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分析

2024-05-02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分析(精选十篇)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分析 篇1

1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践中发展历程及应用优势

1. 1 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发展历程

目前,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7—2000年, 是提倡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财政部门大力提倡和使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中的属性, 并在十项基本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包括了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租赁等六项; 第二阶段为2001—2006年, 是回避阶段, 这一阶段财政部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与投资的三项准则, 并强调了真实性与谨慎性, 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 第三阶段为2006年2月至今, 也是重新引入阶段, 这一阶段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并将公允价值作为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 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8个准则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计量。

1. 2 公允价值在会计实践应用中的优势

( 1) 公允价值是按照当前市场状况, 对负债与资产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的会计计量, 因此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企业负债、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化, 并能够准确地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中得到体现。

( 2)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公允、真实的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风险管理信息, 从而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与市场约束度。

( 3) 由于公允价值要求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到企业核算当中, 这也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所从事的高风险投资, 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从而使我国监管机构能够更加直接地获取相关财务信息, 为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提供了条件。

2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中的相关理论

2. 1 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

公允价值中揭露的信息应当使信息使用者能够正确评估计量信息和体现公允的价值。在2006年11月, 我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 在通知中着重强调了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上应采取谨慎、合理的态度, 以及“充分披露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信息”等强硬要求。为严格贯彻落实通知中对信息披露工作的相应要求, 应加强企业资产、负债信息披露工作, 并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报告日的公允价值计量;二是对于重大不可观察信息, 应分开列示其可归属期间的变化; 三是正确估计信息在整个公允价值等级系统中所处的等级。

2. 2 公允价值的层次概念

SFAS157根据不同信息的披露要求, 将公允价值分为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公开报价 ( Quoted Price) , 其参照信息为市场信息, 主要包括了相同资产、负债在活跃市场中的公开报价, 要求其信息来源应当独立于报告主体, 信息价值有着可靠性与公允性的保证; 第二层次为可观察信息 ( Observable Inputs) , 主要包括了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中的公开报价, 相同或类似资产在不活跃市场中的公开报价, 以及以市场数据为佐证的信息等, 对于第二层次在理论上而言是除去第一层次以外的最优选择; 第三层次为不可观察信息 ( Unobservable Inputs) , 主要包括了不要求尽其所能获取市场参与者的假设信息, 报告主体按照计量日可能获取的最佳信息, 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负债的定价假设信息等, 对于第三层次的信息而言, 若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成本或努力便能够获取市场参与者的假设信息时, 则不应当忽略此类信息。

2. 3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了市场法、收益法与成本法这三种。市场法是运用类似或相同资产、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价格或其他相关信息, 对资产、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市场法也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债券估值的数据技术, 其并不完全依靠公开报价, 而主要根据债券和其他公开报价之间的数据关系而进行债券的价值估计; 收益法是运用估计技术, 对赢利或者现金流量转换为单一现值的计量方法, 因此收益法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主要是以市场对未来价值的期望作为基础的; 成本法则是指重置一项资产的服务能力所需要的金额, 而对计量日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 在SFAS157中所指的成本法, 实际上只限于现行重置成本, 而不包括其他成本概念, 因此在成本法的应用时, 应当对物理损耗、经济性过时及功能性过时等因素进行调整。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采用时应按照适当原则, 有时候单一的计量方法是适当的, 例如对活跃市场中相同负债、资产进行报价, 并对报价计量时; 而有时候采用多种计量方法才是适当的。而当选用多种计量方法对公允价值进行估算时, 应当首先考虑各类方法在计量过程中的权重, 再依据加权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3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及改进建议

3. 1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会计环境的不完善导致公允价值在确定过程中主观性较强。当前, 我国市场环境复杂多变, 且会计环境并不十分健全, 新实施的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应用将会长期处于一种变动、改变的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企业部分资产、债务的会计计量缺乏可靠的对比信息, 只能够根据估算而获取较强的公允价值, 这也将低了会计计量的公允性与可靠度, 加大了使用者对会计报表分析理解时的难度。

( 2) 会计环境的不完善导致公允价值计量在操作性上较差。由于公允价值是根据市场信息进行确认的, 但因为当前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都加大了对市场环境预知上的难度, 例如不同投资者之间, 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对投资期望率的不统一, 都会加大对现金流量估计的不确定性, 也导致了企业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中的具体技术操作难度较大。

3. 2 改进建议

( 1) 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目前,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理论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领域, 我国对于公允价值在理论上的研究仍非常有限。因此, 系统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 并积极地与国际相关会计准则相接轨, 这也是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应用的当务之急。

( 2) 正确掌握公允价值的实际操作应用。一方面, 应不断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资本市场当中, 从而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并弱化内部人事的控制程度, 以保证企业所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政策执行情况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应培养和发展公允价值可靠性验证的机构, 并不断完善市场法规、严格市场监管, 以保障公允价值实际应用的可靠性与良好效果。

( 3) 加强内部控制,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首先, 应加强事前控制,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通过明确每一位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工作范围以及权限, 从而实现定人、定岗与定责, 达到互相监督与分工合作的目的;其次, 应加强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实行岗位分离管理, 并着重审核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行为方式、制度执行情况等, 以系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确保能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要求进行计量、确认与报告。

4 结 论

由于交易与会计事项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单一的会计计量属性已无法满足当前会计实践中的需要。而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也将不再是会计实践中唯一主导性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将成为未来会计计量实践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当前, 我国的资本市场环境仍不完善, 其中利润操纵现象也较为严重, 因此我们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应用中, 应当采取合理、谨慎的原则, 一方面加强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及相关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另一方面, 则应当不断推行经济改革, 通过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国际惯例相接轨, 以营造出更有利于公允价值的适用环境, 从而推动公允价值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不仅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变革, 而且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 而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 纳入到了企业会计实践活动当中。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就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应用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理论,透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06.

[2]常勋.国际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中级会计职称 公允价值 篇2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中级会计职称 公允价值

企业应当采用适当且可获得足够数据的方法来计量公允价值,而且要尽可能使用相关的可观察输入值,尽量避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公允价值在计量时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第二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在非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做必要调整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企业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价格的,以其他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参数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

(一)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是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

(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金融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应当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资产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分析 篇3

【关键词】公允价值;企业;财务会计

一、公允价值概述

所谓的公允价值指的就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一场公平交易,彼此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交换一项资产或者清偿一项债务而使用的货币资金。从宏观角度来说,公允价值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目前,金融市场的流动资产比率在不断加大,各个企业的生死存亡都由现金流来决定,这就代表着公允价值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但是,现阶段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还不是十分明确,这是造成我国财务会计工作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不足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明确公允价值的定义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公允价值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公允价值的讨论,针对的主要对象为已经发生的历史成本,而财务会计和财务分析报告也都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在开始计量工作之后就不得擅自改动,也就是不能再进行后续的计量工作。因此,资产负债表上资产一栏所呈现的是资产买入时的价值,就是历史成本,但是,负债一栏主要登入的是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历史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把财务报表看作是对以往经营状况的真实记录,它无法对日后的财务决策提供有利的依据。因此,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于明显。公允价值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允价值的交易对象为有交易意愿的假象交易,并不是真实交易的发生;其次,公允价值不是以固定事物为考量标准,而是依靠于市场的波动,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是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再次,公允价值的计量日不是以交易日期为主,而是早于交易日;最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价格为考量标准,其预估缺乏准确性。

三、公允价值会计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意义

公允价值会计应用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打破传统会计理论的藩篱、体现出宽松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引导我国会计制度向着国家化靠拢;具体内容如下:

1.打破传统会计理论的藩篱

传统的会计理论所运用的会计处理基础是以收入和费用配比以及权责发生制为主,通过专业方法的运用,以此来确定经济交易的实际结果。这种会计理论的优势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可计量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这几个方面,而它的缺点就是缺乏政策相关性,无法对将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在财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可以使会计理论向着资产负债表观的方向转化。资产负债表观主要指的是,以决策有用性为出发点和入手点,计算出所有者的收益,这种收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反映在利润表中的收益;另一方面指的是直接记入到利润表中的收益。当可靠性和相关性发生冲突的时候,主要是以相关性为先导,并以此为基础来明确相应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当我们评价一个企业的时候,不再是以其收益为评价标准,更应注重它在将来的收支状况。可以说,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的会计理论从收益观向着资产负债观的方向迈进,这就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体现出宽松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

宽松、有序、和谐的市场环境是公允价值计量作用得以真正发挥的重要因素。若是市场经济不景气,经济形式太低迷,是不需要应用公允价值的,它必须建立在成熟金融市场的基础上。而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反应出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非常稳固,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引导我国会计制度向着国家化靠拢

在我国新执行的会计准则中,已经明确了公允价值的作用,通过把公允价值应用在财务会计的核算和计量中,实现我国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公允价值的普遍应用,是我国的历史成本计量从单一方式向着多元计量方式的方向转变,计量方式的统一,加快推进了我国会计事业和国际接轨的进程,摆脱了以往我国会计和国际会计无法融合的阴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来促进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提升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虽然现阶段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只要教师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转变工作理念,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公允价值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爱华.会计实务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2).

[2]阮鹏熙.公允价值国际准则最新动态及对金融工具国际准则趋同的影响与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1).

[3]朱洪娣.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3,(04).

作者简介: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实践应用 篇4

关键词:公允价值,应用,准则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之前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为了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会计准则必须做出重大的变化。新会计准则在我国各大上市公司中首次得到了应用, 其中的亮点无疑是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的应用, 贯穿于新会计准则的始终。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双方基于公平市场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计量金额, 反映的是公平交易条件下的价额信息。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更加注重计量的概念。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货币性资产交换, 投资性房地产等方面。

二、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能够为现在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信息相关的财务报告。因为财务报告要决策相关, 需要具备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背景下的, 相对于旧会计准则下的历史成本, 它可以提供市场利益相关者对该资产的评估价值, 能够反映投资者的情绪。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 为我国发展资本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 使得我国的资本市场走向国际舞台。其次, 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提高了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的步伐, 会计准则的趋同也是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迫切需要。最后,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他们在经济活动计量的应用中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 提供可靠和相关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

我国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 大量的资金从股市中抽出, 资金是逐利的。在我国大城市中, 由于住宅式房产面临严重的供求失衡, 大量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进入房地产市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活跃, 企业出现了把房地产用于租赁或者增值后出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就应运而生。

投资性房地产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定义为, 为赚取租金或者资本增值, 或者两者目的都有的房地产, 包括出租和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出租的建筑物。

在充分理解新会计准则中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之后, 我们不难得出在应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情形下, 将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的不稳定性, 在不成熟的房地产市场中, 公允价值的应用会使得上市公司当期的净利润波动可能很大, 有可能会对上市公司当期的财务报告产生积极影响。那么会不会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会计计量呢?对于目前中国的实际国情,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具有一定难度, 原因解释如下。

首先, 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那么对于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话, 将面临公允价值确认金额、公允价值确认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公司所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能够提高类似的市场的价格, 那么上市公司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而对于公众公司来说, 由于不同的房地产面临不同的地段、不同的建筑时间、不同的建筑规模, 那么可能所评估出来的公允价值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而且,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计量之后, 每年都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评估, 该评估机构应该是具有影响的独立第三方,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 还没有形成具有权威的本土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 若采用国外的评估机构可能带来政治风险, 可能使上市公司的商业机密泄露于国外。其次,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 需要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目前虽然名义上说上市公司能够选择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但是公司如果采用后者将面临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查, 上市公司需要对价格是否公允、评估方法等进行说明, 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成本, 也加大了上市公司的面临严格监管的风险。

因此,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的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比较少, 公允价值的使用意义重大, 但是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性, 对于我国目前弱势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具有可行性, 这些都必须要相应的制度健全之后配套使用, 所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难度。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非货币资产交换中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 交换时可以伴随少量的货币, 它作为一种非经常性的经济活动在2001年因为调节利润等原因, 使得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暂停使用, 目前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有了相应的变化, 减少利润的操纵。

新准则规定中, 非货币性资产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同时满足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相应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那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大股东可以和上市公司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使得大股东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中, 提升上市公司的管理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

所以在新会计准则中提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促进大股东注入优良资产, 提升公司业绩。

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债务重组会计中的应用

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不能支付到期负债时, 债权人做出让步的行为。它主要包括三种方式, 即资产清偿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债务条件。

当债务人不能够支付到期债务达到破产界限时, 债权人可能会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 进而进行财产分配, 这对于双方来说效率都是最低的, 可能减少企业的社会价值。如果在债权人做出一定让步, 债务人继续经营下去的话, 会增加社会的效率, 减少成本, 因为破产是双方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债务重组对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90年代, 我国曾使用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但是由于我国产权市场存在的问题导致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 滥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版会计准则中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被滥用, 强化了可靠计量这个认定标准。我们知道债务重组就是一方得利另一方就是损失, 那么债务方想利用债务重组进行报表粉饰的话就必须扩大另一方的损失。由于目前我国信息披露中对关联方的信息披露要求很高, 要求对债务重组的价格提供确凿的证据进行认定, 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就得付出更大的成本来设置关联交易, 增加了其舞弊的成本, 可以达到减少舞弊的可能。

当然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就是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确认的“公允”难以验证, 笔者认为有两种途径来进行防范。首先, 应该加强信息披露的完整性, 多价值评估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披露, 对其合理性进行解释说明。其次, 明确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4、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企业合并中的应用

企业合并包括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他们两者的处理原则是不一样的,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由于是企业内部的合并, 合并方取得资产都是按照相应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不允许产生损益, 对于差额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为了体现市场经济的特征, 他就需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合并方取得的资产按照市场上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体现的是双方的一个博弈结果。

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确认时, 当出现借方差额时不确认负商誉。其次, 商誉不进行摊销。最后, 合并报表理论从母公司理论向实体理论转变, 更加关注实际是否有控制关系, 只要是控制都要纳入合并报表, 这一变革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具有较大的影响。

5、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

在当今金融大力创新的时代, 衍生金融工具迅速发展,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于上市或者将要上市的金融机构来说影响重大, 在准则中规定, 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从原来的表外转移到表内反映。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波动性大的特点, 那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 其主要影响表现在:第一, 该方法使用下必须立即确认收益或者损失, 对财务报告就会产生波动。第二, 可能会产生认为操纵利润的情况。第三, 采用该方法会导致信息披露的成本上升。

总而言之, 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先进的经济模式需要先进的计量方法来进行计量, 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必然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够完全抛弃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他们两种计量模式都是有利有弊, 是并存的关系。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不断地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 我们应该在防范公允价值缺点的同时大力发挥其优点, 加大公允价值信息披露,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静:浅析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公允价值的影响[J].科技资讯, 2007 (5) .

[2]张丽琨、卢浩:基于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与慎用[A].第七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C].2007.

[3]高培:对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的探讨[J].公用事业财会, 2009 (1) .

2014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篇5

一、制定背景 2

(一)与国际准则修订趋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全世界关注。为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建立一套全球统一 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就是与国际金融危机密 切相关的重要准则之一。为响应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 倡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快了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项目的研究和 制定工作,并于2011年5月12日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 —公允价值计量》。

一、制定背景 3

(二)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国内的 广泛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经济运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 要。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 理规定分散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 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多项会计准则中。有必要根据我国现有市场特征对公允价值计量制定相关的会计处理规 定,并提供详尽的操作性指导。

二、准则要点 4

(一)公允价值的新定义

该准则修订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即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 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 的价格。在应用新定义中,应注意: •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

•假设有序交易是在主要市场进行的,或者当不存在主要市场时,在最 有利市场进行。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应当是企业在计量日能够进入 的市场,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相同的资产或负债可能具有不同的主 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二、准则要点 5

(一)公允价值的新定义

•应考虑市场参与者(而非特定的企业)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 定价时考虑的特征,例如资产的状况、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使用 的限制等资产本身的特征,而非持有人的特征。

•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应当基于最佳用途,这意味着不能简单 基于资产的现有使用方式或状态计量公允价值。

•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明确了以转移价格为基础计量,不再基于清偿 价格,同时还应当考虑不履约风险。在现行准则下,未明确在计量负 债的公允价值时是否需要考虑不履约风险。

二、准则要点 6

(二)计量单元 计量单元是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计量的最小单位。以 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计量结 果可能不同。采用何种方式将取决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计量 单元通常是由其他相关会计准则所规范的。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规范的金融工具的计量单元通常为单 项金融工具,企业不应根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规模大小而进行相关溢 折价调整。

二、准则要点 7

(三)估值技术

企业在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采用恰当的估值技术。估值技术应当尽可 能多地使用可观察输入值,尽可能少地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并且这 些输入值与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输入值应当 保持一致。

可以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估值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计量 公允价值,并优先采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

二、准则要点 8

(四)公允价值层次

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将用于计量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输入值按照优先 顺序分为三个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级次由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重 要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

与现行准则中的划分规定一致。明确了在能够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 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时,通常应当将该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不加调 整地应用于公允价值计量。

二、准则要点 9

(五)关于非金融资产的最佳方式使用假定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 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 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最佳用途,是指市场参与者实现一项非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资产和负 债组合的价值最大化时该非金融资产的用途。

三、适用范围 10 适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而关于是否要求或者允许企业采用公允 价值计量相关资产、负债和权益工具,则由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范。下列各项的计量和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允价值类似的其他计量属性的计量和披露,如《企业会计准则

第1号—存货》规范的可变现净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规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11号—股

份支付》。

21号—租赁》。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1 资产或负债特征:

征。

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

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者 使用的限制等。

限制条件会影响公允价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2 示例—对权益工具出售的限制

某主体持有一项法律上或合同中规定在一段特定期限内限制出售的权 益工具(一项金融资产)(比如:该限制条件可能会限定只能出售给 符合条件的投资者)。

这项限制是该工具本身的特征,并将会被转移给市场参与者。在此情 况下,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将以在公开市场交易的同一发行人 的其他相同但无限制的权益工具为基础并做出调整,以反映该限制条 件的影响。这项调整将反映市场参与者因该权益工具无法在特定期限 内进入公开市场的有关风险而要求的金额。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3 市场:

管理层应基于在主要市场上(当没有主要市场时,在最有利市场上)发生的假设交易确定公允价值。主要市场:

是指具有资产或负债最大的交易量和最高的活跃度的市场。要确 定主要市场,管理层需要评价各种不同市场的活跃度。在没有相 反证据的情况下,主体通常进行交易的市场被假定为主要市场。主体的主要市场是指主体能够进入的、具有该资产或负债的最大 交易量和最高活跃度的市场,即使其他市场上的价格更具优势。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4 市场:

管理层应基于在主要市场上(当没有主要市场时,在最有利市场上)发生的假设交易确定公允价值。最有利市场:

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之后,能够使得出售 资产所收取的金额最大化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金额最小化的市场。要确定最有利市场,管理层需要评价其合理预计能出售该资产或 转移该负债的所有潜在市场。对于非金融资产,将从市场参与者 的角度,基于“最佳使用”这一估值前提,识别潜在市场。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5 市场:

管理层应基于在主要市场上(当没有主要市场时,在最有利市场上)发生的假设交易确定公允价值。市场准入:

在评价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时,符合条件的市场限于主体能够 在计量日进入的市场。由于不同报告主体可能有不同市场的准入,因此报告主体之间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可能不同。

尽管主体必须能够进入该市场,但不需要其能够在计量日出售该 资产或转让该负债才可以以该市场上的价格为基础计量公允价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6 示例:

某商品交易商的报告日期为20X0年12月31日,正好为星期六。该商品 交易商持有的商品X既可进入零售市场,也可进入批发市场。主要市场 为批发市场,因为其具有该商品最大交易量和最高活跃度的市场;但 零售市场的销售价格通常较高。批发市场只在工作日交易,而零售市 场也在星期六交易。

该交易商不允许仅仅因为批发市场(主要市场)不在计量日交易,而 采用较高的零售价格作为该商品的公允价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7 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在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上出 售该资产或转移该负债的成本,该成本直接归因于该资产的处置或该 负债的转移并且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标准:

(a)该成本直接由该交易引起,且为该交易所必需。

(b)如果主体不做出出售该资产或转移该负债的决定,就不会发生 该成本。

准则禁止针对交易费用调整公允价值,但却要求在确定最有利市场时 对此予以考虑。尽管在确定哪个市场最有利时考虑了交易费用,但用 于计量该资产公允价值时,不能针对这些费用对价格做出调整(尽管 针对运输成本可以做调整)。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8 示例:某主体拥有一项可以在交易量相似的两个不同市场上以不同价 格出售的资产。该主体在两个市场上都进行交易,且能够获得该资产 在这些市场上的于计量日的价格。该资产没有主要市场。

在A市场,收到的价格为C27;该市场的交易费用为C3;将该资产运 输至该市场的成本为C3(也就是说,在A市场收到的净额将为C21)。在B市场,收到的价格为C25;该市场的交易费用为C1;将该资产运 输至该市场的成本为C2(也就是说,在B市场收到的净额将为C22)。A市场 B市场 价格 27 25 运输成本-3-2 24 23 交易费用-3-1 21 22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9 示例:

1、如果A市场是该资产的主要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将在考虑运输 成本之后,采用在该市场收到的价格计量(C24)。这种计量方法同 样适用于B市场(C23)。

2、而由于该资产不存在主要市场,因此其公允价值将采用最有利市场 上的价格计量。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之后,能 够使出售该资产所取得的金额最大化的市场。

主体将该资产在B市场出售所能收到的净额(C22)是最大的,因此该 资产的公允价值采用该市场上的价格(C25)减去运输成本(C2)进 行计量,得出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为C23。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0 市场参与者:

公允价值计量应当以市场参与者假设为基础(也就是说,这不是以主 体特定假设为基础的计量)。市场参与者是指在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 场(或最有利市场)上符合以下条件的买家和卖家:

—交易对手不是关联方。但这并不排除在有证据表明交易符合

市场条款的情况下,将关联方交易价格作为估值输入值。

—交易对手运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包括可能通过常规和

惯例的尽职调查获取的信息,对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有合理了解。

—交易对手有交易的动力,而

不是被强迫或其他方式强制交易。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1 非金融资产特定考虑事项—最佳使用:

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以市场参与者角度的最佳使用为基础。该 要求不适用于金融工具、负债或权益。最佳使用要考虑对资产进行以下使用:

—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考虑的实际特征(比如:房

地产所在地或规模);

—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考虑的对资产使用的法律限

制(比如:区域规划法规);

—考虑资产的使用是否会产生足够的收入或现金

流量,以带来市场参与者要求的投资回报。这应当包括将资产转变到 该用途的成本。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2 示例:

如果一块土地当前被用作耕地,则公允价值(假定最大程度和最佳使 用是继续将其用作耕地)应当反映继续将这块土地作为耕地使用所带 来的利益,包括市场参与者可能获得的任何税款抵减。

但是,如果确定市场参与者将考虑把土地的另一种使用作为最佳使用(比如:商业用地或住宅用地),公允价值应当包括将土地进行重新 规划以符合市场参与者的预期用途所相关的所有成本(比如:可行性 研究支出)。此外,为另一不同用途所做的土地准备工作涉及的拆除 成本及其他成本,也应当纳入公允价值估计中。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3 负债和权益特定考虑事项:

负债的转移—公允价值计量假定金融或非金融负债或主体的自身权益 工具(比如:在业务合并时作为对价发行的权益)在计量日向市场参 与者转移。负债或主体自身权益工具的转移基于以下假设:

(a)负债仍未偿付,受让的市场参与者需要履行该义务。负债不会在计 量日与交易对手结算或者以其他方式偿清。

(b)主体的自身权益工具仍发行在外,受让的市场参与者将行使和承担 与权益工具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权益工具不会在计量日取消或以其他 方式偿清。

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转让价值,而不是结算价值。在实务中,结算价 值与转让价值之间可能存在重大差异。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4 示例:

一家银行持有票面价值为C100,000、市场价值为C95,000的债务类投 资。市场利率与票据中的金额一致;但由于市场对不履约风险的顾虑,给予C5,000的折扣。

结算价值:除了异常情况之外,预计交易对手(A方)需要全额支付票 面价值才能结清债务,因为银行可能不愿意通过市场折扣或信用风险 调整对票据打折。因此,结算价值将与票面金额相等。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5 示例(续):

转让价值:为了计算转让价值,A方必须搭建模拟交易,在模拟交易中,具有类似信用状况的另一方(B方)按照与票据大致相同的条款寻求融 资。B方可能选择与银行签订新的债务协议,或者在转让交易中向A方 收取现有票据。

对B方而言,通过新的银行票据获取融资或者假定承让现有票据获付 C95,000应当没有差别,因此转让价值将为C95,000;比结算价值少 C5,000。该金额是持有相同债务作为资产的市场参与者认为具有的价 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6 合理选用估值技术,估值技术应当:

供取得

入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7 估值技术:

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

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8 公允价值层级:

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 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 入值。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 未经调整的报价。活跃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量和交易频 率足以持续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 观察的输入值。

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9 公允价值层级:

要意义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企业应当在考虑相关资产或负 债特征的基础上判断所使用的输入值是否重要。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 属的层次,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而不是估值技术本身。

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30 公允价值层级:

一般来讲,对于符合公允价值级次第一层级的价格或其他输入值,管 理层应当能够从多个来源获得该价格。第一层级输入值涉及在交易所 或者在活跃指数/市场所在地交易的项目。

在某些情况下,报告主体可以依赖定价服务或代表了多名经纪人协商 报价后的发布价格。但可能不明确是否能够按照所提供的价格进行交 易。为了支持经纪人报价或从协商定价服务机构获得的信息能作为第 二层级输入值的认定,管理层通常应当开展尽职调查,了解价格是如 何制定的,包括了解用于确定价格的输入值的性质和可观察性。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31 示例:

定价服务商能提供活跃交易权益证券的报价,其报价如果得到报告主 体证实,将作为第一层级输入值。

同一家定价服务商还可能提供基于矩阵定价的公司债券价格,取决于 模型中采用的信息,该价格可能构成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输入值。矩阵定价法—一种主要用于给某些类型的金融工具(比如债务证 券)估值的数学技术,它并不单纯依赖特定证券的报价,而是依 赖证券与其他基准报价证券的关系。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32 主要增加的披露要求:

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的公允价值相关

披露要求相比,该准则所规定的披露要求有所增加。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所有资产和负债以及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需要披露 其公允价值的资产和负债。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33 主要增加的披露要求:

和非持续的公

允价值计量,分别适用不同的披露要求。非持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 资产和负债(例如期末以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计量的持有待售的固定 资产),以及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需披露其公允价值的资产和负债(例如贷款和应收款项),所要求披露的信息相对较少。

五、衔接规定 34 的,企业不作追溯调整。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分析 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影响

一、公允价值的界定

根据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着这样的内涵,它就是指企业的资产与负债根据公平交易的原则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方式。因此,公允价值又可以被称之为公允市价、公允价格。实际上,这就是交易双方共同认可的价格。它往往是由相同或相似的市场价格或资产评估机构来确定。当然,它可以实行的基本条件就是需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而且需要把那些强制性交易与清算情况都剔除掉。它包含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概念。鉴于公允价值没有真实的交易,因此,它一般采取的是估计方法,比如说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只是需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来进行一定的调整。由于公允价值能较为公正的反映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因此,它被认为是可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那么,据上所述,公允价值的界定需要从三方面来理解,即公允价格具有相当的公正性,但也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它还需要交易双方是可以持续经营的企业。

二、公允价值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具体影响

笔者所在的重庆世纪精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秉承着创新的发展理念,并重视人才管理,试图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利润。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来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指标,从而更好的做好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事实上,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新会计准则财务会计目标变化的结果,是对原有会计准则内容的实质性修订与突破,可以更好的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公允价值的引入还是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的结果,因为它的运用范围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状况与水平。因此,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引入,是我国会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一项重要计量属性。目前来看,它已经在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有了大范围的引进与全面推广应用,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因此,公允价值必然会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产生不容小觑的巨大影响。

(1)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核算的财务影响。在新会计准则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事实上,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具相关的属性之一,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来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实际上是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巨大创新与根本改革。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时候,应该以成本进行初期计量,然后再根据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后续计量,其变动应当直接计入到当期损益中去。那么,针对一些上市公司的短期股票投资行为,我们将直接采用纯粹的公允价值计量法,这样就可以把一些由于市价提高而获得的账面盈利作为净利润来对待。事实上,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是秉承着谨慎使用原则的,这与国际上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仍然具有一些差距。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主要提出了企业的公允价值运用,应该为投资者与社会公众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这样的新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有效连通,也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会计体系。但是,这种会计核算新理念与新体系的实施过程仍然不够到位。因此,我们应该加大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相关力度,在市场上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让引入公允价值的新会计准则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监督效力,保障每一个企业的财务核算情况更为清晰健康;(2)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财务核算影响。根据《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规定,只有当我们获得了确凿证据来证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利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我们要以资产负债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调整其账面价值,从而在房地产升值的情况下会增加利润。当然,我们在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应该要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即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只有在满足了这样两个基本条件之后,我们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公允价值的计量,把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间的差额直接计入到当期损益当中去。那么,我们也应该对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一定的规范化操作,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企业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来调节企业利润的不良行为。因此,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不得随意更改。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一些投资性房地产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将会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也可以更为准确的反映出企业账面净资产,具有更高的会计参考价值;(3)公允价值变动对所得税的影响。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利润表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会计科目,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那么,这就要涉及到纳税问题。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规定,对于那些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额巨大的上市公司来说,可以暂时不计缴所得税。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上市公司的纳税支出,减轻了公司的现金流压力。这样的规定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净利润。由于这是一项新的会计政策,因此,我们还发现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的所得税纳税情况,这主要就是为了协调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其他政策差异,尽量使得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实施顺利进行下去,并帮助企业进行合理合法的有效减税或避税,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率;(4)公允价值对债务重组与非货币性资产的财务核算影响。根据新会计准则,债务人确实具有财务困难,而债权人则应该给予一定的实质性让步,这就是债务重组。它可以把债务重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于那些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和修改债务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把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当期收益反而会增加债务人的当期利润。此外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对于一些换入资产的计量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需要根据交易的性质来进行辨别。一旦按照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基础,就不需要计算补价带来的损益,这样的会计核算方式较为简单与实用。

三、公允价值应用的注意事项

公允价值要能够在实际交易中进行应用,就需要同时具备一些条件。但是,我国市场变化较为迅速,很多市场信息并不规范,也不是随处可取的。因此,我们在确定公允价值应用时,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会计素质。这是因为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很大,不太容易确定,它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特征,并且会随着市场的波动幅度而出现一些变化。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的会计人员充分关注的焦点事项,从而真正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会计核算环境,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郝苹.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 潘念萍,胡阳.会计计量的关键: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J].财会月刊.2009(29)

公允价值和会计信息质量探讨与分析 篇7

一、公允价值

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模式下, 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的确认原则是: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将市价确认为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 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 则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常用的估值方法主要有折现率调整法、预期现值法和期权定价模型。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

(一) 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对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相关性是会计信息有用的本质, 它的两个基本质量标志是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必须同时满足及时性、重要性和充分披露三项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会计信息来减少决策中面临的不确定性, 以达到改进决策获取收益的目的, 会计信息的提供是企业与各个要素投入者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有用的基础, 包括单个数据的可靠性和一系列会计数据经过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和加工汇总后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可靠性, 其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和中立性,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决定因素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独特程序和方法的限制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事后判断等, 总之, 可靠性的提升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三) 相关性与可靠性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相关性, 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可靠性, 二者是相互依存、协调统一的。及时性是相关性的灵魂, 如果过分的强调相关性, 在未获取客观、可验证的证据之前就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会导致可靠性的削弱;相反, 如果过度的苛求可靠性, 会导致“交易费用”激增, 并不合理地由企业转嫁给信息使用者, 削弱相关性。因此, 企业必须协调好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 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方面, 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反映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经济状态下, 市场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价,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与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相关性强, 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 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力,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 公允价值是一个变动性的模糊计量概念, 在采用估值技术和估值模型作为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时, 其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有可能带来公允价值确定的不统一性, 缺乏可比性, 不能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在强调相关性的同时削弱了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

四、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 优化培育各级市场, 健全市场价格机制。

公允价值的获取依赖于成熟的市场经济, 市场价格是提供公允价值最便捷的途径, 我国应加快培育生产资料市场、交易市场和技术市场, 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供接近完整的参考资料;同时, 源于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 企业还应建立公开的市场价格体系, 防止企业利用价格体系的变化来操纵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企业利润, 从而降低会计信息质量, 给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带来不便。

(二)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在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条件下, 公允价值的计量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动性, 隐含对未来的假设和预测, 其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因此, 企业必须经常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 增加会计人员对价值评估技术和方法的掌握, 从而增强公允价值的准确性, 进一步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

(三) 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和证券市场的监督作用。

国家应进一步明确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纪律, 提高审计人员职业能力, 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监督作用。另外, 证券市场应进一步加大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已颁布规章制度的监管;教育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甄别, 提高分析判断能力;督促企业完善治理机制,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严防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在更深层次上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 将资产评估技术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机结合起来。

资产评估是专业机构和人员,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 根据特定目的, 遵循评估原则, 依照相关程序, 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 运用科学方法, 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行为。资产评估从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完善会计的配比原则, 是公允价值应用的保障, 具有公正性、客观性、市场性、时点性和分析性, 企业应引入外部评估人员, 参与公允价值的计量和复核, 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 合理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更有效地提供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邵天营,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J], 当代经济管理, 2006, 06) ,

[2]、葛家澍, 占美松,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J], 厦门大学学报, 2007, (06) ,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 篇8

一、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 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时间概念。针对某项资产或负债, 其历史成本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有较大的可靠性, 但缺乏足够的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则倾向于公平市场上现行交易的价格, 与当前决策紧密相关。从理论上而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例如, A公司持有一处房产, 用于出租, 该公司将其列为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项房产自2007年1月1日购入, 价值为2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 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每年租金为15万元。假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 该项房产在2010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210万元。

(一) 成本模式计量下, 按期计提折旧

2007年1月1日购入时:

2007年计提折旧 (2008年、2009年、2010年相同) :

2007年确认租金收入 (2008年、2009年、2010年相同) :

(二)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 不需要计提折旧, 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2007年1月1日购入时:

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

2007年至2010年确认租金收入与成本模式下相同。

2010年12月31日资产期末价值与对利润的累计影响如下表所示:

注: (1) 60-40=20 (万元) ; (2) 60+10=70 (万元) 。

二、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引起会计信息不可靠

从概念上看, 公允价值就是一种市场价格。在非活跃市场下, 再缜密的估值技术计算出的价值都不会真正代替市场价格;就算是存在活跃市场, 但是若该市场处于泡沫或危机等非正常情况, 由此得到的市场价格也是非常不可靠的。从实务上看, 公允价值计量目前只是少量地应用于会计核算中, 而且处于多种计量模式并存的状态。这种情况下, 企业选择计量模式时很容易被管理者的主观意图所影响。而且, 即便在同一计量模式下, 资产持有目的的改变也会直接影响到当期的会计信息。

三、公允价值的应用是谨慎和有条件的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强调公平交易, 如果市场不够完善, 就不能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合理的计量, 也就无法客观地反映当前会计信息的事实情况, 从而降低了决策的相关性。所以, 在会计计量中, 需要谨慎地、有条件地应用公允价值。

目前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资产账户主要有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仍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 公允价值的应用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 根据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规定,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只有在后续计量时, 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是公允价值模式。

第二, 准则同时强调企业通常应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 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个特定条件是, 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

第三, 企业选择公允价值模式, 就应当对其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不能只对一部分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 而对另一部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第四,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认, 不得随意变更。如果满足条件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 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并在财务报告中给予详细披露。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吴艳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弊端初探[J].会计之友, 2011, (3) .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分析 篇9

按照准则的规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所以, 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了或减少了, 就应该调整这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使之与其公允价值保持一致;并且将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无论是收益还是亏损) 计入当期损益, 即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案例一:A公司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 2012年5月22日, A公司购入B公司的股票1 000 000股, 共支付5 002 000元。其中:交易税费2 000元。A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 2012年6月30日, B公司股票每股4.85元。

(3) 2012年12月31日, B公司股票每股5.2元。

(4) 2013年3月6日, 以每股5.05元将B公司股票全部售出。

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金融资产的第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根据准则的规定, 同样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这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时一样的,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 仍然需要将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但其变动的金额不允许计入当期损益, 而应计入权益, 具体科目为“资本公积”。

案例二:C公司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 2011年5月15日, C公司购入D公司股票1 000 000股, 共支付5 008 000元, 其中交易费用8 000元。C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2011年6月30日, D公司股票每股5.3元。

(3) 2013年1月8日, C公司将D公司股票以每股5.2元全部售出。

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2011年7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D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为0。

同样是采用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或减少的金额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损益类账户) ,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则不同, 它应该计入所有者权益 (具体账户是“资本公积”) 。究其原因, 可追溯到金融资产的分类原则。企业将金融资产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即为企业持有这项资产的意图。如果一项金融资产被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常见的如企业为了赚取差价购入的债券、股票等, 则说明企业持有该资产的意图主要是短期持有赚取差价。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来看, 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流动资产。所以, 虽然在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之前, 公允价值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并没有实现, 但由于企业持有该资产的目的就是短期持有、赚取差价, 所以可视为该收益或损失即将实现, 故允许将该变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 期末列报在利润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这点上是不同的, 它属于非流动性资产。所以, 它的公允价值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通常认为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实现, 所以, 直接将其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欠妥。正因如此, 准则规定将其计入所有者权益。待该资产处置时, 即该收益或损失实现时, 再从所有者权益 (具体账户是“资本公积”) 转入当期损益 (具体账户是“投资收益”) 。

除了前两项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 (满足一定条件时) 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投资性房地产在企业中越来越常见。为了区别于自用的房地产, 把企业用于赚取租金、待增值后转让 (或两者兼有) 的房地产定义为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 投资性房地产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 (非“必须”)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企业需要在两种模式中选择其一, 不能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采用后者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根据公允价值的增加或减少调整其账面价值, 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其会计处理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似, 故在此不再展开分析。

在公允价值模式下, 还涉及到房地产在“投资”与“自用”之间的转换。

一、房地产由“投资”转为“自用”

转换时, 应将该房地产从“投资性房地产”账户中注销, 计入“固定资产” (或“无形资产”) 账户。入账金额即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与原“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的差计入损益 (具体账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案例三:2013年8月1日, E公司将一幢用于出租的写字楼收回用于自用, 董事会形成了书面决议。2013年8月1日开始自用, 该项房地产转化日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核算。转化日, 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4 000 000元, 原“投资性房地产”账户中成本42 000000元, 公允价值变动 (借方) 1 550 000元。

E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二、房地产由“自用”转为“投资”

转换时, 注销账上原有的“固定资产” (或“无形资产”) 账户以及相关账户 (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 计入“投资性房地产”, 金额即转换日公允价值。转化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应区别处理:若原账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 (即亏损) , 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 (即收益) , 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案例四:G公司准备将原自用的一幢楼房用于出租, 董事会形成了决议。租赁协议注明2013年1月1日为租赁开始日, 租3年。该楼房原价44 000 000元, 已计提折旧12 000 000元, 减值准备1000 000元。G公司对该楼房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1) 若楼房公允价值28 550 000元。

G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2) 若楼房公允价值55 000 000元。

G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转换日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会计处理是不同的。前者将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这主要是源于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即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 (如情况一) , 可视为该项资产减值了, 对于已经明确的损失, 会计要求反映在当期利润中。与之对应的第二种情况, 当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 可视为该项资产增值了, 但是增值的金额并没有实现, 所以准则不允许将其列示在当期利润中。待将该项资产处置时, 即该项增值实现时, 才能将当初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损益。这样规定也可以防止企业在房产增值时将其转换用途进行盈余操纵 (康霞、邸丛枝, 2007) 。

摘要:公允价值是一种较理想的计量方法, 但由于资产公允价值的取得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我国目前只有少数资产 (或负债) 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本文就其中几项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案例分析, 并对会计处理上的差别进行原因分析。

关键词: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参考文献

[1]刘广生, 于飞.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成果综述.财会月刊.2007;6

[2]康霞, 邸丛枝.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财会月刊.2007;5

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的影响分析 篇10

1.1公允价值的定义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1.2对定义的解释

公允价值常被认为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如果一项资产是按公平的交易价格入账的, 那么它的历史成本就是当时情况下的公允价值。美国财务会计第7号概念公告指出:“若无反证, 历史成本也可以是公允价值。”可见,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并不完全对立。

公允价值在应用时采用了多种计量属性的概念。根据我国准则确定的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 当存在活跃市场和公平交易时, 公允价值就是市价, 若考虑投入价值, 公允价值体现为重置成本, 若考虑出售价值, 公允价值则体现为现行市价;当不存在活跃市场也不存在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 应采用估值技术, 而现值是最常采用的一种估值方法。

2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

2.1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程度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 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 而在这30个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准则中, 有17个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计量属性, 例如关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生物资产等的准则中都采用了公允价值。

2.2对于上市公司影响较大的有关公允价值的规定

在这17个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中, 有几条规定对下面的上市公司业绩分析影响较大:首先是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时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该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年初股东权益。其次, 准则还规定企业应在利润表中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 综合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损益的影响。而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公允价值变动则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进而影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3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3.1相关数据分析

2007年, 涉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的有454家上市公司, 调增年初股东权益795.04亿元, 占比为1.92%。404家上市公司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6.08%, “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额68.73亿元, 占利润总额的0.51%。419家上市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合计32083.29亿元, 占1570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7.70%, 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为1491.23亿元, 占1570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总额的2.18%。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影响, 2007年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特别是那些持有投资资产较多的上市公司。但是在随后的2008年中,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股市巨幅下跌, 上市公司的年报数字普遍不容乐观, 近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出现了投资亏损。

根据对上市公司三季报的统计资料显示, 在376家报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上市公司中, 有318家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负值, 占比高达84.6%, 而在去年同期, 报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正值的上市公司占比高达81.9%, 就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而言, 截止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 415家上市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3.17万亿元, 与去年同期3.10万亿元的规模大致相当, 但是去年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只有269家。

在2008年,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上市公司的盈利产生了巨大的下行效应。而且,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也产生了大幅度的缩水。

3.2对于公允价值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及利弊分析

3.2.1 公允价值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

2007年正遇牛市, 上市公司的利润和净资产因为计入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和计入权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普遍得到大幅提高。但在2008年由于股市的不景气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肆虐,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不利变动加剧了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的下跌。

3.2.2 采用公允价值的利弊

从理论上来说, 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得收益决定模式由净利润模式转变为全面收益模式, 即企业的收益不仅包括净利润, 还包括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这克服了历史成本计量的局限性:只反映已经得到的收益和初始计量时的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 不能根据时间的推移与市场的变化反映企业当前时点真实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引入公允价值提高了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 有利于财务报告决策有用目标的实现。

但是, 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 上市公司的利润很多来自投资性收益、通胀性收益,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又较差, 很多人因此认为上市公司的利润不真实, 有操纵利润的嫌疑。并且, 由于公允价值对市场的敏感性, 价格波动时, 公允价值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 增加金融风险。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身并没有问题, 它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也进行了确认, 这部分利得或损失虽然尚未实际发生但确实已是实际存在, 公允价值的引入只是现实情况更加清晰的向投资者进行了反映, 从而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对于企业而言, 如果企业能够比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 其业绩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增加而提升;但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违背, 其当期利润也会因此受损。

4新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的问题

4.1没有充分考虑我国资本市场的情况

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够完善, 美国之所以能够单独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源于其有着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制度规范。但是,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在市场中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并没有完全让企业自由地在市场中进行公开交易, 这种非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 决定了我国并不具备十分成熟的资本证券市场。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制度规范的不健全、信息的不透明等因素影响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 这决定了我国还不适合大范围的应用公允价值。虽然财政部指出我国引用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 但近一半的准则还是包含了公允价值。

4.2新准则缺乏具体的计量标准

准则虽然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确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层次, 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现实中既不存在活跃市场也不存在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交易, 于是企业就需要利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而国内现在仍欠缺有经验的评估机构, 准则对于估值技术的规定还不够明确, 对于如何确定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没有统一的标准, 由此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变动空间很大而且难以验证。

4.3没有配套的考核标准

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 会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外, 还需要了解其他多个学科的技术, 要能综合分析行业状况、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等等。但是, 在实践中, 由于没有这方面的考核标准, 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面对公允价值准则时就显现出较强的随意性。

5新准则运用公允价值的应对措施

5.1积极地建立一个与公允价值计量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环境

要尽快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逐步减少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完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在市场中要建立一个公开的市场环境价格体系, 可以采用诸如全国联网的价格查询平台的方法, 将每日交易的价格公开, 优化市场资产的估价系统, 更好地反映各种资产的真实价值。

5.2完善公允价值的估值体系

首先, 我国应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上以及有关法律规章上给予明确的实务操作规范, 如制订关于如何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南, 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等方面的确认、计量方法。这方面可以参照美国的第七号概念公告, 它论述了一个具有可操作行的现值计量理论及应用框架。在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尽快制定相关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 提高公允价值的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其次, 要健全资产评估机构。在市场不够完善, 现值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 可以培育一支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资产评估师队伍, 然后成立一个固定的机构或组织为企业提供各种公允价的信息。同时还应对遴选、培养和公司选择评估人员方面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 让每个公司在确定公允价值时都能够有统一的评估标准。

5.3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并制定可操作的考核标准

要增强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外, 还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以便能够从错综繁乱的信息中识别出对本企业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保证公允价值的真正“公允”, 降低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同时, 可以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 加强会计人员关于运用公允价值方面的资格审查。

摘要: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解释了公允价值的内涵, 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论述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 最后, 指出了我国现阶段使用公允价值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1]胡奕明, 关瑞娣.会计准则实证研究:问题与视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441-521.

[2]龚素英.新会计准则下对公允价值的思考[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 2009.

[3]张静.浅谈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全面收益报告时代来临[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4]贾璐.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分析.财会通讯, 2011.

上一篇:个体化音乐干预下一篇:跨文化交流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