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工业革命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材料与工业革命范文

耐火材料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国际形势:从全球局势看,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工业发展有利。但与过去的十年相比,我国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将逐渐趋紧。首先是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低速增长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将在一定时段内处于低速增长。其次是全球供需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现在一些主要经济体国家纷纷谋划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谋求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希望振兴制造业,扩大出口。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竟争。再次是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加剧了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日渐浓厚,贸易摩擦明显增加,世界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国际贸易总量将呈下降趋势。 “十二五”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内形势:随着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施行,我国耐火材料工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显而易见。一是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超常规固定资产投资已转入下行减速通道,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降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对钢铁、水泥、玻璃等产业的需求就会下降,进而对耐火材料的市场也必然产生影响。二是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原燃材料价格可能继续上涨,实体经济生产要素成本将呈逐步上升趋势,行业生产经营的利润空间也会受到挤压。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趋紧。随着政府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对耐材工业生产的制约日益明显,全行业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的任务十分繁重。部分耐火原料资源紧张的形势在短期内也难以缓解。

行业形势:从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自身看,尽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全行业的目前状况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高温行业的发展相比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与发达国家也还有一定的差距。除了前面提到的,行业普遍存在的总量过剩,产业集中度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我们特别应该认识到,作为全球耐材生产和消费大国,尽管耐材产品产能很大,但高技术含量的品种较少,“绿色新型”耐火制品的比重偏低;面对潜力很大的国际市场,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多;普通制品比例高,不定型耐材制品比重低。偏硅酸钠此外,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科技创新、清洁生产的整体水平也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主要任务:“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研究新思路,制定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切实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结构升级、产品优化、节能环保、综合实力提高的基础上,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特种耐火材料 “十二五”期间,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促进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五个明显提高:产业整体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提高。

第二篇: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培养细则

一、课程学习计划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新生入学一周内制定课程学习计划,经学科和学院审批后执行。课程学习计划中所列课程应符合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二、硕士研究生科研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学的两周内,在充分沟通交流的前提下,由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共同制定硕士研究生科研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科研计划经学科和学院审批后,应严格按照研究生科研培养计划执行。硕士研究生科研计划将作为考核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是否完成取得硕士学位所需科研工作量的重要依据。

三、学术报告训练及学术活动

(1)学术报告训练

硕士研究生按照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在学期间应完成两次学术报告训练。第一次学术报告训练时间为入学后第二学期,每年的9月最后一周上交纸质版的学术报告及《学术报告训练表》;第二次学术报告训练时间为入学后第三学期,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上交纸质版学术报告及《学术报告训练表》。

文献综述报告可作为第一次学术报告训练,时间安排同第一次学术报告训练时间安排。

(2)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每学期期末上交一次参加学术活动的手写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要求内容必须与《河北工业大学学术活动登记表》一致。

四、论文工作计划

硕士研究生第二学期完成前必须制定论文工作计划,论文工作计划制定完成后上交学院备案。第三学期必须进入毕业论文工作。

五、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开题时间为入学后第三个学期,开题报告要求以书面和公开报告两种方式进行,书面方式为提交《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文本;开题报告评审会应在本学科内或相关课题组范围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召集3-5名相关学科专家(其中一名必须为外聘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论证。开题报告评审会相关安排需提前三天上报学院备案,并张贴通知。

学生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到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如未通过,应在一个月内重新申请开题,重新开题报告评审会专家组原则上应由原专家组成员构成。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应更改课题,如有特殊原因对选题有较大改动者,须由硕士研究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导师、学科负责人、院长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学院批复。更改课题后要相应延长毕业时间,从开题到论文答辩时间至少需满足一年,学校不再担负学生延长学习年限期间产生的费用。

六、中期报告

硕士生于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中期报告以学科或相关课题组为单位以答辩的方式公开进行,中期报告考评小组人员组成要求同开题报告专家组,中期报告会时间及专家组成员需提前三天报学院备案。中期报告通过后不允许再更改课题。

七、答辩环节

(1) 硕士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环节,同时达到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条件后方能申请参加答辩。

(2) 所有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除去参加校盲审的论文外,其余由学院统一安排盲审,未参加盲审的论文不能参加答辩,盲审费用由学院承担。论文查重时间为每年三月中旬,论文查重通过后方能参加盲审。论文盲审送审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下旬前后。查重未通过者,按学院相关文件进行处理。当盲审评阅结果出现一个“不同意答辩”或两个“较重大修改”时,硕士学位申请人至少延期半年答辩并重新参加盲审。当评阅结果出现一个“较重大修改”时,学位申请人需对论文进行实质性修改,修改完成后重新参加盲审。所有二次盲审的费用由个人承担,学院不再承担。除上述情况外,硕士学位申请人可以直接进行答辩。

(3) 对于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其所指导的学位申请人在首次送审时出现盲审未通过的,第二年度研究生招生名额减招一人;连续两年出现所指导的学位申请人首次盲审未通过的,暂停该导师下年度研究生招生资格。

(4) 硕士研究生答辩工作由学科根据各自要求自行安排, 答辩委员会应由5-7名专家组成,学院将组织相关人员组成研究生答辩督导小组,监督各学科答辩情况,各学科答辩时间一周前报学院。

(5) 各学科可自行安排是否预答辩。

八、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

鼓励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每位硕士生应满足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或在E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或取得中国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一项等相关成果条件后方可申请学位。

硕士研究生申请答辩所要求涉及的科研成果(论文、专利、获奖等)均应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内容密切相关,且第一署名单位为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或依托材料学院的科研机构,如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注:学籍为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一署名单位非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不能认定为该学生的学术成果。)论文第一作者包括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情况; 发表应以论文在线或见刊为准;申请或参与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并通过专利初审的(研究生为第一发明人,或者导师第一发明人,研究生第二发明人)相当于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论文。

如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未满足要求,但已合格完成培养计划,并完成了学位论文的工作,经审核通过可以组织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如在毕业后两年内取得的科研成果满足学院要求,本人可申请审议其学位授予问题,逾期不再受理。

九、涉密论文评审程序

除军工或国防项目外(须经校军工研究院认证),其余项目论文均不接受涉密申请。参加军工或国防研究项目(立项任务书参加人员名单中同时有导师和该研究生名字)的研究生论文,若有保密要求,由导师和研究生联合向材料学院提出书面申请进行涉密论文评审。

凡经学院认定的涉密论文,学院将委托院学术委员会对提出书面申请的论文学术水平进行评审(随机抽取三名以上委员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未通过者自动延期半年后重新审核评审;若重新审核评审一次后仍然没有通过,研究生终止学业。

申请论文内部保存的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与上文件相同。

十、其余未述要求,均参照河北工业大学相关条例、文件执行。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7-10

第三篇:包装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汇报材料

---不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包装产业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衍生和发展。随着信息经济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经济时代,实现资源共享,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化标准生产体系,早已改变了工业企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内外部环境,工业企业仅靠自己内部资源,不可能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为了能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整合在一起,满足企业利用外部的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中和优化,为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xx包装在面临企业的发展和内部管理的需求,始终把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来抓,努力实现展绿色包装产业,不断推进信息化合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寻求机遇谋发展,实现绿色包装产业链的升级、商业模式的进一步转变

xx包装座落于xx经济技术开发区花山工业园,占地约230亩,总投资近2.7亿元,厂房面65000㎡,员工500余人,年产2亿平方瓦楞纸板、纸箱,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大型印刷包装企业。xx包装的前身是从1998年西圣工业园的xx包装厂、经过2004年民营经济园的二期创业,在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xx包装董事长薛文强带领自己的包装团队,抓住机遇,大胆果断地进行了决策,投资兴建安徽xxxx包装工业园,将xx包装全面推进了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xxxx包装工业园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包括瓦楞纸板、纸箱生产线项目,彩印精品包装项目,蜂窝复合纸板、纸护角项目,二期为纸浆模塑项目、pp板、印铁制罐三个项目。一期项目已经于2009年底顺利实施,二期项目正在兴建当中。绿色包装工业园的建立实现了绿色包装产业链的升级,包装商业运作模式得到了优化和转变,彻底为客户解决了一体化包装方案。涉及的包装领域有电子、家电、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诸多领域,整个项目的建成,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4~5个亿,真正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包装龙头企业。绿色包装产业得到进一步的整合、产业实力进一步壮大、产业品牌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得到进一步的升级和衍生,包装产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转变,为xx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二、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全自动化,为xx包装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体系

为了适应印刷包装产业快速的发展,包装产业规模的不断提升,公司引进了德国曼罗兰905-6+LV全张五色过油胶印机,台湾协旭1.8米全电脑控制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全自动制胶系统,青岛美光、广州南台、日本精益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青岛美光、上海朝昌、广州科盛隆印刷包装全自动生产联动线、1.6米全自动蜂窝纸板生产线、纸护角生产线、以及全套精品包装生产设备等。公司建有恒温恒湿标准纸箱检测室及包装设计室,电脑设计雕刻制版设备,硬件的配套设施不断的更新换代,保障了生产销售供应、提高了产品品质,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包装需求,让包装产品的品质上档次、更具品位,同时也逐步提升了xx包装的品牌形象,让xx包装的整体实力显著提升,xx包装在行业内影响力进一步的扩大。

包装产业生产的智能化、全自动化,一流先进的硬件配套设施,为xx包装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包装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化的生产体系,为包装生产加工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动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是以前的数倍、甚至数10倍,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运用,纸箱包装的加工方式,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性转变,实现了纸箱包装产业生产体系质的飞跃。

三、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在企业内实施与运用,构建了现代化的两型产业体系,

为了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需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计算机IT技术,xx包装在公司内部建立计算机局域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公司引进印刷包装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简称ERp)、1.8米生产线监管系统、宇寰科技生产管理系统、金蝶 K

3、自动化办OA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并成功实施、运用于企业管理中。为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成为提供印刷包装产品服务和印刷包装整体解决方案的全国性包装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推进印刷包装产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为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起到模范带头兵的作用。

工业化企业走信息化管理之路,成功实施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注重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的实施与运用,企业各个管理环节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一套适合企业长远发展和需要的应用软件,实现办公数据、信息的网络化,从而达到数据共享,发挥信息化管理在工业企业发挥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工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把信息化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真正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之路,构建现代化两型产业体系。

四、统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绿色包装、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xx包装长期以来,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为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方向,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包装产业产业,加大和推进制造业信息技术的实施应用,用信息技术促进包装生产性产业发展。在企业内部,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项管理工具和手段,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提高包装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现代化工业体系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xx包装统筹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绿色包装工业化的经济效益快速发展。 2012年,xx包装销售经营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和拓展,在传统饮料、食品客户的基础上,成功开拓了并进入了电子、家电包装领域, 让企业的经营渠道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经营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转换,为公司的2012年及未来的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赢得了属于xx包装自己的发展空间。在新客户的开发上,相继开发成功美的集团、三洋电器、格力电器、南京通用磨坊、苏宁易购等一批行业领先的品牌客户。这些目标客户的确立,并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使xx包装在电子、家电、食品行业纸箱包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始终处于领先位置,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

xx包装在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指引下,坚持以信息化管理推动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力争实现未来3年内,实现年销售额4~5个亿的战略目标,作为xx包装的董事长薛文强和他带领的包装团队,早已做好准备,为了企业的更高更远的发展,向着绿色包装产业更大更强的目标迈进!为推进包装产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发展绿色包装,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带动xx地方区域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篇: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

会议制度

一、目的

为严肃院学生会纪律,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各种会议。

三、细则

1、参加人员应严格遵守各种会议开会时间。

1) 院学生会全体会议定期召开,所有院会成员均须参加大会。 2) 主席团、部长会议定期召开,全体主席团成员和部长出席。 3) 各部隔周召开例会,根据实际情况可加开例会。

2、全体大会考勤工作由主席团统一负责,主席团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以便存档。

3、各职能部门例会时间由各部负责人协调制定。

4、各部门应制定专人负责例会考勤及会议记录并作好存档工作,院学生会主席团对此项工作做定期检查。

5、应准时出席会议,不得随意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未能按时出席者,应提前向部门负责人请假。无故迟到累计达3次者记缺勤一次。无故缺勤3次者,取消其学生会干部和成员资格。

6、每次例会,本人必须亲自出席,不得由他人替代。如因故未能出席者,应提前向有关人员请假。如有极特殊情况事先未请假者,事后应向有关人员补假并说明原因。

7、在开会过程中不得随意打断他人发言,以示尊敬。

8、应主动保持会议地点环境整洁,会议结束后,自觉打扫赶净会议地点。

9、例会的大体内容应包括:上阶段工作总结、下阶段工作安排、临时工作的策划组织和安排。

四、附则

1、本制度经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审核通过、颁布。

2、本制度解释权归属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团。

第10 页

第五篇: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

介(最新)

2011-03-22 09:16:40 来源: 评论:0 点击:87

董企铭,男,1947年1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奉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981年毕业于钢铁研究总院,获工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任原洛阳工学院副院长、院长,河南科技大学校长,现任河南工业大学校长,并担任全国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及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获省部科技进步奖5项,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8项。在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功能材料、超硬材料方面进行了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74篇,其中SCI收录33篇,EI收录28篇。 E-mail:dqm@haut.edu.cn 邹文俊,男,1961年1月生,中共党员,湖北黄梅人,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国家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涂附磨具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自1984年以来,致力于有机磨具、涂附磨具胶粘剂的合成、超硬材料及制品应用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主编、参编专业教材4部,发表论文30余篇。1995年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 E-mail:wenjun_zou@haut.edu.cn 毕晓勤,女,汉族,1967年8月生,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材料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铸造学会理事,中国热处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铜基功能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刚石烧结制品以及材料表面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出版专业教材2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4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 E-mail:xiaoqin_bi@haut.edu.cn 李颖,女,汉族,1963年1月生,辽宁海城人,中共党员,副院长,副教授,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超硬材料及制品教学与研究。发表科研教研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EI收录8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厅局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4项。主持完成《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工会“三育人”先进个人。

E-mail:ying_li@haut.edu.cn 朱峰,男,汉族,1963年1月生,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博士,硕士生导师。1993年10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所长,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磨料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超硬材料协会理事长,磨料磨具协会副理事长,涂附磨具协会副理事长。从事磨削工艺研究、超硬材料制品制造与应用研究多年,主持及参加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七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机械部优秀科技青年”、“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等荣誉称号。 E-mail:zhufeng@zzsm.com 刘明耀,男,汉族,1958年5月生,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1年12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超硬材料协会专家小组成员及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硅酸盐学会理事及磨料磨具专业委员会主任。从事超硬材料制品研究开发二十余年。主持承担国家项目14项、省重大攻关项目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省级发明金奖一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国际研讨会、省级、行业优秀论文二等奖四项。 E-mail:lmy@zzsm.com 陈锋,男,汉族,1963年10生,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1986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固体物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多年来主要从事磨料磨具研究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参加国家项目3项、省重大攻关项目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省级发明金奖和创新奖各一项。发表论文15篇。被授予“郑州市十杰科技青年和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E-mail:cf@zzsm.com 徐三魁,男,汉族,1967年9月生,河南兰考人,中共党员,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超细材料,催化材料及技术等。先后主持、参加科研项目6项,参编教材2部,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0篇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篇被EI收录。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2年省三育人先进个人。

E-mail:sankui_xu@haut.edu.cn 彭进,男,汉族,1971年12月生,安徽合肥人,九三学社社员,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1996年6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高温树脂结合剂、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热固性树脂。发表论文16篇,参编著作2部,参加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3项,主持参加省部级项目6项,2004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2005年获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E-mail:jin_peng@haut.edu.cn 侯永改,女,汉族,1964年1月生,河南平顶山人,中共党员,无机非金属材料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1987年7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工程系;2003年获燕山大学材料学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低温陶瓷结合剂、超硬材料陶瓷磨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等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部,参加及完成科研、教研项目8项,获河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E-mail:yonggai_hou@haut.edu.cn 王春华,男,汉族,1965年4月生,河南上蔡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1987年7月毕业于湖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主要从事磨料磨具、超硬材料制品及无机复合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5篇,参编教材1部,主持和参加省、市级项目10余项。 E-mail:chunhua_wang@haut.edu.cn 关春龙,男,汉族,1973年5月生,吉林九台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5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参与国家863计划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EB-PVD制备大尺寸高温合金薄板的技术研究,并参与乌克兰GEKONT公司大功率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设备的引进和设备改进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的究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 E-mail:gcl_hit@163.com 刘国勤,男,汉族,1970年3月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94年和2002年在东北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每篇SCI影响因子均超过3.0);申请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自然基金1项。 E-mail:guoqin_liu@haut.edu.cn 郭福全,男,汉族,1975年11月生,安徽复阳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无机纳米粒子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QSPR法研究共轭聚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发表论文4篇。 E-mail:fuquan_guo@haut.edu.cn http://www.chinesediamond.net/html/2011/zhengcelihao_0322/37.html

上一篇:春节公司祝福语范文下一篇:菜鸟的腾飞之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