱虫灯后, 一般不需要用药防治。如确需用药, 一定要使用对鱼危害很小的低毒药剂, 控制用药量。喷药前加深田水, 喷药后换水并保持较深水位。

参考文献

[1]陈熙春.中、晚稻田养鱼高产高效技术初探[J].现代渔业信息, 2002 (10) :28-29.

[2]张清佳, 彭瑞泉.稻田养鱼高产高效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 1998 (15) :15-16.

[3]汤建东.广东省稻田养鱼现状及发展前景[J].广东农业科学, 1997 (5) :45-47.

太忠镇稻田养鱼技术 篇5

1 稻田条件

应选择水源充足, 水质好、排灌方便、土质肥沃, 阳光充足, 便于管理, 利于运输的田块。太忠镇一般以靠近河边, 有沟渠灌溉的嘎仰河沿线水田为好。

2 养鱼设施建设

2.1 加高、加宽、加固田埂

养鱼稻田的田埂要加高至40~50cm, 低洼地区的稻田田埂要加高至80cm, 田埂截面呈梯形, 埂底部宽50~60cm, 顶部宽30~40cm, 可用开沟的土方加高加固田埂, 并层层夯实, 做到不垮、不渗、不漏, 防止逃鱼。

2.2 开挖鱼沟

鱼沟是稻田中较深的地方, 是鱼类栖息和生活的场所, 也是夏季高温时鱼类避署的地方。鱼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10%为宜, 鱼沟应在栽秧前挖好, 其位置可横贯田中部, 或田边, 但离田埂应保持80cm以上距离, 以免影响田埂的牢固性。鱼沟沟宽0.8~1.2m, 深0.5~0.8m, 挖出的泥土直接用来垛埂。

2.3 开好进、排水口

进、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 如此, 进、排水时, 可使整个稻田的水顺利流转。进、排水口要设置拦鱼栅, 避免跑鱼。拦鱼栅可用竹、木、砂网、尼龙网、铁丝网等制作, 安装时使其呈弧形, 凸面向田内, 并插入田埂157cm以上, 左右两侧嵌入田埂口子的两边, 拦栅务必扎实牢固, 若在进水口内侧附近加上一道竹帘或树枝篱笆, 可有效地防止鱼顶流跃逃与拦截渣杂塞拦而引起阻水或倒栏。

3 水稻栽培

水稻品种一般选用分蘖力强, 耐肥、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叶片直立、株型紧凑, 生长期适中的杂交稻品种, 采用宽行、窄株、长方形东西向栽植, 按[8× (4+4) ]的种植规格移栽, 亩栽1.7万丛。近两年来, 适合太忠镇的水稻良种有内香8518、宜优673、协优336、Ⅱ优6078等。

4 投放鱼种

4.1 鱼沟、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7~10天, 渔沟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0.2~0.25kg溶解后整沟泼洒消毒, 放鱼前先选几尾鱼试水, 证明毒力消失后放鱼。鱼种养殖放养时用3%~5%食盐水消毒5~10min。

4.2 鱼种投放

稻田养鱼放养鱼类要求体型、体色正常, 体质健壮, 体表无伤, 游泳性强的鱼种。太忠以放养罗非鱼为主, 每亩放养单性罗非鱼20kg, 规格每尾达100~150g。

放养时间。如当年鱼种应力争早放, 一般在秧苗返青后即可放入, 早放可延长鱼在稻田中的生长期。放养隔年鱼种不宜过早, 约在栽秧后20天左右放养为宜, 放养过早鱼会吃秧, 过迟对鱼、稻生长不利。晚稻田养鱼, 只要耙田结束就可投放鱼种。鱼放养后要绝对禁止鸭子下田, 以免养鱼失败。

5 科学管理

稻田养鱼日常管理工作的好坏, 是养殖成败的关健, 俗话说“稻田养鱼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 可见管理的重要性。

5.1 合理投饵

科学投喂, 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一般每天上午8~9时或下午3~4时投喂。可投喂浮萍、米糠、麸皮、豆饼及禽畜粪便等, 也可投喂全价颗粒饲料, 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

5.2 加强巡田、做好日常管理

每天检查巡视, 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 特别是下大雨要防止田水漫埂、冲垮拦鱼设备, 造成逃鱼。平时注意维修及清理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 晒田前要疏通鱼沟和鱼溜, 田埂漏水要及时堵塞。

5.3 清淤

三次对鱼沟中的淤泥进行清理。第一次在放鱼前;第二次在放鱼20天后, 鱼活动比较强烈, 需进行清淤;第三次是收鱼前的小清理。

5.4 水分管理

平时稻田的水质要达到“肥、活、爽”, 如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 要及时加注新水, 保持田面水深8~10cm左右。稻田中当水温达到35℃以上时, 应及时换水降温或适当加深田水。

5.5 水稻病虫害防治

稻田养鱼后害虫大为减少, 但不能完全消灭, 有时仍需使用农药杀虫。多数农药对鱼有毒。解决的办法一是选用低毒性农药, 如:稻虱净、井岗霉素、40%乐果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杀虫剂脒水剂、40%稻瘟灵乳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禁止使用毒杀芬、波尔多液、五氯酚钠、呋喃丹、功夫等剧毒农药或鱼类敏感药物, 以防止养殖鱼类中毒死亡。二是在施农药前先疏通沟溜, 加深田水水位或造成田水微流状态, 以便于鱼类回避和降低田水药物浓度。三是选择正确施药方法。粉剂在早上有露水时喷撒, 水剂在露水干后喷洒, 使农药尽量少落入水中。

5.6 施肥

根据太忠土壤特点, 应亩施基肥:农家肥1 000kg、普钙35kg、尿素10kg、钾肥8kg, 按梨翻、施肥、耙平顺序进行, 追肥选用对鱼无毒害的肥料, 对水稻后期缺肥的稻田可将化肥溶解后用喷雾器洒在稻田上, 进行根外追肥。追肥用量如尿素每次不能超过5kg/667m2。追肥时, 加深水位至6.5~15cm, 把肥料溶化后遍洒, 施肥时间一般在下午3点以后施, 两种以上的化肥混合施用应按比例减轻用量, 施肥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施入鱼沟鱼溜内。

6 鱼的收获

首先清理好鱼沟, 然后慢慢放水, 将鱼集中于沟内, 用手抄网轻捷地捞起, 放到盛清水的桶内。

参考文献

石屏县宝秀镇稻田养鱼技术 篇6

1 稻田养鱼的理论依据

稻田养鱼是人为构成水稻和鱼共生的生态系统, 充分利用空间, 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 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 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 获得稻鱼双丰收。稻田养鱼后, 有利于稻田灌溉, 对防洪抗旱也具有良好的作用。稻田养鱼能够调节水稻田的地温, 增加溶解氧, 促进微生物增长, 加速有机物分解, 使土壤养分转化率提高, 增加水稻分蘖数, 提高稻谷产量。稻田养鱼后, 稻谷增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一是除虫。水稻的害虫如稻螟虫、食根金花虫等需要经过水体再危害稻苗。鱼在它们经过水体的时候将其吞食、消灭。其他如稻飞虱、浮尘子等在稻叶上危害的昆虫, 它们被惊堕入水体时, 鱼类也会将其作为食物。二是除草。田中的草芽是鱼类的食物, 能够作为鱼类的食物。草籽和一些水生植物也能够作为鱼类的食物。养殖草鱼、鲤鱼、鲫鱼的稻田, 平均可减少除草工30~60个/hm2, 特别是冬闲田养鱼, 除草效果更为明显。三是保肥。鱼将田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作为饵料吃下, 使浮游生物不致随水流失, 若干水生昆虫也不能羽化飞走, 达到为稻田保肥的目地的。四是增肥。鱼类的粪便和其他排泄物能够直接起到培肥田地的作用。五是松土。鱼类在稻田中来回游动觅食, 翻动泥土, 使田土疏松, 促进肥料分解, 也促进稻谷的分蘖和根系发育[1]。

2 稻田养鱼的好处

2.1 提高水的利用率

一田多用, 稻鱼双丰收。稻田养鱼能够增产、增值。稻谷产量亦可在原有基础上增产75~150 kg/hm2, 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2.2 节约成本

稻田中的草芽、草籽、浮游生物能够为鱼类提供饵料, 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经过4~5个月的养殖, 鱼即可出售, 养殖时间短, 经济效益高[2]。

2.3 减少劳动力

稻田养鱼后大量的杂草能够作为鱼类的食物, 一般不用薅锄, 节省劳动力, 降低生产成本。

2.4 稻田养鱼增加鱼产品

稻田养鱼增加鱼产量,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改善食物结构。尤其是那些缺少池塘、水库和湖泊的山区和半山区, 更是解决“吃鱼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2.5 容易推广

稻田养鱼技术易学, 操作简便, 便于推广, 户户可养。

3 养鱼稻田的条件

养鱼稻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水源和土质好, 无污染, 养鱼后不缺水。二是雨季不遭洪涝灾害。三是稻田养分充足 (主要指有机肥) 。四是选择耐肥、不易倒伏的水稻品种。

4 稻田适宜养殖的鱼类

稻田养鱼要选择适宜养殖耐浅水、高温, 杂食性或草食性的鲤鱼、鲫鱼及草鱼, 鲢、鳙、罗非鱼、泥鳅、黃鳝等。

5 养鱼稻田的准备

首先, 稻田养鱼, 最重要的是防逃。其次是为鱼类在田中生活得舒适、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常用的设施条件如下。

5.1 加高加宽田埂

不养鱼的稻田, 一般田埂较低, 为了防止大雨时溃堤逃鱼, 要将养鱼稻田的田埂加宽至30 cm, 加高至40 cm, 捶打结实, 做到不塌不漏。

5.2 开挖鱼沟鱼池

开挖鱼沟鱼池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施化肥、农药、除草和落水晒田时, 鱼可暂时聚集在鱼沟、鱼池中。二是在夏季水温较高时, 可作为鱼的避暑场所。三是捕鱼时, 可驱鱼到沟池里, 操作方便。根据历史经验和宝秀的自然条件, 鱼沟鱼池的面积应占田块总面积的10%~15%。鱼沟的形状根据田块的大小来确定, 一般有“丰”“田”“十”“井”字形, 鱼沟的深宽均为40 cm。开挖鱼沟的时候应该联通注排水口, 但应距田埂50 cm。鱼池每个2~4 m3, 深1 m, 与鱼沟相连, 数量因地制宜设置。鱼沟鱼池所占的秧株, 密插于沟池四周, 以免影响水稻产量。

5.3 开好注排水口及设置拦鱼设备

排水口最好在稻田相对两角田埂上, 如此不论注水排水, 都可使整个稻田的水流畅通。在注排水口处, 要做好拦鱼设备, 以免水流动时逃鱼。拦鱼设备, 最简单是用篾笆呈弧形从埂内拦注排水口, 并加固, 以防冲溃[3]。

6 养鱼稻田的管理

管理工作是稻田养鱼成败的关键, 良好的稻田管理能够增加产量, 提高效益。管理好养鱼稻田, 必须抓好以下8项工作。

6.1 消毒

鱼种下田时用5%食盐水消毒, 杀灭体表和鳃上的病原体。

6.2 保持一定的水深

养鱼稻田最好保持在7~16 cm水深, 以照顾田和鱼的需要。当稻作需排水晒田时, 排水不可太快, 否则田鱼来不及避于鱼沟鱼池中, 会干死在稻田里。

6.3 加强巡查, 注意防逃

日常管理中要确保出水口和拦鱼设备正常, 防止逃鱼。在晒田时, 要疏通鱼池和鱼沟。雨天要及时加固田埂, 确保拦鱼设备安全, 避免发生逃鱼现象[4]。

6.4 做好暑期降温工作

当年鲤鱼在水温为38~39℃时, 会大量死亡。2龄鲤鱼在温度为36~37℃时, 会大量死亡。因此, 暑期水温超过35℃以上时, 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 可以马上换水或适当加大水深。

6.5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稻田养鱼“三分养, 七分管”, 关键在管理, 必须加强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措施, 减少偷盗损失, 确保田鱼丰收。

6.6 投饵与施肥

一是投饵稻田天然饵料养鱼, 产量较低, 一般产量在150~225 kg/hm2。要提高稻田养鱼产量, 就要靠人工投饵。饲料的种类主要有米糠、麦麸、浮萍、酒糟、小麦、大麦、苞谷和配合饲料等。饲料投喂要遵守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原则。投喂饵料的时间一般为8:00—9:00、15:00—16:00, 投喂数量应视鱼类摄食情况和天气水温状况决定, 吃多少投多少, 宜少量多次投饵。二是施肥。在稻田中施化肥, 既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 同时也为培养鱼类饵料生物 (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提供必要的养分。因此, 稻田肥料多少, 直接影响鱼类的丰歉, 二者利害一致, 没有矛盾。一般稻田养鱼化肥用量为尿素不超过150 kg/hm2, 碳酸氢铵不超过75 kg/hm2, 硫酸铵不超过180 kg/hm2。施肥时间以傍晚为宜。施肥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化肥作基肥, 有机肥作追肥。 (2) 施肥时, 稻田中保持浅水层, 促使鱼类集中在池沟中再施肥。浅水施肥能够使肥料集中在底层, 易于被田泥和稻苗吸收。待肥料被田泥吸收后再恢复正常水位。 (3) 量少次多, 分片施撒。 (4) 施根外追肥, 采用化肥混含泥土做成颗粒状肥料, 分施在每窝秧根部, 这样可起到肥效高, 用量少, 并对鱼安全无害的作用。

6.7 施用农药

为确保稻谷丰收, 施用农药防治水稻病害是稻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农药施用不当, 往往给田鱼带来威胁。要正确选用药剂药量, 注意施用方法, 做到既可防治病虫害, 又不影响养鱼。根据农药的类型不同, 采用不同的施用时间。总体来说水剂农药要避免在稻叶有水的情况下施用。粉剂农药在早晨有露水的时候施用。具体施药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一是干水施药方法。即施药前, 将田水放掉, 让鱼集中在沟池中, 然后施用农药, 待药物毒性消失后, 再将田水灌到应有的深度。二是深水施药法。即施药前先将田水加深至17cm以上, 再施用农药。三是对半田施药法。即将田块划为两半, 将鱼赶到其中的一半内, 先在无鱼的一半田内施药, 待到毒性消失后, 再将鱼赶到施过药的一半内, 再施另一半。四是流水施药法。即施药时, 同时打开注排水口, 让田水流动待毒性消失后, 再关闭注排水口。

7 晒田

晒田是稻谷增产的措施之一。晒田前先疏通沟池, 打开排水口排水, 待水和鱼都集中到沟池中, 田面无水后, 再晒田。但必须注意沟池内的鱼浮头时, 应立即给田块灌水, 恢复水深。

8 捕捞收获

在捕捞前先疏通鱼池, 使水流畅通。于夜深人静时, 慢慢排水, 到天亮时排干, 使鱼易于集中到沟池中, 便于捕捞。如果田面不平, 可以再给田块灌水, 排水1~2次, 以使鱼能自行集中到沟池中, 直至全部捕获。

参考文献

[1]陈英鸿, 尹孟杰.稻田养草鱼苗除草促稻谷增产的试验[J].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1 (2) :46-49.

[2]黄祥祺.稻田养鱼要来个大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 1983 (11) :38-40.

[3]黄祥祺.稻田养鱼鱼养稻增产增收效益高[J].农业技术经济, 1983 (8) :27-30.

上一篇:轻型框架结构下一篇:健康类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