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

2024-05-02

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共9篇)

篇1: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

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

江西省泰和县中医院

罗继珍

343700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骨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对80例下肢骨折骨牵引患者护理情况的回顾和总结。结果:80例骨牵引患者牵引时间最短1周,最长8周,平均时间约4.5周,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缓解了肌肉紧张度,使骨折得到整复,也为择期手术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结论:骨牵引病人在基础护理,加强生活、心理护理,解除生活不便的困难。安排丰富的文化生活,使病人精神愉快纠正病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保证牵引效果,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达到治疗目的。

关键词 下肢骨折 骨牵引 护理

当人发生骨折时,不但引起皮内、筋骨、脏腑的创伤,而且还会导致精神及心理上的创伤。而骨牵引是下肢骨折病人首选治疗方法。骨牵引时间长,功能恢复较慢。因长时间牵引活动不便,疼痛,易发生褥疮、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此类病人易出现紧张,忧愁,孤独,烦躁,甚至无故与争吵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好这种精神、心理上的负担,将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如何做到骨牵引病人的护理舒适及有效的功能锻炼,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是目前护理人员面前的一门新学问。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科自2009年7月-12月份 80例骨牵引病人在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同时,加强心理、生活护理。加快了下肢骨折的愈合,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7-12月份,共收住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80例,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13-88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股骨干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10例,行胫骨结节 牵引70例,跟骨结节牵引10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0例,牵引时间最短1周,最长8周,平均时间约4.5周。

2骨牵引的目的和适应症

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

2.1牵引目的和作用 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其主要作用如下:(1)使骨折复位,尤其是矫正骨折缩短移位。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窟转移位。(2)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3)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4)使轻、中度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减轻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5)使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6)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7)肢体制动减少了局部刺激,减轻了局部炎症扩散。(8)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9)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10)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11)便于病人的护理。

2.2牵引治疗的适应症(1)骨 折 包括新鲜骨折和陈旧性畸形愈合的骨折。新鲜骨折

轻、中度移位可选用皮牵引或颌枕带牵引,移位明显时宜选用骨牵引。

畸形愈合的骨折

手法复位后可选用骨牵引。(2)关节脱位 主要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新鲜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若手法牵引复位失败,可持续牵引2~4周后,再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

新鲜关节脱位 手法牵引复位后辅以皮肤牵引,防止关节再脱位。(3)关节及其周围的病变 包括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关节周围的软 组织炎症,如髂窝脓肿、肢体蜂窝组织 炎等,用皮肤牵引可预防和矫正关节屈曲挛缩畸形。(4)骨骼病变 包括骨肿瘤、瘤样病损、骨髓炎和骨结核等,用皮肤牵引可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5)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用兜带牵引以达到治疗目的。护理

(一)病人问题

病人因躯干肢体牵引活动明显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长期卧床牵引除引起不舒适以外,单调呆板的生活、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易引起病人消极的情绪反应。长期卧床还会造成各种并发症,影响疾病的顺利愈合。

(二)护理目标

保证牵引效果,达到治疗目的。加强生活护理,解除生活不便的困难。安排丰富的文化生活,使病人精神愉快纠正病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

3.1一般护理

对牵引病人,应进行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维持牵引于正常状态。病人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应主动帮助病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病情许可,可教会病人在床上借助拉手,利用便盆大小便等,向其及解释牵引的原理和方法,告知牵引重量是根据病情决定的,不可随意增减,不可随意提捶及取消牵引,注意保持有效性。冬季应注意肢体保暖,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裹,防止受凉。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如洗头、擦浴等,使病人清洁、舒适,也有利于血液循环。

3.2常见并发症防止和护理

3.2.1发生血液循环障碍:随时观察肢端血液循环。观察项目包括肢端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趾活动情况以及病人的叙述,如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等。检查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的方法:用力按压趾甲,甲床出现苍白区,松开后又很快转红润为血液循环正常。如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被动活动趾引起剧痛,病人感觉肢体疼痛、麻木,说明发生了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查明原因,如是否包扎过紧、引牵重量过大等,须及时处理。

3.2.2牵引无效:(1)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滑车抵住床尾,防止牵引锤着地,防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牵引绳上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2)要适当垫高床尾,以保持牵引力与体重的平衡,防止发生诸如下肢牵引者足部抵住床尾栏杆

3.2.3牵引不正确 :(1)牵引时患肢放置的位置应符合要求,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时患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但单个肢体的位置应与躯干、骨盆联系起来看,否则易引起错觉。为防止患肢外旋,可穿带有横板的防外旋鞋。(2)股骨上段骨折行骨牵引时,患肢应尽量外展,病人保持半卧位,以利于骨折对位。胫骨中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角,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骨折复位。(3)牵弓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不利于骨折复位或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当牵引病人叙述患处疼痛时,应认真分析原因,不可简单地减轻重量。(4)告诉病人及其家属,不能擅自改变体位,不能自己增减重量,否则造成牵引失败而影响治疗。

3.2.4防止钢针眼感染: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针眼处不需覆盖任何敷料,每日用酒精棉签涂擦1次即可。针眼处如有分泌物或痂皮,应用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注意牵引针有 无左右偏移,如有偏移,不可随手将牵引针推回,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调至对称。若是牵引针反复发生偏移,可用宽胶布粘贴患肢于牵引架上,防止移动。

3.2.5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不活动,加之头低脚高位,或因疼痛而尽量控制不咳嗽。尤其老年病人抵抗力差,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背部,用拉手练习起坐等。

3.2.6防止发生褥疮:在骨突起部位,如骶尾部、大粗隆、双侧髂嵴、膝踝关节、腓骨头和足后跟等处放置棉圈、气垫等,并定时按摩,每日温水擦浴,保持床铺干燥、清洁。若皮肤受压发红,可涂抹红花酒精后按摩。

3.2.7防止足下垂:腓总神经损伤和跟腱挛缩均可引起足下垂。因此下肢牵引时,应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行胫骨结节牵引时,要准确定位,以免误伤腓总神经。如病人出现足背伸无力,则为腓总神经损伤的表现,应及时检查去除致病原因。平时应用足底托板或砂袋将足底垫起,以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如病情许可,每天应主动伸屈踝关节,如因神经损伤或截瘫而引起踝关节不能自主活动,则应作被动足背伸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跟腱挛缩

3.2.8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患肢长期固定不活动,肌肉代谢活动减退,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关节液及血液循环不畅,浆液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和软骨变性,引起关节活动障碍,使关节僵硬。在牵引期间应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如肌肉的等长收缩、关节活动等,辅以肌肉按摩及关节的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力和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9防止便秘:长期卧床使消化系统活动发生改变,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素食物。指导病人每日按摩腹部:先由右下腹至右上腹,由左上腹至左下腹达耻骨联合上方。如已有便秘,可口服20%甘露醇液,每日3次,每次30ml,也可用开塞露肛门灌入或用肥皂水灌肠。

3.3心理护理

下肢骨折往往是突然的意外伤害,因伤痛和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的生活、运动、学习及工作,给病人心理带来痛苦和心理压力。为此,对病人应热情接待,主动用关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说出心理感受,掌握其思想变化,对不良的心态反应及时疏导和帮助并根据病人需要提供疾病的信息,做好病人的术前宣教,病人应注意事项,康复时间、程序,对病人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与心理疏导,鼓励病人及家属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发现了解病人的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还可引导病人开展读书活动及欣赏音乐等,以丰富病人的文化生活。

3.3.1 对紧张的护理

疼痛是病人最主要的症状,表现在患处肿胀、皮肤绷紧、青紫,不轻易让人触摸。稍有轻微治疗动作,甚至有治疗动作的意向,病人就会表情痛苦,大汗淋漓、呻吟不止等,特别在整复过程中,病人的疼痛心理显得更为突出。此时患者思想处于既恐惧又依赖的矛盾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情志护理应从体谅的角度出发,必须首先安神定志,多做解释工作,说明骨折后,由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气机凝滞或营血离经,阻塞络道,瘀滞于肌肤腠里,故局部肿胀疼痛,随着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和时间的推移,这种肿胀疼痛会逐渐消除。并可作一此能减少疼痛和消除患者心理紧张的情况介绍。同时向病人说明紧张恐惧的情绪会影响复位的顺利进行,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取得良好配合。

3.3.2 对忧愁的护理 当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受到意外损伤后,一旦知道自己肢体发生了骨折,会产生忧愁,担心骨折肢体残废,造成行动不便或丧失能力。个别病人常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敏感,特别喜欢观察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甚至采取偷听或故意找医务人员打探病情;所以我们应该向病人介绍他人与疾病作斗争而使病情好转及至康复的生动事例,时时安慰开导病人,指导病人家属多与病人谈心,给以精神上的鼓励,激发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

3.3.3 对孤独绝望的护理

情绪不稳定和怀疑是骨折病人在整个治疗中常发生的心理反映,特别是一些严重骨折或复位很难达到解剖对位的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情产生孤独绝望情绪,导致心理上不平衡。有的患者会对医生的治疗产生怀疑态度,影响疗效。在这些情况下,医护人员应通过与病人交谈而审其忧苦,避其诱因,随其所喜,解其郁结,调其情志,耐心指导功能锻炼,逐步改善功能状态,消除孤独绝望心理。

3.4功能恢复的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和重要性,取得合作,让病人愉快地接受锻炼,以不增加病人的痛苦为前提。要使每个病人都明确加强康复期功能锻炼,它既可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直,又可防治老年病人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但由于病人心理惧怕和对疼痛的敏感,往往不愿意早期负重及功能训练,结果导致骨折延迟愈合,肢体僵硬或强直,这尤其多见于股骨骨折的病人,而在小腿术后易形成医源性垂足。因此,早期鼓励病人作足背屈伸训练尤为重要,护士应指导病人术后第一天主动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教会病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及跖屈及伸屈足趾运动。做好患肢抬高练习,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检查股四头肌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可让病人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方,感觉到髌骨向上随肌肉收缩而移动,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它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一般2周开始练习关节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但要以活动后病人不感到疼痛、疲劳为宜。病情许可时应练习全身性活动,如扩胸、深呼吸、用力咳嗽、抬起上身等,以改善呼吸功能。讨论

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护士的协助下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状态。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原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随着现代护理学观念的更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下肢骨折易发生感染及关节僵硬,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病人给予合理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让病人积极参与并愉快配合。功能恢复的护理,有利于血液回流,预防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硬、粘连,早日恢复关节功能。采取不同而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以恢复失衡的心理,促进骨折愈合。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提高生命质量是护理的使命,已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0-236 2.何斐英, 陆英珍,韦小花.水垫减压和吹风驱潮在骨盆骨折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6,1(2):49.3.李艳会,许 珂,安春荣.下肢骨折病人的舒适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4(23):583-584.4.郭靓, 贺淑惠.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折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6):1471-1472.

篇2: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

1 护理

1.1 心理护理

行骨牵引的病人只能限制在床上活动, 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再者, 骨折给自身带来的疼痛, 让病人情绪烦躁、焦虑, 易产生消极思想。因此护士应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思想开导, 向病人说明牵引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等, 使病人解除精神和心理上的负担, 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在牵引手术过程中, 病人恐惧心理特别突出, 护理人员应从体谅的角度出发, 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给予病人精神安慰, 使病人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配合治疗。

1.2 疼痛护理

首先正确评估病人疼痛的强度, 如轻微、病人可以自行忍受的疼痛, 应指导病人和家属正确地应用非药物疗法, 如松弛、节律呼吸、分散注意力等。疼痛原因明确时, 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1.3 饮食护理

根据骨折不同时期来调配。骨折早期疼痛最为突出, 骨折刺激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腹胀, 不易进食生冷酸苦食物, 需多吃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如米粥、蔬菜等。骨折中期:成骨细胞占据血肿位置形成骨痂, 宜进续筋之类食物, 如排骨汤、鱼等。骨折后期:宜进补血益气之类食物, 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等;便秘者多饮水, 多食丰富的纤维素的蔬菜, 促进骨愈合。

1.4 牵引的护理

①确保整个牵引系统完整, 骨牵引时抬高患肢15°~30°, 以保持有效反牵引力。 确保正确有效牵引重量, 嘱咐病人及家属不要擅自加减重量。保持牵引锤悬空, 滑车灵活, 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每日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 做好记录, 避免发生过度牵引。防止滑车抵住床尾, 病人足板不能接触床尾。防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 牵引绳上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物, 以免影响牵引效果。保持持续牵引, 不能随意放松牵引。保持牵引钢针两端平衡。跟骨牵引时, 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角, 使踝关节轻度内翻, 以利骨折复位。②观察针眼有无红、肿、热、痛、渗液等异常情况。采用洁悠神消毒针眼处, 每日3次, 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 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 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③加强足跟皮肤护理, 建议悬空足跟或足跟垫水垫。做到每班交接。

1.5 功能锻炼

骨折1周~2周, 主要锻炼形式是肌肉舒缩锻炼, 协助和督促病人2 h~3 h练习5 min~20 min肌肉收缩。在不妨碍牵引的前提下可以活动某些关节, 但不能太用力。中期持续进行有利的肌肉舒缩锻炼, 只要病人的肌肉有力、骨折处不疼痛, 病人可做一些自主性关节活动, 幅度比初期加大, 同时还可进行几个关节活动, 可以通过全身活动带动患肢关节活动。后期应加大各关节活动范围, 以主动锻炼为主, 还可配合按摩, 防止肌萎缩和关节僵直。

1.6 预防并发症

病人卧床越久, 越容易出现并发症, 如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等。每天协助病人进行温水擦浴、热敷、按摩受压部位,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增加皮肤抵抗力。2 h为病人翻身1次, 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时协助病人起坐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及做扩胸活动, 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鼓励病人多饮水, 保持二便通畅[1],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等。

2 小结

本组胫腓骨骨折骨牵引病人术前得到很好的护理, 牵引有效, 术后恢复良好, 配合后期的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 50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本组病人未出现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通过对骨牵引病人的护理, 我们不断总结, 提高护理质量, 做出对病人最好的服务与治疗, 让病人更快更好的康复。

摘要:总结50例胫腓骨骨折病人行骨牵引的护理, 强调应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牵引的护理、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等。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骨牵引,护理

参考文献

篇3: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骨牵引便秘灌肠开塞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20-01

老年骨牵引病人,特别是有便秘史的病人,容易产生质地坚硬的粪结石,堵塞于直肠,使灌肠液不能顺利灌入结肠,且由于体位限制,不能产生较高的腹压排便,灌肠效果差更增加病人的痛苦,临床上发现在灌肠前使用开塞露法效果好,减轻病人痛苦,大便排出顺畅,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方法

21例老年骨牵引病人,年龄在78岁以上,有便秘史,股骨颈骨折,入院后以胫骨结节牵引限制体位,3—10天未解大便,自觉腹胀,食欲减退,查体:可在左下腹部结肠区扪及条索状包块。如按一般的灌肠法,操作中发现大便干结,灌肠导管易折,无法正常插入,灌肠液不能流入,患者诉肛门疼痛不适,情绪烦躁,且受牵引位置的限制,无法使用较高腹压排出干硬大便,灌肠无法进行。现在我们采取先将开塞露一支40ml挤入肛门内,润滑五分钟后,瞩患者稍用力,见有大便在肛门口时,用戴手套的手指协助排出或抠出大便,再挤入开塞露,直至积聚在肛门的粪结石全部排出。再用肛管进入直肠,已无阻力感,灌肠液流入通畅,患者诉有便意后,拔除导管,保留5-10分钟后,自行解出大量大便。

2体会

2.1理解安慰患者。在操作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准备屏风遮挡,保护隐私,减少紧张感,解除患者心理负担,让其积极主动参与。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

2.2操作中注意事项。操作前铺一次性中单,备好便盆。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可抓住牵引床上吊环,健肢屈膝,臀下垫便盆,妥善安置牵引足,保持有效牵引。嘱患者张口深慢呼吸可放松肛门括约肌,同时将开塞露边挤边旋转有利于粪块松動,粪块松动后嘱患者稍微用力,用带手套的手协助大便排出。操作中动作轻柔,随时关注患者的感受,如发现面色苍白,出汗,疲惫等表现,应暂停,休息片刻。灌肠液温度在39-41℃,量为500-1000ml,操作毕,清洗及擦净臀部,并可用毛巾热敷肛门。

2.3指导患者便秘的预防方法。

2.3.1饮食指导合理安排饮食,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和谷类食物,注重粗细搭配,适当食用油脂食物。餐前喝热饮料和果汁,若病情许可,应增加每日的液体摄入,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000ml。2

2.3.2药物指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使用缓泻剂如通便灵,中药等。

2.3.3腹部按摩。用手在腹部由右向左环形按摩,可增加腹内压,促使肠内容物下移,促进排便。

2.3.4建立排便习惯。患者入院后有计划的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器。选择病人自身合适的排便时间,早餐后为宜,每天按此时间排便,不急躁,不随意使用缓泻剂。

3小结

便秘好发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但大多数便秘患者可以得到早期治疗,如根据个体差异服用缓泻剂,按摩腹部等方法。但骨科长期卧床老人,受骨牵引限制,患者对排便有恐惧感,不愿排便,当发生时已经非常严重,因此导致灌肠操作困难。护理人员采取合适的护理对策,恰当的心理沟通,使用开塞露在配合灌肠解除了严重便秘,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玲,张玥.1例便秘患者清洁灌肠配合使用开塞露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83),(1)

篇4: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下肢骨折,牵引,便秘,护理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亚洲地区约14%的人患有便秘[1]。而长期卧床、缺乏活动的病人, 可因肌肉紧张减退而导致排便困难[2]。下肢骨牵引治疗的病人由于卧床时间长, 日常活动受到严重限制, 健康和饮食知识缺乏, 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等易发生便秘。为此, 我们探讨采用持续仰卧位减压法、平静腹式深呼吸的护理措施来预防下肢骨牵引病人便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2009年4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56例下肢骨牵引病人, 意识清楚, 持续牵引时间为4周左右。其中男39例, 女17例;年龄19岁~76岁。既往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无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病史。随机将56例持续下肢骨牵引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8例,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预防便秘方法

对照组2 h翻身、叩背1次;②腹部环形按摩:即每天排便前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30 min~60 min。观察组持续仰卧位减压法的练习:病人双手支撑身体, 挺胸抬臀, 持续30 s~60 s为一组减压动作, 10组为1次, 次数和时间视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及承受能力而逐渐增加[3]。在练习的整个过程中牵引患肢不能受力。指导病人进行平静腹式深呼吸:病人取平卧位, 双目微闭, 舌舐上腭, 平静腹式深呼吸3 min~5 min, 每分钟6次~8次, 腹式呼吸幅度越大, 效果越好[4], 休息10 min再练习, 每次练习30 min~60 min, 每天练习2次或3次。

1.2.2 临床症状积分

分别对以下症状进行积分, 并每天记录。①腹胀:无腹胀0分, 轻度腹胀1分, 腹胀较明显2分, 腹胀明显3分。②排便不费力0分, 排便稍费力1分, 排便较费力2分, 排便费力且需要使用简易通便剂、灌肠等3分。③自发性排便次数:排便次数正常0分, 2 d或3 d排便1次1分, 3 d~5 d排便1次2分, 1周以上排便1次3分[5]。④粪便性状:按照Bristol大便性状图谱[6], 1型为分离的硬团, 2型为团块状, 3型为干裂的圆柱状, 4型为柔软的圆柱状, 5型为软的团块, 6型为泥浆状, 7型为水样便。其中1、2、3、6、7型为异常, 4、5型为正常。

1.2.3 评估方法

①每周进行临床症状积分评估1次, 分值越高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越高;并进行粪便性状评估。②计算便秘的发生率;判断便秘的程度:轻型为大便轻度秘结能自行排出, 无任何躯体不适感, 排便次数每周2次或3次;中型为大便秘结, 自行排出困难, 有腹部不适感, 排便次数每周1次或2次;重型为大便粪质硬, 不能自行排出, 同时伴有腹痛、腹胀、肛周肿痛, 排便次数每周少于1次[7]。

1.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EXCEL2000, 采用SPSS 13.3软件。组间临床症状积分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组间便秘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随时间推移无明显变化, 观察组的积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 由第2周开始,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便秘与原发疾病的关系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 排便次数减少, 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 且排便不畅、困难[2]。长期卧床、强烈的情绪反应、饮食结构不合理、饮水量不足、排便习惯不良、排便时间或活动受限等均是引起便秘的常见因素。便秘反过来会加重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 而焦虑、恐惧心理常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 从而更加剧了自主神经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8]。因肠道功能既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9], 也受神经内分泌的影响[10], 造成腹痛、腹胀、排便费力, 加上患肢疼痛, 病人为减少排便, 有意识地克制饮食, 从而加重便秘。由此可见, 由于伤病住院而至长期卧床、焦虑、恐惧, 影响饮食, 造成排便方式改变, 出现便秘, 便秘又加重病人的焦虑、恐惧, 进一步影响饮食, 加重便秘。这一恶性循环, 不但会影响患肢的痊愈, 还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并发症。

3.2 两种不同护理措施对便秘的影响

腹部肌肉活动可维持肌肉的张力, 刺激胃肠道蠕动, 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2]。而下肢骨牵引病人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 导致胃肠道蠕动减弱, 加之伤病及住院环境影响, 造成病人情绪变化, 极易引起便秘。有文献报道:①持续仰卧位减压法既可促使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增强, 同时使人心情舒畅、情绪放松;又可预防压疮, 有利于骨折愈合[3]。②平静腹式深呼吸可以锻炼腹肌和肛提肌, 促进排便[5]。且持续仰卧位减压法和平静腹式深呼吸病人易掌握, 护士只需及时督促检查即可。然而, 腹部环形按摩的手法及力度不好掌握, 病人自行按摩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护士给予按摩既增加护理工作量, 又不如观察组的护理措施所起的效果显著, 统计结果表明,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与文献报道相近[4,5]。

1.2.2 护理

1.2.2.1 心理干预

①经常巡视病人, 主动进行护患沟通, 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 在取得病人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 鼓励、疏导病人, 促使病人合理利用积极的社会支持因素。②采取措施帮助病人建立有效的控制焦虑、恐惧心理的能力, 释放负性情绪, 重建康复信心, 消除因心理因素引起的便秘。③向病人和家属解释导致排便功能异常的机制及危害性,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持正常排便的重要性, 指导病人和家属参与制订饮食计划和锻炼计划, 使病人积极主动配合, 参与到护理干预计划中。

1.2.2.2 健康教育

①正确的饮食指导。增加食物的种类、花样, 嘱病人每日摄取膳食粗纤维丰富的粗粮、蔬菜和水果, 如糙米、玉米、芹菜、香蕉等, 以促进肠蠕动。鼓励多饮水, 保证每日饮水2 000 mL以上, 每日清晨空腹饮温开水300 mL~500 mL。②住院宣教:责任护士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家庭、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对疾病认识的程度, 并制订出相应的宣教计划和方法。③正确指导定时排便练习, 指导病人晨起或早餐后无论有无便意, 都应反复多次用力做排便动作, 以便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 平时有便意应立即排便, 不要克制。④床上排便健康指导。排便前用屏风遮挡病人, 保护个人隐私, 然后嘱病人将裤子退至大腿中段, 双手支撑身体, 抬高臀部, 将便盆置于臀下, 同时用被子遮盖, 并摇高床头60°左右, 让病人呈半卧位, 将其扶住, 当确定病人坐入便盆后嘱其排便;便后嘱其双手支撑身体, 抬高臀部, 将便盆取出;在整个过程中牵引患肢不能受力。⑤指导病人保持个人卫生, 穿宽松棉质内衣, 勤换内裤, 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床上排便后应立即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参考文献

[1]Cheng C, Chan AO, Hui WM, et al.Coping strategies, illness per-cept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consti-patio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li ment Pharmacol Ther, 2003, 18:319-326.

[2]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22.

[3]王桂荣, 张琴, 冯晓敏, 等.持续仰卧位减压法预防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7) :42-43.

[4]靳彦, 姜明杰.健康指导在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2, 16 (1) :30-31.

[5]朱芬芬, 林征, 林琳, 等.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病人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5) :424-427.

[6]O'Donnell LJD, Virjee J, Heaton KW.Detection of pseudodiarrhea by si mpl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intestinal transit rate[J].Brit Med J, 1990, 300:439-440.

[7]屠云.糖尿病病人便秘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 2007, 21 (1) :113-115.

[8]夏瑾, 陈建永, 潘峰, 等.功能性便秘病人社会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3) :207-210.

[9]Rao SS, Hatfield RA, Suls Muls J M, et al.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stress induce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human colonic motility[J].AmJ Gastroenterol, 1998, 93 (6) :985-990.

篇5: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牵引折顶法;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97-01

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有时会存在误诊的情况,其是由于手掌因外界因素着地导致腕关节受伤而成。对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治疗主要是让手掌恢复原位[1]。本文观察牵引折顶法治疗30例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摘要】目的:观察牵引折顶法治疗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牵引折顶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9例患者复位成功,一例治疗失败;43.3%的患者治疗显效,53.3%的患者治疗有效。结论:在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治疗中采用牵引折顶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牵引折顶法;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97-01

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有时会存在误诊的情况,其是由于手掌因外界因素着地导致腕关节受伤而成。对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治疗主要是让手掌恢复原位[1]。本文观察牵引折顶法治疗30例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摘要】目的:观察牵引折顶法治疗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牵引折顶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9例患者复位成功,一例治疗失败;43.3%的患者治疗显效,53.3%的患者治疗有效。结论:在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治疗中采用牵引折顶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牵引折顶法;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97-01

篇6:牵引骨折病人的护理

1 注意情感护理

《内经》曰:"善诊者, 必先医其心, 而后医其身"。当发生骨折时, 不但引起皮肉、筋骨、脏腑的伤痛, 往往由于肿胀疼痛等刺激和相关知识的缺乏, 患者心理上不适应, 易烦躁发怒、恐惧忧虑、消极悲观, 因此应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开导, 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等, 使患者解除精神和心理上的负担, 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在牵引手术过程中, 病人恐惧心理特别突出, 护理人员应从体谅的角度出发, 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给予精神安慰, 向患者讲明精神恐惧和情绪紧张会影响牵引术的顺利进行, 使患者以较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2 加强饮食调护

骨折使患者气血受损, 饮食上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舌苔脉象、骨伤科分期辨证施食。早期骨断筋伤、气瘀气滞, 肿胀疼痛, 体温偏高, 饮食宜清淡可口, 不宜过食油腻辛辣之品及发物, 不能急于服用补养之品。中期瘀未尽去, 筋骨未连接, 但大小便通畅, 舌苔脉象较为正常, 应进食清补之品, 促进气血恢复, 和营生新。后期则给予营养丰富滋补之品, 补益气血, 强壮筋骨, 加强骨折愈合。

3 认真做好牵引的局部护理

3.1 保持患肢于功能位置

牵引后患肢应置于功能位, 嘱患者可进行允许范围的活动, 不要擅自改变体位, 并耐心解释其保持体位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取得病人合作, 严防因体位改变或不当造成骨折再移位, 影响牵引治疗效果。

3.2 密切观察牵引重量

牵引砣要悬空, 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 以免削减重量;每日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 做好记录, 为医生增减牵引重量做参考。

3.3 注意观察牵引力线

牵引的方向不可随意改变, 牵引绳应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成一直线;牵引绳应滑动自如, 被子不可压在牵引绳上, 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滑动牵引的患者, 要适当抬高床头、床尾等处, 以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平衡。

3.4 皮肤牵引时

要随时巡视病房, 倾听患者主诉, 严密观察伤肢末端的动脉搏动情况和局部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疼痛、手指或足趾自主活动等情况, 还要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 局部皮肤有无水疱、皮疹或溃疡, 若发现异常, 要立即报告医师, 及时处理。

3.5 骨牵引时

每日用75%酒精滴针孔处2次, 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 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 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6 兜带牵引时

要注意松紧适宜, 如过松, 兜带易滑脱;过紧, 骨突部位易产生压疮。

4 注意功能锻炼

向患者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初期主要形式是肌肉舒缩锻炼, 在不妨碍牵引的前提下可以活动某些关节, 但不能太用力。中期除持续进行有利的肌肉舒缩锻炼处, 只要病人的肌肉有力、骨折处不疼痛, 病人可作一些自主性关节活动, 幅度比初期加大, 同时还可进行几个关节活动, 可以通过全身活动带动患肢关节活动。后期应加大各关节活动范围, 以主动锻炼为主, 还可配合按摩。

5 注意防止并发症

牵引病菌卧床时间较长, 易出现并发症, 如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心脏血管疾病等, 应以预防为主。如经常进行温水擦浴、热敷、按摩受压部位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增加皮肤抵抗力, 预防褥疮的发生;定时协助患者起坐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及做扩胸活动, 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等。

参考文献

[1]张安桢, 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安桢, 邵光湘, 阙再忠, 等.中医骨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黄海燕, 宋修梅, 王海燕.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辨证施护[J].中医正骨.

篇7:跟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键词】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心理护理;效果

跟骨在人体骨骼系统中的地位很重要,它不仅是足弓的重要组成,也是人体最大的附骨,对人体的负重及行走至关重要。若在跟骨发生骨折较难处理,传统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近些年医疗学者对跟骨的研究与治疗越来越重视,一般选择手术治疗。本文以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80例收治于我院骨科的跟骨骨折患者为例,对根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护理进行了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骨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其中男62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25-54岁之间,平均年龄35.6岁,患者入院时骨折时间在1d-5d之间,均为高空坠落损伤所致,患者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77例。其中,单侧根骨骨折72例,双侧骨折8例。患者入院前均进行了内固定手术,固定采用骨外侧入路,用骨钢板内侧固定。患者均确定需采取手术治疗,术前采用根骨侧位、轴位和borden位X射线扫描,14例患者采用水平及额状面CT扫描。

1.2治疗方法患者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待下肢无疼痛感后采用根骨外侧L形切口划线。手術时将皮肤及皮下按组织纹理全部切开,采用骨膜下锐性剥离,减少跟腱牵拉产生的影响。术中将X机透视面骨折完全复位后,将关节间隙、boder角及Gissane角拉伸结合至正常角度。若存在骨缺损可采用自身髂骨骨骼进行植骨。将外侧骨碎片复位并采用骨钢板固定后冲洗切口,在切口可视处放置引流片,缝合切口,外部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压紧。伤口缝合后,抬高患肢,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5-8d,3d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12周后进行负重治疗,恢复状态不佳的患者可15周以后进行负重治疗。

1.3治疗结果本组患者80例,手术治疗出院后进行随机随访,随访效果采用maryland评价体系进行足部评分评价。患者骨折恢复标准为优的47例,良的为30例,可的为3例,总优良率为96.25%。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渗液的有5例,切口感染的为4例,皮肤坏死的为1例,以上患者经换药和取出钢板后恢复愈合。患者术后X线光片显示,根骨及关节恢复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在病人入住医院时,医护人员要重视宣传防范安全方面的知识,以避免出现再次损伤。同时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方案及主管医师,还可以对患者宣传近期成功的病例,从而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患者进行根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抬高患肢,多卧床休息,采用冰水冷敷的方法降低伤口疼痛,局部采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并采用静脉加压泵对伤口消肿。患者术前若出现张力性水泡,用注射器将水泡内的液体抽干后再进行手术。手术后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进行护理,必要时采用注射安痛定进行缓解镇痛。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尽可能轻柔、护理按压点要准确有效,以免加重患者的痛感。

2.2心理护理根骨骨折一般是由于高空坠落导致的外伤,由于手术的难度和不可预知性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患者在治疗时经常担心手术致残或留下后遗症,因此焦虑和慌张的情绪在所难免。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要耐心细致地跟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鼓励患者消除顾虑,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根骨骨折如不进行手术治疗则恢复正常的可能性较小,后遗症出现的几率较大,要尽快进行手术,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在手术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对于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均有较好的效果。

医护人员要尽量多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通过与患者交流或者与患者家属沟通,多方面采集患者的心理信息,结合患者的伤病情况和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手术前护士要提前告知患者和家属,麻醉剂使用若干小时后效力会消退,手术的创口会疼痛,均属正常反应,使患者有个心理准备,以避免出现不良心理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睡眠情况,及时与家属交流,反馈病患信息,来推测其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反应,从而果断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护理措施,以预防精神症状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2.3术后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后要尽可能抬高患肢,避免因血流压力造成的出血过多现象的发生。手术后前72h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及时更换被体液和血液浸透的纱布,做到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手术后皮肤换死及伤口感染。此外,由于根骨周围的软组织的供血较为薄弱,皮肤弹性较差,根骨手术出现由于供血不足造成的皮肤坏死及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几率非常大。医护人员根据此特点,密切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在术后3d的疼痛最为明显,7d后疼痛逐渐减轻。患者在疼痛时,医护人员要采用松弛术分散患者注意力,减缓和减轻疼痛。根骨术后72h可进行下地活动,因此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安静对于患者进行活动非常有效。患者开始活动时主要进行足趾及踝关节的活动,医护人员要鼓励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锻炼,对于恢复足部功能非常有效。术后2个月后,对患者的足部进行X线扫描,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而决定患者负重训练的时间。若患者恢复的不理想,则考虑延长负重训练的时间或决定患者是否进行第二次矫正手术。

3讨论

近年来,在高空坠落引发的各种临床治疗中,跟骨骨折最为常见。由于根骨处于足部的特殊部位,术后出现软组织坏死和伤口感染的几率较大,足部骨组织易出现筋膜室综合症。因此,手术后的根骨护理对于根骨伤口的愈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根骨部位血管术后的供血功能不能得到正常的保证,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并发症也较大,因此,根骨骨折护理的关键是对切口的护理。如果患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情况的发生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根骨骨折部位比较特殊,损伤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外固定架使用、开放复位、斯式针撬拨复位等情况进行治疗。除此之外,采用正确及时的治疗方案并对根骨进行牢固治疗,同时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身体特点和精神状态,严格按照护理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及时的术前心理疏导和积极的术后护理,并辅之以科学的饮食调节,对于围手术期患者最大程度恢复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综上,对根骨骨折患者的护理,必须因人而异,才能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从而减轻根骨骨折患者的病痛,以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许辉,贾连顺,等.跟骨骨折合并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7):408-411.

[2]潘永太,许世建,等.关节内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与并发症[J].中国矫形杂志,2005,13(22):1716.

[3]张金利,刘林涛,马宝通.手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2):908.

[4]张贵春,李秉胜,张永先,郑吉波.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及早期并发症预防[J].实用骨科杂志,2009(03):190-191.

[5]左玫.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8):646-647.

篇8:舒适护理在骨牵引病人中的应用

关键词:骨牵引,舒适护理,应用

骨牵引病人卧床时间长, 部分自理能力受限, 创伤及骨牵引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需要卧床大小便等引起病人生理、心理上的不舒适。为减轻或消除骨牵引病人的不舒适问题, 2007年1月—2008年3月对36例骨牵引病人在整体护理中融入了舒适护理, 并与对照组比较,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36例, 男14例, 女22例;年龄26岁~78岁 (49.3岁±7.6岁) ;其中股骨骨折12例, 股骨颈骨折24例;对照组35例, 男15例, 女20例;年龄29岁~75岁 (48.9岁±6.9岁) ;其中股骨骨折13例, 股骨颈骨折22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只采用一般护理方法, 观察组则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舒适护理。

1.2 方法

1.2.1 疼痛程度评估和满意度调查

在骨牵引前和骨牵引第10天分别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在骨牵引第10天和骨牵引结束时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疼痛评估采用数字评分法, 即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 0为无疼痛, 10为最剧烈疼痛, 0~4为轻度, 5~6为中度, 7~10为重度。让病人划分出一个最能代表过去24 h内其疼痛平均程度的数字。

1.2.2 舒适护理

1.2.2.1 心理护理

骨折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 渴望得到最及时及最佳的治疗, 心理护理可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使病人安心治疗;护士应热情地接待、亲切地询问、细心体贴, 使病人能顺利接受治疗。其次, 在骨牵引前, 无论术后预后如何, 术前都应予病人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 避免消极暗示。同时针对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 采用个体化的心理辅导模式, 调动病人的家庭及社会关系, 给病人最大的支持,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 以稳定的情绪配合骨牵引手术。骨牵引前的指导, 根据骨牵引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 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如改变体位、练习床上大小便, 以便病人更快地适应骨牵引治疗。

1.2.2.2 骨牵引期间的舒适护理

环境舒适: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 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能提高环境舒适度。对性格孤僻的病人, 应将其安排在小病室或单人居住, 与家属协商尽量安排病人平时喜欢的人陪护, 鼓励病人多与人交谈, 多听音乐, 禁止在病人面前谈论其比较敏感的事情;将性格开朗的病人安排在大病室, 鼓励病人之间相互交流、谈心。尽量为其营造一个安静、安全、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 即室温控制在22 ℃~25 ℃, 湿度在50%左右。在病人听力所及的范围内, 不允许有喧闹声, 并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整齐、干燥。体位舒适:骨牵引的治疗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舒适感, 护士应与医生积极配合, 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 协助病人尽量采取舒适体位。如在骶尾部垫软枕、水垫等, 以减轻骶尾部的不适。治疗舒适:在输液治疗时, 应采取肢体远端静脉输液, 并选择质量好的血管。病人心情烦躁时, 尽量暂不予治疗, 待病人情绪稳定后再行治疗。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除以轻柔的手法、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体贴周到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外, 还应在护理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中注重舒适效果的评价, 如夏天采用水垫垫骶尾部时, 一般不要使水垫直接接触病人, 可用中单垫在水垫上面, 使病人感到舒适;为老年男性病人导尿时, 因其前列腺肥大而致导尿时疼痛加重, 故可在利多卡因麻醉下导尿, 以减轻疼痛。心理舒适: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护士应多与病人进行交流, 帮助病人分析病情, 对有焦虑情绪的病人可诱导其宣泄, 使其情绪稳定。护理人员感情的投入, 构成一股特殊的社会情感支持力量, 使病人感到温暖, 能够纠正其负向情绪。

1.2.3 疼痛的护理

因创伤和骨牵引引起的疼痛是不舒适中最常见的表现, 也是影响病人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 疼痛可致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使病人出现焦虑、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严重影响病人的舒适、休息和睡眠。医护人员认真倾听病人主诉, 细致观察其对疼痛的反应, 及时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 积极采取措施, 如放松疗法, 轻音乐疗法, 给予心理安慰, 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以减轻因疼痛、恐惧等引起的不舒适感。

生理上的舒适和病人自尊心的维护 病人骨牵引术后因穿衣困难而常使下半身肢体大部分暴露, 因卧床需他人协助在床上大小便, 护士可能对此司空见惯而忽视了病人的感受, 但可能损伤病人的自尊。因此, 要随时注意遮挡病人暴露的身体, 尊重及保护病人隐私。满足病人生理需要, 及时协助病人更换体位和床上大小便。对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者, 可根据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 促使病人将大小便排出。每次排大小便时, 应用屏风遮挡, 以维护病人的自尊。在天气寒冷时, 还需注意患肢保暖。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1)

2.2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 (见表2)

通过实施上述护理, 观察组36例病人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 无投诉发生, 在牵引的第10天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整个护理过程最终满意率达97.2%, 明显高于同期的对照组病例。可见对骨牵引病人实施舒适护理能更有效地帮助病人减轻疼痛, 并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3 讨论

疼痛是骨牵引病人的常见症状, 对于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均会造成伤害[1];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 护理工作更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舒适护理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性上达到愉快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 舒适护理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的整体化行为, 是整体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舒适护理是主动护理过程, 是将护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努力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治疗休养环境。因此, 有目的、有意识地探索舒适护理的临床实践, 满足病人的舒适需求, 使病人在舒适的环境、治疗中的舒适护理, 生理上的舒适护理, 医护人员的娴熟技术, 优质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语言沟通中, 有效地帮助病人减轻疼痛,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并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张雪艳, 谢雪华, 王东明.慢性疼痛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 2002, 16 (2) :88.

篇9:骨折病人的心里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25-01

骨折病人大多数是突然遭受暴力或间接暴力 、创伤,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甚至有生命危险,常常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和烦躁得矛盾情绪。针对骨折病人的这些心里,则对解除病人得疾苦,缩短病程有较大帮助。现就对病人实施心里护理得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首先,要注意观察骨折病人心里,由于骨折是骤然发生得意外伤害,突然失去肢体正常活动功能,担心肢体的残缺能否治愈或治愈后的情况对家庭经济带来困难等因素,造成病人的紧张情绪,形成了异常的心里特征,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无微不至得关心病人,体贴病人,耐心得做好解释、疏导工作、以缓解病人得恐惧心里和紧张感。 对肢体已残缺或需截肢的患者,要先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使家属与我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当好心里向导,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对其实施得护理与治疗。

其次,优化医院环境,对改善病人的异常心里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提前进行晨间护理,保持床单元干燥、整洁,对卧床病人应勤巡视病房,每2-3小时巡视一次病房,给予勤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的发生。视病人如亲人,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得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心里上一切不良因素,解除后顾之忧,自我调节,增强自信心,争取早日康复、恢复肢体功能。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乘应用题下一篇:爱养花的爷爷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