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生阅读论文

2022-04-15

摘要:加强阅读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要求小学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也就是说,学生除了教材上的课文外,还需要从课外读物中获取优秀的语言材料去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学生阅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学生阅读论文 篇1:

抓好语文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应主要把握以下两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巩固阅读成果。

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1、思想健康;2、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3、有趣味性;4、注意阅读的广度。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首先,从体裁上,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其次从时间上,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最后,要注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指导学生指定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令其能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读书的积极态度,令其认真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做笔记。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4、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阅读能让学生积累,而积累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必须知道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以谦虚的心态从书本中探求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所选择地扬弃。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求异思维的体现。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过滤”阅读,对他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允许孩子在品评、质疑时的这种超“文本”的现象。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地表达,感悟得到真实地提高,思维得到真正地发散,才真正得到阅读的最终目的。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也就是说,阅读让语文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作者:张振兰

语文学生阅读论文 篇2:

办好语文课外阅读园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研究

摘要:加强阅读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要求小学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也就是说,学生除了教材上的课文外,还需要从课外读物中获取优秀的语言材料去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办好语文课外阅读园地,就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指导他们感爱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我是302班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读写方法的同时,还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学生可以从电视或网络中获得不少的新鲜知识,致使他们对阅读没多大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努力去探索,去求知。提高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关键。最初,我是采用布置课外作业的方法,要求他们每周在课外必须读3篇文章,两篇要摘录好词好句,一篇写读书心得。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学生只是应付差事,并没有用“心”去读。于是,我决定改变“战略”,把学生每周必做的课外阅读“作业”取消了,决定从举办故事会入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我通过开故事会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名人的传记、世界上有趣的事物、英雄人物的故事等,也让学生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在故事会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品德的教育和文学的熏陶。毕竟,学生讲的故事没有老师的精彩,有同学就问我故事出自何处,我就不失时机地向他们介绍一些浅而易见,适合他们口味的课外书。如“《中国名人集》,《上下五千年》”等。渐渐地,班上读课外书的学生多起来了,有些甚至一下课就拿起课外书看,成了“小书迷”。学生们对读书终于自觉地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就定期举办故事会,让学生讲述在课外书里所看到故事,讲得好的进行评比奖励。另外我还举办好词好句展评,读写知识竞赛等,借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有意识地在教室里张贴了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我还在班里设置了一个图书角,除了放置我购买的上述益智图书外,还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放在这里,大家交换着看,渐渐地,我班形成了人人爱读课外书的氛围,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终于调动起来了。在平时的交谈中,有些小家伙还会引用在故事书里的一些典故、谚语等,既可笑又可爱。

二、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的年纪小,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他们的求知欲很强,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很信任老师。我根据他们的思想状况、阅读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建议他们多看一些文字作品,如《儿童文学》、《安徒生童话》、儿童版的《唐诗三百首》等。对一些爱好科幻的学生,我就帮助他们选择《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神奇的宇宙》等,从不同的渠道去开拓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意识到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不是孤立的,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才能起到教育和提高的作用。例如學习了《妈妈的账单》,我就建议他们买《感恩的一百个故事》看,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了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以后,我建议有条件的家长为学生操作上网寻找富有教育意义的好文章让他们阅读,让学生感受信息时代的好处。由于孩子们信任我,他们也就喜欢我帮助他们选择的课外书。原先在班里出现的《超人大战怪兽》、《乌龙院》等连环画册渐渐被一些富有哲理的少年文学读物所代替了,同学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该看些什么样的书了。

在阅读指导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重要,因为正确的习惯会使人受益终身,阅读也是如此。我发觉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只重视故事内容,并不重视有关的语文知识,因此我要求他们在课外阅读中除了要认真读书,掌握文章的内容外,还要养成对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要有所记录的习惯,以便用在习作中;要养成学会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以帮助弄懂字词的读音和含义,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另外,还要养成不边走边看、不躺着看、不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看等用眼卫生的习惯。经过一段时期的指导,可喜的是,学生正在慢慢地养成这些良好习惯,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在参加学校和镇的朗读、讲故事、作文比赛中,我班学生都能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三、以学习园地为平台,交流课外阅读心得,提高语文素质。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有量无质。于是,我开始教学生写读书笔记。先是摘录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片段,继而尝试写出自己学习文章后的感想,谈谈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为了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运用,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漂亮的笔记本,工整地把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记录在上面,每周在班上摆出来展评一天,定期组织同学们互相交换传阅,最重要的,是利用班上的学习园地为平台,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读书的心得,共同分享佳词妙句。在两周一期的班黑板报“学习园地”上,我开辟了读书专栏,其中设有“词语集”,“美文欣赏”,“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百科知识等到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了。由于他们的阅读成果得到了肯定和展示,所以他们的阅读热情更高涨了,大家都争着在“学习园地”上留下自己的成果。随着孩子们的渐渐长大,我鼓励他们多看报纸,培养学生的阅读由单纯的文学知识转向关心国家大事。在家长的配合下,有些同学订阅了“少年报”“小学生语文报”等,有些同学则坚持每天看家里所订阅的“东莞日报”“南方日报”等报刊,并且会把看到的新闻、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体育讯息等在班里传播、讨论。有时还会争得脸红耳赤呢!陈小聪家里是开办幼儿园的,他常常把幼儿园里的报纸拿回学校与同学一齐分享。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心时事的习惯,我又开辟了一个专题学习园地,命名为《百花集》,让同学们将有关的国内外新闻,报纸上的插图等剪辑不来,贴在“百花集”上,每星期更换一次,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收益良多。

“学习园地”大大地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他们在里面发现了一片广阔绚丽的天空。课余时间,他们都会遨游其中,自得其乐,其乐无穷。

总而言知,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老师一定要起主导作用,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要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学生的语文素质才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惠芬.办好语文课外阅读园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J].祖国,2016(18):194.

作者:谢玉霞

语文学生阅读论文 篇3: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阅读是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重大的影响,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读写能力

读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和兴趣基础上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般都产生于课堂学习,来自于与读写实践。王冰在《语文学习》中,说明了学生课外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语文课上产生阅读兴趣—自觉的阅读书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课外阅读—发展思维—提高读写能力。为培养学生形成“好读书”的风气,可采用如下做法:首先,以听诱读。即教师用课前或课余时间,讲名著、佳作的精彩片段,诱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第二,以说带读。即要求学生读完后,能完整、有条理、生动地复述,以促进阅读理解和体会。第三,以读导读。即以个人读、集体读、轮流读等诵读方式,让学生在和谐有趣的环境中强化读书意识。第四,以读促写。即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举办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促进阅读深化。第五,以编引读。即组织学生办好黑板报和手抄报,在编报过程中促膝阅读。

二、引导课外阅读的内容,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

开卷并非都有益。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世界名著。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知识与思想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为此,笔者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是面,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我们可以设计“套餐”方案。即为学生增加喜闻乐见的古典小说、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书籍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这样,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共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伦理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为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不同的阅读目的,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方法。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指导学生明确自己在一个时期内阅读的目的或者读一本书的目的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功用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多采用精读法。为此须熟练掌握默读、朗读、背诵以及圈点批注、摘要、摘录式笔记等阅读技巧;发展性阅读,则须在精读的基础上,学会查读、浏览、参读等阅读方法,学会跳读、掠读、编索引等基本阅读方法外,还特别需要掌握快速阅读、质疑与评、辨伪与考证、鉴别与欣赏、制作和利用卡片等阅读技巧。课外阅读是学生个人的活动,但仍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教师有计划的组织答疑辅导,能及时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巩固和发展阅读兴趣,纠正阅读中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阅读习惯。在指导中,教师必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存疑,日后再答,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四、拓展学生语言积累,培养学生思辩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三圈相结合”的原则,即课文为一圈,引申、延伸为一圈(如与课文相配套的《自读课本》中的相关文章),课外阅读为一圈。三圈呈同心圆,紧密结合,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一主题展开课外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例如在学习说明文《向沙漠进军》之后,我及时推荐一些有关土地沙化,荒漠化,沙尘暴之类的文章作为课外延伸阅读。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课后围绕主题搜集资料(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开展阅读活动并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所读材料作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带领他们通过质疑、辩论、争论等形式,开展探索性、审美性、批判性阅读。这类活动,不一定要产生一个正确答案,只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富有个性的见解,就应得到肯定和赞赏,以帮助形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思维品质。

五、实施多元动态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为汉字思维呢喊的多层次性,汉语言内容的丰富性和多解性,最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同时,来自文本、他人的信息为不同的生命个体所吸收,并激活各自既有的知识、经验,这样就有可能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加工生成不同的经验、发现、创造和感悟。因此,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标准必须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原则。我们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使认真参加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少数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注重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并通过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作者:邹平

上一篇:班级精神文化论文下一篇:海外医疗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