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

2024-05-04

城市形象(精选十篇)

城市形象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作为一个主体, 逐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 为了在“风云变幻”的城市竞争格局中保持或提升竞争地位, 各大城市都在费尽心思推销自己, 这宣告了城市已经进入品牌营销时代, 没有个性化的城市品牌和进行专业性的城市品牌推广, 就无法在吸引投资、贸易、旅游、创业、居住等方面和其他城市展开竞争, 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和推广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题, 电视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的首选媒体。

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宣传推广首先在改革开放的发达城市进行, 如大连、杭州、深圳、青岛等地, 伴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一些后发展起来的中小城市也开始通过电视媒体来营销城市品牌形象,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0年, 昆明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推出城市形象广告片“昆明天天是春天”引起了巨大反响, 之后, 昆明市政府加大资金力度在央视投放城市品牌形象广告, 将一个春天永驻的“彩云之南”的城市形象留在了人们心中,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拥入昆明。

自此以后, 以电视为主流传播媒体为代表的城市品牌形象广告宣传片的宣传“热度”急剧上升。电视城市形象广告之所以如此之热, 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电视媒体目前是大众传播的主流媒体, 它以特有的传播魅力优势, 带给广大观众最为直接、最为真实的感官效果。只有正确认识电视广告媒介的特性, 准确把握住城市品牌核心思想及其城市形象, 才能推进电视城市形象广告设计顺利开展, 也才更有利于城市品牌形象的有力宣传。

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宣传片的概念

电视城市形象宣传片就是利用电视、电影制作的表现手法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定位和所触及的城市特色形象有重点、有针对性、有秩序地进行创意设计制作而成的广告宣传片, 目的是为了声色并茂地凸显城市独特品牌形象、彰显城市魅力, 让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士对该城市产生正面、良好的印象, 从而建立对该城市的好感和信任度。在制作过程中应用流畅优美的镜头画面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 去表达城市品牌形象的主题思想和城市魅力。

这种广告宣传片如同城市的一张名片, 它就是利用影像、声音、动画等表现形式, 并伴随着音乐的节奏, 让观众在轻松的环境中去了解一个城市宣传的主题精神、文化和城市发展状况, 在客户、来访人员或城市展览会、城市推介会、商品交易会、融资洽谈等方面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手段, 能在短时间内让人迅速了解城市主题思想和展示城市完美形象, 从而达到社会公众的认知和好感。基于这种电视广告特性, 城市宣传片既要把握住城市品牌形象内涵及其代表性形象要素, 又要充分发挥电视媒体所赋予设计师的设计表现手法, 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 才能使电视城市形象广告更具生命力, 达到宣传城市形象的目的。

广告要把握城市品牌核心概念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其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提出“城市 (区域) 品牌”概念, 且认为“像产品和人一样, 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本质需要, 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和城市个性, 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以及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城市品牌的力量让人们了解这个城市、走进这个城市, 感知它的精神与魅力, 将一定的联想与这个城市品牌的存在联系在一起, 并且有更多的欲望去融入这个城市, 让生命与这个城市共存。

由此可见, “城市品牌”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城市品牌的建立和推广, 它可以对外提高城市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对内则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 可以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辱与共的思想, 从而使城市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就是要准确把握城市品牌的核心思想, 紧紧抓住城市品牌元素, 通过画面、声音等媒体技术来宣传城市, 让人们了解和知道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先进发展理念, 并将某种城市美好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真实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 从而形成人们对城市的向往、热爱和对美好城市生活的追求, 并融入城市发展建设中来, 与城市共同和谐发展, 形成一种城市品牌化的力量。

广告形象元素的选择要有代表性

电视广告宣传需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形象元素。城市形象是城市自然、人文诸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形成的总体印象, 它包括城市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生态、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等内容, 这些形象要素构成了公众印象。每个城市在发展中都应有自己的特色, 这些城市发展特色有代表城市品牌形象的组成要素, 因此, 在利用电视广告宣传城市品牌形象时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形象要素, 以不至于迷失城市的宣传方向和形象雷同化。具体分析这些形象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地理特征是一个城市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 从而形成的鲜明地理特征, 这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城市亮点和地理优势, 比如海南岛, 它的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 四时花开, 长夏无冬, 拥有迷人的海滩和热带自然风光, 盛产橡胶、可可、椰子等, 这就是它独特的地理特征和资源之一。而哈尔滨位于最北端, 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 四季分明, 冬季漫长寒冷, 它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被赋予“冰城”之称, 这便形成了城市典型的形象要素。

经济及产业特色。城市经济及产业特色是代表当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 有的地方经济产业特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打造甚至已经超过当地城市品牌的知名度, 这些经济及产业特色也是形成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了当地城市的经济形象。如香港由于经济贸易发达形成了公认的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 这就构成了香港这个城市的品牌形象元素之一。

城市历史、人文。城市的历史、人文是千百年来发展形成的城市独特历史文化, 它构成了这个城市重要的文化特色, 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 像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又被称为“六朝古都”, 而江西樟树以药文化发展成为“中国药都”, 这种差异性也构成了不同城市不同的历史、人文形象要素。

城市市容。城市市容市貌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形象, 市容干净、整洁、规划合理, 能大大提高人们对城市的好感和城市的吸引力, 这些元素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每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和城市气息。

城市人的形象。城市人的形象包括城市人的文明程度、素质、气质、文化等综合人物特征, 有的城市的人淳朴、忠厚, 有的城市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是团结、进取, 城市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成城市品牌形象的特征之一。

政府形象。政府是城市的管理者和领导者, 政府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建立, 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创业, 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的城市推行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目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 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交通形象。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拥有良好的交通对于促进人们生活的便利和城市经济发展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良好的交通形象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和创业。这也是构成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了上述城市形象外, 城市品牌形象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方面, 比如, 教育、医疗、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 每个城市所拥有的城市品牌形象发展优势不一, 所以在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宣传时必须结合自身城市情况, 深入调查, 仔细分析, 为城市品牌形象找准定位, 找到有代表性的城市形象元素, 改变目前城市广告形象宣传内容的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 创建具有特色的名牌城市。

充分发挥电视广告的表现技法

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宣传片要求在对城市形象元素调查分析基础之上能对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做出正确理解, 充分利用电视的先进技术和广告强大的表现力, 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城市形象的品牌效应。

利用电视画面的构图影像。画面构图就是利用镜头内容视角来表现画面, 把画面中要表达的形象视觉元素合理组织安排起来, 突出镜头语言的表达, 避免画面呆板。好的画面和构图能够促进大脑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要突出画面之间的连续性和相关性, 以突出城市形象广告宣传片设计惯有的习惯安排画面线索, 为观众提供一个顺畅和有效的观赏。

利用影像光线和色彩。光是电视广告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 它可以突出画面内容对比, 营造氛围, 表现情感, 调动对受众的心理和视觉的吸引力。好的光线的应用对于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宣传片正确表达城市的情境非常重要, 而宣传片的色彩同样可以以其独有的视觉魅力征服观众, 它承载了画面的物质表现元素, 寄托了人类的情感表达, 当看到城市宣传片中一片片绿地、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时, 城市的环境形象自然会流入到观众的心田。

电视广告画面的运动与节奏。画面运动首先要符合运动的规律和观众对运动感的理解, 宣传片多以运动镜头为主来表现画面内容, 镜头的运动必须确保画面衔接的流畅性, 不脱节不重叠, 准确无误, 按照正常的生活逻辑进行。画面的节奏感可以有效提高宣传片的表现力, 镜头的快慢可以表现宣传片的气势和节奏, 慢镜头特写可以详细描述画面内容细节, 而快镜头则能体现节奏的快速转换, 运动和节奏是广告宣传片常用的表现手法。

画面音画同步设计。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宣传片是同时以声音和画面来传达城市形象主题思想, 音效对于表现宣传片的情景感和节奏感, 配合画面直接传播城市理念, 增强宣传片广告的吸引力和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让观众同时以视觉和听觉来接收信息, 加强了记忆, 宣传片广告设计中需要考虑音画同步, 只有这样宣传片的逻辑性和节奏感才能表现出来, 不至于产生混乱而误导观众。

结语

充分认识和把握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宣传城市品牌的概念核心思想, 准确全面地提炼出城市形象宣传广告的形象要素, 利用好电视媒介赋予的传媒特性和表现手段, 以最大化地提高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宣传片的质量, 获得最理想、最有效、最经济的宣传效果。这样利用电视广告宣传可以帮助城市树立城市品牌形象, 提高城市的美誉度、知名度,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放:《品牌学——中国品牌实战原理》, 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9页。

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篇2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__区自建区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有力配合下,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迅猛

发展的社会经济事业,成为__城市化进程中崛起的“城北之星”。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__区城管局在市城管局的工作指导下,坚持高标准定位、高效能运作、高强度管理,特别是去年城管职能调整,在城区33.7平方公里范围内初步形成“大城管”模式后,城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城区面貌大为改观,城乡统筹发展步伐迅速加快。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__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以更高的起点再次实现跨越的关键之年。__城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精神,全面履行工作职能,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区品位。具体工作可用下面五大篇章进行描述:

市容市貌管理篇

一、因地制宜发展,规范城区户外广告。

针对__区户外广告管理起步晚、原有广告设置不规范的情况,我们采取逐步拆除不规范广告、严格设置新增广告、统一广告整体面貌的方式,依据《__市市区户外广告管理办法》、《__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定》和《__区户外广告设施(阵地)使用权出让实施意见》,逐步拆除城区主次干道沿线及蠡口国际家具城内不规范设置、破旧损坏及有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及店招店牌近1500余处,共计32000余平方米。按照提前管理、源头控制的原则,对城区1064处新增广告严格执行“审批、验收、发证、执法”的程序,鼓励申请单位(个人)使用新型材料和霓虹灯制作广告,并加强日常巡逻管理,使户外广告的设置日趋规范、美观。

二、以典型促全面,创建市容达标路(示范路)。

__区是新建区,城区道路建设新、水准高、基础设施完善、周边环境优美,城管局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趁势打造,对华元路、嘉元路、__大道、采莲路等13条道路进行全方位整顿,确保这些道路上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停车秩序良好、店面环境整洁、景观绿化美化、沿线保洁到位,使之成功争创为2005“天堂杯”市容管理达标路,成为全区亮点。今年在此基础上,继续巩固并拓展延伸,在所有达标路加大管理力度,巩固创建成果,力求争创一批具有__地方特色的“天堂杯”市容管理示范路,上半年已申报春申湖中路为示范路,并以点带面向各镇(街道)、开发区延伸,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建活动,使每个镇(街道)、开发区年内至少争创一条达标路。

三、动员社会力量,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

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对__区城区主次干道逐步实施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在两项制度衔接与转换的过程中,城管工作者挨家挨户,上门与沿线店面、单位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至今,已签订了220份,在日常监督检查、考核评比中,充分发挥责任单位(个人)对周边环境的维护作用。今年,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逐步向镇一级延伸,利用各镇(街道)、开发区创建天堂杯市容管理“示范路”、“达标路”的契机,指导他们实施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全区各镇(街道)已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2000余份,营造了全区整洁、优美的环境。

环境卫生管理篇

一、加大基础性投入,完善环卫硬件设施。

城管职能调整后,__区城管局严格实施城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1225万元,用于公共厕所、垃圾压缩中转站等环卫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申请立项、实地勘察、选址定点、规划设计、公开招标、组织实施等一系列事宜,仅2005年就在城区新建了十座一类以上公共厕所、一座垃圾压缩中转站,主要路段沿线添置垃圾桶110只、果壳箱300只,新增一批洒水车、垃圾运输车、粪便运输车、小型机械化扫地车等机械化作业车辆。今年又将新增公共厕所3座,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同时继续加强对住宅小区、专业市场配套建设环卫设施的督查工作,逐步健全城区环卫基础设施,为环境卫生管理奠定基础。

二、加强环卫作业指导,促进环卫水平提升。

目前__城区内辖元和环卫站、开发区环卫站,共有环卫保洁工人700余名,对城区377万平方米道路和90公里长的河道进行全方位保洁,城管局全面履行业务指导和管理职能。按照环卫保洁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强化了日常环卫作业质量督查力度,坚持每月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目标任务与经费管理相挂钩的综合考核办法。保洁区域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全方位保洁,使生活垃圾分散收集、集中压缩、日产日清,提高了保洁水平,为城区创造洁净的环境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统筹城乡整体面貌。

在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洁净家园、美化城市”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区高潮迭起。城管局切实履行区创建指挥部主要职能和爱卫办职能,每月,依据环境综合管理百分考核实施标准对各镇(街道)、开发区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并形成通报督促整改,跟踪监督整改力度;每季,区政府组织召开由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和各镇(街道)、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及环境卫生分管领导参与的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对各镇(街道)、开发区全年的整治工作任务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考评,排列名次;指导相关镇(街道)创建省级卫生镇、卫生村等工作。通过你追我赶的竞争创优,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环境面貌。在2005年城区出入口和主要通道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以景观绿化、市政设施、河道治理、市容秩序、户外广告、环境卫生、建筑立面等方面为内容的镇域出入口及主次干道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村级农贸市场、沿街店面、夜排档集中管理点、车辆修理点、河道清理、安全卫生示范小区的六项重点整治工作;在农村,大力开展以清理垃圾,建立垃圾管理制度;清理粪便,建立人畜粪便管理制度;清理秸秆,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制度;清理河道,建立水面管护制度;清理工业污染源,建立稳定达标制度;清理乱搭乱建,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的“六清六建”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环境面貌的提升。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篇

一、推进养护市场化,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市政道路设施的日常管理落实程度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诚信度,为此区城管局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对城区58万平方米道路的养护管理进行公开招标,实行市场化运作。根据__市市政设施管理办法和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制定了__区城区道路考核标准及考核细则,每月严格落实考核。月初突出监督检查道路养护维修质量情况;月中突出检查道路、桥梁设施的潜在性病害,做好道路设施的预见性病害;月末突出考核本月小修保养计划完成情况和突发性道路病害的维修。每月形成检查情况通报,全面提升监管力度,确立了一个认识,即不局限于今冬明春的“一阵子”,要贯穿于日常保养的“一辈子”,使城区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落到实处。

二、创新工作方法,规范养护管理工作。

根据城区市政道路因原建设单位较多、设施规格不统一的情况,区城管局采用切割或置换的办法,逐步使各条道路的设施统一,同时根据铸铁设施易偷盗的特点,采用置换或钢纤维的设施,提高了市政道路的完好程度。一年多来,通过对采莲路、华元路、嘉元路、春申湖路等城区道路的设施维护,共置换了雨水边井101套,边井盖板226只,补换雨水井54套,雨水井盖30只,污水井30套,污水井盖8只,修复沥青路面273平方米,修补缺损的栏杆13米,修补缺损、沉降的人行道板989平方米,沥青路面灌缝379米,清理桥梁伸缩缝1338米。

三、加强依法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为确保城区路平渠通,区城管局严格审批路面的开挖,积极组织维修,清疏渠道。充分利用城管执法队员上路巡查的机会,对城区市政道路中破损及乱开挖现象,及时进行修复和制止,并处以相应的处罚,从源头上把好关,杜绝城区乱开挖现象。对因需办理的开挖工程进行全面监管,安排专业养护单位及时做好修复事宜。到目前为止,城区市政共办理开挖审批50余起,依法制止乱开挖10余起。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城区市民走上了“平坦放心”的道路。同时,改变原有“反应型”养护方式,对城区21.6公里长的道路路面进行全面摸底,对部分新建道路进行综合维护,及早发现、处置病害情况,保持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延长道路寿命。另外积极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将城区春申湖中路上报为__市级优质养护工程路段,目前正在审核过程中。

绿化养护管理篇

一、引入多种模式,灵活绿地养护方式。

目前由__区城管局养护的城区绿地面积达180多万平方米,全面实施市场化运作,由7家具有养护资质的单位进行专业化养护,城管局进行监督指导。由于城区33.7平方公里范围内涉及元和街道和开发区管委会两个地域的绿地管养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我们因地制宜,灵活应用,采用多地段、多形式、多内容的管养方式。如开发区管委会因大量农庄拆迁后,失地农民较多,为此管委会出资金对失地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后,从事100多万平方米的绿地管养工作,这不仅解决了当地失地农民的部分劳动力,同时又为城区绿地养护队伍提供了保障。

二、强化考核制度,提升绿地管养水平。

为加强城区绿地养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区城管局及时制定了《__区城区绿地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和《__区城区绿地养护考核管理细则》,对城区180余万平方米的绿地进行综合养护考核,采用养护管理经费与每月养护考核分数相挂钩的形式,通过定期专项检查、不定期巡视考核、踏看现场和拍摄照片等方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通知养护单位对养护管理不到位的地段及时处理解决,大大提高了城区各专业管养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依法保护绿地,巩固“绿__”成果。

在日常绿化养护管理中,我们充分利用城管队员每天在城区巡视的有利条件,今年来已累计查处偷挖、损坏绿化行为40余起。同时依法办理城区开挖手续30起,由责任科室人员多次现场踏勘,选择开挖的最佳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绿地的破损,并加强开挖过程和修复工作的监督,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效地保护了城区绿化的建设成果。

四、规范精细管理,凸现城区绿化亮点。

为进一步掌握城区绿地的现状,区城管局对原建设单位移交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养护单位查看现场,并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对现状进行资料统计,对每个公园、每条道路的绿地进行整合,绘制出现状图,标明树木的品种、数量,刻制成光盘存档。对查看现场过程中发现的大量死苗和不合理现象,及时联系施工队进行全面修复,对死苗进行补植,大大改观了城区绿地的景观效果。为提升城区绿化美化度,我们实行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加强绿化造型修剪、整形和加工,使之园艺化,同时对部分不合理的原有绿地进行局部改造和调整,如针对区行政中心绿地内大树及行道树树框不美观的特点,因地制宜,对所有绿地内的树穴加放树皮,对行道树框进行修整并放置白石子,既阻止了尘土飞扬,又起到了保湿透气和美观的作用。另对春申湖路城区段的绿化色块进行园艺化修剪,在交叉路段进行草花调配,使其更加鲜亮,凸现了城市化气息。

执法管理篇

一、加强队伍管理,下移城管工作重心。

城管执法队伍是实施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中坚力量,建立一支“思想正、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城管执法队伍并有效发挥其作用,是实现城管执法工作目标的关键。__区城管局由组建初期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8名全民事业编制的城管执法人员,到2004年初面向各镇(区)原城管协管员、部队退伍军人和社会在职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录用81名合同制城管执法人员,进一步扩大了城管执法队伍,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使城管重心向镇(区)、街道一级下移。2005年5月,开发区城管大队、潘阳工业园城管中队相继成立,至此,全区城管执法人员为105人,其中区局为28人。在人员、装备等硬件设施配备基本齐全的同时,一方面加强队员业务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案卷制作,适时由执法骨干现场指导,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技巧,今年已组织全区城管执法人员集中业务培训2次,队列训练4次;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从2003年4月开展考核工作以来,考核内容和形式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今年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完善,对德、能、勤、绩、创新六方面的考核内容予以了补充,使考核日趋科学化、合理化。中队长竞聘上岗活动是__区城管局促进队伍建设又一举措,通过组织动员、组织审核、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等环节,使能者上、庸者下,有力地推动了队员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凸现了竞争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城管执法队伍管理。

二、推进依法行政,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在日常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我们要求执法人员做到“三理”(纠正违章要有理;宣传教育要讲理;执法处罚尺度要合理),坚决贯彻“一宣传、二服务、三教育、四管理、五处罚”的工作原则,确保查处违法行为时取证合理规范,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并要求执法文书格式标准规范,文书书写清晰工整,卷宗整洁、装订规范。对进入一般程序的行政违法案件,全部由执法局长对处理结果严格把关,杜绝了执法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偏差,并坚决执行罚缴分离规定,至今我局未发生一起起诉、复议案件。

在坚持严格执法、公平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同时,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细化分解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并聘请十多名政风行风监督员监督执法行为,深入社会各界了解群众满意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意见。充分发挥110联动作用,直接受理行政相对人的投诉举报,及时查处和纠正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违法或不适当行为。今年来,已接群众有效投诉58起,110处警98起,办结率为100。

我们还十分注重拓宽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手段。一是利用平时执法和专项整治为契机,把宣传发动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展示城管最新动态,加深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认知度。三是利用现场咨询活动面对面解答广大居民提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疑难问题,广泛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增强了民主参与和监督意识,使“城管走进市民,市民参与城管”的良性社会互动氛围得到了提升。

三、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市容秩序良好。

自城管局成立以来,我们每年都要坚持“集中整治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和“分阶段、抓重点、打战役、掀高潮”的工作思路,不定期开展一些集中专项整治活动,一个阶段确定一个重点整治项目,积极稳妥实施专项整治,真正做到整治一项,巩固一片,突出难点,推进执法职能的全面开展。今年来,相继开展了整治抛撒滴漏、夜排档、破旧雨棚、流动摊贩等20次专项行动,查处了75000余起违反城市管理要求的违章行为。整治力度的加大,管理水平的提高,美化了市容市貌,优化了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

以上五大篇章相得益彰,五大管理职能互相促进,使城市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快速推进。但是对照上级要求和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__区的城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006年下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花城、水城、商城和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目标,推进五大管理职能,构建以城区为主导、街道为重点、镇村(社区)联动的城管体制,健全城管办法规章,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实行市容环境标准化管理,规范户外广告管理、绿化养护、市政道路养护、环卫管理,文明执法、优质服务,提高市民群众满意度,为大手笔构建最佳和谐发展的新城区而努力。

城市形象 篇3

关键词:负面新闻报道;城市形象;新媒体;传统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89-01

2015年10月4日,有网友在青岛市乐陵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引发媒体及网民关注。“天价虾事件”让曾经以“好客山东欢迎您”使人们心驰神往的青岛如今已经成了“宰客山东”的代名词以及“段子手”们的素材,上亿元的广告费用也毁在了一只大虾上。一方面是事件本事以及政府作为影响受众,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传播。这些负面新闻报道共通点为传播速度很快而且破坏力较大。

一、城市形象负面新闻报道过程

(一)传播源头——新媒体的重要代表社交媒体。对青岛“天价虾”事件进行梳理发现,该事件最初是由青岛“天价虾”事件的受害者在新浪微博发声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新闻的传播源头不仅是新媒体,而更是一种社交媒体。这类的社交媒体具有私密性和公开性的双重性质。一方面,类似微博的社交媒体在发布一条状态后,只有自己的关注者才会注意到,这体现了社交媒体的私密性。但这类事件的曝光者都不是社交媒体中的名人“大V”,而又能演变为之后全民对于该事件的关注也表明了社交媒体的公开性。

(二)事件传播途径。在事件的相关微博发布后,青岛广播电台首先做出回应,并在广播中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并引发了大量网络媒体参与报道该事件。首先是中广网,其后就是各大新闻网站甚至是青岛当地的各大自媒体平台都对此事进行报道并对这一事件进行批评。新媒体的传播效率极高,对于事件的敏感性也很突出,但同时,它们的弊端也十分明显。这些新媒体并没有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和深入挖掘,这也指出了新媒体的极大漏洞。大多数的新媒体,包括自媒体平台,并没有对事件进行调查的权利,虽说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但公民只有监督权,而没有深入专业采访报道的权利。最后,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华西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等,除了最初转载消息外,这些主流媒体均进行了进一步的采访,将事件挖掘得更深更细。新华社还专门发布评论。随着事件的发酵,国际传媒中的BBC、世界日报等媒体也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三)媒体呈现的特性和弊端。这一系列的新闻事件传播过程反映了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性,同时也反映出它较忽视真实性、无法深入挖掘事件真相和进程的弊端。而传统媒体则具有真实性的要求。但传统媒体的滞后性以及本地媒体噤声体现的媒体职能发挥的缺位和新闻自由的无形限制都体现了传统媒体的缺陷。

根据媒体在有关城市形象方面的负面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特性和弊端,对城市形象修复中的媒体作为提出几点建议。

二、城市形象修复中的媒体作为

(一)理论建议。

1.把握好负面新闻报道尺度,发挥积极作用。当一个城市涉及负面报道时,出于城市竞争的关系,其他城市媒体会出现过度丑化该城市的报道,媒体应该把握好负面报道的尺度,不能轻易对一个城市进行嘲讽、挖苦,形成舆论导向,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从城市营销的角度上,当媒体反馈出来的正、负面信息无法调和的情况下,公众往往更倾向于城市的负面形象。

2.加深媒体真实性、客观性,发挥媒体预警功能。媒介构筑了城市形象本身,所以媒体在对城市形象报道中,要更加真实、客观地呈现该城市的“拟态环境”,即是公众接触的不是真实的环境,是由媒体碎片化报道所拼凑出来的“拟态环境”。媒体在展开负面报道时,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使新闻报道变成博取点击率的炒作。新闻人应该提高媒介素养,扩宽看问题的视角,多层次、多元化,不是从某个城市的小点立足,而是要放在大的宏观环境下报道。虽然我国的报道方针一直坚持“正面为主、负面为辅”,但是媒体也应该发挥预警功能,暴露社会问题,从而促进各方共同解决城市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守望价值和社会责任。

3.推进地方媒体协同政府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建设和谐城市。城市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良好的城市形象意味着公众的认同和城市外界具有吸引力。城市形象塑造当然是政府的事情,却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政府以城市管理者的身份向公众发布权威信息也需要通过媒体强化感知。所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经济,有赖于媒体和政府的协调运作。地方媒体要认清,负面报道是为了促进良好城市的真正形成,而不是破坏形象本身,而政府要从真实的地区情况出发,找到和地方媒体的报道中的差异,错则改之,无则加勉,做好城市舆情监测。政府协同地方媒体强化对城市形象认知,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

三、有关青岛城市形象修复中的媒体作为

媒体应进行相应的正面报道宣传。中国青年网也有报道今年九月,青岛野生海捕大虾只有在这一开海季才能买到,数量稀少。渔港摊位上的青岛对虾、斑马虾更是价实保真成为抢手货。在拥有2808万粉丝的中国新闻网官微、495万粉丝的环球时报官微、203万粉丝的央视网新闻中心官方微博网络新闻联播以及环球资讯广播、成都商报、猫扑网官微等微博上都有青岛“开海了”的微博发布,更是邀请各地游客前来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同时监督旅游物价。这些做法引发网络上网民的一致好评,媒体在城市形象修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结语

“面子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好的形象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制造业发展,刺激外资引进、拉动经济;差的形象使人们城市荣誉感下降、人口迁出等。一则负面新闻的伤害是上千万的广告也很难弥补的。媒体对于城市形象的修复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萍.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评述.新闻知识,2009.

[2]陈羽峰.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塑造.青年记者,2013.

[3]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4]陈柳钦.城市形象的内涵、定位及其有效传播.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5]王宝璐.形象修复理论在城市形象危机传播中的运用——以青岛“天价虾”事件为例,2016年1月.

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 篇4

当下政府在城市品牌形象打造中存在的问题

盲目跟风。政府在对城市进行形象定位和推广的过程中, 有时会比较盲目地“跟风”, 结果导致公众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模糊。例如四川省达州市的渠县喊出了“黄花之乡”的口号;山西省大同县则要建设“火山文化, 黄花之乡”;湖南省邵东县、祁东县也以盛产黄花闻名, 国内还有其他不少地方也提出了“黄花之乡”的建设目标。“黄花之乡”遍地开花, 而国民并无“火眼金睛”, “黄花之乡”究竟指代何方, 让人疑惑。还有以“大美”开头的城市宣传语漫天飞, 既缺乏新意, 也难以在受众层面形成记忆点。

“古人”强迫症。名胜古迹是旅游景观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部分, “疯狂”利用“古人”进行擦边宣传其实并不高明。毕竟, 像孔子故里那样, 至今尚存与孔子相关的孔府、孔陵的毕竟是少数, 多数地方已经很难找到名人的遗迹, 更看不到名人对这个地方的现实影响。另外, 以古人作为一个现代城市的品牌形象也需要深思熟虑:一个人是否能完全代表整个城市?这个人的形象、精神气质与城市形象的打造、城市长远的发展又是否契合?

重外轻内。政府在塑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常常过度重视向外的推广, 却缺乏对内部的沟通。城市形象品牌化过程大多是政府绝对主导, 社会和民间参与不足, 这不仅降低了城市品牌形象推广的广度和深度, 更削弱了城市品牌形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忽视与内部受众的沟通, 城市品牌形象最终将会失去依托和支持, 沦为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

政府提升城市形象应如何做

定位城市之魂。政府要找准城市品牌的核心, 城市的灵魂部分, 要有唯一性, 而不是草率地找一个角度, 然后花大力气去推广。比如“休闲之都”、“浪漫之都”等城市品牌形象就缺乏足够的特质和辨识度。此前, 大连、珠海、连云港等城市相继提出要打造“浪漫之都”, 为了成为唯一使用这个称谓的城市, 大连市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浪漫之都”, 其实这几个城市的浪漫特质都不是特别明显, 对内也没有群众基础。与之相比, 奥地利的维也纳主推“世界音乐之都”就显得十分贴切, 其具有强大的“音乐背景”——贝多芬、莫扎特、斯特劳斯等音乐大师都出自这里, 加上地处蓝色多瑙河畔, “音乐之都”名副其实, 特质鲜明。在国内, 河南洛阳利用洛阳牡丹与武则天的典故, 以及牡丹花繁华富贵的讨喜花语, 打造了“牡丹之乡”;安徽蒙城因为养牛业及相关产业极其发达, 索性以牛为“代言人”, 打造出蒙城勤勉向上的城市形象…这些城市都是定位较好的案例。

坚持变, 也坚持不变。品牌形象在推广的过程中, 涉及到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品牌的内涵要坚持不变, 品牌的外延则要坚持不断的改变。伦敦以“雾都”的称号闻名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雾都”是伦敦的荣耀, 因为“雾都”反映了伦敦经济发达、烟囱林立的繁荣景象。但在全球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的今天, “雾都”已不再是伦敦所希望的称号, 更不是荣耀。繁荣兴旺是伦敦城市品牌不变的内涵, 但现在不能再借助“雾都”的称号来做城市形象推广, 而是要通过英国首都、伦敦金融城等形象来体现。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形象的多品牌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一座城市往往具有多个特点, 这为城市多品牌形象的打造奠定了基础。这些特点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 在不同时期, 城市应该突出其不同的特点。在突出城市主品牌形象的前提下, 加强各品牌形象之间的联系, 通过多品牌形象战略, 更加凸显城市的主品牌形象, 这样才能达到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

政府杜绝“专权”。政府在城市品牌形象的打造过程中不能“专权”, 而应该以民众为主体, 发挥引导作用。首先, 在城市品牌打造中, 政府往往处于主导地位, 因为政府有资源优势, 能保证品牌打造时的统一性、有序性。与此同时, 政府也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起讨论, 更广泛地吸收各方智慧, 如此, 城市品牌形象的确立才会更切合城市实际。此外, 政府还应当利用新媒体的力量, 充分运用群众的智慧, 形成话题, 引发民众的广泛讨论甚至是争论, 从而增加民众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识和认同, 并在行动中自觉落实到品牌形象的打造上来, 使城市品牌形象在打造过程中遵循预先设定。其次, 在城市品牌形象维护的过程中, 政府也应减少“专权”。在目前中国的行政体制下, 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的宏观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 城市品牌形象的确立通常由于领导的更换而发生变化。但城市品牌形象的形成和巩固是个长期过程, 虽然需要因时而变, 但在短时间内勤于变化, 是不利于城市品牌形象维护的。将城市品牌形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 依靠制度的力量, 保证城市品牌内涵的连续、合力的形成、打造的有序, 才是城市品牌形象维护的应有之道。

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危机情况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普及之后, 政府面临的舆论挑战异常增大。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利益表达多元化、尖锐化特征也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 有关政府的负面信息经由网络这一“社会舆论放大器”的传播, 很容易就会成为舆论焦点。外地游客在城市的衣食住行都有可能成为城市品牌形象危机的诱因。青岛的“天价虾”、哈尔滨的“天价鱼”便是最好的例子。那么面对危机事件的爆发, 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首先, 一定要“快、准、狠”, 面面俱到。“天价虾”事件, 政府输在处理问题不够快, 政府没有迅速反应并组织应对, 加上最后处理的结果也不够“狠”, 导致事件不仅仅影响了青岛的城市形象, 也让山东旅游局一直精心打造的“好客山东”变成了“宰客山东”。“天价鱼”事件中, 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吸取了经验很快做出回应, 但是在调查事件的过程中却不够精准, 只是简单地调查了卖鱼商户就草率发出公告, 没有与投诉顾客做任何沟通, 继而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反转。其实如果政府在前期针对事、找对人, 或许可以避免节外生枝。

其次, 政府要善于借力。“天价虾”、“天价鱼”事件发生后, 舆论基本上是一面倒, 网民集体痛批天价欺客行为, 已经没有人关注事件的真相。就像“天价鱼”事件中, 商家明码标价, 顾客提前获知并认可, 其实不存在欺诈问题。之所以引发了网民的集体“吐槽”, 一方面是因为现实中对于这种行为长期的忍气吞声, 另一方面网民的这种反应也是对政府没有重视相关问题的控诉。在这种舆论形势下, 政府要及时地回应问题, 再借强大的舆论之力, 进行市场整改, 并获得更高层的支持, 最终推动基层市场的调整转变。例如“天价鱼”事件, 松北区政府完全可以由此向市级、省级甚至国家提出相关的资源申请与政策扶持, 从而推动市场改革。

城市形象口号 篇5

1、长城内外,山水怀柔。

2、盛世中国,青春怀柔。

3、山之怀,水之柔。

4、燕风秦韵,怀柔天下。

5、怀柔“影”响世界,“会”聚全球。

6、燕山多胜景,最美是怀柔。

7、怀揽山水,柔美天下。

8、笑迎天下客,圆梦新怀柔。

9、山・怀仁,水・怀智,人・怀柔。

10、怀藏古今,柔美天下。

11、国际会都,山水怀柔。

12、怀・藏古今,柔・和天下。

13、海纳百川,怀柔天下。

14、锦绣怀柔,华彩会都。

15、曾经涵养远古,如今怀柔世界。

16、中国影都,国际会都。

城市形象 篇6

摘要: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随着城市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形象的规划控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大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特色鲜明的苍山洱海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聚居、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特色,而作为现代城市功能聚集的下关镇区,却面临着城市形象失控、风貌特色缺失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形象与城市设计的内在空间关联,以大理市下关镇为例,通过引导城市总体风貌形象、梳理城市外部界面、构筑内部空间体系、建立文化识别体系几个方面构建城市形象的控制体系。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形象控制体系;大理下关镇

1.城市形象与城市设计

1.1城市形象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城市形象的定义很多,城市形象的内涵涉及一个城市的历史沿革、自然风貌、文化遗产、精神传承、都市文明、经济基础、市民素质、城市风尚等等,也涉及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生活质量等,是城市内在气质神韵的外在体现。对城市形象内涵的界定,国内规划领域较常见的是引入CIS理论层面的介绍,即城市的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城市理念形象主要指城市的精神理念;城市视觉形象主要指城市的外在形象;城市行为形象主要指城市行为规范。本文所探讨的城市形象主要为城市的视觉形象,即通过视觉的语言传播建立的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化的识别符号,通过城市空间载体,将城市理念、文化特征、城市精神面貌、城市定位等转化为具体的符号。

1.2 城市视觉形象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审美在城市建设上的思想实践,古已有之,可以说从城市诞生开始,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一直走到今天;城市设计的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重在建构城市空间特色及对城市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的时空表达。城市设计与城市视觉形象的表达密切相关,它引导城市空间重合理有序的发展的同时,将城镇历史文化、精神气质通过外在的视觉形象表达出来。因此,城市视觉形象的建构,在价值取向与操作方法上与城市设计的本质特征产生了内在的空间契合。

在规划体系的构成中,城市形象规划是一种典型的探究型非法定规划,其作用是为法定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基础,其形式与地位与城市设计最为类同,形象规划具有系统的综合特点,而城市设计则更多的是发挥其对于空间结构引导的渠道作用。形象规划能够从宏观上明确城市设计在不同层面规划编制的意图,并通过与城市设计的互动,形成更加明确的规划意图。

2 基于城市设计的城市形象体系思考

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城市空间形象控制引导而言,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的风貌形象控制、自然山水界面、人工形态格局、建成区的风貌、环境景观等。具体到城市形象而言,其控制体系的体现可以通过城市总体风貌形象、外部界面形象、城市内部空间系统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表达来体现。

城市总体风貌形象是城市像外界呈现的总体印象。城市外部界面是城市形象的脸,通过城市与其所一村的山水的空间关系展示城市作为人工环境的外部形态。城市内部空间系统是城市的骨架,通过三维的空间系统承载表达城市形象的物质载体。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注入使物化城市空间承载精神内涵。

3下关镇现状城市形象评价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瑰丽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苍山、洱海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下关镇是大理市的中心城区。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的深入推进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大理市城市规模不扩大,旧城更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快速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大理市原有的城市特色不断褪色。

下关城区现状城市风貌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特色缺失:城市形象对城市气质与精神表达不足,未能充分反映民族与地域特点,对城市文化的隐含效益发挥不足。

2.山水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大理拥有苍山洱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然而下关镇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对景观资源造成的过度利用,城市开发侵蚀了自然山水界面,使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正在迅速的去独特性。

3.内部空间形象的系统性不足:下关镇中心形象不突出,缺乏公共空与轴带联系。城市空间的迅速蔓延造成用地混杂,主要道路、河流两侧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市政设施用地交错;城市建筑高度分区不明确,整体空间架构不突出,各高度建筑空间布局混乱。新建高层以自我为中心,未能充分考虑城市建筑协调、统一性,对城市风貌造成破坏。

4城市形象控制体系构建

城市形象控制体系基于城市设计的空间体系,包含城市总体风貌形象、城市外部界面形象、城市内部空间体系、形象文化识别体系四个方面。

4.1城市总体风貌形象引导

4.1.1提炼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的形象定位是城市的灵魂与原动力,是对城市总体形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出定位,确定城市对社会独特的贡献点,并依此提炼出城市的发展理念。下关镇是大理市现代城市功能的主要聚集区,是滇西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以功能和职责为引领,结合山水资源禀赋研究,确定下关镇城市形象定位为“现代高原滨湖城市”,可体验的湖滨城市,可游憩的花园城市,可持续的山地生态城市,可感知的幸福城市。

4.1.2确定城市风貌分区

根据自然山水格局、主导功能、现状空间特性和文化特征,将镇区划分为不同的风貌分区,每个分区都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对城市形象体系的要素控制亦是基于各个分区特色而各有侧重。

图 城市形象空间结构 图 城市风貌分区

4.2 控制城市外部界面形象

城市外部界面主要体现在城市与周边自然山水的空间分隔与联系,规划重点控制山体界面、湖湾界面,体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对话。

对山体界面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控制山体的边界、保护山峰标志点、保护山体山脊线、保证山体生态基底的规模与范围、控制临山建筑高度几个方面。通过对山脊线绿化连续性的保护,禁止开挖、切坡、填方等破坏山脊线的建设行为,保持苍山面向洱海的山体生态界面的通透,突出山体入城及环城环海特色。

对湖湾界面的控制旨在建立以洱海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形象,体现洱海湖湾价值。通过引导城市公共活动从城区内部逐步向湖滨延伸,形成湖滨公共活动带;留足城与湖的缓冲地带,打通山湖绿脉,实现山城水相融贯通。同时通过对湖滨沿岸开发建设的控制与引导,塑造风格和谐的城市空间和有序的城市天际轮廓线,提高主要景观节点的亲水性,打造多样化的水岸空间。

城市形象 篇7

关键词:城市,文化,形象,影响,特色

0 引言

城市之间的竞争, 既是经济的竞争, 也是文化的竞争。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全球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文化交融正在加速。原本相对独立发展的各个城市文化系统特色, 也由于这种交融而日益变得模糊, 多元文化正面临着危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55个国际建筑公司的国籍———他们在全球各个区域都设有功能完备的办公室。其中, 80%的总部设在英语国家, 甚至名单上仅有的两家香港公司也是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殖民时期建立”[1]。千城一面的历史断裂感, 体现了地域文化的衰退乃至丧失。这正在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也是城市形象特色衰微的原因之一。

1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特色

美国城市研究学者伊里尔·沙里宁曾说道:“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是什么”[2]。城市学科体系里的文化, 不是单指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具体的文化形象, 而是包括了某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所形成的整体, 具有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哲学内涵。城市文化自城市诞生之日起, 便在原有基础上经过长期地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 直至形成今日的客观存在, 因为具有排他性、唯一性、标志性等, 使城市具有独特性。

我国学者张鸿雁在《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一书中指出, 影响城市形象特色的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遗产与人文景观文化。根据美国学者凯文·林奇的研究, 城市视觉形象特征则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特征、历史环境特征、城市格局、建筑风格与色彩、城市轮廓景观与标志性景观、公共空间与设施等6个方面 (见表1) 。这6个方面能与地域文化特征产生强烈共鸣。

简言之, 城市形象特色立足于城市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文化, 最终物化为城市形象特色的6个方面。

2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特色营造的基石

根据城市社会学的创始人芝加哥学派代表人帕克的理论,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由各种礼俗和传统所构成的, 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文化整体”[3]。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Brasilia) 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 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 形如一架朝向东南方的飞机。城里不见古迹遗址, 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 但其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 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1987年12月7日, 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从这个角度看, 城市即文化, 文化即城市。

吴良镛教授在《城市特色美的认知》一文中认为“一般人往往会有类似经历:某些具有特色的城市, 曾经在某方面给自己留下难忘的印象”。具有特殊的城市文化, 并能够在市民心目中产生好感的城市, 往往才能成为人们怀念和向往的地方。城市随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形态, 表现出各种属性与文化特征。城市的历史形成与发展阶段不同, 呈现出的文化底蕴也不同。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特色的基石, 城市文化决定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决定城市形象的总体情况, 即城市文化给人们带来的大体印象;另一方面是决定城市形象的特色, 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质体现在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 主要为后者。

3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特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时光流逝, 物换星移, 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特色也随着时间的沉积、事件的爆发、空间的演化, 二者在人们的生活中, 通过人这一主体, 不断地实现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作用, 从而使城市文化更为深厚, 城市形象特色更为突出。图1为同济大学吴国欣教授工作室设计的“海上星空”节能球, 位于“中华第一街”南京路西藏路一侧的路口。市民通过踩踏压电地板将节能不锈钢球表面的LED灯点亮。节能球以代表着上海文化的市花白玉兰作为设计元素, 结合现代科技展示, 艺术性地展现了上海的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特色决定于城市文化, 从这点上来说是相对滞后的, 但它可以通过城市形象特色来营造。城市形象特色的营造对城市文化的更新和进步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因为, 城市一旦名声在外, 将反过来给城市主体带来压力, 迫使其树立与外在形象相适应的新的观念、建立与外在形象相适应的新的行为方式, 迫使城市练好内功, 提高内在素质。同时, 一旦社会上对城市有较大的正面影响, 也会给其内部公众带来自豪感, 带来工作上的莫大动力。为了维持、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城市视觉形象, 在压力和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必然会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特色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城市文化是营造城市形象特色的基石。20世纪末至今, 人类进入了竞争新时代。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认识和创造本地资源, 发展比较优势, 以增强竞争力。作为竞争力要素的我国城市形象, 更应首先注重城市本土文化资源, 而不是追求暂时一统天下的国际化。与此同时,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 城市不可避免的更需要以全球视野来审时度势, 发掘并利用新的资源, 即“全球思维, 本土实践”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只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 城市形象特色才能继承与发扬。以文化论高下, 这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最终选择, 也是城市形象特色提升的必然抉择。

参考文献

[1]Robert Adam.The Globalization of Place in:Brian Evans, Frank McDonald, David Rudlin, Urban Identity:Learning from Place.Routledge[M].2011:36-45.

[2]成朝晖.人间·空间·时间——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1:105.

城市形象 篇8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城市形象对内可使市民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提升城市文化的内涵, 彰显城市个性和魅力;对外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改善投资环境, 增强城市吸引力, 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的聚集和流动。

一、城市整体形象建设的CI意识

城市整体形象设计, 即CI也叫CIS, 是City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 包括城市形象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CI战略通过全方位的标准化、制度化、形象化和策略化, 来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因素。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企业视觉识别, 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城市整体形象建设可以借鉴CI理论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 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 另一方面也有益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比如, 深圳是中国开放城市——经济政策的试验区;南京是文明古都——长江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上海的形象定位是中国著名城市——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然而对于CI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个构成要素, 城市整体形象设计又绝非拘泥于此, 可再加入经济识别、文化识别、环境识别等更多要素系统来充实系统, 最终对城市起到塑形象、增信心、赢关注、促发展的良好城市发展态势。

CI的本质, 在于以独特、统一的符号来实现视觉识别。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城市整体形象及其对外形象宣传, 以文化符号和图形符号的应用最为突出。城市发展要着重于城市个性, 追求差异化优势, 差异就是城市的特色、区别、个性和品位, 也就是城市的吸引力和能量, 是经济效益。城市的个性也就源于历史特色、传统特色、地域特色和现代的城市功能、现代社会需求及在城市群结构中的地位。因此, 在塑造城市形象、进行城市标识系统规划时要充分体现城市的风格和个性, 突出特色, 发掘和继承城市文脉, 把握城市内在品质的个性特点。

二、城市标识系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必要前提

城市标识代表着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是一座城市灵魂的体现。城市标识的关键在城市标志, 城市标志设计的关键在于创造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 特别是在重要地段和重要节点上树立城市标志, 将城市具体可感的外在的具象视觉形象与抽象图形特征融为一体, 深化人们对城市形象的关注和认可, 进一步突出城市的特征。城市的标志设计和其他标志符号一样, 有其共性的一面, 首先是要在定位的基础上寻求创意, 寻求核心, 寻求表现, 但作为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要素又要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为CI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要素, 标志设计强调应突出主体特征、个性和形象, 实现信息传达、装饰美化、广告宣传以及城市口碑等作用。城市的标志设计常取材自城市的一些标志性元素, 富含地域特征、城市文化的缩影。比如杭州的城市标志, 主要为汉字“杭”的篆书演变, 同时包括城廓、建筑、园林、拱桥等诸多要素, 最大程度地反映了杭州城市特色。2001年, “香港——飞龙标志”作为香港的新品牌形象标志, 在综合了香港历史文化特点基础上, 最终形成以“动感之都”为主题的旅游品牌宣传, 充分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香港。

通过城市标志系统的推广, 充分利用已有的标志形象, 可以来强化城市特色, 这些城市标志的强化和发掘及新标志的创造, 可以让城市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亲切。它们帮助把城市理念由抽象变为具象, 潜移默化, 深入人心。

三、以西安市临潼旅游度假区为例

目前全国有12家国家旅游度假区。每一处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成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改变, 同时也给城市旅游带来了巨大收益。临潼就紧紧抓住了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个发展机遇。

2009年6月25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 未来20年内, 西安将以国际大都市为目标, 建设享誉世界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2010年, 西安全面启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2009年10月23日, 西安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2010年3月, 曲江新区管委会与临潼区政府联手, 开启了“打造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宏伟叙事。度假区将按照生态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城市化建设发展相结合, 景区文物保护与建设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温泉疗养、商贸会展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使临潼成为陕西、西安旅游的国际新品牌。

根据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在空间形态布局上的“一山一带三湖五区”的基本格局。在标志的造型上以山形 (骊山绵延起伏为基本形状, 体现“仁者乐山”) , 水系 (临潼闻名天下的温泉、凤凰湖、芷阳湖、紫霞湖, 体现“智者乐水”) , 带状 (浅山生态涵养带, 此形状时尚、韵律、国际化) , 凤凰 (吉祥神鸟、凤凰涅槃、凤凰图形的现代演绎) , 叶子 (映衬环保、低碳的健康理念、体现超前全球化思想) , 五片造型 (临潼旅游度假区的五个大的区域) , W (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二者兼具) , V+V (共建双赢) , 共八个灵感来源。标志的色彩方面, 橙黄 (黄土颜色演变而来, 体现陕西、西安以及临潼深厚悠久的历史) , 玫红 (动感、活力、国际化气息) , 草绿 (清新、低碳、环保、映衬绿色度假) , 天蓝 (天和水的颜色, 代表旅游和国际视野) , 翠绿 (青山和碧湖的颜色, 有长青之意) , 共五种色彩来表现的。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标志 (如图1) 。

四、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构想

城市, 是一个巨大的载体, 承载着人类的各种物质与精神, 城市标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要增加城市的知名度, 也就需要每个城市都需要有一张自己的名片, 城市鲜明的个性需要名片以视觉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传递, 城市标识系统以直观抽象的图形语言最能传达城市复杂多元的信息。

城市文化让城市标志更有内涵。城市标志作为传承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 也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 文化内涵的赋予使城市标志形象回味悠长、经得起时间历史的考验。西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自然景观, 特别是唐长安城丰富的文化创造力和开放包容的胸怀, 使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以丝绸之路为起点相互交融共生并远播世界, 对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也由此形成了西安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这种得天独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传承, 正成为推进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最现实的资源, 也是西安走向世界最核心的优势。

城市的整体形象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体觉、味觉、触觉、感觉等所能感受、接触和观察到的城市表现体系, 尤其是城市的视觉外观, 就像是城市的一张脸。人类获得的外部信息中, 有83%来自于视觉, 视觉识别设计是受众能够最直接感受到的信息。同时, 视觉识别设计的传播途径最为广泛, 内容灵活多样。从视觉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的特征风格, 外在景象, 符号印象, 人们更愿意接受。城市视觉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的识别符号, 是城市整体形象的外在视觉部分, 也是城市形象最外露、最直观的表现。

西安城市文化形象大致可以概括为:现代、开放、文化丰厚、古今驳杂。即它是一座融合文化古都形象与现代国际化大都市风格于一体的多重身份的城市, 并以文化古都为基本定位, 以现代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方向, 以生态宜居为理想目标, 三者共同构成“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现代城市整体形象设计的立足点。

建立完善的城市标识系统是表现城市形象和魅力最直接的方式, 它最主要的目的是突出“识别性”。在未来的西安城市整体形象建设中, 注重提升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 立足古城文化与西安整体城市形象、立足三秦文化与西安城市形象, 使西安真正成为世界城市文化之都。

2010年12月西安当选十大“最中国旅游城市”。目前, 西安正在举办2011主题为“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深思城市形象建设发展的经验, 对于我们营造具有本土特色和保持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城市标识系统, 也许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赵琛.中国CIS年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的融合发展 篇9

关键词:城市雕塑,形象,融合

城市雕塑作为以城市为背景的雕塑, 和城市的文化和形象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生活和形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由过去的物质生产和储备中心, 逐渐地转化为文化艺术交流以及娱乐消费、教育的中心场所。城市的功能也逐渐地由单一的效率目标逐渐的向美学和人性化的设计方向发展, 城市的规划也逐渐地和人民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逐步地向审美、休闲以及健康娱乐等方向转变。

一、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城市的发展中, 除了经济要素之外, 文化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通过从文化层次来打造城市名片, 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形象包装和推广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城市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 城市的面貌也逐渐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在人们充分的享受城市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 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也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压力。在这种背景下, 人们非常渴望通过原生态的艺术来缓解和洗涤人们身上的压力, 从精神上得到安慰, 对于舒服的城市空间也更加的需要。良好的城市雕塑不仅是城市精神的象征, 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展现。例如我国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象征了中华民族在探索国家道路过程中的反抗精神, 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城市雕塑不仅仅是文化和城市形象的表现, 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雕塑和城市其他的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美好环境, 能够为城市中的人们带来美好的精神和审美体验, 感受到城市的文化魅力和精神感受, 对于城市形象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欧洲影响历史悠久的相对城市里, 城市雕塑成为了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成为了城市的名片和代表, 同时也形成了城市旅游观光的热点, 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切实的经济和人文效益。

城市雕塑作为一种艺术的象征, 对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 凝聚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精神面貌, 能够为人们带来深层的艺术体验。城市雕塑往往会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 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海内外商人的投资, 从而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促进了产生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融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深入, 大量的建设活动导致了城市特色文化的流失, 对城市形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的发展中塑造的单一乏味的城市环境令人们感到乏味和厌倦, 对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 突出城市的品质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城市雕塑作为塑造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已经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加强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的融合成为了其中重要的内容。城市雕塑作为产生空间景观的组成部分, 是传递产生文化、文明和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城市雕塑和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 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人类的情感理念的表达和审美资源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雕塑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 它记录了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历程。城市雕塑对于不同的城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是城市文化物化的永久性标志, 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 具有深远的意义。城市的快速扩张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的门户空间也成为了城市最为直观的公共空间。不仅面对着城市的居民, 而且也受到了外来人口的检阅, 成为了城市的第一印象。特别是在一些旅游城市的发展中, 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城市的门户景观, 往往对城市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而且还会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硬质景观的组成部分, 对于城市形象的素质和开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一些高品质、高品位的城市雕塑逐渐地出现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主动地融入到城市形象的规划中, 成为城市的标志和风景。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 人们可以通过城市雕塑来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城市的文化。同时城市雕塑也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 是城市的脸面, 对于城市的形象至关重要。在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 城市绿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通过将城市雕塑和城市绿化有机地融合起来, 改变城市雕塑和绿化之间的传统关系。将城市雕塑在内涵上和环境保护融合起来, 从而能够表现出更加和谐的方式。在现代城市中绿色植物容易受到重视, 绿地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组成部分, 花木雕塑也应运而生。通过精心的将花木雕刻成为立体的艺术构造, 还可以将花木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 塑造出传统雕塑难以企及的魅力, 对于城市形象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帮助。如今一些形象亮丽、色彩突出的花木雕塑在表现城市形象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成为了我国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中的重要角色。

三、结语

城市雕塑不仅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和标志, 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积累的产物。它代表着产生发展的历史, 凝聚了城市的传统和精神, 代表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面貌。城市雕塑所体现出的人们的追求和信仰, 从古至今都深刻的影响着人们,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因此加强城市雕塑和城市形象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家立.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关系研究——以合肥市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 2010.

[2]朱连城.南方地域性城市雕塑研究[J].艺术探索, 2012 (05) .

[3]刘炜.城市雕塑《西安丝绸之路群雕》的艺术特点[D].西安美术学院, 2010.

[4]诸宁.景观雕塑与城市形象传播——兼论南京城市雕塑的多样性功能[J].林业科技开发, 2012.

秦皇岛城市形象与城市语言研究 篇10

当今的世界, 我们既能够看到高楼林立、现代技术应用广阔的世界型的城市;也能够看到仍然处于原始生活方式状态的偏远落后的乡村生活。可同时, 我们也看到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与乡村差异正在缩小, 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的面积在缩小, 全球正在出现世界性的城市化潮流。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4%,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接近30%, 沿海一些省份已经达到46%,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经在中国展开。但是同时, 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败笔和文化误区。在一些城市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了“建设性破坏”和“城市造美运动”产生的负面效应。而秦皇岛在城市形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此, 本文以研究城市形象与城市“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为理论基础, 创新性地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分析目前秦皇岛城市形象建设中存在问题, 并针对问题, 研究如何进行城市“语言文化”运作, 更合理、更科学地塑造秦皇岛城市形象, 以减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遗憾。对于城市形象的研究, 在国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是, 早期的城市形象与现代城市形象理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区别主要在于, 早期国外的城市形象是寓于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设计理论和城市美学理论之中。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强调城市美学、城市艺术的应用, 是在城市美学和城市艺术层上的规划与设计, 我们可以把这种认识观和行为视为城市形象发展的一个初期阶段, 虽然没有使用城市形象这一专有名词, 但其实质也是一种城市形象塑造。在城市存在的意义上, 建筑美学与城市美学具有同质性意义。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的城市研究学界和城市规划学界, 先后出现了“环境的艺术意识”的潮流。这些新环境艺术意识, 漫及欧美大陆, 对城市形象和城市建筑空间产生较大影响。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与内涵

(一) 城市形象的定义

一般说来, 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从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来研究“城市”定义, 城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口集中居住在固定的位置而产生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基础的再现。“形象”一词在汉语中最早出现于汉代, 意指人、物的相貌形状。20世纪初, 我国文艺理论家用“形象”一词释译法文、英文等西方文论中的image, 从而使其又有了新的涵义。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 是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是一个城市在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整体风貌及其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和看法。

(二) 城市形象的内涵

城市自我形象是城市固有的特色和美感, 是城市在一定时空条件下, 城市人类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外在表现, 是城市文化个性的反映, 它能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觉。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感受不仅仅是对城市实体环境的“总意象”, 而且还包括对城市人的行为在内的整体“总意象”, 人们在看到城市中的“物”获得“意象”的同时, 还对城市人的行为产生感受、反应、印象和意象, 对城市环境和个体的存在价值感受到“意象”。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城市意象”, 既包括了城市或城市一定区域中的事物, 如街区、建筑物、雕塑、植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色彩、店招店牌、生活设施等, 也包括了城市的政府行为、市民行为、政府与市民的精神理念、公务员的工作作风、社会时尚、文化氛围、风土、人情等。同时还包括了城市整体构思所表现的主体意义、重大纪念物和特殊建设应该传达的视觉意义:也就是说, 城市形象既包括了群体关系, 也包括了个体关系;既包括静止的客观存在的物的关系, 又包括活动的人的关系, 同时还包括了艺术和创造性的文化关系:在这些关系中, 只有在不同层面和不同意义上形成城市自己的差异和特色,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出大众对城市形象共同的认知与认同。因此, 城市形象是一门全新的科学, 在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包括了建筑学、景观学、环境科学、雕塑理论、建筑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文化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哲学、城市园林学、城市管理学、城市历史、城市心理学和CIS理论等多方面的学科。

(三) 城市形象的特征

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对内产生激励力, 对外产生吸引力, 它具有繁杂性、广众性、整合性、稳定性等特征。繁杂性。城市形象有着繁复庞杂、难以计数的影响因素, 而少数因素的负面作用即可损坏一座城市的既有形象。广众性。城市形象是具有广泛性的各类公众 (内部公众、外部公众) 对一座城市的总体评价, 仅仅博取少数公众或某类公众的好感, 无助于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形象。整合性。城市形象的塑造, 既有赖于整个城市各个局部形象的优化, 更有赖于城市形象结构的整体优化。因为城市形象不是城市的各个局部形象的机械加和, 完善城市形象必须从大处着眼, 做好城市形象整体设计和建设。稳定性。城市形象一旦在一定范围的公众中形成, 便会产生相当长时期的持久影响力。而重塑和提升城市形象是一个比较缓慢而又艰难的过程。

(四) 城市形象系统结构

从“城市文化资本”的理论观认识城市形象体系, 城市形象主要包括三大系统: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

(1) 城市形象理念系统

从总体上说, 城市的理念即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城市理念集中表现为城市的整体价值观及城市市民社会的价值取向, 是城市的最高哲学。在这些内涵中包括城市人的精神理念, 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规划理念、服务理念、事业发展理念、存在价值、发展战略目标及城市对内对外的宣传口号、流行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市民共同遵守准则等。这就是城市现代化和现代人格化的基础, 是城市用于对内管理与对外经营活动的价值标准和核心原则, 也是城市文化塑造的灵魂。对于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良好的城市形象, 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城市形象理念系统中城市精神构造与感知。城市的精神理念内涵有三大使命:即城市的文化发展使命、城市的社会发展使命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命。通过城市精神理念的传播, 向全社会展示一个城市能为社会贡献什么?通过精神理念展示城市人民的整体价值观、展示城市社会全员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时尚。同时, 在精神理念的感召下, 使城市每个市民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坐标, 最终使城市全员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城市理念定位对于城市形象构建的质量、水平有直接关系, 对于能够创造一个内涵独特、感觉良好的城市形象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理念定位不当、不准确, 则很容易导致城市形象构建的偏差和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好的城市形象理念定位, 依赖于对城市各项资源条件的准确把握和利用, 经过详细、完备的调查, 从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城市人文状况、城市性质和功能各方面出发, 挖掘城市特色和个性, 来进行城市形象理念系统的塑造。将城市人格化, 它是城市总体价值取向的一种表述。“相对于城市布局, 景观 (视觉形象) 和城市功能 (行为形象) , 城市理念所展示的是城市的精神、观念。因此, 城市理念形象建设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魂。”城市理念的独特塑造, 往往对城市特色、个性发掘起到较大作用, 使城市形象具有了内核、生命力, 避免浮于形式而无根基的弊病, 使城市具有更强、更持久的识别性。

(2) 城市行为系统

城市行为系统主要是指城市中的群体与个体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行为模式、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行为系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一方面, 物质文化是人的各种行为的产物, 如城市的物态环境、建筑物、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生产资料、生活日用品等皆来源于人的物质性加工行为,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标示行为识别子系统的优化程度。另一方面, 精神文化或者直接渗透于行为识别子系统之中, 如市民行为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他们精神境界的净化程度;或者通过制度识别子系统对行为识别子系统产生规制、约束或提倡、鼓励等作用。

(3) 城市感官系统

城市本身即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体觉、味觉、触觉、感觉等所能感受、接触和观察到的城市形象要素的表现体系。人的感觉器官能够直接感知的城市信息的各种载体, 都是城市感官系统的构成要素。在城市形象系统中, 感官子系统是首先对公众起作用的部分。感官识别子系统的美化, 将为市民创造惬意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 同时, 为外来者提供赏心悦目的旅游、购物和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 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

随着当代中国城市化高潮的涌起,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经在中国展开。因此, 一种责任意识促使笔者对城市形象塑造问题进行研究, 期望能为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提供良好的城市化建设的建议, 以减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遗憾。城市形象美的创新不是标新立异, 而是创造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和谐的新的社会资源与文化资本。这既是对以“城市政绩”为目的的城市形象建设模式的摒弃, 又是与西方已经走过的“城市造美运动”相区别, 是有目的地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 为城市人的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有意识地在更高的层次上创造人的存在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摘要:城市形象塑造就是创造城市新型结构性的资源结构, 并把原有的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 发现“城市文化基因”, 加以改造创新,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化形态、文化资源和文化结构, 使城市文化资源成为世世代代可借助的“城市语言文化”。总之, 创造美好的城市形象, 就是在创造“城市语言文化”, 在城市形象创造中, 把城市形象美作为一种资本加以推广。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语言,影响,地区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2]彭靖里, 马敏象, 安华轩.中国城市形象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J].中国软科学, 1999.2

[3]董晓峰, 牛慧恩.城市形象现状评价系统与实践探讨[J].开发研究, 2000.3

[4]居易.城市形象策划——国际公关的新课题[J].公共关系, 1996.6

上一篇:智慧整合服务资源下一篇: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