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教学

2022-09-12

1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

在教学中应当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成为探索问题的主体, 使问题在浓厚的探求气氛中得到解决。创设问题情境通常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习者能否在先前经验基础上觉察到问题的存在;二是探究内容对学习者来说一定是新的未知, 经过努力是可掌握的;三是能否激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需要和期望。以情感为目标创设情境, 以激活学习者学习的动机、需求;以认知为目标创设情境, 用于对学生探索的方向, 进行必要的控制, 防止学生的思维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 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能力为目标创设情境, 使问题具有适宜的难度。其次, 创设问题情境, 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学生对情境的不同反应, 由于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反映。它是同人们的分类行为紧密相连的。因此, 在数学教学概念中的情境应在有关事物分类中进行,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的发现或深刻的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数学规律教学中,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数学规律是如何发现的, 怎样被抽象概括或证明的, 它应运的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数学中的观察是对数学问题或对象的属性特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 运用思维辨认其形式、结构和数量关系, 从而发现规律或本质的方法。数学中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得到的创新成果举不胜举。例如, 著名的数学家高斯青年时期著有《算术研究》一书, 书中包括二次互反律在内的许多结果都是通过观察、归纳发现的;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这一至今未能证出的世界难题, 完全来源于对自然数的观察。事实上, 数学中的定理、命题几乎都是通过观察并早在严格论证之前就被发现了, 甚至到现在还有许多熟悉而不能证明的命题, 只有观察才知道这些性质。因此, 创造性思维活动通常都是从观察开始。观察是通向创新的桥梁。从观察入手, 从特征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 在《平行线》这一节课中, 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 (如教室、操场等) 的平行线”;画平行线 (有格子或用三角板) ;使用幻灯片让学生观察等;从而引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 注重培养让学生做思维实验

数学研究中的思考虽说是思考, 但是在一开头, 往往思考的对象是未知的, 采用什么方法往往也心中无数, 究竟思考些什么为好也不知道。这就是从事数学研究的最大困难。思考试验中最容易理解的形式就是调查实例。数学的抽象性使数学思维“看不见、摸不着”, 使数学变得深奥“难学”, 数学教学只能借助思维的外壳—语言, 进行思维“翻译”和“交流”。数学技术传递动态信息的特点使思维“可视”, 为数学实验提供了“直觉”的材料, 为数学的理性升华、数学发现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准备。本人在随堂听课中发现, 有许多教师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思考, 就匆匆地得出或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以致于影响了数学探究教学的效果, 所以教师应在此引起注意。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联系和选择能力

数学中的每个概念、原理和技能都是和别的概念、原理或者技能联系起来的。数学中每个分支的原理之间的这种联系结构使数学推理中的分析和综合成为可能, 数学思维过程也可以有直观上的跳跃现象。这样的结果就促进数学的发展。数学家的一个最重要活动, 就是研究数学结构之间联系和关系。教师在讲授数学时, 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数学结构之间的差别和变化, 也要使学生了解不同数学结构之间的联系。

5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

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猜想不但促进了数学理论的发展, 而且也促进了数学方法论的研究。我们知道, 一个学科只有大量的问题提出, 才能使它永葆青春, 正因为历史上有诸如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猜想等猜想的提出, 数学科学才发展为今天壮观的现代数学。猜想的实现途径可能是探索试验、类比、归纳、构造、联想、审美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等。数学猜想是有一定规律的, 如类比的规律、归纳的规律等, 并且要以数学知识和经验为支柱。

6 加强问题的变式、引申与推广, 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能力

思维发展心理学认为, 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在问题的变式、引申和推广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由于被激发起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望, 所以他们就积极地去探索、去研究, 并且将所获得的材料、信息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和类比、实验和猜想、抽象和概括、一般化和特殊化等一系列新的、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操作”, 而每经过这样的一次过程, 学生不仅创造出一个新颖、独特的“产品”, 而且, 尤其学生在活动中, 由于努力地、不断地去探索、去推广结论, 所以, 久之就会自然养成一种爱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进而也会逐步培养和发展探索问题的能力。

总之,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 不断学习、思考, 勤于研究, 才能将数学探究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以更好的服务于中学数学教学。

摘要:全面的数学教育不仅包括数学知识和能力教育, 而且包括数学方法和数学态度的培养, 而探究式教学应用于中学数学课堂中能够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因此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探究,教学,分析

参考文献

[1] 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 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 2001, 12.

[3] 李森, 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 2002, 2.

[4] 于泽元.略论探究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构成[J].教学与管理, 2001, 17.

上一篇:纯电动汽车电动驱动桥设计与试验下一篇:中国体育藏书票的符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