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探究

2024-05-02

中学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探究(精选8篇)

篇1:中学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探究

张金辉

诗歌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长期处在教无范式、学无套路的边缘位置。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凝结了深厚人文精神和极高美学价值的古典优秀诗篇在课文篇目中的比重大幅提高,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现。因此,研究诗歌的特点,探索诗歌教学的固有规律,总结出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和基本方法,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件极迫切又极有意义的工作。

一、诗歌教学现状的一般性陈述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长时期内一直以三大文体为主,即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为主。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作品都被归入记叙文,书信、演讲词、悼词等应用文则根据其内容特点被归入三种文体,而文言文——无论是哪一种文体的——因着其语言的特殊性差不多被当作一种特殊的文章类型来教学。诗歌呢?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却一向处于非独立的尴尬地位。尤其古诗,语言文字方面用处理文言文的方法来教学,思想感情方面用处理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的方法来教学,没有自己独特的语汇系统和教学模式,有时生搬硬套,有时削足适履,常常将充满灵性和美感的小诗搞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耗时费力而不得要旨。近年来,随着学界、教育界观念的不断变化,诗歌教学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一些诗歌鉴赏的概念和技巧被广泛引入教学之中,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诗歌教学的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诗歌教学的模式和语汇系统呼之欲出。

于傲洋在《试论诗歌教学的三个阶段》中提出了诗歌教学的三阶段教学法,设计了一套“准备——参与——发挥”的诗歌教学模式。尹绪辉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讨》中,提出了“授之以法,探究研读”思想,主张诗歌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在基本鉴赏方法的指导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何森在《诗歌教学如何化“虚”为“实”》中提出了“读标题”“联作者”“明背景”“品词句”“记术语”五管齐下的读诗方法。张厚感在《中学诗歌教学策略》一文中提出了以简驭繁,用点评、朗读、背诵来消化诗歌的策略等等。以上论述虽存在诸多缺陷,但都是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不乏真知灼见。而古今中外的一些诗歌理论,特别是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正日益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理论工作者的青睐,成为读诗和教诗的圭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总结了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形诸文字,以求教于同仁。

二、诗的形成过程

要掌握诗歌教学的固有规律,首先必须对诗的特点进行充分认知。古今中外著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或理论探索,对于诗的本质、起源、构成、类型、鉴赏和发展过程等已有许多深刻的阐述,也因此而产生诸多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诗论,其中不仅系统总结了诗歌创作的历史经验,而且提出了一个个关于诗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然而由于世界观、文化背景、时代、研究方法、个人理论修养等的差异,理论家们对于诗的本质和起源的观点也千差万别,有的甚至根本对立。因而语文教师还有必要在科学世界观和先进方法论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教学实践,对前人的理论成果下一番比较鉴别、兼收并蓄的功夫,以达到正本清源,正确认识诗歌的目的。下面便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浅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意识形态的东西均源自于经济基础,源自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从终极意义上讲,这应当是正确的。然而,将这种理论简单地套用到文艺研究上,就会犯机械化和庸俗化的错误,不但妨碍文艺理论的深入和发展,而且会损害唯物史观的声誉。这里笔者无意于对诗的形成作历史性的探究,而只是尝试对其进行心理学意义上的分析,以期弄清诗产生的心理机制。

如同地球内部的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宣泄、释放,从而发生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大地震颤现象一样,人的心灵深处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希望失望、得意失意、信念志趣等集聚到一定程度时也需要宣泄、释放,心灵也会发生震颤。诗就是心灵震颤的产物。当然,心灵的震颤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呈现:以旋律的方式呈现,形成音乐;以色彩和线条的方式呈现,形成美术:以动作的方式呈现,形成舞蹈;而以意境的方式呈现,则形成诗歌。意境又是什么呢?它是一种高度情感化了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图景,是被情意笼罩着的一种境界,是心灵之图像。由此来看,诗是源自于心灵震颤的诸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然而与音乐、美术、舞蹈等不同的是,诗虽然通过意境完成了将心灵内容具象化的工作,但这种具象仍是一种停留在意识中韵非物质的具象,而纯粹非物质的东西是无法传播和长久保存的。因而,诗的意境还需要进一步物质化,这就是将意境转化为语言文字。

综上所述,诗的形成过程依次为三个阶段:宣泄心灵、形成意境、诉诸文字,是一个自内而外、从抽象到具象、由意识向物质的过程。但这一命题也仅仅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成立的,因为将心灵震颤当作诗产生的源头只是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抽象。事实上,造成心灵震颤的既有心灵内部的原因,也有心灵之外的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甚至心灵本身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一个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笔者不相信人的最初的心灵状态会是如洛克所说的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柏拉图的回忆说虽是走了另一极端的谬说,也许比洛克的更接近真理。如果人类不能通过遗传将基本的文化信息,至少是认知形式先天地赋予一个新的心灵,所有婴儿的心智的快速发展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实,因为没有认知形式的统摄,我们无法想象婴儿如何能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将零七八碎的感觉材料转化成知觉,形成意识,并产生反应。心灵的基本构架应当在婴儿面世的同时就已经形成,以后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和认知能力的增强而逐步深化和扩展,也逐步变迁和完善。心灵一旦形成,就成为一个完备自足的系统,一方面在内部诸矛盾的主导下运行,另一方面又在社会文化系统和宇宙系统的制约、影响和互转中发展。因此,诗的更深刻的源头,应当在心灵内外及其交互作用中寻找,而这不是本文所要承担的任务。

三、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

诗的形成是一个自内而外的过程,欣赏诗恰恰相反,是一种由表及里的活动,因为欣赏诗归根结底是在用一个心灵感知另一个心灵,只有经过披文、缘境、入情的深入过程才能产生感应,形成共振,完成欣赏活动。诗歌教学实际上就是在教学生如何读诗,欣赏诗,因此欣赏诗的步骤应该正是诗歌教学的步骤,这样,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就可概括为“疏通文意——品味意境—_.感受心灵”。下面逐个来讲。

(一)疏通文意

语言文字是诗的物质外壳,是诗中欣赏者唯一可以现实地接触的东西,是读者进入诗人心灵领略诗情的唯一门户。疏通文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疏通字面意思,即将语言文字信息跟具体的人、物、景、事、情、意、行等准确地联系起来,这是合理地呈现意象、再造意境的基础;另一方面指体验诗句所展示的节奏和旋律,这是欣赏者融己入境,产生共振的前提。诗乐舞同源,最早是合三为一的,后来虽然分化了,乐的因素并没有在诗中消失,而是内化到了语言之中:舞的因素也没有消失,而是内化到了意境之中。诗是“纯文学”,是有乐感的语言艺术。古诗强调合辙押韵,实际上就是在体现和强化诗固有的乐感;现代诗自由多了,没有了格律诗的繁文缛节,表面看是在弱化乐感,实际上是追求一种更为自由灵活的乐感,或者说,是对走向极端的乐感理念的一种颠覆和反正。这很有点像乡野民歌对府门戏曲的颠覆,虽然戏曲本也出自乡野。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的第一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没有格律诗的平仄和韵脚,但读时依然能轻而易举地感觉到其中舒缓的节奏和庄重的旋律,这种节奏和旋律比格律诗的更为灵活舒展,有似古风。

(二)品味意境

有了疏通文意这个基础,那些诗中的语言文字信息才会转换成一个个鲜明感性的意象。意象跟意境是有差别的。意象是零散的单个的,一个意象很难独立承载心灵的内容;意境则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感性的系统,可以完整展现诗人震颤了的那部分心灵内容。一首诗可以有诸多意象,而一般只能有一个意境。集中到一首诗中的零散单个的诸多意象如何才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呢?意象发展成意境,至少要经过三个层面的构筑。第一层面是词义的构筑,就是说,诗可以通过某些词来确定意象之间的时间顺序或空间关系。例如,李白的《静夜思》的第三句“举头望明月”,就是通过“望”确定了人和月这两个意象相距遥远的空间关系。刘禹锡的《石头城》第一句“山围故国周遭在”也是通过“围”确定了山与石头城之间围与被围的空间关系,而崔颢的《黄鹤楼>的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则是以“空余”说明人与黄鹤先存后离的时间关系。第二层面是经验构筑,即欣赏者依托自己的经验、阅历和知识来设想或推定意象之间的时空结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意象之间的时空关系,我们更多地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设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同一首诗呈现在不同欣赏者头脑中的意境会千差万别,真是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秋思境界。这也意味着,没有欣赏者经验和想象的参与,诗的意境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欣赏诗的过程是一个再造意境的过程。第三层面是乐感构筑,即诗依靠诗句固有的节奏和旋律将零散的意象整合成意境。例如读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我们很难单靠前两个层面构筑起鲜明而合理的意境局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意象组合所显示的到底是一种苍凉孤寂,还是一种雄阔明丽呢?这只有在把握了全诗节奏旋律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构筑。仔细品读后,你会发现这首诗的节奏旋律有一个由慢而快、由沉郁而开朗而欢快的变化过程。“大漠”两句正处在过渡点上,体现了抑郁孤单的王维到了边塞,看到大漠以后,受其感染,心情逐渐宁静开朗的状况,特点应是雄阔明丽。

理解了意境的构筑过程,品味意境的步骤和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品味意境大致应该有三个步骤,这就是正确呈现意象、合理再造意境和充分融入意境。第一、二步前文已有说明,这里只简要诠释一下第三步。意境再造后,欣赏者还需要让自己充分地融入意境,才能有效地品味意境。诗人写诗的时候一般是用两种方式将自己放置在意境之中的,一种是所谓的“有我之境”,另一种是所谓的“无我之境”。前者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谁在“采”,谁在“见”?显然是“我”。这样,诗人自己作为意象,作为意境的一个元素参与了意境的创造。后者如王维的《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在哪里?看不见。找遍全诗,也看不见“我”。那么“无我之境”是不是真的就没有“我”呢?回答是否定的。这里,“我”已经融入整个意境之中,有点“大象无形”的味道了。“我”就是明月,平静地照着松林;“我”就是松林,安闲地接受着明月抚慰;“我”就是清泉,从容地流过石头;“我”就是石头,悠然地享受着清泉温柔的拍打。“我”无处不在。诗人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外在于心灵的纯客观的境界,他只有将自己融入其中,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诗的意境。欣赏者也只有将自己融入其中,才能让自己的心灵与诗的意境协调节奏,互相同化,合二为一,产生共振。

(三)感受心灵

品味意境并不是诗歌欣赏的最高阶段,因为意境终究不过是心灵之图像,诗人与众迥异瑰丽多彩的心灵洞天才是诗歌欣赏的最后一个驿站。一个人,不论他是不是诗人,如果真正心如止水,甚或心如死水,我们便无法感性地了解他的心灵世界,更无法进入其中领略无限风光。我们至多能根据。他的言语、神态、动作、行为和社会关系推测他的“心理”,探知他的“想法”“思想”而已。只有发生震颤的心灵,才有可能向他人露出整个世界的冰山一角。+所以,所谓领略心灵并不是领略诗人整个的心灵世界(那可是一个不亚于宇宙的丰富世界啊!),而只是领略震颤了的部分(我们有时把这称为“诗情”)。但窥斑见豹,一叶知秋,有心的欣赏者还是有可能通过一首诗来把握诗人心灵世界的基本面貌的。从品味意境到领略心灵虽仅一步之遥,可要完成这一步,有时比登蜀道还难。意境是心灵的具象,意境要通过一定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图景去诠释心灵,那么具象而非物质的意境和抽象而同样非物质的心灵之间就有一种共振契合的对应关系,欣赏者要想正确地把握这种关系,不仅需要生活和思想的积累,需要欣赏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心灵敏感多情、容易共振。因此,不仅诗人不是人人都可以做,而且诗作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欣赏到位的。但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我们的秉赋,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又是确定无疑的。我们进行诗歌教学时给学生讲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和时代特点,正是在快速弥补前述两个“积累”的不足。经过系统的训练和熏陶,欣赏者必可以到达诗人心灵的“绝项”,“一览诗人”云蒸霞蔚的精神世界。

总之,诗歌教学是一项有规律可循、有模式可依、有方法可用的双边活动。“疏通文意——品味意境——感受心灵”的诗歌教学模式脱胎于诗歌的形成过程,符合认知规律和鉴赏原则,并有充分的实践基础,是一个切实可行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教学模式。

篇2:中学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探究

[论文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程序,往往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笔者在文章探讨了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在全新的新育思想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了“五阶段五中心”的基本问题解决的中学化学探究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它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其内容如下。

一、呈现化学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中心

呈现化学问题,是模式的第一个要素和实施环节。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者在某一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一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直接提问,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有趣的问题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能够很快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个具有挑战性鼓舞性问题能马上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并迅速将其带入愿意学习的思维境地。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可由家中蒸馒头谈起并提出问题:“面发了酸了怎么办?”(学生答:加碱。)“这里说的碱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学生答:碳酸钠。)“属于哪一类物质?”(学生答:盐类。)“它的酸碱性如何?可以用哪些实验加以验证?”进而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他们会从实验中发现“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会呈碱性”“其他盐的酸碱性怎么样”等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矛盾就自然地交到了学生手中,起到了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的作用。

2。利用实验,发现问题,引发探究

化学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变化性使其自身充满了探究的悬念,易引起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这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适用范围很广,例如:元素化合物和有机物性质及其反应产物的验证性研究;按一定要求制备,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设计(装置、药品、操作);证明概念、理论或习题的有关实验探究;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创新实验探究等等。

3。通过一些探究性习题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探究性习题,也称探索性试题,其特征是题目本身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或是得出结论的方法,只是提出了可能,需要经过观察、分析、猜测、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才能得出结论的一类新型试题。利用探究性试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教师身边有良好的探究性试题,本文在第三章中的纸笔测验对其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4。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而且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的过程,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会到形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5。结合生活、生产和当前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和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实践性和深刻性。

二、学生的信息搜索阶段,以收集资料为中心

学生明确探究任务之后,就要根据问题情境的要求收集相关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可以查阅课本,可以网络查询,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也可以咨询专家与伙伴协商交流。

搜集信息的过程和质量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最终效果,如果资料收集不全或者收集的资料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收集资料的能力对于问题解决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对于陌生的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而言,更是举足轻重。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找出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精制和组织,以利于问题解决过程中信息的提取和迁移。对资料的精制和组织就是把获得的资料与已有的知识用适当的线索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认知结构。精制和组织的方法有:找出新资料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联系,如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并列结合关系;对学习材料列提纲,作图解或画概念图;理解新信息的涵义,对其进行分类和概括等。

三、学生的信息整合阶段,以形成假设为中心

收集完资料之后,就要促使问题初始情况,向目标情境的转化,就必须提出种种可解的途径、假设和目标。

情境假设,所谓假设是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对未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所做的一种推断和解释。假设不仅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结果、一种思想。所谓“方法”就是指根据已知对未知进行推断和解释的思维过程,所谓“思想”是指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科学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被认为是正确的理论也有可能被进一步修正,甚至被推翻。所谓“结果”是指由推断所得到的假定性结论。

提出假设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出假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牢牢掌握问题的目标情境与问题的主要特征,将精力集中在问题目标情境上。学生可以是自己提出假设,也可以是合作提出假设。提出假设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整合已有知识的过程,又是超越已有知识,更新理解的过程。

四、解决问题阶段,以选择策略为中心

选择恰当的策略是问题解决中很关键的一步。从本质上讲,问题解决就是要通过合理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以缩短问题初始情境和目标情境之音质差距。这是解题的实质性步骤,常用策略有以下几种。

1。双向推理。双向推理即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进行顺向推理,重视运用未知条件进行逆向推理。教学实践表明,顺向推理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逆向推理都难以践行。在进行逆向推理时,主要采取确立“子目标”的办法,帮助我们明确思维方向。一旦建立了子目标,我们就把难以捉摸的“总目标”转化成了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更接近的从而容易解决的“子目标”,子目标成了我们的思维方向。在运用子目标时,一定要防止把子目标(未知条件)当成已知条件来思考。

2。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解题时,要注意克服定势,进行发散思维。所谓定势是指问题解决过程中,只考虑一种思路,一条道走到黑,钻牛角尖。实验发现,中等生和学困生解题往往只考虑一条思路,当这一条思路走不通时,就感到束手无策了,而尖子生总是考虑几条不同的思路,并最终在多次尝试失败之后找到一条正确的思路。因此,我们解决问题时,要思维灵活,从多种解度看问题,从多种途径寻找答案,这就叫发散思维。与发散思维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必须善于评价自己的思路,找出自认为比较好的一条,集中精力地优先加的考虑。我们称这种思维叫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只有和集中思维结合起来才是高效的创造性思维。

3。类比迁移。类比迁移指运用先前已解决问题的现在知识去指导新问题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际上是利用学生早已熟悉的事物,通过类比去同化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将陌生的新知识,新问题变成为学生所熟悉的可解问题。

五、师生反省评价阶段,以合作交流评价为中心

“协作”和“交流”不仅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素,而且也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阶段中,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法,把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果显现给同伴,从中选取最优方案。这体现了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也促进学习者进行自评,以便了解自己的不足与优势。从另一方面讲,对某一次问题解决加以总结和交流评价,交进问题解决者改进问题技巧,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的绝好机会,也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帅保国等。论问题式学习中的“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7)。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篇3:基于史料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探究

一、现行历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 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递信息, 所以教学模式的选择是解决历史教学难题的关键所在。长久以来, 我国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均刻板地遵循前苏联凯洛夫倡导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教学模式。鉴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尚未根除, 加之授课班级容量通常在40-50人以上, 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往往被弱化, 转而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无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关注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它毕竟不能替代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不能替代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更重要的是一旦形成定式, 一是容易造成“满堂灌”, 二是容易弱化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因此, 只有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改进教学模式, 才能真正激活它的生命。近些年的历史课程改革也强调,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 而基于史料的教学模式恰能借助史料这一资讯平台使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将引导与参与有机结合, 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掌握能力, 完善体系, 满足自我发展的学习需求, 实现教学相长。

二、构建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 历史既意味着既往的事实本身, 又包括人们对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研究。所以适时适度地将丰富生动的史料运用于课堂教学, 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历史原貌, 使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平易近人”跃然纸上, 同时能充分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在探索中还原历史真实, 感受学习过程的乐趣。“把史料放进课本之中的本身并非重点, 重点在于这些史料必须被学生用某种纯粹历史的方式而运用”。所谓‘纯粹的历史方式’, 简言之, 就是让学生利用史料来尝试鉴别和阐释。”[2]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试述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模式的构建。

1. 巧用史料, 创设情境教学

知识的开端永远且必须来自感官 (因为悟性所有的都是先从感官得来的, 没有别的) 。所以, 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在于所学习事物的名目, 而在于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当事物被感官领会到了什么的时候, 文字才可实现它的功用, 给它进一步的解释。[3]诚然, 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真正持久的原动力。历史是人类既往的痕迹, 纷繁复杂、丰富多彩, 具有不可重复、不可逆等特性, 如果教学方法失当, 极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因此,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通过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手段将恰当的史料引入教学环节, 创设历史情境, 以影音效果刺激学生感官, 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这里说的“情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历史再现性情境、一个是创新型问题情境。历史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各种教学媒体, 再现历史情境或“创设”历史情境, 帮助学生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感知, 形成历史表象, 掌握历史知识, 借助具体场景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历史感觉, 进而培养历史思维。例如, 在介绍郑和七下西洋时, 教师需借助多媒体直观展现雄伟的“宝船”, 勾勒动态的航海路线图, 同时展示亚非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风土人情图片, 再辅以波涛汹涌的背景声效, 为学生创设极具震撼性的郑和出访各国的壮美历史情境。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深刻的认识, 教师继而提出“假设你是郑和远航时的随从, 你如何解决在航海中遇到困难?你们在远航中到过哪些国家或地区, 进行了那些活动?你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完成这次远航”等层层推进的问题, 将学生进一步引入史诗般的航程, “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最后, 由教师对学生的感言进行总结性归纳。如此, 航海的过程、主要目的、成功的条件等问题便迎刃而解。教师采用以创新性问题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载体, 辅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 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

2. 运用史料, 引导学生探究

“在人文教育的活动中,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感悟、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 体会感受, 重视发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苏格拉底最早阐述了这种教育观点。他认为, 教育就是要通过引导、启发使人们顿悟早已存在于心中的知识”。[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积极、有效地引导, 促使其产生探索知识的渴望。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当重视对探究式学习-“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 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 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5]的引用。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要“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以教师讲授为基础, 善于自主生成问题, 寻求新知。历史学科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的特点, 更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 在指导学生探究史料时,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激发学习兴趣、探求欲和想像力, 促其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 积极主动地探索无限的知识。例如, 教师在讲解指南针时, 首先引导学生广泛搜集古代关于指南针及制作的史料, 进而动员学生分组按史料记载制作指南针。当学生用自制指南针, 向同学讲述其历史、演示功能时, 课堂气氛随之活跃, 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获得了书本外的知识, 更可贵的是学生通过搜集、研究、制作, 大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能力, 体验到团队合作的成就感。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全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采用史料, 展开课堂讨论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针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不一而足。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充分地表达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深化知识点。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精心准备、指导下, 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 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见解,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法最重要的原则是:强调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品质方面的综合,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讨论模式是开放性、多向信息交流性的教学实践, 是“集体思维过程”, 维茨拉克认为, 这种思维是决不停息的动力性过程。因此, 持续地引导集体思维是保证教学过程不至于崩溃的必要条件。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在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须专心倾听学生发言, 谨慎作出适时、适量地介入讨论等反应, 以确保讨论围绕主题顺利地开展。例如, 关于武则天死后所立无字碑原因的探究, 教师事先布置学生进行相关史料的搜集, 以史料为论据, 形成理解, 确定观点。课堂上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分别阐述无字碑由来, 从而表达自己支持的观点。这种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有利于调动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最后, 教师在给予充分鼓励的基础上, 及时以“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对武则天进行高度概括, 引导学生理解内容, 中国历史上极有作为的女皇帝的整体形象便清晰可见。

三、教学建议

由于中学生对于史料的认知、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中国史史料经常出现繁体字, 生僻字, 行文旁征博引, 微言大义;世界史史料则由于文化背景大相径庭以及翻译习惯的问题, 学生阅读存在困难。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 在教学环节中慎重选择既说明问题, 又简洁易懂, 兼具真实性、典型性等特点的史料。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史料的篇幅、类型等都要在广泛搜集的基础上严格筛选。如果是布置学生搜集史料, 要注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避免学生因阻力过大而失去教学意义。

学生对史料的理解需要通过相关问题做切入点, 不能只是盲目、单纯地解释或翻译史料。目前的教材中缺少相关环节,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 提高学生阅读的针对性, 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 历史学科源于对史料的提炼, 即“论从史出”。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引用历史史料, 生动地再现历史情境。通过对史料进行自主探究, 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读史可以明智”的道理, 进而对积极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产生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九红.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索.http://www.hbsz.cn/hbjz/jky/3_jslw/wjh01.htm.

[2]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 (第1版) .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4]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第1版)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探究式教学模式实现的一般过程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要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认知水平来创设问题情境。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多样的,可以引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事例,让学生有真实直观的感受,将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也可以通过教师层层启发,共同发现问题;或者利用CAI展示探究成果,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以高中必修课“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为例。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对Word、powerpoint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或多或少接触过。上课时我将事先准备的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潮韵飘香”“广济桥的故事”“潮州风景”等电子报刊展示给学生看。选择这些贴近生活的报刊,目的是让学生有真实直观的感受,使学生易于进入相关的情境中,进而产生探究制作电子报刊的好奇心和兴趣。看到学生们对师兄师姐的作品啧啧称叹,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抛出探究任务:“文化旅游节快到了,大家也动手来制作一份推介潮州的电子报刊吧!”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和热情都被调动起来,形成探究的动力。

2. 分析问题,理清探究思路

问题意识一旦激发,学生会产生好奇、怀疑、渴望探究的心理,这种心理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将探究任务抛给学生之后,是否放任学生自己去探索呢?这时,教师要视问题的复杂性、学生具备的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有效地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理清探究思路,使学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碰到的探究任务比较复杂,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可能会迷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进行探究。如果引导过度,则会令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扼杀学生的思维。反之,若探究任务简单,则可让学生自主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在提出让学生“做什么”的基础上,教学重点放在启发学生思考“该怎么做”。(见下表)

3. 动手实践,解决探究问题

如果说分析问题是解放学生的脑,那么这一阶段还要解放学生的手。在这个过程,学生从纸上谈兵变为实践操作,通过个体探索或合作研究等学习方式动手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应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通过视频演示、制作学习网页等形式给其“加餐”,介绍方法、补充知识、提供线索,让他们跟上大队伍。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侧重于启发思路,鼓励引导他们质疑、探究、创新。

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学生已了解报刊的制作流程,准备实践操作时,我建议大家自主组成协作小组进行制作。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储备知识进行调配,避免出现操作能力过强或过弱的学生过分集中现象。协作小组各自行动,围绕“推介潮州”讨论确定设计方案和具体分工。巡堂期间,我发现有的小组同学或为某些板块的设置或为某一种方法的对错展开激烈的争论。此时,我尤其注重引导方式,避免直接指出答案和不足,否则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造成他们对教师的依赖。着重通过点拨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有个小组确定的报刊主题是“潮州文化”,同学们已确定了“潮州文化渊源”“潮州戏曲文化”“潮州茶文化”几个板块,而对“潮州手工艺术”是否属于潮州文化争执不下。我没有直接点破,而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潮州的传统手工艺术,如“潮绣”“木雕”“泥塑”等,让他们自己考虑这些工艺是否蕴含着潮州的特色文化。同学们最终一致决定增加“潮州手工艺术”这个板块。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他们不要局限于课本,要通过小组互助、借助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寻求解决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我还将一些相关素材、注意问题、操作技巧通过局域网共享,供同学们参考。我发现学生在经历了这个学习过程以后,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而且在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的掌握上、思维方式上都有明显长进。

4. 总结评价,拓展运用知识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习得的知识往往比较散乱,缺乏系统化。如不及时梳理消化,则会令新知识不巩固,不利于知识的转化、运用与迁移。因此,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总结很有必要。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观点,制作中的亮点;可以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提出疑问,得到启发,达得取长补短的效果。而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优点和长处,分析出现的问题,总结解决方法。激励学生继续开展课外探究活动,把探究习得的知识延伸到实践中去,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如学生完成“电子报刊的制作”后,我将学生制作的作品放上局域网展示。要求学生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心得体会和经验,然后给作品评分。作品由自评(占30%)、他评(占30%)、教师评价(占40%)三部分组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点评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出操作中的闪光点以及典型性问题,梳理本节课习得的知识要点及经验。为促进学生新知识的拓展和运用,延续课堂的学习,我还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探究题:自己选定一门学科课程,制作一本电子练习册。

篇5:中学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探究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伍连珠

摘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又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实。基于以上两点,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要融合新课改创新精神,努力创建一个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又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学生看着一篇几百字的短文经常大嚷:“我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作文课上,好多学生面对着作文题目,不是积极地去寻找素材,构思篇章,而是在桌上同时摊开几本作文书,从这篇文章上剪个头,再从那篇文章上裁个尾,中间东拼一句,西凑一句。看着一篇篇令人啼笑皆非的剪辑式的作文,笔者不禁有些酸楚,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丧失,是学生语文思维的退化和萎缩。

近日,在一次阶段考试中,笔者发现有好多学生面对语文试题心不在焉。学生在考试中这种极度轻松的表现,正是因为学生丧失学习的原动力,也就是缺少对知识强烈的渴求。学生这种无所谓的、极度轻松的表现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前途,还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于是, 经过我们的研讨,觉得诗歌鉴赏的教学我们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一、自主预习,设疑激趣。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绝佳途径,也能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习诗歌的前一堂课,要及时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可以留一些问题让学生完成。根据诗歌的特点,你可以设置以下形式的问题:

1、搜集有关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示。

2、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3、写100字左右的初读感言。

4、由这首诗我联想到了哪首诗,为什么。

5、请画出这首诗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6、以“诗人,我想对你说”为题写200字左右的文章。这些作业要避免形式,一定落到实处,学生一定要认真完成,可以独立,也可以合作。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时间,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差的要给予批评。当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通过多姿多彩的预习形式,既可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预习中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巧妙导入,烘托渲染。

1、知诗人,明背景。“文章和为时而作,诗歌和为事而作。”任何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创作背景。学习古诗,只有先了解这个诗人及创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这可以以学生展示预习作业的形式展开。基于学生搜集的作家和创作背景资料,教师巧妙衔接,导入新课。

2、巧构思,激兴趣。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多种手段,巧妙构思,创造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言要极力渲染,有感染力,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因此,古诗课堂离不开反复吟诵。

1、榜样示范,激发愿望。

榜样示范原理是观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学习依赖于重要的榜样示范活动。我建议教师一定要进行范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并鼓励学生会读得更好。这无疑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诵读愿望。

2、自由吟诵,避免齐读。

学生带着强烈的诵读愿望,自由吟诵,情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诗歌。我不建议齐读。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同,情感把握,音高,语速都不尽相同,如果齐读的话,就会使学生为了读齐而读,无形中阻碍了个性发展。

3、学生评价,个体点拨。

由学生评价某一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应该改进的在哪里。这个学生在同学的帮助点拨下反复吟诵,改进,直到同学们满意为止。让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明现,构建一个自由、互助,和谐的课堂。

4、优秀展示,极力称赞。

学生中藏龙卧虎,一定有朗诵特长的人才。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要极力称赞,树立榜样,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学习的榜样。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巧设问题,理解鉴赏。

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我不建议采取逐句鉴赏,这与新课改提倡的教学要强调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是相违背的。因为高考诗歌鉴赏就是以简答的形式出现,为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高考,我建议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展开讨论来完成。让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并掌握诗歌的学习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精心,仔细,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符合学生对诗歌学习的认知规律,即品形象——入意境——体诗情——赏手法——味语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抓住特色,突出重点。一首诗的特色,就是其优秀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我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凸显其学习重点的地位。

3、难易适中,温故知新。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即将进入高二的学生,在高一我们已经学习不少唐宋诗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一道题如果所有学生都不会,或者所有学生都会,这个题的设置都是不成功的。每道题难易适中,题与题之间也要有难易的梯度。知识是具有连贯性的,出题时要尽量做到温故而知新。

4、巧设铺垫,点拨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巧妙的设置悬念去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和引导,时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5、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那就必然离不开小组讨论的形式。我建议可以根据座位的位置来分成若干个固定的小组,最好是6个人一小组。回答问题时要有一人代表发言。要根据发言的情况进行评比。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强调重点,拓展延伸。

每一课都有一个重点,学习重点可以在课前提出,也可在鉴赏诗歌后总结出。我们建议最好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自己能发现这节课应该讲的重点是什么,一定要强调重点,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讲的是什么。要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也可适当启发引导。

六、学生反馈,当堂检验。

一堂课上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掌握的如何。当堂学的内容,当堂消化并当堂检验。一首诗学完以后,最好要当堂背会。可以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谁背得快,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背会。

七、设置专栏,课后评比。

篇6:中学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探究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

作者/王荣英

摘 要;本文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体会,提出了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编写配套教材、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考试考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五方面教学改革建议,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做中学 做中教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9月,温总理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调研时指出,职业教育“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温总理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指示强调教师职责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引导学生认知、理解、评价及行动,在于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内容的选择到形式的确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践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能提供的产品是专业和课程,以及围绕课程所提供的服务。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类应用型课程而言,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做事,学习的方向应瞄准应用,对课程内容进行的调整,重点要围绕着实际应用,以应用为目的,根据行业用人需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完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专业服务,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

二、编写配套教材

笔者认为,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实现起来并不难,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在机房或多媒体教室边讲边演示。我们只要有一本配合“做中学、做中教”的教材,而教材中的内容应该以大量的案例来驱动教学。所以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国家教学大纲和企业用人特点及学生专业特点,设计案例。案例必须贴近实际,与实际生活或工作相关且具有一定规模,既符合所需掌握知识的特点,又能让学生感兴趣。

三、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职教论文 )在教学方法上,以案例为主来驱动教学,通过案例教学的逐步展开,把完成案例看成是完成一个个工作的过程,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工作过程,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从开始就带着题目进行思考分析,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贯穿到整个的课程学习当中,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

四、改革考试考评方式

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非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需要, 全国各高等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普遍实施了计算机等级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计划。各院校均把等级考试当做检验其教学水平及质量的手段,而它的实施确实大大提高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水平,推动了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作为一所职业教育院校,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和计算机一级考试,现在很多的企业将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作为招聘、考核员工的准则,只要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拿到职业资格和计算机一级证书是没有问题的。

五、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若缺乏必要的培养和进修学习,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应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的制度,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做中教”的能力;积极建立和完善与教育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相匹配的教师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顾可民。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10)。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7:中学诗歌教学的一般模式探究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包括课前备课和上课两部分,课前备课遵循“三线”原则,即知识是明线、学生活动是主线、教师活动做引线。上课包括五个环节,即引(课堂引入)、学(学生自学)、议(小组议论)、展(学生课堂展示)、练(课堂达标练习)。

1.备课

备课时,知识是明线。备课首先要研究课本,对照课程标准,看看本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知识要求、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这些知识在课本上是如何呈现的,作为最重要的学材,学生在看书自学时需要注意什么、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教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导学提纲。要使得提纲和课本有机融合,使学生在看书中思考、思考中领悟、领悟中提高。自学提纲要完全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便于学生自学阅读,其制定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既要有认知领域目标,使学生切实掌握中学物理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物理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要有情感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目标,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

(2)适应性原则。依据课标、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数学物理基础、思维能力、实验技能等,制定切合实际、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自学的提纲。

(3)针对性原则。要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过程的弊端,强化物理 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强化物理知识的产生、进展背景和方法机制,强化物理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实验原理的阐释等。

(4)循序渐进原则。一般来说,导学提纲问题顺序和课本内容顺序相同,个别情况下可以做一定的调整。课本内容跨度较大的,提纲要做一定的铺垫,做必要的过渡。要使各问题内容连贯,环环相扣,便于学生概念形成和思维能力提高。

备课中,学生活动是主线。要以学生活动来贯穿课堂的全过程。课堂引入后,学生看书及提纲自学、自学后的学生交流、生生及师生间的展示交流、课堂反馈练习,都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应预见到学生活动大致可能的情况,引导学生把活动进行到底!

在准备的课堂剧情中,教师要甘当配角、当主持人、当学生们的第N+1个同学,即教师活动当引线。要引得巧妙,当学生的探究遇到障碍时,当学生的交流有阻滞时,当学生的视野需要扩展时,当学生的行为需要规范时,就是教师引导的巧妙时机,当引导达成时,教师要及时隐退。

备课的显性产品为导学案。课前发到学生手中的导学案一般为16开纸两面,内容包括:(1)导学提纲,其要求所前所述。题。学了知识要应用,这样才能对知识有更准确的理解,而应用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例题。例题要有代表性,能准确反映本节所学内容,检测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给学生思维与解题规范。例题一般以1—3个为宜。(3)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问题做为展示交流阶段的最后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知识(新物理量及其

(2)例描述、新定理)、能力、动手技能以及物理方法、学习方法上做总结,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就是课堂小结。(4)课堂达标练习。练习在内容上要涵盖本节所学;难度上以易、中档题目为主,并有适度延伸,照顾到全体学生;数量上5个左右;题型上要有辨析概念的选择题、情景鲜明生动的填空题等,以小题为主,不要加大审题难度。教师手中的导学案应该和学生的稍有不同,包括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堂引入、导学提纲、例题、课堂达标练习,中间插入必要的教师引导语言与教师活动提示。

2.上课

物理课堂有新授课有复习课,有概念课有习题课有实验探究课。课型不同,也决定了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大致说来,一般课型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课堂引入、学生自学、小组议论、学生课堂展示、课堂达标练习。

(1)课堂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得当,可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吸引注意力,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教师本人知识储备来选取恰当的引入方法。该过程时间不宜太长,1—3分钟即可。

①观察实验式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符合学科特点,物理实验直观形象、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顿悟水平。教师要尽量选择新奇、有悖“常理”令人费解的演示实 验,诱发学生好奇、猎奇心理,使学生观察时像看魔术那样全神贯注,从而顺利步入新课的学习。

②故事引入式

初中学生爱听故事,特别在有很强理性的物理课堂上尤其如此。教师要精心选编小故事、童话或寓言,将物理原理寓于其中,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学生印象也深刻、记忆持久,顺便也掌握了该原理的应用。用故事引入新课的缺点是现成的适宜于引课的故事童话或寓言少,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移植或改编。

③游戏引入式

初中学生稚气未脱,若能应用游戏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既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跃跃欲试,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急于明白其中的道理,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八年级物理《压力和压强》一节时,可用下面的游戏引入:用一段粗绳和细绳连成回环,从班上挑选两名力气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让力气小的学生用食指勾住粗绳,让力气大的学生用食指勾住细绳,开始拔河比赛,游戏结果是力气小的同学获胜,结果出人意料,问题令人深思,学生可由此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④以惑为诱式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获胜获取知识的过程是“生疑-质疑-释疑-再生疑„„”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师在上课开始时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埋伏陷阱,以惑为诱,最大限度地利用惑的冲击力以提高学生的 注意力,刺激好奇心,使其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如学习“密度”一节时,可以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根据你们的经验,是木头重呢还是铁重?”学生很容易回答:“铁重。”于是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小块铁问“木头重(指着讲桌)还是铁(指着铁块)重?”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笼统说铁重还是木头重,应该用体积大小相同的木头和铁块比较才能体现材料的某种特性。教师进一步问:“用多大的(相等)体积比较合适呢?学生们会说用单位体积最好,从而顺畅的引出密度概念。

课堂引入还可以用开门见山式、温故知新式,视情况而定。(2)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进行简短的课堂引入后,就进入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学生结合导学案和课本进行自学,包括读课本、查看参考书、回答导学案所提阅读问题以及解答例题,有时还包括做课堂小实验。该阶段同桌间可以有必要的交流,教师在学生间巡查,可以有必要的师生间交流反馈,及时掌握自学情况,发现共性问题,以便课堂反馈时有目的地进行指导。

该阶段的学习是课改的精髓所在,从制度上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真正做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效。该阶段大约需要10—15分钟。

(3)小组议论交流

自主学习结束后,进入小组交流阶段。小组组成一般包括同桌、前后桌4人,便于交流,安排座位时要考虑到每组内优、中、差学生 都有,最好考虑到性格差异,以使组内发言积极、交流充分、以优带差、共同进步。最好相邻小组间成绩最好的也相邻,如果有较难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不了,可以在邻组间交流解决。教师在教室内巡回,适当参与、引导薄弱小组的讨论,这样既可以解决小组交流的问题,又让教师对下一阶段的展示互动交流做好准备。

小组内交流内容一般包括互通自学提纲及例题答案、谈体会、互答疑问,小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要保证人人发言、人人都会,然后选定下一阶段展示时的代表小组的发言人,要保证发言的机会均等。

小组交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保证了人人动脑、人人发言、人人都初步掌握本节内容,所花时间也不多,约需3—5分钟,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展示交流做好了准备。

(4)学生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就是按照事先部署,各个小组按照分工,由小组的代表将导学案上的问题在黑板上展演或口头发表,由其他小组做评价或纠正。

课堂展示是最精彩的环节,这里面汹涌着互动,潜藏着脑力风暴。爱展示是人的天性,只要班级制度得当、教师引导合理,学生就敢于展示、乐于展示、善于展示,潜力就能得到发挥,知识就能得到巩固,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展示而自信,因展示而会思考,因展示而完美。

传统课堂上,老师害怕学生学不会,害怕学生记不住,害怕学生不会做题,恨不得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内把该节课的所有内容、所 有应用、所有解题技巧统统亲口告诉学生,其结果无外乎是教师讲得口吐白沫,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常听老师感叹:那些知识我都讲过了啊,学生怎么就学不会呢?

该环节老师最头疼的事就是学生不张口。怎么办呢?第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学生分组要合理,小组长要选准,回答问题积极与否对小组要有奖惩。可以考虑把学期分数分为平时分和期末分,或建立星级小组等制度,发言积极的小组重奖,一周一评。第二,教师要设计把握好课堂环节,自己尽量少说,把机会留给学生,在导学案中设置问题时就要考虑到学生便于思考、便于回答、便于辩论。第三,教师要打心底里爱上这种模式,对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要百般呵护与鼓励。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促使学生展示、互动、交流,有时候也可以来点小奖品、小纪念品之类的“小恩小惠”,学生很在乎这样的看似物质实则是精神上的奖励。

这个阶段教师干什么呢?一看。只要学生在有效地展示与交流,哪怕一时半会没有把教师想说的话说出来,也要耐心地等,要相信集体的智慧,不要在学生思维刚刚放开时就急着打断他们,这样他们就无语了,以后你再启发,学生也不愿发言了。二导。在学生集体思维阻滞时,在学生知识面还没有达到时,在知识背后隐藏的方法、情感学生不易发觉时,教师适时点拨,但不宜多,随后很快把话语权再交给学生。三鼓励。“好!”“棒极了!”“掌声在哪里?”三言两语就能把气氛推向高潮!在展示“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时,刚开始实验时,学生可能不敢说、说不好,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从学到 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新方法、在情感方面有什么收获等逐层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敢于并善于回答了。

课堂展示阶段约需15—20分钟。(5)课堂达标练习

篇8:探究中学教学有效性模式的生成

本人从教二十多年,担任了十四届高三教学工作。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有效教学模式的生成途径。

一、把握教学新理念,提升教师的有效专业素养

有效教学实施的最关键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中学教学效益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陈旧,拿着新教材,还“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惰性,常用“拿来主义”,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教学教案和课件,在教学中全盘复制别人的教学成果,鲜有创新精神,教学效益注定低下;三是教师关注焦点的偏差,教学时只关注自我的感受,注重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注重教学的深度、广度和精确度,忽视学生理解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动态效益;四是教师课后反思不足。大多教师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和学生作业批阅的结束,就宣告这一章节教学过程的完结。很少有教师在作业批阅和试题测评后去发现教学中凸显的缺陷,做到理性反思,并去调整有效教学。

在新高考方案即将推行的新形势下实施有效教学,势必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1)时刻更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教师要积极响应学校制定的“走出去”方案,主动积极参与省市县优质课大赛、教师素养大赛、教师课件制作大赛等一系列评比活动,取长补短,更新教学思路和完善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省级名校组织的教学研讨交流会。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新高考形势下的现代教育新理论,及时了解学科教学研究前沿动态,才可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素养。

(2)储备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为何有的教师能把课堂演绎得出神入化、妙趣横生,而有的教师就做不到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资深教师课堂驾驭的能力是长期“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结果。作为新高考形势下知识的传播者,面对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博览群书,学习新知识,善用新知识,拓展知识外在的联系,挖掘知识内在的高度,教学才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记得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有一句名言:“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在实践教学手段———针对教学过程凸显的案例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再实践教学新思路———针对个案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新突破,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敢于突破传统,不断否定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研究教材新考纲,备好课堂的有效教案

备课如何更有效呢?备课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充分了解新高考学科测试的要求,充分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出最佳设计,保持教学内容的典型性和系统性,挖深度、拓宽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1)有效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目标的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决定着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估,直接关系到有效教学效益。从当前中学课堂教学目标预设的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对课堂教学目标预设的依据及原则缺乏应有的思考;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过于强调知识性目标,忽视其他目标的预设;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意义、策略和要求把握不够准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降低中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有效教学内容的预设。有效教学内容的预设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知识经验更接近。哪些内容可以挖掘学科知识内在的深度,哪些内容可以拓展学科知识的广度,老师一定要考虑适度,否则量过多、质过深,学生消化不了;量过少、质过浅,学生吃不饱,这都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现象。

(3)有效教学策略的预设。“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提高有效教学的效益必须注重有效教学策略的预设。预设教学策略要从实际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教学手段。

(4)有效备课途径的生成。为了充分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建议实践“初次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集体备课)”的三轮备课模式。①初次备课:备课人搜集相关资料,结合学科和学生的实际,在充分吸收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考,形成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教案,达到优质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②二次备课:学科备课组长将初次备课人的电子教案分发给备课组内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备课教师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有关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③三次备课(集体备课):学科备课组集中备课。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教学看法,共同研讨形成最后的学科定型教案。三次备课(集体备课)是有效备课的重要升华阶段。三次备课(集体备课)是学科备课组众人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知识准确,让课堂教学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

三、依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的有效作业

布置课后学生作业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一种有效手段。老师布置作业必须有自己的预期目标。教师布置作业必须注意作业适时化、规范化、适量化。否则教师布置的作业只能应付学校的常规教学检查,只能是低效的教学常态化行为。

(1)学生作业适时化。针对教学内容,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批阅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疑难,有时间的情况下当面批改。

(2)学生作业规范化。备课组将作业模式化、基本固定化,切勿太杂,让学生明白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让优等生有目的地超前完成。

(3)学生作业适量化。①控制难度:老师布置作业时自己先做,测试作业的难度,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作业。大部分学生能做得出,学生才能有效、高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尽可能不布置无效作业。②把握量度:教师每次布置作业量必须适度,超负荷的题海大战大多数学生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最后演变成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出现纷纷抄袭已经完成同学的作业的现象。依据教学内容客观布置有效作业是提高有效教学效率之必须。

四、注重经验总结,规范解题思路的有效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老师常常会陷入深深的迷惑:明明上星期详细分析和讲解的试题在这次考试中再现学生为什么还会错!明明上星期考试过的试题为何在这次考试中稍加变形学生就不会做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理解不深,另一方面是老师解题思路的有效模式不够系统化、规范化。

总之,把握教学新理念,提升教师的有效专业素养是有效教学生成的前提;研究教材新考纲,备好课堂的有效教案是有效教学的内容;依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的有效作业是有效教学的手段;注重经验总结,规范解题思路的有效模式是有效教学的技巧。只有实现上述因素的有效融合统一,才能在教学中真正生成中学教学有效性模式,最终提高教学效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成为教学教研的核心。这将提升教师的有效专业素养、备好课堂的有效教案、布置学生的有效作业、规范解题思路的有效技巧、有效融合统一,形成中学教学有效性模式。

上一篇:古运河之游下一篇:家书范文给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