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探究课的教学

2024-05-01

中学数学探究课的教学(精选十篇)

中学数学探究课的教学 篇1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又叫微型课程, 最早由美国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提出并首创, 是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实际中, 就是把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等片段录制下来, 教师通过观看、整合后, 形成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这五个基本配套的有机结合, 经过精心组合成微课。值得一提的是, 这五个部分可以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随意组合, 以达到有效的作用。在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后, 经过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改造与结合, 并不断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 首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山, 他对微课程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革新提出许多改革性与建设性的观点。微, 从字面上看, 就是短而精, 内容小但是起的作用大。

二、微课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我们都知道, 传统课程一节课为40分钟, 有的地方45分钟一节课, 上午四节, 下午三节, 课间休息十分钟。学校的主要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上课是日常教学的重点。我们对课的定义是, 在一定的时间内, 老师教授一定的知识, 而我们所说的微课则不同, 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把我们课堂上的一部分把它录下来, 然后放给学生看, 一个微课程仅仅讲一个知识点, 学生可以通过现代化设备下载, 可以随时拿出来看。我们对比来看, 可以看到, 传统课堂讲得快, 知识连贯性强, 课程集中, 可是存在一个缺点, 那就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 肯定会出现有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无法理解当堂课的知识, 从而出现掉队的情况, 而反观微课, 它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 它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休闲时间, 对于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听明白的知识点, 可以打开相对应的视频重新学习一边就可以, 可谓温故而知新。这样, 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学习, 从而达到好的效果。

三、微课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1. 微课教学增进数学框架的形成

数学框架即是数学认知结构, 是一种三维的结构, 是我们头脑中根据自身的感觉, 思维联想的认知特点结合而成的整体结构, 微课正是根据这一特点来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理解的程度, 可以多次观看视频从而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 老师则成为指导者和督促者, 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

2. 微课可以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

微课的核心是自己自觉地学习, 它的要求是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或者坐公交时的没有事做的时间。微课是利用现代的技术, 也就是现代科技的技术, 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让他们成为主导者, 他们可以亲自体会到自主探索知识的快乐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可以获得知识的满足与获得成功的体验, 所以微课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微课的使用时机

1. 课前预习

在学习中预习是对学生来说是很必要的, 尤其是学习新知识, 作为一名高中生, 自己预习是很简单的工作, 就是看看书, 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老师讲时可以集中精力听讲, 可以在学生预习的时候老师指导, 并录制下来, 然后学生就可以下载观看了,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会如何预习。

2. 课堂学习

可以借助微课制造的良好的教学环境, 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我们都知道,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 微课正是运用这种模式, 也就是模拟现实生活, 让学生进入问题环境。运用微课构建的框架, 可以突破重点难点, 老师可以把重点难点制成微课, 也可以制作PPT, 做成课件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 课件具有动态化的特点, 可以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知识。

3. 课堂后

课堂上只有40分钟, 学生的接收能力不同, 所以在课下, 没有听懂的学生可以课下看视频来复习, 也就是复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知识, 视频里有重点和难点, 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视频。

4. 微课教学实例

以下就以“曲边梯形的面积为例”。这个题目主要是通过割圆术中“以直代曲, 近似代替”的思想来灵活运用。

简单地分四步:第一步做好教学设计, 它的流程可以简单地分为提出求曲边梯形面积的问题, 讲述求圆的面积的方法, 然后给出一般曲边梯形面积的方法。第二步是做好教学课件, 课件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 要符合学生的口味, 要生动, 要具有代表性, 当然最重要的是课件内容, 只有课件做好了, 才能给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步是依据课件, 录制视频, 在录制过程中, 要排除外界的干扰, 要把外界噪声排除, 也就是要保证视频的质量, 要清晰, 否则看不清楚, 学生是不愿意看的。第四步就是上传视频, 提供给学生下载。

五、总结

通过上面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 我们可以利用微课的一些优点, 去弥补传统课堂所不能拥有的东西, 我们可以把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典型的题目做成微课程, 让学生在课下去学习。当然, 我们都知道, 课堂不能被微课所取代, 可是我们可以结合两者, 取其共同有益的地方, 以便更好地教导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学习理论与效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3]高江海.“微课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对于一节数学探究课的教学反思 篇2

学习数学,不仅要获取数学知识,而且要重视获取这些数学知识的过程即亲身经历的数学探究活动。我想数学之所以能赋予人以创造性,就因为数学的探究充满无穷的魅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思维,享受数学思想之美、数学方法之美,陶冶人的`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真谛是探究。

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静态的数学教育观正恰恰忽视了学生主体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数学知识是纯客观的东西,数学学习不应是一种探索性活动”。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要想学生数学学得好,就要题目做得多,做的题目愈多,在测试中碰到的概率愈大,成绩就越好。这样做的后果不但使学生在题海中越陷越深,而且抹煞了学生的创造力,甚至是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中学数学探究课的教学 篇3

关键词中学数学;探究课;教学

一、中学数学探究教学的内涵

笔者认为就中学数学而言,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是科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数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求索、质疑、检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过程,类似于管理学中的案例教学。与管理学中的案例教学不同的是,案例教学也许没有最终结果或者标准答案。而中学数学则不能演绎出或者归纳出“模糊数学”。因此,笔者在现有理论和实践中,就是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或提出的研究性题目,进行类似于对原始资料的二次发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究、去发现知识,感受获取数学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是自己亲自去发现所要学习的目标内容和结论的数学探究式的教学过程。

二、培养中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在近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科学教育只是让学生学习大和理解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随着也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各有优劣,两者虽然有区别,但并不是两种绝对对立的教学方式,只是相互对立统一的。二者在理论上有所区别,在实践中又互相联系。

从学生角度讲,新课标提倡的转变数学教学方式就是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当中,过分突出和强调被动接受和强制掌握的成分,适时地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互动探究、个别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将学生作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主体。

从教师角度来讲,主要是转变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数学探究过程,真正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挖掘和建构探索式学习的理论

基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相对不平衡的现状,应该在不同地域、不同教育阶段中,挖掘建构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接受式教学中寻找中间地带,如接受式教学中有探究,就是一种很好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实,教育者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挖掘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潜力。

其中,建构学说是对传统学习理论的继承与扬弃。其基本观点就是:数学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绑定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认知交流、模仿操作,最后通过自我反省修正来主动建构。也就是说,教师所教的数学,必须经过学生主体感知、消化、吸收和升华,使之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建模结构,才能被自身主体理解和掌握,并且经过自我反思与邻近交流,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数学建模结构。

从教育目的看,学校的经验式教育主张教育以培养、发展和弘扬儿童的主体意志为根本目的。

从教育过程看,教育过程的实质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将人类的优秀文化科学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和智慧,从而将社会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自身性行为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

从哲学角度看,社会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的活动即个体的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为教育在学生主体性发展中的能动性作用的发挥指明了方向。

四、中学数学探究课教学设计策略

中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内容应当立足于通识教材,又高于标准教材。从而跳出教材的窠臼。问题结构设计要符合基础性、层次性、拓展性的原则,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着眼于培养发展阶段年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创设情景,使学生容易发现。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应为学生所熟知,有趣、容易且学生乐意去探究,而问题设计符合学生接受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最佳发展。实践证明,凡是新旧知识与自己智力背景相近的就容易吸收,而离自己智力背景远的就略显生疏而不易掌握。因为中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没有他主观经验的参与,是很难对间接经验进行接受巩固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感官的经验情景,减少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距离。

(2)形式设计中,避免搞“形式化”,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探究而探究,有些课不适宜采用探究式教学,那就不采用,即使采用探究式教学,也不能僵化、程序化地照搬模式的流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3)在探究过程中,中等生、学困生往往比较被动,是活动的配角,老师要更加关注他们,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4)在教学方法中,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应当是建构性的,即必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但是,框架的基础还是要有基础知识做前提的。学习应当是累积性的,即逐步的和渐进的。

五、结语

总之,从认知建构观看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富,更是中学数学课程的福音,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思考和提出问题,其中的合作交流项目对解决如何去面对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很有帮助。在课堂改革中,一个好的情境的创设,往往能够促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和探求动机,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把握教学规律,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学,不断创造新形式,改进新方法。

中学数学探究课的教学 篇4

《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0~51页“探索规律”中的内容。五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是否能在互动探究中找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复杂问题呢?我在本课中精心设计,以帮助学生提高在互动探究中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一、课前调研,唤醒旧知

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个导学单,上面有两个问题:(1)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找规律?(2)找规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经验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有效先学,了解找规律的一般方法,为后面的探究性学习做好铺垫。

下面是学生的回答:

生1:我们学习了积不变的规律。

生2:我们学习了很多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都是规律。

生3:我们还学习了计算法则也有规律。

生4:还有计算面积的规律……

师:对,这些都是规律。

追问:那么,你们是如何找到这些规律的呢?

生:找积不变规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的乘法计算题。

师:嗯,要多举例子。

生1:然后我们仔细观察才找到规律的。

生2:有时候老师还让我们猜一猜规律的。

……

设计意图:由此帮助学生自主回顾梳理找规律的一般方法,并在全班的互动交流中回答出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简单入手、多举例子、观察比较、猜想验证。这一环节对下面的进一步研究数学规律很有必要。

二、互动探究,归纳规律

1. 抛出问题,激发兴趣

探究性学习归根到底是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寻求答案规律的学习,于是我们在新授中抛出一个复杂问题。

出示:1+3+5+…+29

师问: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师追问:如果不计算,你能直接说出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下子就把学生难住了,他们无从下手,学生们个个愣在那里,哑口无言,有的乱猜一气,无从入手。这样勾起了他们研究的欲望和研究的兴趣,让学生对本知识充满期待。

2. 简单入手,自主讨论

师:面对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思考呢?

生1:我们可以从简单入手。

生2:我们可以猜测一下。

生3:我们可以多试试找到规律。

顺势而下,在学生的回答中,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如何寻找规律的方法后提出建议。

师:好,我们首先从简单入手填表,讨论找出规律。

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这样从简单问题入手后,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了两个加数的和的奇偶性规律: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设计意图:学生从简单入手自主讨论,拓展思维。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变现为生生互动,为下阶段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由于不是很难,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自信心猛增。他们心里乐开了花,在小组讨论后,个个抢着发言。

3. 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规律需要验证,只是发现是不够的,于是我又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进行验证。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你能举例证明一下你的发现吗?

看看你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你的发现?再进一步体验规律的运用。

师:打开数学书到任意一页,看看左右两边页码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追问:任意两个相邻数之和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奇数,因为书的左右两个页码肯定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所以和是奇数。

生:任意两个相邻数之和必定也是奇数,因为相邻数也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所以和是奇数。

设计意图:学生举了若干例子,完全符合自己找到的规律,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更浓,他们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发现规律只是第一步,在发现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举例验证的思维,才能更好地在互动探究中探索数学规律,为下面复杂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4. 深化思维,找出规律

本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既要生生互动,还要师生互动,师生围绕重点共同探讨,互动探究,层层深入,找出规律。简单规律的解决是为了解决本课的难点,如何在互动探究中发现和的奇偶性规律,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探讨研究。

师:刚才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两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规律。那任意几个自然数连加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呢?有什么规律呢?我们一起来探讨。

(1)先举例:请大家任意写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

(2)算出和,再猜测一下它们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然后计算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3)交流、板书算式:说说自己猜得对不对。

(4)小组讨论:你写的连加算式中有几个加数是奇数,有几个加数是偶数?

(5)再讨论: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的研究兴趣进一步被激发,作业纸上的问题:你写的连加算式中有几个加数是奇数,有几个加数是偶数?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这两个复杂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得出规律,几个非0自然数连加,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和是奇数;奇数的个数是偶数,和是偶数。完成了本课中的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互动探究中数学规律的搜寻。

5. 解决问题,回顾反思

由于有了前面的讨论、研究,得出了和的奇偶性规律,现在回到课始我抛出的问题,大家开始愣在那里的情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抢着回答。

师出示:1+3+5+…+29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生:是奇数。因为算式中的数字全部是奇数,不管有几个奇数相加,和肯定是奇数。

师(要求学生回顾反思):我们遇到这种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思考的?

设计意图:遇到复杂的问题,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多举例子,观察、比较,找找规律。通过课堂上一系列引导,学生研究,在互动探究中找到了复杂数学问题的规律,现在再回到课始,学生的情绪高昂,一个个跃跃欲试,顺利解决了课始把他们难住的问题。学生的心智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体现了如何在互动探究中探索数学规律。

三、方法迁移,拓展延伸

学生已经知道了找规律的一般方法,通过讨论在互动探究中已经解决的较难的和的奇偶性的规律,再来研究积的奇偶性,相对比较简单,所以让学生独立研究。

对于积得奇偶性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几个数相乘,什么情况下它们的积是奇数?什么情况下,它们的积是偶数?用自己的方法尝试探究一下。

(2)独立尝试,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在比较亢奋的情绪下研究得出了规律性的结论: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乘数是偶数,它们的积一定是偶数。

设计意图:我们没有把得出规律作为这节课的终点,而是鼓励学生在找到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后继续探究另外的数学规律,加深探究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课堂上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四、课后思考

1. 抛出复杂问题,激发求知兴趣

本课先抛出复杂问题,所有学生一下被难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研究数学问题、研究数学规律的欲望,这是在互动探究中探索数学问题的基础。

2. 分解复杂问题,从简单问题入手

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在互动探究中学会找规律的方法,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找到了简单的数学规律,得到了成功的体验,产生研究复杂问题的兴趣,在互动中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互动探究,亲历过程

由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互动探究中学会了找规律的方法,他们很情愿将所学方法迁移到相似的情境中,找到较为复杂的数学规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获取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的发展。与“互动—探究”式学习方式相反,互动探究强调学生要亲历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参与面广。

4. 方法迁移拓展延伸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在互动探究中学会找规律的方法,并将所学方法迁移到相似的情境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本课把互动探究和限时讲授、小组合作、大胆展示结合起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当然,互动探究式教学不是某种确定的教学模式,它本身就是开放性的、多样性的。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互动探究教学的尝试,关键在于教师的参与,在于教师是否有先进的教学意识。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课的教学 篇5

一、分析教材、用好教材

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每一个教师所做的日常工作。我们要对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单元的内容至少通读一遍,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排意图等做到心中有数。

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的。在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二、创设情境,优化活动课的课堂效果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来。

例如,我在教学“搭配”问题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引言:老师今天要带领大家去公园玩,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你们解决,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就能进公园玩了。

同学们愿意吗?新授:我们去公园要穿得整整齐齐的,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衣服,你们看看都能怎样穿?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教师出示衣服图片)练习:但到了公园,公园的门必须输入密码才能进去,输密码有这样的要求,十位上的数字是2,4,9,个位上的数字是3,6,8,同学们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密码。输入密码后,我们就进公园快快乐乐地玩了。

三、从实践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

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出发。

例如在教学“重叠”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参加语文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名单,然后让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学生站出来,然后又让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站出来,让学生体验有几个同学既参加语文兴趣又参加数学兴趣,这部分同学是重复的。

四、在数学课上找到“数学味”

数学课应当要赋予“数学味”,在过程的安排设置上力求凸显“数学味”,教师始终要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置于统率课堂的高度去追求,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体验数学课该有的数学味。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问题时,老师一般都是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找规律,涂一涂、画一画,感知创造的规律。接下来,根据仿照音乐打节奏的方式体验规律。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课的探索 篇6

一、创设可供探究的学习情景

课一开始,老师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采用了图形中“哪些是好朋友”的游戏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如下图:

并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生活经验找到图形的朋友,然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也是好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和问题情景,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提供可供探究的学习材料

探究学习离不开探究的材料。这节课老师让学生准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学具片,还准备了活动方框、直尺、三角板、七巧板等,为学生探索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做一做、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使这些材料在学生共同参与、合作交流、探索学习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朴素的问题情景自然地对学生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围绕着学生活动来展开教学,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课中举例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学生举了大量的例子,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丰富感性认识,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图形。同时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数学、用数学的目的。

三、提供可供探究的时空

创设了情景,提供了学习材料,如果不给学生探索的空间,那探究学习也是一句空话。这种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活动、自由表达、充分展示自己,教师为学生探索学习提供空间。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教师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和可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和角的特征,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活动角玩一玩、拉一拉、变一变,自己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和长方形的联系。然后追究汇报每一次发现是“怎样探究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而追踪展示学生学习过程的轨迹,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学习的主体。

四、提供可供探究的机会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种理念,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个性。

数学概念课引课的实践与艺术探究 篇7

一、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的方面

在教学活动中, 数学概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其一, 新教材有的地方对概念教学的要求是知道就行, 需要某个概念时, 就在旁边用小字给出, 这样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是造成学生不会解题的一个原因.其二,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重解题、轻概念, 造成数学概念与解题脱节的现象.其三, 由于数学课程的安排太注重让学生“接收”别人的经验而忽略了鼓励学生“构建”有意义的自我经验部分.为此, 学生如同“影印机”, 只会复制但不会应用知识解決问题.有些教师认为概念教学就是对概念作解释, 要求学生机械记忆, 没有看到概念的本质就是一种数学观念, 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数学方法.“概念课”教完了, 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剩下的是赶紧解题, 一味地强调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这样做势必将学生培养成模仿机器, 培养不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学的方面

从平常数学概念的教学实际来看, 学生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 一是有的学生认为概念学习单调乏味, 不去重视它, 不求甚解, 导致概念认识和理解模糊;二是有的学生对基本概念虽然重视但只是死记硬背, 而不去真正透彻理解, 只是机械的、零碎的认识.久而久之, 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比如有学生认为f (x) =x2 (x∈[-1, 2]) 是偶函数, 有的学生在解题中得到直线的倾斜角为负角, 有的学生认为函数y=f (x) 与直线x=a有两个交点……这些错误都是由于学生对概念认识模糊造成的.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我们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系统, 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从一定意义上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取决于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

二、概念课的引课策略

1.引入的情境要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

数学概念是用精练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 在教学中, 抽象概括出概念后, 还要注意深入剖析概念的定义,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含义.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 我们必须揭示其本质特征, 进行逐层剖析.例如, 在学习函数概念时, (1) “在某个过程中, 有两个变量xy”是说明:①变量的存在性;②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 “对于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是说明变量x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值, 即允许值范围也就是函数的定义域. (3) “y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有唯一确定的对应规律. (4) “yx的函数”揭示了谁是谁的函数.由以上剖析可知函数概念的本质.

2.引入的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从具体到抽象, 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过程中, 其思维能力仍以直观感性为主.因此, 我们在引入数学概念时, 应从直观入手, 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的概念.教学时, 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结合实例, 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采用直观操作等实践活动的形式, 自然地引出概念.

例如:“数轴”概念的教学, 教师拿着实物温度计上课, 温度计上有刻度, 根据温度计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 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 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刻度, 标出读数和方向,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 那么这样的直线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 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 不但使他们学得有感、记得牢固, 而且他们理解得也较为准确和深刻.这样处理教材的例子是相当多的, 任课老师若能充分利用, 就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引入的路径要体现概念产生的背景

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 舍弃这些背景, 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 这种做法却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 “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 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如, 在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教学中, 传统的方法是给出异面直线公垂线的概念, 然后指出两垂足间的线段长就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距离的概念, 如两点之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距离有什么特点, 然后启发学生思索在两条异面直线上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两点, 它们间的距离是最短的?如果存在, 应当有什么特征?于是经过共同探索, 得出如果这两点的连线段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 则其长是最短的, 并通过实物模型演示确认这样的线段存在, 在此基础上, 自然得出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

三、概念课引课艺术

1.辨析概念与其定义的区别

数学概念是关于对象的数和形的某一类本质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概念的定义只能给出被定义对象的最显著的、最基本的本质属性, 并且要求用最简短的词句来表达.

定义显然是概念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所反映的本质属性还是不完整的, 以下列两教学实例加以说明:

(1) 例如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过程, 实质上就是给出了这样的一个构造程序:①建立坐标系;②计算∠θ终边上一点P (x, y) 到原点的距离r;③作x/yy/xx/ry/r四个比;④分别给出四个比的名称;⑤给出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具体教学时, 必须揭示出三角函数的产生过程, 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和掌握.如sin30°的计算过程:建立图1所示的坐标系, 在30°角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 (x, y) , 显然, 点P到点O的距离r=2y, 所以sin30°=yr=y2y=12.

(2) 圆的概念不仅反映其定义:“圆周上的点到圆心有相等的距离”所描述的本质属性, 并且还包括一系列其他本质属性:“圆是轴对称图形”, “同一圆内相等的弦所对的劣弧相等”等等.

概念的本质属性中有许多是可以由定义推导的, 但是也有例外.如a, b都是正实数, 可以证明a+b2ab, 这是一切正实数的本质属性, 但它需要另外证明, 并不能由定义直接推导出来.

2.理解定理与概念的定义的关系

在数学教材中除了定义以外还用定理来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性质定理是从定义推导而来的.判定定理实际上是与定义等价的数学命题.存在定理是用逻辑推理来说明所定义的对象是确实存在的.对概念下定义以后, 指出其存在性, 可以使学生明确每个概念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例如在用不循环的无限小数来定义无理数以后, 可以用证明2不是有理数的方法来证明确实有这样的小数存在.在给出多边形的定义以后, 就应该讨论它的作图方法, 如用分圆周n等分的方法, 以证明正n边形是确实存在的.

3.明确数学概念的名称和符号

因为数学中计算、推理、证明等多数是通过抽象的术语和符号来实现的, 所以教师在讲解定义时, 要把关键和必要词句交代清楚.例如学生往往将正弦函数概念的符号“sin”看成一个数, 从而得出如下的错误结果:sin (30°+45°) =sin30°+sin45°.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加以留意!

4.强化概念的巩固和发展

(1) 引出新概念后让学生做一些巩固练习, 例如在给出正弦函数的概念后, 为了让学生从本质上掌握概念, 可让他们解答下列问题:

①在Rt△ABC中∠C为直角, 如果∠A=60°, 那么∠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多少?

②如图2, ∠xOy=45°, 试求sin45°的值.

③如图3, 在Rt△ABC中, ∠C为直角, BC=a, AC=b, 则sinA=______, sinB=______, sin (A+B) =______.

(2) 举反例加深理解概念

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 除了可以从正面来强化记忆、学习, 也可从反面来加深对它的理解, 如为了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正弦函数符号的意义, 不再出现类似“sin (A+B) =sinA+sinB”的错误, 可举反例如下:sin30°=12sin60°=32sin (30°+30°) =32, 而sin30°+sin30°=12+12=1, 故sin (30°+30°) ≠sin30°+sin30°.

(3) 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相互联系中把握概念

在学习了四个基本三角函数概念之后, 应从它们的本质是比值这一根本属性出发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为达到此目的可让学生熟练掌握以下几个关系式:

(3) 防止概念的“负迁移”

探究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篇8

一、分析试卷要求达到的目标和教学要求

教师要对试卷认真分析, 可以粗略制定本次测试的双向细目表, 根据双向细目表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个人认为试卷讲评课需达到以下目标: (1) 分析错误———指出学生答题中的各种知识错误和方法错误,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明确得失———通 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答能力. (3) 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 认识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4) 知识提炼———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 站到数学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5) 总结方法———总结解题中的有效方法, 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途径, 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认真备课, 精心准备

1. 重 视试卷分析

每次集中阅卷过后, 教师要根据数据总表, 首先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 可以横向或纵向对成绩进行比较, 如班级成绩总体情况、最高分、平均分、各分数段的人数、试题最高分、优秀率、及格率、与上次考试及其他班的考试情况进行比较等, 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心中有数, 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此外, 在阅卷时统计一下每名同学的错误情况及每一个题的错误率, 在讲评试卷时能有的放矢.

2. 教 师认真备卷

教师讲评试卷之前应对试卷认真解答并分析, 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与学生同步进行答题, 这样既能了解试卷中所考的知识及分布情况、试卷的难易度、每一知识板块的得分等情况, 又能弥补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以便把握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阅卷过程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 从中抽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 对考题设计要进行分析 (即出题人的意图) , 看同学们是否达到要求, 同时还要指出可能的变化方向, 让学生心中有数. 换句话说, 教师阅卷时不是简单地打“勾”、“叉”, 要把学生的错误记录下来并加以统计. 另外, 对于主观题, 还可在试卷上写下批语, 如“题目没有读懂”“没有抓住等量关系”“材料有效信息未提取完”等;整体上的分析还可制定成绩分析统计图和各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三、注重试卷讲评课的方法和策略

1. 试卷讲评应具有激励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考试后, 学生最关注的是自己的试卷上老师给打了多少分. 通报有关数据让学生心中有数, 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坐标, 但又不将学生的成绩一一公布, 这样有利于保护成绩较差学生的自尊心. 因此, 在试卷讲评时, 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多激励, 少批评. 讲评过程中, 对学生的答卷优点要表扬, 如书写整洁, 解题规范, 解法有独到之处, 有创造性等, 讲解时可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用投影展示于课堂. 要对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 对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 同时对易错的题认真讲解, 可以激励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以挖掘成绩、找出不足, 帮其分析原因, 使每名学生通过考试都能有所收获.

2. 建立学生为主体 , 体现自主参与性的模式

一般试卷讲评课时教师会以分析讲解为主, 但“教师一卷讲到底, 满堂灌”的讲评方式越来越失去吸引力. 试卷讲评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教学活动, 若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收不到好的讲评效果. 因此, 教师应尽量提供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 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展开个人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之处, 进行自查自纠, 自己解决不了的和其他学生合作探究, 找出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3. 重点突出 , 针对性强

一套试题中各道题的难度是不一致的, 每名学生出错的题目和程度也是不一致的. 如果期望面面俱到, 而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 试卷讲评就会丧失重点, 引起学生的厌倦, 试卷评讲就收效甚微. 所以在讲评前, 教师要针对普遍问题与个别问题进行认真备课. 首先应抓具有共性的典型错误, 通过“查病情”“找病源”, 探究正确思路,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辨析能力的目的. 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思考, 做到纠正一例, 预防一片, 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 及时渗透数学思想

如这样一个试题: 如图1, 在梯形ABCD中 , AD∥BC, AD = 3, DC = 5, BC = 10, 梯形的高为4.动点M从B点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 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运动. 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

(1) 当MN∥AB时 , 求t的值 ;

(2) 试探究 :t为何值时 , △MNC为等腰三角形 ?

【思路分析】本题作为一道压轴题 , 自然有一定难度 , 题目中出现了两个动点, 很多同学可能无从下手. 但是解决动点问题, 首先就是要找谁在动, 谁没动, 通过分析动态条件和静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求解. 对于大多数题目来说, 都有一个由动转静的瞬间, 就本题而言, M, N是在动, 意味着BM, MC以及DN, NC都是变化的. 但是我们发现, 和这些动态的条件密切相关的条件DC, BC的长度都是给定的, 而且动态条件之间也是有关系的. 所以当题中设定MN∥AB时, 就变成了一个静止问题. 由此, 从这些条件出发, 列出方程, 自然得出结果.

通过本题, 使问题清晰化、简单化, 学生易于掌握, 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的渗透不能仅仅依赖教师的讲解, 而应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5. 分 门别类 , 集中讲评

评讲试卷时, 一定不能按题号顺序进行, 可以采用分类化归集中评讲的方法.

(1) 对考查相同知识点的试题要集中评讲. 一份试卷中总会有些试题是用来考查相同或相近知识点 (尤其是单元测试卷) , 对于这些试题宜集中起来进行评讲, 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化归意识, 使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 同时节省时间, 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因式分解”章节测试讲评时, 可以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及分组分解法进行分类评析.

(2) 对考查题目类型不同 , 但解题方法类似的试题 , 如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和判断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情况, 看似两个不同的题型, 其实质都是根据“b2- 4ac”的值进行判断.

(3) 对考查题目类型相似但所用知识点不尽相同的题 , 要指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看出问题的本质, 注意比较异同, 防止思维定式产生的负迁移. 如:

如图2, 已知P是AB边上的一点, 过P点作直线截△ABC所得小三角形与△ABC相似的直线有几条? ( )

A. 1 条 B. 2 条 C. 3 条 D. 4 条

此题形似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相交, 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但又超出了这个定理.

总之, 试卷讲评时, 需要教师抓住典型, 择其要点, 精讲精析, 方法是关键, 思维是核心, 把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贯穿于讲评全过程, 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心理的指导, 教师要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能有所发现, 有所感悟, 有所提高, 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如何使试卷讲评 走向实效, 真正做到“懂一题, 会一片”仍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王道勇.浅谈数学测试卷的评讲[J].中小学数学, 2008 (3) .

《祝福》一课的探究教学 篇9

那位同学说完后, 我顺势引导说:总的来说, 祥林嫂的死是“被害”, 那么祥林嫂是被谁害死的呢?

师生通过讨论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在祥林嫂通向死亡的道路上, 有三大黑手起了决定作用。首先是封建礼教, 正因为鲁四老爷、柳妈及鲁镇的其他人, 也包括祥林嫂自己有着浓厚的封建礼教思想, 所以才使得祥林嫂处于受歧视、受迫害的地位, 其本人也在灵魂上煎熬着自己。其次是贫困, 正是由于贫困, 祥林嫂才出来做工, 以致陷于鲁镇这个“狼窝”;正是由于贫困, 祥林嫂的婆婆才要把她卖掉, 给她的小叔子娶媳妇, 这使得祥林嫂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再次是人情的冷漠, 正是因为“大伯子”落寞的一赶, 使得祥林嫂重新陷于了“狼窝”;正是因为鲁镇人的冷漠, 以祥林嫂的丧子之痛为笑料, 不肯给沦为乞丐的祥林嫂一点施舍 (鲁迅先生说祥林嫂在沦为乞丐时, 竹篮里提着一个破碗是“空的”) 才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

基于上述结论, 同学们作进一步讨论分析探究, 大家认识到:读者不能简单的把害死祥林嫂的罪过归到“婆婆”、“大伯子”、“鲁四老爷”、“柳妈”等人身上。没有“婆婆”, 可能还有“公公”, 没有“大伯子”, 可能还有“二伯子”, 没有“鲁四老爷”, 可能还有“周四老爷”, 没有“柳妈”, 可能还有“杨妈”。因此我们应把害死祥林嫂的罪过归到造就出害死祥林嫂的人的社会上去。试想一下, 如果祥林嫂生活在一个富裕、文明的家庭和社会中, 她就不会因贫困而出来做工, 她的婆婆也不可能因贫困而要把自己的儿媳妇卖给别人做老婆, 她的“大伯子”也无权赶她 (按文明社会的法律, 贺老六死后, 其财产应归祥林嫂继承) , 柳妈也可能不会骗或骗不了祥林嫂, 鲁四老爷和其他人也不会那么歧视祥林嫂。祥林嫂如生活在现代社会, 长在一个文明富裕的家庭里, 她读过书, 有知识, 思想进步, 没有封建思想, 也不会去别人家帮工 (即使帮工也无妨) , 那么她可能会自主创业, 成立一个新家庭, 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总之, 社会一变, 祥林嫂的命运就可能完全改观。

基于以上分析探究, 师生进一步深入探究认识小说主题的规律。阅读小说, 把握其主题是关键。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文体, 人物形象所显示的社会意义, 人物命运所引发的读者的社会思考, 应是小说的主题所在。小说中的人物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而社会环境中能左右人物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以及由受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思想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而综合形成的人际关系。认识小说的主题, 离不开对上述因素的分析挖掘。祥林嫂生活在当时社会的最底层, 她既无政治地位, 也无经济地位, 在思想上又处于受控制、被束缚的地位, 没有主体意识, 在人际关系中处于金字塔的最底层, 是可以任人践踏、欺侮的小人物, 因此祥林嫂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悲剧。而《祝福》这篇小说的主旨就在于通过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命运的展示, 揭示封建礼教、贫困、人性的冷漠戕害弱者的现象, 以激起人们对祥林嫂所生活的那个愚昧、落后、贫穷、冷漠的黑暗社会的愤恨, 从而启示人们为改造或推翻旧社会, 建立文明、进步、富裕、温暖的新社会而努力奋斗。

刘有斌, 安徽省广德县广德中学教师。

摘要: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祝福》, 百教不厌, 百学出新。日前我在这一课的探究教学中, 有学生用一“被”字总结出祥林嫂的命运, 可谓一字“警奇”, 发人深思。

初中物理开堂课的教学探究 篇10

一、让学生理解学科特点,明白学科重要性,增进学习驱动力

1.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物理学的发展已经从微观、介观、宏观和宇观四个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对物质世界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方面描绘出了一幅幅清晰的图像。打破了“神创论”和一些“歪理邪说”。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首先指出天上和地上都是一样的,都服从物理学的运动规律。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空间探测器的成功发射与运行,核的成功试验和开发利用,力、热、声、光、电等各种运动规律的认识,无一不证明了物理学的正确性。我们应告诫学生:作为21世纪的公民,面对迷信、邪教和形形色色的伪科学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应有的警惕。物理学的理论和思想是我们鉴别真伪、认识周围事物的有力武器。

2.物理学也是改变世界的科学。物理学的发展驱动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创了机械化、电气化时代,使人类经历了几千年农业社会后进入了工业社会;20世纪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一个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的基础,使人类社会在短短一个世纪里就经历了原子能时代、半导体时代、激光时代、纳米时代、数字时代和信息时代等巨大变化。

3.物理学是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科学,对人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特殊教育功能。几百年来,一代代物理学家,在科学思想和方法上的创新,不怕困难艰辛、不图名求利、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以及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等都是后人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一再表明,每一个科学上的新发现,特别是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现,都不同程度地留下了科学家勇攀科学山巅的足迹,为后继者跃上新的高峰提供了宝贵的教益和启迪,甚至可以说是后人通向新的科学巅峰的金桥。在此,老师可举科学发展史上一两例典型史料,随之感叹———难怪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最好让学生补充出这句格言)。

二、讲述“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学科特点,点燃学生的激情,放飞美好梦想

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特征,缺乏科学文化就会成为“科盲”,就不能正确观察、理解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就不能树立科学发展观,只有尊重科学,才能发展科学,才能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才能解除病魔苦痛。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使命是研究社会现象、进行创作、服务于广大群众。如果不懂得科学文化,不懂得将科学与人文融于艺术之中,就不能体现现代艺术创作的时代性。就说大家熟悉的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一个晚上几十个节目,题材复杂,灯光、布景、音响变化频繁迅速,如何实现?在传统条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全国每年创作数以千部的电视剧,每部电视剧长达几十集,离开激光、电子音响、数字动画等现代科技手段能实施如此浩大的工程吗?介绍到这里,学生不得不感叹———学习物理学竟然对我们这么有用!

三、为学生抛出“至胜法宝”———重视科学探究

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乐于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研究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不但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中学物理中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等。物理方法是根据物理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特点而产生的,如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等。其中“控制变量法”又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初中物理许多探究实验都基于这一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在“开堂课”上,老师以实例向学生解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并对照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象启迪探究思想。下面我选摘了科学史上的一些名言警句,可针对不同环节相机引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意大利)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牛顿(英国)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哥白尼(波兰)

四、让学生初尝学科趣味性,注加学习推进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增强学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开堂课”上,我们可选取一两个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验,用身边的器材即兴演示,给学生一道舒心可口的“开胃菜”,使之对物理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如“色散实验”、“大气压实验”、“物体惯性”、“电流磁效应”等简单明了的实验。另一方面向学生播放“神十”太空授课录像片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

五、深入理解物理学研究的科学主题,同时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理顺认知脉络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达此目的,新的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标准选择了能够涵盖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相关内容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

在这里,我用几句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揭示三大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运动形式,也就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规律,伴随不同的能量储存或释放,转移和转化。”

在开讲第一课,教师不可过广过深地阐述物理课的研究对象,否则学生反而会听得云里雾里,但纯粹不提,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使学生有“盲人摸象”的感觉。因此,我们既应提醒学生注重构建知识框架,理顺认知脉络,同时也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研究的科学主题。

摘要:物理学是八年级新增学科之一,学科老师与学生的第一课至关重要。让学生认识物理学,激发学科兴趣,获取初步的学习方法是“开堂课”的目的所在。教师应重视开堂课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会计委派制实践研究下一篇: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