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传播与宣传

2022-08-05

第一篇:城市形象传播与宣传

公共关系传播与高校形象建设

1、公共关系塑造形象

英国航空公司所属波音747客机008号班机曾经出现过一个十分罕见的情景:东京——伦敦,航程达13000公里,可是英国航空公司的008号班机上只承载一名旅客。她一人独享了该班的353个飞机坐席及6位机组人员和15位服务人员的周到服务,据估计,那次航班使英国航空公司至少损失10万美元。既然损失如此惨重,英航又为何执意要开通这次只有一名乘客的航班呢?2005年,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芝加哥国际机场偏离跑道而撞上了一辆经过的汽车。但这次重大的事故并没有影响该公司在广大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专家依然给他们以赞扬和好评,人们依然信赖它,为什么?„„这些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而且故事一直在继续。不仅是航空公司,也包括软件公司、食品公司、建筑公司、政府、银行、学校等等,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阐释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公共关系塑造形象,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着公共关系传播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利益,承担着因漠视公共关系而造成的恶果。一件件公共关系杰作,有的使一个企业起死回生,有的则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主要探讨高等学校如何通过公共关系传播塑造形象。

2、公共关系传播与高校形象建设的关系

公共关系是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的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组织为了在其公众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争取公众对本组织的了解、信任、好感和合作,对其公众采取的一系列策略活动。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公共关系工作的目的就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手段就是传播。而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共同目的,当然高等学府也不例外。

所谓高校形象,是指高等学校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使学校在长期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多方面的综合体现与反映,包括教学、科研、管理、设施、环境、学校文化等。高校形象建设状况直接决定着教师队伍素质、学生生源质量、教育质量、学生就业层次等,决定着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支持度,是学校的一项无形资产。高校形象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公共关系传播工作。

3、结合“拉斯维尔公式”,从“复旦百年”看公共关系传播如何塑造高校形象

传播学家拉斯维尔曾经提出著名的“五W”模式,一直被奉为传播学的理论经典。该模式简明扼要的展示了传播过程必含的五个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传播效果。这个公式适用于任何大大小小的传播过程,当然校园公共关系传播也不例外。高等院校公共关系传播的过程就是为了在

高校公众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具体来说,高校公共关系传播者主要是学校的领导人员、教职工及学生;传播内容就是一切跟学校有关的信息(包括、教学、管理、就业等),这些信息往往通过一系列或大规模或小规模的活动传递出来,即公共关系活动,这是公共关系传播的具体表现形式;传播渠道包括人际传播手段和大众传播工具;受传者包括校园内部的师生和校园外部的所有跟学校有关的公众;传播效果笼统说来有好的,有坏的,我们当然希望的是收到最好的效果那就是树立起理想中的美好的高校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下面我们从“复旦大学百年庆典”这一成功的校园公共关系传播案例中体会究竟何为公共关系传播塑造高校形象。

为了迎接百年校庆,复旦大学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公共关系活动,以突出复旦大学的百年精神和学校特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以下列举几个例子:

1)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典晚会。2005年9月24日晚,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晚会在邯郸路校区光华楼前广场举行,来自海内外8000余名校友和嘉宾光临晚会。复旦各界学子激情献艺,廖昌永、韩磊、刘欢、等数十位大陆和港台著名演艺人员与复旦师生一起参加了演出,为复旦百年诞辰营造出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同时本次联欢晚会还使得学校内部的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在学校外部建立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2)焰火晚会吸引眼球。整个晚会异彩纷呈,给夜色中的校园增添了更多靓丽色彩。广大师生在美轮美奂的焰火中看到了五彩缤纷的校园。百年的复旦,繁荣昌盛的复旦,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全国多家媒体对这一盛况进行了直播和转播,欢乐和谐的气息随着各种媒介信号飞出了复旦校园,飞到了全国各地,飞向了全球。在这样的美妙时刻,作为复旦尚未放飞的学子一定是自信的;在这样的激动时刻,作为复旦已经送给社会的人才一定是骄傲的;在这样的时刻过后,那些正在高考路上挣扎的孩子以及家长一定对复旦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3)六大成果展览各领风骚。在校庆期间,在有中国高校第一楼之称的光华楼内,举行复旦百年校庆系列展览,对大众开放。包括科技成果展、诺贝尔奖获得者纪念邮票展、书画展、摄影图片展等。俗话说“耳闻不如眼见”,六大展览各领风骚,将这所百年名校的累累硕果尽显无余,校内校外各界人士不禁为之震撼和骄傲。当广大参观者满足的走出光华楼,感叹“名不虚传”的时候,复旦的真才实学也随着众人的足迹扩散到了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4)两大世纪教育论坛。“全国著名高级中学校长论坛:世纪才俊的培养”、“高等教育与城市的发展——百年校庆全球校长论坛”分别邀请全国27个省100所重点高中校长、全球130个海外高校代表团、90多个正校长、400多位中外教授,齐聚复旦。高校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根本任务。这两大教育论坛毫不谦虚地向世界人民暗示:复旦永远都会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将人才培养工作视为神圣职责。这样的高等学府,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5)两大校史馆开幕。“复旦枫林校区校史馆复馆仪式”该校区原是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校史馆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书籍资料,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背后的经典故事等。 “复旦大学校史馆开馆仪式”展出了中国第一根X光管、第一台601型模拟计算机、第一台质子加速器„„这些中国人在科学界的突破。也成为复旦大学百年历史中的荣耀。这是复旦历史上第一次建馆讲述自身百年的成长。这一举动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复旦生动艰辛的百年探索路,弘扬优良传统,倡导复旦精神,凝聚人心,奋发进取。

通过案例,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各种公共关系活动对于高校形象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有关专家对复旦这次百年庆典是这样评价的:“对复旦而言,百年校庆并不仅仅意味着隆重热闹的庆典和缅怀辉煌的过去,它是复旦大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推动学校改革、融合与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展示复旦大学办学业绩、扩大社会影响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百年校庆全面展现了复旦大学的办学成就、塑造了百年名校的良好社会形象。”

4、小结

目前高校可以采取的塑造学校形象的公共关系传播活动非常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校企合作、教学竞赛,学生社团活动,校园主持人大赛等等。公共关系活动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需要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及办学理念具体情况,灵活创意。不管是大活动小活动,能为学校塑造良好形象的活动就是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活动。

第二篇:灾难报道中儿童形象的传播与反思

学子论文:灾难报道中儿童形象的传播与反思

——以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为分析对象

方文婷

2008年11月26日09:3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纠错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

E-mail推荐:

提交

【摘要】在灾难报道中,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常受到媒体的聚焦关注。5·12地震的媒体报道中也涌现出一批儿童形象,他们以小小年纪勇敢地承担着灾难的不幸。然而,在无数人被这些孩子的坚强深深触动的同时,媒体的追踪报道却不断让孩子回响地震往事,救灾小英雄也被迫穿行于各大卫视、栏目,有的甚至在媒体的追捧下俨然已被娱乐化成了小明星。无疑,媒体的这些做法对灾区儿童今后的成长极其不利。因此,媒体如何在今后的灾难报道中,更多地考虑儿童的感受和心理需要,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分寸;在灾区重建过程中,如何设置议程,实现媒体传播效果的人文化,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灾难报道 儿童形象传播 反思

一、灾难报道中儿童形象传播存在的偏颇

5·12汶川大地震,中国媒体不顾危险、深入灾区,第一时间进行报道的敬业精神,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此次媒体的报道也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坚强乐观的孩子,从“敬礼娃娃”到“可乐男孩”,从废墟下的“儿歌女孩”到看书等待被救的“手电筒女孩”,从坚强的“芭蕾女孩”到从废墟中背出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无疑他们都是勇敢和令人感动的。但是,当冷静、理性地思考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儿童形象的传播,媒体在有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偏颇。

⑪灾区儿童过分成为煽情工具

突发事件中的弱者,尤其是儿童,他们在事件中遭遇的苦难更甚,在报道中向受众展示他们的悲苦和境遇,更能唤起社会的关爱和同情,更能对社会产生警示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要变成煽动者,无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甚至自己站出来表明立场。① 然而,此次的汶川地震,媒体为了达到让受众潸然泪下的“感人”效果,不断在追踪报道中一次又一次使这些孩子回想地震往事。在对一名北川中学的受灾女孩进行采访时,记者问到“对于5月12号下午悲伤的一幕你一定记得非常清楚,给我们说一说当时的情况?”、“我听说你的爸爸走了两天两夜的山路到学校找你,你妈妈至今还没有下落。这时候你一定非常牵挂你的妈妈,她现在怎么样你也不知道。说说你爸爸当时来找你的情况?”“听说你爸爸隐瞒了有关你妈妈的消息。你说你的感觉一向都挺灵,这个时候你想告诉听众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无法想象,一个刚从灾难中幸存下来还惊魂未定的小女孩如何去面对自己从地震中逃生的回忆?怎样回答妈妈至今都没有下落的问题?而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是一遍遍出现在各类对灾区儿童的采访报道中,媒体所追求的更是灾区儿童声泪俱下的画面效果。除此之外,记者的拍摄镜头也不断朝向伤残儿童裹着厚厚纱布的残肢,那些空荡荡的袖管、带有血迹的伤痕更是成为媒体捕捉的重点。

可以说,媒体这种塑造“悲情典型”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将那些受灾儿童的累累伤痕作为煽情的工具,以便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报道的影响力。这就反映出一个新闻伦理的问题,媒体的过度竞争和记者个人自我约束的松弛懈怠,促成了灾难中伤得最重的人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而那些伤痕累累的孩子们更易引起人们的怜悯,也因此成了媒体新闻竞争的牺牲品。②

⑫救灾小英雄的娱乐童星化倾向

汶川地震中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儿童,他们在灾难中尽情释放了最美好的人性光辉,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勇精神更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但是,在媒体的过分关注下,一些救灾小英雄被迫穿行于各大卫视、栏目,有的甚至被请上娱乐节目的舞台,一次次地被要求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他们中的一些在媒体的追捧下俨然已被娱乐化成了小明星。

成名后的林浩,频频接受媒体采访,现身诸多娱乐节目,这位最小的抗震救灾英雄在媒体的争相报道下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偶像。在四川卫视的《以生命的名义》赈灾晚会上,因为刘德华的跪地一举,“歌唱女孩”任思雨瞬间成为媒体报道的宠儿。“敬礼男孩”郎铮也因为懂得感恩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西安治病期间,众多艺人、普通百姓前往探望,不断的媒体采访更是对其明星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0多岁少年张吉万因背着妹妹徒步几十里逃离受灾家乡的故事也成了大忙人,频频出席多家媒体机构组织的活动。前不久,他还与另一救灾小英雄母青城出现在了东方卫视的《加油!2008》节目中。

类似情况还有“可乐男孩”、“芭蕾女孩”、“总理让路女孩”,媒体的蜂拥而至、穷追不舍甚至有“吹捧”嫌疑的夸大报道,对这些过早地陷入娱乐明星化的救灾小英雄而言,其今后的成长、健康心灵的恢复、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都将受到影响。同时,媒体过于制造“灾难童星”的做法,非但难以唤起公众对几个童星更多的同情与关爱,反而可能使人产生莫名的反感,乃至认为媒体缺乏对灾区更多孩子应有的关注。③

⑬灾区儿童的大多数缺乏关注

当媒体将聚焦的目光和报道的主力集中投向灾区的救灾小英雄时,那些同样遭受不幸的大多数灾区儿童却在“英雄少年”的光环下显得黯然失色,缺乏媒体的相应关注。他们的困难处境和真实心声无法得到他人的了解和倾听,这不仅是大众传媒在报道中的传播失衡,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缺席。

前不久,《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四川88名地震孤儿认养纪实 残疾孤儿无人问津》的报道,“让我捐钱没问题,可养一个残疾孩子,那可是一辈子的事啊”,“残疾孩子也需要爱心啊,是我会考虑。不过,这次我只是来帮广东的朋友咨询的”,“怎么可能考虑?!”④ ,灾区伤残儿童的艰难处境让人触目惊心,与媒体聚光灯下塑造的“英雄儿童”的光鲜生活可谓相差甚远。这种传播失衡与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处理方式有直接关系,当媒体选择“典型报道”,意味着强化报道生命个体的传奇经历,展现这场全民爱心大接力悲壮而感人的场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灾难童星”来替代其他孩子面临的不幸。比如,有的孩子成了孤儿,有的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等等,他们都需要关爱。⑤

当“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在各大媒体的聚焦报道下,再次让那些灾区的“英雄儿童”进入大众的视野时。而生活无法温饱的灾区儿童却逐渐被媒体和大众淡忘,“学生活动场地奇缺,没体育娱乐器材;食堂只是简单的大锅饭设备,只能做些面条、馒头等简单饭菜;没有热水、开水设备,天再冷,学生们只能用冷水洗脸、洗脚;板房甲醛的味道很大,都知道甲醛危害,因此再冷的天,也不敢关上门窗上课。学校没有取暖设施,学生感冒的很多”。⑥ 灾区儿童如此艰难的生活现状,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媒体传播失衡的悲剧。

二、儿童形象传播失衡的理论分析

一向有职业素养的媒体为什么会在此次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出现“灾区儿童过分成为煽情工具”、“救灾小英雄的娱乐童星化倾向”、“缺乏关注灾区儿童的大多数”等传播失衡的问题?为什么记者“敬业”的采访成为可怕的“二次伤害”?为什么“在对人的尊严的报道达到历史最高点的同时,记者们对人的尊严的践踏也达到了最密集的程度?”⑦ 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试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找出现象背后的潜在根源。

⑪框架理论

新闻框架,就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个事件时,基于某种特定的看法,通过反复使用特定的关键词、比喻、图片或论调从某个固定的角度来说明问题。新闻框架的存在使事实的全体和背景简单化,容易引导受众只重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些方面。⑧ 具体到汶川地震中对灾区儿童的报道,当媒体将框架限定为“煽情”的格调,向公众报道大量“催人泪下”的图片、“感人肺腑”的画面时,却忽略了灾区儿童的内心感受。这一框架的存在使得灾区儿童形象传播简单化了,一方面,媒体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挖掘儿童背后感人的故事,就会赢得受众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受众在媒体的误导下也单纯地认为在了解灾区儿童累累伤痕过后,才能给其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却忽视了对生命的尊重、对心灵的呵护才是对灾区儿童最根本的人文关怀。

⑫议程设置

由麦克姆斯等人在1972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媒体在灾区儿童的报道中所使用的“典型报道”模式,正是议程设置的一种突出体现。当媒体用大量的镜头和篇幅对有着很高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救灾小英雄”做突出强化的报道时,这就无形中为受众设置了应该去关注的对象和所要思考的问题。最后的结果便是部分“救灾小英雄”在媒体的密集报道下形象的放大和娱乐童星化的倾向,另一方面,灾区儿童的大多数则徘徊于媒体议程设置之外而不被大众所重视甚至遗忘。

三、灾难报道中儿童形象合理传播的反思

随着越来越多的反思,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儿童形象传播失衡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国心理学界联合百度发布关于地震媒体报道的倡议,其中就专门涉及“对儿童采访”的建议;有学者呼吁,是时候讲一讲“灾害伦理”了,很多时候,沉默、踏实、有序的支持,远胜于喧嚣的一时热情;有专家建言,需要反省的是生命伦理与传播伦理的关系,对生命的尊重、对心灵的呵护,永远比新闻记录更重要!⑨ “因为我们看到媒体时常有这样对受到某些伤害的同学或老师,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或者不同的单位反复对他们进行采访,让他们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和痛苦的过程,所以教育部提出要尽可能杜绝这样的行为。”而从媒体自身的角度,如何在今后的灾难报道中主动把握好儿童形象的传播,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⑪采用平视视角、弯下腰写新闻

记者要尊重新闻主体的感受和想法,就必须站在主体的角度进行报道。在报道语言、报道方式、报道内容上,报道者要抱着同情、安慰、理解、宽容和善意的态度进行报道,要采用平视的报道角度,设身处地为采访对象着想。在现场采访时,记者要理解被采访者的现场感受,关注他们此时此刻的情绪、想法。⑩ 这就要求媒体在对受灾儿童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情绪,不要深挖他(她)们的伤痕,更不能将其作为“煽情”的工具而制造“声泪俱下”的效果,在安慰的同时给以爱的鼓舞和关怀,让儿童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而不是沉浸在过去悲伤的回忆中,让其感受到灾难过后的温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⑫把握报道的平衡性,实现对群体儿童的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中,对典型人物的宣传诚然是有一定必要,它能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关注和重视,唤起社会的关爱和同情,但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只有在对大多数受众实行“关怀”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价值。英雄是时代的代表, 群众却是生活的主流。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个人在历史上的特殊或杰出的作用, 揭示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中发挥领导和榜样作用的必然性。与此同时, 也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在灾难报道中,媒体在重视典型宣传的同时,不能忽视群体的灾区儿童。如在对“救灾小英雄”进行报道的同时,关注其身边的伙伴,反映其群体的生活处境和精神状态,坚持“点”与“面”相结合的报道模式

学子论文:灾难报道中儿童形象的传播与反思 (2) ——以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为分析对象

方文婷

2008年11月26日09:3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纠错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

E-mail推荐:

提交

⑬立足于灾区儿童心灵重建的议程设置

灾难给儿童带来的心灵伤害尤为重大,那些因为灾难而成为孤残的儿童,也许会因此蒙上阴影而变得自卑,而那些受到媒体过度关注的“救灾小英雄”也可能因过早被干涉私人生活而失去童真甚至变得抑郁,在“敬礼娃娃”郎铮的病房里,他妈妈担忧地说:“孩子表现得很烦躁,他有点被摄影的闪光灯吓怕了”;唱《两只老虎》的小女孩,自从在电视台赈灾晚会上露脸之后,很多地方媒体纷纷邀约她“畅谈地震心得”;就连倔强的小林浩也吐出了无奈:“很多记者追我,我像逃命一样。我喜欢没有记者追我,和同学们一起读书过平凡的日子”;还有一个被救的9岁孩子,面对记者的频繁采访情绪失控,在医院里大喊大叫„„(11)

由此可见,灾区儿童心灵的康复和重建迫在眉睫。针对这个问题,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议程设置”功能,将大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对灾区儿童的心灵关怀。例如,媒体在关于灾区儿童的报道中要加大关于心灵成长的话题;媒体不断咨询心理专家,听取有关方面的建议并将其反馈给大众;充分发挥媒体“说服”效果,并让大众参与到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充分发挥媒体的社会效益,为灾区儿童未来的成长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灾区的儿童是不幸的,我们不希望再看到媒体对他(她)们的“二次伤害”,“记者应当同情那些因新闻报道可能受到负面影响的人,特别是儿童及没有接受采访经验的人;采访和使用那些陷于悲痛中的人的照片时,要格外谨慎;要明白采访报道可能伤害他人或使其不安”(12) 。我们希望灾区的儿童能在媒体以“最小伤害、最大帮助”为原则的报道下,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注释】

1、《请对事故受害者倾注更多目光—谈突发事件报道的模式化及应对策略》张虹生 P161 新闻出版社 2007

2、《灾难报道中不要用孩子做悲情的道具》严朝霞撰 千龙网 2008-05-27

3、《不要制造"灾难童星"》徐林林 《工人日报》2008年06月14日

4、《四川88名地震孤儿认养纪实 残疾孤儿无人问津》潘晓凌 李家宇《南方周末》2008年9月18日

5、《不要制造"灾难童星"》徐林林 《工人日报》 2008年 06月14日

6、《寒冬青川山区孩子苦读映像》2008年11月17日 http://qzone.qq.com/blog/6956208-1226863859

7、《新闻传播伦理的“灾后重建”》周云龙《大公报》2008年07月19日

8、《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张洪忠《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22卷10期 P89页.

9、《新闻传播伦理的“灾后重建”》周云龙《大公报》2008年07月19日

10、《请对事故受害者倾注更多目光——谈突发事件报道的模式化及应对策略》 张虹生 《破解报道难题》P162 新闻出版社 2007年12月

11、《“少年中国”的灾区群像展示——论抗震救灾报道中的“小孩形象”》沈宇翔《新闻记者》2008年07期

12、《新闻职业伦理规范》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 1996年

【参考资料】

⑪《破解报道难题》卓培荣主编 新闻出版社 2007年12月

⑫《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张宸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⑬《新闻传播伦理的“灾后重建”》周云龙撰《大公报》2008年07月19日

⑭《“少年中国”的灾区群像展示——论抗震救灾报道中的“小孩形象”》沈宇翔撰《新闻记者》2008年07期

⑮《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张洪忠《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22卷10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06级传播学专业)

第三篇: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

一、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整合传播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是以城市为单位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剧的今天,一个城市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烈的城市品牌形象意识,一方面强化城市内部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品牌传播活动,不断塑造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最有效的传播工具和方法就是在开展城市内部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活动。整合传播理论认为,所谓整合主要指传播工具的整合和传播过程的整合。如何使城市向不同的区域以及在不同的时间里传播一致性的信息,如何使城市品牌形象信息的传播既适合不同人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与评价规律特点,又不失信息的一致性,整合出一个统一的城市品牌信息,实现一致性传播,这是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也是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关键所在。整合对于维持城市营销传播策略的一致性、不断积累品牌要素和品牌形象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实际上就是整合利用各种营销传播工具,向特定的城市目标受众,以一种有效、连贯的方式传达一个清晰、明确并且是一致性的城市品牌信息。

目前我国城市在形象的整合传播方面无论是传播工具的整合,还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整合,都存在很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传播工具使用比较单一,没有整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杂志、户外、画册、展板等多种媒体与公关、事件营销、直销营销等其他传播手段开展360度品牌传播,传播的范围、时间、采用的手段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目标公众的覆盖面比较窄,有效到达率也比较低;同时,仅重视“点”上的宣传,忽视和缺少城市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不能根据公众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与评价要素体系及本城市的现状、特色、优势等全面构建城市的品牌形象传播战略与策略,城市形象定位不够准确、鲜明,主题信息不够突出,在传播过程中没有注意信息的一致性,没有开展长期性、系统性宣传。因此,导致城市品牌传播的效果不够显著,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也没有树立起来。

二、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

依据整合传播理论,搞好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结合城市形象发展战略,准确的进行城市品牌形象定位

塑造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增强一座城市对内部公众的凝聚力、对外部公众的吸引力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进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造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属于城市发展战略范畴。所以,有关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方面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于城市发展战略,不能有任何的偏离。换句话说,即应结合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出相应的城市形象战略,明确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将把这座城市塑造成具有什么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在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乃至全国及全世界范围内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制定城市品牌形象发展战略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关于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很多著作与论文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或者说界定不够准确;在综合考虑定位、形象与城市形象等概念的本质后,笔者认为,所谓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就是确定在某一时期内期望在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目标公众心目中形成一个具有某些鲜明个性特征与优势的城市品牌印象。在城市不同的发展时期,由于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机遇不同,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重点不同,那么,与此相适应的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与传播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也应体现这种需要与变化,不应一成不变。

搞好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关键是要把握住四个原则,即:突出个性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公众认同原则,现实可行原则。(1)突出个性原则,就是要求形象建设目标力戒雷同化、趋同化,应在对影响本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的诸多相关要素与优势特征做系统分析与比较研究后,找出本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特征,再从中筛选出既能体现本城市形象区分度,又能带来较高美誉度的差异性特征。(2)市场导向原则,要求形象定位要能体现城市发展战略方,向与城市形象建设目标,能引导内部公众与外部目标公众关注、感知本城市形象的个性与优势特征,在心目中形成良好的预期印象,对城市的繁荣和健康发展起到引导作用。(3)公众认同原则,是指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应能充分反映城市内部公众与外部目标公众的心理需求与价值取向,能通过对城市各方面要素的感知与传播信息的接触,逐渐获得公众的认同与支持。—(4)现实可行原则,要求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必须从实际出发,既符合或贴近城市现实又不好高骛远、盲目攀比,确立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形象建设目标。

城市品牌形象定位确定以后,就要据此展开城市形象设计和建设,包括城市形象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视觉传达系统等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努力创造与定位相符合的城市形象。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对此形象定位展开广泛宣传,使之为广大公众所了解、接受、认同。否则,就达不到塑造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目的。

(二)系统拟定城市品牌形象广告传播的信息策略,保持信息的一致性

信息策略是广告传播的核心策略。具体拟订信息策略时,应首先充分研讨城市品牌形象的发展战略及其定位,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目标、传播对象定位及其心理行为特征,城市品牌形象各构成要素的特征及其中突出的优势特征、个性特征,以及进行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主要媒体与活动方式,然后再拟订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主题,主打广告口号,主要诉求点、支持点及相应信息内容,接下来,再根据各单项广告宣传活动的需要撰写具体的文案及相应表现元素、诉求表现策略;最后,再进行相应的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

在拟定与执行信息策略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五点:第一,所有信息必须能支持、强化本城市的品牌形象定位,受众接收到这些信息以后,能够产生接近预期的认知反应与情感反应,对城市产生一些好感;向往,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二,主要诉求点一定要能突出本城市的比较竞争优势,反映,本城市的优势与个性特征,且要简单、明了。第三,在表现广告主题与主要诉求点时所选择的相应支持点与表现元素要对主要诉求点有较强的支持力度,不能牵强附会。第四,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媒体上进行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都要注意保持信息的一致性,主要诉求点和信息点要和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和信息策略相符合。第五,广告的创意要新颖独特,表现手法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侧重表现、传达本城市给人的感受与给人的印象。在这方面,一些城市的形象广告做得非常好。

成都的最突出特色在于她名扬海内外的美食文化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成都的品牌形象定位是“美食之都、休闲之都”。在张艺谋执导的成都城市形象电视宣传片中,着重表现的是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食文化,传达受众到成都的感受——“成都,是一个去了就不想回来的地方;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片子以一个女孩用DV帮奶奶寻根的故事为线索,以小姑娘的独白:“我奶奶跟我说过,成都,是一个去了就不想回来的地方。她现在年纪大了,出不了远门,让我把成都拍回去,给她看看。”为开头,娓娓的将杜甫草堂的清幽,武侯祠的意境,茶社龙门镇的喧闹,春熙路的时尚,地道小吃的火爆一一道来。临近结尾,又以“奶奶说得对,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座自古风流的城市,这座时尚期刊造就的第四城”相呼应,生动传达了成都美好的城市形象,独特的个性特征,强化了城市形象定位。

(三)整合中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在现代信息社会,公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千差万别,对不同的信息来源其信任度和认知反应也不尽相同。单靠任何一种传播手段,都不足以覆盖绝大多数目标受众,而且任何一种传播手段都有其传播方式和效果上的局限性。因此,要想更好的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必须整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开展整合营销传播活动。

1、要根据城市的品牌形象发展战略需要和城市财力,拟订好广告媒体组合策略和计划方案,整合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品牌传播,重点运用好电视、网络、报纸、户外媒体。

(1)电视,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形声兼备,生动形象,受众广泛,因此选择电视做城市形象广告较为合适,效果较好,应作为主打媒体。具体投放时,本市电视台是一定要投放的,本省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一般情况下也要选择性投放,但不一定采取连续性媒体策略,可采用间歇性策略。对目标受众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也可在当地城市有线电视台或卫视台投放,不一定选择覆盖全省、广告发布价格更高的省电视台。投放的内容30秒或1分钟的城市形象广告片为主,辅以几分钟的形象专题片。

(2)互联网,作为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媒体,其传播对象面广,信息量大,表现手段丰富多彩,内容种类繁多,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趣味性与亲和力,传播时不受时空限制,受众可随时进入,发布的信息还可以及时更正、完善,而且它的受众群体大都是城市形象宣传的主力对象。因此,每个城市都应在互联网上做好本城市的宣传网站与专题网页,系统宣传本城市建设发展的各方面信息与突出优势特征,并及时更新、完善。另外,还可以在一些大的门户网站的旅游与分类栏目里建立本城市的专题宣传网页,同时建立大量的搜索引擎,以增加浏览量,扩大影响面。

(3)报纸,作为一种影响力非常大的新闻媒体,也是城市形象宣传的主要阵地。不过,在报纸上的宣传应以关于城市形象的新闻、软性报道及反映游客、外地投资者、专家政要名流的感受、印象、评价、游记等方面信息为主,根据需要可刊登少量的关于城市形象宣传的系列广告及本市举办的大型经贸、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广告。关于报纸的选择,应以报纸本身的影响力及涵盖目标受众的多少作为主要标准。如做城市旅游形象的广告宣传,应以城市的晨报或晚报及旅游类报纸为主,其中既包括本地报纸,也包括本省与外省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报纸。

(4)户外广告,既是城市视觉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城市形象宣传的重要媒体。美国著名规划师凯文·林奇把道路、节点、区域、边界、标志物定位为城市景观形象的五大要素,共同组成城市的“可读性”和“可意象性”。因此,在这些地方,一定要做好城市形象的户外广告宣传,尤其在以下两类区域更要注意:一是所谓的首要印象区,即城市对外交通的火车站、机场、港口、码头、高速公路收费站、旅游风景名胜区等,这些地方是游客形成城市第一印象的地方,会影响其进入城市的感受以及离开城市后的记忆印象。二是光环效应区,即能使游客的印象产生放大作用的区域,包括城市中心商务区、历史古城区、游憩商务区等。城市户外广告的设置,要依据城市布局和夜景整体效果等做好统一的宏观与微观规划,注意通过城市“点”布局(风景点、城市门户地带、城市重要节点)、“线”布局(商业界城市干道、城市界面区域)、“面”布局(突出富有城市特色的城市夜景),形成富有特色的广告群景观和良好的夜景效果,其中在显著位置最好还要有关于城市不同形象主题的宣传。

(5)制作不同档次、内容的城市形象宣传画册、系列图书、VCD形象专题片、广告宣传展板等,在本城市举办的各种经贸文化活动、招商洽谈活动、展览会、重大节庆活动的现场发放给贵宾;在本市各大宾馆大堂与客房、各旅行社、主要旅游景点分别摆放一部分,供游客浏览、阅读;在全国各书店发行销售,或委托某些专门机构代为分发。这也是开展城市形象宣传的重要手段,针对性更强,宣传效果更好,广告发布的千人成本也很低。

2、每年组织开展一些又较大影响力的经济、文化等公关活动或事件营销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城市营销与品牌传播,进而提高公众对城市的知名度、认知度、认同度与美誉度,极大地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的大型经济与文化活动是一个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水平、城市文化特色及城市文化整体性的体现和象征。城市举办的任何一项面向社会各阶层公众,尤其是由广大外部公众参加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对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活动本身可吸引很多外部公众参加,让公众在活动中更好的了解、感受本城市的发展变化,提高对本城市的知名度与认知度。另外,活动本身还可吸引很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增加本城市在媒体的曝光量,从而大大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认知度。比如,上海举办的APEC会议,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将于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广州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大连的国际服装节、青岛的国际啤酒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等,都是一些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这些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四点,第一,活动本身一定要从本城市的特色出发,要体现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色,要具有地方性,只有地方性强,才会有特色。第二,活动一定要有规模性。只有一定的规模性,才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第三,活动要有唯一性,即这种活动不能与其它城市雷同,不能模仿别人,以寻找这种活动最大的差异性和唯一性,进而形成旅游与文化创新功能。第四,要想充分发挥活动的影响力,必须积极主动地邀请一大批国内外新闻记者来参加活动,要成立活动宣传报道组,积极在国内外新闻媒体上予以广泛宣传报道。同时还要在活动现场与来宾下榻宾馆积极开展各自种形式的城市形象宣传活动与公关活动。

3、借助各种特色资源和城市名片,塑造鲜明的城市个性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1)特色节日。特色节日往往是以当地传统文化或特产为基础的具有内容排他性的节日,也是城市的一个重要名片。如绍兴的黄酒节、盱眙的龙虾节、淄博的风筝节、青岛的啤酒节等,遵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每年举办一次,规模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对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

(2)知名品牌。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与文化底蕴与这座城市有没有几个知名品牌有着相当大的关系。青岛、宁波等14座城市之所以能跻身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关键是因为这些城市都有一些全国知名品牌。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在媒体上的频繁亮相,也同时给了城市尽情宣传自己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3)名人明星。名人明星,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名片,是影响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因素。借助名人明星,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而且可极大地提高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如孔子对于曲阜、周恩来对于淮安、毛泽东对于湘潭、姚明对于上海,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巴黎、纽约、悉尼、维也纳、北京、上海、香港等之所以成为人们向往的城市,除了城市风景魅力、城市经济文化发达以外,还有就是城市居住着很多社会名流,有一大批政界名流、知名学者、艺术家、体育明星和著名影星等。所以,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一定要积极挖掘、培育本城市拥有的名人明星和文化精英群体,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广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城市文化形象,“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旅游资源。著名的旅游资源,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很多人之所以知道桂林,是因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同理,杭州、苏州、北京、西安、南京、海口等城市也因为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名扬天下。所以,每个城市在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时,一定要开发利用好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以此为突破口,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与城市文化形象,打造名牌城市。

4、积极参加城市形象相关评选活动,并做好相应宣传工作。

每个城市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城市软、硬环境建设,积极参与能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些荣誉性评选活动,诸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等。参评本身一方面可极大地促进城市形象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能获得相应荣誉,则又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美誉度。

总之,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抓好城市品牌形象的内部规划建设的同时,整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才能使传播工作富有成效,从而促进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第四篇:丽江古城形象传播

一、丽江古城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共包括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三个部分。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 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二、丽江旅游形象传播途径

丽江古城凭借自己优良的地理位置、多种多样的风情民俗将自己越来越多地展现在外人的面前,旅游业带动了丽江古城的经济发展,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我们可以将丽江旅游形象传播的途径归为以下几点。 1. 名人印记:借“人”发声

历史上,丽江很早就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但最早把丽江推介给世界的却是一批外国人,包括 约瑟夫·洛克(Joseph F.Rock)、詹姆斯·希 尔顿(James Hilton)、顾彼得(Peter Goullart) 等人

(1) 外国名人:20世纪中期之前,曾在丽江生活工作了27 年的美籍奥地利人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大量介绍丽江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的照片,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由此成为向世界推介和宣传丽江的“第一人”。1933年, 英国传奇作家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虚构和幻想的“香格里拉”(Shangri-la),在欧美国家引起轰动。丽江之所以一直备受外国人青睐,正是由于其具有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暗合了“香格里拉”的意境和精神内涵。1955年,俄国人顾彼得以“作为纳 西人中的一员”写下了专著《被遗忘的王国》(Forgotten Kingdom),打开了西方人了解丽江的窗口。

(2) 本土名人:在丽江对外推介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本土人士当属纳西族音乐家宣科。20世纪80年代,丽江纳西族本土民族音乐家宣科,组织成立了“丽江大研古乐会”。在随后的几年里,古乐队应邀出访了英国、法国、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成功,轰动一时。凭借学贯中西的音乐造诣和精通中英文的特长,宣科成为纳西古乐的代言人和形象大使,使人们几乎将纳西古乐与宣科等同起来。如今,宣科及其纳西古乐已成为丽江最具影响力的一张名片。

2. 地震机遇:借“时”留名

1996年2月3日,丽江境内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造成16335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地震发生后,我国首次公开面向国际社会寻求救援。国际红十字会、日本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和机构纷纷向丽江提供紧急援助。国内及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的60多家新闻机构、200多名记者云集丽江,对丽江灾情和抗震救 灾工作进行持续报道,其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在丽江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丽江”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海内外新闻媒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在采访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的同时,丽江古城、 玉龙雪山、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东巴文化、摩梭风情等自然人文景观,也引起了中外记者的极大兴趣,使丽江的旅游资源迅速为外界所知。在随后几年内,丽江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将自然灾难转化为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发展,旅游业迅速崛起,探索出了“丽江经验”、“束河模式”等一 批令人瞩目的发展之路,丽江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之一。 3. 文艺效果:借“艺”传情

近年来,各种层出不穷的文艺形式的出现,使得丽江旅游形象的传播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 这些文艺载体在打动人心的同时,也拉近了旅游者(或潜在旅游目标人群)与丽江的心理距离。

(1)演艺项目:2002年大型歌舞《丽水金沙》正式公演,它将丽江民风民俗民间传说、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舞台艺术效果和视听冲击力,被誉为“中国的百老汇”。 2006年上演的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直接引进张艺谋等业界大腕级人物进行策划、创意和实施,弥补了丽江原生态文化挖掘不足的短板,为丽江旅游形象注入了鲜活的文化要素,也成为展示丽江本土原生态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2)节庆活动:近年来,丽江在对传统民族文化加大挖掘力度的同时,成功开发出了丽江雪山音乐节、丽江束河中国情人节、中国婚俗文化节、丽江雪桃节等旅游文化产品。这些具有浓郁丽江特色和印记的节庆活动,将本土文化与时尚元素进行嫁接、融合,衍生出全新的形式,成为指向性更强、到达率更高、影响力更强的丽江新名片。

(3)电影电视剧:近20年来,许多影视制作机构纷纷把丽江作为外景拍摄地或故事发生地,制作了一系列影视剧。 在这些电影电视剧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电视剧 《木府风云》。该剧“前所未有”的在两个月之 内连续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和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放,创下了超过2%的收视率。无独有偶,《人民日报》连续两次发表文艺评论,对 《木府风云》给予了高度评价。而由《木府风 云》引发的观影热潮,使丽江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对于丽江旅游形象的传播无论从深度还是广 度上都是一次巨大的拓展和延伸。 4. 口碑影响:借“口”动心 进入21世纪,丽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一大批非政府荣誉也纷至沓来,如“全球 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欧洲人最喜欢的中国旅游城市”、“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 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小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几 年时间内,有分量的各种荣誉就达20多项。这些荣誉从不同的角度丰富着丽江的形象,使丽江的旅游形象变得越来越厚重。近年来,许多机构和网络媒体开展的旅游出行意向调查或确立的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丽江总是榜上有名,甚至位居前列。这一现象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丽江旅游形象的深入人心。

三、丽江古城发展的理论基础 1. 丽江模式

丽江古城因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建筑特点,在 1997 年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 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年多的时间内,丽江古城连年创下年接待游客人次的新高。2009 年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约 758. 14 万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达 88. 66 万美元。因而旅游界称其为“民族文化和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近期通过调查,发现大都分的旅游者对于古城的旅游满意度都有所下降,满意度不高。丽江的宣传使旅游的预期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别。旅游 者对古城的满意度调差结果显示,认为一般的达到68. 4%,认为很差的有 7. 2%,而表示很满意的只有4. 9%。由此可见丽江古城的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丽江模式导致一系列问题:在古城内旅游的商业化严重。这是近一阶段诸多学者提出的意见。适度的商业化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发展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商业化的平台宣传古城的文化民俗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丽江的历史文化;丽江古城的大背景在被无情地破坏,大体量、现代化的建筑,宽阔的马路,马路上拥挤的车流量,嘈杂的声音等构成了丽江古城的大背景,使古城的整体性变的几乎没有,古城仿佛是一块伤疤贴在了现代化的城市之中,特别是在古城内还出现了假古董建筑,这是文化遗产中最大的忌讳;丽江古城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古城的内涵,然而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却过于简单化、趋同化。而商铺内的商品又是批量生产的、毫无特点的商品,缺少了纳西人生活特色的产品开发,失去了丽江古城旅游的精髓。因为这些简单刻有“丽 江”的商品使游客错位了解古城而对古城的民族文化产生误解而失去兴趣,导致古城的衰落,最终失去其自身的特有的文化吸引力。 2. 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而丽江古城却没有主要到这一重要理论,最近,丽江被推上了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有关丽江旅游业丑闻不断,这给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丽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丽江古城景区两次被国家旅游局警告、“丽江打人毁容事件”等典型案例让丽江原本的美好、安宁、闲适的旅游形象毁之一旦。今年2月25日国家旅游局对云南丽江古城景区等3家5A级景区作出严重警告处理决定。云南丽江市古城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表态称:“接受舆论监督,表示诚挚的歉意……”然而,据网友爆料的截图显示,有网友评论说“永远不会去的地方就是丽江”,该官微答复“你最好永远别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随后古宣微发表声明网络宣言并非我部所为,照片来源正在调查中,接下来之后很多媒体开始体关注这事件,丽江被引入又一个负面事件中。 游客被打,宣传部官方微博第一时间没有解决问题,而是激化矛盾,他可能以为微博上评论留言这么多,网民不会发现他的不良行为,但殊不知这一小细节足矣让群众们看清丽江古城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态度与决心。

第五篇:杭州市城市LOGO标志与旅游宣传口号

一、城市LOGO标志

标志整体似航船,反映了杭州得名取自“大禹舍舟登陆”的历史典

故,体现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同时,又象征着今天的杭州正扬帆起航。 一个“杭”字很多含义:

城标的设计代表解建军说:“我的设计只是发现了杭州的美,恢复了杭州千百年来的气质。”

以汉字“杭”篆书为演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将无可替代的城市名称与无可替代的视觉形式合二为一,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经典性。

标志中“杭”字结合了航船、城廓、建筑、园林、拱桥等要素,是“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城市人文精神的完美视觉表达。

“杭”字的上半部分运用了江南建筑中具有标志性的翘屋角与圆拱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江南地域特征;右半部分的“亢”,则隐含了杭州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

标志下方传达了城市、航船、建筑、园林、拱桥与水的亲近感,凸现了杭州独有的“五水共导”的城市特征。

如果把标志拿得远一点看,整体好似航船。“杭”字古意即为“方舟”、“船”;“杭”又通“航”,反映了杭州得名取自“大禹舍舟登岸”的历史典故,体现了杭州作为历史名城的底蕴;又象征着今天杭州正扬帆起航,展现出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而最下端的中、英文字体,标注了杭州的城市名称,笔画流畅飘逸,与图形相结合,浑然一体。

我的评价:简单的图标整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其象形的寓意(详见以上解析),将杭州城市的典型标志都囊括进去,十分完整,特点鲜明,富有代表性。

二、杭州市旅游宣传口号

“爱情之都 天堂城市”

我的评价: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城市”画龙点睛的指出了杭州与天堂媲美的风采,令旅游者心生向往之情。“爱情之都”也烘托了江南水乡——杭州的浪漫多情,是年轻人谈情说爱、夫妻相敬如宾的绝佳之地。

上一篇:城市停车收费计划书下一篇:餐厅收银员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