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牵引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2022-09-2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 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都可成功, 但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以及手法复位失败者多需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为探讨手法复位失败的病例是牵引还是手术治疗, 我科对手法复位失败的80例患儿进行骨牵引法和手术法分组治疗, 现将结果比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 男52例, 女28例, 年龄4~13岁。其中合并桡神经损伤4例, 桡动脉搏动减弱4例。致伤原因:肘部间接损伤64例, 其中摔倒、手掌撑地42例, 高处坠落、手掌撑地22例;直接跌伤肘部:摔倒、肘部着地10例, 高处坠落、肘部着地6例。分2组进行治疗。骨牵引治疗组:40例, 男28例, 女12例, 年龄5~13岁。受伤至骨牵引时间2h~4d。伸直型34例, 其中尺偏型28例, 桡偏型6例;屈曲型6例, 其中尺偏型4例, 桡偏型2例。横断骨折20例, 斜形骨折16例, 粉碎骨折4例。骨折均移位明显。手术组:40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1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7d。伸直型30例, 其中尺偏型22例, 桡偏型8例;屈曲型10例, 其中尺偏型6例, 桡偏型4例。横断骨折16例, 斜形骨折24例。骨折均无对位。

1.2 治疗方法

骨牵引组:患儿仰卧位, 屈曲肘关节, 采用尺骨鹰嘴骨牵引, 牵引重量为1~3kg, 患肢肩部略离开床面, 伸直型骨折另加侧方牵引, 牵引时问5~7d, 必要时可适当延长。牵引前若有张力性水泡应将水泡用无菌针头穿刺吸尽其内渗液。牵引期间注意患肢血运和C臂X线机随时了解骨折复位情况, 待患肢消肿及皮肤条件许可后辅以适当手法复位, 再行石膏托外固定。手术组:l8例采用肘外侧入路, 2例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骨折复位后均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所有患者均行屈肘90°、前臂中立位长臂石膏托固定3~4周。拆除石膏后要求家长督促并帮助患儿加强功能锻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法。

2 结果

按李稔生等评判标准评定疗效, 优:肘屈伸限10°以内, 肘内翻5°以内, 良:肘屈伸受限10~20°, 肘内翻6~10°;可:肘屈伸受限21~30°, 肘内翻11~15°;差:肘屈伸受限30°以上, 肘内翻15°以上, 本组80例均获随访, 时间为5个月~5年, 平均3.5年, 结果见表1。骨牵引组:骨折对位2/3以上22例, 1/3以下8例, 2者之间4例, 对线欠佳2例, 4例肘前有骨突形成, 其中2例屈伸受限达10~30°, 功能评定为可;12例有0~30°的肘内翻, 平均15°, 其中6例达15°以上, 功能评定为差:还有牵引孔感染者6例10孔;优良率为28/40。手术组:14例屈伸功能受限, 其中2例达21~30°。功能评定为可;2例屈伸受限达35°, 功能评定为差, 另2例评定为差是因为克氏针拔出较早致肘内翻达20°, 4例伴桡神经损伤的患儿经探查见神经外膜均有损伤, 外膜修补后神经功能3个月后恢复正常, 还有2例迟发尺神经炎, 经后期手术松懈后症状缓解, 优良率为29/40, 手术前后X线片。2组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3讨论

骨突与尺神经炎的预防。骨牵引组发生的4例骨突形成主要原因还是未纠正成角和未完全牵开, 仍有重叠, 因此牵引后的整复是关键。对于成角的纠正, 只要施加捺正力, 整复并不困难。对未完全牵开者, 最好在麻醉下加大牵引重量, 一般在麻醉过程中都能自动牵开, 若仍不能牵开者, 最好立即手术或石膏固定, 待骨折愈合后二期手术矫正。手术组发生的1例迟发性尺神经炎主要是由于克氏针自骨折外上方打入并在尺神经沟附近穿出, 采用的是肘外侧入路, 未将尺神经前置, 这样在去除石膏后的功能锻炼中克氏针对尺神经产生机械磨擦导致尺神经炎发生。因而我们建议行交叉克氏针固定时最好将其中1枚从肱骨内上髁向骨折近端打入, 这样可避免克氏针经过尺神经沟导致的尺神经炎发生。

摘要:目的 评价骨牵引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成2组, 分别采用骨牵引及手术2种治疗方法。结果 骨牵引与手术2组治疗结果优良率分别为28/40、29/40,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虽2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但骨牵引治疗有较多优越性, 以骨牵引治疗为佳。

关键词:牵引术,髁上骨折,儿童

参考文献

[1] 戴福全, 吴世勇.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种手术入路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 2003, 6 (3) :249~250.

[2] 李稔生, 陆裕朴.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 1982, 2 (5) :264~265.

[3] 马松立, 赵晓山同, 阎连元, 等.小儿移位肱骨髁上同折治疗的再报告 (附512例分析) [J].中华骨科杂志, 1995, 15 (2) :90~92.

上一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下一篇:火电厂燃料管理与节能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