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研究

2024-05-04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研究(精选十篇)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研究 篇1

一、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城乡收入差距可以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基尼系数、收入不良指数、泰尔指数、结构相对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这里我们就用城乡收入比和基尼系数两个最常用的指标来分析近年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

(一 )城乡居 民人均 收 入比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通常认为该指标不应超过2,如果大于2则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都呈增长趋势,2008-2013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逐年呈下降趋势,说明政府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做了不少工作,但各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均超过了3,大大高于正常值2, 说明目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 2008-201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的具体数值见表1。

单位:元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计算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只是一种显性收入差距, 城镇居民还享有更多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隐性福利和优惠,实际差距还要远大于我们计算出来的这个收入比。

(二 )基 尼 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是国际上用来综合分析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 基尼系数等于1,表示居民收入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等于0,表示居民收入完全相等;0.4是国际公认的收入差距警戒线。 国家统计局各年公布的基尼系数见表2。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2003年到2008年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然后逐步回落,2013年达到0.473,均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收入差距警戒线0.4。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认为,基尼系数连续几年下降,并不预示着未来将继续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财产收入差距呈扩大的趋势,已远远超过了收入差距的水平。

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和基尼系数两个指标都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且已经超过了警戒线,这将会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也不利于拉动内需,不利于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二、现行税收政策在调节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现行税制 结构不合理 ,农村居民实际承担 的税收负担太重

现行的税收主要包括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几大类,除所得税类、财产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是直接税外,其余基本上是间接税,间接税比重高达70%以上。 2006年我国取消农业税以后,从表面上看,农村居民已经没有多少税收负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居民除了要承担各类直接税外,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还要承担一定的间接税。农村居民作为消费者, 在购买生活用品时需承担17%的增值税;作为生产者,在购买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业用品时还会负担一部分无法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 另外农村居民在消费白酒、卷烟、摩托车、护肤品等应税消费品时需承担消费税;在接受运输、通讯、保险等服务时需承担营业税,同时还需附带承担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间接税具有转嫁性,纳税人将税款加于所销售商品的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不能充分体现税法的税负公平原则。

根据量能课税的原则,要比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间接税负必须考虑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在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显著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情况下,以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所承担的间接税与各自的收入的比重来比较两者的间接税负担才是有意义的。 仅以增值税为例,假设一农村居民的月收入为1500元, 一城镇居民的月收入为5000元,月基本消费农村居民为900元,城镇居民为1500元,则

农村居民负担的增值税占收入的比重=(900/1.17*17%)/1500≈8.7%

城 镇 居 民 负 担 的 增 值 税 占 收 入 的 比 重 =(1500/1.17*17%)/5000≈4.4%

从中可以看出, 在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消费多出40%的情况下,他们负担的间接税只占收入的4.4%,而农村居民负担的间接税占了收入的8.7%,说明农村居民的间接税负要比城镇居民的间接税负大得多,不符合税收的量能课税原则。

(二 )部 分支 农 税 收 优惠 政策 有失 公 平 ,缺乏有 效性

部分支农税收优惠政策有失公平,缺乏有效性,没有使真正需要政策支持的农业生产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税收政策对农药、种子、种苗、饲料、农膜、农机具、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有减免税甚至退税的优惠, 其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收入。 但是由于人工等费用提高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猛涨,减免的税收只是杯水车薪,农民的负担并没有真正降低,反而是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得到了好处。

再比如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初加工产品按13%计算销项税和进项税, 而深加工产品则按17%计算销项税和13%计算进项税。 由于深加工产品一般以初加工产品为原料,购进时按13%计算进项税,而销售深加工产品时按17%计算销项税,这意味着深加工产品享受不到4%的优惠税率,形成了所谓的“高征低扣”现象,不利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农产品的销售,阻碍了农业产业化水平进程,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建议

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政府应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下面主要探讨税收政策的改进与完善措施。

(一 )调整增 值税 、消费 税 、营 业 税等 流 转税

目前我们的税收总额中绝大部分来自间接税,间接税的转嫁性导致现行税制不能充分体现税负公平原则和量能课税原则,我们应调整各税种的税率结构和征税范围,降低间接税在税收中所占的比重,逐断消除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对于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尤其是一些居民刚性需求商品的税率,降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 对于消费税,可以适当提高部分高档商品的消费税税率,例如高档轿车、燃油、奢侈品等,而对于低端的摩托车、啤洒、黄酒、护肤护发品等商品,可以考虑适当降低税率。 对于营业税,可以考虑与增值税同时降低税率。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在制定“营改增”方案时应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行业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增值税的优势,使试点行业总体税负略有下降,尽量消除重复征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降低以后,以流转税为依据计算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间接税,也会随着流转税比重的减小而减小, 最终实现降低间接税比重,增大直接税比重的目标。

(二 )完善 个 人所 得税

个人所得税可以有效调控收入分配,在整个税收调控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 在已经具备改革的条件下,应下定决心有序推进系列改革,这将对我国税制结构的整体优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将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模式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征收模式。 将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承包承租经营、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有费用扣除的项目十一个税目合并为一类进行征收;而将没有费用扣除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股票转让所得合并为一类进行征收。 同时拓宽税基,降低税率。将所有收入包括资本所得和职工福利性收入等 “工资外收入”纳入征税范围,取消对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税等税收优惠。 在税率的设计上,对于综合征收的各类所得,建议全部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取消比例税率,同时降低边际税率,减少累进级次,保持税负公平。 在确定个税费用扣除标准时要考虑地域、婚姻家庭、物价指数等因素,切实保护中、低收入者的利益。

(三 )健 全 财 产 税

财产税是一种直接税, 税额与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成正比,税负难以转嫁,可有效调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现象,更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现阶段,城乡居民的个人财产拥有量差别巨大,通过完善财产税制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 目前财产税主要包括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等几个税种,税种少税基窄,应扩大税基,提高财产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充分发挥财产税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同时,探讨开征社会保险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现阶段下,由于个人财产登记和评估制度不完善,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条件还不成熟,但还是应积极创造条件,把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作为未来税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四 )加大 涉农 税 收 优惠 政策 的 调 节力 度

城乡居民的税负主要来源于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等流转税, 在流转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出台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才能降低他们的流转税税负。 对农村居民应加大生活必需品的税收优惠,对于某些特定的商品,可以直接免税,或者对农村居民进行税费补贴。 在城镇,应增强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税收优惠,尤其是加大工资性收入的减免税力度,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税收方面应加大优惠力度,建议将农产品初加工产品的增值税率调整为17%, 然后再对初加工产品缴纳的增值税款实行全额退税,实际上相当于免除初加工产品增值税。 这样下游企业的进项税额抵扣也不至于减少,避免“高征低扣”现象,减轻企业负担。 待时机成熟,再向深加工产品实施零税率优惠。 农业稳定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才有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才会进一步缩小。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各级党政和有关职能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 要善于利用税收政策这一调节收入差距的有力工具,设置科学合理的税制结构,制订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征管,从而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得到有效调节。

参考文献

[1]孙玉栋.论我国税收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J].财贸经济,2009(5).

[2]李林木,汤群群.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应[J].税务研究,2010(3).

[3]左盛威.调控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1.

关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建议 篇2

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差距相对来讲有所扩大,尤其是表现在城乡收入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新著《中国经济专题》一书中专门写了一篇《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就是“城乡差距问题”;林毅夫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5的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过大的贫富差距会让低收入人群产生不平衡心理,加之我国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因而极易引发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如林毅夫所言,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在政治上埋下了不稳定的隐患,经济上加剧了泡沫现象的产生,文化上变成了一个“野蛮的物质主义时代”。

城乡差距扩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紧迫课题。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会提出的“城乡统筹”战略思想为指导,把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 1

结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从国民经济宏观层面调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财政、金融、税收、教育、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采取突破性的举措,形成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努力实现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为此我们建议:

1、建立长效机制

为防止我县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有效促进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恢复到正常水平,我县应该综合自身实际,要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努力改变城乡二元分化格局。一是强化二次分配调节功能,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体制;二是加快推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分类管理办法,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公共服务功能,实现公民身份的平等;三是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四是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制。

2、统一城乡公共服务

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不是“恩赐”,而是责任,统一城乡公共服务是有效缩短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有效方式。为此,我县要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鉴于城镇已经“应保尽保”,做好农村低保工作成为当务之急。建议参照其他地区农村低保模式,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社会保障资源,把“五保户供养”、扶贫措施、定期救济与优抚等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进行整合和规范,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减轻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

3、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导致我县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县农村教育状况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中小学分布散,规模小,数量多。二是学校硬件建设较差,尤其是各学校功能室数量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教育基础极为薄弱。三是多数学校尤其是小学生源少,师资水平低,校园管理混乱,教学效果不佳。我县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我县教育出现两极分化,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小学毕业人数与升入初中人数方面,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差距仍然显著,升入和完成高中及高中以上阶段教育方面,差距更大。为此,我县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均衡化、标准化办学”战略,大力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探索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乡镇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全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推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展。

4、统筹产业和劳动力双向转移

深入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合理利

用政府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空间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一是产业向农村转移。我县要积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布点,对生态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统一规划,严格规划管理,逐步实现产业链向农村转移,使农村资源得到最优化整合。二是劳动力向城乡转移。统筹劳动力资源开发,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城乡就业问题。当前这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怎样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从宏观政策层面统筹考虑,从根本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寻找途径。应当让农民从目前候鸟式的迁移逐渐过渡到能在城镇定居下来,真正使“离土不离乡”的进城农民转变为“离土又离乡”的城镇居民,享受城市的现代文明。要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限制性规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筹的国民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体系,使进城农民在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5、优化东西部产业

科学合理规划我县东西两翼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手段。结合我县实际,建立适应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体系,以及产业发展政策、空间集聚政策、生态保护政策、设施支撑政策等,通过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不发达地区经济

快速发展。就博罗而言,东部地区属山陵地带,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我们可以立足生态优势,围绕生态游和乡村游两个主题,挖掘地域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产业。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博罗西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可以重点发展密集型工业,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资源,逐步形成工业区,加快周边新农村建设步伐。

6、加快城市化建设

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短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是一项艰巨的事业。我们既要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与配置、国民收入再分配或转移支付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同时,城乡统筹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要我们发扬突破前人的勇气和胆略,不断开拓创新,就能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目标。为此,我们应该科学规划,活用工地资源,实行“三区分立”。一是建立密集居住区。当代农村住房建设零散,土地活力用率下降,不宜我县城市化建设。我县要对农民住房科学规划,划分出居住区域,集中建设农村住房,逐步形成密集居住区。二是建设工业区。众所周知,农村土地资源广阔,许多旱地不适宜农作物种植。我县可以考虑在这些地方建立工业区,集中迁移城市管理部分产业,这可以缓解城市人口的高密度问题,同时可以使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得利了充分的协调。三是打造农业示范区。加快城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研究 篇3

关键词:居民收入;收入差距;农村;城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48-03

当前,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严重阻碍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制约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抑止农村的投资,而且还导致难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甚至带来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等现象。总之,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与“五个统筹”的实现。可见,缩小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势在必行。

一、改革户籍制度,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保证农民增收,其中最重要的是城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前,无论是财政税收体制、户籍制度,还是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在农民和市民之间均有差别。其中以户籍制度最具代表性,打破二元结构、改革户籍制度,首先,要去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让农民在身份上和城镇居民平等。其次,一系列的社会政策要保证农民的平等待遇。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还要配套进行教育制度、财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河南省的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在全国还是比较领先的。2005年底,河南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河南要逐步废除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二元制管理模式,创造条件在全省推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户籍管理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省城乡统一户籍管理,保证就业人员自由流动。河南外来从业人员和“城中村”的从业人员等将被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外来从业人员将逐步被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可见,河南省正在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扫清障碍。

二、河南省应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1)河南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性。目前,河南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为13.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河南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仍高达58.1%,比全国平均比重高9.6个百分点,再下降5.1个百分点才能达到总体小康值,所以,河南必须要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2)河南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可行性及措施。河南省城镇化的进程是有明确的可行性规划的。按照《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要求,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8%以上,2020年达到50%以上。全省总人口在2020年应控制在1.07亿以内,农村人口将要由2004年的7 968.77万人减少到5 350万人。河南省加快城镇化的具体措施:一是对农村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出科学的布局和规划,建设好小城镇基础设施,杜绝低价占用农民土地现象。二是从法律上保护农民的权益,进一步优化农民就业的社会环境,杜绝低价使用农民工及同工不同酬。三是加强并规范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增强农民的再就业能力。最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河南省城镇化的实践。在河南省加快城镇化改革的进程中,一些市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郑州市自“十五”以来,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建成区面积262平方公里,比“九五”末增加128.8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348万左右,比“九五”末增加10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0%。再如,商丘市200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为26.6%,比2000提高了13.6个百分点。

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系,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短缺问题

从公共经济角度看,农民增收难与农村公共产品不足有很大关系。因此,财政必须着力解决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问题,调整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为农民增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河南省应该首先建设农村的基础教育、乡村道路和供水供电等农民急需的基础设施。其次,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农村公共卫生医疗等。再次,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早在2003年,《河南省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继续推进农村税费和金融体制改革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民减负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河南农民减负增收34.23亿元,相当于在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农民总体减负37.7%的基础上,农业税负担再减轻66.85%。河南省2004年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40%约11.6亿元直接补贴到种粮农民手中;同时,农业税税率从2002年核准的7%下调到4%,再降低3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又为全省农民减税22.61亿元。这一补一降,全省7 000多万农民总体上就得到了34.23亿元的实惠。此外,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负增收,河南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全面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购买大型农机具进行补贴;对优质小麦、玉米等种植进行补贴;全面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村内“一事一议”筹资政策要慎重出台,严禁将“一事一议”变成固定收费。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要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此,要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同时,可以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这意味着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如机器、果树等都可以作抵押了。另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农业担保机构。

五、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对策

1.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河南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进行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首先,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次,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再次,应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最后,必须切实尊重企业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给予经营决策权,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积极引导而非搞行政干预。

目前,河南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商丘市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2005年,商丘的粮食总产量达到484.4万吨,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油料五年累计产量比“九五”时期增长7.5%。棉花五年累计总产量基本接近“九五”时期水平;肉类总产量、禽蛋、奶类产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30.4%、38.1%和5倍。

2.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首先,各级政府应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应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的技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对其为农民提供的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给予财政补助。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更好地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其次,各级政府应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可以通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使参与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还可以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近年来,河南在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如漯河市以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为战略。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造就了双汇火腿肠、南街村方便面等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已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0家,肉制品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年转化粮食600万吨。

3.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河南省应加大科技投入,使新技术成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为此,首先,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或以税收形式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如对农业科研单位通过技术成果转化、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收入暂免所得税等。其次,政府可以免费向农民提供有关科技成果,同时支持县乡两级科技人员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场(园),加大科技推广和服务的力度。近年来,郑州市在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已累计建成1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2家,省级16家,国家级4家,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总额将突破100亿元,带动62万农户增收致富。粮食总产量达到153万吨,比上年增长3.2%。

六、为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首先,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此,一是积极培育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应加强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规建设。三是财政部门应给予积极引导和资金扶持;还可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支持。四是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其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能力。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通过相关措施引导农村家庭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文化教育消费。二是着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初、高中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职业技术继续教育,使其掌握有关农业生产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农村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四是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对农民实行劳动技能、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培训。

七、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不可少的手段。应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智能工具改造和装备农业各部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丰富、高效、畅通的信息渠道,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河南省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的措施,一是切实加快农业信息网站建设步伐。要按照量力而行、突出重点、规模适当、逐步发展、不断提高的原则进行建设。二是推进农业信息“落地入户”工程。为此,河南省启动了一项投资小、针对性强、农民“用得起”、“用得了”的“农信通”信息落地入户工程项目。“农信通”每天可以接收两万多字滚动播出全国、全省农业新闻信息和农资、农产品行情分析、价格行情、气象信息、灾情、疫情通报、农产品供求信息等;农户可以点播花卉、瓜果、大棚蔬菜、中药材、猪、鸡、水产等20个专业服务频道。三是积极开展大型数据库建设。为让世界了解河南的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经纪人,让他们走出河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建立了一个方便、快捷的窗口。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农调队.2004年河南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监测报告[R].2005.

[2] 河南省统计局综合处.200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5.

[3] 韩文秀,等.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3(83).

[4] 曲昌荣,王明浩.河南全省将统一城乡户口管理按居住地登记户籍[N],人民日报,2006-01-16.

Countermeasure of Reducing the Income

Differentials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in He'nan Province

DAI Xiao-li

(College of Economic Trade,Henan Industry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 Large income differentials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holdups the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Therefore, it'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income differentials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He'nan province should quicke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establish the union system of public finance and reform the taxes and fees in the town, based on the breaking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untry and town.Keywords: income of the residents; income differentials; country and town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研究 篇4

统筹城乡就是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举措, 推动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德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

德州市属于山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城乡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011年, 德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71元, 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8559元, 前者是后者的2.3倍之多, 并且, 地方政府对城镇医疗、教育、公共环境和设施建设等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也远远大于农村地区, 这无形中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鉴于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德州市各级政府响应中央的文件精神, 积极推动城乡统筹, 主要的措施包括:

2.1 以“两区同建”为契机, 推动城乡建设一体化

“两区同建”是在村庄合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农村建设模式, 是德州市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创新性举措。“两区同建”是指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同步建设。通过农村居住社区的建设, 完善农村基本生活配套设施,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通过农村产业园区的建设, 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向集约增长、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农村社会的繁荣发展。截至2012年, 全市共建成省级生态文明社区近20个, 市级生态文明示范区120余个, 发展工业园区420多个, 使得20多万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工资收入, 提高了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 吸引了农村劳动力的回流, 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2.2 以建设“幸福德州”为指导思想,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共产党德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 把建设幸福德州作为新的追求和“十二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任务, 提出用发展创造幸福、用幸福评估发展,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通过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更要建设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崇文尚德的社会发展环境, 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抓手之一就是通过推进城乡统筹, 提高整体的社会保障能力、文化教育水平、生态环境, 切实消除隐形的城乡不平等, 有效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 缩小城乡福利差距。

2.3 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 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

2011年2月, 德州市委、市政府提出, 按照“集中优势率先突破、着眼未来顶层设计”的要求, 以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效化为方向, 全力实施“10+3”主导产业集群推进计划, 力争用3年的时间, 十大产业累计完成投入超5600亿元,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万亿元以上, 全部达到千亿级产业集群。

围绕“10+3”计划, 针对当前用地紧张的现状, 德州市挖潜土地整治, 有效地结合“两区同建”, 将产业体系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并在融资渠道、用工制度上等辅以相应的优惠政策, 实现农村居民离土不离乡, 就地就业, 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且, 借助“10+3”产业体系建设,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大大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3 德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与测度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德州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测度。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是在将复杂决策系统层次化的基础上, 依据专家对评价问题的判断和理解, 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实现的。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权数确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使所建立的判断矩阵能够接近客观实际情况, 笔者聘请了德州学院、德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德州市财政局等14位专家依据他们对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所作出的判断和比较结果, 同时参照有关文献的研究成果, 构造了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权重, 可以计算出德州市各年度城乡统筹评价指数, 如表2所示。本文的数据来自《德州市统计年鉴》 (2008—2012) 。可以看出, 德州市的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在近几年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 城乡统筹水平从2007年的0.438上升到2011年的0.521, 上升了18.9个百分点。但是, 从城乡统筹结构上来看, 城乡经济统筹指数从2007年的0.511, 上升到2011年的0.625, 增长了22.3%, 而城乡社会统筹发展则存在着滞后的现象, 城乡社会统筹指数2007年为0.308, 2011年仅上涨到0.337, 仅仅增长了9.4%, 城乡社会统筹发展成为阻碍德州市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水平提高的瓶颈。

4 结 论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德州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发现, 德州市的总体城乡统筹水平近年来取得了较为快速的提高, 但是, 德州市的城乡统筹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速度较快, 而反映城乡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城乡社会统筹发展则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 因此, 德州市地方政府应该积极调整城乡统筹策略, 将统筹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统筹上来,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完善医疗体制改革, 通过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差距, 提高城乡统筹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勤, 等.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综述和构想[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5) .

[2]杨巧红, 王林伶.基于综合评价的宁夏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 2012 (7) .

[3]马庆斌.新时期中国城镇化政策选择[J].中国市场, 2013 (4) .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 篇5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国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农民作为弱势群体,收入不能持续提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鉴此,本文拟就我国城乡现阶段收入差距的基本情况、农民低收入的成因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与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城乡 收入差距

一、我国城乡现阶段收入差距的基本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字显示,197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元,差距系数为2.57: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1810元,而农村居民只有6977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为3.13:1,超过了1994年的差距水平,比1978年差距系数明显增加。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表面原因

1.与工业相比,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2.农业生产是有生命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如果农业遇到自然灾害,如暴风雨、洪涝、干旱、冰雹、霜冻等等,就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轻则减产减收,重则绝产绝收。相比之下,工业则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

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由于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始终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从而抑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开发与发展。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深层原因

1.户籍因素

中国现有的户籍制度直接损害影响着农民阶层的利益,使他们缺少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也限制了他们参加技能培训的教育平等机会,限制了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机会,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推广。

2.“官本位因素”

所谓“官本位因素”是借用货币制度的金银本位制而言的一种价值体系。“官本位”现象十分明显地侵蚀着社会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为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领域提供某种特权,造成某种行业垄断的现象,从而使行业之间出现某种有悖于机会平等原则的不平等竞争的现象,它还为一些政府官员或者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个人提供某种便利。农民阶层由于远离权力中心,在经济活动中必然失去平等参与和竞争的可能,即便参与竞争,在开始阶段也就处于劣势的不平等地位。

3.“制度不完善因素”

在农村,由于对征地农民补偿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城市获得土地出让的收益,而失地农民未能获得足够的补偿,加大了城乡的差距。按照现行政策,农村土地进入市场,必须先由国家征用并转为国有性质之后再有政府出让。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为了支持招商引资和工业化的发展,以较低的价格出让土地,农民获得的补偿不足以弥补失去土地的成本。此外,在农村缺乏与城市相同的保障制度。长期以来政府有利于城市的直接转移项目,如价格补贴、医疗补助、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福利制度,而占有70%以上的农村人口却享受不到政府的各项福利政策。

三、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对策

(一)推动制度创新

第一,废除身份制的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保证城乡居民之间就业机会的平等。就业机会的平等是收入平等的基础条件。让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

第二,实行社会保障机会平等。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加快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由于许多农民劳动强度大,风险高,工作环境恶劣的行业工作,他们很容易成为工伤事故的牺牲品,并可能患上各种职业病,但目前农民工很难得到相应的抚恤与救助。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工和城镇职工,都享有相同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再次,要建立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

第三,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当前发展农村经济面临的瓶颈问题是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而农村金融发展的桎梏是受现行农村产权制度的制约,最普遍、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的住宅既无法流转,又不能抵押,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不仅不利于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阻碍城镇化进程。农村宅基地的实际使用已经使农民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利变成了事实上的长期权利,应该针对这一客观事实,在法律上予以确认,赋予农民对宅基地的永久性用益物权,这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搞活农村金融,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二)优化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的边际生产力

第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资,既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首先要重点加强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其次,构筑农民再就业培训和社会服务体系各地及有关部门在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观念转变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成人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各种办学力量,通过政府组织吸收农民参与再就业培训,增强竞争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再次,要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上学难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应在坚持国有投资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包括民间,外资在内的各种资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尽快打下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统筹城乡就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篇6

近年来内蒙古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下岗失业人员在不断增加。一方面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下降,是因其家庭主要成员长时间下岗或失业造成的。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下,成了最大的低收入群体,这无疑与我区广大农牧民长期“就业不充分”密切相关。失业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是导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农民收入低下和城镇失业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从城市来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大,城市职工下岗失业问题成为拉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城市居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工资收入,就业权是影响城市家庭收入的根本因素,城市劳动者一旦失去工作,就会逐渐跌入到城市贫困的高发人群。据统计,2005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17.7万人,当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2001年的3.7%增长了0.6个百分点。表面看。失业率增长幅度不大,但是随着企业改制和重组速度日益加快,城镇失业人数仍然在不断增加。下岗职工再就业比较困难,他们一般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加入了内蒙古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果不解决这些人的再就业问题。将成为内蒙古缩小城市居民间收入差距的一大障碍。

从农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的收入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牧区,使农牧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成为我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一个结构升级时期,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作用逐渐减弱。内蒙古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规模有不同程度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制约内蒙古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劳动力流动障碍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虽然存在着流动的可能,但是由于输入地对于外来劳动力收取的各种管理费太高,导致进入成本太大,形成外来劳动力与当地劳动力不平等的就业歧视,不利于规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二是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普遍偏低,造成了农村牧区劳动力只能就业于一些对劳动技能要求比较低的岗位,干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差的工作,并且收入不高;三是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内蒙古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几点对策建议

(一)大力培育非公有制企业,为扩大就业创造环境。非公有制企业绝多数是中小企业,他们吸纳就业的能力很强。全区平均每年有上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再就业,而内蒙古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也往往就业于个体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内蒙古重要的就业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区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83.42万户,私营企业为16492户,从业人员超过37.98万人。如果法律环境更加平等,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数量和就业人数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为此,一方面,政府要依法行政,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的范围,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清理有关税费,使各项制度公开化,透明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中小企业主的素质,加强对现有中小企业主的培训工作,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创办各类小企业。激励他们的创业意识,引导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或者去小企业就业。

(二)大力提倡非正规就业,拓宽就业渠道。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对餐饮、清洁、保姆、老人看护等方面的要求显著增长,这些都为发展非正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非正规就业首先要转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同时要将发展非正规就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各级劳动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要设计切合实际的针对非正规就业的贷款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切实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帮助下岗人员自主创业。

(三)加快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应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实现城市规模扩张,使现在有的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使更多的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小城镇,使农牧民实现非农形式的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牧民就近转移。重点是要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处在困境的乡镇企业,各级政府要继续给予大力扶持和指导,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数S量,克服乡镇企业非农化倾向,重点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企业,与农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要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以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能力。

(四)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牧民有序转移,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务信息网络,加强劳动力需求的信息交流,为农牧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各级劳动部门要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牧民外出就业。对用工单位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措施、居住生活等实行全面的用工考察,确保外出人员的劳动、生活安全。同时。还要外派负责人在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跟踪服务管理,帮助务工者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

统筹就业缩小城乡差距 篇7

1 我国城乡差距现状

我国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生活消费差距和银行储蓄差距。

1.1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初有所下降但目前仍有差距。城镇居民收入大约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倍。单纯的货币收入差距大约为4:1;加上城市居民福利补贴等各种隐性收入,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到6:1。

1.2 生活消费差距拉大

由于收入差距拉大,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很落后,城乡消费差距依然很大。

1.3 储蓄差距悬殊

目前占全国总人口70%左右的农村居民,存款仅为收入总额的20%,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与城镇居民的存款为1:10,二者之间的差距十分悬殊。

2 农民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农民就业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才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而农民就业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就业歧视”现象也越来越受关注。农民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近年来城市里的失业人口也不断增加,一些地方政府从城市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歧视和排斥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二是歧视农村户口,农民进城工作受到种种限制。三是劳动力资源过剩,就业岗位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依然较多,城镇失业人员也不在少数。由于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均供大于求,许多地方政府便把众多的农民工挡在门外,以保证本区域城镇人口的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严重短缺。

3 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3.1 统筹就业,缩小城乡差距

3.1.1 构建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

解决农民工合理就业的关键是构建政府主导的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配置城镇劳动力市场,真正建立起合理的流动农民工就业双向选择新机制。逐一打破城乡就业分割的不合理格局,破除行业用工的身份歧视,实现角色均等,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减少农民工的就业障碍,真正实现城乡居民一体化。

3.1.2 完善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平台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劳动力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县、区、镇和村网络各级别的联通,使劳动力的就业平台公开化、互通化、资源化,各乡镇要把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劳动力集中整合起来,建立完整的信息档案并分类归档,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就业平台,提高本区域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提高就业几率,及时准确地把劳动力的信息输送到用人单位。

3.1.3 积极组织引导,优化就业环境

积极挖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正确引导农民工就业走向,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就业机制。制定短、中、长期的切实可行的规划,真正的服务于农民工,服务于社会。使农民工外出就业、返乡创业以及流动工作更加规范、更加便利、更加有效,要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导向转移,加强劳动介绍所等就业服务部门的管理,使其规范有序、科学地服务于民。从而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服务链,使农民工就业越来越容易。

3.2 加强培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加大农民工就业培训力度

3.2.1 提高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财政支持

目前对于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方面来说,政府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继续等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资金不足,培训部门的培训设备老旧,师资力量短缺,无法满足培训需要,严重影响对农民工的培训成果,所以政府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是在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就是为建设小康社会推波助澜。把农民工问题当成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来抓,加大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

3.2.2 整合多方资源,提高培训效率

各级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应通力合作,协调发展,做好各自的职能工作。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的培训优势,明确分工,进行第一产业知识的培训、学历教育的培训,对第二和第三产业进行转移就业培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创新思想,从而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3.2.3 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培训效果

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知识匮乏、劳动技能低下等问题,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显得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娴熟的劳动技能,才能促进各企业的良好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农民工的利益空间。所以制定农民工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政府应从加大培训资金投入,保障培训机构设施的正常和充足入手。有必要建立农民工培训专项基金,减轻农民工经济负担。让更多贫困农民享受实惠,以最快的步伐脱贫增收。

3.2.4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

农民工在当今的就业竞争力日渐增长的环境下,因知识技能的短缺存在很大的劣势,因此对他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他们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农民工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综合职业培训内容要切实符合农民工自身经济条件及工作实际,着眼于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解决他们当前急需的劳动技能,使农民学到真正属于自己有用的东西,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真正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竞争力,提高就业几率。

3.2.5 加强引导性培训,全面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

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品质常识、基本权益保护法、有效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理念,提高农民工自我发展的能力。

3.3 拓展就业渠道,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条件

3.3.1 大力建设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他们虽然规模不大,但吸纳就业的能力却很强。如果法律环境更加合理平等,民营中小企业的数量和就业人数就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政府一方面要依法执政,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市场准入范围,简化审批和办事的程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出自由轻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的素质。加强对雇主的培训,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另外,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自主创业,激励他们的发展意识。还要引导城镇的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实现再就业和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

3.3.2 加快城镇化进程

应积极实现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小城市变为中等城市,使中等城市变为大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对区域城镇的带动辐射作用。通过大中城市的规模化建设,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增强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实现农民大规模就近转移。尤其是要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各级政府对处在困难环境中的乡镇企业给予大力指导扶持,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数量,克服乡镇企业居民化倾向,大力建设农产品加工型企业,使农民的利益和劳力跟企业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城市工业园区集中,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3.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所以各级政府要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当地政府应加强管理和服务,保障他们的子女进入当地的义务教育学校学习,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保证就业农民工的工资能及时拿到手里,促进当地的社会稳定。加大劳动监察的执法力度,完善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管理,落实农民工最低工资保障,严厉查处用工企业拖欠克扣农民工资、随意延长工作时间、非法雇佣童工和劳动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在农民工中宣扬政策和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且城乡差距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影响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最重要的就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农民,统筹就业,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胡鞍钢.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篇8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周标亮, 甘肃省嘉峪关酒钢三中教师闫桂珍四位十八大代表回答了网友提出的问题。

深化细化学生营养健康教育

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 也是广大网友极为关心的问题。谈到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的进展, 袁贵仁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一起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两大战略任务, 推动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是健全资助体系,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8000万人次;二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对中西部采取特殊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同时, 加大对口支援力度, 其中包括扎实推进教育援疆、援藏工作等;三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四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有网友问,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受欢迎, 下一步如何推动?

袁贵仁说, 为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国家去年启动实施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 直接受益学生达3000多万。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营养干预计划, 社会反响很好, 国际上高度评价。下一步, 我们将认真总结各地经验, 与相关部门一道, 深化细化食品安全管理, 规范从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各个供餐主体的行为;深化细化资金安全管理, 防止虚报、冒领、套取、挤占、挪用营养膳食补助资金;深化细化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使更多农村学生获得更好升学机会

“有人认为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下降, 您怎么看?”有网友问。

李守信说, 农村生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 涉及教育公平问题, 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但解决好这一问题, 仍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核心是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同时,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落实好, 将教育资源的分配向农村、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改善这些地方的办学条件, 使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尽快获得更好的升学机会。目前, 国家已经在努力采取措施缩小区域间生源比例的差别, 如实施“协作计划”和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 以及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政策等, 这些都有力地促进和提高了农村考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多方面协调合作

在回答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时, 周标亮说,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 要解决这个难题, 不能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 需要学校、家庭和政府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她表示, 学校教育应该是影响留守儿童的主渠道, 要想让他们在学校快乐健康成长, 首先, 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同时, 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参与进来的机会, 此外, 学校还要想方设法改善寄宿条件, 让留守儿童有家的感觉。

如何看待“重英语轻汉语”现象

“国内学生‘重英语、轻汉语’的现象普遍存在, 您作为语文教师,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网友问。

闫桂珍认为, 这首先是个导向定位问题。现在, 社会上几乎把英语作为升学、升职、晋升职称的一个硬杠杠, 使英语学习几乎成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 实际上, 中文博大精深, 在中学或大学突出语文教学, 对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陶冶情操是很重要的, 同时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人文素养, 她主张, 让大学把语文作为必修学科, 在高考、职称晋升等方面也增加对语文考核的权重, 自然就会把这个问题解决。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研究 篇9

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1.1 提高农民收入, 有利于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 这种基础地位更为突出。一方面, 解决占世界1/4人口的吃饭问题, 不仅关系我国的粮食安全, 而且关系国际粮价的稳定, 以致涉及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 农民收入水平关系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能力和热情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作为市场主体, 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内容的利益分配制度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高低。改革之初, “交足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种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取得历史性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影响, 农业发展缺乏持久的制度支持,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剧, 谷贱伤农、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农村出现大面积抛荒, 粮食出现连续减产等, 这对于一个耕地有限、人地关系紧张的人口大国是极其危险的。

1.2 提高农民收入,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社会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 是第一产业。没有农业的发展, 第二、第三产业就不可能广泛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基础地位愈发明显。一方面农业为工业提供粮食和原材料;另一方面, 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张。我国广大的农民是工业品的重要消费群体, 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状况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近几年农民收入不高导致的农村购买力的低下已直接影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

1.3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曾作过鲜明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消除两极分化, 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 而且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 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公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 要求在利益分配上, 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发展不同群体的利益,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2 农民收入状况与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改革之前, 经济落后, 农民收入极低, 增长缓慢。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年度纯收入为133.57元, 比1958年仅增长60.62元, 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9%, 其中90%以上为实物, 货币收入不足10%。改革以后, 农民在拥有了部分生产资料的同时, 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 农业生产连年大幅度增产, 加上当时农产品供不应求,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78~1997年,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57元提高到2 090.1元,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3.4倍, 平均每年增长8.1%, 特别是1978~1984年, 实际平均增速达13.4%, 但是从1997年开始, 由于多种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回落。1997~2002年5年间,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6%, 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增长3.8%。2004年是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幅较大的一年, 达6.8%, 但仍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1984年是我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年份, 城乡收入比是1.74:1, 而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1, 加上各种福利差距, 实际可能达到6:1, 几乎是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3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3.1 长期以来重工轻农政策的积淀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建国之初, 为了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工业, 国家对工农业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使资源配置向城市工业倾斜, 农业仅作为发展工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决策者只是在农业发展不足而威胁整体经济发展时, 才重新重视农业, 致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旦矛盾缓和, 又会减弱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利益的关注。

3.2 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

首先,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 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按照一般规律, 经济越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农产品消耗比重会越低。其次, 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来自自然的不确定性很大, 对我国这样的农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国家更为突出。再次, 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虽然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 但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和自身素质的制约, 农民的观念以至行为模式, 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 农民的市场经济和市场主体意识不强, 抵御市场风险、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很弱, 勤劳不能致富、增产不能增收等现象时有发生。

4.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

4.1 调整收入分配体制,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首先, 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其次,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农业作为弱质产业, 需要国家政策的保护。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同样也不例外。再次, 从实际出发,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是国家依法为公民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的安全网。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 我们实行得较多的是送温暖式的或节日型的救济, 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稳定性, 国家和社会应该始终履行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 使社会救济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2 提高农民素质, 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首先, 提高农村人口的基化素质。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国家应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扭转长期以来大多由农民承担基础教育经费的状况, 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名副其实。其次, 着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农村基层干部是党与广大农民联系的桥梁, 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 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选拔干部时应把文化、技术等素质作为重要依据, 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

摘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着重从调整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农民素质、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入手, 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研究 篇10

1城乡教师队伍差距较大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 很多地区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 都可看到崭新的校舍、优美的校园和现代化的配套设施, 不断加大的教育有效投入在改善了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 推进了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同时, 切实缩小了城乡学校的差距。但教育均衡发展首当其冲的严重问题仍是城乡教师校际差距较大。

1.1学科结构失衡

如果单纯从总体数量角度考察, 渝北师资队伍呈现农村学校教师超编而城区学校教师缺编。但从学科结构分析, 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存在学无所教、学非所教的现象, 表现出以学科教师不配套为特征的结构性缺编。一般情况下, 农村学校的语文、数学教师相对充裕, 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如外语、 体育、音乐、美术等) 教师则严重不足。很多学校教师兼课现象比较严重, 他们往往将主要精力花在要“统考”的学科上, 对于兼代的所谓“副课”则予以应付。为了满足教学需要, 一些学校的课程只能由略知一二的教师“客串”。有些课程对学生来说, 可望而不可及。

1.2年龄结构失衡

根据大湾、茨竹、兴隆三镇学校的调查数据表明 (图1、 图2、图3) , 由于调动受职称、编制的影响, 教师年龄呈老龄化趋势。“三镇”教师平均年龄分别是大湾镇43岁左右、茨竹镇42岁左右、兴隆镇45左右, 其中两岔河小学49岁左右, 同仁完小、茨竹小学、兴隆小学教师平均年龄都达到47岁左右。通过调查发现, 农村教师对工作环境与生活需求水平的提高, 使农村学校长期处于“要人难, 留人难”的尴尬境地。随着年龄结构的老化, 使部分地区可能面临年龄断层的局面, 呈现皆老无少的状况, 造成进取激情相对不够, 职业倦怠明显, 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部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 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 课余抓业务自修的少, 搞休闲娱乐的多。

1.3学历结构失衡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小学教师专科学历、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在逐年递增, 中专及以下学历在逐年递减。以兴隆、大湾、茨竹三镇学校的调查数据为例:茨竹镇有教职工346人, 其中专任教师小学119人、初中75人, 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48人、专科学历69人;大湾镇有教职工160人, 其中专任教师小学97人、初中51人, 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84人、专科学历64人;兴隆镇有教职工132人, 其中专任教师小学65人、初中58人, 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51人、高中学历3人。但农村总体上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所占比例较城市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中小学教师中,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学历证书都是通过函授、电大等在职培训取得的。后学历特征使他们的教育理念、知识体系、教学技能、综合素质没有及时得到提高, 不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1.4职称结构失衡

以兴隆、大湾、茨竹三镇学校的调查数据为例:茨竹镇有专任教师小学119人、初中75人, 其中职称正高0人、副高25人、中级134人、初级151人、未评9人。大湾镇有专任教师小学97人、初中51人, 其中职称正高0人、副高4人、中级67人、初级74人、未评3人。兴隆镇有专任教师小学65人、初中58人, 其中职称正高0人、副高8人、中级58人、初级57人。三镇学校的调查数据表明, 农村学校专任教师中级以上职称比例虽然与全区总体水平相当, 无显著差距, 但全区所有正高级职称教师全部集中在城区中小学, 农村学校一个也没有, 意味着农村学校无专家型教师。

1.5专业素质失衡

新课程理念, 以及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新新教学模式的兴起, 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而农村地区却由于地理、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相对城市而言, 在师资专业素质方面存在诸多失衡现象。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对新课程不适应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不适应, “整合”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 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相关知识缺乏, 面对“综合课程”很多人不知所措, 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更使很多农村教师感到知识严重不够用;二是专业能力不适应, 重视“教”的能力而轻视“导”的能力, 具备“控制”的能力而缺乏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重视“演绎”教案的能力而缺乏依据学生的问题、动机和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设计”的能力, 具备机械执行课程的能力而缺乏主动研究、开发课程的能力;三是专业精神不适应, 面对经济待遇偏低而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日益强化之间的矛盾, 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心态严重失衡, 思想动荡, 反映出专业操守的不适应。

2城乡教师队伍差距较大的原因分析

2.1教师编制政策存在机械性, 造成农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 编制部门按师生比编制教师数量, 导致城市教师数量越来越多, 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因学生逐年减少而教师编制数量有限, 致使急需配备的紧缺学科教师无法配备, 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教师没有解决相应的编制。据调查统计, 兴隆、大湾、茨竹三镇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好, 各种功能室及各项器材都按标准配备, 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齐配足。然而20人以下的班级人数, 大湾镇有7个班, 其中金安完小一年级8人, 华宇希望小学一年级9人。按师生比计算, 这些学校教师不仅不缺编, 反而超编, 但是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却奇缺, 从而造成农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失衡。

2.2教师职称政策存在偏向性, 造成农村学校教师职称结构失衡

政策偏差是教育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在这些政策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 形成的城乡区别对待的教育政策, 或者可以称为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 纵观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 在很长一段历史里有难以割舍的城市情节, 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有时成了教育政策的遗忘者和受歧视者。以教师职称政策为例, 文件上虽然强调要向农村学校倾斜, 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职称岗位结构比例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以重庆市将颁布实施的教师职称结构比例为例, 市级重点中学高级职称为35%, 而小学高级职称为10%、初中高级职称为15%。众所周知, 市级重点中学绝大多数都部署在城区, 农村的市级重点中学少之又少, 这就造成城市学校的高级职称教师多而农村学校少, 致使农村学校教师职称结构失衡。

2.3教师调动政策缺乏平衡性, 造成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失衡

调查显示, 由于渝北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区, 加之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门槛较低, 于是大量学生转入城区就读, 城区学校流入人口过快过多, 大量改扩建学校, 需要大量的教师。因此, 近三年, 教师由农村考向城区的较多, 大湾镇调入7人, 调出22人;茨竹镇调入6人, 调出43人;兴隆镇调入3人, 调出30人。而调出的绝大多数都是参加工作不久、尚未评上中级以上职称的青年教师。原因有二:一是受职称岗位设置的限制, 城区学校无中级及以上的职称岗位, 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中老年教师若调入城区学校, 将无法享受原来的职称工资待遇, 因而不愿调动;二是教师调动要参加教学能力考核, 中老年教师无专业实力与青年教师竞争。正是基于此, 调入城区学校的主要是青年教师, 而留守农村学校的则是中老年教师, 从而造成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失衡。

2.4教师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 造成农村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失衡

由于农村教育本身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针对农村教师的专业支持体系, 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体系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针对农村教师尚未建立常规化、连续性的培训机制;专项培训以骨干教师为主, 全员培训难以保证质量和稳定性;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难以深入参与网络学习, 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农村教师培训的参与方多元化, 但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和资源整合;培训的内容、方式及培训者知识结构脱离农村教育的实际。这些都可能导致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教师基本素质层面出现差距, 且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2.5教师交流机制缺乏有效性, 造成农村学校教师帮扶工作失衡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机制, 尽管《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等都强调要加强组织教师的流动, 但对参加流动的教师构成及人员比例、教师流动年限、教师的待遇以及流动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等并未做出合理安排。目前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基本上还是一种自由、自主的流动, 制度化、合理化的流动机制尚未形成。近年来, 国家和各级政府为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也实施了诸多促进教师流动和扶持农村教育发展的举措, 如实行特岗计划、教师支教、教师轮岗、免费师范生等措施, 缓解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短缺问题,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但教师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必然要涉及到被交流教师以及所在学校的切身利益问题, 这些都需要相关配套措施予以解决, 但事实上现在还没有相应的对策。据调查, 一些城市学校过分强调自己学校的利益, 担心教师交流打破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因而不愿意和农村学校进行教师交流。特别是比较优秀的教师, 学校更是不愿甚至不敢放开他们去乡村支教。这种情况的存在, 明显地成为了城乡义务教育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巨大障碍。

3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的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一:政策保障, 政策倾斜。

1) 建立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小学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实施方案》《教师交流》等文件, 通过“双选”与“公选”并举的方式, 招聘大学毕业生和引进在职骨干教师。制定并落实鼓励城市中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的相关措施, 切实保障城市教师尤其是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 时间一般应在二年以上, 并将教师支教作为其晋升职称和职务、参评优秀教师和更高一级职称教师的必备条件。

2) 建立合理流出流入机制, 确保教师队伍稳定。长期以来, 优秀教师的流动主要从农村流向县城、流向市区, 从办学条件差、待遇差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学校。教师这种不合理的流动导致强势学校更强、弱势学校更薄弱, 加重了农村教师队伍紧缺, 特别是优秀教师严重不足。要给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和补贴, 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各种待遇, 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留住优秀教师,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改变新进教师分配方式, 走出凡是新教师都必须分到农村学校任教的误区, 调换一下顺序, 把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分配到管理规范的城区学校任教, 通过优师的“传帮带”, 通过学校严格的管理, 经过三、 五年的培养, 新教师很快就成长起来, 然后, 放到农村学校去, 他们将会独当一面。

3) 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政府应设立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鼓励城乡教师交流的专项经费, 并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 专款专用。要大幅提高边远山区和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 设立的边远山区津贴应大幅度超过城市教师的待遇。对从城镇到农村支教的教师, 给予补助, 给予奖励,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对城镇学校对口支援、接待农村教师进修学习的学校, 也要制定相应的要求与激励政策。将城市学校老师帮扶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与实效作为考核、奖励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的重要考核内容。中小学教师评聘中级、副高以上职称和干部提拔时, 必须要有在农村和边远山区学校多年工作经历。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活力, 消除职业倦怠, 学习不同学校的先进教学方法, 又可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知识、年龄等结构,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

对策建议二:均衡配置, 解决难点。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足额配备教职工附加编制。优化城乡音、体、美、科、 劳、信息技术等学科专职教师结构, 着力调整教师岗位结构。 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必须根据学校布局、与学校和教学点数量及学术数量来综合核定。应加强城乡中小学教师的编制核定工作, 逐步建立起适应城乡实际需求的弹性编制管理制度。核定农村教师编制时, 不仅应坚持城乡平等的师生比核定标准, 而且还应根据农村学校的现实情况, 根据农村中小学生源分散、教学点多、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 充分考虑师/科比、师/年级比、师/周课时比等因素进行核定。针对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适当增加教师编制, 多招聘一些青年教师, 特别是农村地区音乐、美术和生活老师, 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医、教辅、后勤人员的编制也应该按各校实际需求尽量予以解决。

对策建议三:均衡培训, 突出重点。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学历提升工作的意见》, 重点鼓励支持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水平。广泛开展教师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 研究和制定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交流的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特别针对农村学校师资少、工作任务重、抽不出时间到城市学习的问题, 教育部门可在保证教学内容、时间与质量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 允许农村学校统筹安排、灵活调整教学时间, 也可以超编制为农村学校配备更多的教师。这样, 一方面能缓解农村教师不足和教师素质较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农村教师队伍自身的造血功能。

对策建议四:搭建平台, 公平成长。

一是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提高。二是创新干部教师培训制度。三是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采取转岗培训、城乡交流、 顶岗置换、脱产培训、名师带教、校本研修等方式。四是加强名师骨干教师培养, 成立区级名师工作室、建立区内“影子学校”培训基地等。在此基础上, 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举办 “我的教育梦”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组织开展“三学三改三立”专项教育活动、组织精品课赛课活动、组织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等, 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任课教师参与其中, 通过观摩、学习、参与、展示等形式确实提升城乡教师素质。

对策建议五:科学调配, 流动教学。

城乡教师队伍的差距是历史发展造成的, 而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也必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在这种背景下, 地处农村的乡镇不能坐享改革红利, 而应积极作为, 科学调配教师资源, 建立流动教学制度。由学生“走读制”变为教师 “走教制”, 各乡镇教管中心建立教师周转站, 对教师实行集中动态管理, 薄弱学科教师不固定分配到一所学校工作, 这些教师的吃住由乡镇统一安排, 早晚由镇教育管理中心指派车辆接送, 根据实际需要流动为每所学校上课, 以此缓解学科教师不配套的矛盾。

综上所述, 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 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统筹城乡师资, 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实现教育公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均衡是相对的, 发展是才长远的。解决城乡师资统筹难题要有系统的眼界, 立足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来思考。不能仅仅是各种应急的、短期的治标之策, 更应该着眼于长远, 建立一套长效机制。首要的是政府要有勇气担起责任, 以制度做保障, 一手抓配置, 一手抓提高,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严把农村教师入口关, 创新教师培训方式,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适度倾斜农村教师待遇,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 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 逐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由此, 相信统筹城乡师资,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实现教育公平, 不再是一句空话。最终实现强化城乡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城乡教师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者,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聚焦农村教师[R].2008.

上一篇:幸福的沸点下一篇:追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