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2024-05-06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共8篇)

篇1: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

一、引言

在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每个学科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的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于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制约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法则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这些问题,它能够保证教育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也一定程度地表现出教育的民主性,所以要重视起高中数学教育的分层教学法。

二、分层教育的内容

分层教育是具有充分及深刻科学理论依据的课堂授课方法。分层教育,是基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它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距的客观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最大程度弥补个体之间的不足,被许多知名教育家以及教授所推崇、借鉴。

三、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分层教学基于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牵连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充分尊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个性差别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有方向、有动力、有规划地去学习,满足了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它强调着个体差异,与此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要求老师不能单纯地去给学生灌输呆板生硬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构建不同的学习模式。

四、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完全顺应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求,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与主动探究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教学模式符合高中生成长的规律,调动学生各个方位的感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教育者而言,在高中数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模式,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五、分层教学实践的具体步骤

(一)分有问揭匝生为主体

把学生当作主体进行分层教学是高中数学最常见的方式,因为高中生的数学课程内容比较复杂,与初中阶段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许内容与初中时有着颠覆性的理解,例如初中小学曾接触过关于偶数、分数以及奇数等概念都有着唯一的计算结论,但是高中的基本计算中,包括了象限、排列组合、复数等内容。所以说,高中数学的复杂性加重了学生群体的两极分化。以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天赋、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等进行各个层次的划分,划分的形式有很多种,例如1:6:3三层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群体的数学成绩。除此之外,学校要注意,不应该以学生的优质程度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组成所谓的“好班”“差班”,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分层形式以教学目标为主体

所谓的教学目标,其实就是

通过老师对学生评判而制定的一种结果,把素质教育的所有要求指标作为评判的标准,比如学生能够从“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两个方面皆可以理解的是优等生,理解其中之一的是中等生,而都没有理解的便是差等生,还能够把教学目标细节化来提升这种分层教育的科学性,依据学生不同的等级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对于数列的内容,有一个求解方法叫错位相减法,对优等生而言,要求他们不单单能够理解,运用计算,还需要求他们总结归纳以及举一反三;而对中等生,则要求他们能够理解,解决一般习题;对于差等生,仅仅需要他们了解知识点,或者进一步理解内容就够了。

(三)分层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教学是最传统也是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把课堂当作分层教学的主体,其实就是应用不同的教学任务,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材上的新内容,老师最好先让学生自己去预习,针对优等生,要求他们对新知识主动积极思考,遇到问题自己寻求思路去尝试着解决;对于中等生,需要引导他们把之前学习的课程与新知识点进行归纳对比,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对于差等生,只需要他们稍稍了解一下新知识点,总结出不理解的部分,在课堂中积极提问。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一些,所以应该进行定期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更优质的分层教学法。

(四)分层形式以课后作业为主体

把课后的作业当作分层教学的主体,是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应用最普遍的方式。老师首先要筛选课后作业的内容,要求课后作业涉及各种题型,比如数值运算、应用题、提高能力题,难度上应该适中。优等生对计算题应该能轻松完成,主要解决应用题,如果心有余力,可以尝试接触提高能力题;中等生应该做到熟悉解决计算题,努力去克服各种应用题;差等生主要解决计算题。

(五)分层形式以学生学习态度作为主体

学生学习的态度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根源,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影响着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高中教学的模式以及特点可以看出,老师们在学生群体中属于领导者,为了更顺利的应用分层教学法,老师们应该给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观念,不能对别的学生产生歧视与偏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我国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坚定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满意的成长。而分层教学法的出现,顺应了当代教学的理念,满足了新背景下对教学的需求。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分层教学法把教育对象多样化,充分实现了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树立健康积极的教育观,防止分层教育出现形式化的问题。之后,对分层教学法的内容以及理论,还要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究,充分完善分层教学法,切实提

高学生老师们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数学成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2: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摘要】高中数学是高考的重要科目,是学校进行教学的重点学科。本文首先分析了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然后讨论了该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旨在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组分层教学法 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39-02

一、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在刚刚进入高一的数学学习中,高中数学与初中初学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习惯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很多初中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在高一的数学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分组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分类,从而能够让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与之能力相当的数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让所有高一的新生都能够对高中数学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保持较高的自信心。从高中一年级开学起就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的起跑线上以“初高中数学内容差异大导致学习适应能力不同”为理由进行学习上的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正常接受分组分层教学以免对其学习的自信心进行打击,学生在分组分层教学中的内心动态是适应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差异大,调整的是对数学适应能力,有利于其激发主观能动性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

分组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数学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三年进行动态的变化,从高一开始实行,目的是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稳扎稳打地进行数学学习,逐渐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最终让班级的学生处于同一层次进行学习。

二、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1.按照学习成绩进行分层,按照学生性格和思维方式进行分组

在分组分层教学时要以“按照学习成绩进行分层,按照学生性格和思维方式进行分组”为原则。学生的学习成绩反应了其数学基础,根据不同的数学基础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吃饱”的同时“吸收好”,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性格决定了学生的气场,学生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解决问题和交流讨论的习惯,以性格和思维方式对学进行分组,有利于学生能够快速达成一致进行核心问题的讨论,有利于提升交流和讨论的质量。学生的分层是以客观学习成绩为依据的,学生的分组除了按照上述的分组方式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主观意愿,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变化对讨论小组进行及时的调整。按成绩分层的依据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按照百分比进行分层,优等生20%,中等生50%,后进生30%,这样有利于老师对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统计。二是按照试卷成绩进行分层,得分率90%以上的是第一层,得分率65%以上的是第二层,得分率65%以下的是第三层,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对比,进而有利于学生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

2.建立班级学生学习成绩档案,根据学生成绩变化及时调整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之后,要对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成绩档案,通过定期的测验成绩的统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波动绘制出曲线,从而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自己成绩的变化,进而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努力进行学习。当学生的学习成绩发生变化时,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两层次交界的学生要在课堂提问上多注入些关注,从而能够增强成绩进步学生的自信心。

3.备课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教师在备课时要将学情列主主要的备课内容,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备课。对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及课堂练习进行准备,从而能够在课堂上体现出来每个知识点上的梯度,让学生在做题时指导自己的学习处于哪个水平上,从而有利于学生课下进行学习。对于学习成绩处于第一层的优等生,在基础教学内容之上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实现能力的迁移,建立灵活的数学思维;对于学习成绩处于第二层的中等生,在基础教学内容之上进行举一反三的变式训练,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夯实,有利于拔高题的学习;对于学习成绩处于第三层的后进生,主要进行基础教学内容的讲解、相关概念和定理的识记和理解,从而实现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常见定理的熟练应用,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4.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分层布置

分层分组教学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技巧,从而能够让无形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在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中,整个教学节奏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目标在逐渐发生转移,刚刚介入正题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主要有后进生来回答,从而能够让后进生对学习保持信心和热情;对课堂新教学内容的讲授,主要目标在中等生上,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教学内容;当整个新课讲授完毕,进行教学内容迁移时,主要目标集中在优等生上,进行思维的拓展训练;当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接近尾声时对教学内容的总结,目标回归到后进生上,让学生明确本课堂讲授了哪些内容,从而有利于后进生了解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同时消除后进生一节课到最后什么也没学会的消极心理。关于课后作业的布置要设置一定的梯度,基础训练、变式迁移和思维拓展均有,思维拓展以选做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可以模糊三个层次学生的区别,从而给优等生减轻压力,同时消除持续后进生的消极怠学心理。

三、结语

在高中阶段施行分组分层数学教学法,符合基础差异性大和数学学科逻辑思维强的规律,在高中数学中实施分组分层教学能够很好地让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状态都能够达到最佳水平,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尽自己所能将数学学好,进而能够提早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尽快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因此,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基本学情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波动有一个动态的掌控。

参考文献:

篇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高中生素质参差不齐,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 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 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 因此,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十分有必要.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与知识储备差异预设不同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设置差异教学、差异训练、差异辅导、差异评价等教学机制,以此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实施分层教学,主要以班级中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性为前提,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异质或者同质原则分层施教,在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等过程中,分层对待对学生. 其指导思想为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发展. 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在全面了解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学习需求、学习效率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差异的前提下,将班级学生分为上、中、 下三个层次. 而后根据上述三个不同层次区别教学. 比如分层预设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教材内容、分层推进教学进度. 通过采用上述分层教学模式,班级中处于高水平的学生会因此变得更加优秀,处于中、下层水平的学生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其终极目标就是促进高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之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策略

1.合理分组

在班级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现状,以此做到有的放矢. 上学期,我接手一个新班. 开学伊始,我就设计了一套难易适度的数学测试题检测班级中的学生,而后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数学学习小组. 其中A组为最测试成绩最差的小组,B组为测试成绩中等的小组,C组为测试成绩优秀的小组. 为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我尽量避免使用“差”、“中等”“优秀”等词语,而是对学生这样说道: 基础组是A组,提高组是B组,竞赛组是C组. 同时,还冠以三个学习小组不同的说法: 铜牌组是A组,银牌组是B组,竞赛组是C组. 如此,有的学生即使因为测试效果不好被分在A组,也没有产生自卑感. 此外,我还这样鼓励学生道: 目前的分组只代表这一次的数学测试结果,以后我们每测试一次,便重新分组一次,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有机会进入竞赛组.

2.分层备课

对学生按照测试成绩分组之后,我们便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备课: 对铜牌组、银牌组、竞赛组的学生分别预设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 唯有如此,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做到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不让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停留在形式层面. 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下列具体问题: 哪些教学内容是每个小组均要掌握的,哪个小组对哪些内容只需做初步的了解; 布置作业时,哪些作业是每个小组均要完成的,哪个小组只需完成其中的那几道题等.

3.分层授课

要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45分钟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我的做法是: 前20分钟课堂教学,以全体学生为核心,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全班学生解决这堂课中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训练与学法指导等共性问题. 在此过程中,必须指导银牌组与竞赛组的学生掌握新课的基本内容. 之后,在学习方法、能力训练、简单综合运用知识等方面对铜牌组与银牌组的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 而铜牌组的学生仍存在某些困难,必须指导铜牌组的学生阅读教材或者再度解答例题,以此理解教学内容与巩固基本知识. 银牌组与竞赛组的学生在思考教学内容或者消化难度较大的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难问题,我同样对之进行个别辅导. 在剩余的15分钟中,用5分钟时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用10分钟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纠正学生答题中的错误.

4.作业分层

作业分层的具体方法为: 将作业题分为提高题与基础题两个层次. 其中,基础题的预设主要偏重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题的预设主要偏重于理解与深化概念,指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与创新,指导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学会一题多解. 对处于三个层次的学生布置具有三个梯度的数学作业,作业批改时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 对于基础较差的铜牌组采用基础题 + 补缺补差题的作业模式,我当天面批学生的作业,学生当天订正错题; 对于银牌组的学生只布置基础题,我全批全改学生作业; 对于基础较好的竞赛组,采用基础题 + 提高题的作业模式,我每天抽改其中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其他学生互相核对互相检查作业的正确与否. 对三个层次中的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旦发现便及时解决.

三、结语

篇4: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之探究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只要提供了一定的学习条件,95%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发展。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尝试”学习的条件,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层次教學,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受到关注,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正如我们爬山一样,不是爬到山顶或爬更多的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爬山过程中所获得的爬山的技巧、身体素质的提高、吃苦耐劳的精神、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喜悦,都是一种成功。不能要求所有的人同时到达山巅,可以允许一些人走得快一些,更要允许慢队伍的存在。分层次教学就是让所有学生都感受爬山的快乐。 分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层”而教,因此能使教学内容较好的适合每个学生的要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教学可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对于优等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对于学习困难生。可以从进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着手,激发学习热情,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理解和接受水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他们对本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达到逐步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摸索着怎样才能较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上课讲课分层次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或者更多,可以学生自己选择或者教师协助选择。当然分层次教学会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工作量,要分层设目标,分层讲课,分层辅导。但教师的辛苦不会白费,分层教学以后,好的学生将会吃得更饱,会增强竞争意识,去挑战更难的问题,因为他们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强者,应该更强。而那些以前像听天书一样的学生,即使第一个环节没听懂,也会在第二个环节简单的学习目标处大显身手。让他觉得我也不是所有的题都不会,在简单题中建立信心,慢慢地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斗志,他们的学习会逐步上升一个层次。无论怎样,他们得到了关注,也会找到自己的价值。 二、合理设置作业

课内作业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以面向中等学生为主,同时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拔尖提高;二是根据中等生状况,以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设计相应的习题;三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适当放缓坡度,将难度较大的练习分解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能缓和差生学习困难的状况,切实减轻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三、考试和考核 一般的期中、期末考试,一张卷子定了你这学期的档次,但有时学生比较紧张,发挥不了真实成绩,我们的学校不会给你再一次机会,这就有些死板。评价得分层次,更讲究人性化,发挥不好的可以再给机会补考。考卷也可以分层次,学生自选。考分值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完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让他们在学校里沐浴阳光,走出学校时才会带着阳光。 四、改进评价方法

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这样做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篇5: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法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工科、经济类各专业必开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不仅能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还能使学生得到严谨的思维训练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但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比较差,如何开展高等数学的教育,成为了高职高等数学教师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生没兴趣,听不懂,抄作业,交白卷,考试成绩亮起一片“红灯”,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现实状况将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推上了非改不可的道路。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怎么改?改什么?通过深入思考和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高等数学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改革方向。

一、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经过这几年本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在高职院校进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符合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

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较强的系统性,在一堂高等数学课中,既有系统的概念引入,论证推理,又有方法导出,范例分析等,学生在学习时感觉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学习主动性不高,导致教学难度加大,教学效果不佳,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了自然分层(甚至两极分化)现象,教师应重视这种分层现象,按照高等数学学科的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法。

2、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的现状要求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教学

近年来,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状况并不乐观,随着高职院校不断地扩招,学生入学的文化课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特别是数学素质差异很大,数学基础处于中等及偏下的学生居多,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力、兴趣、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学校应本着“正视差异、承认差异、利用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力所能及的发展”的理念,使教育真正达到以人为本、人人受益的目的。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加大两极分化的趋势,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3、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是教师普遍认可的教学规律,从本质上讲,每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学习的潜能,教学过程本该引导学生朝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高职学生在数学基础方面个体差异较大,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注意求同思维的培养,对所有学生用同一套教材、同样的课程标准、一成不变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这些做法恰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特长,忽视了求异品质的塑造,学生的学习潜力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正是贯彻差异教学理论,实现因材施教的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办学理念,优化教学配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有所进步。

4、高等数学分层教学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经过几年的分层教学实践,我们感觉到,分层教学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避免了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而自暴自弃,也避免了部分学生觉得内容简单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体验到进步的喜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同时,分层教学针对性强,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与期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减轻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绪,有利于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质量。

上述说明,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进行分层教学是必要的。

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总结这几年的分层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生的分类、分层

(1)学生的分类。一般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构成主要是文、理两大类,不同类的学生的数学基础、所学专业对数学教学内容和深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将高等数学课程分为两类:理工类、经管类。在此基础上再对每一类的学生进行分层。

(2)学生的分层。如何对每一类的学生进行分层,分层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分层后的教学效果。通过调研,吸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院分层教学的实践,在新生一入学,按照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有条件也可进行一次摸底测试,综合两次成绩,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意愿,将每一类学生分成较高要求层次(下称a班)和基本要求层次(下称b班)两个层次。更理想的状态是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将每一类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班适合一少部分优秀学生,通过在a班的学习,使这部分优秀学生获得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基础理论,形成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这些学生专升本,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b班适合大多数学生,通过在b班的学习,使大多数学生普遍达到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为他们学习专业课程、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分层次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和高等数学课程的课程标准,根据对学生的分层,针对不同的层级,制定与该层级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a班学生的目标是在完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注重启迪思维,提高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b班学生的目标是立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理解教材的最基本内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改进学习方法,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师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确确实实感觉到可以“跳一跳,摘桃子”,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都得到满足,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教学内容分层次

教学目标确定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教学进度。

对a班学生来说,数学基础相对较好,他们将来可能进一步深造(专升本)或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岗位,针对这一层次学生,除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外,应进一步拓宽数学及应用方面的知识,渗透一些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对b班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教学中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着重课堂教学,淡化理论推导,注重实际应用,重在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能学以致用的能力。

4、教学方法分层次

课堂教学是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必然的。针对a班学生,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先导法,问题导向法,注重启迪思维、开拓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对于b班学生,宜采用启发式,讲解式的教学方法,着重基本内容的讲解,以典型例题、习题为切入点,注重精讲多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能跟上,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兼顾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5、练习、作业分层次

高等数学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完成相应的练习、作业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检测,也是对分层教学实施效果的检验。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教学,课堂练习、作业也要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精心安排,分层布置。a班学生不仅要做基础练习,而且要做有一定难度的综合练习,包括一些实际问题和专业问题,让学生有交流、探讨的余地。

b班学生的练习与作业,从基础课为专业教学服务的需求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培养兴趣、夯实基础的原则,在完成基础训练的基础上,适当布置一些稍有变形,稍有难度和一些较易解决的实际问题。

练习、作业分层,各层次有不同的难度要求,可大大减少作业抄袭的现象,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动手,做有所得的目的。

6、考试、考核分层次

考试、考核分层次,是指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在考核时,题目、难点要做到适当调整。由于每个类型、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不一样,达标的要求应有差别,应根据不同学科对高等数学掌握程度的要求,针对课程标准的规范,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题。

针对a班学生,试卷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分析理解型综合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b班学生,试题难度与课本上例题、练习题的难度相当,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对基本运算的掌握程度。

考试、考核分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顺利取得学分提供了保证,考核结果也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起到了客观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三、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启示

通过近几年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在本院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改革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信心,调动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后进生、优秀生的进步尤为明显,使学生体验了学有所成的乐趣。但同时我们发现,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其一,针对学生的分层怎样才能尽可能合理,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实行动态分层管理,在初次分层后,可依据学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表现和学生意愿,将b班的前10%的学生调至a班,a班的后10%的学生调至b班,这样,使b班中的优秀学生充满希望,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也使a班学生不敢骄傲、懈怠,仍需继续努力,才能不掉队。

其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必须打乱原有的自然教学班,这使许多有“恋班倾向”的学生容易产生混乱感觉,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困难。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与学院相关部门协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严抓课堂纪律,课后与原自然班的辅导员多沟通,调节好学生分层教学后产生的不适应,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其三,高等数学教学分层后会给教学管理部门增加工作量,特别是教务部门在安排教学、安排教室、安排考试时会遇到许多麻烦。这就要求学院相关部门克服困难,工作细致认真,支持教学改革,给分层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受益。

其四,在高等数学教学分层后,a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产生了不良影响;b班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部分学生心理上抵触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也需要学院相关部门、任课教师、辅导员做好引导、宣传工作,使学生端正态度,学有进步。

其五,高等数学教学分层后,任课教师工作量相应增加,同时给a、b班带课的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师还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进行调整。这也要求任课教师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努力提升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

篇6:高中数学怎样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的,所以要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数学基础前提下,进行科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确定,而这个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老师要通过几次测验,才能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明晰他们之间的差异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分层教学的策略。设计提问的梯度,设计习题的梯度,以及怎样实施等,既要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又要实现教学目标。了解学生要接触学生,与他们沟通,掌握他们的学习需求,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是教学活动依据。老师只有正确使用教材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掌握和深刻理解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分层教学的关键。老师吃透教材,才可以进行分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数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因此在理解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要有一个高屋建瓴式的总体把握,要站在全册内容的角度、一个单元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特别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有区别。在充分认识学生的层次差异后,设计教学,让出色的学生“吃得好”,让一般学生“吃得饱”。对学生的学习和巩固练习都进行分层,提问有梯度,习题也要分为提高组和巩固组两种。这样学生的潜能被挖掘出来。

三、分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篇7:试析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尤其进入高中后,这门学科的逻辑性更明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有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349-01

数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科目,其要求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方法和数学应用能力。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并逐渐的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数学教学考试尝试分层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使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原则

1、个体差异原则。个体差异原则是指学生在意志、认识和情感等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生理特点、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的不同,同时学生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个体差异原则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层次教学内容,进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以人为本原则。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制定与学生能力相符的教学目标,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要求和愿望,以学生为本,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主体性原则。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简单的根据学生数学成绩分层,而要由学生自己根据学习能力、数学基础、成绩情况,自主的选择,教师在学生的自主选择中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的层次调整也要由学生自主决定,在学生自主选择层次学习一阶段后,感觉不适应,要自主选择进入适合自己的层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自主发挥和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1、学生分层。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学生分层是第一环节,学生分层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注意尊重和维护学生的自主性。首先,通过初步分析设定每层学生人数,按照自主性原则指导学生分层。其次,建立各层间流动机制,针对不能适用所在层次的学生,学生有权力提出调整,对于没有提出调整,但是学习情况不适应所在层次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沟通,动员学生调层。最后,显性与隐性相结合进行学生分层,显性分层是指将同一位教师教授的所有学生进行重新组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学生自主愿意,将学生分为水平相近的甲乙两组。隐性分层是在班级进行内部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分为AB两个层次,隐性层次的划分只要教师自己了解就好,不需要向学生透露。

2、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和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制定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学目标的分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来制定,同时要满足层次性、适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度性原则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难度要适中,目标的设定既要能实现,但是又不能轻松的就实现。为了确保教学目标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激励和导向作用,教学目标分层还包括短期目标分层和长期目标分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逐层的深入,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3、课堂教学分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教学任务完成后,要提出课后预习关注点,使学生把握预习的关注点,要简练具体而又明确,这样学生在预习中能更有针对性,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次日的课上教师要对A学生的加以引导,使学生提出相关问题,鼓励B层学生积极的思考,并能够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尝试提出新问题。第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目标要使每层学生都有自己的明确目标,根据学习目标使A层学生能够讲解和说明相关数学内容,讲解不够透彻的内容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使学生达到分层教学的目标。B层学生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遇到不懂的知识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将问题解决。第三,课堂练习分层。要求A层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练习,B层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基础把关的练习题,对于在完成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在巡视中要加以指导,通过教师的指导后能独立完成。

4、布置作业分层。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掌握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要分层。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将课后作业分为一、二、三类难度的题型。一类是难度低的题型,只要掌握课上学习的内容,便可以完成作业。二类题型的难度适中,习题稍有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上加以分析便可以解决。三类题型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将现在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加以思考和研究才能解决。一类题型作业布置给班级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二类题型可以布置给班级中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班级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三类题型。通过不同类型课后习题的设置,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落实。因此,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中,要遵循个体差异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个体性原则,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8: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一、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的重要依据

1. 高中阶段, 学生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 学生产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会对其今后的整体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学而言, 分层教学法遵循了学生生理与心理规律的发展。其具体模式就是:研究、观察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组并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热情也会得到提升, 从而也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分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很大帮助。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学生被动的学习, 不利于提高学习兴趣。而分层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习变成了一种学生自主的活动, 从而帮助学生提升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分层教学可以更加合理地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学实行“一锅端”的教学方法, 这并没有合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则是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 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不仅考虑各阶层学生不同的需求, 同时还满足了大家一起参与、共同组织的愿望,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佳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运用分层教学是有力改善数学学习环境、稳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但如果分层考虑不周, 或没有进行合理分层, 就很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相反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呢?

1. 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分层。

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 那么, 如何做到最佳分层呢?首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基础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依据学习水平高低将学生分为三组, 成绩优秀的学生分为一组, 中等的学生分为一组, 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需要注意的是, 分层中千万不可体现出对于优等、差等学生的强调, 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损伤。同时, 分组仍需灵活变动, 并在学生后期的不断发展中适当调整。

2. 根据不同组、层系采取不同授课方式。

分层授课的方式是继分层后的第二步, 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区别地做好课堂教学安排。对于成绩优秀的组别来说, 他们掌握课内任务已经游刃有余, 那么重点则应该放在攻克举一反三的任务上, 逐步提高问题难度;对于中等学生来说, 他们对于基础定义也已经熟练掌握, 在此基础上则应把重点放在对难题的解决, 突破难点;而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来说, 要以掌握好课本定义和习题为重点, 加强基础巩固再进行适当延伸。

3. 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指导。

在分层教学中, 习题练习也属于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只是在课后统一布置作业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掌握情况, 这影响到了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在分层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掌握知识水平的不同而合理地进行习题指导和课后作业分配,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例如, 高中数列的解析和讲解练习, 对于掌握一般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举例各种数列的练习, 而对于掌握中等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自己解析几个数列,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 则可以实施举一反三的练习, 让他们自己进行数列的创立。同时, 在此过程中, 同一性质的问题难度逐渐加深,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达到互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合理运用分层教学,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摘要:高中阶段, 不同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身体的发展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 他们接受学习的个人能力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别。因此, 传统的“一锅端”的方法并不可取, 若使用不好还会造成反效果, 为解决这些差异教师则可采用分层教学法。本文即是对分层教学方法的有效阐述和具体讨论, 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有所裨益。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邵峰.浅析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03) .

[2].戚新林.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11) .

[3].胡晓英.让学生在各自的“区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职高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01) .

上一篇:公积金基数调整情况说明下一篇:简短励志英文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