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品味

2024-05-04

语文阅读品味(精选十篇)

语文阅读品味 篇1

一、深情并茂地范读,品味语文的多情

范读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情感指导,真切的情感体验。同时,一个好的范读也是学生接下来自己独自朗读的一个很好的开头,指引他们用心朗读,品味朗读课文的快乐,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也起到了一个以读代讲的作用,可以省去很多枯燥的话语。教师精彩的范读, 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 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阅读,没有感情的投入, 是得不到回报的,或回报甚微!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刚出校门我就接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这篇文章真是很费劲,有种说不清、道不楚的感觉。 后来有幸听了贾志敏前辈上这堂课,深有感触,他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很重视朗读,他的精彩范读让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情境,似乎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身边, 爸爸妈妈不同的声音萦绕耳旁,他们也急切地想读读这个与他们经历如此相似的故事。特别是感人的课文,情感很丰富的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成功了》……

记得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 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

二、自由朗读,品味语文的深广

所谓“一百个人看哈里波特就有一百个哈里波特”,孩子是有个性的,在老师范读的熏陶下,孩子有了自己对课文的认识,并有了语感,对读课文是跃跃欲试。如学生在学习《纸船和风筝》一文时,在老师范读后,学生进行了自由朗读,他们急切地读课文,在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了自己的想象,有的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了小熊和松鼠,随他们相识的快乐而开心, 随他们误会的揪心而难过;有的孩子则是在想他们误会产生的经过;有的孩子则在想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和好如初;还有的孩子联想到了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友好相处……

自由朗读就是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品读的空间 ,特别是学习诗词时更需要自由地品读,美学大师朱光潜说:“把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这说的正是自由朗读的实质。

三、品读重点段,品味语文的深层内涵

歌有高潮,文章有情到深处。那是画龙点睛之笔,那是全文的浓缩,那是让人落泪的音符,那是推敲作者心思的大门, 那是打开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那是拨动孩子们心灵的琴弦。听《我们成功了》中的“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听听同学们的高呼声,你也会很安慰,虽然没有去北京,虽然2001年过去好几年了,但是在孩子的朗读声中我还是能感受那兴奋的心情、热闹的场面。品读重点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品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人类“爱好和平、追求和平”的执着精神……

四、品读重点字词,品味语文的巧妙

读课文如果找到了课文的眼睛,就能透视整篇课文,就有“四两拨千斤”的学习效果。如学习《看雪》这篇课文时,我就抓住“橱窗”这个词,让孩子多读,理解是什么意思,并进行补充“:橱窗里有什么?”从而理解“只能在橱窗里看雪”是什么心情? 从而去设想:他们会有什么愿望呢?进行联想:台湾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样就达到了理解课文的目的。

很多课文都可以通过对重点字词的品读理解,再以滚雪球的方式进行学习, 很多难点都可以迎刃而解,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就会水到渠成,这个就是语文语言文字的巧妙之处。

小学语文品味语言与阅读方法 篇2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很多文章字字珠机,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教学中,教师应抓住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语言,使学生揣摩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人文美、内涵美。

反复呈现的词语,往往表达着人物强烈的心情和情感,反复呈现的句子同样表达着强烈的情感。有的课文都将文章的感情线索用反复出现的句子来呈现,而这些重点句段的仔细品味琢磨也会令我们受益匪浅。

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它的每一次出现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析文本之后,不难发现:正是因为有了这句话的支撑,阿曼达的父亲才没有像其他父亲一样放弃拯救自己的儿子;正是因为有了这句话的承诺。

废墟下的阿曼达才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坚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句话的鼓励,当安全的出口被开辟出来之后,阿曼达先人后己,让他的同学们先走出去。可见,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发掘和品味,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全文的感情基准,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再如:《凡卡》一文中有三个描写凡卡叹气的句子,“凡卡叹了一口气,呆呆地望着窗子” “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他又叹了一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凡卡三次叹气与他的年龄很不相访,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就能够体会到现实中的凡卡是多么痛苦!

品味文字,通过前后对比描写的句子,展现着人物不同的心情,透过对人物心情的体验,我们能够走进作品人物的心灵世界。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引导学生品读“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和“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在对比朗读这两个出色句子中,感受小女孩为什么前后擦燃火柴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就能够体会到:对于小女孩来说,她对幸福的渴望,要比对火炉、对温暖的渴望要更加强烈。换句话说,小女孩对幸福的需要,是高于物质需要的更重要的精神需要。

二、美读文字,感受语言

古人读书讲究“美读”,“批文入境”,于“得意”处则“忘形”。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用词精美,语句生动。这些优美的词句,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如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写景中的长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是把它作了格式的改动,用了诗化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学生在这样诗化的格式下,自然地、有声有色地把长句朗读了出来,无论是高亢激昂还是低回婉转,都韵味十足。在这一创造性地玩味语言的过程中,不仅把文章中流动着的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还让学生们都陶醉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中。

三、赏析文字,细嚼语言

语文博大精深,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的标点符号,都令人深思。对语言文字的赏析就是引导学生细嚼语言之美,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更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审美。

如教学《小镇的早晨》时,学生对“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座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圆形的桥洞中悄悄地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这句话,提出了质疑:课文是不是印错了,为什么小舟是在水上,文中却用这个“飘”,而不用带水的这个“漂”呢?

师:是呀,为什么课文要用“飘”,而不用“漂”呢?

生:“飘”用得很特别,让人感觉到小船从桥洞里钻出来时,动作非常轻巧,好像随风轻轻飘出来一样,所以用“飘”好。

生:课文讲的是小舟在河上轻轻飘过,我认为这个“飘”应该写成“漂”。

师:是呀,水是“漂”,也有道理。

生:我查了字典,“漂”的意思是物体在水面上移动,所以小舟漂过应用“漂”,课文中用“飘”可能是教材出了错误。

生: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重点在描写小镇早晨恬静的特点,我想作者用了这个“飘”字,大概是为了突出小镇早晨恬静的氛围吧。

师:很有道理,谁能说得更充分些吗?

生:这个“飘”字,让我们感觉到了小舟在上面经过时,一点都不惊动水面,简直不是在水中“漂”而是像在风中飘过一样静静的。

生:一叶叶小舟在水面上“飘”过,让人感觉到小舟在水面经过,就像是羽毛在微风中飘一样无声无息。

生:还让我感觉到小舟经过河面时不留一丝波纹,不留一点痕迹,所以才不用“漂”。

师:由此可见,小镇的早晨——

生:(齐)多么恬静啊!

一个“飘”字的教学,不仅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洛克这句话的内含,还让我的学生深深地感受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品味到语言文字的迷人魅力。

四、探究朗读,激活思维

通过探究朗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又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

文本所蕴涵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感染,起到灵魂净化和升华的功能作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五、关注语气词,体会情感

《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你一向是一个刚强的孩子啊”“大嫂,请回去吧”,这些句子中的语气词,同样在默默地表达着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关怀以及友爱之情。课题组教师在解读《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关注了这些语气词。

语文阅读品味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语言品味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22-0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汉语言品味——文章构建——审美情感”的机理,构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审美体系。它是一个反映阅读教学本质,揭示阅读教学规律,体现阅读教学的崇高审美层次的系统。所以说,在新课堂中,老师应把阅读品味和感情交流放在重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和感悟,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

一、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品味

1、赏读品味法

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学中,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用优美的文字来表现秀丽的自然风光、复杂的内心情感、未曾亲见的事物等。朗读能够使学生脑海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形象,诱发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人间真情、感受万物生灵。作为教师要在范读过程中,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倾注到字里行间,也要教会学生将情感融入朗读,感染学生,诱发其去想象,使其入境入情,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其对美的共鸣,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同时,教师在朗读后,还要针对文本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来分辨真善美的能力,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具体的朗读方法灵活多样,但所谓殊途同归,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2、比较品味法

比较,是语言品味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从而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对于简练凝重的语言,如果常规的品味方式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意味。新课程所选的大部分文章,语言都很有特色,每一个词语都是作者仔细推敲之后精心选择的,决不能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采用换词的方法,通过比较品味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语言的准确与生动。如分析《北京的春节》一课中的一段“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这一段中的“赶做”能不能换成“在做”呢?教师要引导同学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赶”字能够突出那种过年的红火景象,而“在”却在语意上显得平淡,所以二者不能互换。

二、体验情感进行阅读

1、精心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验文中真情

教师只有正确把握文本,仔细斟酌文本的切人点,精心设计对话的话题,才能让学生既能在话题中找到阅读的支撑,又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主体性。如:《妈妈的账单》这篇文章的阅读,可以利用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来设计话题:妈妈面对账单,她做了什么?试想一下当时妈妈内心会有什么想法?应该说这个话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后一个问题,学生想要独立地去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正是话题有了一定的难度,思维有了一定的强度,才容易激发起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欲望,才能够使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地揣摩文本的语言、体验人物的内心,也才能让这个话题始终似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学生的心拴在了课堂上,拴在了对文本语言的阅读和感悟上。当阅读过程中把话题打开后,可以适当地把阅读问题向生活实际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议一议。如有可能,可以将口语交际的教学与阅读学习结合起来,教师可灵活掌握。

2、换位思考,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手法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非常重视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利用这种优势来设计换位思考的阅读模式是十分有利的。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当学生的理解流于肤浅时,教师要耐心给予指点;当学生徘徊于语言文字的门口,教师要智慧地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引导换位体验课堂有效对话的手段之一就是引领学生进人文本语言所描述的境界之中。

享受课外阅读品味语文醇香 篇4

因而, 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 品味语文特有的醇香, 需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许多家长不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 甚至学生本人对课外阅读也很少重视, 原因就在于怕课外阅读挤了课内学习的时间, 影响学习成绩。其实, 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 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课本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 更广阔丰富、生动多变、精彩万分的世界在课外。例如, 学习《草船借箭》一文, 学生仅学到了课文和课堂内教师提供的一些三国知识, 无论从《三国演义》的重要文学地位看, 还是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要求看, 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笔者便将《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用“故事擂台赛”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并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儿童版的《三国演义》。这样, 学生不仅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了解了“赤壁之战”, 同时, 《三国演义》中大量的精彩故事, 更让学生受益无穷。

其次, 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课内学习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学什么由不得学生, 怎样学也往往是由教师设计, 因此课内学习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重, 一般很少有真正的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课外阅读就不同, 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读什么, 怎样读, 接受哪一种观点, 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 自主地选择。学生从课内学习步入课外阅读, 就好像关在房间摆弄玩具的小孩跨出房门走进了大自然。

二、依靠强而有效的措施保证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要把课外阅读开展好, 除了认识到位, 还需要措施到位, 否则想得再好也是水中月镜中花。

1. 有指导。

包括常规指导和专题指导。常规指导, 如小学生适合读哪些书, 在什么时间读, 是精读还是泛读, 怎样做读书笔记等等。专题指导, 包括明确阅读目标, 推荐阅读书目, 布置阅读要求。

2. 有笔记。

古人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的精华摘录下来, 以后反复体会, 渐渐消化吸收, 成为课内学习的养料, 促进课内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 学生拥有了一本内容丰富、设计精致的读书笔记, 等于拥有了一片色彩缤纷的小天地, 拥有一份自得其乐的好心境。有了这些, 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走近语文了。

3. 有检查。

笔者所在班级的课外阅读笔记由一开始的天天查变为后来的一周一查, 现在固定为两周一查。检查内容包括:阅读内容是否合适、材料摘抄是否准确、数量是否充分、书写是否清楚, 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 以促进和完善学生的课外阅读。

4. 有交流。

每学期开展两到三次的读书笔记交流活动, 这一活动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弥补部分学生家庭读物偏少的缺陷, 二是可以刺激疏于阅读摘录的学生多读多记, 最后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活跃学习气氛。当然, 教师也可以参与读书交流, 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告诉学生, 把自己大量的读书笔记提供给学生, 这时, 所产生的效果就不仅仅是增加学生的知识, 更是一种重于言教的榜样的感召力。

5. 有时间。

课外阅读最难解决的就是时间问题, 特别是在校内的时间, 但如果学生的读书时间得不到保证, 阅读可能就止于口号:

一是校内每天20分钟。有师生共读, 有听读欣赏, 有相互交流, 还有持续性的默读。二是每天回家后要保证自主阅读20分钟, 同时减少作业量把时间腾出来阅读。三是充分利用寒暑长假, 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并做好读书笔记。

语文阅读品味 篇5

术》教案 鲁教版

【把脉高考】

一、2013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分析文学语言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感情、揭示主题的作用和效果。

三、从命题形式上看,或单独考查语言赏析,或以理解关键词语、重点句子为主,或综合考查等,灵活多样。

【复习目标】

找准鉴赏角度,明确赏析思路。【备考集锦】

一、常见句式

①整句: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适合于加强语势、强调语义,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

散句:指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的句子,长短不一,自由活泼,生动感人。散句能使语气舒缓,舒卷自如。

整散结合会使语言错落有致,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富于变化,丰富多彩。②长句:字数多,容量大,层层修饰,结构比较复杂,故表意严密、内容丰富、富有气势;

短句:字数少,结构简单,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④变式句: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而改变了惯常的结构形式或句子顺序。常式句:按照汉语惯常的结构规律来组合的。⑤感叹句情感强烈,疑问句发人深思。⑥另有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

二、常用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反复、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借代、双关、反语、顶针、呼告等。

表现作手法,对比、烘托、衬托、白描、渲染、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侧面描写、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

三、常见语言风格

1.准确周密:用词精确、科学、合乎逻辑。

2.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用最少词语表达丰富的意义。

3.生动形象:语言个性化、描写逼真、修辞活泼新鲜、句式灵活多变。4.朴素自然:白描、口语、真切平实、通俗易懂。5.含蓄蕴藉:象征、双关、暗示,富有言外意,深沉厚重。

6.幽默风趣: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突出事物本质,诙谐机警,活泼有趣。

7.庄重典雅:用典,辞约意丰,引用古诗词,采用书面语、专有名词、术语,多用长句、复句。

8.清新明快:语言干净利落,明白晓畅。

9.绚丽华美:辞藻华丽,内容丰富,表意细腻,多用修辞,富于联想、想象。10.音律和谐:多用叠词、象声词,多用整句,多用四字短语,合辙押韵,有音乐美。

11.整散结合:整句(对偶句、对比句、排比句、反复句、顶真句等)与散句错杂。【走进高考】

请完成“课堂学习案”中的“解题示例”。

课 堂 学习案

一、分类讲练

(一)词语的锤炼

1、【解题示例】:2011湖北卷 汪曾祺《才子赵树理》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

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17.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2、【学海导航】:

3、【踩点热练】:莱州一中2013届高三模拟试题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③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对手——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者,仍不放弃它的牺牲品。世俗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这个被追捕的人几乎还没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看他。他们随身带着的报纸带来一栏长长的、对这逃离监狱的珍贵动物的报道。他已经被出卖和包围了,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拦住了托尔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所有的站都被警察告知,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被动员起来,他们已经订好特快车。记者们从莫斯科,从彼得堡,从尼什尼叶,从四面八方追踪他这头逃跑了的野兽。列夫·托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已一起,人们不容许他属于自己和 2 实现他的神圣化。

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二)句式的选用

1、【解题示例】:季羡林《夹竹桃》

(夹竹桃)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本语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鲜明特色?

2、【学海导航】:

3、【踩点热练】:威海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戴鹏《我来吊济水》 伫立在古荥(xíng)泽虎牢关岭头,我望着东去的黄河,却念着无形的济水。柔弱的济水,柔情的济水,柔和的济水,是怎样成就了黄河,弥补了黄河,丰富了黄河?任性的黄河,韧性的黄河,人性的黄河,又是怎样塑造出炎黄子孙独特的禀赋、不屈的性格和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顽强力量?!

济水的隐忍与胸怀,凝聚成济水的高洁;黄河的坚韧与狂放,造就了黄河的伟大。我们这两位可敬的老母亲,用她们共有的天赋,为炎黄子孙打上特有的胎记;用她们优秀的基因,给中华民族留下不变的符号。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手法的运用

1、【解题示例】:2012四川卷 刘亮程《柴禾》

⑥最后,它们(柴禾)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

16.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2、【学海导航】:

3、【踩点热练】:临沂市2013届高三模拟试题 次旦多吉《雪域青稞》

⑥犹能记起初见稻子时的情景。因为读书的缘故,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西藏。火车一路驶向江南的土地,当我还沉浸在长江的壮观时,一抹重重的绿色映着敞开的车窗扑进来。我心想,这就是稻苗吧。它们整整齐齐地拥簇在一起,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如果说家乡的青稞地是一尊富有内涵的雕像,那么初见江南的稻田,真觉得它们像极了由色彩取胜的泼墨画。雕像凝重,饱含着思想的力量,而泼墨画则精致,细腻,让人想起“草长莺飞二月天”,让人想起那争抢暖树的几只早莺。

⑦如今,久在南国,我已切身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典雅和细腻,然而不论它是多么迷人,即便是每天都在看那一片片的稻田,我却总也忘却不掉西藏的青裸。虽然没有那么精致、典雅,却也别有一番率性而为的美。

21.请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四)语言的风格

1、【解题示例】:2010山东卷 老舍《骆驼祥子》

(刘四爷)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19.画线部分(以上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2、【学海导航】:

3、【踩点热练】:(2012潍坊模拟)罗会仟《大象无形》: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下面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④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特殊的流体当属水。常见是因为水覆盖了地球的绝大部分表面,水孕育了并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只是“女人是水做的”,其实男人也差不多都是“水货”。说水特殊是因为水作为流体,水分子之间除了范德瓦尔斯作用,还有一种更特殊的相互作用——氢键,即水分子由于电荷极化造成分子和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更强的电磁作用。正是如此,水结成冰才体积变大,浮在水表面而不是沉积在下面。否则地球上大部分的鱼在冬天都死翘翘了,整个生态系统都可能因此崩溃。氢键的存在 4 也使得水的结晶态——冰有各种非常漂亮的形状,至今人们也没有弄清楚水有多少种变相。

二、综合运用

(一)2009年湖北卷 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和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清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辉。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二)合肥2013届高三模拟试题 汪曾祺《戴车匠》

戴车匠(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踩动踏板,执刀就料(在车床上刨木),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下面语段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赏析。

三、方法总结

课 后 巩 固 案

淄博2013届高三模拟试题

大自然的文字

伊林

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东西。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有什么分别。

就像书里的话是用字母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

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

但是水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指路牌。他们有带磁针的罗盘,磁针永远指着北边。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他们也照样迷不了路。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座当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本领。

假如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大雁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

太阳光还是很热的,是个平静、晴朗的日子。这时候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近。凝视天空终于可以勉强分辨出一张模糊的蜘蛛网,就像给风吹着似的。蜘蛛网飞近了,抬起头来,已经瞧出,这不是什么蜘蛛网,而是许多长脖子的鸟。它们呈人字形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张蜘蛛网了。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

连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现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铁锹碰到了灰色的石头。在你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石头,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灰石。它是从碎贝壳变化而成的,你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很古的时代,这个现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时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树林当中躺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块,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

它是怎样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样大的力气把这么大块的石头搬到森林里来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呢?

谁如果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会立刻说出,这叫做漂砾(lì):冰川消融后沉积下来的巨大石块,上面常有冰川擦痕。砾,碎石〕,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这些冰川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岩石砸碎,并且把砸下来的碎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

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应当从小就常常到森林里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当到书里去寻找解释。

还应该经常去请教有学识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这只鸟叫什么名字?雪地上面是什么东西的足迹?

品味语言 有效阅读 篇6

师:……周恩来有没有慌?

生:没有。

师:他不但自己没有慌,还怎么样?

生:还帮助了小杨梅。

师:从而可以看出周恩来有什么品质?

师:与周恩来形成对比的是谁?

师:小杨梅怎么了?

师:周恩来又是怎么做的?谁读读第五小节。

生读文

师:在那种情况下,伞包意味着什么?

师:周有没有犹豫?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周恩来鼓励杨梅,他是怎么说的?

……

这个段落,共有112个字,然而老师却提出了10个问题。新课程已经实施7年了,可是仍然有不少的老师进行着这种“追问式”教学,看上去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这些问题是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对答如流的。从三维目标的落实看:学生是不是真正感受到了我们祖国语言的精妙所在?是不是真正为我们共和国的第一代总理那高尚的人格而由衷赞叹?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看,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有没有学习或者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呢?所以,这个片段可以说是费时而无效或者说是低效的。那么,如何品味文字,从而有效教学呢?

语文是什么?从内容说,语文就是母语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文言文字的能力,并从中受到情感和的陶冶。从形式说,这个目标是通过学生对一篇篇课文的研读来实现的。

我们读完每一篇文章后,都会在心里留下痕迹。作为普通的读者,文章读过可能撂一边了,在心中留下多少,无须探讨。但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理解课文说了什么,领悟课文是怎么说的,探究课文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还要根据课程标准年段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规律,根据文本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学会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或者说品味哪些语言?怎么品味?

一、课文读的正确、流利是品味语言的基础

朗读要达到三个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要做到字音读得准确,词句读得准确。宋朝的朱熹曾讲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就是要求不读错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重读,要字字句句入目。有感情是要掌握声调的高低、快慢、语气等。学生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说明了他们对课文熟悉的程度。

二、有哪些关键词句需要品味

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提出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高年段提出了“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效果”。何谓关键词句,眼下对其尚无明确的界定,一般是指那些在体现全文的题旨或段落的主要意思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词句。有的关键词句对文章内容的体现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些词句对文章的篇章结构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词句也应该算作关键词句。名为关键词句,自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就非同寻常。关键词句究竟有哪些呢?

1. 直接或含蓄地体现文章主旨、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的词句。《海底世界》一文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课文的末尾,对全文起到了总结和概括的作用。

2. 能概括段落主要大意的词句。《马》一文中“在生活中,马与人的关系是那样密不可分。”

“漫步在艺术的殿堂,马的诗,马的画,马的歌,马的传说……都是艺术创作的天地”。

这两句话分别在两个自然段的开头,体现了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深化主题的词句。《窃读记》一文中“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课文在讲了窃读的故事之后,又补充国文老师的话,继续讲了自己对读书的独特的感悟。

4.对句意起到强调和突出作用的词句。《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一直”说明儿子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母亲的身体状况。“那步田地”说明病得很重了。“常常”、“整宿整宿”、“翻来覆去”都说明病情严重,发作频繁,母亲的身体经受着巨大的痛苦。

5. 写环境、气氛词句。《哈尔威船长》一文中“1870年3月7日夜晚,大雾弥漫,夜黑如墨”。通过对时间和天气的描写,为下文两船相撞埋下了伏笔。

6. 使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更富有感染力的词句。《病房里的故事》一文中“因为窗外,除了一堵灰白色、光秃秃的水泥墙之外,什么也没有……”用一个省略号,表达了对吉姆那高尚品质的感叹。余音绕梁,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7. 能使文章重点更为突出的词句。《海浪》一文中“我呢?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于是——我有了|鼓起的肌肉,深沉的呼吸”。这句诗介绍了我和海浪的密切接触,其中如“钻进、鼓起、深沉”这些直接体现我和海浪关系的词语可为关键词语外,副词“于是”也可以作为一个关键词语,他在这里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8. 使文章表达的顺序更加清晰、更有条理的词句。《三峡之秋》中的“早晨、中午、下午、夜”,作者在描写三峡秋天景色的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分别用上了这样的词语,使文章的层次非常清楚。

9. 含义深刻的词句。如,《苦糖》中“当我的指尖触摸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这句话。用了几个动词表达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

10.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大多是通过动作行为表现出来的。比如:《甘罗》一文,但甘罗得知爷爷唉声叹气的原因后是这样描写的:“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这段话中的“太不讲理”,语言直率,语气坚定。再加上气呼呼的神情,恰当的反映了甘罗坦诚直率仗义的个性,“眼睛一眨”表现了甘罗的聪明机智。

11.个性解读的语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同,同样的一句话也会有不同的感悟。比如《窗外》这篇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这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古朴美丽的乡村,如今已经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市了。这句话有人可能读出了自豪之情,有人可能读出了可惜。

12. 修辞手法。修辞的特点:一是同义的选择;二是采用形象的、具体的、富有情感而非抽象化的、概念化的表达方式;三是修辞可以突破某些语法规则,活用词语,使言语活泼而不呆板。这三个特点,尤其是第一个特点,为体会表达效果提供了思考的方法。比如,可以把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变换成没有使用修辞的言语,然后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三、如何进行语言品味

1. 整体感知,回归语句。在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从整体入手,问问学生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得出这样的感受?让我们去品读文字,发表感受。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品读。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贯穿全文的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问题,起到提纲挈领的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整体回归到具体的语句中。

2. 理解语言的意思。人的认识规律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认知规律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歌德有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感悟、品味、运用。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就是将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语言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3. 感悟词语之情。感悟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受到感动而有所领悟。也就是说,有所感悟之后有所领悟。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因为理解,感情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4. 品味语言之妙。学生有了感悟,可以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之妙。对词句的品味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感主要的方法。

语文阅读品味 篇7

一、语文阅读要简洁而深入

语文阅读要求简洁并且深入, 这样才会领会文章的主旨, 体会作者的用意。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这样的阅读现象, 在阅读课上, 一些学生常常简略地读完一篇文章, 大体了解了文中的意思, 但是等到下一堂课时, 却对上堂课的阅读内容印象全无, 虽然阅读很简洁, 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学会深度阅读, 简洁但却不简单, 适当地省去一些繁文缛节是可以的, 但是在读的过程中要慢慢品味, 进行深度阅读, 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时, 这一课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写了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分为“遇险”和“脱险”两个部分, 我们就以这篇文章为例, 分析一下品味语文, 全面调动学生思维的阅读方法。

文章片段:

一天, 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 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 说:“我刚搬到大田来, 正需要营养, 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这群杂草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 当场就病倒了。

师:读完这两个自然段, 同学们知道小水稻和杂草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生:杂草抢夺小水稻的营养, 欺负小水稻。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呢?

生:小水稻非常可怜, 没有营养就会死掉。

师:这个也正确, 那有没有发现杂草有什么特点呢?

生:杂草很霸道, 不讲理。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了杂草很霸道, 小水稻又特别可怜, 就一定要把杂草的霸道和小水稻的可怜读出来。大家反复阅读这两段, 自己体会一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可以深入体会课文中杂草与水稻的性格特征及心理变化, 通过反复阅读, 学生可以感受到杂草的霸道和小水稻的可怜, 读出的文章, 也自然会带有丰富的情感,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地深入, 对文章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深读与细品,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 不断成长, 将阅读的作用全方位发挥出来。

二、语文阅读要在比较中细品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除了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因此, 应注重让学生在比较中细细品味和揣摩, 在玩味中品, 在鉴赏中品, 在比较中领略语文的魅力。作为教师,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时比较, 比较文章的题材、句子的结构、词语的运用、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 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果。那么怎样在阅读中比较呢?

例如, 我们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时,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励志的小故事, 主人公谈迁在遭受挫折以后, 仍然不屈不饶, 努力创作, 创作了《国榷》, 为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这篇文章中, 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他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 他不顾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 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这一段文章中了使用了“一袭破衫”来形容谈迁创作条件的艰苦, 假若同学们将文中的“一袭破衫”换成“一件破衫”或者“一身破衫”“一套破衫”再读一下试试, 比较一下与“一袭破衫”的区别, 在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多次阅读比较, 学生会发现“一件破衫”或者“一身破衫”“一套破衫”在读的时候, 语言上感觉会比较生硬, “一袭破衫”能够更加形象地表达谈迁所处环境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更加突出谈迁不屈不挠, 不畏艰辛, 坚忍不拔的品质。

在比较中阅读, 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通过不同词语、短句之间的比较, 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提高阅读效率。

三、语文阅读要不断延伸和扩充

语文阅读要进行不断延伸和扩充, 阅读的资料毕竟是有限的, 我们要将阅读的内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在生活中品味阅读内容的真谛。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一课时, 教师可以围绕“诚实与信任”这一话题, 结合身边发生的例子进行延伸, 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诚实与信任”的深刻内涵,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课堂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列举身边的“诚实”、“信任”的例子, 如班主任把班费交给班长保管, 是对班长信任的表现, 同学们捡到别人丢的东西, 及时上交是诚实的表现等等, 每个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故事进行举例, 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与“诚实与信任”相关的一些文章让学生阅读, 如《许衡不吃无主梨》《关无信失国》《季布一诺千金》《花衣吹笛人》等等, 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 阅读教学紧紧抓住“诚实与信任”这一话题, 充分展示了诚实与信任的含义, 并把阅读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让原本有限的内容变得更加丰盈和充实, 这才真正实现了“有效”“有味”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综上所述, 语文深度阅读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需求, 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透过表面深入本质, 并把阅读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 感受语文的韵味, 点亮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陆红兵.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辩护[J].语文教学通讯.2011 (09)

享受阅读乐趣 品味阅读之美 篇8

一、阅读需要塑造学生内在的特质。

现代的阅读学说认为,当书本把意义传递给读者,读者也会赋予书本一定意义。阅读理解就是在书本和读者两者相互影响之中获取的。很多学者认为,阅读就是一种心理联结,是主体的言语结构对言语对象的加工过程,包括同化、顺应两种方式。而语言学的观点则认为,阅读是一种语境还原。表达是由语境到言语,阅读是由言语到语境。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直觉语境的过程。因此,我们读文章,不但要理解文章的意义,更要细读文章后的人;还要理解文章后面的人传递的交际信息。正因为这样,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发学生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更要从内在意义上,塑造学生人性的特质。

二、阅读需要感受文本的质感。

美妙的文章像一首歌,宛转悠扬,就像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当我们翻开文本,文本的风格、修辞方法、意境等都会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感官,让心随着视线的滑行而浸染在文本的文质兼美之中。所谓文质兼美,一是思想内涵比较丰富,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因素;二是体裁多样,让文本充满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三是题材广泛,便于学生全面认识世界。一种有质感的文本,包括典范性、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如果教材的文本具备这样的质感,学生就会在阅读之中,接触到优美的文字,获取相关语文知识,从而积累语言素材,掌握言语技能,形成一定的语感。“阅读即生活的体验”,阅读书本,就是阅读生活。所以我们应把课堂的阅读活动视为一种生活,或者说它首先是一种生活,其次才是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生成融合生活的阅读和融合阅读的生活,这才是阅读教学的首要追求。

三、阅读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孩子的阅读效率,增强孩子的阅读效果。“阅读期待”源于接受美学,它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对将要阅读的内容进行内心的预想。学生阅读前总是带着某种“期待”或“问题”进入文本,以一种既定的“预期前景”或“问题前景”来展开文本的解读活动的。学生的阅读期待是阅读的先导,它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的热情、阅读的信心和阅读的质量。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除了丰富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之外,还要不断拓宽学生积累信息的渠道。童年是播种的季节,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大草原,让他们心甘情愿“迷失”在这草木葱茏、生机盎然的“园子”里。

四、对阅读教学课堂的一点思考。

纵观我们的课堂,破碎、追问、非语文现象,蜂拥而至,为什么今天的课堂变成了“非语”的课堂,丢了语文味?我们的阅读教学能否从整体上,教会学生感性地走进文本,走进生活?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创造一种和谐、共生的课堂,追求一种感性与灵性交融的语文课堂,实现文本、情境和精髓 (思想、情感与意义) 的和谐共生。

其实,阅读教学的任务非常简单。 (1) 学阅读。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丰富人文素养,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 (2学语言。吸收并积累新的语言,并且通过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把文本语言转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文本的意义并不是一个定量,而是一个变量,师生的每一次阅读活动都是对文本内涵的一次发现、一次创造、一次飞跃。所以,阅读教学应是从“形”到“情”,从“意”到“境”,把提高学生“积极语言”的能力作为己任,让阅读课精彩纷呈。

五、探寻诗意课堂的灵性。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解读是在连续的发问中体会出来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碰撞出来的。正如一名教育家所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和你讲的话发生共鸣,你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灵对准音调。”

语文课堂需要积极的对话,问题与情境是两个关键要素。精妙的问题能够引发冲突,激活认知,寻求异同,总结规律。而合适的情境能够将文本还原为生活,缩短交流的距离,促进迁移的速度,实现阅读的同化。

让学生品味阅读之美 篇9

一、引导学生听、读美点, 品味语言的音乐美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效的阅读方法可以让自己终身受益。

感情朗读、激情背诵是教师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基本功。语言生动、形象丰富、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的古诗在朗读时总能体现出一种节奏明晰的音乐美感, 宛如一首歌。如杜甫的《绝句》这首诗对仗工整, 色彩明艳, 体现了七绝的美感。诗中“两个”对“一行”, “黄鹂”对“白鹭”, “翠柳”对“青天”, “千秋雪”对“万里船”, 就像一首优美的儿歌, 富有音乐美: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在教学时, 充分考虑两两相对、节奏明快的语言特点, 通过轻重、快慢等语调语速的变化, 让学生感受到诵读时的音乐美。在此基础上, 我还借助古诗吟诵的技巧, 在音乐的伴和下, 声情并茂地吟诵了这首《绝句》, 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全诗的几个美点, 从而加深了他们对美的感受。

对一些精美的短文, 无论是写景的, 还是状物的, 我都指点学生找出美言佳句, 把这些列为值得品味的美点, 指导学生反复品读。为了读出美的品味, 我还会设计一些问题, 先在小组内合作探讨, 再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由美点到美段, 逐渐过渡到美读全篇, 在读中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受到美的感染。

二、指点学生体悟美言, 品味语言的情感美

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可以称美文, 因为这些课文都出自名家之手, 又经过专家改编, “美”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鲜明特色。正由于此, 让学生品味阅读之美也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阅读之美不但来自于语言, 更来自于作品的情感。情感性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功的艺术作品无不表达真挚灼热的情感, 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和游子难以报答的感恩之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中, 通过“天涯”和“比邻”的对比, 表达了好朋友虽远隔千里, 却彼此心意相通的真挚情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则将诗眼——“照”重重地刻印出来, 让我们为天地浩然正气, 诗人碧血丹心、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充分利用教学媒体, 凸显表达人物闪光点的精美语段, 可以让学生深入品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要像诗人写诗一样, 像影视中的特写镜头一样, 把精美语段挑选出来, 并就闪光点适当补充一些有关故事或资料, 增强感染效果, 加深学生的印象。《微笑着承受一切》写桑兰用她的甜美微笑承受住伤痛和残疾,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惊人毅力、乐观态度和坚强不屈精神的人物形象。一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用大量照片再现健康的和被鲜花、荣誉包围着的桑兰, 接下来突然播放桑兰摔落的特写镜头, 以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作为旁白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此时此刻, 她心中最想呼喊的是什么呢?她心中最大的痛苦又是什么呢?”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 适时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 让学生体验如刷牙、穿衣、吃饭这样在常人看来很简单的动作, 桑兰是靠着多大的毅力才练成的。最后, 通过多媒体画面向学生介绍桑兰的近况:桑兰目前不仅是节目主持人, 还是北京大学广电传媒系的学生, 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是她的奋斗目标。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她心中最想呼喊的是什么呢?她心中最大的痛苦又是什么呢?”突出两个疑问词“呢”, 让他们体悟其中所包含的韵味,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桑兰的勇敢、坚毅和乐观。学生在课本语言的熏染下, 充满了对桑兰的敬佩之情!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描摹的形象、景物, 所叙述的故事、人物, 都是作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和加工而来的, 因而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 是作者对丰富多彩生活的艺术的升华, 隐含了作者对生活美的热情赞颂。语文教师要突出作品中蕴涵的情感美, 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熏染下, 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满对生活美好的情感。

三、借鉴课文语言结构, 品味作品的整体美

入选教材的美文不仅是语言美、段落美, 而且体现出整体美。所以, “整体阅读”也是美文美读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从宏观理解的角度看, “整体阅读”就是要在大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去理解文章的段落内容;再进一步把握文章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 把握部分与部分的联系, 把握文章的结构与文章主旨的联系, 把握文章所用的写作方法与文章主旨的联系。当然, 这种要求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体现的, 但作为教师要有全局观念, 要注重整体美。

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美, 我们在制订教学方案时遵循这样的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具体分析—整体把握—具体分析……第一个“整体把握”是指刚开始阅读文章, 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第一个“具体分析”是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美言美句等, 在进行这种分析时, 应该具有整体意识。第二个“整体把握”, 是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应该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符合文章实际的认识;在这样的整体认识的基础上, 再一次“具体分析”, 深入理解。

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 篇10

一.比较法

我在教学《秋天》时, 要求学生品读最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最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我提出疑问: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学生纷纷说“飘”字更好, 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我进一步追问:“伐木声”只能听到而不能看到, 你觉得用“飘”合理吗?学生一时语塞, 我适时点拨:这是把听觉的声音视觉化, 营造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 表现了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正如《紫藤萝瀑布》中把嗅觉的香气视觉化: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种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 是哪一种修辞呢?学生恍然, 齐喊:通感。通过比较品赏, 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思, 而且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韵味, 同时也加深了对修辞方法——通感的理解。

二.情境体验法

孙犁的小说《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 但绝没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 相反, 作者以沉静从容的姿态书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 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 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为了进一步领悟本文景物描写的高明之处, 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 我在上本课时, 要求学生寻找描写环境的语句, 然后将描写环境的句子改成了诗的形式, 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月明风清的夜晚/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这里, 看似简单的改变, 却营造了浓郁的诗的意境, 进一步体现了孙犁“诗化小说”抒情味浓的特点, 通过品味语言, 学生对小说的环境描写、对作者的深切情怀都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三.生活体验法

一位老师在上《春》一课时, 引导学生多角度品味作者对春风的描写。

生1: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生1:抚摸过。

师:你说说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1:有时肚子不舒服, 妈妈就用手轻轻揉我的肚子, 暖洋洋的, 舒服极了!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 都是温暖、柔和的。

生2:还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的描写写出春风的温暖、柔和。

师:为什么花香鸟语、牧童笛声能体现春风的温暖柔和?

生2:语塞

师:如果刮的是狂风, 飞沙走石, 风中会不会有这种泥土花草香和“婉转”的曲子?

生2 (恍然) :是因为春风的温暖柔和才会有这样的香气和音乐。

师:这就是侧面描写。语言表面上看似千变万化, 但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围绕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展开, 如同风筝飞得再高, 却有一线在手, 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这位老师立足文本, 联系生活, 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加深了学生对散文语言的理解。

四.朗读品味法

《木兰诗》第六段是“还家团聚”, 学生们认为应读出“喜悦之情”。学生读来语调欢快。教师问:“是不是所有的情感都读出了?”学生们开始沉思, 经过小组讨论, 认为开始的“爷娘问女来,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渲染了喜迎的气氛, 应读得欢快。而“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认为开始要快读, 表现木兰在“开”“坐”“脱”中急切回家的感觉;后来要慢吟, 在“著”“理”“帖”中细细体味木兰恢复女儿身的温柔。“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认为要读出惊叹之情:英雄竟是女儿身!这段美文, 一波三折, 读来情致百生。学生在朗读中细腻、深刻地理解了花木兰, 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丽。

上一篇:泄漏危险下一篇:钢结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