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的构建与思考

2024-05-07

全员育人的构建与思考(精选七篇)

全员育人的构建与思考 篇1

一、高校全员育人的内涵

从宏观上来讲, 全员育人的“全员”是指全社会的成员, 即全体社会成员都有育人意识, 为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高校全员育人是指全校各系统、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全体教职员工都履行育人的义务和责任, 各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岗位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 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专兼结合, 团结在“育人”这个中心周围, 形成目标一致、运转协调的有机整体, 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高校全员育人意识的现状分析

育人目标是高校各方面工作的指向性目标, 其实现主体是高校全体教职工。然而, 有的高校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 在人才培养中又将其分解为教学和育人两部分。这使得育人工作具体规定为某一部分教师的事情。

1. 专业教师。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高校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多地肩负着育人的首要职责。然而很多专业教师认为只要把课上好, 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 育人是党政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政教师的事, 人为地将“教学”和“育人”分开。有的教师将学生上课迟到、没有感恩意识、考试违纪等现象归咎于思政工作人员没有教育好学生, 希望相关教师加强管理和引导。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高校“两课”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 也是主要力量。但是因为很难用可测性的指标来衡量德育, “两课”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偏向理论研究而轻视道德实践, 重视知识传递而忽视了道德教化。首先,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一般都是“大”课, 上百名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 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较好地开展育人工作, 往往疲于完成教学任务;其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学术研究以及课程实践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 这也使得他们教书育人缺少针对性。

3. 高校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力军, 与广大学生关系密切,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工作中很少有非常专业、职业化的学习, 或者因为工作的多重角色整体忙于完成各项事务性工作, 很多辅导员忽视了自身在高校育人方面的工作职责, 他们通常只在学生出现特殊情况时采取紧急措施, 对学生进行开导、劝慰。

4. 行政管理人员。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对在校大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然而很多时候他们比较容易忘记与自己打交道的是学生, 而把学生当做被管理的对象, 进而容易忽视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育人职责, 简单地根据规定办事, 没有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

三、实现高校全员育人的举措

1. 加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强化“育人”意识。

利用现代各种科技手段, 将“育人为本”的理念扩展到校园网、飞信、QQ群及微博等新媒体中, 增强高校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师德标兵评选、先进教师评选等活动, 提高他们的奋进意识;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定期了解广大教职工的思想动态, 重视他们关于教书育人的建议和意见, 为学校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选拔部分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或兼职辅导员, 使得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将育人意识深入人心。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学校每年组织刚入校工作的青年教师先到二级学院担任一年的兼职辅导员, 选拔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 且学校团委在各二级学院聘请一批教学、科研水平较好的年青教师担任二级学院团委副书记, 这些举措充分整合了专业教师的育人作用, 并以实际的岗位职责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育人作用。同时, 学校团委学生会每隔一年在全校组织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所有相关工作均由学生自己完成, 在历年的评选中, 有的教师两届甚至连续三届入选, 这对所有的教师来说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当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2. 完善高校教职工现有考核评价体系, 营造“育人”氛围

目前, 国内很多高校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 仍实行年度考核制度, 即填写考核表, 其中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表现、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以及获奖情况、进修学习等内容, 往往流于形式。为了激励教职工提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 加强师德建设, 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在新形势下对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作科学合理的改革:在评价教学工作时, 除了教学数量、教学质量外, 还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重要标准;在评价科研工作时, 不仅要看论文和出版社的级别、课题级别的高低等指标, 还要看教职工是否指导学生参加或独立撰写论文、著作, 以及申报学术课题;在评价行政工作时, 不仅要看完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还要看学生的满意度。

3.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增强“育人”效果。

创造条件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积极探索德育规律, 借鉴世界名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经验, 加强课程建设;组织高水平专家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教案,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定期组织集体备课会, 更新课程教师教学观念, 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提炼和精简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实行小班化教学, 从而更多地兼顾个体差异, 有的放矢地开展育人工作。同时, 精心设置课程实践环节, 推出系列具有学科特色、辐射面广的实践活动, 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挥自身特长, 近距离接触社会, 多做贡献, 增长才干。

4. 促进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团结协作, 形成“育人“合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教书育人”以外, 高校还要确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 构建全员育人的体系, 才能形成育人合力, 达到高校预设的教育目标。高校的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应在学校的宏观把握和整体设计下, 改进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同时各个职能部门可以定期交流、商讨工作过程中的难题, 努力做到在对待学生教育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进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高校可以定期在各个职能部门间组团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 借鉴他人的经验, 优化工作流程, 提升总体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5.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提高“育人”质量。

辅导员是高校思政队伍的骨干分子, 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有一支理想坚定、甘于奉献、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辅导员队伍。因此, 高校应当注重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 进而为他们的育人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首先, 高校要充分重视辅导员的育人作用, 创造条件提高辅导员的地位, 从选聘、职称、学历等方面都应考虑其特殊性, 制定优惠政策, 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其次, 高校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 突出其育人优势, 即理清辅导员的工作脉络, 确保其有时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和帮助学生;再次, 高校要积极支持辅导员走出去、引进来, 参加各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最后, 高校可以打造一批明星辅导员, 他们因优秀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水平等而受广大学生欢迎, 通过他们将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很自然地拉近, 最终促进师生间的良好沟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 仅靠某个部门、某个单位的力量, 显然不能实现,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迫切需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 党政群齐抓共管, 动员各方力量, 整合各方资源,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 形成“人人皆教育之人, 处处皆教育之地”的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宋艳波.加强全员德育意识推进全方位育人——浅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6.

[2]程亚萍.论高校全员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3.

[3]周晓光.独立学院全员育人机制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 2009.6.

[4]张明菊, 范天森.新形势下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11.

[5]王齐君.基于“全员育人”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09.

全员育人的构建与思考 篇2

——胡礼祥书记在2006-2007学年寒假务虚会上的讲话

2006年学院各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大家工作非常辛苦,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也面临许多的困难,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冷静面对、力戒浮躁,明目扩胸,勇于善于去解决。因为现在是转型期,我们面临的是在加速加力加压状态下的困难。学院要发展就要加速,要加速就要加力,要加力就要加压,是符合力学原理的,也是符合社会变更的规律的。我们观察一下任何社会变更,只要碰到利益的调整,就会产生思想的混乱,都会有一个无序到有序的转换过程。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应对,怎么去解决。这里有加压的合理性问题,也有受力方的适应性问题。同样一个推力,施加在铁块上、木块上,还是气球上,产生的型变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简单地看待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改革发展是对我们智慧和能力的考验。特别是对学院领导班子和分院领导班子的考验。在方案制定的合理性上,考验我们决策的能力;在方案实施的操作性方面,考验我们的执行能力;在解决实施过程当中出现各种矛盾的时候,考验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改革是探索性的工作,我们不能因为有问题有困难就停止改革发展的步伐,只要方向对头,我们就要坚持。希望大家不要被困难吓倒,多提改进的建议,多想解决的办法,不要盲目的埋怨。现在城市学院需要的是快速发展。打一个比方:如果一辆汽车一上高速公路,是不太有选择的。要么就在快车道上跑,要么就在慢车道上走,或者就是靠边,靠边已经是打起双跳灯,说明你给别人让道了。上了高速公路,千万别上错道口。发现错了再拐回来的话,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都是很大的,等到你回到该走的道上时。已经是大大落后了。当然,高速公路一定要设有服务区和加油站,车才能走得好。这些都是我们学院和分院各级领导班子在规划学院、分院发展时需要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城市学院就好比是一个车队,八个分院和十几个部门组成的一个车队,每个师生员工都是车队里的一员,大 家都应该来思考:该怎么样使我们的车队走得更快,更整齐!

最近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但是很不成熟。下面说的,只是我个人的思考,是关于学院发展与教育教学创新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城市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每个组织都要讲核心竞争力,否则竞争不过别人,竞争不过别人就得让道。

请看下面三个数据:国家劳动保障部预测,2007年新增900万就业岗位;2007年高校毕业生有495万,超过新增就业岗位总数的1/2;2005年114个城市调查,新增岗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只占总岗位数的20%。我们推算一下,900万岗位只需要180万大学生,而今年高校却有495万毕业生。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曹殊研究员指出:2007年将是社会就业制度调整变化的一个“拐点”,就业竞争主要体现为高校毕业生之间的竞争!我们城市学院的毕业生要和第一批第二批的学生同台竞争,和博士生、研究生同台竞争,困难之大是显见的。一句话,毕业生就业形势是异常严峻!我们的“产品”必须明明白白的放在市场上面,让大家来挑,让市场来选择。人家看不看中你城市学院培养的学生,就意味者市场需不需要我们继续造这些“产品”,我们这些产品生产者会不会下岗。

我们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发力点应该在什么地方?城市学院作为一所科研力量薄弱,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以本科学生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校,与其它高校的竞争明显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最能体现城市学院办学水平的也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我们现在的条件最迫切需要突破、最能够打响品牌的也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放在第一位;必须解放思想,全力以赴,领先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丘成桐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目前国内的本科教学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钱学森也说:“现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培养。没有自己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的 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必须改革的许多普遍性的问题,谁领先一步,走出新路,谁就抓住机会,领先发展,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面对激烈的竞争,城市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就是培养人才的套路和能力的问题。我们把2007年确定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年”,是学院发展关键时期推动学院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我认为这是一个事关提升学院发展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一个事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一个事关教职员工职业生存力的战略选择,三者是紧密联系,利益相关的。如果大家认清这一点,认识足的话,学院在推动过程中,大家就会去想办法凝聚人心,齐心协力往前冲,激发出我们的战斗力。事实上,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第二,如何实现从战略定位到发展战略的转变

经过一年半的集思广益,我们对学院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形成了以下共识:

办学定位--创办名牌教学型大学;

育人目标--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育人理念--倡导学生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育人体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现在的问题是要从口号到行动,通过大家的努力,使理想变成现实。所以,接下来要思考和解决的是:如何实现这些战略目标?

每一个战略目标都给我们提出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想办法解决:

一、我们要创建名牌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和“名牌”如何体现? 我认为,教学型大学应该是真正做到以育人为中心,而教与学自有一套。就是要把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这两篇文章做好。名牌大学如何体现?我认为是名牌一定是有特色的、高水平的,那么就要在创特色,上水平上下功夫。就必须先研究清楚我们的特色应该是什么?能够是什么?从哪些方面体现?而学院的特色是各分院特色的集合表现,所以每个分院都要思考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想得比较清楚,办学就会陷入盲目性,特色更无从谈起。水平有哪些特征指标?我们得找一个参照系,找到自己可以衡量评判的标准。说到底就是把自己放到那个系统里去竞争对比,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层次定位问题,也包含激励发展的动力机制设计,也必须好好研究。

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有哪些?如何培养?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试想在10-15年以后,城市学院毕业生的校友中,最令我们骄傲,使城市学院出彩的会是哪类人才?是高科技研究人员?还是企业家?经理人员?公务员?领导者?自主创业者?…… 当然,各类人才都会有,但按照我们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群体特点,我们最容易造就的主体层次会是哪一部分人才?只有清楚“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才能找准对策。

我们指的“复合性”含义是什么?如何实现?当然,复合性可以有多种定义,关键看我们自己是怎样定位的?我想可否界定为两个复合?一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即知识结构交叉符合,适应市场定位和应用性要求。这势必要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改革。第一课堂不是不能打破的,不能打破就是僵化,僵化是不能发展的。当然怎么调整需要认真研究和论证。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必须重视不同分院和学科的合作,跟踪市场需求,调整方向,通过复合培养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复合性的第二层含义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到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三者要同等重视,有针对性的培养要求和措施,各个环节相互渗透。特别要关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知识再多能力再强,思想不过关照样不行,行为习惯没有养好也不行。前两天有位同志告诉我,我们的一个毕业生,到单位工作的第一天,就开会迟到十五分钟。他的年轻经理当场就开批他。第一句话:城市学院也不是什么好学校;第二句话:你不要对不起介绍你进来的人。这个学生说,他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耻辱。这件事对该学生的自尊心是不小的打击,对学院的声誉也带来很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学校里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非常重要。如果现在我们对这一点还没认识透,该做的没做到位,我们的学生到社会上就走不开去。

我们指的“应用性”指标有哪些?如何培养?应用性主要体现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界定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毫无疑问,专业知识技能是核心能力。除此以外,我们还应研究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活动对某些能力的特殊要求。例如外语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创意设计能力等等。每个专业的职业活动形态不同,对核心能力的要求也不同。比如,我们办会展专业,就得研究会展业职业活动形态特征是什么?会展业人员核心能力要求是什么?会展业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有哪些对策等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些不仅研究清楚而且形成培养“套路”,那么学生毕业后在职场上就肯定会很有竞争力。

创新性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培养?

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要有想法,善于思变 不甘现状。这一点城市学院的学生的群体特征有先天优势;其次,要有创新精神,即要敢冒险,不怕失败。学生有些错误在学校里犯过了,到社会上一般就不会再犯了。再次要有创新思维,创新也有套路,需要进行特殊思维训练,是否应有老师来开这种特殊思维训练的课?此外,要有创新能力,要组织学生多进行创新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美国著名华裔教育家马里兰大学的刘全生教授说:当今大学最重要的是“三创”:创意、创造和创业。“创意”就是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创造”是指动手能力、要有新的发明、新的设计、新的技术;“创业”是开创事业。要是前面两项比较弱的话,那创业几乎就不可能。我最近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是1月18号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它上面写着这么一段话:大学过多地关注理论和机械式的学习,在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方面关注不够。麦肯锡一份报告估计:在中国大学的工程类毕业生中,只有10%具备在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他们擅长记忆事实和通过考试,但是非常缺乏主动精神。雇主们经常抱怨称:尽管他们雇用的大学毕业生似乎在理论上很出色,但是很难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城市学院能不能有所改变,在这方面做出一些特色来?

三、如何实现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是否可以理解为针对学生群体而言?我们要研究对于我们的学生,对于我们这样的培养要求,什么样的标准是合格的、城市学院的学生到底有哪些群体特征、长处是什么、短项又是什么?如果说要扬长教育,那么如何实施扬长教育?前面是分析,后面是对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大家都必须要做的事。

“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能否理解为对学生个体的要求?对“综合素质提高”,我们已经有一个基本概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潘云鹤校长提出,希望城市学院学生要“博雅”,走出去要让别人看得出来这是城市学院的学生。这个要求是很高的,我们的差距还太远。我们如何发现和正确把握学生个体的个性?怎么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得各类人才不拘一格地脱颖而出?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如果大家都来研究,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四.如何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体系? 全员育人,我认为是针对教职工的职责而言;全过程育人,是针对纵向的培养环节而言;而全方位育人,是针对横向的培养领域而言。概括一下,就是“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建立这样一个体系,需要整体的设计,整体的优化。

对全员育人,我们首先要研究这些问题:第一,推进全员育人需要落实哪些职责?建立哪些制度?强化哪些机制?第二,育人如何与教师自身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提高,满足自身的发展?因为教师如果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利益机制不调整好,积极性就会受影响;第三,如何使学生不仅是培养的对像,也成为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力助手,成为推动学院发展的依靠力量?我们在学院机关设立了学生助理岗位,多了很多助手,学生也感到收获很大。让学生参与学院的管理、教师科研,在老师带领下开展社会服务,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又扩充了工作力量,有什么不好?这正是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探索的道路。

全过程育人,要从招生宣传开始,入学教育功能开发、新生的入学教育的设计、在校四年的学习全过程规划指导、就业观念指导与应聘技巧培训,最后到毕业后的跟踪服务、校友资源的整合,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计 利用好。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包含着教育功能,就看你会不会发现。特别是要好好研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阶段性发展特点,精心指导。这是多少年来困扰我们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学生80%毕业后是直接就业的,对他们来说,后面两年没有考研的压力,这与一本学校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我们必须研究后面两年如何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

全方位育人,应拓展哪些培养领域?要抓住那几个关键阵地?我想主要有这么几个:教室、公寓、校园、校外。

教室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抓不好,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就落实不了。抓好第一课堂关键在老师,主要着力点:一是课程内容的设计。灌进学生这个“瓶子”的东西得符合学生的层次特点和应用性要求;二是教学模式创新。拿了一桶水,要把水倒到瓶子里,你首先要看瓶子的盖子有没有打开。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老师“哗”倒了水,很多学生“瓶盖”并没有打开,学生对你讲的并不感兴趣,他之所以坐在那儿是怕你点他名。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靠兴趣支撑的,上课提不起他的兴趣,他就会不来。所以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体现教师上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去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课讲得很好,就是差一点点火候,缺少与学生互动,学生找不到兴奋点,注意力就会分散,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三是布置好课外作业。我们的学生习惯了中学的学习模式,老师不布置课外作业就不会自我加压,自觉学习。如果上课没听进多少,课外又没做多少,在校四年能学到多少?我们应该设法让学生课外忙起来,教师要设计一些结合专业知识学习的实践课题让学生课外去做,使课内课外互动起来,这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四是考试方法必须改革。如果学生凭在学期末突击一下死记硬背就能过关,学生平时就会放松学习、逃课,不利于学风建设,也会固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训练,实在是贻害无穷!

公寓是学生个性表现最自由最充分的地方,也是学风建设和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公寓的工作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主要着力点有几个:一是要从一年级抓起。学生从中学到大学需有一个适应调整过程,转型期的教育特别重要。对06级学生我们做得比以前好,成效也比较明显,已在学风上表现出来。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要从低年级抓起,到了高年级就很 难改变;二是完善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工作体系。对06级学生公寓我们尝试以学生楼层为单位建立议事监事会、干事会等学生组织,强调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试行学长辅导计划,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楼层文化建设得非常好。以层导师、学长组为节点,沟通公寓与分院的工作机制已经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们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逐步推广;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公寓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定要让学生党员的形象在学生中鲜亮起来。下学期将在公寓建立 “党员之家”,以此为抓手,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党员成为公寓学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并在日常工作中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自身的进步。要特别重视研究解决部分学生沉迷电脑游戏的老大难问题,这是硬“骨头”,啃不下来,学风就好不了!

校园实践活动是学生互相学习,开展学科交流,拓展人脉关系,锻炼实践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主要的着力点:一是要创建各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强化与第一课堂整合。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校内实践基地,要总结经验,继续做下去。十一五期间学院计划建20个校内综合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每个分院都要建1-2个,不仅要使这些基地发挥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的教育作用,还要可看,成为学院办学的亮点。

要切实加强对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加强规范管理。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团队运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疏于管理,也会有负面影响。全校现有70多个学生社团,目前的重要任务是要把学生会和社团联盟的组织关系理顺,同时给社团一定的活动场所,建立必要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加强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

要搭好三个论坛平台。一是“名师讲坛”,利用各种资源,邀请名师、专家来做讲座,浓化学术气氛;二是“企业家讲坛”。把一些成功企业家请到学院来给学生讲讲企业发展史,做人做事的人生体验,对学生是很好的创业创新精神教育。我们有许多学生家长就是企业家,我们要把家长资源用好;三是“学生发展论坛”,让优秀学生,优秀校友来讲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体会。发挥好榜样教育的作用。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场,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好机会,主要在暑期(第三学期)或寒假进行。主要着力点就是要改革原来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实习方式,突出“四个学会”的要求,即学会研究,学会服务,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课题项目的形式,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对低年级学生,可以是以调查为主,要求学会调查,学会服务,学会合作。看看几个人在一起做,不同专业的人在一起做,能不能做好一件事情,能不能解决一个小小的课题。对高年级学生,要求就要更高一些,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研究工作。做到学会研究,学会服务,学会创新。最好是不同年级学生组成团队,可以形成“传帮带”的梯队,有传承,不断积累。这项工作全校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才能做好。

社会实践教育也可以尝试实行选修制,如:计算分院提出的实践项目,其他分院的学生也可以参加。这个项目的管理由计算分院负责,学生参加计算分院组织的总结交流,成绩也由计算分院的指导教师给出。这样做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同学有机会一起做事和研究,这样的团队更接近以后工作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要加强对学生科研训练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做策划训练,交流训练和论文发表。通过互相交流可以训练演讲能力,训练思维能力。我们还应该推动学生的论文发表,至少可以在城院内部杂志发表。以后要把学生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评价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考核指标,借此来推动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第三、教育教学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综前所述,摆在我们面前两大任务:一是加强整合规划,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全面改善内部育人环境;二是深入改革创新,探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特色“套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建设的目的。要做到这两点,关键在于人――全校教师(包括管理服务人员)和学生。对于教师,关键是看有没有先进的育人理念,正确的育人思路,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超的育人艺术。概括起来,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塑造出来良好的教风。对于学生,要看能不能做到学会自觉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看我们的学生有没有良好的学风。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最最关键的问题。对于学院各级领导,最关键的任务是要创造出让老师安心工作、舒心工作和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环境。所以教育教学创新需要每个人的投入,必须广泛发动全校师生来做。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两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良性互动。

据此,我提出学院的“323”发展战略:即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体系,发挥好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作用,精心培养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素质“三性”人才。贯彻始终的是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定位,有先进的育人理念,优秀的校园文化。概括起来可以表述为:育人为本,目标导向,“三全”基础,创新推进。

对高校“全员育人”理念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全员参与,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技术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学校要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制定一系列的方案。

一、工作目标

1. 制定“全员育人”的管理机制

建立一支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素质过硬的德育队伍,制定出切合学校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案,形成德育工作“一把手亲自抓,职能部门直接抓,全体教工一起抓”的管理机制。

2. 推行“一岗双责”的教育职能

落实全体教职工“一岗双责”的职能,真正达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生活空间能得到教师的成长指导,改变以往德育工作主要由学校职能科室和班主任承担的缺陷,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3. 实施“专业特色”的分层德育

生源的复杂性和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决定了职业学校需要在“全员育人”中实施分类、分层教育。针对不同的个体,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成长需求,凸显不同的专业特色,科学合理地设置德育内容和实施措施,有所侧重、有所差别、循序渐进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实施内容与形式

1. 学校领导联系年级制度

每名学校领导负责联系一个年级。学校领导积极参与,以身作则,切实做好“五个一”。即:每学年,开一次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一次课,了解学生上课、教师任课情况;走访一次学生宿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访一次食堂,了解食堂饭菜价格、服务质量、卫生状况等;参加一次主题班会,加强师生沟通和交流,增进感情。

2. 职能处室、教研室联系班级制度

开展职能处室与班级挂钩活动,切实做好“五个一”。即:每学年开一次讲座,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一次座谈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主持或参加一次班级主题活动,加强师生感情交流;每学期走访一次学生宿舍,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联系该班级的一名特殊学生(经济困难、学业困难或有行为、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挂钩活动。

3. 教职工联系学生制度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对所联系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切实做好“五个一”。即:成为至少一位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思想上进行引导、学业上进行辅导、心理上进行疏导、生活上进行指导;全面了解该生情况并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谈话;每学年,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或岗位特点主持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指导或参加一次学生课外活动或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与学生进行一次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交流,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通过“五个一”活动,使每位教职员工都能在全员育人活动中,看到学生成长,享受到育人成果。

三、“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全心参与”的思考

1. 全员育人的理念体现着以人为本、和谐相处

全社会都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这也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校要把教育定位在以人为本上,在教育中把快乐带给学生,要用眼神和微笑倾听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受尊重,这样就不会产生抵触心理,才能自由表达,认真学习各专业知识技能,自觉成长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2. 德育理念的转变

单纯关注课本上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成绩,衡量不了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所以,要将新的理念应用到教学和课堂中。不但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结合社会现象和周围发生的事例,让学生去分析、判断和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3.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和教育处理,提高实效性

领导和职能部门要走出办公室,走到学生中去,面对面体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要多以正能量的事迹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讲究礼仪、遵守公德、遵守校规、自觉向善、增强道德修养。

4.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成为学生良师益友

这次,本人也融入到全员育人的活动中,参加班级的班会,和学生一起思考与交流,和学生共同参加课外活动,一起聊生活、聊学习、聊学生某一思想的困惑,一起探讨怎样去面对,怎样去解决,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四、结束语

全员育人的构建与思考 篇4

一、让德育切近生活,变“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为“近、小、实”的生活德育

让德育贴近学生生活,细化德育目标,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长期以来,中学德育教育走入课程化、说教化、概念化、抽象化、形式化的误区。我们基于道德养成的基础应该是常态生活的认识,依托“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生常态生活的细节中,将抽象的德育目标化成分段目标,分解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在细微之处,潜移默化,使德育目标的落实与学生的常规管理紧密结合,进而内化成道德素质,有效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问题。工作中,每一位导师都对责任宿舍内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负责、全程管理,在宿舍内部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生活德育环境。宿舍内每一层面的学生都能收到来自导师的亲情关怀和来自同伴的友情帮助,让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情感交流与合作互助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健康成长,有效避免了脱离实际、方法简单、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

二、全员育人,变班主任“一手抓”为全员“齐抓共管”

传统的德育管理,主要依靠班主任一手抓,虽然也要求副班主任、学科教师等人员参与,但由于责任不明、职责不清,加之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往往统一要求不少,实际收益不大。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建章立制,制定了《全员育人业绩管理》、《全员育人量化细则》、《导师责任宿舍文明素养考核标准》等制度,设立了优秀导师奖、金牌导师奖、育人突出贡献奖等,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人人参与德育管理,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潜能,让学生在教室之外的生活空间,随时得到导师和同学的关怀,使德育教育最大限度地涵盖学生成长的时间与空间,改变了德育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承担、靠相关科室监督的缺陷,在实践中诠释了“齐抓共管”。

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德育管理,真正做到从“管”到“理”

以往的德育教育往往习惯于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者的教育权力加以控制,德育教化的功能只是被肤浅地维持着。在全员育人的背景下,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是导师,每一位学生都有导师。导师从关心尊重学生出发,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学生亲身感受到导师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主体意识、主动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导师走进宿舍,与学生一起叠被褥、摆物品、谈家庭、谈生活、谈学习、谈未来,共建小家。导师就是一个“大哥哥”、“大姐姐”,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走向平等对话的主体,亲切的话语、谆谆的教诲,像滴滴甘露,润物无声。我们知道,“错误习惯往往使人习惯错误”,而“好习惯的养成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学生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的坚持中形成。

我校2009级1班112宿舍在给其导师的评价中写到:“一同欢笑,一同难过,您在我们高兴的时候,同我们一起快乐,在我们难过的时候,给我们安慰和鼓励。您不仅是一位导师,而且是一位年轻的母亲,细致入微地照顾着我们。或许,您会说,您不是那么完美,但在我们的心中,您就是最完美的,因为我们共有一个家!”

四、文以教化,用宿舍文化去浇灌品德

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中学生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但宿舍文化,不是单纯的装饰几幅字画或格言警句,它是宿舍内全体成员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宿舍价值理念在宿舍环境与行为中的体现,它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涉及宿舍活动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生活习惯,是宿舍内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导师伴随着同学之间思想、性格、追求的不断融合,在宿舍内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状态和极富凝聚力的宿舍文化。

全员育人的构建与思考 篇5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学校、学生、社会三个方面存在认识偏差。

不少院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作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这单一的方面上, 使社会实践活动趋于形式化和表面化。诸多师生单纯地认为, 社会实践属于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这种对社会实践的偏差认识, 使得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在教育中被割裂开来, 社会实践沦为课堂教学之外的可有可无的补充。社会中的政府、企业等机构组织, 由于与高校联系得不够紧密, 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缺乏了解和认同, 担心大学生实践会影响生产效益, 也是很多必要的实践活动得到社会理解和支持的巨大阻碍。

2. 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有其局限性。

虽然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多样, 但绝大多数的实践形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各地区、高校的社会实践主要围绕上级相关部门确定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而进行的“主题式”社会实践, 这是各高校比较普遍采用的模式。该模式使活动只能组织“示范队”参加, 在学生参与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 当前社会实践大多集中在假期和校外进行, 使得原本紧张的实践岗位和资源一时难以满足爆发式的增长需求, 使本应长期、持续且需要反复强化的社会实践, 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效性。与此同时, 强制性的社会实践, 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锻炼需求, 使原本旨在走近社会的综合社会实践成为专业实践之余的负担, 无法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3. 学校与社会在学生实践活动合作方面未形成体系。

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在当前实践育人的“产学研”合作、顶岗实习育人等多种模式中已有所体现。然而, 从这些模式的总体发展角度来看, 由于校企之间的利益难以平衡、体制限制等诸多因素, 在学生实践活动合作方面, 学校与社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协同育人体系。企业以盈利为先, 对来企实践的学生能力存在一定的质疑性。为了保证企业效益, 他们大多给学生安排的是不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转的工作, 使得学生不能得到有意义的锻炼。

二、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

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创新模式, 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付出、努力。在构建过程中, 学校与社会应当共同遵循以下原则。

1. 价值观和文化上相互认同和包容。

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要求学校与社会要认同和包容对方的价值观与文化。企业应当承认与相信前来实践学生的能力, 并将此作为一份社会责任来承担对大学生的培养。高校则要选送能力达标、确有兴趣的学生前往企业实习, 并在实习前确保其理论知识等方面已达到要求。政府作为校方与企业的纽带, 应鼓励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中来, 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氛围。

2. 做到基于信任与交流的愿景协同。

信任源于学校与社会中政府、企业等合作各方的积极沟通, 取决于合作各方对自身优势的准确判断, 找准自己在创新中的定位, 厘清各自的关注点和优势, 实现合作各方效益的有机链接。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创新模式, 就是要建立起学校与社会的相互信任感, 积极沟通交流, 争取做到最大程度上地消除交流中的信息损耗, 使合作各方最终获得协同效应, 做到基于信任与交流的愿景协同。

3. 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多赢合作机制。

只有学校与政府、企业等社会中的组织机构达到互需、互惠、互联的多赢局面, 各方的协作关系才能趋向长期、稳定。各方通过协商, 在风险与利益上找准平衡点, 合作联盟建立在风险共同承担和利益共同分享的基础上, 各方在资源共享上积极承担相应的义务。实践育人要发挥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桥梁作用, 各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各取所需, 实现学校与社会实践育人的创新性和普遍性。

4. 实践育人体系的运行应强化学校、学生、社会三方的有机结合和作用互动。

学校严格把控走出校门学生的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能力的实践活动, 社会协力打造有助于培养大学社会实践能力的环境, 三方面协力运作, 精心组织活动计划,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建立起全面考核机制, 以此保障学生参与实践的良好效果。只有学校、学生、社会三方有机结合和作用互动, 实践育人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三、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机制的构建

1.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完善协同实践育人体系。

社会实践教育可以逐步地促进大学生完成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从培养对象到使用对象的转变。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 可以有效地给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机制下, 基地所在地的政府应给予相应支持;实践基地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 高校应该在基地专业性建设上予以帮助。高校与社会多方协同共建实践基地, 可以使基地能够更加及时地结合现代科技专门配套现代化设备, 根据不同专业特性来设置, 让学生能够在基地了解到现代科学技术。

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构建协同实践育人体系。

“双师型”教师主要是指具有讲师、技师双职称的教师, 有基层生产、管理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 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帮助学生懂得应用。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有利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现状, 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极高的积极意义。在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体系机制下, 一方面, 可以通过外引企业、政府及实践基地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 选派一批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前往相关单位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弥补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

3. 加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 构建协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构建协同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经费与实践基地是实践育人运行的保障, 高校与社会须加大对实践育人的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育人氛围, 促进实践育人机制更好地运行。二是构建协同实践育人管理机制。由国家做出制度性安排, 各教育部门负责, 形成高校、基地上下联动的协同机制。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在高校实践活动的负责部门应该由团委、教务处、学生处来负责。各学院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三是加强考核激励机制。对育人过程进行监管, 形成由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代表团、学生代表队组成的监控体系, 结合学生实践成果与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实践报告与实践活动中的创新能力, 多角度地进行公正、公开、合理的考核。四是完善现有的实践育人评价体系, 建立社会、学生、学校成效评价体系, 组织部门协同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效进行评价。完善的实践育人评价体系, 是做好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 不仅要使大学生实践教育社会化, 而且要将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对接起来, 把校园和社会的鸿沟弥合起来, 使校园和社会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协调, 形成互动“共生”协同机制。

总之, 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创新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教育, 只有深深扎根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 与政府、企业相互协同合作, 才能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摘要:实践育人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 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所存在问题的探讨, 结合目前高校实践育人实际情况, 提出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新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健全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协同

参考文献

[1]韩明涛, 王秀成, 刘心义.高校社会实践论纲[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

[2]蒋建其.论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的实现途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 (6) .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究 篇6

一、渊源与沿革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 最早出现于1379年兴建的英国牛津大学, 其创始人是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由于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采用导师制, 但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 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因此, 从导师制的起源看, 它最早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 并主要用于研究生教育, 是作为一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学术指导的教学制度而存在的。

上世纪90年代起, 只有在高等教育阶段才能享受到的导师制, 在我国中小学校也得到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如浙江长兴中学实行的是“德育导师制”, 具体地说就是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北京八十中致力于为有特殊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导师, 指导学生的深入发展;高明一中借鉴其他学校培优扶差的经验, 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 实行了“学科导师制”的教学模式; 还有一些学校在课题研究方面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建立科研导师制等。

到21世纪,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接受并创造性的实施导师制, 2004年, 日照实验中学开始试行全员育人导师制, 2006年其申报的“寄宿制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实验研究”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级规划课题;2009年, 日照一中开发的课题“师生成长共同体”, 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二、发展与完善

导师制在中学的施行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初期的导师制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德育导师制, 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的思想,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情绪、交往等问题。二是学业导师制,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为提高个别学生的学业成绩而配备的学业辅导型“导师”, 表现为导师承包边缘生、希望生, 为他们补弱、提高。三是生活导师制, 让教师承包学生宿舍, 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指导。四是选课导师制, 指导学生选择选修课程。德育导师制, 是用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烦恼的, 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心理健康成长给予了支持和保障, 但学生的烦恼大多来自学习, 导师的工作不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教育效果就难以有保证。学业导师制, 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设, 并且指导的也是个别学生, 专门为考试服务, 与导师的实质含义相差太远。生活导师制, 符合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 以宿舍为小组承包给导师, 减轻了班主任和学校的管理压力, 为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但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教师成了卫生导师, 纪律导师。选课导师制, 导师帮助学生选择选修课程, 规划学生的发展方向, 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起到了引导作用, 但职责所限, 导师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与展望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笔者认为其在实施中会经历两个发展阶段, 即制度保障阶段和理念引领阶段。

制度保障阶段是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的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目标是推广落实, 追求实效。这一阶段一般要做好以下工作: ( 1) 确立导育关系:导师和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悦纳的关系, 通过确定导师队伍、确定学生对象、报名和人数平衡、师生职责协议等步骤来完成。 ( 2) 建立运行机制:1谈心汇报制度, 通过口头、书信、周记等形式开展。2家长联络制度, 将导师工作情况通报给学生家长, 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协作, 提高导师工作的实效; 通过电访或家访, 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 以给予切实的指导。3活动交流制度, 不限于个别指导, 根据需要, 可以组织座谈会、讨论会、联谊会、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会、总结表彰会等。4分析会诊制度, 根据一些情况作好分析工作, 会诊可以由导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学校领导提起, 年级委员会或学校组织进行, 邀请有关导师、班主任、学校领导和校外专家进行。5工作手册记录制度, 详细记录《导师工作手册》 ( 电子版、传统版) 。6学生档案制度, 从关注学生成长、积累工作资料、评定导师实绩、评价学生成长等方面建立学生档案制度。7绩效评价制度, 实施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有导师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的奖惩机制。

理念引领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制度的弱化。实施初期以严密的制度和精细化的管理来保障落实, 是推动育人工作全面开展的有效之举, 而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育人工作常态化以后, 制度要求就成了一种外在形式, 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弱化制度要求, 注重育人实效。二是职能的强化。现行导师制给教师们划分了各自的责任田, 育人职能只是在小团体内得到充分的体现, 但育人职能是不受限制的, 每位教师最终还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育人职能的最大化。三是理念的内化。随着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化, 育人为本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 并贯穿于学校的每项工作中, 形成学校新的育人理念和文化内涵。

四、困境与突破

如果以最初我们对导师制所抱有的积极期望以及它本身所应该具备的功能来衡量, 导师制的实际状况还是不尽如人意, 效果也在呈逐渐下滑趋势, 个中缘由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

第一, 导师缺乏育人动力, 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一是考核问题。教师非常看重年终考核, 因为考核结果往往是教师参评教学能手、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而高中学校对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还是教学成绩, 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还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真正体现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中。因此, 从实际功利出发, 老师们对育人工作兴趣不大。另外, 从导师考核结果来看, “优秀导师”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与聘任中体现得不够及时、充分, 是否“优秀”和“不称职”, 对老师们没有太大影响。二是工作强度问题, 育人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高中课程时间紧、任务重, 教师在校时间有限, 沉重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使导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第二, 评价手段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不强, 评价结果不能充分反映导师工作成效。一是显性要求, 形式严重。为保障导师制的实施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要求, 如谈话记录, 成长档案等, 只是对导师工作方式和频率上提出了要求, 但这些档案记录中只反映了工作的过程, 不能体现工作的成效, 难免出现形式主义和滥竽充数的现象。二是隐性要求, 难以落实。导师在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开展的育人工作更多的是体现了对学生影响和感化的隐性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导师是凭着爱心和责任心去开展工作, 如果缺乏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坚定的职业操守, 育人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第三, 导师开展工作缺乏一个有形的空间作为载体, 从而使其工作过程难以显现。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可以依托班级来进行, 从对班级的常规评价和各科学习成绩中, 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班主任的工作状况。而导师的工作对象是分散的, 缺乏班级这样一个整体的有形空间作为依托, 从而导致管理者对导师工作的过程状态很难了解和掌握。同时, 正因为缺乏开展工作的有形载体, 也让导师们工作起来难以有效控制和按序实施。

导师制从最初实施的那一天起就不断冲击着应试教育下的育人模式, 在教育观和质量观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但实施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不可逆转, 如何尽快走出应试教育模式, 推动全员育人导师制深入实施, 需要我们做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第一, 加强理念引领, 营造全员育人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弥补应试教育下育人职责的缺失, 需要学校进一步转变育人观、质量观, 提高教职工全员育人的思想认识。首先, 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价值性举措, 需要校长的价值引领, 校长要带领教育干部, 沉到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调研、指导、参与全员育人工作, 当好导师的导师, 也“承包”一定数量的学生, 以学校领导的率先垂范, 激发教师参与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其次, 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家长广泛了解学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内涵、策略, 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双向互动”家长会, 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再次, 定期不定期地对导师工作进行督查, 适时开展针对全员育人的“深度访谈”, 搭建起学校干部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确保学校的规定和要求落实到位。

第二, 创新评价模式,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一是在评价理念上, 要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切实减轻导师“导”的压力, 不必针对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对导师进行评价, 而是针对受导学生发展中原来最强势或者最薄弱的环节的完善情况进行评估, 进而对导师进行评价, 切实增强导师全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如, 对有特长的学生, 导师就要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上下功夫;单亲家庭的学生, 一般容易存在着心理问题, 导师可以有的放矢地重点针对其心理进行疏导, 给予情感上的关注; 针对学困生, 给予充分激励的同时, 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辅导。二要在评价方式上, 要实施多主体评价。导师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导师自我评价, 学校领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进行评价, 突出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每个导师更好地反思自身工作措施和成效。三要在评价策略上, 实施激励性评价。导师工作成效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 在导师评价中, 学生最有发言权。

全员育人的构建与思考 篇7

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建立的背景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本科教育阶段由特定教师对本科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个别化、差异化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 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外及国内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类型有生活导师、科研导师、思想导师、论文导师等, 总体来看, 国内高校施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种是研究指导模式, 导师以科研人员为主;一种是生活指导模式, 导师以辅导员等行政人员为主。目前我国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一直采用在传统的大课堂授课的模式, 传统班级模式配备一名班导师, 辅以年级为单位的辅导员为生活导师, 分别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和教育的任务。但是导师种类并存带来的关注点不同、覆盖面分散、学生自主选择权缺失、导师资源分配重复等问题都使个别成长指导和全员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

为解决以上问题, 构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体系, 结合我院发展现状与学科特点, 推进本硕一体化培养机制, 提升学院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化机制, 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以2013级本科生为改革试点, 启动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行, 既缓解了高教改革带来的生师比加大, 也减轻了教书与育人的职能背离问题, 是目前深化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组织设计

我院导师制的导师工作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 即以学生为主体, 导师为主体, 师生共同探讨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二是个性化原则, 即导师到善于发现、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 开展个别化教育;三是人本化原则, 即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 真诚关爱学生,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四是保密性原则, 即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在此基础上, 我院还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现有的教学资源, 制定了一套涉及每个学生、每个年级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全程式指导”和“全方位引导”。“全程式指导”体现在对学生大学四年进行全程循序渐进的科学指导, “全方位引导”体现在对学生品德、学业及生活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引导, 使其全面成长。

“全程式循序渐进科学指导”的主要做法是:大学一年级, 是学生的大学适应和专业方向的选择器, 重点以帮助学生入学适应、树立学习目标、规划学业发展方向、专业思想引导及探索适合的学习方法等为主, 同时向学生初步介绍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大学二年级, 重点是通过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社团活动, 指导学生参与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 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大学三年级, 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考研学生选择报考院校及职业生涯规划等, 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科研能力为重点。大学四年级, 重点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实践、完成毕业论文、学生择业就业等。

“全方位引导全面成长”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上引导、心理辅导、突发事件危机处理引导、性格养成引导、专业技能引导等。

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办法

(一) 建立并不断完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制度建设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范, 经过认真学习调研, 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方案, 对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目的、导师任职条件、工作职业、考核与待遇等做了明确规定。逐步完善工作规程、工作日志、活动调查表及考核档案等材料, 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和量化考核, 确保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有章可循、形成较为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二) 新生入学时采用“1+2”培养模式

紧抓入学时机, 开学一个月内, 导师组通过网络平台或讲座等形式介绍每位导师基本情况, 再根据专业班级和教研室对应的原则和新生入学成绩差级随机分组原则, 在已分组学生与导师之间建立起“双向选择”制度, 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生活指引和个人发展规划方面的教育。在导师配置上, 采用“1+2”的培养模式, 即一名本科生配备一名在职教师为导师、一名高年级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为导生。结合师生比例, 每位教师每学年吸纳6-10名学生, 经过师生交流磨合,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研究方向的改变, 在导师的建议下申请轮换导师, 力求学生的个人发展意愿与本科生导师特长相符合, 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制定培养方案, 分阶段、分层次地完成培养目标。形成“导师-毕业生-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纵向阶梯团队层次。这种纵向阶梯团队也是趋向国际化培养的重要途径。

(三) 建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特色载体

通过“5个1”模式, 即1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1次暑期社会实践、1项科研课题研究、1个网络平台和1篇毕业论文设计为载体,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能力。

(四) 科学评价本科生全程导师工作, 建立激励机制

学院定期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重点考核导师工作态度、履职情况、工作效果等。采用导师自评、学生座谈会及测评和学院综合考评等形式、科学评价导师工作。

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取得的成效

(一) 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我院全程导师制的实施, 将所有的任课教师、实验室科研人员并入导师队伍, 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管理手段, 增强了整个学院的学术氛围, 从而提升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进一步加快了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为我院提供了持续不断的优质生源保障。

(二) 提升了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程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下, 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个人素质得到了全面的综合的发展, 涌现出一批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

(三) 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

素质教育应注重能力培养, 尤其是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尊重人的个性, 努力开展基于个性差异的教育。因此, 如何找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点, 如何“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是许多高校所正在努力的。

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全程导师制的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实质性效果, 但在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导师资源缺乏、运行管理机制及考核激励措施不完善等问题, 制约着本科身导师制的发展。

(一) 导师资源缺乏

本科生导师制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导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与交流, 而互动与交流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 高校生源扩招, 生师比加大使得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满足少数学生的需求。

(二) 运行管理机制简陋

我院在改革试点中发现, 所实施的全程导师制往往成为人才培养机制的一种补充, 在本科教学工作部署中成为一种手段, 与理论、实践缺乏有机结合, 不能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显得管理机制持续性、系统性不强。

(三) 考核激励措施不完善

如何量化导师的工作量, 特别是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考核制度在具体的实践中因为考核过程不易控制和考核成本过高而出现象征性的状态。

上一篇:启发式高中化学教学下一篇:网络课程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