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2024-05-02

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精选6篇)

篇1: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中共昌乐县委书记 王树华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减少农民、增加居民、“消灭”农村,最直接的方式是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最大限度地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居住,鼓励支持农民向小城镇聚集,组织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近年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昌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尽管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与形势要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必须在这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解决“怕”的问题。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存在“怕”的思想:怕自己不行,没有信心,底气不足;怕风险,怕赔本,怕干砸了,不敢创业;怕劳心费神,不愿吃苦受累,习惯过穷日子。为此,我们引导广大群众要牢固树立“敢”的意识,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勇往直前、永不止步;要敢闯敢试、敢担风险,不畏挫折、不怕失败,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敢于吃苦受累,敢于掉皮掉肉,不管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二是克服“满”的思想。重点克服知足常乐、固步自封的心态,牢固树立奋勇争先、1

争创一流的意识,不断提升标杆,勇于跟富的比、与强的赛,是全村第一的要向全镇先进看齐,是全镇先进的要向全县一流看齐,是全县一流的要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最好迈进。三是提升境界。引导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解放思想,坚持用十年后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现象,用十年后的思维研究今天的问题,用十年后的办法发展今天的事业,着力解决境界、气魄和胆略问题,切实做到敢想、善变、能干,既跟得上又拿得下。要带头创新求变,对看不惯的变观念、想不通的变思路、推不动的变办法,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全民创业,增收致富

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人口比例结构,关键是解决一个“钱”字。全民创业就是解决“钱”的问题,在全县上下大力弘扬“追求财富、创造价值、倡导竞争、激励奋斗”的创业文化,鼓励支持“干部干事业、能人办企业、群众创家业”,努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岗位、家家有产业”的目标,尽快在全县形成“泛老板化”的新局面。

一方面,坚持“农内”创业,重点是推进规模化种植、工厂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规模化种植,就是加快土地流转,将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集中,发展农场经济,实现集约经营,提高生产效益。工厂化养殖,就是加快养殖基地和小区建设,大力实施统一购进、饲养、防疫、销售的工厂化运作模式,增强养殖业抗风险的能力。标准化生产,就是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行有机农产品生产模式,把种、养、加的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范畴,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特别是重视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合作社、龙头企业为载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把农民纳入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运营体系中来,使农民有组织、有计划地进入市场。

另一方面,坚持“农外”创业,主要是发动农民大胆离土创业、离乡创业,积极上项目、搞企业,办实业、创家业。一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题宣传活动,营造起人人想当老板、个个争当老板的浓厚氛围。二是分类引导,多渠道创业。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服务、指导力度,不断拓宽创业空间,能搞工厂的,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让其当老板;不能搞工厂的,加强培训、提高技能,让其当职工;不能当职工的,加强引导、提供岗位,让其当民工,并动员他们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创业,真正让所有的农民群众都在创业中有所作为。三是党员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在全民创业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既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带头创业致富,又要乐于带富、善于帮富,现身说法、传授经验,成为全民创业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

三、搭建平台,提供载体

缩小城乡差距,除了要解决“钱”的问题,还要搭建好载体平台,搞好配套服务,为农民变居民、农民变市民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加快宜居宜业城市建设。一方面,强化产业支撑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工业化,通过抓招商引资、现有企业膨胀和新上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城市建设的核心支撑力量和拉动劳动力就业的主导力量。抓好现有企业膨胀,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膨胀扩张步伐,加大上新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充分抓住昌乐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的有利时机,立足境内火山、宝石、温泉、石祖林、齐文化等资源,加大包装、宣传、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旅游、餐饮、文化等产业,努力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另一方面,加快宜居环境建设。重点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扩大劳动和社会保障覆盖面,让进城农民享受到与城区居民同等的居住、教育、卫生待遇和生活保障,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坚持高起点规划,做到功能分区、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经济繁荣。功能分区,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办公、商贸、产业等功能区,避免走弯路、枉花钱。设施配套,就是在总体框架下,统筹考虑道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避免建了拆、拆了建。特色鲜明,就是根据当地文化特色、资源条件、区位优势等科学定位、彰显特色,不能千城一律、千镇一面。经济繁荣,就是大力建设经济百亿元镇和财政亿元镇,强化经济支撑。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延伸拉长优势产业链条,进一步壮大镇级财源;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引进和新上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培

植新的镇级财源。高标准建设,坚持分片开发、组团建设,分步实施、一次成景;严格建设标准,提升建设档次,不干则已,干就干出境界和水平、干成“亮点”和“精品”。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就是按照“富裕、文明、有特色”的标准要求来建设新农村。富裕,就是群众收入高,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县领先。文明,就是民风淳朴,村容整洁,社会和谐稳定;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班子坚强有力。有特色,就是在村庄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独具特点,既可以是产业村,也可以是生态村、文化村和旅游村。

四、搞好服务,创造环境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投资者发财、昌乐县发展、老百姓受益、干部出业绩、共建共享成果”的发展理念,设身处地的为投资者着想,全力以赴帮助投资者解难题、搞服务,让他们愉快地扎根昌乐、创业发展。推行“包办式”服务,坚持把企业和投资者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把企业和投资者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竭尽全力解决。端正服务态度,对投资者、企业、群众提出的问题,只有义务说怎么办、什么时间办好,没有权利说不能办、办不了,真正做到问题能解决、困难能克服、事情能办好。大力发扬“5+2”、“白加黑”精神,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星级服务、限时办结”工作机制,确保最短时间内将事情办好,让投资者称心满意。二是变通服务。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无禁区”的观念,只要不违法,能怎么办就怎么办,怎么能办好就怎么办。

别人没有的政策我们可以有,别人没想过的招数我们可以想,别人没用过的办法我们可以用,就是要穷尽一切办法搞好服务,全力以赴推进经济发展。三是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发展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狠抓反面典型,无论是谁,只要是撞在“枪口”上,就要严惩不贷,决不手软。

篇2: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中共靖边县委 靖边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靖边县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以来,全县用于“三农”的总投资超过5亿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县立足自然条件优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根本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核心,以“强基础、促增收、惠民生”为根本要求,大力实施以工哺农、产业富民战略,以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产业发展、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农民基本技能培训“五基工程”为根本抓手,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以“三化”促“三农”,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多元化发展,成为陕北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新亮点。

一、立足能源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

1992年油气大开发以来,靖边经济的发展基本上依靠油气资源原料的简单输出,本土能源资源加工链条很短,产品的附加值很低,资源未能得到深度转化。为改变能源工业这一格局,全县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建设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思路,重点加强了五方面的工作。一是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大力支持延长集团靖边采油厂和榆林炼油厂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量,扩大产能,做大做强。靖边采油厂原油产量由2005年的39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78万吨,翻了一番;榆林炼油厂加工原油由2005年的90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224.8万吨,增长了2.5倍。

二是招商引资,推进地方天然气资源转化。2006年,县上从中石油争取到1.5亿立方米/年天然气用气指标,引进西安西蓝日处理5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项目,年处理天然气量1.5x10m。项目总投资3.3亿元,2010年建成投产。正常年销售收入2.9亿元,年利税总额7159.4万元。该项目的建设,实现了我县地方天然气资源转化利用项目“零”的突破。

三是企地联手,促成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落地靖边。2007年4月以来,县上积极主动地争取延长集团大项目投资,企地联手,促成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落地靖边,园区总投资近400亿元,其中一期建设180万吨甲醇、150万吨DCC、60万吨DMTO、60万吨聚乙烯、60万吨聚丙烯五套装臵,投资270亿元,2012年7月正式投产。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实现利税36亿元。同时,延长集团总投资达150亿元以上,销售收入达150亿元以上的盐化工项目正式落户靖边,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14年建成投产。根据总体规划,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83最终将建设成为投资过千亿、产值过千亿、年产甲醇千万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省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

四是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华电集团5兆瓦太阳能光伏项目、美国应用材料公司1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均已启动,鲁能、国电、华电、大唐、华能等国家五大电力集团也将在我县建设风力发电项目。预计在“十二五”期间,靖边县将形成1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和1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基地。

五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上先后出台了《靖边县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8个政策性文件,投资1亿多元开工建设了中小企业创业园,扶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发展工业经济,发挥工业强县优势,到“十二五”期间,全县地方可支配财力有望达到50亿元以上,完全具备大规模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二、立足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城镇化建设,打造农民增收新平台

靖边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已建成的包茂与青银高速公路、即将建成的太中银铁路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包茂高速公路复线、鄂尔多斯至靖边铁路和高速公路,使靖边成为连接东西、通达南北的西部重要交通枢纽。处在高速公路和铁路交汇点的靖边县城所在地,地势广阔平坦,周边有规划建设的能源化工园区、农产品加工区和生态旅游区。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全县提出实施以“高昂龙头,四足起跑,整体腾飞”为思路的城镇化“龙腾”战略,即以县城为“龙头”,以县城周边的杨桥畔、东坑、镇靖、海则滩四城镇为“四足”,建设形成一个城郊经济圈,带动全县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一是高水平规划,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建设陕北第三大中心城市的规划要求,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5.5 亿元,建成县城长庆路、南环路等24条市政道路,城市道路总里程达到50.5公里,较2005年增加21.7公里。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10平方公里扩展到3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原来的不足10万人增加到15万人。县城发展带动了中心乡镇建设,形成了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的格局。

二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服务向农村普惠,基本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重点改善农村水、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截止目前,全县解决了近2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农村人畜安全饮水目标。新修通村油路617公里,182个行政村通油路,成为榆林市率先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的第一县,基本形成了城乡1小时交通经济圈。大力实施“光明工程”,解决了70个无电自然村通电问题,架设10千伏农网线路350公里,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电目标。农村微波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四期、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三个一百”、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四年来,累计完成植树造林38.7万亩,全县以灌木为主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7.34%,较2005年增长了2.2个百分点。

三、立足自然条件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拓展农民增收途径

近年来,全县始终把促进农业农村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围绕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这一目标,狠抓“菜、畜、薯”三大基础产业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夯实农民持续增收基础。

一是“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2006年以来,全县积极培植壮大蔬菜、马铃薯、畜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努力建设三大基地,形成三大支柱。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2.4万亩,较2005年增加4.4万亩,增长55%;其中设施蔬菜3.2万亩,较2005年增长了10倍。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发展规模养殖。2009年,全县羊子饲养量156.5万只,比2005年的95万只增加61.5万只,生猪饲养量48.6万头,比2005年的17万头增加31.5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7.32亿元,比2005年的2.25亿元增长了3.26倍,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畜牧业已经成为靖边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按照种薯、反季节商品薯和专用薯三薯并举的思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马铃薯产业。2009年,全县种植马铃薯45.2万亩,较2005年增长了15.2万亩,增长50.7%;其中夏马铃薯10.2万亩,较2005年增加8.2万亩,增长164%。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4.3亿元。马铃薯产业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人均达到1000元以上。在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我们还更加注重发展优势产业。2009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34.2万亩,较2005年增加6.2万亩,增长22%;其中地膜玉米22.2万亩,较2005年增加5.6万亩,增长33.7%。小杂粮面积达16.4万亩,较2005年增加0.6万亩,增长3.8%。

二是大力引进和推广良种良法。全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农业科技专项经费,先后引进试验示范新技术40多个,示范推广新品种100多个,促使作物种植格局、品种结构向精细品种、特色品种、稀有品种转变。引进推广了13大类23种新型农机具13916台(部),较2005年增长了7.26倍,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加大中南部地区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县财政每年拿出“三农”总投入的10%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南部白于山区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板块扶贫开发战略,加快中南部地区涧地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2006年以来累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2.7万亩,其中开发涧地9.4万亩,有效改善了中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四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为最大限度降低农民闯市场的风险,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县上坚持把利益让给农民,把风险留给政府,遵循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农业生产规律,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使农业生产潜力得到大幅提升。全县建立起131个菜、畜、薯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合作社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大市场。每年仅外销农产品一项,为全县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

五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成绩显著。2007年以来,全县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在玉米、马铃薯和小杂粮示范种植中,连续创造了10项全国第一。2007年,玉米单产达1234.3公斤,创全国百亩连片单产第一;专用马铃薯平均亩产4768.5公斤,是世界先进国家平均亩产的1.5倍,最高亩产达到5136公斤,创全国单产最高记录。2008年,1250亩玉米平均单产达到1048.3公斤,创全国千亩集中连片单产第一;3万亩夏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3810公斤,创全国万亩集中连片单产最高记录;1280亩鲜食薯平均亩产达到4245公斤,创全国千亩集中连片单产最高记录;1140亩专用马铃薯平均亩产5037公斤,创全国专用马铃薯千亩连片单产第一;30.25亩甜荞平均产量达到164.6公斤,为全国第一;13.44亩高粱平均亩产达到567.3公斤,为全国第一。2009年,千亩黄芥和核心样板田单产连创两项全国纪录。千亩连片和万亩连片玉米、专用马铃薯和夏马铃薯生产走在了全国前列。我县的现代设施农业,引领了全市全省的现代农业发展。

六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以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及其以上为主要标准的“五星级”新农村“创星达标”创建活动,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问题。四年来,全县共建成星级新农村44个,其中“四星级”6个,“三星级”5个,“二星级”8个,“一星级”25个。涌现出红墩界镇尔德井村、东坑镇黄家峁村等一大批在全市全省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新农村。

七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09年开始,每年在全县选拔1名优秀的村支书或村主任任副乡镇长,享受副科级待遇,特别优秀的可以选拔2名。同时,把村支书和村主任的经济待遇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这在全市都是不多见的。

四、立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累计完成投资1.64亿元。对年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月收入低于180元的城镇居民纳入城镇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四年来累计保障84000人次,共下拨农村低保款4320万元。保障范围从2005年保障9200人的基础上扩大到30000人,增长了326%,保障标准在2005年年人均补差20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年人均补差780元。保障线由2005年的625元提高到今年的1000元,并2006年开始,双节期间每户增发1个月保障金和100元取暖费。五保供养标准由2005年的600元提高到了2400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1%以上,失业、养老等五大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认真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城乡居民住房保障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实施城市住房保障工程、农民安居工程和灾民倒房重建工程,建成廉租房4500平方米,农民安居工程500多户,为3400多户农民损毁房屋进行了重建和维修加固。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先后安臵大中专毕业生800多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00多个。民生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篇3: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产品结构,黑龙江省

新世纪以来, 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与20世纪80年代后状况相比, 农村基础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农村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完善。然而, 城乡差距仍然很大, 尤其是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已成为制约缩小城乡差距的瓶颈因素, 同时这也会对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 解决好三农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产生不良影响, 因而创新路,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当前显得十分迫切。

一、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1.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2007年,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245元, 比1980年增加了9 825元, 增长23.4倍, 年均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132元, 比1980年增加了3 924元, 增长18.9倍, 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2.5倍, 年均增速相差0.9个百分点。1980年黑龙江省城乡收入差为212元, 2007年城乡收入差达到6 113元, 收入差距以年均13.3%的速度扩大。1980年以来, 城镇居民收入每提高1 000元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 而农村居民收入每提高1 000元则需要超过六年的时间[1]。

2. 城乡居民收入比不合理。

1980年以来,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呈现了由高到低, 再由低到高的态势, 2000年后逐年攀升, 由1980年2.02∶1扩大到2007年的2.48∶1。按照国际惯例, 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1 000美元时, 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1.7倍[1]。

3.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偏高。

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来看:1981—2007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呈先降后升的态势。2000年前为过渡期, 2000年以后, 差异系数始终高于0.5, 2003年达到0.62, 2006年为0.61, 在居民收入上城乡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1]。

二、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1.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完善, 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

近几年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直稳定在300亿公斤以上的水平, 粮食商品率达到70%以上, 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然而, 全省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比例并不协调, 省内许多自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畜牧业在黑龙江省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潜力没有发挥出来。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均在50%以上, 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达到60%~70%。黑龙江省2006年畜牧业总产值为500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42%, 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

2.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抵御旱涝灾害能力较弱。

黑龙江省河流纵横, 水资源比较丰富, 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汛期水多, 非汛期水少;东部水多, 西部水少。黑龙江省现有大中小型水库679座, 总库容量95.9亿立方米, 但是其中病险水库有552座, 占现有水库总数的81%。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也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2006年底, 全省共打钻机电井22.3万眼,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4.8万公顷, 占全部耕地面积的26%;节水灌溉面积为158.7万公顷, 仅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5.6%。2007年全省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旱灾, 造成粮食作物接近绝产面积871万亩, 受灾面积达5 011万亩, 给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2]。

3. 资金投入不均衡。

近年来, 由于农业效益低、风险大及银行对城市的偏好, 银行、信用社对农业的贷款日益下降, 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2007年黑龙江省财政支出中对农支出为106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6.23%, 与发达国家30%~50%、发展中国家10%~20%的支持水平相比还很低。降9.8个百分点[2]。

4. 非农产业收入增长困难。

近年来, 在黑龙江省的农民收入中, 非农业收入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小。非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 全国平均水平为31%, 上海为77%, 北京为61%, 浙江为47%, 黑龙江为16%, 黑龙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1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下岗职工增多, 许多城市都制定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 导致黑龙江省的农民外出打工比较困难, 和黑龙江省的乡镇企业发展滞后, 农民不能就地就业。

三、增加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1. 调整产品结构,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由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 从而导致黑龙江省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 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 首先要围绕“特色”抓调整, 就是从黑龙江省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特点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出发, 发挥比较优势, 在“特”字上做文章, 在名、优、稀、新产品开发上下工夫。所谓“特色农业”, 就是优质、优势、适销、新型的农业、高效益的农业, 如2004年绥化市以“寒地黑土”作为一品牌, 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十大系列109种产品和15个寒地黑土原产地证明商标, 使绥化市绿色物产以统一的品牌捆绑进入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绥化市早以寒地黑土物产闻名遐迩。其次是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 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带动优势产业和特色品种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一是农业生产设施方面, 重点解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田灌溉工程标准低、水土流失严重、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大等问题;大力修筑蓄水工程、调水工程、输水工程, 利用秋季进行蓄水调水, 提前补水和充分利用天上水, 合理利用地表水, 科学利用地下水。二是重点解决农村用电问题, 加快农村电网建设。积极推动农网建设的改造工程, 统筹城乡电网发展, 积极推进“户户通电”工程。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 建立能源作物栽培和液体燃料转化示范基地,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三是完善农村交通设施。2005年, 全省已有5 482个村通了公路, 其中1 489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 受益人口达1 255万[3]。目前, 要加快公路运输主枢纽、运输中心场站项目及客运站的建设, 以尽快形成人流、物流集散中心, 促进城乡交流, 进一步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绿色食品优势。

黑龙江省具有非常独特的地缘优势, 即独特的寒地黑土资源。寒地黑土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由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 以其有机质含量高, 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农耕而闻名于世。从多角度分析看, 黑土都堪称是“土中之王”。寒地黑土因其十分稀缺而宝贵, 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地。为此, 要大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坚持以退耕还林 (草) 为重点, 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 切实发挥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速度。完善中小河流治理防洪工程和配套建筑物建设。同时, 还要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科学施用化肥, 引导增施有机肥, 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全面提升地力。这样才能发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比较优势, 突显黑龙江省在全国农业结构中的独特地

3. 强化农业投入力度,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从黑龙江省现实情况来看, 强大的金融资本的投入是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必要基础。一是逐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全面简化繁杂的小额贷款申报程序, 扩大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范围和金额上限, 满足农民生产及加工、运输、经商等方面的贷款需求;二是放宽民营经济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条件, 创设和重组一批县域小型金融机构, 培育村镇银行、村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按照合作金融模式, 逐步提高民间金融活动的规范化程度;三是创新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 逐步把信贷投放延伸到对粮食深加工等产业链条上来, 发挥农村投资的方向性、基础性引导作用。重点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和贷款难问题。同时, 构建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 分散支农贷

参考文献

[1]刘文勇.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解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6, (4) :19.

[2]潘娟.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问题新思考[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网, 2009-03-07.

[3]我市农民生活质量现状与黑龙江省的比较分析[EB/OL].哈尔滨政府门户网, 2009-02-01.

篇4: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12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倡导农民培训方法,以农民培训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农民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中心是农民,落脚点是建立和发展以农民为中心的技术推广社区。彰武县农业田间学校成立4年来,培训农民上千场次,培训农民过万人次,在全县各种优秀技术的集成展示中,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对比与差异。效果让农民大开眼界,增长不少科技知识,为彰武县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2年粘虫灾害爆发,全县24个乡(镇)200万亩玉米田无一幸免,在这一场天灾面前,农民防治十分被动,但彰武县农业中心推广“绿保米玉米整体解决方案”,在玉米苗6月份进行推广整体喷施玉米整体解决植保方案,农民不仅未受损失,而且产量增加明显,而相邻地块减产八成或绝收,针对这一特殊案例,彰武县农业中心组织大量学员在房申村开展了几十场农民培训。在田间地头,由彰武县农业中心副主任曹友文亲自讲课,对农民从播种到秋收管理过程中农民缺失的田间管理植保方面,恶补知识短板,使农民感到自己种几十年的地,跟不上现在的科学形势,科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致富手段,在随后的几年生产实践中,农民把专业的农业植保知识深入田间管理观念中,农民学会了真正田间管理。

2013年,彰武县农业中心大力推广水稻综合高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四合城马连侵村杨广学水稻合作社,通过农业中心取土化验,计算氮磷钾用量,加入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等综合配肥,在秋季水稻测产中,亩产达到550公斤,而这个地区水稻产量常年在亩产400公斤左右。彰武县农民田间学校抓住这个典型案例,召集全县水稻种植户,积极参与到水稻配方施肥计划当中,并由专家讲解水稻苗期病虫害防治,如立枯病、青枯病等防治方案,农民减少了损失,在全县水稻种植户中产生很好的口碑与社会效益,现在农民种植水稻离不开农业中心的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案等技术。

2014年,彰武县农民田间学校积极参与液态膜与纳米有机肥综合应用项目,对五峰、苇子沟、四合城等风沙大的区域农民进行培训,积极讲解液态膜应用带来的好处,在五峰火石岭子花生合作社,通过液态膜的应用,起到防风、提高地温、提高除草剂的除草效果,花生增产幅度大。玉米在四合城低洼地块玉米出苗率达到90%,播期提前7天,玉米活秆成熟,增产明显。通过这些案例,农业中心组织优秀农民到四合城刘家村田间地头参观,由高级农艺师讲解各种先进的、有推广潜力的液体薄膜等新技术,农民大开眼界。

2015年,彰武县提出种植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彰武县农民田间学校积极组织农民到二道河子乡“豇豆套辣椒”、“配方施肥高产区”、“美来土地托管标准田”参观。在农业中心高级农艺师的讲解过程中,农民知道他们的种地差距,并面对面进行知识问答,让有经验的农民参与,以身示范,积极推广他的做法,农民积极回答之后,由农业局高级农艺师专门详细讲解土肥知识,植保知识,种子知识,农机知识等,农民受益非浅。通过这样的讲解,农民发现平时错误的种地方式,并及时得以纠正。

2015年,彰武县农民田间学校在指导西瓜种植户时,积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植保方案,在四堡子、丰田等西瓜产区,在雨季来临时之前,组织农户参观学习,积极用二氰蒽醌、咪鲜胺等药剂治疗西瓜炭疽病和阴皮病,在授粉后积极采用美国世多乐先进管理经验,采用“果多乐”营养方案,让农民西瓜授粉率提高20%,瓜产量与品质提高明显,农民受益匪浅,现在彰武县农民种植与管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都会把西瓜种植与管理专家请到彰武,在西瓜地头田间为农民服务,效益增加明显,农民相信科技知识,一有田间学校瓜农都会积极参加。

通过几年的开展,彰武县农民培训由过去的被动变为主动,农民都积极要求参与到农民田间学校,主动学习,参观新型农民组织,大家共同建立一个农民现代技术微信群,有新消息时及新技术时大家共同参与评论,共同发表意见与建议。为农民田间学校更好地服务农民起到实际的指导意义,通过几年的培育,彰武县己经培育成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分布全县180多个村中,为本地区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成为一颗火种,必成为星火燎原之势,成为彰武县农业不可替代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春晖.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2004,(01).

[2]王山.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特点和创新[J].中国农技推广,2005,(10).

[3]王明勇,包文新.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发展与创新[J].中国植保导刊,2005,(11).

篇5: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1 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表现方面

1.1 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

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伴随着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而愈加显著。由表1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 2008年与2013年相比, 城乡居民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差值277.72元。同时, 农村居民的收入基数小导致从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来看, 城镇居民快于农村居民, 由2003年的2.61倍扩大至2013年的2.76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3年相关数据得出.

1.2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

农村中占大多数的低收入者财产性收入拥有量少、增长幅度小, 而占少数的高收入者财产性收入拥有量多、增长幅度大, 导致了财产性收入差距在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之间越来越明显。由表2可以看出, 在2008年至2012年, 农村高收入户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分别是低收入户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的17.35倍、24.41倍、15.92倍、15.96倍、16.80倍。由此得出, 农村高收入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明显高于低收入居民, 说明占少数比例的高收入居民拥有大多数的财产性收入, 财富正在向少数人集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2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中。

1.3 区域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

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区域条件、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优化结构以及理财投资能力等方面也制约着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由表3可以看出, 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在2012年东部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分别是中、西部的4.12倍和3.73倍。以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最高的北京市为例, 人均财产性收入是当年广西省农村居民的31.84倍。除此之外, 由于财产具有衍生性, 财产性收入差距在高低收入区间内反映更为明显, 还会受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影响 (蔡亦敏, 2009) 。

2 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成因检视

2.1 财产原因

居民的财产基数拥有量、区域经济的发展、投资市场的健全、社会保障的水平以及居民的受教育程度都与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密切相关。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决定着所拥有的财产数量。当前, 我国居民财产占有不均衡、群体差距较大, 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 而财产从收入中转化而来, 农民长期以来收入水平过低、财产基数较小, 不利于财产规模的累积而限制了财产性收入的获得, 从而扩大了城乡居民在财产性收入上面的差距。其次, 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也受到财产结构的影响。土地、住房是农民最主要的财产来源, 财产性收入主要为储蓄存款且金融理财产品不多。例如农民对土地只有承包经营权, 在现行土地流转制度下, 能够从中获得的土地财产性收入少;同时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虽然较大, 但住房价值较低, 能通过租赁等形式在房产上获得财产性收入也颇受掣肘。

2.2 发展原因

经济发展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起着基础性作用。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区看来, 东部优势明显, 拥有资源、技术、人才优势等, 造成地区间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机会的不均等;中部位于内陆腹地较为偏远, 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单一, 多为银行储蓄利息收入;西部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 而且受到自然条件制约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发展缓慢。由此, 东部地区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途径多元, 而中西部较为单一。其次, “马太效应”也影响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冷崇总, 2013) 。“马太效应”会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产生不同作用, 发达地区具有更为强大的发展潜力, 也有更充足的资源聚合能力和人力资本, 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就越多元。以2013年最高的北京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例, 北京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716.4元, 对比发展相对落后的广西省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53.9元, 农民财产性收入差额由2005年的569.7元扩大到2013年的1662.5元。

2.3 市场原因

资源配置的手段是市场, 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金融市场中获得, 财产性收入拉大差距的成因之一就是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价格涨跌变化幅度。在房地产市场中, 据数据显示, 2012年底全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7.09m2, 其中砖木结构就达到15.92m2/人, 市值仅仅为681.90元m2。在土地市场中, 我国不适宜居住的生态脆弱地区就占到55%, 此外,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但是农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难以在农信社低效率的经营管理下得到满足, 同时也没有相对适合农民投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因此, 农民不能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来决定自己的投资途径, 特别是匹配中低收入阶层的、风险较小而安全性较高的理财投资产品明显缺失。

2.4 制度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着财产性收入差距。在以户籍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为特征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 农民面临着投资机会不均等的困境, 严重阻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 政府公共投入差距明显, 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 医疗保障、义务教务保障都主要集中在城市, 长此以往, 城镇居民的人力资本显著提高、劳动力供给充足, 从而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得以提高, 最终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而政府在农村的公共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如水利交通设施等。这些都阻碍了城乡融合及资源、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结合, 不利于农村金融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 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得不到保障。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及生活保障就是土地, 但目前土地产权关系模糊、未形成合力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也不完善, 土地的规模效益难以有效被发挥, 阻碍了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得、拉大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

2.5 素质原因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理财能力, 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内因, 进而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和与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之间的差距。

首先是教育水平, 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师资教育力量悬殊, 在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师资投入充足, 而在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投入欠缺。同时农民的知识储备有限, 文化素质偏低, 大多数农民缺乏市场意识, 也难以具备需要专业性较强风险投资能力和拥有规避风险的预判能力。特别是更为偏僻地区的农村居民, 对有风险的投资途径更是避之不及。其次是理财能力, 其财产性收入的多少和个人的投资意识、偏好和抗风险的承受能力息息相关, 这都是影响财产性收入获得的成因。而且在农民组织化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的同时, 相当多的农民在进行市场投资时都是以个人主体独立参与, 因此多会选择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的储蓄手段从而得到收益也较少的利息收入, 而高风险、高收益的有价证券往往得不到农民的青睐, 从而影响了财产性收入的获得。

3 缩小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3.1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理顺分配关系, 在确保增加农民收入的条件下促进收入再分配的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时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各类社会保险等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再次调节, 逐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给增加居民的财产基数提供条件,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也体现着社会的公平公正。效率和公平并不矛盾, 效率是调动积极性的关键, 而公平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衡量效率的圭臬。在稳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 不仅要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也要拉近中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财产性收入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 着重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因为农村居民一直以来徘徊在较低收入状态, 抑制了其财富积累的速度, 所以不仅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进一步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 切实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从而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异。

3.2 促进经济发展

从整体上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首先培养农民从业技能, 提升农村劳动生产率, 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进程, 也让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切实利益。其次, 制定相关措施, 大力扶持农民创业积极性, 使其工资性收入得到提高, 最终加快其收入资本积累, 为获得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同时, 促进城乡一体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要加快城镇和乡村间良性互动,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差距, 对产业、土地、人口、资源等这些资源要素进行整合, 通过规划引导, 加速城镇产业的聚集, 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使农村居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

3.3 完善市场体系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 “要保障农民宅基地的用益物权,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 探索农民增加住房财产性收入的渠道”, 为维护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权益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房地产市场中, 农村房屋租赁市场和买卖市场要在确权、确证、市场操作规范的条件下进行, 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权益。此外, 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金融市场也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 政府与金融机构应贴近市场, 拓展出适应农村居民的周期短、风险低、收益高、收效快等投资特点的金融产品, 为闲散农民的资金创新出一条投资途径, 使得农民财产性收入得以增加。

3.4 加强制度建设

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入手,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最根本的制度是土地制度、土地关系是农村最基础的生产关系、土地权益也是农民最大的利益情况下 (韩长赋, 2014) ,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 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 允许金融机构对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 会极大解放农村生产力, 使土地价值在市场中流通得到充分体现, 农民也才能从中拥有真正土地性财产收入。因此, 要在确权、确地、有证转让、规范公开的市场操作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条件下, 在原来的占有、使用、流转、收益等权益的基础上, 再赋予农民对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的权能,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韩长赋, 2014) , 缩小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其次, 要拓展农民增收途径,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建立投入增长稳定机制,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一, 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 建立相应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健康保险制度, 也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在自我保障的前提下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第二, 进行农村社会救助, 对农村中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农民, 通过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救助, 使受救助者能继续生存下去。第三, 进行农村社会福利救助。对农村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缺少劳动能力等特定对象提供相关社会公益性救助, 只有增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以自我保障为主的局面, 使农民可以安心地进行流转土地, 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3.5 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的自身素质不仅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也直接影响自身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和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大力投入农村教育师资力量, 还要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 也可以通过农村社区和村委会为农村居民开展投资致富的项目。同时, 还可开授一些投资基础课程培训, 转变农民理财投资的观念, 提高对风险的分析能力, 尽可能地规避投资风险, 调动农民的投资热情, 为加快财富累积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蔡亦敏.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4) .

[2]王婷.增加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评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12 (7) .

[3]冷崇总.关于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思考[J].价格月刊, 2013 (3) .

[4]赵华伟.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解决途径[J].改革与战略, 2010 (9) .

[5]张丹丹.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相关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人民论坛, 2014 (6) .

篇6: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农村住户处副处长鲍进分析说:“在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农民收入四大块中,直接决定农民是否增收、增收多少的关键性因素是工资性收入。”调查显示,前三季度江苏省农民人均现金收人7887元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977元,增长17.5%,增幅高于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率4.3个百分点。

2010年江苏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明显,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948元。尤其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增长较快,人均1401元,增长13.8%,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力量。种植业收入人均979元,增长7.4%。

江苏省省委农工办副主任诸纪录认为,“这标志着江苏省省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经济回暖苏北崛起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章寿荣分析认为,随着经济回暖,江苏省中小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增加,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较去年提高了不少。2010年,江苏还在全国率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了12%,进一步拉动了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

“苏北工业化的崛起和加速推进、企业劳动报酬的提高、务工条件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农民工返乡就业。”章寿荣说。

种植基地在江苏赣榆的连云港某食品公司总经理秦利说,其所在基地300名工人平均月工资超过2000元,总体比去年涨20%。

据统计,江苏省自2003年启动500万农民大转移已于2010年基本完成,农村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比重达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9%。

增加转移性收入推动农民收入结构转型

据了解,对于很多农户而言,虽然现在也挣了一些钱,但“土里刨出来的钱”相对不多,主要依靠打工。再说,农村里很多工厂吸纳的是40、50人员以及妇女,而他们的子女也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却不愿意轻易选择在纺织、玩具等低端制造企业就业。随着老一代农村劳动力渐渐失去劳动能力,目前农民整体增收能力依然薄弱,很多人提出担忧,今后农民持续增收靠什么?

江苏省省委农工办有关负责人提出:必须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国居民总收入差距中,64%是由城乡居民差距引起。今后江苏省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过程中,必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把富裕农民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2009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占比仅为10.3%。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两项占比为30.6%,尤其是转移性收入相差22.7个百分点。从绝对值上看,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为6493元,农民只有501元,差了13倍,其中最重要的一块离退休养老金更是相差22.4倍。这说明,我们要继续把增加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特别是转移性收入当作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选择。”诸纪录说。

据悉,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做了一系列工作,其覆盖面和受益人口出现了很大突破。

上一篇:柳絮起时轻轻唱下一篇:个人晋升工作总结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