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时间

2024-05-01

大学生课余时间(精选十篇)

大学生课余时间 篇1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时间管理包括诸于提高时间观念, 自觉珍惜时间;选定目标, 制定计划, 决定时间消耗标准;利用多种方式方法, 使时间消费合理, 并千方百计节约时间;诊断时间利用情况, 总结时间消耗经验, 找出浪费时间的原因并克服之;应用现代系统科学和定量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时间[2]。时间是宝贵的, 应该珍惜, 在懂得珍惜时间的前提下, 更应该懂得好好利用时间。人们往往用8小时去学习, 8小时去睡觉, 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利用剩余的8小时去选择做什么。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 对时间管理能力的强弱将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尤其是课余时间规划得当程度对个人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学时代与中学时代一样, 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成长阶段, 但大学时代又有其独特之处, 即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由学生自己支配的, 充裕的自主时间为大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大学生能否实现社会和自我的角色期待,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如何把握自己的自主时间权, 能否利用自主时间进行自我教育和实现自我完善[3]。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 往往缺乏对课余时间的规划。由此可以看出, 管理好大学的课余时间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 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课余时间浪费现象严重。

经过高中充实而有目标的生活, 来到大学, 一下子没有了明确的目标, 也懈怠了很多, 对自己的未来不知道该做怎样的准备, 偶尔会感到无聊和不知所措, 对自己真正需要和理想中的课余时间比较盲目, 盲目的同时却又不能认真对待课余生活, 浑浑噩噩, 不能作出合理规划。大学生有着充裕的课余时间, 但真正利用这个时间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的却很少, 有的人沉迷于网络中, 毫不节制地上网打游戏、聊天、看电视剧、逛淘宝。这种时间的浪费对自己几乎毫无价值可言, 这种浪费课余时间的生活状况脱离了社会, 不利于大学生各种技能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 不利于他们走向社会。因此, 自己要能合理安排时间, 首先对自己近期内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作一个理智的安排和分析, 并一步一步坚持行动, 然后在执行计划中不断修正和发展, 推动自己生活的不断完善。

(二) 课余时间管理方法不当。

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接触过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 对时间管理的概念是模糊的。很多大学生制定了自己的计划, 但因为时间管理的方法的不当, 使制定的计划很难完成, 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 而不懂得灵活变通, 不懂得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寻找更好的方法去达到目标, 习惯按事情平常的发展顺序去计划, 缺乏时间管理的技巧。时间管理方法的不正确性还表现在熬夜这一方面。不难看出,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熬夜这一现象, 他们以为熬夜是为了抓紧时间, 其实不然。熬夜学习的工作效率低, 还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长期下去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 课余时间管理的监控观、效能感弱。

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 它体现在一系列外显的活动中, 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及主观评估[4]。很多大学生对课余时间没有计划或有计划但很难实施, 进入大学之前,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 对每天要完成的计划也很清楚, 且可以做的很好, 但在大学期间却没有了对时间的安排, 面对大量的课余时间不知如何去分配。时间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 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 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因素[4]。时间管理的效能与个人的生活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效率。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关系密切。众所周知, 并非学习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 关键是找对方法来提高效率, 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有效利用时间, 分配好时间,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即将步入社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 对课余时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业成绩和生活质量, 甚至会影响个人人生目标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四) 缺乏时间价值感。

时间价值感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 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 对个体驾驭时间具有动力或导向作用[4]。明确时间价值是时间管理的根本, 所有成功都来自于价值观的明确。价值观是人生的指南针, 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它让人们分辨出何者为重, 何者为轻, 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 因为价值观是决定如何作出选择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 这是对时间最大的浪费,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 那么其他的时间管理技巧都属于多余。

三、提高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的方法

(一) 强化大学生时间观念。

大学生浪费课余时间的不良习惯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没有强烈的时间价值观念所引起, 他们没有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性和不可重来性, 因此, 应该从观念上让大学生认识到把握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加强时间意识,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不盲目消耗、挥霍时间。可以利用理论与实践教学, 生活管理等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营造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 使其体验到时间的有效利用, 让其充分认识到时间的真正价值, 认识到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是学习、事业成功的关键, 只有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才能使它发挥最大的效力。

(二) 多途径传播时间管理技能。

让大学生更多地掌握管理时间的技能, 可以通过多方面的信息去传播和采用多种方法去教育。如为大学生推荐、提供大量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 供他们阅读并丰富自己的时间管理知识;组织时间管理效率高且经验丰富的优秀大学生, 开展交流活动;开设有关大学时间管理专题的选修课与讲座, 传播时间管理理论与实践实务;教授科学的利用时间, 运用时间管理技巧, 培养一批得力干部, 使之在实践锻炼中掌握时间管理方法与技巧, 为其身边同学树立榜样[4]。另外, 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 应该给学生渗透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思想, 比如科学管理自己的时间, 不要浪费时间, 要根据自己的生物节律来利用时间等等, 使学生时刻不忘时间的珍贵和如何科学利用自己的时间[2]。

(三) 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1. 明确目标。

为了提高效率, 只有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 才能够针对某一件事高效地完成, 不会再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目标, 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 得过且过, 一而再, 再而三地放宽自己完成事情的时间, 造成做事的效率极度低下, 因此, 明确目标是对时间高效管理的前提。

2. 改掉拖沓的坏习惯。

拖沓这种习惯有形无形地存在于现在的大学生生活中, 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绩效有着不良的影响。他们认为只是耽误一点时间, 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其实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对没有完成的学习计划习以为常, 总认为可以放在明天做。拖沓者应该建立正确的行为时间观, 要形成“今日事, 今日毕”的思想观念, 不要给自己太长的时间期限去完成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去做的事情。

3. 合理安排时间。

在安排时间之前, 可以将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 根据优先程序分先后顺序。80%的事情只需要20%的努力, 而20%的事情是值得做的, 应当享有优先权, 并且可以分配多一点的时间去达到做事的质量。因此, 要善于区分这20%的有价值的事情, 然后根据价值大小, 合理分配时间。

四、结语

大学生课余时间是充裕的, 同时是极其宝贵的。培养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 提高课余时间管理技巧, 对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也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时间价值观, 掌握了时间管理方法, 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做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自己管理时间的自信心, 具有时间管理能力使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合理分配时间, 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多彩。

参考文献

[1] .楼天宇.论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 2009, 4:209~210

[2] .王媛媛.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4) :59~62

[3] .施爱民.当代大学生自主时间利用状况的比较研究——与二十年前大学生相比[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9 (5) :216~217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问卷 篇2

同学们:

大家好,跨过了大学的门槛,我相信同学们对大学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有一

个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问卷调查。希望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填写我们的问卷。十分感谢。

专业_通信工程___性别__男__年级__大二__

1、您每天早晨的起床时间是(A)

A6点B6点半C7点D7点半E 其它__

2、您现在每天(周一到周五)平均有(C)节课

A2B3C4D5E 其它__

3、您平均每天的课余时间大约有(D)个小时

A1-2 B2-4C4-6D6小时以上

4、您觉得您的课余时间怎样(B)

A太多B 合适C偏少D太少

5、您有关于课余时间安排的计划表吗(C)

A有,且严格执行B 有,但未严格执行C 没有

6、您平均每天的自习时间是(B)

A0-1小时B 1-2小时C 2-3小时D 3小时以上

7、您每天的睡眠时间(含午睡)大约是(A)

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E 其它__

8、您平均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D)

A<15分钟B15-30分钟C30分钟-1小时D>1小时

9、您每天上网花费的时间(B)

A0-1小时B1-2小时C2-3小时D3-4小时E4小时以上

10、您上网主要做(ABC)(可多选)

A查资料、学习B聊天、听音乐看电影C 玩游戏D 看新闻E其它

11、您有学生或社团组织工作吗(B)

A有B没有

12、您周末主要做什么(BEF)(可多选)

A学习B睡觉C逛街、购物、聚会D做兼职或义工E回家F 和同学闲聊G健身、运动H 其它

13、您觉得大学的课余时间应该做什么(C)

A学习B娱乐C交友D赚钱

14、您身边会有什么因素影响你的时间分配(A)

A 学校活动或课程安排B 朋友同学C 家庭情况D 没影响E 其它

15、您经常会在课堂上做什么(B)

A 专心听课B 玩手机C 看课外书D 睡觉E其它

16、您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BCD)(可多选)

A 可自由恋爱寻找伴侣B 可提供休闲娱乐场所C 可提供锻炼身体的场所设施D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E可提供自由展示自己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深阅读 篇3

关键词:校办读书节 课余时间 深阅读

提笔忘字、语言贫乏、趣味低下,一提起如今学生的语文素养,许多人都会用这些词来概括他们的水平。而追根究底,这些问题和学生的阅读面狭窄、阅读量不够、阅读层次浅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东厦中学六年来举办了6届读书节的主要目的。在校办读书节演讲竞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多种活动的影响下,学生们阅读面有所拓展、阅读量有所增加、阅读层次有所深入,语文综合素养也逐步提高,写出优秀文章并在各种征文活动中得奖的学生多了,谈吐得体、知书达理的学生也比比皆是。

笔者作为历年校办读书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这六年里,充分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指导学生深阅读,与学生共赏无数美文、探讨经典名著、交流细读课文的不同体验,收获良多,感悟良多。对此,本文拟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读书节初期,指导短篇深阅读

每年读书节初期,学校在进行主题宣传时,笔者便精心挑选多篇短文供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朗读。这些短篇美文,涉及人格熏陶、处事指导、时势点评等多个方面,学生在朗读中判断文中的是非曲折,接着在正式上课前自由发表他们的所思所感,教师再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尽管每节课花费的时间不多,但长此以往,学生的人格修养、为人处世都会往良好的方向發展。

如笔者每届所教班级学生路上遇见师长会主动问好让行,甚至学生在家言行举止越来越稳重成熟等。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价值显然不只是语文,依照今天的说法,它至少也遵循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规律,具有教书育人的价值[1]。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应重视育人价值,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积累一些正面的能量。

二.读书节中期,指导中篇深阅读

学生由于基础不同、阅历不同,经过读书节初期的指导,基本都能具备一定的深阅读基础。到各年级读书节演讲、知识竞赛、辩论比赛等活动逐步开展期间,笔者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给学生搭建深阅读的“脚手架”,指导学生进行中篇作品的深阅读。

当下的高中学生习惯于各种“轻松阅读”与“图画阅读”,对文本的细致阅读能力逐步下降,难以深入到文本中去探究。故而,语文教学的高效,应当着力于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这是众多注重深阅读教学的老师的共识,而对承载更多文化内涵的中篇作品的深入解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审美感受,体会深阅读之美。

如阅读中篇作品安徒生的《人鱼公主》,笔者以任务驱动搭建深阅读“脚手架”,其具体策略如下。

1.每天课后布置阅读任务及问题提示

2.每天课前讨论

每天课前利用十分钟时间对前一天的阅读任务进行讨论。

前两天的问题,只需要学生筛选信息,学生大多兴趣盎然,积极思考,他们的笔记中反馈的答案也大同小异。笔者请一位答案比较详尽的学生念出其答案,其他学生基本没有不同意见。

但随着问题难度的提升,学生的观点开始出现争议。例如针对“王子爱不爱人鱼公主?为什么?”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认为王子是爱人鱼公主的,但是因为她来历不明又是哑巴,只能作罢。有的学生认为王子从来就没有将公主看做爱人,因为他让她穿仆人的男装、和宠物一样睡在地毯上,最后更是迎娶了邻国的公主,一口咬定她才是他的救命恩人。还有的学生觉得王子爱不爱人鱼公主都无所谓了,因为他未来是一个国王,是不可能娶一个没有任何嫁妆、后台、能力的只能当花瓶而且还哑巴的来历不明的人鱼公主为皇后的。

从学生的回答当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已经借由笔者搭建的“脚手架”进入了深阅读的层次。在列举这些学生的答案时,其他学生可以借由这个契机进行探究甚至争辩。最后,笔者更和学生共享了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一文,引导学生对本文的认识进入更为广阔的理性层面。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以前觉得平淡无奇的文本变得摇曳生姿。可以有多元化的拓展思考空间,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更为浓烈。这些策略,都为接下来长篇作品的深入阅读夯实基础。

三.读书节后期,指导长篇深阅读

当本年级读书节活动成果汇报临近时,深阅读的东风已经扑面而来。结合活动契机,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主旨,在课前时间里不断质疑,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对已读的内容深入思考,推敲出新的心得,是笔者指导学生进行长篇作品深阅读的具体策略。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不断激疑,在解疑中学生的思维才会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发散开来,联系社会、联系古今,举一反三,实现语文素养的自我提升。

例如笔者借高二年级读书节举办知识竞赛前,和学生共读《红楼梦》时,先请男生们思考“宝钗和黛玉之间,你会选谁当人生伴侣?为什么?”女生们思考“你觉得自己更像宝钗还是黛玉?为什么?”学生答案精彩纷呈,各抒己见,但有趣的是大都更倾向于“会做人”的宝钗而不是“斤斤计较”的黛玉。

笔者再次质疑“对比宝钗和黛玉的出身、为人、处事和生活环境,再想想你的答案要不要改?”并指导学生找出第二、第四回对两人身世的介绍、第三、第五和第八回对两人外貌的介绍、第四十回对两人居住环境的介绍和第三十二、四十四回两人对下人的态度对比阅读,深入思考。很多学生发现薛宝钗的成熟世故和林黛玉的单纯善良,选择又有了一定的波动。

笔者最后挑选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黛玉和宝钗的不同态度与做法、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陷害黛玉,还有第四十二回的宝黛释疑,请学生课后结合时代背景、联系现实生活,找出书中折射的官场影响内宅微妙关系转变的现象,思考其中深层原因。学生在释疑中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树立了更为科学的婚姻观和价值观。文学作品所唤起的深刻感知与审美体验,能使整个心灵都得到深刻的触动,产生强烈的影响,获得全面的滋养。它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绝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播、道德教育和娱乐消遣所能企及的[3]。以此类推,经过对几部大块头名著的质疑式深阅读,学生不再觉得它们晦涩难懂。而当他们在知识竞赛后脸上自信的笑容,也充分肯定了利用課前课后时间指导深阅读,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愉悦和滋养是难以估量的。

真正的阅读过程应该是思考、质疑、研讨的过程。多思考才能对书中内容有更准确的理解,才能有所选择和判断,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质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将理解引向深入;多研讨才能解决疑点,获取新的知识[4]。借助校办读书节这个深得学生好评的平台[5],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进行深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思辨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自然会随之提升,诸如提笔忘字、语言贫乏、趣味低下之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杨启亮.与语文教学几个相关的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2):58.

[2]宋海龙,张毛毛.培养学生细读文本能力的关键点[J].语文月刊,2015(1):4.

[3]梁增红.审美:文学作品教学的核心[J].语文月刊,2015(5):5.

[4]李运富.语文的核心是“言语作品”[J].语文建设,2014(5):13.

[5]姚佩琅.校办读书节对学生课外阅读认知与行为的影响——以汕头市东厦中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5(7):25.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办“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以汕头市东厦中学为个案》(2012YQJK271)

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调查及思考 篇4

关键词:大学生,课余时间,综合素质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但当今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 知识的升值, 文化能量不断释放和能力的认可,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能创新的开拓性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应试型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之中, 第一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 它培养的是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而素质教育则要求除了专业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应该是整个人素质的提高, 这不是第一课堂就可以实现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再忙什么?他们课余时间的活动内容与分配结构怎样?这些指标是反映大学生课余生活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 也是表征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更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应如何安排课余活动则因人而异, 但要注意:①课余活动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发展;②课余活动的安排应适合本人特点;③课余活动的安排应遵守充实而适度的原则, 不应和学业相冲突。我们做这个调查只是想以我们的视角把本科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状态如实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我们来共同思考如何充实大学生的课余时间, 力求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敢闯敢拼的大学生, 让大学的学习生活更精彩!

1 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调查

笔者就此以驻在烟台的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烟台大学、滨州医学院烟台分校四所普通高校的本科生1100人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他们在2008年10月份的课余时间利用情况, 经过筛选, 其中有效问卷为998份, 其分布情况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认为课余时间过多的大学生占29%, 认为课余时间适中的大学生占59% , 认为课余时间不够用的大学生占12%, 可见大学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

注:表中课余时间中的学习、食宿未统计在内;学生可多项选择课余支配的内容;只统计比率较高的前十项。

2 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总结与成因分析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给了大学生充分的时间安排的主动权, 这在中学阶段是不可想象的。从大学生多项选择问卷统计 (表2) 可以看出:

(1) 大学生中认为学习重要的学生男生占68.81%, 女生为74.73%, 这个比例相对来说偏低。有考研、出国计划的同学90%以上都在认真学习。据笔者分析, 主要有三个原因:①社会因素。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人们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大学生中出现各种经济价值思潮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如”读书无用论”对他们的影响。②自身原因。部分大学生自身的进取心不强, 学习没有动力, 过于自信, 还有一部分人有自卑心理, 对自己学的专业不感兴趣, 从来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什么。③家庭影响。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存在这样一种心理, 自己不努力学习, 将来怎么也会有个工作的, 父母会想办法的。

(2) 大学生中有13.07%的男生、9.08%的女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目前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以静态为主, 虽然他们课余时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但总体上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偏少, 尤其是女生, 喜静不喜动, 相当一部分女生缺乏课余健身意识, 总认为自己年轻、底子好, 锻炼与不锻炼关系不大, 有的女生怕锻炼后发胖, 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 不仅生源文化素质下降, 身体素质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此现象应引起各级各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3)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身心都趋于成熟, 所以, 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也很普遍。从2005年9月1日起, 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 它取代沿用了15年的旧《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 高校里开始解除婚禁, 大学生都允许结婚了, 谈恋爱就更不受什么限制了, 谈恋爱族占到30%左右, 有部分同学认为谈恋爱正好可以填补除学习时间以外课余时间的空虚, 如果两个人能够在学习中互相进步, 在生活中互相关心, 这到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有的两个人整天亲亲我我, 甚至荒废学业, 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 随着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技的进步, 在校大学生拥有电脑的同学占40%, 而真正用电脑来学习 (包括自有电脑和去网吧上网) 的只能占到32.3%, 其中上网时, 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看新闻, 只是追求片刻的愉悦的学生占到24.5%, 还有极少数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 更有甚者上课甚至逃课玩网络游戏,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校方关注。

(5) 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活动, 有20% 的同学在课余时间积极的从事社团活动、学生工作社会实践工作, 锻炼自己个方面的能力, 另外还有30%左右的同学在宿舍里看电视、聊天、睡觉, 没有积极的事情可做。

3 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建议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现代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该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既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 也包括丰富的课余生活, 使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 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余生活环境, 让更多的同学有积极的事可做;老师应该为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进行引导;大学生自己更应该努力把握自己的课余时间, 合理的安排一下课余时间, 把自己从单一学习的枯燥之中拉出来, 开发自己的潜力, 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充实自己的头脑, 找到一个有活力、充满成就感的自己。

(1) 学校为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提供条件。

①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是书的海洋, 是存贮人类知识的宝库。高校图书馆浓郁的文化氛围, 优雅的阅读环境, 大学生在图书馆轻松、舒适的环境里可以自主地支配课余时间, 探索知识奥秘, 利用图书馆资源继续学习专业知识, 查阅相关资料, 修补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欠缺, 拓展知识面, 提高自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到图书馆补充课外知识, 文学、历史、理工、音乐……应有尽有。图书馆可以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 扩大自己的影响, 发挥自己的作用, 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 利用图书馆。

②社团硬件建设。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社团活动, 锻炼自己。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己发起、管理、策划、运行的组织, 它更接近大学生的生活, 更懂得大学生的需要。通过社团活动能够锻炼大学生处理事情能力, 培养交际能力, 提高大学生素质, 为尽快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学校应该为社团工作提供充分的硬件条件, 使学生社团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体育场馆和锻炼器材的投入。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 学生规模急剧增加, 现有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就远远不够, 所以建议学校在多安排体育活动的同时, 加大对体育场馆和锻炼器材的投入。

(2) 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 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 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安排课余时间, 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3) 大学生自己应该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

①课余时间合理, 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大学生, 一方面需要作为弄潮人, 熟悉数字化社会;另一方面应该注重自己的学业, 合理调整上网与学习时间比例, 建议广大大学生多了解、多掌握关于网络的知识, 为迎接新型数字化社会做准备。

②课余时间多留意就业信息、现状与动向。由于现在人才竞争激烈, 市场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就业压力增大, 导致许多大学生产生危机感。一些在校大学生为日后适应社会激烈竞争, 提前做好“充电”工作, 在课余时间主动联系实习单位和第二语言、计算机的学习。在校大学生们课余时间“充电热”的现象, 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现实。

③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在世界各国,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我国也不例外。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 不仅仅是为了挣钱, 更是走向独立和社会生活的起点。学生通过打工接触社会, 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形成以自立为荣的朴实健康的社会风气, 让更多的同学有积极的事可做。

在信息社会和“大教育观”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时空将不断拓展, 如何把大学生课余生活与课堂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互协调, 互为补充, 形成合力, 共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这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曾红强.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11) :115-118.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报告 篇5

————好好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摘要】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属于大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身边的同学都表示课余时间无聊,没趣,除了上网还是上网。于是,我有一个疑问:其他大学生们是怎样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他们是如何利用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的?学习?兼职?诳街?上网?……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营造一个积极、活跃、向上的大学氛围,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毕业后面对找工作心理压力极大。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增长见识和知识,提高道德修养,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不枉父母一片苦心送我们上大学。怎样科学合理的度过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我院大一大二各专业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的学生共320名(其中大一:120人,大二:200人)

2、调查方法:采用的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主要调查了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内容和他们对自己大学课余生活的评价以及他们自己对大学课余时间安排的期望。

3、资料处理:全部数据采用exel 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课余活动呈现多元化: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生活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课余生活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其中,课余学习、社交聊天、体育锻炼、参加社团活动、上网看电影电视、玩游戏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也多姿多彩。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我院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

2、大学课余生活取向表现出年级和性别差异 :各年级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以及学习任务和个人爱好不同,在课余活动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专项调查表明,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各活动项目加权选择率的排序不同: “课余学习”被二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年级学生那里却退居第三位;

二是年级主导取向有差异:二年级的主导取向为“课余学习”,一年级的主导取向却是“聊天、社交”;

三是各年级对“课余学习”、“聊天、社交”、“上网、打游戏”、“社团活动”等几项的取向有明显的差异。而我院大一大二学生课余活动的主导取向普遍是“课业学习”,其次为“社交聊天”。这反映了我院的学习气氛还是不错的,但是体育锻炼方面比重则显得不被重视。在与大一新生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大部分对大学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各种社团、交际活动。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紧紧抓住学习不放。反而大二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后,感觉到那种当初汹涌澎湃的热情有所减弱。但许多学生称会更加抓紧学习,同时也会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培养能力又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大一女生课余活动取向主要是课余学习和社交聊天,而大一男生主要选着体育锻炼和社交聊天

二是大二学生都买了电脑,女生都喜欢课余时间在寝室看电影或电视,这占去了她们课余时间的四分之一,而男生则热衷于网络游戏,有的选择体育锻炼。

3、课余活动分配不合理:大一大二的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在大学校园里除了学习我们应该抓紧时间锻炼自己个方面的能力,大学课堂学习应尽量在课堂上搞定,不懂就要问,不要想图一时轻松想留到课后再苦功,课后一时又忘了,这样会越积越多,到期末只知道复习考试内容而忽略了大部分有用的知识,所以,在课堂上抓紧,课后就有更多时间去图书馆学习其他知识,参加社团活动,如辩论赛,英语角,听讲座,组织到企业去了解相关知识,等。各个部分要按个人具体情况具体安排,大学应该特别注意体育锻炼,大学时期的身体锻炼会让你受益一生。

4、一些不合理的课余活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有个别学生课余活动很贫乏,甚至每天以煲电话粥占去每天课余时间的二分之一,有些更是呆在寝室里睡一整天。这些不应该是我们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大学四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要谨慎的把握时间,利用好一分一秒。以后出入社会一而不会后悔。

5、一些新的元素进入校园:问卷调查中,课余时间其他项目中出现了一些新鲜的词,弹琴、学吉他,学武术,学交际舞、街舞,等。新元素的进入表明大学生是时尚元素的代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领军人。

6、学生自己对课余时间的评价不一:调查中很大一部分人表示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很满意,少数人觉得自己安排不合理,极少数人觉得课余时间不充分,干不了什么,一头砸进了学习,并且两耳不闻窗外事。

7、学生对自己课余时间的期望;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课余时间能利用的高效又很充实,同时希望课余能丰富多彩,惊喜不断。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希望在周末能有意义的活动参加,其中的二分之一人期望有讲座可听,其余的人期望有大型文艺晚会可以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四分之一的人想学校有更多的体育比赛可以参加,一些人希望可以有兼职可以做。四分之三的人期望周末可以轻松一点,最好可以来点娱乐节目。

三、对策与建议

1、总的来看我院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还有大部分人处在迷失状态,盲目跟从攀比,没有自己的主见,依附同学觉得课余还比较充实,其实大学之前最好是给主见订一份课余时间计划,这样四年下来自己也是收获不少。大一新生进入校园觉得什么都是新奇的,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没有目的性,既浪费时间,又在不知不觉中腐蚀的大一学生的斗志,每天只知道玩乐。学校应该给刚来的大一学生上一堂课余时间怎样安排的讲座,让刚夸过高考的新生不会再大学里迷失,堕落。

2、很多同学喜欢在课余进行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设施又不健全,不免让很多刚进来的学弟学妹大失所望,也让那些在体育方面的非体育专业的学生难一展所长,建议学校健全体育设施,新建的体育场向全体师生开放再增加一些娱乐设施,健身器材(免费的),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3、学校应该在每周末开设教师讲座,内容涉及历史,人文,科技。大学生来学校都是求知欲都是很强的,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在大学学到更广泛的知识。另外,学校定期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为一些压力大的学生和一些对前途感到迷茫的学生指点迷津,找到自己的路,给他们以鼓励。

4、学生们课余时间都只有学生参加,都没有老师参与。学生和老师只在课堂才会见面,有些学生表示希望老师也会参与进来,增进师生的了解和友谊,大学老师也不是每天都在忙,也需要放松。建议老师也主动参与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娱乐,这样师生之间也不会有太远的隔阂,大学生活也不会单调。这样大学校园才是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需要师生共建的,学生和老师一起也会学到一些知识,老师和学生在一起也会有很多体会和感悟,能更好的教学和育人。师生互动无疑是文化建设的助推剂。

课余时间怎么安排 篇6

嗨,孙楠,贾倩,你们又来啦?

◆(贾倩)胖叔叔,你猜猜,我们来干什么呀?

嗨,你那点花花肠子,我还不知道?不就是在家里待不下去,觉得闷得慌吗?

◆(孙楠)唉,胖叔叔,现在的课余时间多了,反倒不知道怎么安排了。

好啦,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学生,你们想在课余时间做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安排,是不是?

◆(贾倩)就是嘛。你知道了,还逗人家,你真坏!

好吧,咱们一起商量一下吧。课余时间,首先是安排作业,复习功课,是吧?

◆(孙楠)那还用说吗?当然是要做完作业呀。

复习功课呢?

◆(孙楠)又是复习复习……唉,上课的时候,我已经听懂了呀。

听懂了还得要复习,进一步巩固嘛。中国古代的大学问家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嘛,就是说,学习也好,做学问也好,要经常地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为学习新的知识打好基础。所以呀,每天把当天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非常重要啊。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贾倩) 好啦,我现在复习完啦,可是我还是不想睡,怎么办呢?

这么说吧,我觉得课余时间,可以分成这么几个部分:第一,是做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时间;第二,是课外阅读时间,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看一些课外书籍,包括看看报纸和刊物;第三,是娱乐时间,可以在家里看看电视啊,看看影碟啊,听听音乐啊,玩玩电脑啊,有条件的还可以上上网啊。当然,也可以到同学家去串串门啊,聊聊天啊,做做游戏啊。如果是双休日,还可以到公园去玩玩,到郊外去散散心,去接近大自然啊;第四呢,就是锻炼和休息时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体质都比较差,为什么?就是活动少了,锻炼少了。如果从小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将来干什么都会吃亏的啊。所以,别以为锻炼身体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事儿,你们从小也得注意锻炼身体。另外呢,就是早点休息,利用早上的时间,锻炼锻炼,看看书,是最好的了。

◆(贾倩)哦。胖叔叔,你这么一说,我就清楚了。不过,这么多内容,我怎么安排得过来呢?

嗨,傻孩子,我的意思,也不是每天都这么一、二、三、四地安排。每个人肯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啦。一般地说来,每天的安排,有“必做”和“选做”这么两项。“必做”的,是做作业和复习功课,然后是注意锻炼和休息,为明天的学习保证旺盛的精力;“选做”的嘛,也应该有一个大致、长远的安排。比如,我想看部长篇小说,一天肯定是看不完的,那么就安排每天最闲散的时间看那么一段。比如,我想去学电脑,也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安排。至于唱唱歌啊,看看影碟啊,逛逛书店啊,那都可以随机安排。

◆(孙楠)噢,看来,安排时间也大有学问啊。

那当然啦。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都是最会安排时间的人。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却是大有学问的。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他就曾经说过,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形容时间宝贵的成语,你们知道吗?

◆(贾倩)知道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吗?

◆(孙楠)还有,我爸爸说,深圳的街头竖着这样的大广告牌——时间就是金钱。算不算呀?

算呀,怎么不算呀?还有古代的民族英雄岳飞,写过一首有名的词,叫《满江红》,其中就有这样的名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贾倩)噢,我记起来了,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放过一部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爸爸对那个保尔可熟悉了,他会背保尔的一段话。噢,对,他在读中学的时候,还把这段话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我也抄过,也会背呀。

◆(贾倩)哇,太棒了,胖叔叔,快背背,让我们听听。

好吧,保尔是这么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为碌碌无为而懊恼,也不会为虚度年华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孙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贾倩)胖叔叔,我也想抄下来。

不光是抄下来,还要学会合理、巧妙地安排课余的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地从自己手中流走了。

◆(孙楠)时间就是生命嘛。

对呀,你这句话也是名言哦!

大学生课余时间 篇7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背景

通过对某中等职校近百名学生的调查, 发现, 由于近年来学校生源短缺致使职业学校招生混乱更有有偿招生等现象, 使学生在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去选择学校, 选择专业, 而所选择的专业并非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专业, 有72.4%的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 其余的学生不喜欢或者无所谓的态度, 但调查发现对自己专业有浓厚学习兴趣的仅仅27.7%。60.6%的学生想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26.6%的学生想继续升学, 这表明一开始时学生的入学动机很明确。但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入校后会逐渐有迟到、早退、上网吧, 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也普遍存在。虽然这只是对部分学生的调查结果, 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

二、丰富学生课余时间, 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课余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给了学生们宽裕的可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然而, 大部分学生却没能将他们的课余时间变成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时间。

首先, 丰富课余时间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切实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者应该有效利用充裕的课余时间,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充分发挥课余活动的延伸教育功能。

其次, 丰富课余时间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的转变与逐渐定型时期。他们具有不完全成熟, 尚未定型, 可塑性强等心理特点。因此, 学校应适当介入, 合理有效地帮助学生管理好他们的课余时间, 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最后, 丰富课余时间有利于净化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风, 提升学校形象。课余时间的无监管状态使得近年来学生触犯校纪校规的事情时有发生, 学生中的各种违纪现象不断上升。管理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感觉到纪律约束的力量, 是净化校风提升学校形象的关键。

三、关于学校参与管理中职学生课余时间的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普遍存在不少问题, 迫切需要学校适当介入, 正确引导。如何组织、利用好课余时间, 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开设各类讲座, 丰富课余时间

学校可以在课堂之外定期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比如, 邀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负责人到校为学生开展就业实习指导讲座;邀请从本校毕业在工作上已颇有成就的校友来校做讲座, 通过优秀毕业生讲座, 同是职校生的身份会让他们深入思考, 会有助于他们树立信心。

2. 组建技能小组, 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技能训练中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中职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专业课程相关各种技能比赛, 组建各个技能小组, 让更多的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更好地内化课堂知识, 提高课堂效率。

3. 开设各种社团, 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

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成绩不是太好, 但这不能说明学生其他各方面没什么特长。开办各种社团, 如音乐社、舞蹈社、漫画社、棋类社团、跆拳道社等, 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事可做, 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4. 开设答疑时间, 及时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 大部分学生是想顺利毕业能有一份好的工作, 也有一部分同学要再次升学。因为基础不够扎实, 对好多学生而言独立完成作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根据课程安排, 在自习时间开设答疑时间, 鼓励同学们去找老师问问题, 不仅能及时解决学生不会的问题, 还能增强对学生的了解, 更容易发现问题。班级爱学习的学生越多, 班风就会更好,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屈正良, 张福仁.职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12.

[2]蒋从根, 方淑华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管理观察, 2011, 14.

[3]唐慧泽.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及思考[J].职业, 2013, 24.

大学生课余时间 篇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等各领域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院许多高职学生存在着严重浪费时间的现象,他们未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加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上。笔者针对这种现象对我院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高职电子类学生安排好课余时间以及职业院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提供借鉴。

1.高职电子专业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现状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是原贵港职业学院(现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类专业的在校生,共70人。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本次调查统一在教学楼、食堂、寝室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对象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电子专业学生。调查时间选择在晚6点到10点之间,分3天进行。从调查情况看,电子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与课内时间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1。现将我院电子专业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现状总结如下。

(1)“网瘾”现象严重。在学生课余活动中,主要以娱乐为主,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9%,网络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从调查结果看,约5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26%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59%的时间用于聊QQ,浏览论坛,看影视剧。

(2)作息时间不合理,熬夜现象严重。据调查,大部分高职电子专业学生在周一至周五,晚间11:00以后休息,早晨7:30以后起床,经常不吃早餐就去上课;双体日时,晚间11:30以后休息,早晨10:00以后起床,经常早餐午餐一起吃。他们的生活作息习惯比较不合理,存在大量的熬夜现象,不利于学习效率、时间效率的提高。

(3)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据调查,我院60%的大一、大二的电子专业学生没有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充分意识到就业压力的巨大。他们填报志愿的时候都是受父母的影响,入学时并没有树立良好的职业规划和明确的职业目标,时间的管理观念淡薄。

2.高职电子专业学生浪费课余时间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现状看,我院电子类学生浪费课余时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学生缺乏自我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一些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高职院校办学现状所知甚少,对学校专业的设置、发展方向和社会应用等具体情况不清楚。

(2)网络的无边无际,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导致了部分学生浪费课余时间的现象。由于高职一个学期有7~8门课,如果自己课后不看书复习,在课堂上就很难听懂,听课非常吃力,稍不注意就可能转移注意力,之后就跟不上了,就很难再听下去。

(3)受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朝夕相处的是同学、室友,同龄人的相似性使他们彼此影响。一些学生来到大学之后,脱离了父母及家庭的约束之后,变得放任自流,生活和学习没有规律。

3.促进职业院校电子专业学生有效管理课余时间的建议

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便促进我院电子专业类学生能够有效的管理时间。

(1)成立课外兴趣小组。课外兴趣小组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愿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活动为主的活动组织。根据电子专业的特点,我们让学生成立了电子制作课外兴趣小组。该兴趣小组,利用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通过自购元器件,动手制作收音机、充电器等电子产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组装调试、整机检验等电子技术知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此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科研意识,提高科研素质。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是一种新的大学教学活动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高职学生通过参与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正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一种过程和途径。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参加技能竞赛是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技能竞赛可以潜移默化地实施创新教育。电子专业的竞赛主要有每年的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2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及每年学院组织的电子创新设计大赛。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出现了多方位、多形式的需求与变革,原来对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体制也相对滞后,这对职业教育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与呼唤。本文对我院在校电子类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高职电子类学生安排好课余时间以及职业院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花春梅.丰富职教生课余生活大餐推进素质教育[J].神州.2012(27)

[2]刘澍,赵铭锡.“90后”大学生课余生活性别差异的调查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3]马珀.浅谈职业中学住校生课余时间管理[J].消费导刊,2008(12)

大学生课余时间 篇9

关键词: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优秀代表和中坚力量, 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然而, 大学阶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方面与中学阶段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 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学生个人支配的时间增多。据了解, 按照每天工作时间从7∶00~22∶00计算, 大学课余时间与课内时间的比例已经超过1∶1 。可见,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 成为影响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进而关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 我们对福建工程学院南校区四个系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 共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有效问卷550份, 回收率为91.67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整理, 结合工作实践, 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 发现了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以期为完善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进而为推动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1 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调查

1.1 对课余时间认识状况

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认识态度是我们全面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状况的基础, 也是我们采取相应对策的前提。在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有25%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过多, 有61%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适中, 认为课余时间较少的学生只有14%。由此可见, 大多数学生认为课余生活时间是比较充裕的。

1.2 对课余时间利用态度

调查显示:有446人认为需要对课余时间的利用进行改进 , 占全部人数的81%;认为不需要改进的只104人, 占全部人数的19%。此外, 希望自主安排课余生活的学生有423人, 占总人数的77%;课外活动有详细计划并能很好实施的学生有99人, 占总人数的18%;无安排或是计划落空的学生有451人, 占总人数的82%。

1.3 在校学生课余时间分配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在忙什么?他们课余时间的活动内容与分配结构怎样?这些指标是反映学生课余生活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 也是象征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状况的重要依据, 更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条件。

通过我们的调查, 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课余时间并没有用于学习和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接近一半的将时间花在网络、睡觉等活动中。 (详见表1)

同时, 我们还对学生的发展志向与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进行调查 (详见表2)

此外, 我们还对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差异很大, 其中出于“提高能力”和“丰富生活”考虑参加社团活动的比例最大, 分别为27%与18 %, 因为其他目的参加社团活动的比例依次为“培养爱好”的占15 %, “广交朋友”的占14 %, “扩大知识”与“促进身心”的均为9%, 出于其他考虑的有44人, 占总人数的8%。详见 (表3)

2 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课余生活内容广泛、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内容涉及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面的扩大、校园文化活动、体育锻炼、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恋爱、上网及其他形式的休闲娱乐等。大学生活已逐步改变了单调的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一线的模式。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正迎来五彩斑斓的时代, 体现了多元化、时代性的特色。但是, 通过调查, 也发现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其一, 受学生自身发展志向的影响, 在课余时间利用上呈两极分化之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与他们对自身的未来规划有很大关联。调查结果显示, 选择考研深造的学生中, 他们课余时间用来学习专业与外语的比例占了56%, 远较其他类别的学生所占份额大;而在选择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学生中, 他们比较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乐于参加各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团、学生工作、勤工俭学等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占到了43 %的比例;但对于未来发展没有明确定位的学生而言, 他们的课余时间安排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而且睡懒觉、参加各种娱乐消遣活动占用了50%的时间。

其二, 从整体来看, 我校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喜忧掺半 , 计划安排执行力不够, 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课余时间相对充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何合理利用好课余时间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然而, 整体来看, 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看法、利用上存在以下情况:认为时间充裕的多, 有效利用的少;认识到位的多, 行动到位的少;发现自身问题的多, 真正改变的少;希望自主安排的多, 希望别人安排的少;得过且过随意挥霍的多, 有目标导向充分利用的少。这些, 从数据中认为“需要改进”的人数占到了81%, 但实际上“有详细计划并很好实施”的人数只有18%得到了体现,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 课余时间计划安排执行力严重不够, 时间白白浪费掉了。

之所以存在上述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的方式, 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了大学生没有合理分配和利用课余时间。

首先, 大学生自身是决定课余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 作为身心已渐趋成熟的大学生, 如何选择自身的课余生活样式是其自身的事情, 有接近77 %的学生认为应该自主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对于生活在同一所学校, 拥有大致同一的环境, 甚至生活于同一年级或班级, 专业课程设置相同, 因而拥有相同的课余时间的学生, 其课余生活质量却大相径庭, 这也说明了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学生自身。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 学生的心理是否成熟、自身发展定位是否明确以及对于从高中升入大学角色转化是否到位成为影响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心理上欠成熟的学生 , 往往缺乏自律自控能力 , 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旦无人管束就恣意而行, 全凭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时间, 对于外界诱惑也不具备应有的抵抗能力, 容易盲从, 行为缺乏自主性和持久性。但对于心理上较为成熟 , 角色转换到位的学生, 课余时间的利用效果明显趋好, 课余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再次, 社会环境是影响学生课余生活的间接因素。在信息化时代, 开放的学校环境正日益受到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 , 在校大学生被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所包围和左右, 无论是作为主动还是被动的受众, 古代读书人所追求的“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 事事关心”的境界, 对当今的大学生而言已成为必然。借助于互联网、大众传媒、频繁的人际互动 , 学校、学生正受到来自社会各方位的冲击 , 大学生课余生活也体现了社会作用的影子。随着校园后勤服务社会化 , 校园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 各种文化娱乐场所鱼龙混杂, 各种信息良莠不齐 , 主要表现在;网吧、娱乐场所充斥学校周围 , 其内部管理混乱、活动内容低俗等诸多问题 , 必然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社会秩序状况欠佳 , 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时有发生 , 使得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事与愿违;社会舆论中某些对时尚潮流、享乐浮华的过度宣传, 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是一种诱惑, 造成一种不健康的、与大学校园不协调的风气。这些负面影响使得大学生课余活动所需的优良环境得不到保障, 大大降低了课余生活的质量。

3 大学生课余时间合理利用的建议

福建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新生本科院校,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生课余时间的合理利用对于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竞争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 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健康安排业余时间。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趋向于认为课余时间应由个人去安排, 无须学校去管, 大学生希望对课余活动可以自由安排。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 利用课堂, 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方式,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地安排课余时间。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着手:

一是要做好大一新生入学教育, 帮助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学在课程设置、时间支配、学习自由度等方面与高中截然不同, 大学普遍是宽松式的管理, 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教多。调查显示, 35%左右大学生不能很好利用课余时间很大程度上与自己没有适应大学生活有关。教育要从大一新生开始, 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 帮助大学生认识大学学习生活规律, 实现角色转换,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大学生, 一方面需要作为弄潮人 , 熟悉数字化社会;另一方面应该注重自己的学业, 合理调整上网与学习时间比例, 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广大学生多了解、多掌握关于网络的知识, 网络技能, 减少网络游戏娱乐时间, 为迎接新型数字化社会做准备。

三是要引导大学生课余时间多关注就业信息、现状与动向。由于现在人才竞争激烈, 市场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就业压力增大, 导致许多大学生产生危机感。引导在校大学生为日后适应社会激烈竞争, 提前做好“充电”工作, 在课余时间主动联系实习单位和进行第二语言、计算机的学习。在校大学生们课余时间“充电热”的现象 , 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现实。

四是要引导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 不仅仅是为了挣钱, 更是走向独立和社会生活的起点。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接触社会, 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形成以自立为荣的朴实健康的社会风气, 让更多的同学有积极的事可做。担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勤工俭学过程中应该教育学生提高鉴别分析能力, 防止上当受骗。

五是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和体育锻炼。依托社团组织学生更多地走出校园, 深入社会, 开展科技文化服务、社区教育、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 , 使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自我 , 自觉地修正生活目标、改变生活态度。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活动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 同时能够缓解学生学习等压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快乐的性格, 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竞争意识。

其次, 突出学校特色, 培育校园文化 ,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校园文化是感化学生的宝贵资源, 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的健康形成。“风以化人”就是指校园文化对人的熏陶影响的潜移默化和持久稳定性。因此 , 如何挖掘和培育校园的文化特色, 积极组织有特色的课外活动 , 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娱乐项目, 是提升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 , 学校的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等群体组织的作用, 培育、建立起课余文化中心, 积极地培养校园文化的骨干力量, 利用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文艺晚会、校运会、学术沙龙、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 ,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要结合工科学生的特点, 为学生课余生活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如增设人文艺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选修课程 , 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品质,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 学校应为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学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条件, 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的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

一是要加大图书馆的建设投入, 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是书的海洋 , 是存贮人类知识的宝库。高校图书馆浓郁的文化氛围 , 优雅的阅读环境, 大学生在图书馆轻松、舒适的环境里可以自主地支配课余时间, 探索知识奥秘, 利用图书馆资源继续学习专业知识, 查阅相关资料, 修补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欠缺 , 拓展知识面, 提高自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到图书馆补充课外知识, 文学、历史、理工、音乐等应有尽有。图书馆可以通过一系列新书好书等读书活动的推介扩大自己的影响 , 发挥自己的作用 , 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 利用图书馆。

二是要加大社团硬件建设。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己发起、管理、策划、运行的组织, 它更接近大学生的生活, 更懂得大学生的需要。通过社团活动能够锻炼大学生处理事情能力, 培养交际能力, 提高大学生素质, 为尽快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学校应该为社团工作提供充分的硬件条件使学生社团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要加大体育场馆和锻炼器材的投入。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学校扩招, 学生规模急剧增加, 加之新校区处于建设之中, 学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难以适应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所以建议学校在多安排体育活动的同时 , 加大对体育场馆和锻炼器材的投入。

此外, 创建优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生课余生活影响很大, 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 , 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娱乐场所, 还大学一个清洁、文明的校园, 为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合理利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 在信息社会和“大教育观”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时空将不断拓展。如何把大学生课余生活与课堂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 使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互协调, 互为补充, 形成合力, 共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这是一个永远值得去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曾红强.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11) .115-118.

[2]李江, 吴宝利.大学生课余时间支配与身体素质状况调查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 (1) .53-55.

[3]田伟根, 李雪枫.大学生希望怎样度过双休日[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3) .

[4]郭广银.大学生对双休日制度的认识及对策[J].江苏高教, 1996, (3) .

大学生课余时间 篇10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 肩负着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中学生的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相关资料反映, 自1985年以来中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连续呈下降趋势, 健康的指标也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体育锻炼不足。本研究将以安康市白河县高中生、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 对其运动目的、时间、次数、项目、形式、场所、时间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试图从学校家长的重视程度、地理环境等方面, 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为其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进而促进白河县高中生体育运动的发展。

1、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可将所调查的300名学生分为四个部分即高一男生、高一女生、高二男生、高二女生。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状况与他们的运动时间、运动次数、运动项目、运动形式、运动时段、运动场所以及运动动机密不可分。通过对以上因素的调查统计来分析白河县中学生课余时间体育运动的状况。

1.1、运动的目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 白河县高中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主要有:健美减肥、锻炼身体及休闲娱乐。其中高中女生体育运动目的主要集中在健美减肥及锻炼身体两方面占总调查人数的33.1%;高中男生体育运动目的主要集中在锻炼身体与休闲娱乐两方面占总调查人数的38%。由此可见, 在运动目的上白河县高中学生存在着较大的性别差异。

1.2、运动时间和次数调查与分析

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 (含3次) 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是我国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白河县高中学生每次体育运动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7.2﹪, 每周体育健身活动3次 (含3次) 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3.1﹪。这说明白河县参加体育运动的高中学生人数比例较高, 但符合体育人口锻炼标准的并不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白河县高中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

1.3、运动项目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白河县中学生课余时间体育运动主要参加的项目有跑步、散步、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此外, 高一学生爱好比较广泛除以上项目外还有骑自行车、慢跑、爬山等项目, 究其原因此年龄段的学生学习任务较轻、空闲时间充足, 而且地理环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高中男生比较喜欢篮球、乒乓球等项目, 这些项目难度较高而且竞技性较高, 符合了该年龄段男生的竞争心理且健身效果好。

1.4、运动形式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 白河县有66.6%的高中学生选择与舍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高中学生一个宿舍的生活规律基本相同;有组织的锻炼仅占总调查人数的6.2%, 由此可见白河县对高中学生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重视程度不高;与教师一起锻炼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8%, 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沟通较少;自己一人锻炼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1.4%, 其中男生占72.7%, 女生占27.3%, 这主要是因为男生心理上相对女生独立, 而女生天生害怕孤单。所以从心理上看男生与女生的运动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 影响白河县高中学生课余时间体育运动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课后作业多和地理环境及重视程度占总调查人数的61﹪;影响高一女生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为缺乏场地器材、重视程度, 分别占该项调查人数的26.9﹪、25.3﹪;影响高一男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缺乏技术指导;影响高二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课后作业多。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调查显示, 参与调查的大部分高中学生是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 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 大多数在30-50分钟之间, 人数最多的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在选择体育运动的项目和场所时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上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的加重, 空闲时间的减少, 可供给中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也在不断较少;且随着生理特征的变化白河县高中学生课余时间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范围和运动负荷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 而且适合女生运动的项目也在减少。白河县高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方面的, 影响因素主要的原因有课后作业多、缺乏场地器材、地理环境和重视程度。

3.2、建议

(1) 体育部门应加强各基层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基层学校加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考虑成立各种协会和兴趣小组, 经常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 定期聘请体育专业人才进行体育运动知识讲座, 对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这些技术难度大的项目进行教学和辅导, 教会他们科学、有效、多样的健身内容和方法, 广泛宣传和培养正确的学生体育运动意识, 使体育运动同衣食住行一样成为高中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呼吁社会、家庭更多关心中学生的健康, 帮助中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 抽出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运动, 提高学生生活质量。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协同社会解决好体育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在公园或居民住宅小区多建简单、实用性强的体育锻炼场所与设施。

(3) 体育运动项目的缺乏是当务之急, 应加强对适合女性生理特征的以及适合不同地理环境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 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同时, 以运动兴趣为老师, 梳理终身锻炼的健康观念。

参考文献

[1]余海涛, 薛俊.广东肇庆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6 (30) .

[2]崔彩云.陕北地区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4 (9) .

[3]王建静.宁波中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现状调研[J].文教资料, 2006, 3 (9) .

[4]金青云, 姜允哲.我国朝鲜族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04) .

上一篇:术后切口护理下一篇:理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