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骨骨折

2024-05-05

管状骨骨折(精选八篇)

管状骨骨折 篇1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下肢管状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肱骨等长骨干骨折具有防旋、固定强度高、中心载荷及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现结合我院临床中积累的经验及临床材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2008年间我院收治了56了下肢管状骨骨折病例。其中男34例, 女22例;年龄18~72岁, 平均年龄35岁。新鲜骨折52例, 陈旧性骨折4例。致伤原因:车祸40例;砸伤8例;摔伤8例。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4例股骨横形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穿钉, 胫骨10例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穿钉;股骨骨折采用开放复位穿钉方法, 切口根据骨折部位不同, 选择股外侧有限小切口暴露折端, 尽量少剥离骨膜, 用梅花钉顺髓腔轴线向近骨折端逆行打入, 并穿出大转子内侧梨状肌窝;切开臀部皮肤, 暴露梅花钉出口, 此口即为带锁髓内钉进钉口。拔出梅花钉, 用髓腔扩大器扩髓至比所选钉直径大1mm为止, 骨折远端髓腔亦扩至相同直径;然后连接进钉把手复位满意后, 顺行插入带锁髓内钉。安装股骨远端瞄准器及定深器, 定深器抵住髓腔内髓内钉;在锁钉前摆正患肢, 维持这一姿式后方可利用瞄准器锁住远端两枚螺钉, 最后利用近端瞄准器锁住近端锁钉。粉碎性骨折或多段骨折均采用静力固定并同时一期植骨, 横形骨折可采用动力固定。本组股骨骨折4例为动力固定, 胫骨骨折8例为动力固定。胫骨骨折进钉点应位于髌韧带下缘与胫骨结节连线中点, 进钉方法及锁钉方法与股骨基本相同, 但要注意进钉骨孔要足够大并有45°向下后倾斜角, 髓腔扩髓要彻底, 进钉要顺利不可有阻力。术后患肢抬高, 第2天开始患肢功能锻炼, 对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主动锻炼有困难者, 术后第2天结合CPM机被动锻炼膝、踝关节。本组56例患者随访0.5~2以上, 骨折全部骨性愈合, 未出现术后感染、断钉、骨折。有2例胫骨远1/3骨折出现骨折远端5°向后成角畸形, 未出现膝关节、踝关节功能障碍。

3讨论

股骨、胫骨复杂性骨折可以是复合伤, 多处多段骨折, 长阶段粉碎性骨折。传统的手术方法难以达到牢固、理想的固定效果。由于手术创伤大, 剥离范围广, 容易出现骨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由于固定不牢固, 常出现并发症。近年来带锁髓内钉的应用, 为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方便, 使手术简单化, 缩短了手术时间, 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 固定牢固, 愈合快, 减少了并发症, 减轻了病人痛苦, 尤其是国产带锁钉的出现, 价格便宜, 使更多的病人治疗成为可能。带锁髓内钉通过髓固定, 位于胫骨中轴线上, 所受的弯曲应力几乎为零。负重时骨折端均匀加压, 可剌激骨痂生长, 通过两端锁钉的作用, 既维持肢体的长度, 又防止旋转[1]。

带锁钉型号的选择应注意带锁钉有左、右区别, 不可选错。钉的长度股骨应测健侧股骨粗隆至髌骨上极2cm处长度, 胫骨取健侧胫骨结节至内踝上2cm处为长度;粗细选择X线片上骨髓腔最细处去掉10%~15%放大率为钉的直径, 然后以此直径为标准再选择2根直径大1mm和小1mm的锁钉, 共3枚备用, 锁钉选择亦不可过长或过短, 以穿过对侧皮质2mm为最佳[1]。早期为了避免股骨进钉不熟练所致失误, 可以由骨折端逆行打入梅花钉穿破骨皮质处即为进钉孔。然后用髓腔挫扩髓, 扩髓要由小至大, 最终比插入钉直径大1mm, 进钉时植入钉应与把手衔接好, 不可强行拧入, 钉有弧度, 方向不可接反, 强调进钉过程中不可有阻力, 完全插入后, 伸直患肢测量力线, 以保证患肢没有内外旋转畸形, 然后轻柔拧上远端瞄准器及定深器。

笔者认为在使用带锁髓内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扩髓时选择好合适的髓针, 股骨干骨折通常选择直径不<10mm的髓内钉, 扩髓时最后一把髓腔锉直径要比髓内钉大2mm。扩髓时注意控制髓腔锉的方向, 特别是在近端扩髓时要保持与股骨干纵轴平行, 以确保髓钉插入后居髓腔中央。 (2) 插入髓钉时要保持髓钉的前弓与股骨前弓方向一致, 避免大幅度的旋转造成髓钉变形。在保持前弓方向一致时轻轻锤击一般多能顺利插入。 (3) 定位杆钻孔是整个手术关键, 安装好瞄准器后, 将股骨远端后侧垫平, 在定位套管下切开皮肤及皮下软组织, 用血管钳推剥到骨膜, 通过钻套钻孔至髓钉表面, 采用X线机确定固定杆固定成功后钻孔, 探深攻丝锁定远端。 (4) 对于股骨、胫骨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患者, 一定要取自体髂骨一期植骨, 大的碎骨块可用钢丝或丝线捆扎后加火柴杆样植骨。 (5) 提倡闭合复位和有限小切口开放复位相结合。对于横形、短斜简单骨折, 尤其胫骨, 提倡闭合复位, 因为胫骨比较表浅更易于手法复位穿钉, 胫骨复位穿钉时应屈髋45°屈膝90°。对于复杂性股骨、胫骨骨折, 我们强调利用有限小切口开放复位穿钉, 应尽量少剥离骨膜。这样做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小创伤, 有利骨折愈合。 (6) 对开放性骨折应尽早彻底清创, 早期应用抗生素, 彻底清除伤口处的坏死组织, 以大量生理盐水、双氧水反复冲洗、浸泡伤口。

参考文献

根骨骨折康复锻炼经验 篇2

何时拆掉石膏这个你得去医院复查听你医生的,因为每个人伤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拆的时间肯定也不一样.石膏拆掉后回到家里就要积极的坚持的做康复锻炼了.拆掉石膏后的康复锻炼如下.1、泡脚,最好的泡脚时间是你起床的时候泡脚,泡脚可以加速伤腿的愈合和伤腿的血液循环.泡脚最主要的可以治疗早上起来的晨僵.艾叶 鸡血藤 伸筋草 透骨草 海桐皮 川牛膝 川椒各30克;川芎 川乌 苦参 赤芍 红花 秦艽各20克;荆芥 防风各15克.用法:用大锅煮中药,煮开了就行,用热气熏脚,然后煮好了泡脚。最好泡个30分钟以上水凉了就加开水.2周左右,3副药以后效果明显一副药可以用三次,一副30元左右,一副药可以用三天(这些不知道是什么可以上淘宝上面搜索)如果是农村经济或者淘宝不方便的可以用农村土方法,用生姜(最好是老姜)和水一起煮开,泡脚的时候再放白醋和食用盐每天早上泡15分钟.PS: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泡脚但是效果没有早上泡脚好.2、勾、压脚,双脚同时练,哪怕两个脚的勾脚角度已经一致,也要每天练,否则伤脚停两天又会僵硬一点,而且勾压脚是可以锻炼到小腿肌肉的;

3、锻炼脚趾,不借助手的力量,主动向下抓脚趾,最好脚踩地上的时候练,让脚趾抓地,每次练完抓地之后,放松脚趾,做脚趾分开练习,上下分开,左右分开,反正你的好脚的脚趾能怎么活动,你的伤脚就怎么学着活动,都是用的主动力哈,不要借助外力帮忙掰;

4、膝盖前推,坐在椅子上或者床边,脚平踏地,然后慢慢向前直推膝盖,一定要直的,也就是说小腿跟脚在同一条线上,这时脚踝会觉得拉得很紧,想要把脚后跟抬起来,此时别抬脚,而是将那个姿势保持一到两分钟;

5、滚瓶子,滚的时候一定要从脚尖到脚后跟都要滚到,不要只是把瓶子放在脚心来回滚。滚瓶子的同时,你可以踮脚,就是找个什么东西挡住瓶子让它不能再滚出去,然后先是把脚尖踩瓶子上,脚后跟抬起-放下-抬起-放下这样练习,然后就是把脚后跟放瓶子还是那样抬放脚尖;

6、躺床上或者靠在床上的时候,做收臀的动作,最好是压脚尖、压膝盖、收臀,三个动作同时做,这样可以锻炼大腿和臀部的肌肉;

7、经常试着将腿向外拉,来锻炼髋关节的灵活性,这个你学过瑜伽的应该知道怎么做;

8、直抬腿和空踩自行车,这个应该不用我多解释了吧?坐着躺着靠着都能做的。

9、活动锻炼下肢的同时记得活动一下上肢,伸伸胳膊,挺挺背,毕竟我们长期靠着坐着躺着的,上半身容易产生困倦感。

10、每天保持和坚持晒太阳1小时(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最好的时间是早上9点-10点或者下午的4点-5点的太阳,因为这阶段的太阳不是很毒)所有的这些锻炼都不要总是刻意去做,不管是看电影还是玩游戏还是在和折友聊天,都可以同时做某个不同的锻炼

11,练习内外翻(有钢板在里面可以练习内外翻,内外练习的作用是走不平路会很轻松)这就是石膏取了后的康复锻炼,下地后怎么锻炼呢? 何时下地一样的先去医院复查听你医生的,(因为每个人伤的程度不一样,下地时间也不一样)刚开始下地的时候会很痛属于正常的(为什么会痛呢?因为长时间的卧床很容易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了别害怕下地走一走就好了)1.伤腿萎缩了怎么下地呢?可以先练习站立3天,然后慢慢用拐杖, 2,双拐大家都会用,那就说下单拐,单拐的应用适用于单侧肢体可以部分负重的情况,那么拐应该放在哪一侧呢?之前也是想当然的以为哪一侧损伤拐就放在哪一侧。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单拐应该放在健侧。这一点不是简单的告诉你哪个是正确哪个是错误,从实际运用的角度看,可以拿拐杖验证一下。那么从理论上探讨,可以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去探讨。练习行走,主要的目的是纵向前进,那么就应该尽量减少横向移位,试想一下,如果拐杖放在患侧,横向移位明显大于正常人,同样,如果放在健侧,则可以类似于正常行走,减少横向摆动。单拐放好脚那一边!走路拐杖和伤脚一起出!3,先双拐10天再单拐10天再脱拐.4,脱拐后看首否可以交替的下楼,如果不行,就去淘宝搜索(踝关节角度纠正板)用这个练习角度会事半功倍.下地后每天走路走2小时足够了,下地后主要锻炼角度和小腿的肌肉.保守的康复锻炼说完了, 下面说手术治疗的康复锻炼.骨折后错位很严重的先捏骨也是摸骨复位,手法复位很痛,这个痛会痛2天左右, 然后住院再消肿一般消肿7天,住院的时候需要把脚抬高,高于自己的心脏,脚下面可以放枕头被子...这样利于消肿,这时候会输液主要是消肿的, 7天后就开始要手术了提前一天有护士告诉你手术前的8小时不要吃饭喝水,接下来就是手术了手术前先排一次大小便, 然后送进手术台里面, 一只脚的一般是半麻醉,麻醉药打在背上的龙骨上,两只脚一般的是全麻输液输进去的.(有些需要插导尿管导尿管一般是女护士作的,半麻醉头脑是清醒的,全麻输液输3分钟后就昏迷了)手术成功后回来病床,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康复锻炼了,手术后的3个小时左右麻醉药就慢慢的全部消失了,(全麻醒的时间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会昏迷3天左右)术后第二天护士和医生会要要求动动脚趾头,勾脚,术后7天就可以出院了,如果拆线没有拆也可以出院,拆线的时候在莱医院,拆线一般是术后的15天到20天都可以的.(手术前可以要求医生用可吸收的线缝合,这样的好处是不用拆线)回家了就要抓紧时间做康复锻炼了术后需要锻炼如下

1,锻炼脚趾,不借助手的力量,主动向下抓脚趾,最好脚踩地上的时候练,让脚趾抓地,每次练完抓地之后,放松脚趾,做脚趾分开练习,上下分开,左右分开,反正你的好脚的脚趾能怎么活动,你的伤脚就怎么学着活动,都是用的主动力哈,不要借助外力帮忙掰; 2,膝盖前推,坐在椅子上或者床边,脚平踏地,然后慢慢向前直推膝盖,一定要直的,也就是说小腿跟脚在同一条线上,这时脚踝会觉得拉得很紧,想要把脚后跟抬起来,此时别抬脚,而是将那个姿势保持一到两分钟;

3,滚瓶子,滚的时候一定要从脚尖到脚后跟都要滚到,不要只是把瓶子放在脚心来回滚。滚瓶子的同时,你可以踮脚,就是找个什么东西挡住瓶子让它不能再滚出去,然后先是把脚尖踩瓶子上,脚后跟抬起-放下-抬起-放下这样练习,然后就是把脚后跟放瓶子还是那样抬放脚尖;

4,躺床上或者靠在床上的时候,做收臀的动作,最好是压脚尖、压膝盖、收臀,三个动作同时做,这样可以锻炼大腿和臀部的肌肉;

5,直抬腿和空踩自行车,这个应该不用我多解释了吧?坐着躺着靠着都能做的。活动锻炼下肢的同时记得活动一下上肢,伸伸胳膊,挺挺背,毕竟我们长期靠着坐着躺着的,上半身容易产生困倦感。

6,保持坚持每天晒太阳1小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7,练习内外翻(有钢板在里面可以练习内外翻,内外练习的作用是走不平路会很轻松)这就是术后的康复锻炼.勾脚和抬腿必不可少,最好每天勾脚500次抬腿每天2小时左右是防止小腿肌肉萎缩的

更多骨折康复锻炼的经验请加QQ群,群号码:180160460 一个半月后基本可以泡脚了.泡脚,最好的泡脚时间是你起床的时候泡脚,泡脚可以加速伤腿的愈合和伤腿的血液循环.泡脚最主要的可以治疗早上起来的晨僵.艾叶 鸡血藤 伸筋草 透骨草 海桐皮 川牛膝 川椒各30克;川芎 川乌 苦参 赤芍 红花 秦艽各20克;荆芥 防风各15克.用法:用大锅煮中药,煮开了就行,用热气熏脚,然后煮好了泡脚。最好泡个30分钟以上 水凉了就加开水.2周左右,3副药以后效果明显一副药可以用三次,一副30元左右,一副药可以用三天(这些不知道是什么可以上淘宝上面搜索)如果是农村经济或者淘宝不方便的可以用农村土方法, 用生姜(最好是老姜)和水一起煮开,泡脚的时候再放白醋和食用盐每天早上泡15分钟 PS: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泡脚但是效果没有早上泡脚好.(结咖没掉别泡脚)2个月后去复查何时下地听医生的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可以用拐杖走路

我说下先双拐走路10天再用单拐走路10天再脱拐(单拐放在你的好脚那一边)下地后必须要锻炼的是角度和小腿肌肉, 角度好可以很轻松的交替的下楼.小腿肌肉好走路不会瘸角度不行就去淘宝买个踝关节脚度纠正板30块钱一个,小腿肌肉萎缩了多练习用脚尖顶着

接下来就是枯燥的无聊的每天坚持的康复锻炼,按照上面说的每天2小时锻炼1个月后基本正常

康复锻炼开始都会很痛别害怕都正常

跟骨骨折后康复锻炼为什么脚背也是外踝那里偶尔经常会痛呢?

因为手术的时候需要把脚的小拇指的神经和韧带拨开,缝好后,脚的小拇指神经和韧带在钢板的外面所以会偶尔或经常感觉到脚背也是踝关节的外踝那里痛,这个是正常的大家别害怕这个痛会在钢板取了后就不痛了.取板最好的是在哪个医院上的钢板就在那个医院取, 取板后一般还需要卧床半月到1月左右,取板后需要锻炼吗? 肯定的告诉各位折友是需要的,怎么锻炼呢? 练习踩篮球或者其他的球,作用是练习脚踝的转动,这个记得一定要练习,取板后脚踝的转动会在半年后定型.骨折是伤时间充足都会康复,不是癌症。骨折后禁忌加入消极的群体和消极的聊天都不好的,因为消极的人会带坏你们的锻炼和康复的心情,跟着什么样的人锻炼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一旦看见消极的消息或者消极的打击你,自己把他过滤或者屏蔽或者拉黑!

管状骨骨折 篇3

关键词 取腓骨 髂骨 植骨 治疗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37

资料与方法

1996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胫骨干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骨坏死患者3例,均为接骨板内固定。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26~37岁,平均31岁;发生于左侧2例,右侧1例,皮肤软组织完整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钢板外露1例;均有骨坏死,坏死均>5cm。

手术方法:均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方法,取平卧位躺于手术台上,腓骨均取同侧,髂骨均取对侧,术前严格消毒皮肤。沿术前原切口进入,先取下接骨板,见骨折两断端明显硬化,坏死不愈合,皮肤软组织完整2例,取同侧腓骨中上段(具体根据骨坏死长度而定)[1],按照胫骨髓腔的大小,以及胫骨缺损的长度取下腓骨加以修正,然后取对侧髂骨[2](具体量的多少视胫骨坏死的长度需要量而定),将取下的髂骨切成细条,长宽约为3mm×10mm,用摆锯截掉两断端坏死的胫骨直达新鲜骨组织,将胫骨按胫骨嵴对好后将修正好的腓骨分别穿入胫骨两断端的髓腔内,进入髓腔内的腓骨长度应>2cm,仔细检查胫骨长短,力线均在临床要求的范围内后,再将准备好的髂骨填塞在支撑胫骨的腓骨周围,要求充分填塞缺损处,然后经皮下留置一进一出橡胶引流管,以备术后冲洗用。关闭切口,再用三维外固定架(或其他固定架)进行牢靠的外固定。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接骨板外露的1例患者其余处理同前,软组织缺损处采用带血管蒂的肌皮瓣转移术进行修补[3]。提取肌皮瓣处的皮肤,再取对侧大腿内侧中厚皮瓣进行植皮,术后用生理盐水(每日加庆大霉素8万U)静滴冲洗伤口2周,术后即可活动膝关节及踝关节,外固定架固定1年。

结 果

全部病例定期来院复查,复查期限为1~1.5年,均行X线拍片检查,植骨块融合牢固,融合时间为2~6个月,胫骨受力线正常,胫骨无短缩、无旋转、无成角畸形,骨生长良好,均达到临床痊愈。

讨 论

胫骨骨折是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之一,约占10%,绝大多数为胫腓骨双骨折,胫骨全长的内侧1/3面位于皮下,故开放性骨折多见,且污染较严重,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周围血运较差,这也是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之一。其次,对胫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把握不当,胫骨骨折治疗原则包括恢复骨折对线、对位、消除旋转、短缩、成角畸形,维持骨折稳定,最大限度的保证功能的恢复。由于每个患者伤前状况及对畸形的代偿能力不同,建立绝对的治疗标准非常困难,多数学者同意Trafton观点[4]。即力争获得<5°的内外翻成角,<10°的前后位成角,<10°的旋转畸形,<1.5cm的短缩。随着内固定技术发展及现代快节奏生活的要求,更多厂家生产出品种繁多的内固定器材,多数患者接受手术,个别医师在手术指征把握不够严谨的情况下出现盲目手术,骨折面过度暴露,造成术后骨不连也是较常见的原因。综上两种造成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因素,前者为客观因素,后者为主观人为因素。只要我们能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手术过程尽量轻柔,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率就会明显降低。我的经验是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以防为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争取不要发生术后骨不连,才是最佳方案。当然,真正发生了,治疗以取腓骨髂骨植骨还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朱盛修,主编.现代骨科手术学,2000:380-381.

2 邱贵兴,戴尅戎,主编.骨科手术学,2005:42-43.

3 钟世镇,徐达传,丁自海,主编.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管状骨骨折 篇4

关键词:四肢,骨折,效果

四肢长管骨骨折是创伤骨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往的治疗方法只强调微创, 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 但出现如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内固定物变形断裂时, 会给病人造成较大身心创伤和经济上的损失。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我院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244例, 284肢, 随访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4例患者中男性160例, 女性84例, 共284肢。年龄3~90岁, 平均46.5岁。股骨骨折70肢, 其中开放性骨折6肢, 假体周围骨折2肢;胫骨骨折96肢, 其中开放性骨折肢, 陈旧性骨折2肢;肱骨骨折70肢, 均为闭合骨折, 其中陈旧性骨折2肢;尺骨和桡骨骨折48肢, 均为闭合骨折。

1.2 治疗方法

244例病人均以小切口切开复位骨折断端后放置锁定接骨板。方法是先行小切口切开骨折断端, 少量剥离切开侧的骨膜, 不做全面剥离骨折端, 将骨折块断端复位后再在小切口内的上下推移放置锁定接骨板, 放置适中位置后用持骨钳固定, 上下各上1枚锁定钉, 有时先予以1枚拉力螺钉固定, 然后透视, 见位置良好后再上其它锁定钉, 股骨和肱骨骨折一般上6枚或6枚以上, 根据骨折块的位置固定锁定钉, 上3下3;尺桡骨骨折一般4枚, 上2下2;钉孔被皮肤遮挡处开孔打钉。大的骨折块先用普通皮质骨钉固定后再上锁定接骨板。术后病人予以全肢体纸棉和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患肢, 上肢予以三角吊巾制动, 下肢功能支具制动, 基本不予石膏托固定, 只有1例胫骨和1例肱骨陈旧性骨折予以植骨功能位石膏固定。早期功能锻炼, 2周拆线, 1个月后嘱不负重功能锻炼。

2 结果

2 个月后开始门诊随访, 随访时间2~48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6个月, 见表1。

由表1可见, 244例284肢中, 出现断板12肢, 钉板松动2肢, 即284肢中有270肢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率达95.07%。胫骨及尺桡骨骨折全部愈合, 股骨发生不愈合2肢, 愈合率97.14%, 不愈合原因是断板;肱骨发生不愈合12肢, 愈合率82.86%, 不愈合原因是断板和钉板松动。股骨2肢断板病人予以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后愈合, 肱骨10肢断板中其中6肢位置良好予以夹板制动后骨折愈合, 4肢断板及2肢松动的骨折均予以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后愈合。

3 讨论

骨折治疗的新理念是基于对骨生理骨折固定骨愈合的生物力学、以及对从前失败病例的深刻理解而建立的[1]。生物学固定原则[2]: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 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的附着;不以牺牲骨折部的血运来强求粉碎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如必须复位的较大折块, 也应尽力保存其供血的软组织蒂部;使用低弹性模量, 生物相容性好的内固定器材;减少内固定物与骨皮质之间的接触面积等锁定接骨板的特点是[3]:可以小切口或有限切开植入;具有和骨有限接触的特点;内植支架作用;所以锁定接骨板具有生物学固定概念。从本组随访结果分析, 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244例284肢, 有270肢骨折愈合, 愈合率达到95.07%, 均为Ⅱ期愈合, 可见锁定接骨板可以适合大多数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治疗, 具有生物学接骨作用, 固定可靠, 骨折愈合快。

尽管锁定接骨板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上有很多优点, 但从本组284肢的治疗结果看也有不足284肢中有14肢骨折不愈合, 其中断板12肢, 钉板松动2肢, 失败原因主要以断板为主, 断板的发生率4.23%而且主要集中在肱骨骨折的病人肢体上, 70肢肱骨骨折有10肢断板2肢钉板松动锁定接骨板治疗后肱骨骨折失败的发生率17.14%, 断板的发生率14.29%。肱骨干中1/3骨折是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好发部位。从本组肱骨断板的发生部位看也大部分在肱骨的中1/3骨折。处原因分析如下: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骨折后, 由于肱骨日常中所承受的是牵张应力, 而在肘关节屈曲状态下肱骨中段还存在着向后的剪应力, 肱骨骨折的应力侧应该在前侧, 这和股骨骨折及胫骨骨折不同。由于接骨板一般都放在肱骨的后外侧, 因此, 在承受牵张应力的同时还会承受向后的剪应力, 所以无论任何放置在肱骨后外侧的接骨板都有断板的可能性, 锁定接骨板也不例外。分析发现, 所有断板的肢体在断板处均有1枚拉力螺钉, 包括股骨骨折断板肢体。因此, 分析认为拉力螺钉在初上时由于有一定的拉力, 会导致此处的锁定接骨板变形, 又由于后期拉力螺钉应力松弛, 变形的锁定接骨板回位而易致此处锁定接骨板断板, 因此, 拉力螺钉是导致锁定接骨板断板的另一重要原因。由此可见锁定接骨板在治疗肱骨骨折时, 并非最佳适应证, 特别是中段骨折肢体。必要时应放在前侧, 并避免上拉力螺钉。

表中见, 胫骨骨折肢体及尺骨和桡骨骨折在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时, 全部愈合, 股骨骨折肢体只有一肢断板, 从本组结果可见锁定接骨板是胫骨骨折肢体、尺骨和桡骨骨折肢体、股骨骨折肢体较好的固定方式。胫骨骨折肢体在过去的接骨板治疗过程中经发生不愈合, 断板发生率很高, 治疗并发症也较多。尤其在胫骨下端, 有医生在此处进行了其他治疗方式研究。本组经锁定接骨板治疗后全部愈合, 且未发生1例断板可锁定接骨板能解决了胫骨骨折肢体治疗困难、并发症多、不愈合率高的问题, 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最佳适应证。

参考文献

[1]曹清, 马宝通.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6:930~931.

[2]康庆林, 张春才, 戴力扬.生物学内固定 (BO) 概念原理与方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270~273.

管状骨骨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四肢管状骨骨折108例,其中男68例(62.96%),女40例(37.04%),年龄22~57岁,平均36.8岁。骨折部位:锁骨骨折26例,肱骨骨折9例,尺骨骨折15例,桡骨骨折17例,尺桡骨双骨折8例,掌骨骨折15例,股骨骨折11例,腓骨骨折8例,均为闭合性粉碎性骨折。

1.2 骨内固定材料

选用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Ti-Ni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由主板、环抱臂、锯齿边缘三部分组成,呈圆柱形,圆锥形或异形,有2~8对环抱臂及各种长度内径的规格可供选择,术前根据X线片测量骨折的长度及直径,除去X线放大率,选用长度适宜,内径小于骨干10%~20%的接骨板。接骨板的变形温度为0~5℃,回复温度为37℃。

1.3 手术方法

采用颈丛、臂丛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手术入路切开暴露骨折端,剥离骨膜,清除骨折端凝血块及嵌入组织,整复骨折,运用细钢针或持巾钳临时固定或先运用可吸收缝线捆扎固定碎骨块,直视下复位成功后将接骨板置于0~5℃的无菌冰盐水中浸泡,缓慢将环抱器臂部撑开,使环抱臂的开口距离略大于骨干直径,将接骨板迅速准确地卡在已整复的骨折段,并尽量使骨折部位位于接骨板的中部,放置接骨板要快、准。因接骨板离开冰盐水后容易复原。检查接骨板安置合适程度并作相应调整,再用42℃左右的热盐水纱布敷住接骨板,接骨板迅速恢复原状,紧紧抱住骨折端,提拉接骨板主板,复位安装满意后去除临时固定物、止血、冲洗伤口后逐层缝合关闭伤口。

2 治疗结果

本组108例伤口全部甲级愈合,均获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摄片3~6个月骨折线消失,平均4.2个月,骨痂生长丰富,骨折愈合,1例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癫痫发作,接骨板近端两个环抱臂滑脱,骨折处向内成角约10度,但为骨性愈合,所有病例骨折近、远端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优良率达99.07%。无畸形及跛行,无感染、不愈合、内固定物断裂和再骨折发生,无金属过敏及排斥反应。

3 讨论

3.1

镍钛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因其有记忆和超弹性效应,弹性模量与骨组织接近,同时具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和独特的力学行为,不但能满足功能锻炼所承受的压力、剪力和扭曲力,亦不因骨折线的消失而丧失其回缩抓持力,且记忆效应动态地伴随着骨折愈合的全过程[1,2],与此同时,它还是有自行矫正骨折轻度畸形的功能,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与传统骨折内固定材料相比,镍钛记忆合金接骨板具有更安全、可靠的特点。它的造型与其超弹性、记忆效应和骨管相作用,形成多点位非坚强性固定[3],且对髓腔及骨内膜血供干扰小[4]。

3.2 传统方法的缺点和不足

3.2.1 克氏针髓腔内固定

相对较小的四肢管状骨行克氏针髓腔内固定,具有切口小,不剥离骨膜,取除内固定材料容易等优点,但克氏针内固定入路多影响邻近关节的功能,尤其是手掌指骨骨折,长期克氏针内固定可以造成骨折两端的关节功能受限或障碍,给术后早期关节功能活动锻炼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带来永久性的关节功能障碍。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不能防止锁骨旋转,内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退针扎穿皮肤引起疼痛感染,并有刺入肺内的报道[5,6]。较大的四肢管状骨行克氏针髓腔内固定,不能有效控制旋转,对骨皮质无杠杆作用,直径过细容易发生折弯,难以与髓腔壁解剖性相嵌,骨折端不稳定而产生骨不连。

3.2.2 普通钢板固定

必须钻孔,测深,攻丝易损伤血管、神经,手术切口长,剥离骨膜广泛,引起骨膜血管损伤,坚强的内固定易产生强大的应力遮挡作用,使后期骨痂改建受阻和板下骨质疏松,引起骨折延迟愈合,骨折愈合后,去除钢板螺钉后螺钉孔处发生再骨折,Poigenfurst报道接骨板内固定110例中,取除接骨板后发生再骨折4例,占3.2%[7]。

3.2.3 髓内钉内固定

早期的髓内钉不能锁定,抗旋转的能力较差。带锁髓内钉虽然解决抗旋转这一难题,但是不能在骨折端产生加压作用,近年来虽有加压髓内钉问世,然而这种加压是一过性的,不能伴随骨折愈合的全过程。髓内钉固定无论是逆行还是顺行插入,均要经过一端的关节,给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带来不利影响,且对髓腔破坏性大,不利于骨折端血运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8]。

3.3 运用形状记忆合金治疗四肢管状骨骨折的优点

(1)具有独特的“记忆”功能造就了独特的持续加压功能,对骨折的愈合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功能,持续的抱合力。同时可大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与传统骨科手术相比,可缩短骨折愈合周期,有自行矫正骨折轻度畸形功能。(2)在0~5℃冰盐水中可轻松变形展开,只要将其与骨折端紧贴在一起,用42℃左右的热盐水纱布敷住接骨板数分钟可达到内固定的目的。由传统的“固定”简化为“安装”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3)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属于低钢度接骨板,弹性模量只有普通不锈钢的1/4,与人骨较为接近,可极大的降低应力遮挡作用,固定后能使骨折端有一定范围的活动,纵向的压缩力有利骨折愈合。(4)因管状骨形态并不是绝对圆形,接骨板与骨表面构成点状接触,骨折固定后不损伤髓内血管和骨内膜,对骨外膜血管损伤也小,不影响皮质骨的血供。(5)理化性质优良,生物相容性好,体积小,重量轻,无磁性不影响磁共振检查;固定力学强度大,抗扭转性能,耐腐蚀性能,抗磨性能,抗剪切性能等都比不锈钢优越得多[9]。(6)不需要钻孔,不需要钢丝、螺钉等辅助内固定器,减少骨质创伤,不超关节固定,利于伤肢早期关节活动锻炼。

总之,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是一种适合于四肢管状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其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应用范围广,值得推广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接骨板在临床上运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108例四肢管状骨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除1例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癫痫发作致接骨板近侧端两个抱臂滑脱,股骨骨折向内10°成角,其余全部愈合,骨折远、近端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镍钛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四肢管状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操作方便、安全,刺激性小,缩短手术时间,配合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记忆合金接骨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

参考文献

[1]张春才,高建章.镍钛记忆合金与医学[J].冶金医药情报,1991,8(1):65-68.

[2]张春才,邱长友,王小雄.镍钛记忆合金在外科领域中的运用专题座谈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2):275-277.

[3]张春才,刘长江,程庭英,等.骨创伤与生物记忆材料[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21.

[4]戴克戎,倪诚,吴小涛,等.形态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94,32(4):629.

[5]涂生根,俞光荣.左锁骨内固定克氏针滑入右肺一例[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1(1):21.

[6]谢庆德.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刺入肺内一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1):21.

[7]马元璋.锁骨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2):123-126.

[8]康庆林,张春才,许硕贵.对骨折有效内固定的几点思考[J].中国骨伤,2003,16(1):5.

管状骨骨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19~71岁,平均(58.23±9.12)岁,所有患者诊断标准依据《坎贝尔手术学》中对长管状骨骨折分类的诊断标准[8]。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4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19~69岁,平均(57.12±8.98)岁,上肢骨折18例、下肢骨折16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59.34±9.33)岁,上肢骨折17例、下肢骨折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均为骨外固定支架术。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进行干预,主要有:入院环境、术前指导、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心理疏导、术后注意事项、体位摆放、功能锻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四肢骨折多为突然性事件,对患者生活规律及自理能力产生影响,使得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焦虑等情绪,用语言、行为、表情去影响改善患者的认知、情绪、态度,针对每个患者不同情绪制定出不同的系统的心理调节方案,在入院处、手术中、术后患者出现的各种不同心理状态进行一一疏导,使其可以正确面对伤病,积极对待人生,促进自身康复。(2)对受损肢体注意事项指导: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学会牵引状态下移动躯体,并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调整,保证牵引有效;向患者讲授牵引固定、夹板等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可以自行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情况,可以使得患者在出现发凉、发麻、颜色改变等不良情况时及时报告给医护人员;针对每个患者自身骨折部位情况,教导每个患者合理正确的卧姿,以保证患者顺利进行治疗康复。(3)对术后功能康复的指导训练:首先向患者讲授功能康复锻炼的意义,使得患者充分认识到康复锻炼的意义及重要性,积极主动接受锻炼;其次教导患者具体的锻炼方法,对于未固定的关节要尽量活动,固定范围内的肌肉做收缩运动;最后帮助患者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锻炼方案,主要的原则是早期进行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中期主要训练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活动,后期主要是恢复受伤肢体的活动功能,强度由弱到强,主动与被动活动结合运用。

1.3 评估标准

对所有患者进行10个月随访,采用临床护理效果评断标准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进行评估,具体如下:(1)差:病情加重、疼痛时时困扰患者;(2)一般:出现关节畸形,但是畸形角度<10°,患者经常感受到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受限范围>50%;(3)良:关节未出现畸形,偶尔出现疼痛,肢体缩短距离1~2 cm,活动范围受限<50%;(4)优:关节未出现畸形且没出现过疼痛,活动范围处于正常水平且肢体缩短长度<1 cm[9]。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出院前10 d把问卷发给患者,患者或者家属代笔当场答题后收回。护理的整体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护理不到位、感觉不舒服、护士态度不好;满意:护士态度好、护理措施得当、感觉舒服;非常满意:护士态度非常好、护理措施非常得当、感到非常舒服[10]。并对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评分进行评定,主要有状态管理、管理行为、限制行为及心理活动等4个方面内容,评分越高则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另外同时对患者并发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4.12%,患者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优良率为76.47%,满意度为82.35%。观察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评分各项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我管理评分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发生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发生骨折再移位1例,伤口感染0例,螺针松动2例,针眼外渗血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23%;对照组患者骨折再移位3例,伤口感染1例,螺针松动4例,针眼外渗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6,P=0.031)。

3 讨论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临床骨科中比较常见的创伤疾病,骨外固定支架疗法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一种重要方法,骨外固定支架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12]。但接受过骨外固定支架疗法的患者也有面对并发症的风险,如:针孔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延迟愈合与骨折不愈合、钢针折断、针道骨折关节功能障碍等[13]。基于上述因素,精密的术后操作和高质量的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治疗 篇7

对于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 本科在临床实践中常能遇到, 其中股骨骨不连、胫骨骨不连及尺骨骨不连较常见。根据骨不连的分型本科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骨不连骨缺损患者12例, 男9例, 女3例;年龄24~57岁, 平均39岁;骨折伤后时间9个月~2年1个月, 平均1年半, 股骨4例, 胫骨6例, 尺骨2例。骨折端情况:无骨痂生长, 呈萎缩性骨不连8例, 骨折端膨大、硬化、呈增生反应性骨不连4例。4例带锁髓针内固定, 3例半环槽外固定, 4例自体骨髓移植。

2方法

针对骨不连病例, 本院采用的方法有: ①手术治疗:带锁髓针内固定、植入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或半环槽外固定并植骨;②非手术治疗:自体骨髓移植[1], 以及根据患者病情辩证分型, 给与相应的中药方剂内服辅助治疗。

根据骨折部位及类型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般对萎缩型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选择带锁髓针内固定、植入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或半环槽外固定并植骨, 内固定+植骨手术方法:手术时首先切除瘢痕组织, 取出原有的内固定物, 然后修复软组织。在不感染的前提下, 一期行带锁髓针内固定, 植入自体髂骨或人工骨, 对原有感染的病例, 可行控制炎症后3~6个月再行相应手术。手术要点:清除骨折端周围肉芽组织, 咬除硬化变性的死骨、务必打通骨髓腔、清除干净髓腔内容物, 适当植入骨块。而针对增生型则实施非手术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 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下根据骨折部位髂骨穿刺抽取相应数量的骨髓, 并在透视机下穿刺达骨不连间隙注入自体骨髓, 同时予以石膏外固定制动。

3结果

手术治疗患者, 术后1周左右嘱患者锻炼患侧关节, 1个月后部分负重活动, 6周后扶拐负重活动, 后逐步加强功能锻炼。本法带锁髓针内固定治疗4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优良率100%, 关节活动基本正常。X线显示:全部病例于1个半月左右骨折端即有新的骨痂生成, 3个月有连续骨痂生成, 6~8个月骨折达到临床愈合, 无一例内固定松脱弯曲或断裂。3例采用半环槽外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疗效非常好。该3例患者术后1个半月均可下地行走, X线显示骨痂生长好、骨折端固定满意, 均于6个月去除半环槽, 患者极为满意。

非手术治疗患者, 1个月后拍片显示除1例无明显改变而实施手术治疗 (已治愈) , 其余3例均有明显新生骨痂生长。6周后拆除外固定嘱患者锻炼患侧关节, 10周后扶拐负重活动, 后逐步加强功能锻炼。于6~10个月后取出原有内固定, 功能恢复良好。

4讨论

骨不连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 又称为骨折不愈合, 是骨折端在某些条件影响下, 骨折愈合功能停止, 骨折端已形成假关节。X线照片显示骨折端互相分离, 间隙较大, 骨端硬化, 萎缩疏松, 髓腔封闭。不论如何长久的固定也无法使它连接[5]。骨不连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类[5,7]。

4.1 全身性因素

患者的代谢和营养状况、一般健康状况和活动情况, 激素、药物、年龄、性别、人种、营养和其他因素等, 例如患者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或伴随其他消耗性疾病, 或术后过早负重活动, 或功能锻炼方法不正确等。最近有报道吸烟也可以引起骨不连。

4.2 技术性因素

主要是由于治疗方法不当引起的。①感染使骨折端坏死以及营养血管闭塞, 破坏骨痂形成的正常进程, 骨质吸收或形成死骨, 导致骨不连;②治疗不当使骨折端分离;不能消除骨折端不利的异常活动及应力;肌肉收缩力使骨折断端间隙增大,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去除碎骨片造成骨缺损;骨折间隙嵌有软组织;③严重开放性骨折造成软组织损伤, 影响骨折端血运, 骨不连发生率也较高, 可达5%~17%。手术切开复位, 因骨膜剥离过多, 骨不连发生率可高于闭合复位的4倍。传统的坚强内固定和一期愈合与应力遮挡, 钢板下的血运破坏发生率较高, 易发生坚强内固定后的骨吸收以及拆除内固定物后的再骨折。

4.3 生物学因素

有时治疗方法是得当的, 骨不连接是由于生物学过程异常造成的, 包括骨痂形成障碍、骨痂钙化障碍、异常分化、骨改建塑形异常。骨折后的软、硬组织损伤具有促进正常骨愈合的作用, 称为区域性加速现象 (RAP) 。临床上某些疾病可使RAP低下, 包括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各种原因引起的区域性主要感觉丧失、二磷酸中毒、严重放射性损伤和营养不良等。

目前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有多种, 包括自体骨移植、更换固定方式、自体骨髓移植、中医中药等以及这些方法的不同组合。当然亦要重视基础病的治疗和鼓励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以利于骨不连的进一步治疗。

骨不连的手术治疗原则包括以稳固的复位和固定减少断端活动, 依适应证选用坚固内固定材料, 同时选用皮质-松质骨植骨, 对骨折块之间加压, 闭合断端间隙, 促进骨组织爬行替代的愈合过程[2]。

骨不连的手术治疗[3], 近年的治疗方法是用金属内固定加骨移植术。金属内固定 (带锁髓内钉和加压接骨板和螺丝钉) 加松质骨植骨后, 不连接的骨折的愈合率和应用胫骨骨皮质骨移植相同。然而带锁髓内钉和接骨板螺丝钉特别是加压类型其固定更坚强, 邻近关节亦能早期活动, 而且免除了胫骨取骨。目前提倡骨折不连接应用金属内固定加骨移植术治疗, 骨折愈合率可达94%, 并强调感染是新鲜骨折不连接的原因, 亦是植骨失败的因素。下肢感染严重于上肢, 上肢感染常能控制。一般来说, 在治疗胫骨不连接时, 不能经过前方以往有感染的疤痕组织, 宁可用外侧或后侧进路。尽可能避免前侧的骨折端, 而应行后侧正常骨部位入路, 将大块髂骨移植于胫骨和腓骨之间。对增生型的骨折不连接, 使用加压接骨板或髓内钉固定, 愈合率可提高[8,9]。

相比之下, 带锁髓针内固定近年来已成为治疗长骨骨不连的较好手术治疗方法。它适用于长骨干骨的骨折, 尤其多段骨折, 并可抗旋转, 手术中对骨折部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小, 不必过分强调解剖复位, 可以保持肢体长度, 可早期主动或被动锻炼关节。植骨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可选用自体髂骨或粉碎骨栓, 并可用人工骨。适当植骨可较好激活成骨作用, 刺激骨折愈合。

随着微创治疗的兴起, 许多相应的治疗被应用到骨不连的治疗当中, 骨髓自体移植技术既是其中之一, 因其操作方法简单、设备要求低、创伤小、疗效确切、治疗费用低以及对再次治疗无任何影响, 较易被患者接受。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根据骨不连分型以及部位等因素选择应用金属内固定加植骨术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结果12例患者全部治愈, 其中1例经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无效后实施手术治疗治愈。结果骨不连的原因较为复杂, 治疗亦非一成不变。本院采用根据分型和部位选择治疗方法, 同时应并重基础病的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长管状骨,骨不连,植骨,骨髓移植

参考文献

[1]雍宜民.实用骨科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2]S.TERRY CANALE (美) , 卢世壁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山东科技出版社, 2001, 2.

[3]荣国威, 翟桂华, 刘沂, 等.骨科内固定.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495-496.

[4]许建中, 李起鸿, 杨柳, 等.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的骨外固定治疗.中华骨科杂志, 1997, 17 (9) :577-579.

[5]JamesHB, 戴尅戎主译.现代骨科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462-465.

[6]侯树勋.现代创伤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106-1118.

[7]杨胜武, 徐华梓.四肢长骨干骨折不俞合的原因及手术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 11 (6) :353-355.

[8]许建中, 李起鸿.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的骨外固定治疗.中华骨科杂志, 1997, 17 (9) :577-579, 1003.

管状骨骨折 篇8

关键词:下肢长管状骨,延迟愈合,不愈合,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骨折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但骨不愈合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处理长管状骨骨折,其骨不愈合与延迟愈合情况较多,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给治疗带来一定困[1],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原因较复杂,除了骨折程度以外,还有患者的全身情况,手术操作技术,固定方式,功能锻炼,患者的配合等等[2]。本文回顾性分析下肢长管状骨骨不愈合与延迟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及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选择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患者42例(观察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9.87±11.63)岁;包括胫骨骨折22例,股骨干骨折20例,损伤原因为包括摔伤、车祸、机器绞轧、碾压伤、高处坠落摔伤等。手术方法:石膏托外固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内固定材料断裂4例,发生再移位3例,剩余35例为骨折尚未愈合,从手术至本次治疗时间病程6~14个月,平均(10.35±2.09)个月;约为12个月。

1.2 骨折其骨不愈合与延迟愈合诊断标准[3]

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有假关节形成;多次复查X线拍片显示,骨折线清晰可见,未见内外骨痂或内、外骨痂极少:拍片显示骨折线增宽,骨断端骨面致密性硬化。

1.3 方法

按照1∶2比例选择84例同期正常愈合的下肢长管状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等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百分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60岁47.61%、手术操作不当40.48%、合并感染45.24%、内固定不妥33.33%高于对照组的28.57%、8.33%、7.14%、5.95%(P<0.05),为引起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相关因素;见表1。

3 讨论

骨折经治疗后,其愈合是一个复杂而高度有序的生物学修复过程[4],愈合速度缓慢超出该类骨折正常临床愈合的最长期限(通常4个月),骨折断端尚未连接,且患处仍有疼痛、压痛、纵轴叩击痛、异常活动、功能障碍等现象,X线片上显示骨折断端所产生的骨痂较少,骨折线不消失,骨折断端无硬化现象,而有轻度脱钙,为骨不愈合与延迟愈合[5],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影响骨折愈合因素多种多样年龄大。(1)年龄大。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60岁47.61%、高于对照组的28.57%,与老年患者体质差,骨质结构发育不良致骨折愈合时间延长有关[6]。(2)手术操作不当。如骨折不能解剖复位,而存在分离、旋转、成角、骨缺损;术中软组织损伤严重,骨膜及软组织剥离过多使骨折端血供受损,一些小骨碎片甚至“丧失”血供而成为死骨[7]。(3)内固定不当。包括钢板的长度不足、螺丝钉数目和长度不够等,不能使骨折端紧密贴附达到稳固的固定。钢板长度至少为骨折端长轴的5倍,远近端分别应有至少4枚穿透两层皮质的螺钉[8]。本组病例中钢板长度不足的有4例,螺钉数目不够的有3例,螺钉长度不足的2例,还有2例使用非加压钢板。(4)感染。察组合并感染45.24%高于对照组7.14%(P<0.05)损伤严重,清创时失活组织界限不明,导致术后仍有软组织坏死;骨外露软组织缺损后覆盖不当而导致创口感染,严重时可继发骨髓炎,形成死骨,创口感染后骨的局部血运不良,愈合能力差,故易发生骨不愈合[9]。

上一篇:现代礼仪下一篇:应急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