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高中化学教学

2024-05-07

启发式高中化学教学(精选十篇)

启发式高中化学教学 篇1

一、趣味启发

导课时,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如:在讲卤族元素一节时,上课一开始,笔者在一张白纸上写字(用米浆),然后用一个小喷瓶向其喷“水”,不到10秒钟,学生就发现上面有个大大的“妙”字,学生惊奇万分,产生了“欲知其所以然”的强烈心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验启发(直观启发)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生动的表现。实验现象和直观教具所提供的鲜明的、生动的直观形象,最易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讲氨气的制备时,除了常规的书本上提供的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反应之外,还可以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来制备。在讲解这一做法的时候,可以设计几个实验:(1)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热水中,水会沸腾起来,为什么?(2)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一会儿,会出现什么情况?(3)如果实验室里有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氯化铵固体、碳酸氢钠固体、浓氨水,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制备氨气?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动手验证、最后概括评价,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好知欲。

三、问题启发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中提出与知识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进行有效碰撞的教学时,举例提问,“大家都投篮,为什么有些同学能投进,有些却不行?”这些是学生熟知的生活体验,和课本知识有相关联系,把深奥的科学问题融于生活实际中去理解,学习便趣味盎然。

三、比喻启发

恰当地以生活现象为例,用生动的比喻引起学生兴趣,运用联想开拓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不难学,而是蛮有趣味的。如:讲气体摩尔体积这一节时,对于“决定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笔者做了如下比喻:同学去排队做操,十人和五十人对比;相同人数时做操前和做操后集合的对比;找最瘦的五个同学和最胖的五个同学站在一起对比。形象的比喻,还有现场的表演,学生连连点头称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化解了难点,掌握了知识。再比如,在电化学的教学中,学到原电池电极判断方法时,把较活泼的电极为负极形象比喻为谐音“泼妇”,学生在谈笑中把方法牢牢记住。

四、对比启发

化学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学生如果靠死记硬背,学起来自然感觉枯燥无味,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中,笔者注意让学生找出易混淆的知识点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记忆它们的共性与个性,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如:学习过氧化钠时,把性质和用途与学生一道边讲边归纳,列成表格。并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法把氧化钠列成表格,以达到条理清楚,一目了然的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填表,对比分析,抓住矛盾的普遍性,突出各类物质的特殊性,使思维条理化,促进了思维的敏捷性。

五、练习启发

学生很怕题海,所以在启发式教学中,笔者力求精讲巧练。先找出有代表性的例题精讲,总结出这一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规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出题,让学生出题来考同学,甚至考老师。全班同学积极互动起来,在合作出题过程中,不断相互讨论,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和锻炼了学生的解题思维。

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篇2

一、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思想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若要培养出富有创新力的人才,就必须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就需要进行启发式教学。若要在语文课堂中充分贯彻启发式教学,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则需要教师在课前花费较多时间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式教学要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高中生思维活跃、反应灵敏、乐于尝鲜等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在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应用

1.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实际

若要在课上成功地使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备课。备课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高中教材涵盖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庞杂繁复,浩如烟海。教师要对全套教材要基本的了解,熟悉知识点的分布,掌握高中阶段各学期以及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期初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表,以便在完成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对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对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更清楚的了解,将本单元的知识重点做一个较全面完整的梳理。当然,课本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教师不可能在短短的45分钟全部详细解说。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哪些知识点要重点强调,哪些必须反复训练,哪些只要一语带过,哪些可不必涉及,这些都需在备课过程中明确。

(2)研究学生。划分层次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还需对教学主体也就是我们的学生进行详细具体的研究,脱离学生的教学是不可能成功的。同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基本相近,教师在备课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语言的运用上,教学手段的使用上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教案应顾及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一堂课要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得到提高,更要使成绩较差的.学生取得进步,这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总之,备课过程要全面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为启发式教学打好基础。

2.语文课堂贯彻启发式教学

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将启发式教学贯彻于课堂中。

(1)比较启发法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在语文教学中,能够用来对比、比较的现象和事物很多。以同题材文章间的比较为例。相类似文章之间的比较就是将同种体裁、或相近题材,或语言表达风格等进行对比。通过找出共同点和异同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比如清朝李渔的《芙蕖》与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之间的比较。(www.fwsir.Com)《芙蕖》重点描述的是荷花的用途,把说明、抒情、描写有机结合,但是叙述方法主要以说明为主:而《爱莲说》是使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结合叙述、抒情、议论等方法进行描写,但以抒情为重。通过比较,学生可以了解到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特点,而抒情散文则重在借物抒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比较启发法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文章对比中学到更多知识点。

(2)角色启发法

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情景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到角色本身,为对文章的自我想象打下基础,还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荷花淀》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主旨,教师可让一位男同学扮演水生,一位女同学扮演水生嫂,再加一位同学读旁白。同学们的表演十分投入,颇具热情,把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演绎得出神入化,学生沉浸其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显著。

(3)提问启发法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提问启发法,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探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探讨:《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出现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这个情节?为什么夏瑜的坟头上会出现花环这一细节?为什么夏四奶奶上坟时,脸上出现“羞愧”?这些提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

启发式高中化学教学 篇3

【关键词】互动启发式  高中  化学教学  课堂  研究

【课题】自治区十二五课题,课题号:2013JGH229。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1-01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化学课程教学局面不是很好,化学课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现实教学中反映出来多种问题。在一些高中化学课程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不能按照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转变,部分化学教师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部分课程教学,教师多数时间是在照着课本进行讲读,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力不足,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还是学不到知识。对于部分高中中一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识热情也不高,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偏科,这样的环境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不积极。许多高中在化学课程上进行投入不够,学校的实验相关设备不完善,导致有些实验不能做,学生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认识,不能对化学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只局限在教师的课本上的讲解。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够完善,影响了化学教师的积极性,一些化学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不能完全施展自己的教学水平,导致一些化学教师慢慢的失去了对本学科知识的创新,知识在应付教学任务,机械去应付高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样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上述问题使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去面对与解决的,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二、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含义、特点

1.互动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互动启发式教学主要含义是指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主体来参与教学内容,教师作为主体教学内容的指导者、辅助者,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参与者、探究者,学生和教师各自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全面的交流,做到民主,公平、平等的对话,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探讨,达到教师课前设计的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

2.互动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互动启发式教学的有点在能够把化学教学中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让学生既学到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动手达到对学习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的目的,在课堂设计上体现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课程设计的能力。教师利用课堂的互动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和发散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整体素质体现在课堂上。

三、互动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根据我们调查研究,开展互动启发式教学,要根据各个高中化学实际情况开展,教师要进行互动启发式教学就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等相关因素。

1.对化学概念理解的互动启发

化学教师在实施互动启发式教学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相关概念有所理解,对具体的化学概念和定义不能直视让学生死记硬背,只理解表面上的含义,如果只是表面上理解,会让学生形成机械化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感觉学习化学枯燥。所以教师在解读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注重在引导上下功夫,让学生对化学只是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提问互动法,实例互动法和先自学后讲解互动法等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课堂设计上注重对学生去提问,让学生去认真去思考,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2.对解题训练来巩固的互动启发

要想加强互动启发式教学的成果,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需要进行化学习题的强化练习,通过化学习题来不断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不断地解题训练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所在,是帮助学生改善思维的好方法,是检验教学方法的手段。互动启发式教学在解题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互换,让学生进行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把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帮助分析,这样达到大家共同参与的效果,教师要求做好互动的指导工作。

四、结语

我们要开展好互动启发式教学,就必须坚持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进行民主,互动启发式教学才能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开展起来。注重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教师在互动启发式教学中,要做到定时、定期的评价,及时给与学生评价,才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互动启发式教学极大地改善了化学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和教师融合能力。但是互动启发式教学并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改进,发挥自身有点,弥补教学中不足,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作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杰,何选明,吕早生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煤化工特色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11(5):21-24.

[2]欧阳曙光,王世杰,韩军,等. 工程力学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整合[J].广州化工,2011,39(23):169-170.

[3]王世杰,何选明,韩军,等. 宽口径重特色培养模式下的生产实习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9(5):3-8.

作者简介:

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 篇4

一、高中生物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生物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索方法的教育, 同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对生物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引下进行科学探索, 在完成生物基础知识结构构建的同时完成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启发式教学手段是现代教学手段中较为适合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学生不但提高了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还通过实践活动和问题探究, 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推理和分析和生物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符合了素质教育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新要求。

二、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 自主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这就需要高中生物在实施启发式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 多进行教学活动, 加大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塑造有助于学生独立和自主进行问题探究的课堂氛围和时间。

2. 情感性原则

情感是启发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要求师生时间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对问题形成有效的交流沟通。师生关系的塑造是情感性原则的第一步, 要求老师改变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严肃形象, 做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交流沟通是启发式教学的重点, 老师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引导, 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 是学生能否建立问题启发的自信和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3. 举一反三原则

高中生物老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高中生物知识的教学时, 需要注意生物知识之间和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特别是生物实验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方法和思路, 对于学生进行相似问题的探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 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应该遵守举一反三原则, 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实验方法的培养, 达到举一反三的启发效果。

三、高中生物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 发挥生物实验等直观性方式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是一门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 与学生对生命和世界的认识息息相关, 是建立在生物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中, 发挥生物实验等的直观性特点, 注重对学生感性的教育, 来形成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究的自主意识。如在进行“内环境稳态”这一部分的教学时, 进行实验演示, 对蒸馏水和血浆分别装入两只试管, 用PH试纸对两个试管进行PH值的检测, 然后在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盐酸摇匀后, 再一次进行PH值的检测。最后要求学生对实验获得的数据和原因进行分析, 从而掌握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2. 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是启发的条件之一, 老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 了解知识内部的结构, 选择一个合适的入手点对来设置问题情境, 对学生进行启发, 从而展开系统知识的学习。问题的设置, 首先需要与新知识相符合, 可以作为新知识的入手点。其次, 问题设置要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 并带有一定的认知冲突性, 启发学生可以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对新知识进行较好的掌握。如在酶的相关知识学习时, 设置问题为:大家吃早餐时, 为什么会产生甜味?细胞是怎样对各种物质进行分解的?由此自然引出酶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3. 过程启发与结果启发的结合

如在“多倍体育种”一节的教学中, 设置问题为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组加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必须作用于幼苗?为什么要用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 用四倍体做母本进行杂交, 结出的三倍体种子再进行生产产生的西瓜才是无籽西瓜?在学生进行分析和回答之后, 在提出用四倍体做父本, 用二倍体做母本, 能否培育出无籽西瓜?无籽西瓜的后代是无籽还是有籽?为什么要用二倍体西瓜花粉进行刺激, 可以起到什么作用?通过过程与问题的结合, 将学生在过程探究中获得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对问题的研究中, 对自身的认知过程和结论进行验证。

4.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高中生物的知识内容较多, 很多概念和知识较抽象, 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容易形成误区和难点。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可以有效的扩展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更加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知识内容。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如“兴奋的神经传导”“反射弧”等知识的学习, 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的进行展示, 便于学生掌握。

四、总结

启发式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手段, 适合高中生物以实验为基础的知识教学, 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生物知识结构和培养科学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具有很好的作用。高中生物老师需要改变思想, 合理运用, 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云波.在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甘肃教育, 2010 (1) .

启发式高中化学教学 篇5

摘要:高中生物在高中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高中生的生物成绩也直接影响了综合成绩的判定,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应该充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点,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合理的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高中生物教学,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文章从启发式教学简析入手,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应用

一、引言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每一个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在启发式教育的方式下能够让高中生物教学更加高效,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让学生不断地去探索生物知识,从而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思维。虽然我国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攻克。在不断地完善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启发式教育。

二、启发式教学法简析

启发式教育是指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高中生物的学习范围非常的广泛,学习内容也相对比较繁杂,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注重对于基础性的教学,都是通过教师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中生物的教学。高中生物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应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到将课本知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都是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去引导学生发展正确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过使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后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生物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应该注意到几点原则。自主性的原则,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在下面听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降低,完全是依靠教师在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学习。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重点是要锻炼学生独立的科学思考能力,通过教师不断地启发让学生不断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培养起对生物的兴趣,就会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想要提高高中生学习生物的效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是一门抽象性十足的学科,正是因为生物的抽象性让许多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或者情景展示出来,这样直观的展示可以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此外,高中生在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时都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的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的帮助每个学生去解决一些生活上或者学习上的困难,多关心学生的成长变化。这样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的信任教师,才能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生物。教师也可以对一些生物较差的学生进行课下的辅导教学。

(二)利用直观手段和实验,启发学生自主性

生物这门学科不同于别的学科,生物主要是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生物注重研究的是生命的轨迹和规律。生物知识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的理解会出现一些困难,所以就要加强生物实验性的教学,通过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景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生物实验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中提升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例如,在学习细胞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利用显微镜对各种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对细胞知识能够有更好的理解,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让一个本是书本上的知识点转化为了一个具象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对生物进行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语言生动形象,化难为简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三大部分,学生、教师、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正确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在学习的道路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同时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了教学课堂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如果一直都是使用单一死板的语言模式会让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在没有兴趣的前提下任何的学习都是被动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会被提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提高,在教学课堂上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启发。在教学前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上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采用一些课堂小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和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有用的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教育中被广泛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实践活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真正做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钥洲.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200.[2]孟祥爱.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8):274.[3]李燕.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5(19):60.[4]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68-69.作者简介:

启发式高中化学教学 篇6

一、教师要充满激情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通过语言、表情、体态动作、示范、演示和其他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使学生充满强烈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了解、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化,及时处置,沟通交流渠道,保证师生的共鸣、“共振”,切忌机械程式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若只关心教学进度的完成,对学生的反应默然置之,师生缺乏情感交流,就谈不上启发式。

二、合理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思路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并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例如,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演绎推理能力,在化学原理的教学中,可以较多地采用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进行讲授。如教材中盐类水解反应的概念与原理的介绍,可用归纳推理法:先用实验揭示几种盐水溶液的酸碱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化学原理逐一分析,概括、归纳,导出盐水反应的本质。由于教材中《盐的水解》一节是紧接在《水的电离》之后的。学生刚学了水的电离平衡知识,可先从影响水的电离推理,推测出盐的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含胺根离子)可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变化,再用实验事实证实推理的结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了真知,更富有启发性。

三、重视实验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是化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教学有两种基本形式:验证式和探索式。验证式实验以验证、复习已学知识,训练实验技能为主要目的。探索式实验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物质组成、变化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目的。当应用实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并掌握化学规律时,要设计、应用探索性较强的实验。为了加强实验的探索性,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改进实验的设计和教学:

1.对比式

用若干实验相互对照,提供对比强烈、直观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分析比较几种物质或反应在本质上的区别以形成明确的概念,清晰地认识变化的规律。例如,对于“怎样区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的问题,由于学生对这两种物质在性质上的区别认识不清,常有几种错误发生,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这些错误,设计若干实验,分别从它们的色态、与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的作用、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在水中溶解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杜绝错误的发生。

2.分析式

通过一个或一组互相关联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实验结果,抽象概括出结论,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原理。例如,在一块表面洁净、无锈斑的钢铁片上,滴加一大滴含有酚酞的食盐水,让学生观察发生的变化。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变化为什么是发生在液滴边沿而不出现在液滴上方或中央?液滴边沿先变红进而出现锈斑,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参与观察、思考,自然而贴切地阐明吸氧腐蚀发生的条件和过程。又如,为了说明原电池构成的条件与原理,可以设计一组实验依次说明:①活泼金属在稀硫酸中溶解,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直接转移给溶液中的氢离子,使之还原为氢气,反应放热;②活泼金属难于发生上述反应;③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稀硫酸中若用导线相连,活泼金属仍氧化溶解,不活泼金属上却有氢气放出;④在上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上接入电流计,可以发现导线中有电流通过,说明电子是通过导线上接入电流计,可以发现导线中有电流通过,说明电子是通过导线从活泼金属向不活泼金属转移。在此基础上不难归纳出原电池的原理与构成条件。

3.归纳式

用一组有内在联系的实验提供感性知识,引导同学归纳、概括,得出一般性规律。例如:①氯气、硝酸、高锰酸钾分别和氯化亚铁溶液作用,并用硫氰化钾证明有三价铁离子生成;②铁粉、硫化氢水溶液、碘化钾,分别和氯化铁水溶液作用,用硫氰化钾证明三价铁离子已被还原。由此归纳说明三钾铁离子的氧化性,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及两种离子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此类实验在教材中较多,运用得好,便可收到良好效果。当然,还可以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式设计较大型的实验,达到启发理解、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性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个性特征,灵活机动地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从适当的角度进行启发,以期收到较好的效果。

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浅析 篇7

一、高中生启发教学注意原则

从高中生的特性来看,其普遍具有叛逆思维,任何不恰当的方式都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在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时,应在高中生特有的学习习惯基础上注意一些问题:一是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启发式也是引导教学的一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不能够过于强势,更要避免灌输知识,交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二是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应该为学生留足充裕的空间和时间,教师不可能帮学生思考一生,让其具备思考能力,不仅对其学习有所帮助,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三是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鉴于该能力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课外时间帮助学生增强拓展,以丰富的生活实践,帮助该能力的养成和提升。从原则来看,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在于增强其自主性,而启发并不是让教师与学生脱离,而是在平等的关系下,与学生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启发式教学真正帮助学生成长。

二、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策略探析

1.兴趣培养。

从相关研究中能够发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起源在于兴趣,随着兴趣程度的差异,会造成学生对于知识掌握能力的不同。对于高中生而言,培养兴趣较为容易实现,原因在于:高考的压力,致使其生活和学习充斥了压抑,以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必然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课贴近于生活和自然,通过简单的工作就能够为学生寻找到适合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提升情感关怀,使学生能够更加信任教师,并愿意主动学习。而除了情感外,激励教学也必不可少,教师也可以在情绪上对学生激励,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采取表扬、训斥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直观教学。

学生不愿意学习生物最大的因素在于:生物学虽然贴近自然,但是一些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只能够依靠想象或是图片等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氛围必然烦闷无聊。教师应该采取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实验课程,并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所学知识。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一直以来不乏实验课,但是学生成绩却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而从学生的厌烦角度来看,实验教学理应达成一定的教学效果,这也能够说明,现有的实验课并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且通过笔者观察,教师为了达成教学效率,在实验室中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使学生无法主动的学习,这也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直观教学时也应该多做思考,在不影响学生安全,不大量浪费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放宽规则,以调动其积极性。

3.优化教学。

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仅要教师转变长期以来所养成的教学习惯,还要面对与青少年群体互动, 且肩负着培养学生、传递知识的重要责任,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本就对其缺乏直观的理解,教师必须不断地收集大量的材料,但限于生物学本身的特性,其材料的复杂程度也让其在教学中倍感吃力。而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教学,是结合当前应试教育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向学生传递核心知识,以求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和应用,再结合相关能力的培养,例如举一反三等,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这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也将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整体来看,优化教学的核心在于两点:一是提炼核心知识内容; 二是教学方式的优化,例如教师可以用更加生动风趣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等。另外,互联网的兴起对于生物教学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选择影片等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如此不仅能够让效率最大化,同时也会节约学生学习的时间成本。

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的研究 篇8

1. 教学研究

1.1 情景式启发教学法

教学法是英语教学的心脏同时也是科学思维的聚焦。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精心设计, 并把握好时机和方式, 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把要讲的知识融入到一个实际情景中,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课上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兴奋状态, 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例如, 在讲必修三第二单元Healthy eating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英语询问大家平常的饮食习惯, 并要求同学们用英语表述, 然后再让其他同学用英语阐述该同学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 以及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饮食陋习。最后, 再带着大家学习课文。这样, 既因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课堂效率。而学生因为在上课时产生了兴趣而受到了鼓舞, 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对学习英语会有更大的动力。

这种教学方法要注意的一个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只是乏味地讲解理论知识, 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感。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出发, 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 通过有指导性的预习,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可以保证课堂质量和效率。同时, 师生配合好也可以融洽课堂气氛。学生只有提前预习, 才会知道自己对哪些知识点理解得不透彻, 知道自己对哪几个知识点容易混淆, 知道自己的短板所在。这样, 在上课时学生听课才会更加有效率, 对学到的内容记忆也会更深刻。但预习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查一下单词, 读一下课文, 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预习可以首先从温习旧知识开始, 所谓“温故而知新”。从相似的知识点着手, 更能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温习过以前的知识后, 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学会预习。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课文中哪些地方是重点, 然后让学生课下自己找到这些地方所要讲的知识点, 通过查找资料、小组研究讨论, 先自学, 然后将不会的在课堂上提出后请老师重点讲。对于那些已经解决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其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 开发学生的智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 高中英语必修二的第一单元Culture relics。这一单元主要讲的知识点是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 首先让学生复习什么是定语, 然后要求学生找到课文中都有哪些地方是定语。之后第一节课教师可以先大致讲一下什么是定语从句, 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到课文中提到的所有的定语从句。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定语从句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这里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虽然学生自己已经了解到了本单元一部分的知识点, 但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 所以即使讨论也只能讨论出一些具体的、不够系统的零碎知识点, 这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知识构架。然后, 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找到的知识点以及自己还存在的问题都提出来, 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帮助学生在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构架。这样做, 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主动权, 因此他们会更加有兴趣, 同时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启发式教学, 师生配合更密切, 课堂效果更好。

1.3 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目的地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学会思考, 拓宽学生的思维。但教师要注意所提的问题难度要适中, 过高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 过低则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和for有关的短语, 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补充。这样, 学生在课后搜集知识点时自己也重新巩固了一遍知识。同时在课上可以采取问答或抢答的方式, 从而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2. 总结

启发式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9

一、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原因

通俗地讲,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教师运用各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那么在生物化学课堂上为什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 原因有以下几点:

( 一)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占主导地位, “ 教”占用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 无法得出更深刻的东西, 而且容易对较难的知识产生厌烦情绪。 启发式教学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引导作用。 教师运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他们思考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掌握知识。 如, 教师在讲解脂代谢的时候, 可以联系其他两大代谢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总结其中的异同以及联系。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 二) 能够化难为易,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生物化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 让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特别是糖代谢、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这三大代谢部分的内容, 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天书。 因此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尤其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拿氨基酸代谢来说, 教师可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分析, 由浅入深, 化难为易。 例如, 教师可询问学生在植物性食物中, 如果只吃玉米和大米, 会造成什么结果。 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造成营养不良。 但具体是如何引起营养不良, 可能学生并不是很清楚, 教师可就此进行解说。 因为有些植物性食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全, 如玉米中蛋白质缺少色氨酸、赖氨酸等。 而氨基酸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如果蛋白质合成不能进行, 就会导致身体缺乏营养。 教师可用此种方式, 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 循循善诱, 由浅入深, 化难为易, 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

( 三) 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

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意愿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 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 还会结合一些最新的学术动态、研究成果等, 提出一些发散学生思维的问题及要求,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促进学习行为的最大动力。 尤其是对于比较难的生物化学课程来说, 更是如此。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生在遇到学习瓶颈时毫不退缩。 如, 教师在刚开始讲解生物化学时, 可让学生先认识中国生物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世界最长寿的教授和世界最高龄作家、 我国著名的营养学奠基人———郑集教授,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到郑集教授110 岁人生的传奇以及他对国家所作的贡献。 当然仅仅这些是不够的, 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二) 教师学会提问

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解知识外, 还要善于提问, 启发学生从问题出发, 寻找答案。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理论知识, 更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 教师可对学生提这样的问题“ 生物化学中的静态生化和动态生化各是什么? ”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讨论, 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 教师讲解生物化学发展过程中的静态生物化学时期、动态生物化学时期和机能生物化学时期, 使学生从这些时期的发展特点中得出, 静态生化主要讲的是基本物质, 如糖、蛋白质、核酸、酶等;而动态生化则是这些基本物质的代谢途径。 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明白要掌握后面异常复杂的动态生化, 就必须先对静态生化有深刻全面的认识,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 启发式教学无论是对学生掌握知识, 还是发散思维, 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并且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 不仅要在生物化学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 而且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方式, 使教学相长, 达到真正的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曹泽虹, 董玉玮, 邵颖, 等.启发式教学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 .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一、高中生物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所要遵循的原则

1.遵循自主性原则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主要是教师对相应的教学知识实施单独传授, 这种教学方法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若能够自主学习其学习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因此, 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应遵循自主性原则,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遵循独立思考的原则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 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 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 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中应遵循独立思考的原则。

3.遵循主导和主体有机结合的原则

在师生互动的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以平等身份参与教学的同时, 必须把学生看做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 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中应遵循主导和主体有机结合的原则。

二、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因此, 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启发式教学时, 必须要高度重视生物知识的不断拓展, 然后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或者是实验课程进行紧密连接, 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生物知识。例如, 设计实验操作题:让学生利用洋葱、KNO3以及其他实验器材设计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实验。该题型所反映出来的考查要点是以学生实验能力为基础, 要求学生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 并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进行有机结合。在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时, 教师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 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

2.通过实验,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应用型学科, 非常重视生物实验。因此, 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价值, 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受到启迪, 增强思维的科学性知缜密性, 最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 在学习内环境稳定知识时,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操作:选择两支干净的试管, 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以及血浆, 之后再用试纸对蒸馏水与血浆的酸碱值进行科学检测。完成检测之后再在试管中加入数量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进行充分摇匀后再次实施酸碱值检测。这样可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实施科学讨论, 熟练掌握内环境稳态方面的生物知识, 同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教学语言生动化, 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中, 需要杜绝教师语言的刻板化, 如果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语言相对呆板或者沉闷, 学生往往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继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高中生物教师要利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教授, 积极营造活跃的生物课堂氛围,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传统媒体网络话语权下一篇:全员育人的构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