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德育认识误区

2024-05-10

高职德育认识误区(精选八篇)

高职德育认识误区 篇1

一、与时代同步,加强德育教育活动的内化作用

德育本来就是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现实的社会问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不同看法,然后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既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分析看待当前的社会问题,又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哲学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提高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发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打破习惯惰性的束缚,以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判断现实世界,学会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引发思维视角的转换和触发,从而为创新思维提供必不可少的观念因素。道德教育活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德育活动的内在本质,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现在的高职学生,大部分并不是没有道德认识,而是“知情脱离”或“知行脱节”。比如说学雷锋活动,他们也会参加,但未学到本质的东西,在活动日或活动月里虽然表现不错,但过了这一段时间,便“原形毕露”。我们的德育教育要有成效,就要抓住本质,有针对性。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后,就让他们换位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以培养他们宽容礼让、相互理解的品质。在日常教育中,部分学生虽然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但由于缺乏情感的推动力,不能躬身实践。我们要真正让学生“心临其境”去体验,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启开他们的情感之门,使其达到言行一致的要求。

二、紧跟时代脚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个体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情绪、价值观、气质、性格、能力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形成的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体现出创新的一种内部倾向。它属于非智力素质范畴,是创新过程的发动者和推动力。具有创新人格的个体,主要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格的塑造是重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危害社会,关键是看如何运用它,以及运用它的人的素质如何。创新人格当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在创新型人才素质发展中日益突出。如果我们仅仅热衷于传授创造技巧一类的工具性手段,不加强创新理念的培养,发展优秀的创新人格,大学生整体创新素质就无法得到质的提高,甚至可能走入歧途。因此,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适应当代高职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水平。对于知识阅历相对较多、自我意识逐步完美的高职学生来说,重复他们已经知晓的故事,可能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当作小孩子,而对那些故事不屑一顾,改由学生叙述自己经历过的道德故事,则是一种很有效的理解途径和道德发展手段。

三、积极开展德育创新活动,加强高职德育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性作用

创新活动虽然受非智力因素的诸多方面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一种智力活动,科学思维的方法对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创新效果的强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判断、评价等思维活动,接纳一定的价值标准,并成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可见,思维活动是价值人格化的关键。任何教育活动,只有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活动,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生活,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科学方法论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基础。要使学生把在校期间获得的基础知识学以致用,我们就必须用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唯物辩证思维,德育课程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总之,高职德育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发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分析、判断现实世界,学会思考,引发思维视角的转换和触发,从而进一步培养自己创新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昭第.家庭德育面临的三个问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97, (1) .

[2]王惠兰.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途径刍议[J].山东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2, (4) .

德育再认识 篇2

什么是德育?照一般的说解,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新中国学校中德育的任务是把我国年青一代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接班人。”最简单的理解和解释,德育就是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与智育、体育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至于德、智、体、美、劳五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而又足以能够区分开的。虽然如此,究竟该怎样规定德育的内容;是否德育也有其自备的层次和系统?新时期的德育应该是怎样的风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德育呢?就这些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德育内容的再认识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德育始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似乎连阶级界限都不十分清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在18O4年就提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一道德。”他还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是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列宁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对于至关重要的德育,其内容是什么?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定。有人概括为: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我们认为:德育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还认为德育的内容不能这样简单地拼合,应该有层次、有系统。

再认识德育的内容应该是:所有的思想品格教育都是德育。这种理解,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罗列,涵盖了德育内容的全部。这样,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也都可以理解为德育,为学科德育、教书育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事实上,“名符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这样说德育的内容,可能会误解成:所有的教育都是德育的,实际上,我们对德育内容所做的规定,确实涵盖了许多学科教育,但是,德育绝对不是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部。智、美、体、劳有足够区别德育的特征和内容,只是它们之中都含有德育的成分罢了。如此看来,德育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但是,德育的内容是有层次有系统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二、德育层次的再认识

德育是应该有层次的,德育更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德育大致应该分为基础层次的德育、中等层次的德育和高等层次的德育。德育应该贯穿教育者的一生。

所谓基础层次的德育,是指对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少年所进行的品德教育,主要是指正确思想树立的教育和正确行为、正确是非标准的教育,属于德育的第一个层次。我们知道,教育遵循着“就近的原则”,儿童、少年时期的德育,不应当是太高深的,我们可以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然而,他们对共产主义所知又有多少?这或多或少地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往往事倍功半。很遗憾,这样浅显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敢于承认。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如下若干教学原则:“自然发展一切事物都是从头开始的,开头虽则显得无关重要,但是具有巨大的潜伏力量。”“自然从容易的进到比较困难的。”“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地前进。”“自然发展一切事物都从根底开始,不从别处着手。”其实,这里说的就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儿童、少年进行必要的德育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该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孩子是非不明,恣意而行,却能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儿童。

所谓中等层次的德育,一般的教育对象是指少年。主要的德育内容是公德教育,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和性格,正如欧文所说:“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这一层次的德育,是建立在基础层次之上的。当受教育者有了是非观,能进行正确行为之后,即可视为初步建立了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公德的教育,说得明了些,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做人”的教育。我们认为,即便是在这一层次里,也不必把德育的内容和德育的目标定得太高,应该是大致确定为:做人──做好人这一目标之内。其实,就德育而言,这一层次极为重要,它甚至决定受教育者一生的行为规范。就内容而论,这一层次的德育内容也相当复杂。大体包括:1、行为准则,例如:破除自私自利,明辨善恶是非,开朗大方;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培养习惯,注重公德;尊重他人,同情弱者;保护自然,行为文明等等。2、思想准则,例如: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崇尚英雄,有理想和较为远大的抱负等等。3、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例如:爱他人、谦虚、善疑好问、尊师重友、吃苦耐劳、坚持正义和真理等等。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立身之本,任何抛弃民族文化的教育,都不会成功。道理很简单,唯其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所谓高等层次的德育,是针对青年以及成年人进行的,其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教育。毛泽东同志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这一教育层次中,一定要彻底贯彻德育的目标:完成共产主义教育,这一点是人们共知的,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德育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受教育者在德育的前两个层次上。由于诸多原因,还远没有完成德育的任务。所以,在此层次德育中,进行“补课”是十分必要的。

德育的层次问题,是循序渐进的问题,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这是就一般规律而言。这当中,不能排除早慧的人,儿童时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多个层次的德育一次就能完成的特殊例子。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德育按层次进行,应该是合理的。

三、德育构成系统的再认识

在我们看来,德育内容是较为宽泛的,但是,德育是一个系统,不是简单的拼合。当我们从德育构成系统的整体上着眼,才会发现德育的构成并不简单。

德育的构成系统:一个是专门性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可视为德育系统的母系统;第二个是学科德育系统,可看成是德育系统母系统之下的子系统。第三个是养成教育系统,指的是学科教育之外的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也可以看成是德育系统之下的`另一个子系统。这里面,母系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主导,对子系统有指导作用;子系统是母系统的补足成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差不多包含了德育的各个方面,是德育的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此之外,主要是智育范围内的学科教育中,也有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学科知识内容中含有德育因素;第二,学科施教活动中含有德育因素;第三,学科学习过程中也含有德育因素;第四,任何学科教师,都有教书并且育人的职责。不仅如此,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出育,都能肩负起一些德育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儿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程度。”

可见,体育不仅是德育的基础,而且体育包括劳动技术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世界观、吃苦耐劳精神、独立自主精神、奋勇争先精神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在美育中进行德育,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由此可知,美育在培养人的性情方面地位十分重要。唤起人们美的情操,这无疑是德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的构成系统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是德育工作者,而其他专业课的老师,也是德育工作者!那么,是不是专业课老师都来进行德育呢?当然不是,专业课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智育,是要在智育中渗透德育,主次还是要分清楚的。当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来关心德育时,德育工作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四、教育方法的再认识

实施德育的方法很多,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然而,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对比而言,德育的难度更大。智者已经发现,德育的滞后,遗害无穷。那么,避免失误,探求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德育的方法很多,我们以为重要的是下面几点:

就政治思想品德课程而言,首先是身教问题,教师只有先正己,然后方可正人。倘若教师的思想都不“纯正”,何以能服人呢?所以,严于律已是德育的前提。其次,德育必须以情动人,只有那种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才会产生共鸣。这需要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付出真情,关心的言语、可亲的笑容、爱护的暖流、和谐的气氛必不可少;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严格要求不可或缺。以情动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做到这一点以后,你所进行的德育才会事半功倍。否则,便是费力而难达功效了。

就学科德育而言,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专业课教师只管专业教学,把好端端的德育素材和时机白白浪费了;另一种倾向是专业课教师为德育而德育,好好的一堂专业课充满了政治说教,讲圆周率讲起了祖冲之,进而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五千年的文明史、光辉灿烂的文化,……终不知是数学还是历史,亦或是政治思想史课了,不仅学生生厌,而且破坏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这种倾向比上一种危害更大。正确的做法就该是“渗透”。有关专家指出:“学科德育是渗透性教育的体”,“学科德育依附于学科教学”。“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的思想教育,应该而且只能依附在学科教学的主体上,它是以学科教学为依托而向学生渗透,潜移默化地渗透,点点滴滴地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受熏陶、受感染、得启示、获顿悟。”具体学科都有各自特点,不可强求一律,也不能勉强为之。其实,即使只讲专业知识,只要教师注意到了德育的渗透,也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充沛的精力、博学与智慧,这本身就给学生一种向上的活力,这本身就是德育;教师的使命感,教师的道德情操都会给学生以重大影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也是德育;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意境美的创造,在智育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心灵对心灵的塑造,谁又能说这不是德育呢?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还有联系法、举例法、讨论法、暗示法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即便没有固定的名称也无妨,只要我们心中重视德育,实践中注意探索德育的方法,总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教学的效率有规律地依存于选择各种教授方法、激励方法和检查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德育也是如此。

德育的四大误区 篇3

学生来到学校,就应该是接受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我们还是不幸地发现,我们的“德育”好像哪里出了问题,培养出了能写出“爸,钱,儿”这样家书的学生,培养出了屠杀舍友的马加爵,培养出了挥刀弑师的付成励;培养出了在汶川地震国难当头时网上辱骂灾区人民的高千惠……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说,从2000年以来, 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或许有人说这已经不属于德育范畴了,可是反过来想,未成年人如果在校期间都能够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还会有这么多人走上犯罪道路吗?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可是透过这些现象至少能反映出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教育对象盲目悲观

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越来越不懂礼貌,越来越不知道感恩,越来越……真的是这样吗?

我必须承认:现在的孩子见识越来越广了;越来越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张扬自己的个性。原来在我们作学生的年代不敢思考的问题,现在他们思考的多了,比如他们更加追求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他们更加注重保护自我的隐私和独立的人格;他们要求获得选择教师的权利……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如果教师不能对当今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准确清晰的把握,还是以陈旧的观念去看待他们,那么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肯定就是“不懂事”了!

以现在的学生不懂礼貌为例,有谁去真正了解这个学生见到老师不问好的原因呢?

相反,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当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的时候,有些教师“嗯”一声,有些只是点点头,有些教师和同事聊得火热,对学生的问好充耳不闻!试想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怎么想?下次见到你学生还会问好吗?甚至这个学生以后见了任何老师都不会问好了!如果教师能主动向学生问好,效果肯定又不一样了吧!说白了,还是师道尊严的观念作怪。

学生进办公室喊“报告”,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各忙各的,学生连喊几次都不一定有人答一声,学生如果这时进来就会被抢白,“怎么这么没礼貌,进办公室也不喊报告!”下次他还愿意来办公室找老师吗?

我是被称作80后人群中的一员,还记得我们这群人也曾被人称作“尿不湿一代”,曾经在网络等各种媒体上被骂得体无完肤,好像我们就是“垮掉的一代”,仿佛在不远的明天,祖国的事业就会葬送在我们手里!

可2008年,圣火在欧洲传递时,海外80后留学生迸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使国人感到热血沸腾;汶川地震后的救助工作中,80后志愿者也占了多数,让人们看到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80后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而90后又成了人们在网上抱怨甚至咒骂的对象,我相信,再过20年,90后照样可以是托起中国的脊梁!

重“言传”、轻“身教”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对学生说一千遍,一万遍,不如教师给学生做好榜样。不让学生随地吐痰,可教师在讲台上随地吐痰,开会的时候校长在主席台上随地吐痰,这给学生做的什么榜样呢?他对你的说教不屑一顾的时候,甚至以此为例反驳你的时候,恐怕又会给他们加一条“顶撞师长”的罪名了吧!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如果要求学生做到,那么教师首先要能够按照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不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要想做到真的是不容易。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曾经说道:“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中。……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就好比盐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可如果直接给你15克盐吃,恐怕没有谁能下咽,但是如果把盐放入汤里人们就会觉得很鲜美。把盐和汤分开,那无论是盐还是汤都令人难以接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有些学校硬性规定了每学期的主题班会内容,一般都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为目的的,比如感恩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等等。教育学生“你要……”,而这些话很少会变成学生主动的“我要……”!这种直白的说教,学生怎么会接受呢?

当然,“言传”也不能一点没有,否则一味的“身教”很可能被学生忽视,对教育者的各种行为熟视无睹。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等各种途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领悟到教师的真正意图,而不是被动接受。

追求高、大、全

张万祥老师的一个案例———《鲍婧的烦心事》,说的是鲍婧老师在一次对全班同学的调查问卷中有个题目:你最崇拜的人是谁,限定一位。这个班45名学生,竟然罗列出35位名人姓名。她想不明白的是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人写华罗庚、陈景润,甚至连居里夫人都落了榜,就连过去得票率一直非常高的周恩来都只有寥寥的五个崇拜者。鲍老师在调查问卷之前可是专门上过此类的主题班会!所以这样的结果令鲍老师很是恼火。

我想鲍婧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教育存在一个问题:人物形象光辉高大,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相信有不少老师都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开过这样的班会、队会。往往会开完就算了,没有像鲍老师那样做问卷调查,如果调查的话,我想结果大同小异。

感恩教育要实在,切忌空谈。我想这同样也适用于所有的德育活动。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故事、案例要与学生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王莉老师曾经给学生读过一篇文章———《孩子妈的一天》,时值带她班的英语老师有个哺乳期的孩子,对学生抓得有点紧,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学生理解了老师的不易,反省了自己的错误,感动得留下了泪水。这样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身边,他们看得到,听得到,容易接受。

同样,在鲍婧老师进行理想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全国那么多人,出了几个周恩来、华罗庚?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英,但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所以我们要求孩子们个个都有宏伟远大的理想是不现实的,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虚无缥缈、不切实际。

忽视了家长的作用

我有个叫川的学生,曾经一度抑郁,甚至离家出走了几天。后来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川的父亲对他期望很高,每次考试完,只要他对川的成绩不满意,轻则臭骂一顿,重则拳脚相加。而川也看不惯父母的行为,觉得他们整天打牌,根本不关心自己,连顿饭都不给自己做,只关心自己的成绩。我跟川的父母进行了沟通,约定以后尽量少打牌,最好不打,放学后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打骂都是不可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川的脸上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成绩也有所进步。

孩子从小是在家长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就算是进了学校,不同的阶段也会遇到不同的老师。我们只能陪他们走人生的一小段,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用正面的,积极的态度来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认识。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现象耳濡目染,孩子能够接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教师不要也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教师其实是在配合家长教育孩子,家长起主要作用,我们的任务是配合好家长。

走出德育课课改的误区 篇4

误区一:整合=简单删减和拼凑

新课改要求德育课教师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 使得授课内容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需要教师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 多渠道地搜集和更新素材, 把课本内容、现实热点和学生实际三者相结合, 做到勤读书、勤备课、勤钻研。这无疑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有的老师未能正确理解整合的确切含义, 要么觉得课本内容过于陈旧, 毫无用处, 完全抛弃, 上课随意性很大, 想到哪讲到哪, 把上课上成“侃大山”、“吹牛皮”, 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和目的性;要么把自己不熟悉、没掌握、不好讲的内容一律删掉, 留下自己喜欢的、熟悉的、能够找到素材的, 甚至可以搜集到现成教案、容易展开教学的内容, 忽视授课对象的个性和特点, 忽视大纲的要求, 忽视社会的需求。

误区二: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单纯追求表面的华丽和热闹

课改推行的这几年, 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已经很少有老师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转而采用讲座、讨论、演讲、辩论、表演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模式, 并且配有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有些教师却忽视了教学的最终目的, 而片面追求课堂的华丽和热闹。学生在看完视频后, 教师不能及时分析讲解;学生讨论或辩论完后, 教师不能给予恰当的点评和总结;制作的课件, 只是对课本的重复, 而没有进行提炼和升华。更有甚者, 把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作为自己可以少讲课或是填充上课时间的工具, 一节连着一节课的辩论或表演, 一堂接着一堂的电影观摩。这样一来, 学生对枯燥的德育课也许会产生兴趣, 也许很少再有同学在课堂上睡觉, 但一学期下来, 学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毫无印象。一味播放影片, 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获取知识转移到好玩好看上, 弱化教育的功能, 且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强烈要求看电影, 而不再关注课堂内容。到时, 再怎么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也于事无补, 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将显得特别被动。

因此, 教师每讲完一个环节, 就要注意及时总结, 并能把相关知识点写成板书, 或落实到课本具体位置, 让学生看得明白、想得明白、学得明白。

误区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随意评价

过去, 德育课教师在评价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质量时, 往往简单地以期中和期末成绩, 以及学生平时的作业成绩为依据。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考核和衡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平时作业抄袭应付, 考前凭借小聪明强记强背, 尤其后来实行开卷考试后, 即使上课不听, 也能通过考试, 甚至取得高分。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素质的培养。课改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 开始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 即把成绩评定和个人品行表现相结合, 更加注重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情况, 以及综合学习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期中考试不再统一出试卷, 而改成任课老师随堂以小论文或演讲等形式, 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但有些教师本身对一学期的内容缺乏整体把握, 又没有提前对所想考查的知识点做反复的推敲和筛选。于是, 为了完成任务, 而临时、随意地想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创作。这样既让学生对教师的考核表现出不满、对教师的命题能力表示质疑, 又没法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和探究精神。

又如, 学生的课堂表现 (出勤、回答问题的主动性等) 也被纳入评价范畴中。但有些教师没有把这种方式当成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 而是作为惩罚的工具, 且事先不作任何解释说明和鼓励或警告。比如, 有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全班没人响应, 为了不使课堂冷场, 这位老师没有继续引导解释, 而是说我下面提问, 回答出来就加分, 回答不出来就扣分。这样一来, 下面的学生也许注意力集中起来, 也开始紧张了, 但很少有学生能在这种氛围环境下积极思考, 相反祷告教师不要喊到自己。一旦多次在这种情况下被扣分, 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敌意, 甚至破罐子破摔, 站起来直接说, 你扣分吧, 我不会, 这反而更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 也影响到教师应有的威信。

误区四:课改=改革局限于课堂

课改的“课”范围很广, 既指课堂中, 又包括课前和课后。但一些教师往往注重课堂, 而忽视课外。比如上完了一节精彩的课, 却布置了几道抄书题, 或是出的题目漫无边际, 学生不知如何下笔。这样的做法, 完全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一节课的成果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 而不能在课堂外得到有效的巩固, 更谈不上让知识和能力在课堂外得以延伸和拓展。

也有老师注意了课外的改革, 并且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 进行社会调查, 完成调查报告;或者成立各种学习小组, 通过研讨会、演讲、论坛等方式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或者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 到相关单位进行参观、访问、实践。这种想法和出发点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学生具有一定的惰性, 且能力毕竟有限, 此时如果教师不能带队督促, 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适时地安慰鼓励的话, 学生往往容易半途而废, 要么草草了事, 要么直接上网下载现成资料来应付, 最终导致改革流于形式, 而达不到任何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华, 闫素梅.课改形势下政治教学应走出三大误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8, (11) .

[2]李华.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 2007, (4) .

[3]盛丽萍.谈谈新课改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2006, (8) .

中职学生德育认识之我见 篇5

我认为德育, 只有掌握方法, 才能带来最大的成效。根据我的调查和实践经验证明, 对中职学生的德育要做到如下四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一切学校教育的大前提。在执教的过程中, 发现有的教师常会出现以自我为导向的思想, 如果学生提出质疑就会遭到批评。这就会使学生心里产生压抑感, 误认为只有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才不会被排斥。久而久之, 这些小事也会在师生之间形成鸿沟。这不但会影响教师的施教, 最重要的是会在学生懵懂的心里留下阴影, 甚至危害其将来。因此, 最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处理好亲疏关系, 松严有度, 让学生认识到教师还是通情达理的。这样, 学生们才愿意与教师沟通, 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想法。

二、正面说服, 使之明理知是非

其实有些学生在很多事情上并不能正确地分辨出是非, 抑或说, 他们大体思想还是比较浅薄、单纯的。

我曾经处理过一次打架事件, 两名学生发生口角, 准备动武力, 被我发现后及时制止了。我把他俩分开, 让他们冷静地考虑事情经过, “放任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自辩。起初情绪失控、互不相让的二人此刻恢复了理智, 我暗喜, 这招“消气法”还真灵。我问打人的同学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说当时没多想。“考虑到打架的后果了吗?”“没有。”“打架未必分得出胜负, 还可能会两败俱伤, 受了伤亲人会担心你, 赢了同学们也未必就瞧得起你, 认为你不理智很难相处, 败方还会心存怨恨, 伺机报复。”

随后, 我又列举了一系列后果, 两人听后感到后怕。“其实问题很简单, 就是因为他坐在后排经常踢你凳子的事, 他踢凳, 你回击, 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对吧?那你们说该怎么解决?”一方说:“对不起, 不该踢你的椅子。”另一方也诚恳地说:“是我不好, 不该动手打你。”两人在全班同学面前握手言和, 并拥抱以示原谅, 后来他们俩竟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三、多表扬少批评, 树立榜样的力量

可以说中职生这个年龄所受教育奠定了他们以后的三观。因此, 这个时期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生的思维灵敏, 他们会从教师不经意的话语中捕捉到话中深意。我在教学过程中多多树立榜样, 对他们勤表扬、少批评, 往往都能带给我出乎意料的成效。

表扬, 更需注意场合, 尽量少以公开的形式或在集体面前进行, 偶尔选择私下聊天形式效果会更佳。有人认为, 公开表扬, 不正好给人树立榜样么?其实不然, 从表面看是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但认真思考后感觉不妥。很多同学都有攀比心理, 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比, 被表扬自然也要比。最初我没有意识到这点, 曾经在集体面前表扬过某同学, 之后有一位同学找到我, 说自己做得并不差, 为什么没有得到表扬呢?

我深思, 有这种想法的只有他一人吗?他能主动找到我说明情况, 是他平时比较活跃, 敢说实话, 而把实话埋在心里的大有人在。那些把话藏在心里的学生, 时间久了, 不仅会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还会产生自我怀疑、自卑的心理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此后, 再遇到该表扬的同学时, 我会注意场合, 拿捏分寸。

四、适当加压, 一专多能

有人说, 品德和技能不能混为一谈, 然而二者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在实习实训中, 工作完成得很好, 这就是技能强, 工作结束后应该将劳动工具整齐归类、回归原位、清理场地, 这就是对学生的职德要求。其实人的品德不是朝夕养成的, 它随时都会融入我们生活当中。

一天, 同事跟我说, 你们班的王某同学真是个好孩子。我听到这个名字后, 感到很奇怪, 因为他在班上成绩马马虎虎, 可能还有些坏习惯, 就课堂上的表现而言可能算不上“好学生”, 因为学习, 家长打过他, 我也找他谈过话, 他虽然不顶撞, 但也不配合。

我好奇, 就追问那位教师原因, 她说自己要用电脑打稿子, 但是电脑出了故障, 找不到“word”文档, 正巧那个学生来办公室, 就让他帮忙, 他不但帮自己找出了“word”, 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他打完了稿子。最后还顺便把电脑系统作了维护, 结果电脑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如此看来, 我们对“好学生”的要求过于狭窄苛刻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发,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强, 同时也缺乏持久性和鉴别能力。他们正处于智、能双发展的黄金时期, 并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 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想法。然而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 想法单纯, 对真假美丑等事物一时难以辨清, 容易兼收并蓄。

经历了王某同学的事情后, 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 鼓励他们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一有空闲我会适当地给他们“施压”, 让他们掌握多方面知识。如, 比拼练书法、讲故事、演讲比赛、才艺表演甚至日常行为习惯等, 让他们在实践中成为多面手, 使其在品德、技能上双丰收。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果然有了长进, 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更有所改变, 流连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的学生逐渐减少。在一次联欢会上, 许多同学都登台献艺, 演讲、朗诵、演唱、跳舞等, 大家各显神通、各尽所能。

诚然, 中职生品德教育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中职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繁复的系统工程, 作为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教师三方的大力配合,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 在德育过程中摒弃死板的教育方法, 活学活用, 只有这样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才会取得良好的成效。也只有这样, 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 智、能双优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

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当今社会选拔人才的标准, 这使得对中职生的品德培养至关重要。针对品德教育, 应建立好师生关系、教育学生明理知是非、多树立榜样激励学生进取、给学生适当施压四个方面, 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的建设, 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一专多能,通情达理,思维敏捷,德才兼备

参考文献

[1]周轶佳.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四川师范大学, 2007.

浅谈对中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篇6

一、制度完善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保障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政治觉悟越是高, 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恩格斯也说:“行为的一切动力, 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 一定要转变成他的愿望和动机, 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中学生应尽早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明确积极的学习目标, 端正良好的学习动机, 让自己拥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我校一直在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德育制度, 力求将中学校园的德育工作做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以学生为中心的制度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二、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基础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 班主任是重要的执行人, 高素质的班主任是校园德育工作的有力引导者, 我们正有计划地开展培训, 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水平。

班主任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 同样, 每个班主任的管理手段也是大相径庭的。既要有人格魅力去管理班级, 让班级有正确的班风学风, 又要以德育促进智育的发展。班主任不能事必躬亲, 什么事都管, 所以要建立一个有班级特色的班委会, 制定符合班级自身实际情况的班规, 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的班风建设。管理高效的班级, 即使班主任不在, 认真能干的班委会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使自习课、班会、大扫除等各种活动中班级仍能秩序井然。我校经常开展优秀班主任之间的管理经验交流, 从而整体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以身作则是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我们经常开展对教师的素质考评工作, 大部分班主任都能为人师表, 但问题还是有的。做课间操时, 学生都能快、静、齐, 但是部分班主任却经常迟到, 冬季更是愈加频繁;还有就是, 在一些大型活动中, 学生都已经排队集合完毕, 可班主任却迟迟不见人影。虽然这些情况都是个例, 但是对我们德育工作有不良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继续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 提高自身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 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打开新局面。

三、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习惯构建自己班级的班风, 从而进一步形成校风。学校紧抓养成教育, 从各个环节入手, 为学生打造有德育成果的校园学习生活。

养成教育的实践方法有很多, 开展较多的有主题班会、学校广播站、黑板报等。学校在新生入学前会组织集体军训,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坚强的意志, 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这是养成教育的最大的亮点。强化军事训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

学校同时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月”活动,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 我们就狠抓德育工作。尽量杜绝乱扔纸屑、讲脏话等不文明的现象, 学生先知耻, 进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到心中有数, 让常规养成教育变成一种人人学习的好习惯, 虽然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寄希望于一个月宣传教育活动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但是这种循循善诱、耳濡目染, 会使学生形成“自律”的大氛围, 这样的德育工作才会实至名归。

四、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有力支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来。建立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的信息沟通平台是德育工作的又一个创新。利用好每一次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成长中不光学习好, 也要为人好。要让家长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思想与学校统一, 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每一次的德育活动, 主动邀请学生家长前来参与, 目的是让他们在活动中尽早了解孩子的优缺点, 引起各方重视, 一同帮助孩子寻找自我。这样, 德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让孩子全面发展。只要能充分关注家庭教育, 让学生家长和校园教师构成合力, 终将会把德育工作推向成功。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篇7

一、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误区

(一) 形式化, 效果不佳

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多数小学依然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科知识的传授、文化知识的传播上, 缩小了德育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比例, 用空洞的口号代替实质性工作, 演绎形式、虚唱高调的情况随处可见, 德育工作得不到切实开展, 师生无法真正接受道德教育的洗礼, 自身的思想意识、道德觉悟等无法得到彻底的革新, 从而无法收到真正的德育工作成效。

(二) 方法不当, 适得其反

不同于普通的文化知识教学,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特定的方法, 道德教育不是死记硬背、灌输的过程, 更不是强加的说教。 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耳濡目染的过程。然而, 目前很多小学忽视了德育工作的本质, 将文化知识教学方法应用于道德教育, 通过开设德育课程, 生硬地让学生记忆、考核德育知识来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这种生硬、落后的道德教育方法不仅无法收到成效, 还会让学生倍感枯燥, 一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反感、抵触情绪, 强烈的逆反心理下, 学生的思想得不到感化, 还会视德育为游戏, 带着应付考试、对付考核的心态来机械地完成任务, 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与思想觉悟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和提高。

(三) 目标空洞, 执行困难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一个科学的目标的引导, 需要一个阶段性、具体的计划与标准的约束。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小学德育工作有计划、有层次、有目标地科学展开, 然而, 从目前来看, 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大而空, 缺少一个特定扎实的目标, 缺少科学的阶段性规划。例如:一些小学校忽视了学生年龄段的成长规律、内心需求, 忽视了他们的接受能力, 将德育目标高度升华, 形成了极度理想化的德育工作目标, 从小教育学生树立“建设祖国、为国家做贡献”等理想, 用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来塑造学生内心。 这种看似正确的德育目标事实上严重偏离了小学生年龄段, 同小学生的成长时代、接受能力等形成了巨大差距, 不仅不能真正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 也无法被有效执行。

二、小学德育工作误区的对策与建议

(一) 转变观念, 更新思路

面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形式化的问题, 各小学必须转变观念, 更新思路, 重新审视认识德育工作的实质。首先, 小学团委部门应召集全体教师, 围绕德育工作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使各个教师意识到德育工作的实质, 明确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先让教师意识到道德教育绝非是外在的规范传递、更不是一句空口号, 而是应该顺应形势发展、有目标的道德理念内化行为。其次, 提升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 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德育工作水平, 学校要不断教育培养教师, 使他们“认真做事、正直做人、真诚教学、耐心引导”, 自觉为学生树立榜样, 从而发挥对德育工作的引导作用。

(二) 营造氛围, 耳濡目染

德育工作的展开不可一蹴而就, 而是要讲究原则、注重方法, 人类思想的塑造与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人类道德、素质与思想等的认知与接受也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只有当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了一种行为、一种思想, 才能彻底从行动上去改变, 自觉约束自身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1) 营造德育氛围。小学校要打破传统的考核应试式德育方法, 将德育工作融入校园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营造出一个文明、 礼让、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形成一种自觉的德育氛围。例如: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学生树立榜样, 日常言行文明化、举止优雅化、行动规范化, 除去一切不良生活习惯, 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批评教育学生讲究方法等, 时刻为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让学生模仿逐渐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规范, 改掉不良生活作风问题。教师见学生主动行礼, 问候学生, 说出“同学好!”学生也会在此引导下文明地说出“老师好!”, 以此来形成一种调动力量。2) 开设课外德育活动。将德育活动渗透在小学校园生活中, 不仅能推动德育工作的合理展开, 带来良好的德育工作效果, 而且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让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收获一种幸福感。例如:每周全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主题为“谁是文明小学生”班会活动, 教师和学生集体搜索出一周内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 推选出好人好事的主体学生, 让他们走向讲台, 讲述他人的先进事迹, 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让先进的小学生头顶绽放光环, 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德育引导。例如:每个班级组建“弯弯腰”小队, 负责值周检查校园环境, 遇到瓜皮纸屑, 主动弯弯腰拾起, 并对随地乱丟垃圾的不文明行为用“弯弯腰”拾起的行为去引导, 从而达到的自觉的主动教育目标。

(三) 优化目标、阶段性展开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科学目标与计划的引导, 学校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段、成长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来制定一套有计划、有阶段的德育工作目标。例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围绕“文明礼貌、日常生活规范”做起, 塑造文明学生, 培养他们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则要围绕“我是哥哥姐姐”的目标展开, 自觉发挥高年级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逐步升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进行逐步引导。

三、总结

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校必须意识到德育工作中的误区, 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 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 引导教育学生, 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推动德育工作的科学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祥兴, 程晓敏.实效性视域中的中小学德育主体缺失及其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1) .

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误区及对策 篇8

误区一:紧盯不良行为,无视“闪光点”

“两眼一睁,忙到黑灯”,许多班主任老师在进行工作时,看起来忙忙碌碌,异常辛苦,事实上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监视学生以防不良行为的出现上,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过分警惕和防范,而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视而不见,不去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旦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更是全力以赴,以图尽快解决。然后继续等待下一个不良行为的出现。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德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全体同学的优良品质上,要努力发现并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像监视犯人一样去监视和改造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

误区二:树立“威信”,疏远师生距离

“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有的班主任自鸣得意,以为自己管理很有办法,错把这当作班主任的威信。事实上采取压服的方法是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的。学生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师,才能对教育内容认同、信服。因而,班主任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必须促进师生间心理上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情感关系:

1.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是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前提。心理学家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要以爱作为连接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作为教育活动主导者的班主任只有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才能设身处地理解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愿望,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

2.尊重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师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关键。“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要挫伤他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如果班主任不能使学生渴望尊重的愿望得到满足,就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用真诚的信任和体贴对待他们。

3.适时运用“换位思考”,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重要途径。运用换位,可以引导学生站到教师位置上来思考问题,认识自我,自我进行思想转化与行为控制,从而避免师生情感交流障碍。班主任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对方考虑,班主任用情味浓郁的话语拨动学生心弦,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创造一个师生相融的“情感场”。

误区三:单纯灌输,忽视内在转化,缺乏灵活性

有的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只是苦口婆心单纯地进行填鸭式灌输。以为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相应的良好品德,而没有注意学生是怎样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的,甚至在学生犯了错误后,班主任以一句“我对你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要犯!”轻易地把责任推给学生。

事实上,一种品德,必然包括知、情、意、行四方面的内容,这是最起码的教育心理学常识。知,固然是基础,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意、行,这种品德是不可能真正形成的。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必定是知、情、意、行四方面相统一的人。因而班主任老师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坚强的道德意志,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有些班主任由于过多地倾向、习惯于固定化地使用某种教育方法,效果适得其反。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认为:一个同学被班主任请家长了,肯定是这个学生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事实上情况不一定是这样,但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与班主任平时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很有关系。与同学进行个别谈话,不一定要等犯了错误再进行,谈话的对象也不局限于差生。但很多班主任在具体操作时往往倾向于同犯了错误的学生谈话,于是给人以错觉。这种习惯性地把一种教育方法固定于一种教育现象的解决上,往往会使教育效果产生偏差,甚至背道而驰。

事实上,班主任的德育方法很多,班主任应针对具体情况,全面地、灵活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法实施德育工作。

误区四:滋扰家长,缺乏工作能力

“家校结合”是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后进生,一旦他们犯错误,某些班主任就会“勒令”他们回家请家长,否则不许上课。这样做不利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抵触、反抗情绪(严重地还会导致学生旷课、违法),干扰了家长们的正常工作,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孩子失望,而且对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也产生不信任感。

上一篇:融合设计下一篇:企业无形资产计量问题